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15 11:44
商业与经济

中国经济在特朗普关税战下保持韧性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略微放缓至5.2%,符合预期;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实现中国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所需的水平。
中国制造直击对等关税生效后:美国买家取消订单,中国工厂拒绝再降价
Jonathan Cheng



尽管面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反复无常的关税攻势,中国经济在动荡的上半年展现出韧性,仍有望实现全年官方增长目标。

中国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较第一季度5.4%的增速略有放缓,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今年上半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比增长5.3%。这高于实现中国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所需的水平。中国称,环比来看,第二季度GDP增长1.1%,较第一季度1.2%的增幅略有放缓。

这一强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出口行业的推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毫无顾忌、且常常毫无预警地加征关税,令中国经济承压,在这一背景下出口仍成为增长引擎出人意料。今年春天,特朗普一度将一些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实际上导致这些商品在美国无法销售。

尽管如此,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保持着高速运转。在周一、即GDP数据发布的前一天,中国海关公布2025年前六个月出口同比增长5.9%。这一结果好于预期,凸显出在10年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和出口行业的实力和弹性。

出口的强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个大国上月在伦敦达成的临时休战协议,该协议降低了关税,并消除了一些困扰美中商业关系的摩擦点。

但中国制造商之所以能够避免出口的全面下滑,从出口构成的分析中也可一窥端倪。虽然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制造商品的最大单一目的地,但在此期间中国出口商对东南亚的出口增加13%、对非洲出口增加22%、对拉丁美洲出口增加7.2%以及对欧盟出口增加6.6%,抵消了对美出口下降10.9%的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出口商品中有多少最终进入了美国。但全球贸易流的重构已在华盛顿引发这样一种担忧,即中国出口商已找到方式绕道规避对中国造商品加征的关税。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与越南达成了一项降低对这个东南亚国家进口商品关税的协议,其中包含一项条款,要求对转运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这指的是那些先被转运到越南,然后再运往美国的产品。

特朗普没有点名中国,也没有说明将如何定义或监管这种转运行为。但在北京,官员们几乎毫不怀疑该措施是针对中国商品的,他们已警告特朗普的贸易团队,不要利用他们与其他国家的持续谈判来针对中国。

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面临更多贸易壁垒的前景,以及8月中旬前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给下半年的前景蒙上了阴影。8月中旬是此前宣布的关税措施90天暂停期的截止时间。

不过,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出口机器仍在隆隆作响,推动中国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份5.8%的同比增幅明显提升,也远好于经济学家预测的5.6%。

然而,工业和出口的强劲势头被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疲软所抵消,而国内需求低迷也对增长构成了拖累。

数据显示,6月份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4.8%。这远低于5月份6.4%的增长率,也低于受调查经济学家预期的5.6%。

今年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放缓至2.8%,较1-5月份3.7%的同比增幅大幅回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骤降11.2%,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锐减20%。

6月份,房价也延续了长期以来的跌势,尽管近期有迹象显示市场出现转机;在政府引发的房地产市场下行已持续数年之后,房价仍处于低迷状态。

基于中国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所做的计算,6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7%。该降幅大于5月份的降幅,并使年初迄今的价格跌幅达到4.7%,期间开发商仍在艰难应对库存过剩和沉重的债务负担等问题。

6月份,有56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多于5月份的53个。

在数据发布后不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呼吁,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中国中心首席经济学家Zhang Yuhan表示,中国在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工业领域日益显现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拖累。他称,房地产市场受到“投资和消费者信心结构性减弱”的影响。

Zhang援引最新的官方数据表示,家庭和企业有强烈的储蓄倾向。

失业问题同样仍令人担忧。中国衡量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6月份为5.0%,与5月份持平。

国内需求疲软体现在消费者价格和出厂价格的低迷上,尽管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计划带来了提振。有经济学家称,6月份消费者价格五个月来首次上涨,但涨幅甚微,很难被视为通货再膨胀的迹象。

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行,创下2023年7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企业艰难应对美国贸易战相关不确定性以及国内低迷的需求。

在此前数月不及预期后,银行贷款和更广泛的信贷增长在6月份双双回升。但分析师表示,如果没有新的财政刺激措施,信贷扩张可能再次放缓。


又讯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实现5.3%的增长,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同比增长5.2%。

上半年GDP增速符合市场预期。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研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上半年我国GDP预计增长5.3%左右。

国家统计局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各类“抢出口”效应消退后,外部环境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集中显现,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由正转负”。另外,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也有可能加大。

“这样来看,尽管在上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偏强背景下,下半年超常规逆击期调节措施还会大概率推出,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效对冲外需下滑带来的影响。”他表示。

王青预计,三、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将分别在4.6%、4.8%左右,能够确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保持就业市场基本稳定的同时,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还将继续较快增长。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外部贸易、政策、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增多,内部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地产下行、低通胀等问题影响下,下半年宏观政策仍需保持“相机加力”的灵活特征。预计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4.8%、4.6%,下半年GDP增长4.7%左右,全年约增长5.0%。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认为,今年政策发力时间靠前、力度更大,下半年经济动能或自然回落。不过,《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政策准备充足,如果出现明显放缓,则9、10月还将有降准降息等更多支持出台。



又讯: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7月15日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一、夏粮稳产丰收,畜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比上年减少15万吨,下降0.1%。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3%、4.5%、7.4%,羊肉产量下降4.6%;牛奶产量增长0.5%,禽蛋产量增长1.5%。

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上半年,生猪出栏36619万头,增长0.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0%。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亿元,同比下降1.1%。

三、服务业增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9.6%、6.4%、5.9%。

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8.4%、7.3%、6.9%。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3050亿元,同比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环比下降0.16%。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民间投资增长5.1%。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12%。

六、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6月份,进出口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3394亿元,增长7.2%;进口15134亿元,增长2.3%。

七、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核心CPI温和回升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5.3%,粮食价格下降1.3%,鲜果价格上涨2.7%,猪肉价格上涨3.8%。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9%。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139万人,同比增长0.7%。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同比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2%。

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7%、5.3%、2.5%、5.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186元,同比名义增长4.8%。

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中国制造直击对等关税生效后:美国买家取消订单,中国工厂拒绝再降价
2025-07-15 11:44
商业与经济

中国经济在特朗普关税战下保持韧性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略微放缓至5.2%,符合预期;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实现中国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所需的水平。
Jonathan Cheng



尽管面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反复无常的关税攻势,中国经济在动荡的上半年展现出韧性,仍有望实现全年官方增长目标。

中国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较第一季度5.4%的增速略有放缓,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今年上半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比增长5.3%。这高于实现中国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所需的水平。中国称,环比来看,第二季度GDP增长1.1%,较第一季度1.2%的增幅略有放缓。

这一强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出口行业的推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毫无顾忌、且常常毫无预警地加征关税,令中国经济承压,在这一背景下出口仍成为增长引擎出人意料。今年春天,特朗普一度将一些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实际上导致这些商品在美国无法销售。

尽管如此,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保持着高速运转。在周一、即GDP数据发布的前一天,中国海关公布2025年前六个月出口同比增长5.9%。这一结果好于预期,凸显出在10年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和出口行业的实力和弹性。

出口的强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个大国上月在伦敦达成的临时休战协议,该协议降低了关税,并消除了一些困扰美中商业关系的摩擦点。

但中国制造商之所以能够避免出口的全面下滑,从出口构成的分析中也可一窥端倪。虽然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制造商品的最大单一目的地,但在此期间中国出口商对东南亚的出口增加13%、对非洲出口增加22%、对拉丁美洲出口增加7.2%以及对欧盟出口增加6.6%,抵消了对美出口下降10.9%的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出口商品中有多少最终进入了美国。但全球贸易流的重构已在华盛顿引发这样一种担忧,即中国出口商已找到方式绕道规避对中国造商品加征的关税。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与越南达成了一项降低对这个东南亚国家进口商品关税的协议,其中包含一项条款,要求对转运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这指的是那些先被转运到越南,然后再运往美国的产品。

特朗普没有点名中国,也没有说明将如何定义或监管这种转运行为。但在北京,官员们几乎毫不怀疑该措施是针对中国商品的,他们已警告特朗普的贸易团队,不要利用他们与其他国家的持续谈判来针对中国。

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面临更多贸易壁垒的前景,以及8月中旬前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给下半年的前景蒙上了阴影。8月中旬是此前宣布的关税措施90天暂停期的截止时间。

不过,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出口机器仍在隆隆作响,推动中国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份5.8%的同比增幅明显提升,也远好于经济学家预测的5.6%。

然而,工业和出口的强劲势头被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疲软所抵消,而国内需求低迷也对增长构成了拖累。

数据显示,6月份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4.8%。这远低于5月份6.4%的增长率,也低于受调查经济学家预期的5.6%。

今年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放缓至2.8%,较1-5月份3.7%的同比增幅大幅回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骤降11.2%,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锐减20%。

6月份,房价也延续了长期以来的跌势,尽管近期有迹象显示市场出现转机;在政府引发的房地产市场下行已持续数年之后,房价仍处于低迷状态。

基于中国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所做的计算,6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7%。该降幅大于5月份的降幅,并使年初迄今的价格跌幅达到4.7%,期间开发商仍在艰难应对库存过剩和沉重的债务负担等问题。

6月份,有56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多于5月份的53个。

在数据发布后不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呼吁,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中国中心首席经济学家Zhang Yuhan表示,中国在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工业领域日益显现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拖累。他称,房地产市场受到“投资和消费者信心结构性减弱”的影响。

Zhang援引最新的官方数据表示,家庭和企业有强烈的储蓄倾向。

失业问题同样仍令人担忧。中国衡量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6月份为5.0%,与5月份持平。

国内需求疲软体现在消费者价格和出厂价格的低迷上,尽管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计划带来了提振。有经济学家称,6月份消费者价格五个月来首次上涨,但涨幅甚微,很难被视为通货再膨胀的迹象。

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行,创下2023年7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企业艰难应对美国贸易战相关不确定性以及国内低迷的需求。

在此前数月不及预期后,银行贷款和更广泛的信贷增长在6月份双双回升。但分析师表示,如果没有新的财政刺激措施,信贷扩张可能再次放缓。


又讯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实现5.3%的增长,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同比增长5.2%。

上半年GDP增速符合市场预期。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研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上半年我国GDP预计增长5.3%左右。

国家统计局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各类“抢出口”效应消退后,外部环境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集中显现,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由正转负”。另外,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也有可能加大。

“这样来看,尽管在上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偏强背景下,下半年超常规逆击期调节措施还会大概率推出,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效对冲外需下滑带来的影响。”他表示。

王青预计,三、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将分别在4.6%、4.8%左右,能够确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保持就业市场基本稳定的同时,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还将继续较快增长。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外部贸易、政策、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增多,内部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地产下行、低通胀等问题影响下,下半年宏观政策仍需保持“相机加力”的灵活特征。预计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4.8%、4.6%,下半年GDP增长4.7%左右,全年约增长5.0%。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认为,今年政策发力时间靠前、力度更大,下半年经济动能或自然回落。不过,《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政策准备充足,如果出现明显放缓,则9、10月还将有降准降息等更多支持出台。



又讯: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7月15日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一、夏粮稳产丰收,畜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比上年减少15万吨,下降0.1%。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3%、4.5%、7.4%,羊肉产量下降4.6%;牛奶产量增长0.5%,禽蛋产量增长1.5%。

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上半年,生猪出栏36619万头,增长0.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0%。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亿元,同比下降1.1%。

三、服务业增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9.6%、6.4%、5.9%。

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8.4%、7.3%、6.9%。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3050亿元,同比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环比下降0.16%。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民间投资增长5.1%。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12%。

六、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6月份,进出口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3394亿元,增长7.2%;进口15134亿元,增长2.3%。

七、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核心CPI温和回升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5.3%,粮食价格下降1.3%,鲜果价格上涨2.7%,猪肉价格上涨3.8%。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9%。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139万人,同比增长0.7%。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同比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2%。

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7%、5.3%、2.5%、5.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186元,同比名义增长4.8%。

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