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07 17:57
商业与经济

马斯克在中国的路越走越难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受到追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与此同时,由于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恶化,他对北京的价值也受限。
视频:特斯拉model-Y焕新版发生哪些变化?
Raffaele Huang,Lingling Wei,Yoko Kubota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商业和政治挑战的同时,在他另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中国——也面临着麻烦。

有一段时间,特斯拉(Tesla)曾是中国道路上最炙手可热的汽车,马斯克也成了北京方面的座上宾。政府官员对该公司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这些都是中国推动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协同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入特斯拉的技术经验,激发国内竞争。特斯拉的销量也随之猛增。

但始终存在的风险是,特斯拉可能会逐渐落后于它帮助扶植起来的竞争对手。而今,这一幕正在上演。

随着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受到追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与此同时,由于马斯克与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系恶化,他作为北京方面在华盛顿的一个合作伙伴的形象也受到打击。

中国消费者表示,特斯拉汽车越来越给人审美疲劳和与本土品味脱节的感觉。如今,中国设计的顶级电动汽车配备了特斯拉通常没有的功能,比如用于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多个大屏幕、可以冷藏饮料的车载冰箱,还有自拍车载摄像头等。既生产电动汽车也生产电池的比亚迪(BYD)以及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最近都表示开发了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在短短五分钟内基本完成汽车充电。

特斯拉在华员工表示,他们已向总部表达了对公司产品老化的担忧,但他们的警告通常未能及时得到回应。在没有最炫酷车型可卖的情况下,特斯拉的中国销售人员感受到更大的业绩压力,挫败感也与日俱增。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中国消费者认可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先驱的品牌形象,该公司也继续获得北京方面的支持。中国领导人将特斯拉视为外国成功投资的典范,以及帮助中国发展以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电池等产业为中心的绿色经济的有力伙伴。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升温的情况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明确表示,特斯拉在华业务不会成为任何反制性措施的目标。

但对于特斯拉名为“智能辅助驾驶(监督版)”(Full Self-Driving (Supervised), 简称FSD)的辅助驾驶软件,北京方面尚未给予全面的监管批准,这项技术对特斯拉在未来主导交通运输领域的雄心至关重要,而中国公司也在争相掌握相似技术。

与此同时,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决裂也令他对北京的价值受限。据知情人士称,今年1月,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华盛顿会见了马斯克,并告诉马斯克,中方希望他能在美中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不过,与中国官员有接触的人士表示,马斯克并未对中方的提议给出明确的积极回应。这些人士还说,鉴于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不和,北京方面不再将这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视为地缘政治资产,今后将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力拉拢他。

“特斯拉对中国仍然重要,”其中一位与中国官员有接触的人士之一说。“但对当局来说,扶持本土企业更为关键。”

减少对华盛顿事务的参与后,马斯克已承诺将重心重新放回到特斯拉,因此对他而言在中国的成功至关重要。按收入衡量,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中国也是该汽车制造商最大的生产和出口中心,约占该公司全球汽车出货量的一半,并为该公司在全球的生产供应零部件。

事实上,在因马斯克早前与特朗普的关联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销量下滑后,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正不断上升。中国也是马斯克优先发展FSD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技术的试验场。

与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样,特斯拉已在中国降价,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新的Model Y SUV,希望借此提振在华销量。不过,马斯克似乎并不热衷于向市场做出太多让步,而是希望依靠特斯拉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声誉来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该公司在今年4月的财报说明会议中谈及中国市场时表示,虽然传统观点认为竞争对特斯拉不利,但公司相信这将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从长远来看有助于特斯拉的销量增长。

许多专家认为,特斯拉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仍将坎坷。长期以来,美国企业在中国往往会在经历短暂繁荣之后便被甩到后头——一旦本土竞争对手发展壮大,政府官员又开始向国内领军企业倾斜,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世纪头十年初,美国公司摩托罗拉(Motorola)被中国企业淘汰出局。当时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内公司,并向摩托罗拉施压,要求其分享技术,并采用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制定的电池标准。

苹果公司(Apple) 2023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但现在降至第三位,落后于华为和另一个中国品牌。这两个中国品牌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受欢迎的功能。此外,中国限制政府官员使用苹果的设备,以及偏向中国国内制造商的刺激政策,都加剧了苹果在华市场占有率的下滑。

四面楚歌

“你永远不该低估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韧性,”前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高管、现经营一家汽车咨询公司的Michael Dunne说。但他说,马斯克可能知道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是有时限的,因此他正考虑在印度等地投资,以防中国市场更加难以应对。

Dunne说,马斯克“在中国的业务可能已是日薄西山,而非旭日东升”。

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是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而中国整体新能源车市场却仍保持快速增长。今年5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略低于40,000辆,同比下降30%,而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则增长了28%。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 简称:乘联分会)的数据,今年5月,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1年初的11%降至4%。而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占有约29%的市场份额。一年前才开始销售电动汽车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Xiaomi)拥有约3%的份额。

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的购车者表示,特斯拉汽车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具有前沿优势,而中国政府对特斯拉的限制进一步削弱了其热度。

34岁的Qian Yang说他以前有一辆特斯拉Model 3,周末很喜欢开,但去年他所在的国企单位告诉他,出于安全考虑,不要把车停在公司大院里。中国从2021年开始限制政府和军事人员使用特斯拉汽车,理由是担心这些汽车收集的数据可能导致国家安全信息泄露,不过在特斯拉建立了一个本地数据中心以解决这些担忧后,一些地区放宽了限制。

Qian卖掉了他的特斯拉,花34,000美元买了一辆小米SU7电动轿车。现在他成了小米汽车的粉丝,车上配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Xiao Ai),可以执行开车门等任务,并能与其他小米设备连接。

“你知道那种下班回家时,在车里让小爱同学遥控开空调的感觉吗?太爽了,”Qian说。“现在的特斯拉就跟iPhone一样,越来越没新意,很少有很革命性的功能了。”

中国的特斯拉销售人员称,额外的功能会缩短电池续航里程、影响加速性能,他们鼓励购车者关注特斯拉的安全记录。但他们私下也抱怨,要完成日益加大的内部销售指标压力,难度很大。

北京的一名销售人员说,他最近的销售目标已从通常的每周四辆提高到每天至少一辆。该销售人员说,近几个月来,许多同事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以前是10个小时。

特斯拉的中国团队在2021年初提交给总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地消费者希望让汽车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并配备更多娱乐应用。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美国总部的管理人士当时答复说,这类功能并非优先事项。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特斯拉的中国战略团队在2023年和2024年又提出这个问题,但再次感觉被忽略。特斯拉确实从2023年开始向当地车主提供一些热门的中国应用,例如流媒体服务芒果TV。不过,特斯拉车主可以使用的应用仍然少于中国品牌汽车的用户。

特斯拉几年前曾承诺设计一款让本地消费者觉得更具中国特色的新车,但知情人士称,后来因为有其他优先事项搁置了该计划。马斯克转而采取了另一项策略,即通过移除或降级现有车型的功能来推出更经济实惠的车型,以此来节约成本,并使这些汽车更容易在现有生产线上大规模生产。

一些员工和分析师对这一策略持怀疑态度,包括特斯拉计划推出的Model Y新版本。他们担心,如果定价没有明显降低,这些功能降级的车型将很容易被中国本土竞争对手超越。特斯拉在中国最畅销的车型Model Y SUV起售价约为36,700美元。而其竞争对手比亚迪的电动SUV海狮07起售价约为26,400美元。

自动驾驶陷入停滞

特斯拉迟迟无法在中国全面推出FSD驾驶辅助服务,这加剧了其困境。

旧软件针对车辆可能遇到的大多数情况预先设定规则,而与之不同的是,特斯拉目前的FSD建立在一个AI驱动的系统之上,通过数以百万条来自实际道路驾驶的视频片段来学习如何驾驶。该系统主要使用美国数据进行训练,被认为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自2024年初以来在美国广泛使用。FSD可以帮助驾驶员停车、在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行驶。目前,驾驶员在驾驶时仍需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马斯克希望在中国推出FSD不仅是为了提升在华销量,还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产生能够用以提升FSD性能的海量数据,进而巩固特斯拉的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4月,马斯克飞抵北京,与中国总理李强会面,获得了在中国推进FSD的初步首肯。但他低估了中国法规构成的障碍,这些法规要求汽车公司使用本地驾驶数据来训练系统,以证明其车辆能够安全应对国内交通状况。

根据中国法律,出于安全原因,公司不得将此类数据传送至海外。这对特斯拉来说是个问题,因为其FSD的训练一直在美国进行。

特斯拉最初提议对来自中国道路的视频进行编辑,以隐藏敏感信息。但知情人士称,特斯拉试图传输的数据量极其庞大,远远超出中国官员可以接受的程度。

作为备选方案,特斯拉曾考虑在中国境内扩展其FSD训练。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国业务需要获得最先进的半导体,而这些半导体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限制。经过近九个月的反复磋商,谈判陷入了死胡同。

在特斯拉原地踏步之际,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已经推出了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而且价格通常更低。用户反映,小鹏汽车(XPeng)的旗舰套件XNGP功能与特斯拉的FSD相似。比亚迪也推出了一套名为“天眼”(Eyes of God)的系统,该名称源于中国神话中一位长着三只眼睛的神仙,比亚迪称该系统可以在城市道路上巡航,某些情况下只需极少的人工干预。

中国公司也在推进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其中包括百度(Baidu)和小马智行(Pony AI)运营的数千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特斯拉6月份在奥斯汀推出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但在中国道路上尚无此项服务。

知情人士称,由于对延误感到失望,特斯拉今年2月开始通过无线更新发布美国FSD套件中的一些功能,例如城市导航,此举利用了中国规则中的模糊之处。当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向驾驶员发布重大更新前需要获得正式批准;较小的更新则通常只需向有关部门报备。

知情人士称,特斯拉此举激怒了一些官员,促使监管机构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在发布任何驾驶辅助功能的更新前都必须获得批准。

特斯拉停止了更新。但后来在3月份,为了维持客户兴趣并收集反馈,该公司表示将提供为期一个月的项目,驾驶员可免费试用部分FSD功能。监管机构再次叫停,称该公司不应将驾驶员当作试验对象。

在3月下旬发生一起涉及小米集团驾驶辅助技术的撞车事故后,中国有关部门进一步收紧了对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监管。

鲶鱼效应

特斯拉如今在中国的困境与新冠疫情前的几年光景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领导人似乎更愿意尽一切努力争取马斯克在中国建厂。他们希望特斯拉在中国的扩张能驱动表现不佳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并帮助打造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官员将引入特斯拉比作向死气沉沉的鱼塘里扔进一条具有攻击性的鲶鱼。

中国为马斯克和特斯拉提供了廉价土地、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2018年,特斯拉宣布计划在上海建设其首家海外汽车工厂,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无需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就能在中国生产汽车的外国车企。

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猛增,从上海出口到其他市场的汽车数量也大幅增长。

特斯拉的进驻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回报,点燃了消费者对国产电动汽车的兴趣,并加速了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发展。

很快,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特斯拉的技术,例如“一体化压铸”(gigacasting),即采用高压铝压铸来制造汽车车架,将数百个制造步骤合而为一,以节省成本和时间。小米集团就是效仿者之一。

2023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年度车展上,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进步令与会者震惊。疫情期间,西方车企高管进入中国的机会有限。但现在,他们发现街景已截然不同,电动汽车随处可见,而且这些汽车的先进程度远超预期。

上海策略公司Automobility的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说,尽管马斯克来中国是为了利用这里的低成本和巨大市场,但他对中国的反应毫无准备。

“马斯克没有料到中国公司也会发展电动汽车,而且很可能做得更好,”Russo说,“他犯了所有外国车企都会犯的错误,低估了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超越能力。”

电池和机器人

马斯克现在面临的一大风险是,特斯拉赖以实现未来增长的其他业务也将面临被超越的处境。

今年3月底,特斯拉开始从新建成的上海工厂首次向海外市场发货可用于电网级储能的“Megapack”电池,首批发往澳大利亚。储能电池是中国希望发展的一项业务,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在进军该领域。

马斯克还希望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称这项业务有朝一日可能创造超过10万亿美元的收入。知情人士称,特斯拉目前的计划是在美国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但这一目标有赖于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包括用于机器人关节的行星滚柱丝杠和用于机器人手部的电机。

来自中国供应商的工程师与Optimus的工程师加班加点地合作,以完成设计。知情人士称,这些供应商的效率使特斯拉能够大幅削减一些零部件的成本,以至于即使在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该公司也没有暂停发货。

现在,中国也涌现出一批机器人初创公司,比如宇树科技(Unitree)和智元机器人(Agibot),它们蓄势待发要与美国公司展开竞争。随着中国供应商与特斯拉合作,这一进程可能会加快。

为Optimus供货的一家公司的市场经理Chen Feng说:“一旦你拿到特斯拉的合同,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就会更愿意与你合作。”他说:“特斯拉可以再次扮演鲶鱼的角色。”

在最近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他相信他的Optimus在业内排名第一。但他担心中国最终会主导该领域。

马斯克说:“我有点担心,在人形机器人排行榜上,第二到第十名都会是中国公司。”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视频:特斯拉model-Y焕新版发生哪些变化?
2025-07-07 17:57
商业与经济

马斯克在中国的路越走越难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受到追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与此同时,由于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恶化,他对北京的价值也受限。
Raffaele Huang,Lingling Wei,Yoko Kubota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商业和政治挑战的同时,在他另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中国——也面临着麻烦。

有一段时间,特斯拉(Tesla)曾是中国道路上最炙手可热的汽车,马斯克也成了北京方面的座上宾。政府官员对该公司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这些都是中国推动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协同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入特斯拉的技术经验,激发国内竞争。特斯拉的销量也随之猛增。

但始终存在的风险是,特斯拉可能会逐渐落后于它帮助扶植起来的竞争对手。而今,这一幕正在上演。

随着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受到追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与此同时,由于马斯克与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系恶化,他作为北京方面在华盛顿的一个合作伙伴的形象也受到打击。

中国消费者表示,特斯拉汽车越来越给人审美疲劳和与本土品味脱节的感觉。如今,中国设计的顶级电动汽车配备了特斯拉通常没有的功能,比如用于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多个大屏幕、可以冷藏饮料的车载冰箱,还有自拍车载摄像头等。既生产电动汽车也生产电池的比亚迪(BYD)以及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最近都表示开发了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在短短五分钟内基本完成汽车充电。

特斯拉在华员工表示,他们已向总部表达了对公司产品老化的担忧,但他们的警告通常未能及时得到回应。在没有最炫酷车型可卖的情况下,特斯拉的中国销售人员感受到更大的业绩压力,挫败感也与日俱增。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中国消费者认可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先驱的品牌形象,该公司也继续获得北京方面的支持。中国领导人将特斯拉视为外国成功投资的典范,以及帮助中国发展以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电池等产业为中心的绿色经济的有力伙伴。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升温的情况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明确表示,特斯拉在华业务不会成为任何反制性措施的目标。

但对于特斯拉名为“智能辅助驾驶(监督版)”(Full Self-Driving (Supervised), 简称FSD)的辅助驾驶软件,北京方面尚未给予全面的监管批准,这项技术对特斯拉在未来主导交通运输领域的雄心至关重要,而中国公司也在争相掌握相似技术。

与此同时,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决裂也令他对北京的价值受限。据知情人士称,今年1月,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华盛顿会见了马斯克,并告诉马斯克,中方希望他能在美中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不过,与中国官员有接触的人士表示,马斯克并未对中方的提议给出明确的积极回应。这些人士还说,鉴于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不和,北京方面不再将这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视为地缘政治资产,今后将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力拉拢他。

“特斯拉对中国仍然重要,”其中一位与中国官员有接触的人士之一说。“但对当局来说,扶持本土企业更为关键。”

减少对华盛顿事务的参与后,马斯克已承诺将重心重新放回到特斯拉,因此对他而言在中国的成功至关重要。按收入衡量,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中国也是该汽车制造商最大的生产和出口中心,约占该公司全球汽车出货量的一半,并为该公司在全球的生产供应零部件。

事实上,在因马斯克早前与特朗普的关联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销量下滑后,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正不断上升。中国也是马斯克优先发展FSD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技术的试验场。

与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样,特斯拉已在中国降价,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新的Model Y SUV,希望借此提振在华销量。不过,马斯克似乎并不热衷于向市场做出太多让步,而是希望依靠特斯拉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声誉来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该公司在今年4月的财报说明会议中谈及中国市场时表示,虽然传统观点认为竞争对特斯拉不利,但公司相信这将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从长远来看有助于特斯拉的销量增长。

许多专家认为,特斯拉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仍将坎坷。长期以来,美国企业在中国往往会在经历短暂繁荣之后便被甩到后头——一旦本土竞争对手发展壮大,政府官员又开始向国内领军企业倾斜,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世纪头十年初,美国公司摩托罗拉(Motorola)被中国企业淘汰出局。当时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内公司,并向摩托罗拉施压,要求其分享技术,并采用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制定的电池标准。

苹果公司(Apple) 2023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但现在降至第三位,落后于华为和另一个中国品牌。这两个中国品牌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受欢迎的功能。此外,中国限制政府官员使用苹果的设备,以及偏向中国国内制造商的刺激政策,都加剧了苹果在华市场占有率的下滑。

四面楚歌

“你永远不该低估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韧性,”前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高管、现经营一家汽车咨询公司的Michael Dunne说。但他说,马斯克可能知道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是有时限的,因此他正考虑在印度等地投资,以防中国市场更加难以应对。

Dunne说,马斯克“在中国的业务可能已是日薄西山,而非旭日东升”。

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是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而中国整体新能源车市场却仍保持快速增长。今年5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略低于40,000辆,同比下降30%,而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则增长了28%。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 简称:乘联分会)的数据,今年5月,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1年初的11%降至4%。而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占有约29%的市场份额。一年前才开始销售电动汽车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Xiaomi)拥有约3%的份额。

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的购车者表示,特斯拉汽车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具有前沿优势,而中国政府对特斯拉的限制进一步削弱了其热度。

34岁的Qian Yang说他以前有一辆特斯拉Model 3,周末很喜欢开,但去年他所在的国企单位告诉他,出于安全考虑,不要把车停在公司大院里。中国从2021年开始限制政府和军事人员使用特斯拉汽车,理由是担心这些汽车收集的数据可能导致国家安全信息泄露,不过在特斯拉建立了一个本地数据中心以解决这些担忧后,一些地区放宽了限制。

Qian卖掉了他的特斯拉,花34,000美元买了一辆小米SU7电动轿车。现在他成了小米汽车的粉丝,车上配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Xiao Ai),可以执行开车门等任务,并能与其他小米设备连接。

“你知道那种下班回家时,在车里让小爱同学遥控开空调的感觉吗?太爽了,”Qian说。“现在的特斯拉就跟iPhone一样,越来越没新意,很少有很革命性的功能了。”

中国的特斯拉销售人员称,额外的功能会缩短电池续航里程、影响加速性能,他们鼓励购车者关注特斯拉的安全记录。但他们私下也抱怨,要完成日益加大的内部销售指标压力,难度很大。

北京的一名销售人员说,他最近的销售目标已从通常的每周四辆提高到每天至少一辆。该销售人员说,近几个月来,许多同事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以前是10个小时。

特斯拉的中国团队在2021年初提交给总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地消费者希望让汽车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并配备更多娱乐应用。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美国总部的管理人士当时答复说,这类功能并非优先事项。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特斯拉的中国战略团队在2023年和2024年又提出这个问题,但再次感觉被忽略。特斯拉确实从2023年开始向当地车主提供一些热门的中国应用,例如流媒体服务芒果TV。不过,特斯拉车主可以使用的应用仍然少于中国品牌汽车的用户。

特斯拉几年前曾承诺设计一款让本地消费者觉得更具中国特色的新车,但知情人士称,后来因为有其他优先事项搁置了该计划。马斯克转而采取了另一项策略,即通过移除或降级现有车型的功能来推出更经济实惠的车型,以此来节约成本,并使这些汽车更容易在现有生产线上大规模生产。

一些员工和分析师对这一策略持怀疑态度,包括特斯拉计划推出的Model Y新版本。他们担心,如果定价没有明显降低,这些功能降级的车型将很容易被中国本土竞争对手超越。特斯拉在中国最畅销的车型Model Y SUV起售价约为36,700美元。而其竞争对手比亚迪的电动SUV海狮07起售价约为26,400美元。

自动驾驶陷入停滞

特斯拉迟迟无法在中国全面推出FSD驾驶辅助服务,这加剧了其困境。

旧软件针对车辆可能遇到的大多数情况预先设定规则,而与之不同的是,特斯拉目前的FSD建立在一个AI驱动的系统之上,通过数以百万条来自实际道路驾驶的视频片段来学习如何驾驶。该系统主要使用美国数据进行训练,被认为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自2024年初以来在美国广泛使用。FSD可以帮助驾驶员停车、在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行驶。目前,驾驶员在驾驶时仍需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马斯克希望在中国推出FSD不仅是为了提升在华销量,还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产生能够用以提升FSD性能的海量数据,进而巩固特斯拉的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4月,马斯克飞抵北京,与中国总理李强会面,获得了在中国推进FSD的初步首肯。但他低估了中国法规构成的障碍,这些法规要求汽车公司使用本地驾驶数据来训练系统,以证明其车辆能够安全应对国内交通状况。

根据中国法律,出于安全原因,公司不得将此类数据传送至海外。这对特斯拉来说是个问题,因为其FSD的训练一直在美国进行。

特斯拉最初提议对来自中国道路的视频进行编辑,以隐藏敏感信息。但知情人士称,特斯拉试图传输的数据量极其庞大,远远超出中国官员可以接受的程度。

作为备选方案,特斯拉曾考虑在中国境内扩展其FSD训练。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国业务需要获得最先进的半导体,而这些半导体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限制。经过近九个月的反复磋商,谈判陷入了死胡同。

在特斯拉原地踏步之际,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已经推出了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而且价格通常更低。用户反映,小鹏汽车(XPeng)的旗舰套件XNGP功能与特斯拉的FSD相似。比亚迪也推出了一套名为“天眼”(Eyes of God)的系统,该名称源于中国神话中一位长着三只眼睛的神仙,比亚迪称该系统可以在城市道路上巡航,某些情况下只需极少的人工干预。

中国公司也在推进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其中包括百度(Baidu)和小马智行(Pony AI)运营的数千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特斯拉6月份在奥斯汀推出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但在中国道路上尚无此项服务。

知情人士称,由于对延误感到失望,特斯拉今年2月开始通过无线更新发布美国FSD套件中的一些功能,例如城市导航,此举利用了中国规则中的模糊之处。当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向驾驶员发布重大更新前需要获得正式批准;较小的更新则通常只需向有关部门报备。

知情人士称,特斯拉此举激怒了一些官员,促使监管机构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在发布任何驾驶辅助功能的更新前都必须获得批准。

特斯拉停止了更新。但后来在3月份,为了维持客户兴趣并收集反馈,该公司表示将提供为期一个月的项目,驾驶员可免费试用部分FSD功能。监管机构再次叫停,称该公司不应将驾驶员当作试验对象。

在3月下旬发生一起涉及小米集团驾驶辅助技术的撞车事故后,中国有关部门进一步收紧了对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监管。

鲶鱼效应

特斯拉如今在中国的困境与新冠疫情前的几年光景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领导人似乎更愿意尽一切努力争取马斯克在中国建厂。他们希望特斯拉在中国的扩张能驱动表现不佳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并帮助打造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官员将引入特斯拉比作向死气沉沉的鱼塘里扔进一条具有攻击性的鲶鱼。

中国为马斯克和特斯拉提供了廉价土地、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2018年,特斯拉宣布计划在上海建设其首家海外汽车工厂,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无需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就能在中国生产汽车的外国车企。

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猛增,从上海出口到其他市场的汽车数量也大幅增长。

特斯拉的进驻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回报,点燃了消费者对国产电动汽车的兴趣,并加速了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发展。

很快,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特斯拉的技术,例如“一体化压铸”(gigacasting),即采用高压铝压铸来制造汽车车架,将数百个制造步骤合而为一,以节省成本和时间。小米集团就是效仿者之一。

2023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年度车展上,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进步令与会者震惊。疫情期间,西方车企高管进入中国的机会有限。但现在,他们发现街景已截然不同,电动汽车随处可见,而且这些汽车的先进程度远超预期。

上海策略公司Automobility的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说,尽管马斯克来中国是为了利用这里的低成本和巨大市场,但他对中国的反应毫无准备。

“马斯克没有料到中国公司也会发展电动汽车,而且很可能做得更好,”Russo说,“他犯了所有外国车企都会犯的错误,低估了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超越能力。”

电池和机器人

马斯克现在面临的一大风险是,特斯拉赖以实现未来增长的其他业务也将面临被超越的处境。

今年3月底,特斯拉开始从新建成的上海工厂首次向海外市场发货可用于电网级储能的“Megapack”电池,首批发往澳大利亚。储能电池是中国希望发展的一项业务,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在进军该领域。

马斯克还希望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称这项业务有朝一日可能创造超过10万亿美元的收入。知情人士称,特斯拉目前的计划是在美国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但这一目标有赖于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包括用于机器人关节的行星滚柱丝杠和用于机器人手部的电机。

来自中国供应商的工程师与Optimus的工程师加班加点地合作,以完成设计。知情人士称,这些供应商的效率使特斯拉能够大幅削减一些零部件的成本,以至于即使在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该公司也没有暂停发货。

现在,中国也涌现出一批机器人初创公司,比如宇树科技(Unitree)和智元机器人(Agibot),它们蓄势待发要与美国公司展开竞争。随着中国供应商与特斯拉合作,这一进程可能会加快。

为Optimus供货的一家公司的市场经理Chen Feng说:“一旦你拿到特斯拉的合同,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就会更愿意与你合作。”他说:“特斯拉可以再次扮演鲶鱼的角色。”

在最近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他相信他的Optimus在业内排名第一。但他担心中国最终会主导该领域。

马斯克说:“我有点担心,在人形机器人排行榜上,第二到第十名都会是中国公司。”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