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5-20 04:24
科技

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周掌柜:如果人机智能时代是一个新世界,我们还需问旧世界的居民喜欢什么和未来向哪走吗?这是否意味着保持传统战略思维的消费电子公司可能会被大批淘汰?
苹果公司库克与百度商谈将百度AI技术用于苹果设备
周掌柜


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相对于让AI拥有生命特征和人格特质,其他一切科技创新都是小逻辑。

实际上,传统科技公司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常稳定,端侧赛道上很难有有机厂商能超越苹果,这不仅因为苹果稳定占据全球性市场,且其商业模式极具粘性,更重要的是苹果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公司。况且,巴菲特的加持已经让苹果化身为科技资本主义的精神象征。

苹果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最近一次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接受播客节目访谈中谦虚的提到:对端侧模型开发十分感兴趣,但若要做AI硬件,很难超越苹果级别的智能设备,语音交互式重要方向,做好并不容易。并赞美iphone是人类造出的最伟大的技术产品。


但谦虚归谦虚,实际上情况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新型AI平台机制能劫持了苹果等手机厂商的端侧权限,在软件驱动硬件大潮的推动之下,不排除OpenAI和google等厂商的AI大模型彻底打败苹果端侧大模型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端侧新的新入口的王者将诞生,这势必会让所有手机品牌被动边缘化。而上周GPT-4o发布革命性的“语音端到端”能力的之后,加之google的I/O大会发布AI全家桶,AI灵性觉醒走上台前,我们看到压力的皮球确实踢给了苹果,更有意思的是,杀死苹果汽车的真正凶手已经找到了,应该就是GPT为代表的新型AI平台。

颠覆手机传统商业模式的趋势已经不是暗流涌动,可以说已是正在进行时。目前手机行业内几乎已经有了共识,AI大模型必将成为苹果税商业模式的真正挑战者,这意味着APP将被大模型消灭,大模型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劫持硬件能力,APP store的商业模式最终大概率会被大模型的接口开发和会员付费模式取代。简单说,OpenAI推动的这场革命将手机功能开发的主导权从手机厂商手里抢来,交给自身的AI开发团队和广泛AI开发者。如果这个趋势进一步确立,未来部分手机厂商可能被迫像应用Android系统选边站队AI平台,手机进一步空壳化。

不过,这次GPT-4o甚至google全家桶发布产生的舆论影响倒是比预想的小的多,有点耐人寻味。虽然中国媒体和科技产业中反而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论,和之前大家对于chatGPT的全新一边倒叫好相比,现在人们胃口都被吊起来了,出现了不少失望和看淡的声音。和之前批评苹果创新迟钝有点类似,也开始有人怀疑GPT进入了瓶颈期。

但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不妨进一步探讨。

一般情况而言,任何新技术革命性突破之后都需要进入功能落地和普及阶段,这个时候,在技术发明和功能进化之间出现微创新迭代,还不足以判断AI创新迟缓。我们理解这种认知落差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这次引爆效果没有之前的工作流、图片及视频展现对个体更直观,“语音端到端”交互带来的情绪价值看起来不够具体;二是这次发布的拟人对话和推理等功能与硬件关系较小,看起来偏软,一般人不太关心AI大模型形成超级入口的价值;三是生活场景对话和学习从媒体角度观察,是一个不太容易做大选题吸引公众的细节,何况还有那么多智能音箱等已经看起来达成了类似效果。这一点从观众角度更希望看到一个很酷的具体的高科技产品,以上可以理解。

然而,从我们作为科技战略顾问角度看,这次关注最大亮点是“端到端语音”响应能力的革命性提高,这标志着AI和机器人的情感交互进入新阶段,对话作为入口导入手机等设备的大趋势已经历史性确立。

实际上,看到这次端到端语音的发布,完全碾压了Siri这么多年对于人机交互和调动手机功能的努力,或者说安全用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路线替代了传统路线。我们从苹果等手机公司角度思考,面对如此汹涌的巨大AI大模型应用趋势,投入更多精力自己造汽车壳子已经很笨拙了,起码对于苹果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

资深AI专家、清华全球AI文创大赛(GAAC)发起人孔中也表示:“这次GPT-4o的发布让很多智能硬件的方向更清楚了,实用性引导很强。现在所有的终端,除了手机这种大型设备还有点自主权之外都将是AI大模型的延伸,过去做消费电子产品思路用老年人、小朋友,大模型解决一切问题了,直接做好和大模型的承接就可以。厂商做AI大模型主体就可以了,边角创新和迭代都不需要了。”从他的角度看,多数开发者、软件应用公司已经明确出现转向,从APP模式和硬件联动模式,变成为AI大模型设计硬件。

总之,我们分析多种原因导致这次GPT-4o在中国媒体和科技圈影响没那么强烈。但专业角度看似乎与这种体感直觉正相反,反而认为这次是AI灵性觉醒是历史性里程碑的突破。GPT-4o发布之后第二天谷歌发布的Gemini系列、Sora技术Veo、开源模型Gemma 2和支持生成式搜索的AI Overviews、第六代GPU等,同样标志着OpenAI和google两家巨头在彻底颠覆移动互联网,有着重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智能电动车等多个行业的雄心。毫不夸张的说:两家巨头在同一周时间内将智能手机这个全球最大的科技生意驾到了烧烤架上。

对此,我们仔细观察研究GPT-4o和google I/Od发布会,也有几个细节的洞察:

第一,GPT-4o确立了人机智能时代人格化交互的历史性趋势,google介绍更加实用的Project Astra作为手机的AI助手的能力,两者都在强化AI大模型作为超级入口。OpenAI发布的对话上看,不仅是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多模态呈现,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人类情感的识别和输出,这让柔顺的对话快速响应、重叠交叉且听起来很自然,但背后展现的巨大的技术突破。这次发布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APP时代正在终结,随之未来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行业自身做功能应用都将被边缘化,随着大模型交互的使用习惯养成,大模型指导一切,培养和大模型交流的习惯,自然会替代很多的商业逻辑。而google基本上用AI Agent再造了音乐、视频、图像等方面,直接对标GPT-4o、Dall-E和Sora产品,ISO和Android的竞争还历历在目,眼前google应战微软的OpenAI,苹果已经消失不见了。

第二,GPT-4o展现的AI人格觉醒对AI和机器人产业的推动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现在看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主要能力是在训练人类操作功能,并且注意力是在应用场景的生产力提升上。这种现状等待的其实就是AI人格觉醒,这对于机器人产业的推动力或许可以用“核动力”来形容,所以说AI和Robot在人机智能时代的关键壁垒被打碎,融合加大,这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硅基生命体产业机遇。

第三,这次openAI和google的发布会都非常简单,但大逻辑却是从“碳基视角”到“硅基视角”的切换,科技公司的展现主体开始从领导力、产品向AI及机器人生命体的能力进化转变。也就是说这次发布会的主角不再是公司高管或者公司产品,更像是AI借助人类独立完成的一次进化展示和发布会,秀的是一个硅基生命的成长过程。那么,这个思维的切换将带来什么呢?抽象一点说是人类主体性在科技时代的弱化,人机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具体一点说,未来的发布会甚至不一定需要人类的登场,AI和机器人展现功能进化即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逻辑。

第四,GPT-4o发布之后第二天OpenAI就已在Azure AI上发布了应用, Android15上google搜索会全面继承Gemini能力,这都说明两次发布完全是实战级别的成熟产品创新。这一点对于美国和中国的诸多科技公司来讲,这个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试想从苹果的视角看,如果AI部门研发的Siri还在不断为小清新的功能亢奋的时候,其战略性对手已经开始用AI免费开放平台赋能用户了,并且批量化制造AI开发者颠覆旧世界,那后面带来的将是苹果这样的传统科技巨头的APP store等开放系统被彻底颠覆,盈利能力也将出现明显弱化,真正的战略挑战将潮水般涌来。聊到这,再次揣测一下苹果高管果断切割造车业务背后的场景,一定是被OpenAI和google引领的这次AI革命震撼到了,充满了恐惧和危机感。

以上四点是对这次发布会的一点直观感悟。总而言之,说两场发布会“没有什么亮点”的看法过于用户应用视角,缺少产业趋势的纵深视角,忽视了这次发布会实用性价值对多个产业的长期推动意义。这两次发布会对于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影响和启发或许刚刚开始,笔者也在围绕这个线索做一点头脑风暴:

比如,在AI定义应用的时代,科技公司战略上是否还需要延续“服务用户”和“跟随用户需求”这个千年铁律,背后的追问在于,如果人机智能时代完全是一个新世界,我们需要去问旧世界的居民喜欢什么和未来向哪走吗?那么,是否意味着保持传统战略思维的消费电子公司可能大批会被淘汰?

比如,面对OpenAI和google构建新世界的决心,中国科技公司是否需要更清楚的为用户、开发者描绘未来新世界在哪里呢?拿手机行业为例,我们还应该持续的展现手机的轻薄、美观、计算速度这些传统指标吗?如果这样的趋势未来5-10年发生的话,我们能确定手机这个产品形态和用户粘性还能控制在手机公司手里吗?如果不是,那么未来可能只有AI公司掌控下的手机代工厂,不需要手机品牌,只需要AI品牌。

再比如,在小米造车如火如荼的当下,智能电动车客观上吸引了公众和科技行业的巨大流量,那么,小米是否有可能丢了AI应用的西瓜捡了一个持续亏损的Auto芝麻呢?中国广大手机厂商的AI大模型如何与世界级AI平台入口竞争呢?这个遭遇战已经可以在3年之内看到了,该如何应对?不可否认,智能手机行业未来无论如何都将是端侧AI的重要载体,更大的端侧无人驾驶FSD方向也不可避免依附于汽车,但躯壳还是大脑将成为权限定义者,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可见,可以延续的变革需求对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等行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出现,所以,如果说之前的多模态交互是可以预见的话,那么这次的效果呈现则是AI的“灵性觉醒”,已经无限接近“人机智能时代”,这个时间节点完全可以作为重要里程碑指导科技公司做匹配的动态战略思考和调整。

最后,不妨再大胆的做几个预判,供时间检验:

其一,GPT颠覆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手工输入自己想要查找的东西而并非从AI选择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显得有点笨拙。是的,需要用户自己去找内容的搜索过于迂腐了,未来必然会被对话取代。现在看,开发者也不需要自身考虑过多边缘功能创新,未来硬件公司大部分注定是为GPT等AI公司提供授权费用。

其二,OpenAI和google AI将于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公司AI大模型出现激烈竞争。手机行业研发创新投入未来5-10年的战略转向必然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战略转移,传统手机内生性功能正在面临大规模AI大模型化重构,传统的APP生态必然被打破后重建,帮助用户训练端侧AI智能和沉淀个人智能资产将是手机公司的核心价值。这里手机公司出现了一个决策点,就是自己做AI大模型,还是和AI大模型超级巨头合作?或者兼而有之?

其三,AI能力开放平台将成为科技公司的战略重点,一波踊跃AI创业浪潮正在涌来。但参与者由于成本、技术难度门槛更高的原因,更有可能是中大型创业公司和各行各业头部公司,由于训练成本的关系,个人AI开发者在人机智能时代商业模式类、功能性创新的机会势必大大减少。

其四,传统独立的中小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将集体消亡,未来只有AI大模型超级公司和其阵营的大模型应用公司。各行各业的先进公司格局被改变,全球产业界进入跨行业的超级AI巨头淘汰巨头和行业领头羊的时代,AI让公司形态更加垄断化集中,资本和AI的结合最终带来AI资本对全行业的控制力正在加强。

而以上的趋势如果真实的发生在未来5-10年,笔者在2016年撰写的专栏文章《互联网终结,人机智能崛起》的论断可能需要进一步进化,那就是“人机智能崛起,硅基生命觉醒”。由此,AI无限接近拥有人格、情绪和诸多能力之后,未来100年硅基经济繁荣大概率将不可避免,与之对应,或许世界实体经济很有可能陷入严重滞涨。

从某种意义上说,AI已经不需要改造旧世界了,而是再造一个全新世界。人类最智慧的精英群体,正在通过超级AI公司化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做准备。随着超级AI巨头对世界掌控力加强,国家概念不可避免被虚化,地缘政治格局转变为AI科技政治也并非危言耸听。而且,这一切基于互联网时代近30年的积累,一切将在未来5-10年快速应用和普及,这也意味着留给广大科技公司做出战略性选择或转型的时间只有不到5年,眼前如果还没有成熟想法,就非常危险了!

文末,我们唯一的期盼在于,硅基时代到来之下,人类社会依然能很好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科技和商业发展之下,人性之光依然值得坚守和捍卫!不作恶,更不能自我消灭。

总而言之,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手机行业到了历史性抉择的时间窗口,战略选择将决定终极命运!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苹果公司库克与百度商谈将百度AI技术用于苹果设备
2024-05-20 04:24
科技

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周掌柜:如果人机智能时代是一个新世界,我们还需问旧世界的居民喜欢什么和未来向哪走吗?这是否意味着保持传统战略思维的消费电子公司可能会被大批淘汰?
周掌柜


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相对于让AI拥有生命特征和人格特质,其他一切科技创新都是小逻辑。

实际上,传统科技公司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常稳定,端侧赛道上很难有有机厂商能超越苹果,这不仅因为苹果稳定占据全球性市场,且其商业模式极具粘性,更重要的是苹果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公司。况且,巴菲特的加持已经让苹果化身为科技资本主义的精神象征。

苹果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最近一次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接受播客节目访谈中谦虚的提到:对端侧模型开发十分感兴趣,但若要做AI硬件,很难超越苹果级别的智能设备,语音交互式重要方向,做好并不容易。并赞美iphone是人类造出的最伟大的技术产品。


但谦虚归谦虚,实际上情况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新型AI平台机制能劫持了苹果等手机厂商的端侧权限,在软件驱动硬件大潮的推动之下,不排除OpenAI和google等厂商的AI大模型彻底打败苹果端侧大模型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端侧新的新入口的王者将诞生,这势必会让所有手机品牌被动边缘化。而上周GPT-4o发布革命性的“语音端到端”能力的之后,加之google的I/O大会发布AI全家桶,AI灵性觉醒走上台前,我们看到压力的皮球确实踢给了苹果,更有意思的是,杀死苹果汽车的真正凶手已经找到了,应该就是GPT为代表的新型AI平台。

颠覆手机传统商业模式的趋势已经不是暗流涌动,可以说已是正在进行时。目前手机行业内几乎已经有了共识,AI大模型必将成为苹果税商业模式的真正挑战者,这意味着APP将被大模型消灭,大模型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劫持硬件能力,APP store的商业模式最终大概率会被大模型的接口开发和会员付费模式取代。简单说,OpenAI推动的这场革命将手机功能开发的主导权从手机厂商手里抢来,交给自身的AI开发团队和广泛AI开发者。如果这个趋势进一步确立,未来部分手机厂商可能被迫像应用Android系统选边站队AI平台,手机进一步空壳化。

不过,这次GPT-4o甚至google全家桶发布产生的舆论影响倒是比预想的小的多,有点耐人寻味。虽然中国媒体和科技产业中反而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论,和之前大家对于chatGPT的全新一边倒叫好相比,现在人们胃口都被吊起来了,出现了不少失望和看淡的声音。和之前批评苹果创新迟钝有点类似,也开始有人怀疑GPT进入了瓶颈期。

但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不妨进一步探讨。

一般情况而言,任何新技术革命性突破之后都需要进入功能落地和普及阶段,这个时候,在技术发明和功能进化之间出现微创新迭代,还不足以判断AI创新迟缓。我们理解这种认知落差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这次引爆效果没有之前的工作流、图片及视频展现对个体更直观,“语音端到端”交互带来的情绪价值看起来不够具体;二是这次发布的拟人对话和推理等功能与硬件关系较小,看起来偏软,一般人不太关心AI大模型形成超级入口的价值;三是生活场景对话和学习从媒体角度观察,是一个不太容易做大选题吸引公众的细节,何况还有那么多智能音箱等已经看起来达成了类似效果。这一点从观众角度更希望看到一个很酷的具体的高科技产品,以上可以理解。

然而,从我们作为科技战略顾问角度看,这次关注最大亮点是“端到端语音”响应能力的革命性提高,这标志着AI和机器人的情感交互进入新阶段,对话作为入口导入手机等设备的大趋势已经历史性确立。

实际上,看到这次端到端语音的发布,完全碾压了Siri这么多年对于人机交互和调动手机功能的努力,或者说安全用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路线替代了传统路线。我们从苹果等手机公司角度思考,面对如此汹涌的巨大AI大模型应用趋势,投入更多精力自己造汽车壳子已经很笨拙了,起码对于苹果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

资深AI专家、清华全球AI文创大赛(GAAC)发起人孔中也表示:“这次GPT-4o的发布让很多智能硬件的方向更清楚了,实用性引导很强。现在所有的终端,除了手机这种大型设备还有点自主权之外都将是AI大模型的延伸,过去做消费电子产品思路用老年人、小朋友,大模型解决一切问题了,直接做好和大模型的承接就可以。厂商做AI大模型主体就可以了,边角创新和迭代都不需要了。”从他的角度看,多数开发者、软件应用公司已经明确出现转向,从APP模式和硬件联动模式,变成为AI大模型设计硬件。

总之,我们分析多种原因导致这次GPT-4o在中国媒体和科技圈影响没那么强烈。但专业角度看似乎与这种体感直觉正相反,反而认为这次是AI灵性觉醒是历史性里程碑的突破。GPT-4o发布之后第二天谷歌发布的Gemini系列、Sora技术Veo、开源模型Gemma 2和支持生成式搜索的AI Overviews、第六代GPU等,同样标志着OpenAI和google两家巨头在彻底颠覆移动互联网,有着重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智能电动车等多个行业的雄心。毫不夸张的说:两家巨头在同一周时间内将智能手机这个全球最大的科技生意驾到了烧烤架上。

对此,我们仔细观察研究GPT-4o和google I/Od发布会,也有几个细节的洞察:

第一,GPT-4o确立了人机智能时代人格化交互的历史性趋势,google介绍更加实用的Project Astra作为手机的AI助手的能力,两者都在强化AI大模型作为超级入口。OpenAI发布的对话上看,不仅是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多模态呈现,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人类情感的识别和输出,这让柔顺的对话快速响应、重叠交叉且听起来很自然,但背后展现的巨大的技术突破。这次发布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APP时代正在终结,随之未来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行业自身做功能应用都将被边缘化,随着大模型交互的使用习惯养成,大模型指导一切,培养和大模型交流的习惯,自然会替代很多的商业逻辑。而google基本上用AI Agent再造了音乐、视频、图像等方面,直接对标GPT-4o、Dall-E和Sora产品,ISO和Android的竞争还历历在目,眼前google应战微软的OpenAI,苹果已经消失不见了。

第二,GPT-4o展现的AI人格觉醒对AI和机器人产业的推动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现在看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主要能力是在训练人类操作功能,并且注意力是在应用场景的生产力提升上。这种现状等待的其实就是AI人格觉醒,这对于机器人产业的推动力或许可以用“核动力”来形容,所以说AI和Robot在人机智能时代的关键壁垒被打碎,融合加大,这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硅基生命体产业机遇。

第三,这次openAI和google的发布会都非常简单,但大逻辑却是从“碳基视角”到“硅基视角”的切换,科技公司的展现主体开始从领导力、产品向AI及机器人生命体的能力进化转变。也就是说这次发布会的主角不再是公司高管或者公司产品,更像是AI借助人类独立完成的一次进化展示和发布会,秀的是一个硅基生命的成长过程。那么,这个思维的切换将带来什么呢?抽象一点说是人类主体性在科技时代的弱化,人机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具体一点说,未来的发布会甚至不一定需要人类的登场,AI和机器人展现功能进化即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逻辑。

第四,GPT-4o发布之后第二天OpenAI就已在Azure AI上发布了应用, Android15上google搜索会全面继承Gemini能力,这都说明两次发布完全是实战级别的成熟产品创新。这一点对于美国和中国的诸多科技公司来讲,这个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试想从苹果的视角看,如果AI部门研发的Siri还在不断为小清新的功能亢奋的时候,其战略性对手已经开始用AI免费开放平台赋能用户了,并且批量化制造AI开发者颠覆旧世界,那后面带来的将是苹果这样的传统科技巨头的APP store等开放系统被彻底颠覆,盈利能力也将出现明显弱化,真正的战略挑战将潮水般涌来。聊到这,再次揣测一下苹果高管果断切割造车业务背后的场景,一定是被OpenAI和google引领的这次AI革命震撼到了,充满了恐惧和危机感。

以上四点是对这次发布会的一点直观感悟。总而言之,说两场发布会“没有什么亮点”的看法过于用户应用视角,缺少产业趋势的纵深视角,忽视了这次发布会实用性价值对多个产业的长期推动意义。这两次发布会对于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影响和启发或许刚刚开始,笔者也在围绕这个线索做一点头脑风暴:

比如,在AI定义应用的时代,科技公司战略上是否还需要延续“服务用户”和“跟随用户需求”这个千年铁律,背后的追问在于,如果人机智能时代完全是一个新世界,我们需要去问旧世界的居民喜欢什么和未来向哪走吗?那么,是否意味着保持传统战略思维的消费电子公司可能大批会被淘汰?

比如,面对OpenAI和google构建新世界的决心,中国科技公司是否需要更清楚的为用户、开发者描绘未来新世界在哪里呢?拿手机行业为例,我们还应该持续的展现手机的轻薄、美观、计算速度这些传统指标吗?如果这样的趋势未来5-10年发生的话,我们能确定手机这个产品形态和用户粘性还能控制在手机公司手里吗?如果不是,那么未来可能只有AI公司掌控下的手机代工厂,不需要手机品牌,只需要AI品牌。

再比如,在小米造车如火如荼的当下,智能电动车客观上吸引了公众和科技行业的巨大流量,那么,小米是否有可能丢了AI应用的西瓜捡了一个持续亏损的Auto芝麻呢?中国广大手机厂商的AI大模型如何与世界级AI平台入口竞争呢?这个遭遇战已经可以在3年之内看到了,该如何应对?不可否认,智能手机行业未来无论如何都将是端侧AI的重要载体,更大的端侧无人驾驶FSD方向也不可避免依附于汽车,但躯壳还是大脑将成为权限定义者,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可见,可以延续的变革需求对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等行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出现,所以,如果说之前的多模态交互是可以预见的话,那么这次的效果呈现则是AI的“灵性觉醒”,已经无限接近“人机智能时代”,这个时间节点完全可以作为重要里程碑指导科技公司做匹配的动态战略思考和调整。

最后,不妨再大胆的做几个预判,供时间检验:

其一,GPT颠覆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手工输入自己想要查找的东西而并非从AI选择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显得有点笨拙。是的,需要用户自己去找内容的搜索过于迂腐了,未来必然会被对话取代。现在看,开发者也不需要自身考虑过多边缘功能创新,未来硬件公司大部分注定是为GPT等AI公司提供授权费用。

其二,OpenAI和google AI将于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公司AI大模型出现激烈竞争。手机行业研发创新投入未来5-10年的战略转向必然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战略转移,传统手机内生性功能正在面临大规模AI大模型化重构,传统的APP生态必然被打破后重建,帮助用户训练端侧AI智能和沉淀个人智能资产将是手机公司的核心价值。这里手机公司出现了一个决策点,就是自己做AI大模型,还是和AI大模型超级巨头合作?或者兼而有之?

其三,AI能力开放平台将成为科技公司的战略重点,一波踊跃AI创业浪潮正在涌来。但参与者由于成本、技术难度门槛更高的原因,更有可能是中大型创业公司和各行各业头部公司,由于训练成本的关系,个人AI开发者在人机智能时代商业模式类、功能性创新的机会势必大大减少。

其四,传统独立的中小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将集体消亡,未来只有AI大模型超级公司和其阵营的大模型应用公司。各行各业的先进公司格局被改变,全球产业界进入跨行业的超级AI巨头淘汰巨头和行业领头羊的时代,AI让公司形态更加垄断化集中,资本和AI的结合最终带来AI资本对全行业的控制力正在加强。

而以上的趋势如果真实的发生在未来5-10年,笔者在2016年撰写的专栏文章《互联网终结,人机智能崛起》的论断可能需要进一步进化,那就是“人机智能崛起,硅基生命觉醒”。由此,AI无限接近拥有人格、情绪和诸多能力之后,未来100年硅基经济繁荣大概率将不可避免,与之对应,或许世界实体经济很有可能陷入严重滞涨。

从某种意义上说,AI已经不需要改造旧世界了,而是再造一个全新世界。人类最智慧的精英群体,正在通过超级AI公司化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做准备。随着超级AI巨头对世界掌控力加强,国家概念不可避免被虚化,地缘政治格局转变为AI科技政治也并非危言耸听。而且,这一切基于互联网时代近30年的积累,一切将在未来5-10年快速应用和普及,这也意味着留给广大科技公司做出战略性选择或转型的时间只有不到5年,眼前如果还没有成熟想法,就非常危险了!

文末,我们唯一的期盼在于,硅基时代到来之下,人类社会依然能很好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科技和商业发展之下,人性之光依然值得坚守和捍卫!不作恶,更不能自我消灭。

总而言之,OpenAI和google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手机行业到了历史性抉择的时间窗口,战略选择将决定终极命运!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