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20 08:17
商业与经济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陈稻田:针对4月份以来的贸易战升级状况,5月中国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条件。但放在更大视野下,中国对美贸易条件仍然不容乐观。谁能左右特朗普?
特朗普·时代变了:美中会谈表明北京已经精通了与特朗普打交道的艺术
陈稻田



2025年2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施压泽连斯基接受其俄乌战争停火的方案,其中一句“你手里没牌”的话广为人知。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对华贸易战,至少是最近,特朗普他自己似乎手里也没有牌了。

4月2日以来贸易战升级的简单回顾

一点简单的回顾有助于了解整个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在2025年2月和3月,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IEEPA)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了关税,后几个国家进行了部分反制,不过局面还算温和。急剧的变化开始于4月2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外面举行了大型仪式,正式宣布其对等关税。  对等关税覆盖对象是所有国家  (但加拿大、墨西哥除外) 和所有商品(但已经加征行业关税的产品不再重复加征),计算下来征税对象总金额大约是1.3万亿美元。 对等关税分两部分,第一项是基础对等关税,税率10% ;第二项是额外对等关税,对每个国家(不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额外征收关税以反映贸易失衡状态,例如对华是额外征收24%,加上10%的基础部分,总的对等关税则是34%。中国在4月4日进行了对等反制,将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货物关税提高34%;4/8日特朗普对中国再次升级,将所有来自中国进口关税提高50%,中国在4/9号做出对等回应; 美国时间4/9号,川普再次对中国关税提高41%(“对等关税“达到125%,),中国再次做出同等回应。

总结起来,4月2日之后,特朗普对华关税的提高了三次,分别为34%、50%和41%,总共提高幅度是125%。 算上2月和3月两次10%的提高(以芬太尼为由),2025年总共关税提高幅度为145%。 加上川普上任之前已经有的对华关税是20%,在4月9日的时点对华总税率是165%。4月2日之后中国对美新增关税共3次,分别是34%,50%和41%,总计提高幅度为125%。

4月2日之后美国经历了股债汇三个市场罕见的同时暴跌。 特别严重的是,通胀的风险,资本的外流,国债市场似乎有失控的态势,这可能立刻引发财政危机。市场重压之下,特朗普似乎也没牌了,4月9日他宣布对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暂停90天(10%的基准水平仍然保留),美国股市当天出现大幅的上涨。但上述关税暂停不包括中国,中美高关税的效果相当于贸易禁运,下调符合双方利益,市场迫切的期盼中美贸易战出现转机。

5月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新闻声称应美方请求将与美国在瑞士进行贸易谈判。 经过两天的磋商后,5月12日双方公布了达成贸易协议的联合声明,美方同意对4月2日以来的对华新增关税只保留10%,其它的新增关税暂停90天执行;类似的,中国对美国货物的新增关税也只保留10%;双方约定未来进行进一步磋商。 全球股市闻声大涨。

中美谈判结果难改“圈层”格局

相比于此前几天英国和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此次中国谈下来的条件是不错的。 美国对英国有贸易顺差(对其它几乎所有重要贸易伙伴都是逆差),但后者仍然不得不接受美国征收10%的基准关税。与此同时,英国没有对美国出口加征10%的反制关税(但美国接受了中国加征10%的反制关税)。 美国对英国特定行业给予了优惠,但同时英国对美国的特定行业也给予了优惠。 英国对美是贸易逆差国,但谈下来的条件明显是因英国“吃亏”较大的。 对比之下,针对4月份以来的贸易战升级状况,5月12日中国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条件。

不过,放在更大视野下,中国对美贸易条件仍然不容乐观。 在2025年特朗普开始贸易战之前,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平均关税接近零,这主要是由于美加墨贸易协定; 美国对欧盟以及其它很多普通贸易伙伴的有效关税税率则大约在1-2%之间;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在20%左右。2024年美国征收的关税总金额大约是8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商品。经历了2025年的贸易战之后,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税率有了提高,其中接近 一半的出口仍然是零税率(符合美加墨贸易协议部分),其余商品税率为25%,此后降低到12.5%,再考虑一些豁免(例如汽车)和行业关税(例如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总体的关税税率估计大约为6%左右。对欧盟等其它国家,10%的基准税率加上钢铝和汽车等行业的新增关税,再考虑2025年以前的关税,总体的平均税率将在10-20%左右。 中国2024年的平均关税是20%,2月和3月分别被加征了10%,5月12日谈判之后新增10%,总税率水平大约为50%。

汇总起来,2025年关税战之前,美国的关税大致有两个圈层,一个是中国(20%关税),一个是非中国(0或小个位数)。2025关税战至今,圈层分为了3个,加拿大墨西哥是个位数级别(6%左右); 欧盟等普通贸易伙伴是双位数(10-20%),中国是高位的50%。贝森特早的时候说要把不同的国家放在不同的“桶里”,不知道目前状态是不是他本来的计划。 尽管关税对所有国家都升高了,但是中国商品面临的升幅要大得多,中国对美出口的相对条件恶化了。  

谁能左右特朗普?

特朗普特立独行,决策经常出人意料。 他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进行了三次重大立场的转变,从4月2日信心爆棚的对等关税,到4月9日紧张仓促的关税暂停,再到5月12日和中国的贸易战大幅降级。 这些事件提供了分析特朗普决策的好材料。

第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特朗普深受金融市场和工商大亨的影响。在4月2-9日之间,华尔街最富有和最有名望的人公开出来批评关税政策,工商界巨头也公开反对关税,资本市场则是股债汇三杀。特朗普口头强硬,但很快就做出了改变。

第二个明显的事实是,特朗普十分在乎民意调查和选票。如果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现显著的下降,他在共和党内的统治力就会下降,因此他可以对党内同僚随意攻击,但是对铁杆选民必须要认真讨好。在贸易问题上,如果和美国民众建立良好的经济联系,就不用太担心政治上的极端行为。

第三个事情是“文化战”让西方传统盟友出现严重裂痕,传统盟友对美国的约束力下降了。 特朗普主政的白宫和西方左派政府们虽然还不至于是“敌人”,但也已经形同陌路,这些“左派”让特朗普在精神上觉得很陌生。此次贸易战,传统盟友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待遇,英国在这次贸易战“吃亏”不小,而加拿大甚至还有被“兼并”的风险。

中美贸易谈判的后续前景

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主要援引的是1974贸易法的301条款。这个条款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行为,主要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执行,从调查、公示、听证到采取行动,时间周期较长,透明度较高。 本次贸易战,特朗普所有的行动引述的都是IEEPA(国际紧急情况和经济权力法,由总统令直接执行)或者1964年贸易法的232国家安全条款(由商务部执行)。因为引述的都是紧急状态或者国家安全因素,其决策透明度较低,行动速度很快,官员有很大的决策权。

IEEPA需要特朗普本人的紧密参与,随着最近三个月激烈曲折的变化和相当挫折的结果,他的兴趣是否会转向其它更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从而让贸易问题重回301条款,让更为专业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来主导,是个可能的前景。

2018-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在冲突最激烈的节点(2018年9月)美国决定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加征10%的关税(相比之前的600亿大幅升级了),从而引发了美股的大幅下跌。 此后贸易战起起伏伏,但是激烈程度都没有再达到2018年9月的水平,而股市在2019年也表现不错(当然也有美联储转向降息的原因)。 这一次特朗普对全球的贸易战,开场即是高潮,股市经历了大幅度的暴跌。这是否会像2018年末的暴跌一样让特朗普有所敬畏,在后面的举动更加缓和? 这也值得观察。

如前所述,尽管5月12日的谈判结果相比4月9日的情形是巨大的改善,但是相比2025年之前,中国对美出口的绝对关税增幅是最大的,50%的关税仍然有导致中美经济脱钩的风险。 别的国家会逐渐蚕食中国的出口份额,或者许诺美国更小的贸易逆差以获得更大的出口份额。 增加来自美国的进口,换取美国更低的关税,至少保持住当前的市场份额,是中国政策应该努力的方向。  

美国的孤立主义:一个历史的评估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以来,从外交、军事、移民到经济,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是明显的。由于美国的世界地位,这给世界秩序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自明的。 不过放在历史上来看的话,美国的孤立主义并不新鲜,它会定期回潮,但最终都没有抵挡得过开放的主旋律。

特朗普敢作敢当,很多支持者对实现“美国再度伟大”报以厚望。 不过,伟大的含糊之处很多。 就从宗教、人种和移民来说,最早的英国清教徒看到后来的移民以及他们自己的后代对新教信仰弱化,贪图享乐,感叹礼崩乐坏,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动用法律和各种强制手段,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在这些最早的清教徒眼里,新大陆(美国)走向了堕落,不再伟大。 1840年之后,爱尔兰大饥荒和欧洲革命导致爱尔兰和德国移民大量涌入。以英国移民后裔为主体的“美国人”觉得美国的人种和宗教信仰“都出问题”了,因而不再伟大。 同样的故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再次出现,这次是南欧、东欧的移民和亚洲华人等移民“让美国不再伟大”。 特朗普从来没有说清楚他要光复的是哪一段时期的“美国”。  

美国历史上有不少票仓强大并特立独行的总统,可以说远超当前,例如和特朗普很类似的19世纪早期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他是打败英军的战神,当选总统后把民意和权力用的十足,甚至故意忽视最高法院判决,被称为国王杰克逊。但选票大胜的一方终究没有抵挡得过宪法的权威。有几次,当权力非常大的总统开始威胁法律的时候,支持者们很快就犹豫乃至瓦解了。这道理也不复杂,如果法官的话不听了,每个人立刻会发现举步维艰,危险重重,谁能保证自己总是占上风呢?

这么说来,或许贸易战的解决方案是时间,等待美国孤立主义的落潮。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特朗普·时代变了:美中会谈表明北京已经精通了与特朗普打交道的艺术
2025-05-20 08:17
商业与经济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陈稻田:针对4月份以来的贸易战升级状况,5月中国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条件。但放在更大视野下,中国对美贸易条件仍然不容乐观。谁能左右特朗普?
陈稻田



2025年2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施压泽连斯基接受其俄乌战争停火的方案,其中一句“你手里没牌”的话广为人知。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对华贸易战,至少是最近,特朗普他自己似乎手里也没有牌了。

4月2日以来贸易战升级的简单回顾

一点简单的回顾有助于了解整个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在2025年2月和3月,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IEEPA)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了关税,后几个国家进行了部分反制,不过局面还算温和。急剧的变化开始于4月2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外面举行了大型仪式,正式宣布其对等关税。  对等关税覆盖对象是所有国家  (但加拿大、墨西哥除外) 和所有商品(但已经加征行业关税的产品不再重复加征),计算下来征税对象总金额大约是1.3万亿美元。 对等关税分两部分,第一项是基础对等关税,税率10% ;第二项是额外对等关税,对每个国家(不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额外征收关税以反映贸易失衡状态,例如对华是额外征收24%,加上10%的基础部分,总的对等关税则是34%。中国在4月4日进行了对等反制,将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货物关税提高34%;4/8日特朗普对中国再次升级,将所有来自中国进口关税提高50%,中国在4/9号做出对等回应; 美国时间4/9号,川普再次对中国关税提高41%(“对等关税“达到125%,),中国再次做出同等回应。

总结起来,4月2日之后,特朗普对华关税的提高了三次,分别为34%、50%和41%,总共提高幅度是125%。 算上2月和3月两次10%的提高(以芬太尼为由),2025年总共关税提高幅度为145%。 加上川普上任之前已经有的对华关税是20%,在4月9日的时点对华总税率是165%。4月2日之后中国对美新增关税共3次,分别是34%,50%和41%,总计提高幅度为125%。

4月2日之后美国经历了股债汇三个市场罕见的同时暴跌。 特别严重的是,通胀的风险,资本的外流,国债市场似乎有失控的态势,这可能立刻引发财政危机。市场重压之下,特朗普似乎也没牌了,4月9日他宣布对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暂停90天(10%的基准水平仍然保留),美国股市当天出现大幅的上涨。但上述关税暂停不包括中国,中美高关税的效果相当于贸易禁运,下调符合双方利益,市场迫切的期盼中美贸易战出现转机。

5月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新闻声称应美方请求将与美国在瑞士进行贸易谈判。 经过两天的磋商后,5月12日双方公布了达成贸易协议的联合声明,美方同意对4月2日以来的对华新增关税只保留10%,其它的新增关税暂停90天执行;类似的,中国对美国货物的新增关税也只保留10%;双方约定未来进行进一步磋商。 全球股市闻声大涨。

中美谈判结果难改“圈层”格局

相比于此前几天英国和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此次中国谈下来的条件是不错的。 美国对英国有贸易顺差(对其它几乎所有重要贸易伙伴都是逆差),但后者仍然不得不接受美国征收10%的基准关税。与此同时,英国没有对美国出口加征10%的反制关税(但美国接受了中国加征10%的反制关税)。 美国对英国特定行业给予了优惠,但同时英国对美国的特定行业也给予了优惠。 英国对美是贸易逆差国,但谈下来的条件明显是因英国“吃亏”较大的。 对比之下,针对4月份以来的贸易战升级状况,5月12日中国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条件。

不过,放在更大视野下,中国对美贸易条件仍然不容乐观。 在2025年特朗普开始贸易战之前,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平均关税接近零,这主要是由于美加墨贸易协定; 美国对欧盟以及其它很多普通贸易伙伴的有效关税税率则大约在1-2%之间;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在20%左右。2024年美国征收的关税总金额大约是8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商品。经历了2025年的贸易战之后,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税率有了提高,其中接近 一半的出口仍然是零税率(符合美加墨贸易协议部分),其余商品税率为25%,此后降低到12.5%,再考虑一些豁免(例如汽车)和行业关税(例如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总体的关税税率估计大约为6%左右。对欧盟等其它国家,10%的基准税率加上钢铝和汽车等行业的新增关税,再考虑2025年以前的关税,总体的平均税率将在10-20%左右。 中国2024年的平均关税是20%,2月和3月分别被加征了10%,5月12日谈判之后新增10%,总税率水平大约为50%。

汇总起来,2025年关税战之前,美国的关税大致有两个圈层,一个是中国(20%关税),一个是非中国(0或小个位数)。2025关税战至今,圈层分为了3个,加拿大墨西哥是个位数级别(6%左右); 欧盟等普通贸易伙伴是双位数(10-20%),中国是高位的50%。贝森特早的时候说要把不同的国家放在不同的“桶里”,不知道目前状态是不是他本来的计划。 尽管关税对所有国家都升高了,但是中国商品面临的升幅要大得多,中国对美出口的相对条件恶化了。  

谁能左右特朗普?

特朗普特立独行,决策经常出人意料。 他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进行了三次重大立场的转变,从4月2日信心爆棚的对等关税,到4月9日紧张仓促的关税暂停,再到5月12日和中国的贸易战大幅降级。 这些事件提供了分析特朗普决策的好材料。

第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特朗普深受金融市场和工商大亨的影响。在4月2-9日之间,华尔街最富有和最有名望的人公开出来批评关税政策,工商界巨头也公开反对关税,资本市场则是股债汇三杀。特朗普口头强硬,但很快就做出了改变。

第二个明显的事实是,特朗普十分在乎民意调查和选票。如果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现显著的下降,他在共和党内的统治力就会下降,因此他可以对党内同僚随意攻击,但是对铁杆选民必须要认真讨好。在贸易问题上,如果和美国民众建立良好的经济联系,就不用太担心政治上的极端行为。

第三个事情是“文化战”让西方传统盟友出现严重裂痕,传统盟友对美国的约束力下降了。 特朗普主政的白宫和西方左派政府们虽然还不至于是“敌人”,但也已经形同陌路,这些“左派”让特朗普在精神上觉得很陌生。此次贸易战,传统盟友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待遇,英国在这次贸易战“吃亏”不小,而加拿大甚至还有被“兼并”的风险。

中美贸易谈判的后续前景

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主要援引的是1974贸易法的301条款。这个条款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行为,主要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执行,从调查、公示、听证到采取行动,时间周期较长,透明度较高。 本次贸易战,特朗普所有的行动引述的都是IEEPA(国际紧急情况和经济权力法,由总统令直接执行)或者1964年贸易法的232国家安全条款(由商务部执行)。因为引述的都是紧急状态或者国家安全因素,其决策透明度较低,行动速度很快,官员有很大的决策权。

IEEPA需要特朗普本人的紧密参与,随着最近三个月激烈曲折的变化和相当挫折的结果,他的兴趣是否会转向其它更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从而让贸易问题重回301条款,让更为专业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来主导,是个可能的前景。

2018-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在冲突最激烈的节点(2018年9月)美国决定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加征10%的关税(相比之前的600亿大幅升级了),从而引发了美股的大幅下跌。 此后贸易战起起伏伏,但是激烈程度都没有再达到2018年9月的水平,而股市在2019年也表现不错(当然也有美联储转向降息的原因)。 这一次特朗普对全球的贸易战,开场即是高潮,股市经历了大幅度的暴跌。这是否会像2018年末的暴跌一样让特朗普有所敬畏,在后面的举动更加缓和? 这也值得观察。

如前所述,尽管5月12日的谈判结果相比4月9日的情形是巨大的改善,但是相比2025年之前,中国对美出口的绝对关税增幅是最大的,50%的关税仍然有导致中美经济脱钩的风险。 别的国家会逐渐蚕食中国的出口份额,或者许诺美国更小的贸易逆差以获得更大的出口份额。 增加来自美国的进口,换取美国更低的关税,至少保持住当前的市场份额,是中国政策应该努力的方向。  

美国的孤立主义:一个历史的评估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以来,从外交、军事、移民到经济,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是明显的。由于美国的世界地位,这给世界秩序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自明的。 不过放在历史上来看的话,美国的孤立主义并不新鲜,它会定期回潮,但最终都没有抵挡得过开放的主旋律。

特朗普敢作敢当,很多支持者对实现“美国再度伟大”报以厚望。 不过,伟大的含糊之处很多。 就从宗教、人种和移民来说,最早的英国清教徒看到后来的移民以及他们自己的后代对新教信仰弱化,贪图享乐,感叹礼崩乐坏,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动用法律和各种强制手段,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在这些最早的清教徒眼里,新大陆(美国)走向了堕落,不再伟大。 1840年之后,爱尔兰大饥荒和欧洲革命导致爱尔兰和德国移民大量涌入。以英国移民后裔为主体的“美国人”觉得美国的人种和宗教信仰“都出问题”了,因而不再伟大。 同样的故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再次出现,这次是南欧、东欧的移民和亚洲华人等移民“让美国不再伟大”。 特朗普从来没有说清楚他要光复的是哪一段时期的“美国”。  

美国历史上有不少票仓强大并特立独行的总统,可以说远超当前,例如和特朗普很类似的19世纪早期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他是打败英军的战神,当选总统后把民意和权力用的十足,甚至故意忽视最高法院判决,被称为国王杰克逊。但选票大胜的一方终究没有抵挡得过宪法的权威。有几次,当权力非常大的总统开始威胁法律的时候,支持者们很快就犹豫乃至瓦解了。这道理也不复杂,如果法官的话不听了,每个人立刻会发现举步维艰,危险重重,谁能保证自己总是占上风呢?

这么说来,或许贸易战的解决方案是时间,等待美国孤立主义的落潮。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