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08 14:28
商业与经济

德国乐见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谈判

袁杰:德国现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因为这符合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自身利益。
电动汽车麦肯锡:这18个领域将重塑未来
袁杰



去年10月初,在欧盟表决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时,德国投了反对票。今年4月初,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时,在欧洲国家中,又是德国受伤最重。因而,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2024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曾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部分高额反补贴税一事进行过投票表决。

据德国《时代周报》在线版报道,10个欧盟国家投票赞成这项措施,12个国家弃权。包括德国在内的五个国家反对征收关税, 投了反对票。资料显示,反对征收关税的国家占欧盟人口的22.65%。

由于至少要有15个国家(占欧盟总人口的65%)的特定多数投反对票,才能阻止征收惩罚性关税,因而投票结果就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可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部分高额反补贴税。

但值得关注的是,投票当日,德国电视一台网站曾载文分析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后果,并指出:“除了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制造商,德国制造商也受到影响。德国大众、奔驰和宝马同样在中国生产用于出口的汽车,因此必须支付相应的附加费。对于法国雷诺或意大利菲亚特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关税影响的问题,两大欧洲制造商均未作出回复。”

而在10月4日欧盟成员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进行表决时,法国和意大利都投了赞成票。

为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就批评说:“德国和欧洲制造商从中国出口到欧盟所承担的关税,甚至高于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个别竞争对手。这简直令人费解,而且效果不佳。”

但在讨论到“关税将如何影响价格”时,德国电视一台网站的那篇文章则坦言道:“目前尚不清楚关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会转嫁给消费者。潜在买家也不清楚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价格会上涨多少。”

这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此前还曾向《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表示,德国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大约是中国品牌在德国销售数量的100倍。她还直率地指出,目前对来自中国的大量电动汽车的担忧被夸大了。

为此,穆勒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她说,尽管中国的补贴是一个挑战,但惩罚性关税并不是保护行业的合适手段。“中国将会采取反制措施,保护主义的螺旋式上升可能会对作为出口国的德国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翌日,《柏林晨报》还发表了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驻布鲁塞尔记者克里斯蒂安•克尔(Christian Kerl)撰写的一篇社评,标题为《贸易战殃及所有人》,副题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是一个错误》。

社评开宗明义地说:“对德国汽车工业来说,这又是一个坏消息。欧盟正认真对待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并打算尽快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理论上说,关税是用来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但实际上,关税可能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特别是德国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社评还分析称,中国电动汽车攻势的成功也与其赢得的竞争优势有关,强大的供应链,自己生产电池,较低的工资和能源成本。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却长期依赖于燃油车带来的商业成功,现在可提供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却太少。

在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一方面对德国拒绝在欧盟范围内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表示欢迎,另一方面也担心,作为反制,中国可能会对出口到中国或在中国制造的德国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

布鲁姆认为,德国政府现在必须 “继续对欧盟的关税采取明确立场”。他希望 “布鲁塞尔能与中方达成协议,为双方找到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

然而,尽管遭到德国等五个成员国的反对,自2024年10月30日起,欧盟仍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达35.3%的反补贴税,为期5年。

为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说,关税不仅会进一步增加相互贸易冲突的风险,还会使消费者购买的汽车更加昂贵。此外,在 “特别关键的阶段”,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以及气候目标的实现也将放缓。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自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宫,开启其执政2.0时期以来,这位美国总统发动了全球贸易战。

继2025年3月12日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后,特朗普又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于4月3日正式生效,而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则计划于5月3日生效,从而将重击欧洲。其中,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见《特朗普汽车关税对德国意味着什么?》,FT中文网4月11日)

《柏林晨报》在报道美国关税对德国汽车业的影响时,就尖锐地指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那样在美国销售如此多的汽车”。

据该报报道,2024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45万辆汽车,几乎每八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销往美国; 反之,只有 13.6万辆汽车从美国销往德国,且主要又是来自美国工厂的欧洲品牌汽车。

据称,保时捷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它没有在美国设厂,却几乎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销往北美。宝马每六辆汽车中也有一辆销往北美。

而对大众、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而言,这一比例则分别为12%至15%。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式生效后,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4月7日报道称,奥迪已停止向美国交付所有汽车,并指出,原因是特朗普上周在全球范围内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该文还称,“奥迪希望分析新进口关税对其业务的影响。公司希望集中精力将对客户和贸易伙伴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为自己的经销商网络提供尽可能好的支持”。

而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特别具有威胁性的是,只要单个零部件仍然来自德国,就不能通过在美国生产汽车来降低附加费。

此外,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还将进一步重创德国汽车工业。德国波鸿汽车研究所主任、被誉为“汽车教父”的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就指出:“如果关税长期存在,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会继续把生产迁往美国。这就意味着德国将会失去更多的工作岗位。”现今德国汽车行业仍有大约78万名员工,但很快就会减少到50万人。

然而,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4月15日又以《美国政府正研究汽车关税豁免问题》为标题报道称,特朗普昨晚表示,正在考虑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进行临时豁免。

4月29日,在重返白宫百日之际,这位美国总统签署了两项行政令,为汽车制造商减免关税 。

但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安特耶•普拉夫克(Antje Praefcke)强调称:“如果美国总统继续在关税问题上打退堂鼓,那就表明他需要学习”,“但伤害已经造成,信任已被摧毁”。

当然,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预计汽车关税将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18%,这意味着汽车关税本身对德国总体经济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内。据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只遭受0.04% 的微小损失,但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通胀率为此将上升约1%。

中欧重启电动车价格谈判

就在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前夕,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3月27日和28日访问了中国。这也是这位欧盟委员接任这一职务后首次访华。

在访华期间,谢夫乔维奇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并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举行了会谈。看来欧方也确实在设法通过加强对华合作来应对新变局。

据报道,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又与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

德国汽车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网站4月11日撰文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已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一做法可能很快就会结束:目前,欧盟正在与中国商讨替代方案。”该文还提及,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认为:“任何最低价格都将与关税一样有效和可执行。不过由于电动汽车是一种复杂的产品,因此必须有几种不同的最低价格”。

据报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欧盟与中国重启电动汽车谈判表示欢迎,并发表声明称:“无论当前全球形势如何发展,我们都必须讨论如何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障碍和扭曲,而不是制造新的障碍。”该协会还称,关税是一个错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才是更好的出路。

该协会主席穆勒还着重指出,欧盟必须通过更好的产业基地条件,而不是闭关自守来增强竞争力。她称,恢复谈判是一个“好信号”。穆勒还表示,设定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最低价格以及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是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就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或生产一事,德国也有这方面的报道。德国汽车媒体Elektroauto-News 2025年1月29日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证实了沸沸扬扬的传言,即集团管理层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使用大众汽车工厂进行谈判。

布鲁姆在《世界报》经济峰会上向媒体表示:“企业在欧洲投资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在中国就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当然也有过谈判,但没有具体的决定。”这样的事情必须 “精心准备”。

布鲁姆这里提到的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三家合资企业。Elektroauto-News称,外国制造商要想在中国生产汽车,就必须建立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报道说,就在两年多前,大众汽车又与小鹏汽车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

在上述四家中国制造商中,至今还没有一家在德国拥有生产能力。而那篇报道的标题则是《大众汽车证实与中方就收购工厂进行谈判》。

总之,德国现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因为这符合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自身利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电动汽车麦肯锡:这18个领域将重塑未来
2025-05-08 14:28
商业与经济

德国乐见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谈判

袁杰:德国现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因为这符合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自身利益。
袁杰



去年10月初,在欧盟表决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时,德国投了反对票。今年4月初,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时,在欧洲国家中,又是德国受伤最重。因而,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2024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曾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部分高额反补贴税一事进行过投票表决。

据德国《时代周报》在线版报道,10个欧盟国家投票赞成这项措施,12个国家弃权。包括德国在内的五个国家反对征收关税, 投了反对票。资料显示,反对征收关税的国家占欧盟人口的22.65%。

由于至少要有15个国家(占欧盟总人口的65%)的特定多数投反对票,才能阻止征收惩罚性关税,因而投票结果就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可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部分高额反补贴税。

但值得关注的是,投票当日,德国电视一台网站曾载文分析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后果,并指出:“除了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制造商,德国制造商也受到影响。德国大众、奔驰和宝马同样在中国生产用于出口的汽车,因此必须支付相应的附加费。对于法国雷诺或意大利菲亚特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关税影响的问题,两大欧洲制造商均未作出回复。”

而在10月4日欧盟成员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进行表决时,法国和意大利都投了赞成票。

为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就批评说:“德国和欧洲制造商从中国出口到欧盟所承担的关税,甚至高于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个别竞争对手。这简直令人费解,而且效果不佳。”

但在讨论到“关税将如何影响价格”时,德国电视一台网站的那篇文章则坦言道:“目前尚不清楚关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会转嫁给消费者。潜在买家也不清楚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价格会上涨多少。”

这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此前还曾向《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表示,德国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大约是中国品牌在德国销售数量的100倍。她还直率地指出,目前对来自中国的大量电动汽车的担忧被夸大了。

为此,穆勒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她说,尽管中国的补贴是一个挑战,但惩罚性关税并不是保护行业的合适手段。“中国将会采取反制措施,保护主义的螺旋式上升可能会对作为出口国的德国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翌日,《柏林晨报》还发表了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驻布鲁塞尔记者克里斯蒂安•克尔(Christian Kerl)撰写的一篇社评,标题为《贸易战殃及所有人》,副题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是一个错误》。

社评开宗明义地说:“对德国汽车工业来说,这又是一个坏消息。欧盟正认真对待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并打算尽快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理论上说,关税是用来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但实际上,关税可能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特别是德国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社评还分析称,中国电动汽车攻势的成功也与其赢得的竞争优势有关,强大的供应链,自己生产电池,较低的工资和能源成本。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却长期依赖于燃油车带来的商业成功,现在可提供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却太少。

在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一方面对德国拒绝在欧盟范围内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表示欢迎,另一方面也担心,作为反制,中国可能会对出口到中国或在中国制造的德国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

布鲁姆认为,德国政府现在必须 “继续对欧盟的关税采取明确立场”。他希望 “布鲁塞尔能与中方达成协议,为双方找到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

然而,尽管遭到德国等五个成员国的反对,自2024年10月30日起,欧盟仍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达35.3%的反补贴税,为期5年。

为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说,关税不仅会进一步增加相互贸易冲突的风险,还会使消费者购买的汽车更加昂贵。此外,在 “特别关键的阶段”,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以及气候目标的实现也将放缓。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自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宫,开启其执政2.0时期以来,这位美国总统发动了全球贸易战。

继2025年3月12日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后,特朗普又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于4月3日正式生效,而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则计划于5月3日生效,从而将重击欧洲。其中,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见《特朗普汽车关税对德国意味着什么?》,FT中文网4月11日)

《柏林晨报》在报道美国关税对德国汽车业的影响时,就尖锐地指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那样在美国销售如此多的汽车”。

据该报报道,2024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45万辆汽车,几乎每八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销往美国; 反之,只有 13.6万辆汽车从美国销往德国,且主要又是来自美国工厂的欧洲品牌汽车。

据称,保时捷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它没有在美国设厂,却几乎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销往北美。宝马每六辆汽车中也有一辆销往北美。

而对大众、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而言,这一比例则分别为12%至15%。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式生效后,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4月7日报道称,奥迪已停止向美国交付所有汽车,并指出,原因是特朗普上周在全球范围内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该文还称,“奥迪希望分析新进口关税对其业务的影响。公司希望集中精力将对客户和贸易伙伴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为自己的经销商网络提供尽可能好的支持”。

而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特别具有威胁性的是,只要单个零部件仍然来自德国,就不能通过在美国生产汽车来降低附加费。

此外,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还将进一步重创德国汽车工业。德国波鸿汽车研究所主任、被誉为“汽车教父”的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就指出:“如果关税长期存在,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会继续把生产迁往美国。这就意味着德国将会失去更多的工作岗位。”现今德国汽车行业仍有大约78万名员工,但很快就会减少到50万人。

然而,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4月15日又以《美国政府正研究汽车关税豁免问题》为标题报道称,特朗普昨晚表示,正在考虑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进行临时豁免。

4月29日,在重返白宫百日之际,这位美国总统签署了两项行政令,为汽车制造商减免关税 。

但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安特耶•普拉夫克(Antje Praefcke)强调称:“如果美国总统继续在关税问题上打退堂鼓,那就表明他需要学习”,“但伤害已经造成,信任已被摧毁”。

当然,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预计汽车关税将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18%,这意味着汽车关税本身对德国总体经济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内。据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只遭受0.04% 的微小损失,但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通胀率为此将上升约1%。

中欧重启电动车价格谈判

就在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前夕,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3月27日和28日访问了中国。这也是这位欧盟委员接任这一职务后首次访华。

在访华期间,谢夫乔维奇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并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举行了会谈。看来欧方也确实在设法通过加强对华合作来应对新变局。

据报道,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又与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

德国汽车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网站4月11日撰文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已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一做法可能很快就会结束:目前,欧盟正在与中国商讨替代方案。”该文还提及,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认为:“任何最低价格都将与关税一样有效和可执行。不过由于电动汽车是一种复杂的产品,因此必须有几种不同的最低价格”。

据报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欧盟与中国重启电动汽车谈判表示欢迎,并发表声明称:“无论当前全球形势如何发展,我们都必须讨论如何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障碍和扭曲,而不是制造新的障碍。”该协会还称,关税是一个错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才是更好的出路。

该协会主席穆勒还着重指出,欧盟必须通过更好的产业基地条件,而不是闭关自守来增强竞争力。她称,恢复谈判是一个“好信号”。穆勒还表示,设定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最低价格以及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是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就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或生产一事,德国也有这方面的报道。德国汽车媒体Elektroauto-News 2025年1月29日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证实了沸沸扬扬的传言,即集团管理层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使用大众汽车工厂进行谈判。

布鲁姆在《世界报》经济峰会上向媒体表示:“企业在欧洲投资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在中国就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当然也有过谈判,但没有具体的决定。”这样的事情必须 “精心准备”。

布鲁姆这里提到的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三家合资企业。Elektroauto-News称,外国制造商要想在中国生产汽车,就必须建立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报道说,就在两年多前,大众汽车又与小鹏汽车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

在上述四家中国制造商中,至今还没有一家在德国拥有生产能力。而那篇报道的标题则是《大众汽车证实与中方就收购工厂进行谈判》。

总之,德国现正着力推动中欧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乐见其成,因为这符合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自身利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