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7-23 13:45
时政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定心丸、亮点和冷门

叶胜舟:梳理全会《决定》,大致有四个定心丸、八个亮点、四个冷门,机构改革力度偏小,反腐败治标未治本。
天安门毛泽东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定心丸、亮点和冷门
叶胜舟


7月18日下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罕见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往会议地点通常为京西宾馆)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和全会公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全会公报倒数第8段至第5段具体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内容应来自习近平的讲话摘要。当天下午,新华社受权发布全会公报,21日下午又受权发布全会《决定》。梳理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大致有四个定心丸、八个亮点、四个冷门。

四个定心丸

重申改革开放不动摇。近几年,国内外推测中国向“左”转,担忧改革开放退步。《决定》全文60条,首条就提出改革开放的“六个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在《说明》中也强调,“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三中全会派发的最大“定心丸”。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近几年,民营企业家如惊弓之鸟,信心缺失,士气萎靡,要么躺平,要么“润”到国外。《决定》第5条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单列一段政策措施,试图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等。同时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减少与民营经济不当争利,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重申按生产要素分配。《决定》第6条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第42条提出,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数十年曾被误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谓“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经历45年改革开放,中国皆有重大颠覆,宪法已删除“计划经济”表述,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方式也不局限劳动,而是更公平合理地按生产要素,如今又适应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增“数据”。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价飙升,泡沫膨胀,已严重制约个体、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决定》凸显房子的民生基本需求,将住房制度改革放在第十一章民生版块中。第44条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即低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支持高收入群体改善性住房甚至豪宅需求;“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预计现房销售比例将不断提高,减少烂尾楼的高风险,实力欠缺的中小房企逐步淘汰;“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没有放在第17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所以期望值不必过高。表述留有很大弹性空间,并未承诺五年内出台房地产税,如今房市哀鸿遍野,“5•17”新政已显疲态,房地产税错过了2015年出台最佳时机,现在骑虎难下,如出台进一步打压房市,经济低迷难解;不出台地方政府财源枯竭,债务危机难解。短期内无解,只能挣扎前行,用时间痛苦换取空间腾挪。

八个亮点

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再加一个党的建设。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回顾前十年存在的问题时,列举“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不完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并在第十一章将“国家安全”单列。《决定》第3条提出“七个聚焦”,除了涉及上述“5+1”个建设,还新增“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表明中共已将安全建设与经济建设等并列,总体布局实质由“五位一体”升格为“七位一体”。《决定》第十三、十四章分别部署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改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改革。第50条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第51条提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第52条提出,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第53条提出,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第54条提出,优化军委机关部门职能配置,健全战建备统筹推进机制。第55条提出,完善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职能,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第56条提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改进武器装备采购制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第6条提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主打税费优惠的招商引资套路已近尾声,今后比拼的是项目质量和服务;中国物流规则和标准成熟后,有望向国外(尤其“一带一路”项目)输出,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争的后勤非常落后,中国前十大物流公司随便抽一个操盘,也比俄国防部好一个数量级。 

确认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第8条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第9条提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第12条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这意味着基于国家安全和应对美国“卡脖子”打压,中国决心重点领域“全链条”国产化。

培育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第13条提出,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暗示三年学前教育或三年高中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第14条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权过小、事权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西部一些县已经穷到揭不开锅,说句直白难听的话,已到“逼良为娼”的地步,中央责不可卸。第17条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第20条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第21条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第22条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第23条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第25条提出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包括: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第十一章亮点颇多,干货满满。例如第42条提出,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第44条提出,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第45条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第46条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四个冷门

三中全会《决定》只管五年。此次全会《决定》不是一个中长期改革,时间点未瞄准2035年,反而明确提出到2029年建国80周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让人意外。直接带来两个问题:一、既然官方反复宣称,改革剩下的是硬骨头,言下之意都很棘手,《决定》的300多条改革措施怎么可能五年内都顺利完成?二、2025年10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惯例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于三中全会延期八、九个月且《决定》只管五年,导致这两个全会的决策必然高度重叠。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缺乏干货。总体而言,第八章第29条至32条相比其他章节平淡单薄,缺乏新意干货。李源潮任中央组织部长时,曾推动乡镇党委书记试点直选,这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人民当家作主是里程碑的突破,可惜不了了之。如果能够进一步在县级扩大试点就好了,中共仍然控制提名权,推出三个候选人在县级由党员直选县委书记、公民直选县长,就能够较好地解决如今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对上不对下负责、官员对老百姓尤其底层弱势群体缺乏真情和敬畏的顽疾。

机构改革力度偏小。第34条提出,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这样的力度对减轻地方债务危机、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仍然杯水车薪。人口小县机构不是优化的问题,而应合并,20万甚至30万以下人口的小县,可综合考量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如相邻就两两合并,不相邻就与大县合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不是优化的问题,而应大量撤减,即使公益性职能也可通过社会化服务、政府采购实现,由此才能大幅减少各级财政过重的包袱。

反腐败治标未治本。第58条提出,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第59提出,严肃查处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遗憾的是,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家庭财产收入申报立法,在中国一直停滞不前,一直回避与人类政治文明接轨。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财产收入申报法》列入5年立法规划,30年依然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全遮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天安门毛泽东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定心丸、亮点和冷门
2024-07-23 13:45
时政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定心丸、亮点和冷门

叶胜舟:梳理全会《决定》,大致有四个定心丸、八个亮点、四个冷门,机构改革力度偏小,反腐败治标未治本。
叶胜舟


7月18日下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罕见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往会议地点通常为京西宾馆)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和全会公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全会公报倒数第8段至第5段具体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内容应来自习近平的讲话摘要。当天下午,新华社受权发布全会公报,21日下午又受权发布全会《决定》。梳理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大致有四个定心丸、八个亮点、四个冷门。

四个定心丸

重申改革开放不动摇。近几年,国内外推测中国向“左”转,担忧改革开放退步。《决定》全文60条,首条就提出改革开放的“六个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在《说明》中也强调,“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三中全会派发的最大“定心丸”。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近几年,民营企业家如惊弓之鸟,信心缺失,士气萎靡,要么躺平,要么“润”到国外。《决定》第5条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单列一段政策措施,试图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等。同时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减少与民营经济不当争利,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重申按生产要素分配。《决定》第6条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第42条提出,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数十年曾被误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谓“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经历45年改革开放,中国皆有重大颠覆,宪法已删除“计划经济”表述,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方式也不局限劳动,而是更公平合理地按生产要素,如今又适应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增“数据”。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价飙升,泡沫膨胀,已严重制约个体、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决定》凸显房子的民生基本需求,将住房制度改革放在第十一章民生版块中。第44条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即低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支持高收入群体改善性住房甚至豪宅需求;“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预计现房销售比例将不断提高,减少烂尾楼的高风险,实力欠缺的中小房企逐步淘汰;“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没有放在第17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所以期望值不必过高。表述留有很大弹性空间,并未承诺五年内出台房地产税,如今房市哀鸿遍野,“5•17”新政已显疲态,房地产税错过了2015年出台最佳时机,现在骑虎难下,如出台进一步打压房市,经济低迷难解;不出台地方政府财源枯竭,债务危机难解。短期内无解,只能挣扎前行,用时间痛苦换取空间腾挪。

八个亮点

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再加一个党的建设。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回顾前十年存在的问题时,列举“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不完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并在第十一章将“国家安全”单列。《决定》第3条提出“七个聚焦”,除了涉及上述“5+1”个建设,还新增“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表明中共已将安全建设与经济建设等并列,总体布局实质由“五位一体”升格为“七位一体”。《决定》第十三、十四章分别部署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改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改革。第50条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第51条提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第52条提出,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第53条提出,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第54条提出,优化军委机关部门职能配置,健全战建备统筹推进机制。第55条提出,完善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职能,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第56条提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改进武器装备采购制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第6条提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主打税费优惠的招商引资套路已近尾声,今后比拼的是项目质量和服务;中国物流规则和标准成熟后,有望向国外(尤其“一带一路”项目)输出,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争的后勤非常落后,中国前十大物流公司随便抽一个操盘,也比俄国防部好一个数量级。 

确认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第8条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第9条提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第12条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这意味着基于国家安全和应对美国“卡脖子”打压,中国决心重点领域“全链条”国产化。

培育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第13条提出,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暗示三年学前教育或三年高中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第14条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权过小、事权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西部一些县已经穷到揭不开锅,说句直白难听的话,已到“逼良为娼”的地步,中央责不可卸。第17条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第20条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第21条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第22条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第23条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第25条提出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包括: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第十一章亮点颇多,干货满满。例如第42条提出,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第44条提出,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第45条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第46条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四个冷门

三中全会《决定》只管五年。此次全会《决定》不是一个中长期改革,时间点未瞄准2035年,反而明确提出到2029年建国80周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让人意外。直接带来两个问题:一、既然官方反复宣称,改革剩下的是硬骨头,言下之意都很棘手,《决定》的300多条改革措施怎么可能五年内都顺利完成?二、2025年10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惯例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于三中全会延期八、九个月且《决定》只管五年,导致这两个全会的决策必然高度重叠。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缺乏干货。总体而言,第八章第29条至32条相比其他章节平淡单薄,缺乏新意干货。李源潮任中央组织部长时,曾推动乡镇党委书记试点直选,这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人民当家作主是里程碑的突破,可惜不了了之。如果能够进一步在县级扩大试点就好了,中共仍然控制提名权,推出三个候选人在县级由党员直选县委书记、公民直选县长,就能够较好地解决如今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对上不对下负责、官员对老百姓尤其底层弱势群体缺乏真情和敬畏的顽疾。

机构改革力度偏小。第34条提出,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这样的力度对减轻地方债务危机、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仍然杯水车薪。人口小县机构不是优化的问题,而应合并,20万甚至30万以下人口的小县,可综合考量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如相邻就两两合并,不相邻就与大县合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不是优化的问题,而应大量撤减,即使公益性职能也可通过社会化服务、政府采购实现,由此才能大幅减少各级财政过重的包袱。

反腐败治标未治本。第58条提出,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第59提出,严肃查处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遗憾的是,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家庭财产收入申报立法,在中国一直停滞不前,一直回避与人类政治文明接轨。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财产收入申报法》列入5年立法规划,30年依然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全遮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