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07 17:29
商业与经济

小米创始人雷军成功跨界造车 与苹果汽车项目折戟对照鲜明

苹果公司看似好高骛远的造车项目无果而终;小米汽车坚持“高性价比”的品牌理念。
小米汽车制造美媒|研究发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缩小中西技术差距
Bloomberg



小米集团成为唯一一家成功跨界造车的科技公司,这条道路对于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来说是无法抗拒的梦想。

在6月底于北京举行的小米第二款电动车YU7发布会上,雷军毫不掩饰地提到了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苹果去年放弃了历时十年、耗资百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研发项目。

他表示,自从苹果停止开发汽车以来,就对苹果用户给予了特别关注,并指出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用户可将其设备无缝连接小米汽车。

略显直白的挖苦之后,紧随而来的是一番炫耀。小米表示,新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开售一小时内大定订单已达28.9万台,超过2024年3月首款电动汽车上市时的成绩。

小米集团在苹果公司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这提升了雷军的声誉,使他的公司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同时撼动了科技和汽车行业。

苹果公司看似好高骛远的造车项目无果而终,反衬出小米集团务实做法的有效性。小米汽车从特斯拉公司和保时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熟设计中汲取灵感,同时坚持“高性价比”的品牌理念,赢得了Z世代消费者的青睐。

更为关键的是,全球最具活力的中国电动车生态系统,为小米启动造车计划提供了沃土。从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到成熟的供应链,小米拥有苹果所不能比拟的天时地利。

小米集团方面未对本报道置评。

上海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的董事总经理Yale Zhang认为,小米拥有雷军和品牌知名度,还有一个不可低估的生态系统。他表示这个生态系统对于年轻消费群体影响非常大:有一些粉丝家里用的都是小米电器,买车时自然而然想买一辆小米的电车。

诚然,制造汽车远比做手机或生产电饭煲复杂得多,也需要大量资本。它需要掌握安全法规、全球物流和规模化生产,同时还要与历史悠久、车型阵容庞大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竞争。任何国际扩张都需要驾驭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作为首批亲自下场制造汽车的科技巨头之一,小米正处于一个未知领域。

押注小米汽车项目

苹果内部代号为Project Titan的汽车项目最终失败,部分原因是其设定的目标过于宏大:打造一款完全自动驾驶的L5级电动汽车,且方向频繁调整,导致十年投入却无果而终。

相比之下,55岁的雷军在时间与资源上更加精打细算,他还说小米汽车项目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从而将个人声誉押注于此。

小米集团的公开说法是,雷军和他的团队曾拜访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公司;并通过约80场会议与200多位行业专家沟通交流。

事实上,雷军也借助小米集团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接触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并挖走后者的顶尖人才。据称,吉利及其亿万富翁创始人李书福曾接待雷军到访位于宁波的研究院,讨论包括潜在合作在内的多个话题,而就在几个月之后小米宣布进军汽车业务。

据吉利内部传闻,雷军曾添加吉利研究院多位员工的微信,包括时任院长胡峥楠。胡峥楠后来加入了雷军参与创立的顺为资本。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小米汽车制造美媒|研究发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缩小中西技术差距
2025-07-07 17:29
商业与经济

小米创始人雷军成功跨界造车 与苹果汽车项目折戟对照鲜明

苹果公司看似好高骛远的造车项目无果而终;小米汽车坚持“高性价比”的品牌理念。
Bloomberg



小米集团成为唯一一家成功跨界造车的科技公司,这条道路对于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来说是无法抗拒的梦想。

在6月底于北京举行的小米第二款电动车YU7发布会上,雷军毫不掩饰地提到了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苹果去年放弃了历时十年、耗资百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研发项目。

他表示,自从苹果停止开发汽车以来,就对苹果用户给予了特别关注,并指出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用户可将其设备无缝连接小米汽车。

略显直白的挖苦之后,紧随而来的是一番炫耀。小米表示,新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开售一小时内大定订单已达28.9万台,超过2024年3月首款电动汽车上市时的成绩。

小米集团在苹果公司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这提升了雷军的声誉,使他的公司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同时撼动了科技和汽车行业。

苹果公司看似好高骛远的造车项目无果而终,反衬出小米集团务实做法的有效性。小米汽车从特斯拉公司和保时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熟设计中汲取灵感,同时坚持“高性价比”的品牌理念,赢得了Z世代消费者的青睐。

更为关键的是,全球最具活力的中国电动车生态系统,为小米启动造车计划提供了沃土。从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到成熟的供应链,小米拥有苹果所不能比拟的天时地利。

小米集团方面未对本报道置评。

上海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的董事总经理Yale Zhang认为,小米拥有雷军和品牌知名度,还有一个不可低估的生态系统。他表示这个生态系统对于年轻消费群体影响非常大:有一些粉丝家里用的都是小米电器,买车时自然而然想买一辆小米的电车。

诚然,制造汽车远比做手机或生产电饭煲复杂得多,也需要大量资本。它需要掌握安全法规、全球物流和规模化生产,同时还要与历史悠久、车型阵容庞大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竞争。任何国际扩张都需要驾驭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作为首批亲自下场制造汽车的科技巨头之一,小米正处于一个未知领域。

押注小米汽车项目

苹果内部代号为Project Titan的汽车项目最终失败,部分原因是其设定的目标过于宏大:打造一款完全自动驾驶的L5级电动汽车,且方向频繁调整,导致十年投入却无果而终。

相比之下,55岁的雷军在时间与资源上更加精打细算,他还说小米汽车项目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从而将个人声誉押注于此。

小米集团的公开说法是,雷军和他的团队曾拜访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公司;并通过约80场会议与200多位行业专家沟通交流。

事实上,雷军也借助小米集团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接触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并挖走后者的顶尖人才。据称,吉利及其亿万富翁创始人李书福曾接待雷军到访位于宁波的研究院,讨论包括潜在合作在内的多个话题,而就在几个月之后小米宣布进军汽车业务。

据吉利内部传闻,雷军曾添加吉利研究院多位员工的微信,包括时任院长胡峥楠。胡峥楠后来加入了雷军参与创立的顺为资本。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