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08 11:12
社会与生活 科技

AI带来的最大威胁:不会思考的年轻人

要驾驭聪明的电脑,需要比电脑更聪明的人类,但AI让我们倾向于“认知卸载”,让电脑来代替我们思考。
ai人工智能我们终于知道AI如何“思考”了——基本没啥思考
Allysia Finley



亚马逊(Amazon)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6月中旬发布的备忘录中警告员工小心被AI取代,这份备忘录搅动了人们的神经。“我们将不需要那么多人来从事今天的一些工作,同时会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他写道。

他的备忘录中并没有什么令人震惊的内容。早在印刷机时代,技术进步就淘汰了一些工作,同时创造了许多其他工作。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过度依赖AI,可能会催生一代没有头脑的年轻人,他们无法胜任未来的工作,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贾西解释说,AI的进步意味着员工将更少地从事“机械性工作”,更多地进行“战略性思考”。员工必须能够使用AI,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有新颖的创意,知道如何运用AI来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开发AI模型,然后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

这一切都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只能胜任许多白领员工现在从事的那种机械性工作。但在AI越来越聪明的同时,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可能越来越笨。他们就像ChatGPT的早期版本一样,可以复现信息和想法,却难以提出新颖的洞见或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人类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会一直持续到25岁左右,但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刺激和挑战才能变得更加强壮。技术,尤其是AI可能阻碍这种发展,因为它们代替大脑去做了建立人脑版计算机云存储的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卸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写会激活大脑中对学习至关重要的部分,并帮助儿童识别单词和字母。手写笔记还能强迫你对信息进行综合,确定信息的优先次序,从而促进记忆发展。而当你敲击键盘时,信息可能左耳进右耳出。

去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手写和打字时的脑电活动。手写的学生在更多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激活水平。“只要将手写运动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大脑就会有更多区域受到刺激,由此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研究人员指出。

自2017年以来,尽管教育支出飙升,标准化考试分数却有所下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电脑使用的增加是否是其中一项原因?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大多数大学生和许多高中生即使记笔记,也是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来记。能够总结讲座和会议内容的AI工具或许很快会淘汰记笔记的做法。这样一来,学生记住的信息可能会减少。

当ChatGPT可以随时提供答案,为什么还要把信息记在脑子里呢?首先,大脑无法在不存在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大脑不可能无中生有。没有大脑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创意。科学家已经发现,灵光闪现的瞬间是在大脑连接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时,伴随高频脑电活动的突然爆发而自然发生的。

大学生和高中生还越来越多地使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来写论文,进行数学证明,并编写计算机代码。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如何深入思考,如何表达和捍卫观点,也没有学习如何构建论点和预测反驳。他们将这些认知挑战卸载给了AI。

在困扰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有一项是学生懒得动脑。许多学生用AI生成论文之后,看也不看就直接提交。一所大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告诉我,有一篇关于波斯尼亚战争的学生论文声称“勇敢的纳粹士兵被大批强奸”。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说出最离谱的事情。

这种胡编乱造并不是论文由机器人撰写的唯一迹象。一位教授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杂志,这类论文“有一种机器般的乏味感,很难向没有碰到过这种论文的人描述——一篇味同嚼蜡的文章,从技术上说没什么错,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没有多少正确或好的地方”。

另一位教授指出,AI论文充斥着“看似合乎逻辑,实则空洞无物的表述”。令人沮丧的是,学生无法识破这种貌似高深的空话,因为他们头脑空空。

当新技术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许多工人失业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是因为工作岗位稀缺,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从事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如果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没有培养出求知欲、好奇心和毅力,他们也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如果一份机械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以更低的成本任劳任怨完成,又何必雇用一个没有头脑的大学毕业生呢?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为什么又是杭州?
    杭州,中国人工智能热潮的中心

    随着中美争夺科技主导权,杭州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热潮的中心。这里不仅有科技巨头,更集中了大批年轻程序员。他们定居良渚,自称“村民”,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创业。


  • 特朗普称与中国“相处良好”,淡化与北京相关的“侵略性”行为
    特朗普宣布14国新关税税率但最后期限延长三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推迟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更高关税,同时向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信函,详细说明它们将面临的关税。


  • 房地产那些决定买房的年轻人
    投资下降和经济增长

    古尧:当资源配置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影响因素时,投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越来越脱节。如何调节与改变?


  • 树景房
    年轻人买房,只买“树景房”

    房价一路下跌之后,买房更像是一种实际的消费,而非投资。抱着这样的心态,更多年轻人转头选择了“树景房”。


ai人工智能我们终于知道AI如何“思考”了——基本没啥思考
2025-07-08 11:12
社会与生活 科技

AI带来的最大威胁:不会思考的年轻人

要驾驭聪明的电脑,需要比电脑更聪明的人类,但AI让我们倾向于“认知卸载”,让电脑来代替我们思考。
Allysia Finley



亚马逊(Amazon)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6月中旬发布的备忘录中警告员工小心被AI取代,这份备忘录搅动了人们的神经。“我们将不需要那么多人来从事今天的一些工作,同时会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他写道。

他的备忘录中并没有什么令人震惊的内容。早在印刷机时代,技术进步就淘汰了一些工作,同时创造了许多其他工作。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过度依赖AI,可能会催生一代没有头脑的年轻人,他们无法胜任未来的工作,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贾西解释说,AI的进步意味着员工将更少地从事“机械性工作”,更多地进行“战略性思考”。员工必须能够使用AI,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有新颖的创意,知道如何运用AI来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开发AI模型,然后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

这一切都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只能胜任许多白领员工现在从事的那种机械性工作。但在AI越来越聪明的同时,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可能越来越笨。他们就像ChatGPT的早期版本一样,可以复现信息和想法,却难以提出新颖的洞见或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人类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会一直持续到25岁左右,但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刺激和挑战才能变得更加强壮。技术,尤其是AI可能阻碍这种发展,因为它们代替大脑去做了建立人脑版计算机云存储的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卸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写会激活大脑中对学习至关重要的部分,并帮助儿童识别单词和字母。手写笔记还能强迫你对信息进行综合,确定信息的优先次序,从而促进记忆发展。而当你敲击键盘时,信息可能左耳进右耳出。

去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手写和打字时的脑电活动。手写的学生在更多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激活水平。“只要将手写运动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大脑就会有更多区域受到刺激,由此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研究人员指出。

自2017年以来,尽管教育支出飙升,标准化考试分数却有所下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电脑使用的增加是否是其中一项原因?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大多数大学生和许多高中生即使记笔记,也是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来记。能够总结讲座和会议内容的AI工具或许很快会淘汰记笔记的做法。这样一来,学生记住的信息可能会减少。

当ChatGPT可以随时提供答案,为什么还要把信息记在脑子里呢?首先,大脑无法在不存在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大脑不可能无中生有。没有大脑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创意。科学家已经发现,灵光闪现的瞬间是在大脑连接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时,伴随高频脑电活动的突然爆发而自然发生的。

大学生和高中生还越来越多地使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来写论文,进行数学证明,并编写计算机代码。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如何深入思考,如何表达和捍卫观点,也没有学习如何构建论点和预测反驳。他们将这些认知挑战卸载给了AI。

在困扰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有一项是学生懒得动脑。许多学生用AI生成论文之后,看也不看就直接提交。一所大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告诉我,有一篇关于波斯尼亚战争的学生论文声称“勇敢的纳粹士兵被大批强奸”。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说出最离谱的事情。

这种胡编乱造并不是论文由机器人撰写的唯一迹象。一位教授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杂志,这类论文“有一种机器般的乏味感,很难向没有碰到过这种论文的人描述——一篇味同嚼蜡的文章,从技术上说没什么错,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没有多少正确或好的地方”。

另一位教授指出,AI论文充斥着“看似合乎逻辑,实则空洞无物的表述”。令人沮丧的是,学生无法识破这种貌似高深的空话,因为他们头脑空空。

当新技术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许多工人失业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是因为工作岗位稀缺,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从事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如果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没有培养出求知欲、好奇心和毅力,他们也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如果一份机械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以更低的成本任劳任怨完成,又何必雇用一个没有头脑的大学毕业生呢?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 没有符合条件的结果。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