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唾骂的潘石屹夫妇,成了中国房地产最被羡慕的人。
2025-07-08 10:04
金融
日本会是下一个希腊吗?+ 查看更多
日本会是下一个希腊吗?
+ 查看更多
周子衡:短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周子衡
■
日本经济正处于一种复杂而脆弱的状态,高企的公共债务、人口老龄化、外部贸易压力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完美风暴”。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十五年前即提出并不断追问的问题:日本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吗?答案是,短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令人瞩目。2025年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元,约合8.8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这一数字远超2009-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42%,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然而,与希腊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首先,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BOJ)持有46.3%,保险公司持有15.6%,其余由国内银行和养老基金等持有。这些债务以日元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相比之下,希腊危机期间,70%的债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欧元区框架使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灵活应对。此外,日本政府的资产规模较大,约占GDP的96.7%,使净债务水平降至114%,远低于名义债务比例。利息支出方面,日本2025年的债务利息支出占GDP的1.7%,约为16.5万亿日元,占税收的25%,远低于希腊危机时5-7%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日本短期内陷入希腊式危机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是核心问题之一。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到30.1%,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2%。老龄化推高了社会保障支出,2025年社会保障预算预计达到42万亿日元,占政府总支出的36%。与此同时,税收收入仅占GDP的18.2%,约为70万亿日元,远不足以覆盖总支出(占GDP的46.5%)。财政赤字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GDP的2.8%,若反对党提出的减税和补贴政策(约1.5万亿日元)在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实施,赤字可能进一步推高至GDP的4%以上。这种财政压力与希腊危机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希腊当时也因高福利支出和低税收收入导致财政恶化。
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日元贬值(2025年7月汇率约为152:1)推高了进口成本,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导致通胀率(CPI)达到3.5%。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10%-20%关税的威胁对日本经济构成直接冲击。2024年,日本汽车出口占GDP的3.5%,价值约650亿美元。若关税实施,预计将导致100-15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推高国内通胀0.5-1%,并可能使失业率从目前的2.5%升至2026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放缓(2025年预计仅为2.5%)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压力。此外,日本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1.12万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抛售了1193亿美元美债,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减持规模。若持续抛售,可能推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至5.5%,增加美国3000亿美元的偿债成本,反过来加剧日美贸易紧张。这些外部冲击与希腊危机时欧元区对希腊的外部压力有一定相似性,均可能削弱市场对经济的信心。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是另一个关键变量。2024年起,日本银行逐步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并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这导致债券收益率显著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44%,4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675%。日本银行持有575.9万亿日元国债,占GDP的100%以上,但加息使其债券组合出现约200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保险公司,如日本生命,也因债券价格下跌录得约600亿美元的损失,减少了购买国债的意愿。债券市场已显疲软,40年期国债认购率降至2.21倍,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全球美元隐性债务(包括外汇掉期等)进一步加剧了日本金融系统的风险。日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广泛参与美元隐性债务,若全球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20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外国投资者持有日本债券的比例虽仅为10%,但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类似希腊危机前债券市场的信心崩溃。
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是财政政策的分水岭。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多数席位,反对党提出的民粹主义政策(如减税和补贴)可能加剧财政赤字。穆迪已警告,若日本放弃2025年实现基本预算平衡的目标,其A1信用评级可能下调。石破茂政府面临两难选择:坚持财政纪律以维护市场信心,还是通过补贴迎合选民需求以保住政治支持。国防开支的增加(2027年目标占GDP的2%,约11万亿日元)进一步压缩了预算空间,尤其是在美国关税和全球贸易放缓的背景下。若财政纪律松懈,债券市场可能出现抛售潮,类似希腊危机前的市场崩溃。
尽管日本与希腊在高债务水平、外部冲击和市场信心风险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差异显著。首先,日本拥有货币主权,可通过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债务成本,而希腊受欧元区约束,失去货币政策灵活性。其次,日本债务87%由国内持有,违约风险远低于希腊(外国持有70%)。此外,日本利息支出占GDP的1.7%,远低于希腊危机时的5-7%,偿债压力较轻。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金融系统韧性强于希腊,国内储蓄率(2025年仍为正值)提供了缓冲。然而,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抵消长期风险。
短期内(2025-2026年),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危机。国内债务持有、货币主权和低利息负担提供了缓冲。日本银行若将利率上调至1%(2026年预测),偿债成本可能增至30万亿日元,占预算的30%,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美国关税和选举不确定性可能推高通胀至4%,经济增速放缓至0.8%,但不足以引发即刻崩溃。然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风险需高度警惕,若全球流动性收紧,日本金融系统可能面临严重冲击。
长期来看,尤其是2030-2034年,日本的危机风险将显著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33-2034年日本债务/GDP比可能突破233.2%。国内储蓄率预计于2030年转为负值,推高债券收益率。人口老龄化将社会保障支出推高至预算的40%以上,挤压财政空间。若不实施税收改革(如将消费税从10%提高至15%)或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减少10%),实现初级盈余目标将遥不可及。日美贸易战、全球金融动荡(如中国抛售美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进一步放大债券市场波动,增加危机概率。
日本目前尚未达到希腊式危机水平,货币主权、国内债务持有和低利息负担为其提供了短期安全网。为缓解长期压力,日本需密切关注2025年7月选举结果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推动消费税上调、优化社会保障支出,并加强金融系统风险管理,以避免潜在的债务危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日本经济正处于一种复杂而脆弱的状态,高企的公共债务、人口老龄化、外部贸易压力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完美风暴”。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十五年前即提出并不断追问的问题:日本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吗?答案是,短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令人瞩目。2025年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元,约合8.8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这一数字远超2009-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42%,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然而,与希腊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首先,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BOJ)持有46.3%,保险公司持有15.6%,其余由国内银行和养老基金等持有。这些债务以日元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相比之下,希腊危机期间,70%的债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欧元区框架使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灵活应对。此外,日本政府的资产规模较大,约占GDP的96.7%,使净债务水平降至114%,远低于名义债务比例。利息支出方面,日本2025年的债务利息支出占GDP的1.7%,约为16.5万亿日元,占税收的25%,远低于希腊危机时5-7%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日本短期内陷入希腊式危机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是核心问题之一。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到30.1%,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2%。老龄化推高了社会保障支出,2025年社会保障预算预计达到42万亿日元,占政府总支出的36%。与此同时,税收收入仅占GDP的18.2%,约为70万亿日元,远不足以覆盖总支出(占GDP的46.5%)。财政赤字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GDP的2.8%,若反对党提出的减税和补贴政策(约1.5万亿日元)在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实施,赤字可能进一步推高至GDP的4%以上。这种财政压力与希腊危机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希腊当时也因高福利支出和低税收收入导致财政恶化。
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日元贬值(2025年7月汇率约为152:1)推高了进口成本,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导致通胀率(CPI)达到3.5%。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10%-20%关税的威胁对日本经济构成直接冲击。2024年,日本汽车出口占GDP的3.5%,价值约650亿美元。若关税实施,预计将导致100-15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推高国内通胀0.5-1%,并可能使失业率从目前的2.5%升至2026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放缓(2025年预计仅为2.5%)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压力。此外,日本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1.12万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抛售了1193亿美元美债,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减持规模。若持续抛售,可能推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至5.5%,增加美国3000亿美元的偿债成本,反过来加剧日美贸易紧张。这些外部冲击与希腊危机时欧元区对希腊的外部压力有一定相似性,均可能削弱市场对经济的信心。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是另一个关键变量。2024年起,日本银行逐步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并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这导致债券收益率显著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44%,4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675%。日本银行持有575.9万亿日元国债,占GDP的100%以上,但加息使其债券组合出现约200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保险公司,如日本生命,也因债券价格下跌录得约600亿美元的损失,减少了购买国债的意愿。债券市场已显疲软,40年期国债认购率降至2.21倍,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全球美元隐性债务(包括外汇掉期等)进一步加剧了日本金融系统的风险。日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广泛参与美元隐性债务,若全球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20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外国投资者持有日本债券的比例虽仅为10%,但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类似希腊危机前债券市场的信心崩溃。
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是财政政策的分水岭。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多数席位,反对党提出的民粹主义政策(如减税和补贴)可能加剧财政赤字。穆迪已警告,若日本放弃2025年实现基本预算平衡的目标,其A1信用评级可能下调。石破茂政府面临两难选择:坚持财政纪律以维护市场信心,还是通过补贴迎合选民需求以保住政治支持。国防开支的增加(2027年目标占GDP的2%,约11万亿日元)进一步压缩了预算空间,尤其是在美国关税和全球贸易放缓的背景下。若财政纪律松懈,债券市场可能出现抛售潮,类似希腊危机前的市场崩溃。
尽管日本与希腊在高债务水平、外部冲击和市场信心风险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差异显著。首先,日本拥有货币主权,可通过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债务成本,而希腊受欧元区约束,失去货币政策灵活性。其次,日本债务87%由国内持有,违约风险远低于希腊(外国持有70%)。此外,日本利息支出占GDP的1.7%,远低于希腊危机时的5-7%,偿债压力较轻。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金融系统韧性强于希腊,国内储蓄率(2025年仍为正值)提供了缓冲。然而,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抵消长期风险。
短期内(2025-2026年),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危机。国内债务持有、货币主权和低利息负担提供了缓冲。日本银行若将利率上调至1%(2026年预测),偿债成本可能增至30万亿日元,占预算的30%,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美国关税和选举不确定性可能推高通胀至4%,经济增速放缓至0.8%,但不足以引发即刻崩溃。然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风险需高度警惕,若全球流动性收紧,日本金融系统可能面临严重冲击。
长期来看,尤其是2030-2034年,日本的危机风险将显著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33-2034年日本债务/GDP比可能突破233.2%。国内储蓄率预计于2030年转为负值,推高债券收益率。人口老龄化将社会保障支出推高至预算的40%以上,挤压财政空间。若不实施税收改革(如将消费税从10%提高至15%)或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减少10%),实现初级盈余目标将遥不可及。日美贸易战、全球金融动荡(如中国抛售美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进一步放大债券市场波动,增加危机概率。
日本目前尚未达到希腊式危机水平,货币主权、国内债务持有和低利息负担为其提供了短期安全网。为缓解长期压力,日本需密切关注2025年7月选举结果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推动消费税上调、优化社会保障支出,并加强金融系统风险管理,以避免潜在的债务危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周子衡
■
日本经济正处于一种复杂而脆弱的状态,高企的公共债务、人口老龄化、外部贸易压力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完美风暴”。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十五年前即提出并不断追问的问题:日本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吗?答案是,短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令人瞩目。2025年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元,约合8.8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这一数字远超2009-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42%,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然而,与希腊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首先,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BOJ)持有46.3%,保险公司持有15.6%,其余由国内银行和养老基金等持有。这些债务以日元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相比之下,希腊危机期间,70%的债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欧元区框架使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灵活应对。此外,日本政府的资产规模较大,约占GDP的96.7%,使净债务水平降至114%,远低于名义债务比例。利息支出方面,日本2025年的债务利息支出占GDP的1.7%,约为16.5万亿日元,占税收的25%,远低于希腊危机时5-7%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日本短期内陷入希腊式危机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是核心问题之一。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到30.1%,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2%。老龄化推高了社会保障支出,2025年社会保障预算预计达到42万亿日元,占政府总支出的36%。与此同时,税收收入仅占GDP的18.2%,约为70万亿日元,远不足以覆盖总支出(占GDP的46.5%)。财政赤字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GDP的2.8%,若反对党提出的减税和补贴政策(约1.5万亿日元)在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实施,赤字可能进一步推高至GDP的4%以上。这种财政压力与希腊危机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希腊当时也因高福利支出和低税收收入导致财政恶化。
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日元贬值(2025年7月汇率约为152:1)推高了进口成本,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导致通胀率(CPI)达到3.5%。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10%-20%关税的威胁对日本经济构成直接冲击。2024年,日本汽车出口占GDP的3.5%,价值约650亿美元。若关税实施,预计将导致100-15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推高国内通胀0.5-1%,并可能使失业率从目前的2.5%升至2026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放缓(2025年预计仅为2.5%)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压力。此外,日本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1.12万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抛售了1193亿美元美债,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减持规模。若持续抛售,可能推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至5.5%,增加美国3000亿美元的偿债成本,反过来加剧日美贸易紧张。这些外部冲击与希腊危机时欧元区对希腊的外部压力有一定相似性,均可能削弱市场对经济的信心。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是另一个关键变量。2024年起,日本银行逐步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并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这导致债券收益率显著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44%,4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675%。日本银行持有575.9万亿日元国债,占GDP的100%以上,但加息使其债券组合出现约200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保险公司,如日本生命,也因债券价格下跌录得约600亿美元的损失,减少了购买国债的意愿。债券市场已显疲软,40年期国债认购率降至2.21倍,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全球美元隐性债务(包括外汇掉期等)进一步加剧了日本金融系统的风险。日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广泛参与美元隐性债务,若全球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20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外国投资者持有日本债券的比例虽仅为10%,但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类似希腊危机前债券市场的信心崩溃。
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是财政政策的分水岭。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多数席位,反对党提出的民粹主义政策(如减税和补贴)可能加剧财政赤字。穆迪已警告,若日本放弃2025年实现基本预算平衡的目标,其A1信用评级可能下调。石破茂政府面临两难选择:坚持财政纪律以维护市场信心,还是通过补贴迎合选民需求以保住政治支持。国防开支的增加(2027年目标占GDP的2%,约11万亿日元)进一步压缩了预算空间,尤其是在美国关税和全球贸易放缓的背景下。若财政纪律松懈,债券市场可能出现抛售潮,类似希腊危机前的市场崩溃。
尽管日本与希腊在高债务水平、外部冲击和市场信心风险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差异显著。首先,日本拥有货币主权,可通过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债务成本,而希腊受欧元区约束,失去货币政策灵活性。其次,日本债务87%由国内持有,违约风险远低于希腊(外国持有70%)。此外,日本利息支出占GDP的1.7%,远低于希腊危机时的5-7%,偿债压力较轻。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金融系统韧性强于希腊,国内储蓄率(2025年仍为正值)提供了缓冲。然而,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抵消长期风险。
短期内(2025-2026年),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危机。国内债务持有、货币主权和低利息负担提供了缓冲。日本银行若将利率上调至1%(2026年预测),偿债成本可能增至30万亿日元,占预算的30%,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美国关税和选举不确定性可能推高通胀至4%,经济增速放缓至0.8%,但不足以引发即刻崩溃。然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风险需高度警惕,若全球流动性收紧,日本金融系统可能面临严重冲击。
长期来看,尤其是2030-2034年,日本的危机风险将显著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33-2034年日本债务/GDP比可能突破233.2%。国内储蓄率预计于2030年转为负值,推高债券收益率。人口老龄化将社会保障支出推高至预算的40%以上,挤压财政空间。若不实施税收改革(如将消费税从10%提高至15%)或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减少10%),实现初级盈余目标将遥不可及。日美贸易战、全球金融动荡(如中国抛售美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进一步放大债券市场波动,增加危机概率。
日本目前尚未达到希腊式危机水平,货币主权、国内债务持有和低利息负担为其提供了短期安全网。为缓解长期压力,日本需密切关注2025年7月选举结果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推动消费税上调、优化社会保障支出,并加强金融系统风险管理,以避免潜在的债务危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日本经济正处于一种复杂而脆弱的状态,高企的公共债务、人口老龄化、外部贸易压力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完美风暴”。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十五年前即提出并不断追问的问题:日本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吗?答案是,短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令人瞩目。2025年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元,约合8.8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这一数字远超2009-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42%,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然而,与希腊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首先,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BOJ)持有46.3%,保险公司持有15.6%,其余由国内银行和养老基金等持有。这些债务以日元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相比之下,希腊危机期间,70%的债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欧元区框架使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灵活应对。此外,日本政府的资产规模较大,约占GDP的96.7%,使净债务水平降至114%,远低于名义债务比例。利息支出方面,日本2025年的债务利息支出占GDP的1.7%,约为16.5万亿日元,占税收的25%,远低于希腊危机时5-7%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日本短期内陷入希腊式危机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是核心问题之一。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到30.1%,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2%。老龄化推高了社会保障支出,2025年社会保障预算预计达到42万亿日元,占政府总支出的36%。与此同时,税收收入仅占GDP的18.2%,约为70万亿日元,远不足以覆盖总支出(占GDP的46.5%)。财政赤字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GDP的2.8%,若反对党提出的减税和补贴政策(约1.5万亿日元)在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实施,赤字可能进一步推高至GDP的4%以上。这种财政压力与希腊危机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希腊当时也因高福利支出和低税收收入导致财政恶化。
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日元贬值(2025年7月汇率约为152:1)推高了进口成本,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导致通胀率(CPI)达到3.5%。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10%-20%关税的威胁对日本经济构成直接冲击。2024年,日本汽车出口占GDP的3.5%,价值约650亿美元。若关税实施,预计将导致100-15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推高国内通胀0.5-1%,并可能使失业率从目前的2.5%升至2026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放缓(2025年预计仅为2.5%)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压力。此外,日本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1.12万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抛售了1193亿美元美债,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减持规模。若持续抛售,可能推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至5.5%,增加美国3000亿美元的偿债成本,反过来加剧日美贸易紧张。这些外部冲击与希腊危机时欧元区对希腊的外部压力有一定相似性,均可能削弱市场对经济的信心。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是另一个关键变量。2024年起,日本银行逐步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并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这导致债券收益率显著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44%,4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675%。日本银行持有575.9万亿日元国债,占GDP的100%以上,但加息使其债券组合出现约200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保险公司,如日本生命,也因债券价格下跌录得约600亿美元的损失,减少了购买国债的意愿。债券市场已显疲软,40年期国债认购率降至2.21倍,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全球美元隐性债务(包括外汇掉期等)进一步加剧了日本金融系统的风险。日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广泛参与美元隐性债务,若全球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20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外国投资者持有日本债券的比例虽仅为10%,但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类似希腊危机前债券市场的信心崩溃。
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是财政政策的分水岭。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多数席位,反对党提出的民粹主义政策(如减税和补贴)可能加剧财政赤字。穆迪已警告,若日本放弃2025年实现基本预算平衡的目标,其A1信用评级可能下调。石破茂政府面临两难选择:坚持财政纪律以维护市场信心,还是通过补贴迎合选民需求以保住政治支持。国防开支的增加(2027年目标占GDP的2%,约11万亿日元)进一步压缩了预算空间,尤其是在美国关税和全球贸易放缓的背景下。若财政纪律松懈,债券市场可能出现抛售潮,类似希腊危机前的市场崩溃。
尽管日本与希腊在高债务水平、外部冲击和市场信心风险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差异显著。首先,日本拥有货币主权,可通过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债务成本,而希腊受欧元区约束,失去货币政策灵活性。其次,日本债务87%由国内持有,违约风险远低于希腊(外国持有70%)。此外,日本利息支出占GDP的1.7%,远低于希腊危机时的5-7%,偿债压力较轻。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金融系统韧性强于希腊,国内储蓄率(2025年仍为正值)提供了缓冲。然而,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抵消长期风险。
短期内(2025-2026年),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危机。国内债务持有、货币主权和低利息负担提供了缓冲。日本银行若将利率上调至1%(2026年预测),偿债成本可能增至30万亿日元,占预算的30%,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美国关税和选举不确定性可能推高通胀至4%,经济增速放缓至0.8%,但不足以引发即刻崩溃。然而,BIS警告的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风险需高度警惕,若全球流动性收紧,日本金融系统可能面临严重冲击。
长期来看,尤其是2030-2034年,日本的危机风险将显著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33-2034年日本债务/GDP比可能突破233.2%。国内储蓄率预计于2030年转为负值,推高债券收益率。人口老龄化将社会保障支出推高至预算的40%以上,挤压财政空间。若不实施税收改革(如将消费税从10%提高至15%)或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减少10%),实现初级盈余目标将遥不可及。日美贸易战、全球金融动荡(如中国抛售美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进一步放大债券市场波动,增加危机概率。
日本目前尚未达到希腊式危机水平,货币主权、国内债务持有和低利息负担为其提供了短期安全网。为缓解长期压力,日本需密切关注2025年7月选举结果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推动消费税上调、优化社会保障支出,并加强金融系统风险管理,以避免潜在的债务危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