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上生成OR新媒体」app
方法如下:
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oror.vip 进入官网首页,然后选择“分享到”,再选择“添加到主屏幕”。
这样OR新媒体」app就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上生成了。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9-02 06:51
时政

阿根廷总统米莱半年政绩十问

木修和、镡炚:米莱的言论往往引起全球瞩目和议论。半年来其政绩也是众说纷纭,听众云里雾里。我们从物价、汇率、经济增长、就业等十大问题,来分析米莱的政绩。
阿根廷总统米莱半年政绩十问
木修和、镡炚


阿根廷总统米莱于2023年12月10日走马上任,随即兑现竞选承诺,大刀阔斧实施“休克疗法”,推出多项主要改革举措,包括“阿根廷经济重建的基础”政令和“阿根廷人自由基础和起点”的综合法案和财政一揽子措施计划,综合法案已获国会众参两院通过。具体内容包括裁撤政府机关和雇员、削减能源交通补贴、取消土地买卖限制条款、放松价格管制、便利外贸出口、放开官方汇率管制、减少补贴、国企私有化以及停建公共工程等。12月12日,阿根廷将官方汇率贬值54%,即从1美元兑369比索下调至1美元兑800比索,之后阿根廷央行还6次下调基准利率。关于米莱改革,其极右政见和极端言论往往引起全球瞩目和议论。半年来政绩也是众说纷纭,听众云里雾里。以下是笔者从物价稳定、汇率、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投资等梳理的十大问题和解答。

一、通胀顽疾是否已经断崖式下降?

答案为“是”和“不是”。答“是”是因为休克疗法确实遏制了通胀加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是阿根廷长期存在的大问题。2023年12月以来阿根廷CPI环比增速呈放缓趋势,去年12月CPI环比25. 5%,今年1月20.6%,2月为13.2%, 3月为11%, 4月为8.8%,5月为4.3%,6月略微反弹到4.6%,7月回落到4%。剔除受改革影响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核心CPI环比增速更是一路走低,从2023年12月的28.3%下滑到2024年5月和6月的3.7%。

答“不是”是通胀虽然在放缓,但远未回到可接受水平。一些自称奥地利学派簇拥的自媒体宣称通胀率从200%多下降到4%。其实,前者是同比增速(年率),而后者是环比增速(月率)。相比之下,同比增速更具粘性。目前,阿根廷的CPI同比增速(也就是年率)仍然很高。2023年12月同比增速211%, 4月CPI同比增速升至几年的峰值292%。5月、6月和7月开始小幅下降,分别为279%、273%和263%。仍然高于上届政府末期的161%。6月阿根廷月度通胀率仍然高居世界第三、拉美之首,低于津巴布韦(33.6%)和南苏丹(29%),高于委内瑞拉(2.4%)、土耳其(1.6%)等国,而其他拉美国家月度通胀率均低于1%。

二、通胀未来会延续下降势头吗?

影响通货膨胀最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展望未来一年,阿根廷的通胀预期仍然不低。米莱政府削减政府支胀的决心很大,但通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累计通胀为80%。即使下半年按照上半年最低月率4.2%外推,2024年全年CPI超过230%。阿根廷央行的6月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2024年阿根廷通胀率约为161.3%。阿根廷市场调查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已经连续3个月岿然不动,仍然有50%。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体阿根廷来说,通胀路径还取决于汇率走势。阿根廷经济大体可以简略概括为出口农牧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大量工业品。汇率贬值引起进口价格上涨(最新数据一季度同比135%)和原材料涨价,生产者价格同比增速从2013年11月的156%加速到2024年5月的287%,6月轻微回落到272%。7月13日的黑市上,美元对比索汇率暴涨到1500,而官方汇率仅为926。这令人担忧会出现一轮又一轮的汇率贬值预期和资本外逃,最终对外贬值传导为对内贬值(通胀)。当然,美元9月启动的降息周期有助于阿根廷比索的稳定,但比索汇率要取决于阿根廷农产品收成和出口情况。不巧的是,最大贸易伙伴巴西的汇率今年前7个月就贬值了17%。

此外,新政的临时性税收优惠到期后也将刺激未来的物价上涨。阿根廷新政府通过外币兑换和税收优惠的方式对进口商进行补贴,在新政120天内暂停对基本食品和日用品的进口征收额外的增值税和所得税。7月,政府决定对中小企业进口食品和药品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期延长至今年12月31日。总之,米莱控通胀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阿根廷财政扭赤为盈是否为“经济奇迹”?

阿政府在2024年连续6个月现了财政盈余。米莱在紧缩方面兑现了竞选承诺,开启了大刀阔斧的“电锯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财政盈余。面对一季度的财政盈余,米莱强调这是阿政府自2008年以来首个出现财政盈余的季度,是一个“经济奇迹”。

深入分析,财政盈余是必要的,但不如政府宣称的那么亮眼,因为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有助于减少政府补贴和增加出口税收。虽然一季度确实实现了财政盈余,但是盈余规模却是逐月缩减的,1-4月分别是2.01万亿、1.23万亿、0.63万亿、0.26万亿阿根廷比索。5月财政盈余反弹到2.33万亿。主要原因是当月为年度税收汇算清缴月,去年末汇率贬值以及企业加速计提政策推高企业所得税同比实际增长80.4%。6月和7月,财政预算尚未公布,但税收高位回调,6实际较5月下滑了两成多。

财政紧缩在初期可以节约财政支出,但接踵而来的贫困化和消费疲软将会反噬经济增长,2024年前六个月,阿政府基本支出实际下降32%。另一方面,新政也造成生产秩序紊乱和产出下降。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5.1%,是2020年四季度以来最低值。投资同比增速-24%。这些将会反过来减少未来的财政收入。在就职演说上,米莱总统承诺削减政府开支占GDP的5%,但改革过了半年时间,上半年财政盈余仅仅占GDP的0.4%。

四、外贸由逆转顺是否说明阿根廷经济竞争力增强了?

短期看,阿根廷出口创汇并不会随汇率贬值而太大增加。上半年的外贸顺差改善中,有2/3来自于进口压降,仅有1/3来源于出口增长。进一步分析,上半年出口381亿美元,同比增加16.8%。主要原因是2023年大旱导致的低基数。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根据阿根廷农工委员会(CAA)统计,受干旱影响,2023年阿根廷农产品出口金额降幅35%。根据最新公布的7月数据,贸易顺差15.7亿美元,环比下降18%,主要是进口较上月大增21%所致。

长期看,出口依靠技术进步和投资,但阿根廷摆脱不了靠天吃饭。这个号称天选之地的南美国家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农牧产品占据四成,矿产品两成。短期看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弹性不大,而且,农牧业周期长,9月才是阿根廷的播种季节。天气和病害等因素影响了2023年收成,今年的农产品产量预计好于去年,但今年的拉尼娜现象仍可能影响收成。同时,农产品国际行情目前处于多年低位,这也可能拉低农产品创汇规模。

农业也是新政府未来增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减轻财政赤字,新政府下一步必将加税矛头瞄准出口行业。根据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统计数据,1-6月,阿农业出口为政府贡献税收26.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160%。7月开始,政府对海产品出口征收15%出口税。

五、阿根廷比索一次性大幅贬值是否接近均衡汇率?

阿根廷目前比索实行多重汇率,官方汇率采用类似爬行盯住安排,并实时外汇管制。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将官方汇率贬值54%至1美元兑800比索,央行随后宣布汇率月度调控目标为2%。虽然比索汇率经过大幅贬值而且每天变动,但不能说一步到位了。因为,衡量币值是否高估的指标不是比索对美元汇率,而是要看实际有效汇率,也就是剔除国内外通胀差异的一篮子汇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阿根廷比索的实际有效汇率在新政后呈现先贬后升的V字态势,2023年11月为147.9,12月大幅下降到100.9,今年6月又反弹到133.7,7月进一步上升到139.3。也就是说,新政仅仅8个月,汇率贬值奖出限入的作用基本上被通胀吞噬了。随着通胀高于月度贬值目标,未来半年汇率又将面临高估的两难境地。从这个角度来说,米莱汇率改初始革一次性贬值幅度不够。

此外,阿根廷不仅需要贸易顺差,还要消灭经常项目(包括含贸易、服务贸易、一次收益和经常项目转移)赤字。根据阿根廷与最大债权人IMF2023年7月的协议,阿根廷必须在2024年将外贸赤字转变为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当于GDP的2%,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980年至今,阿根廷经常项目只有12年盈余,其余32年赤字。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国民净储蓄。遗憾的是,6月至今,比索存贷款利率分别只有32%和40%,远远低于未来通胀预期,所以国内没有足够的储蓄,进而也很难维持经常项目顺差。

近期外汇平行市场比索暴跌,预示市场不看好外部平衡趋势。7月中旬,黑市美元兑比索汇率达到1500,创下历史新高。与官方汇率的差距攀升至62.8%。这为米莱政府下一步改革埋下阴影。8月,米莱政府对黑市采取了打击措施,但黑市价差仍高达40%。此外,新政府上台之后的前6个月,每个月都见到央行降息,利率从119%下降到40%。6月和7月则没有降息举动,由此可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给央行货币政策带来的困难。

六、阿根廷停止发行货币是不是美元化的前奏?

米莱总统宣布从7月15日开始完全限制比索的发行。国内一些自媒体欢呼这是米莱改革胜利的重要举措和标志。实际上,停印货币的背景是阿根廷迫于外汇市场压力的被动之举。虽然米莱上台前强调“遏制通胀和稳定比索的关键,是结束前几届政府依靠印钞来为支出融资的做法”,但由于高通胀引发货币对内贬值,阿根廷央行不得不于5月7日发行10000比索面额的纸币,并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行20000比索面额纸币。但印钞机加速开动引发了阿根廷比索在外汇平行市场(类似中国1994年以前的外汇调剂市场)和黑市上的快速贬值。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对冲操作,即中央银行每次在官方外汇市场购买外汇时都会注入比索,因此通过在外汇市场(估计是平行外汇市场)出售等值美元,目的是收回其在官方外汇市场购买外汇所支付的比索。

笔者估计,此举并不是去比索化、也不是准备美元化。米莱总统有句名言:“如果印钞票可以消除贫困,那么印文凭就可以消除愚蠢”,他也曾说过要废除比索和央行,并实行美元化。但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比索现金存量有20.2万亿比索,货币供应量M3高达79万亿比索。后者按照现行汇率折合853亿美元,是当前外汇储备的3.5倍。考虑到外债规模如泰山压顶,那么美元化在现在阶段更象是遥远的梦想。

更大的问题是,停止发行货币可能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仍然较高的通胀背景下,让货币增速匆忙下降为0,可能还没等到物价停止上涨,就先迎来流通受阻、生产受困的局面。3月工业生产大幅下降21%,就有3月广义货币M3与2月持平之功。

七、米莱改革是否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6月28日,米莱庆祝《基础法》和财政一揽子计划获得通过,他称之为"历史性的重大里程碑"。半年财政由逆转顺、通胀减缓说明米莱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但通胀和财政状况好转的代价不菲。价格冲击导致阿根廷的工业生产秩序遭到很大的破坏。阿根廷一季度的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为-15%,4月和5月分别为-16.6%和-14.8%。其中,3月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速(-21.2%)甚至创下历史记录。5月产能利用率56.8%。两者创下了2020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新低。

政府的改革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但也加剧了经济衰退和失业。削减政府部门和补贴对工薪阶层的影响很大。失业人口从去年第四季度的82万增加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02万人,失业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7%增加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7%。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2.6%,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9%恶化了。作为对比,2021年和2022年,阿根廷GDP增长率分别为5.0%和-1.6%。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阿根廷经济增速预期从-2.8%下调到-3.5%。

米莱并不是唯一采用休克疗法的总统。近期先后有梅内姆(1989-1999年)、马克里(2015-2019)两位右翼总统启动激进改革。但阿根廷政局总是在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左右对抗换届,经济模式则在福利+赤字+通胀或者紧缩+自由化+两极分化之间大幅摇摆。结果就是国家似乎进入“死亡螺旋”,国家常年保持财政赤字,本世纪以来财政赤字有16年,主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商品牛市中取得7年的少量盈余。2023年末,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83.1%,名列发展中国家前茅。年均财政赤字率超过GDP的3.5%,超过年均GDP增长率。脱缰的赤字长期不可持续,要么引发债务危机,要么引发恶性通胀。目前,米莱的紧缩政策走在准确的方向上,但能否坚持下去,能否兼顾弱势群体,特别是激发投资和增长,目前尚未可知。

八、阿根廷米莱总统为什么频频高调对阿以冲突、俄乌冲突表态?

米莱总统频频高调介入阿以冲突和俄乌战争,身处乱局万里之遥,却不惜得罪阿拉伯一众国家。其背后良苦用心是想获得美西方对其改革的资金支持。2023年末,阿根廷政府债务与GDP之比高达88.4%,其中外债2878亿美元,占GDP之比达到31%。今年一季度外债新增21.6亿美元,余额达2890亿美元。而由于米莱上台后货币贬值,外债占GDP比重跳升至58%,位于新兴市场前列。偿债率(本年度外债还本付息额/本年度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高于50%,远远超过20%的国际警戒线。而阿根廷最新公布的2024年5月外汇储备仅有241亿美元。仅够支持4个月进口,接近国际公认的三个月进口最低限度。雪上加霜的是,阿根廷还有部分内债是与通胀挂钩的,类似于美国的通胀连接国债(TIPS)。该债务在2023年7月相当于465亿美元,随着三位数通胀,这部分内债随之膨胀。

总之,阿根廷迫切需要再次获得国际社会的减债和新的外部融资。而阿根廷最大债权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金额大约500亿美元。2024年6月,IMF评估团认为“继续争取官方债权人的外部融资和技术支持至关重要”。

米莱总体的亲美西方表演终于换来了美西方的回报,今年1月和6月,美西方代表占多数、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的IMF执董会肯定了阿根廷改革,认为这些改革将促进内外部融资目标的实现,并分别发放了47亿和8亿美元再融资贷款。

九、阿根廷改革是否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国际投资者现在实际上也都在阿根廷的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因为改革而增加。今年前四个月,外商直接投资2.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4亿美元增长7%,但较米莱总统执政前的平均水平0.88亿还是下滑了三成。

投资者观望的深层原因在于营商环境恶化趋势挫伤了投资者信心。阿根廷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在拉美地区处于较高水平,新政府上台后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进入。但司法体系效率不高,时常造成案件积压,司法会受到政治的影响,税收负担较重,行政效率有待提升。阿根廷的腐败问题一直很严重,如反腐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执法依据。在透明国际公布的2023年全球180个国家清廉指数中,阿根廷位列第98位,连降4年,相较1995年的球球第24名明显滑坡。在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阿根廷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6位,相比2016年下降的70名下降了56位。这些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阿根廷的投资积极性。

十、米莱的改革前景如何?

米莱的“休克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缓解了通胀,但该国同时也面临贫困率上升、经济衰退等挑战。米莱曾经声称“休克疗法”将是“最后一杯糟糕的苦酒”。但是,这很可能只是米莱的一厢情愿。

“政治困局将成为米莱总统激进改革越来越大的政治阻力。尽管米莱总统在大选中赢得大多数选民支持,但其政治势力弱,所属政党“自由前进党”在参议院72席中仅占8席,众议院257席中仅占38席。今年3月,米莱推出的综合法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反对派指责没有一条保护劳工利益,贴上了“电锯改革”标签。此后米莱收敛锋芒、放低姿态,经过多次修改才在4月和6月分获众参两院投票中惊险过关。

“电锯改革”短期内造成大量失业人员,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阻力。阿根廷天主教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贫困率达到57.4%,为20年来最高。新政已经引发3月、5月和7月三轮全国性罢工,其目的是要表达对政府经济新政的反对。金融市场也比较审慎,阿根廷的股市在米莱上台后上涨了50%,看似很多,其实甚至没有追平通胀。而且,目前股市已经徘徊不前了一个多月。预计改革的“阵痛”恐怕还会持续。

从国际经验来看,结构性改革和营商环境改善必不可少。从供给侧来看,削减开支总有尽头,关键在于激励国内生产,做大蛋糕。然而,新政实施后,可能是投入品进口秩序和价格体系遭到紊乱,产能利用率从之前的66%暴跌到55%,半年中一直在53%到55%之间徘徊,没有太大起色。工业生产秩序的混乱和私营工厂倒闭,可能反过来在未来刺激进口。如何重振制造业和矿业,增加就业机会,是未来米莱改革的重要议题。

国际机构的持续支持也必不可少。阿根廷目前的主权宅评级为CCC,离违约仅差一步之遥,没有国际私人贷款人愿意提供融资,因为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减债,阿根廷很快又重新外债累累。6月,IMF预计阿根廷2024年经济增速-3.5%,较2024年4月的-2.8%下调了0.7个百分点,但2025年增速预测提高从2024年4月的0%提高到5%。同时,IMF预测阿根廷将于2025年底或更早时间重返国际资本市场。笔者认为,IMF陷入了一个尴尬的两难境地:每次贷款到期,都需要自己发放一笔新贷款为阿根廷续命。值得注意的是,IMF再融资利息高达8%,与其最后贷款人角色和通常的优惠救助条件极不相称。高溢价可能隐含对其违约概率的真实估计。实际上,大多数国际研究机构比IMF更加悲观。经济学人智库和牛津经济研究所都认为,虽然米莱改革雷厉风行,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除非奇迹发生才能挽救休克疗法。

综上所述,阿根廷米莱总统的“休克疗法”直面当前的经济危机,是在准确的道路上,似乎初见成效。但其最终的成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米莱总统接下来每一步改革都要走对,否则米莱总统难以让阿根廷走出债务泥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阿根廷总统米莱半年政绩十问
2024-09-02 06:51
时政

阿根廷总统米莱半年政绩十问

木修和、镡炚:米莱的言论往往引起全球瞩目和议论。半年来其政绩也是众说纷纭,听众云里雾里。我们从物价、汇率、经济增长、就业等十大问题,来分析米莱的政绩。
木修和、镡炚


阿根廷总统米莱于2023年12月10日走马上任,随即兑现竞选承诺,大刀阔斧实施“休克疗法”,推出多项主要改革举措,包括“阿根廷经济重建的基础”政令和“阿根廷人自由基础和起点”的综合法案和财政一揽子措施计划,综合法案已获国会众参两院通过。具体内容包括裁撤政府机关和雇员、削减能源交通补贴、取消土地买卖限制条款、放松价格管制、便利外贸出口、放开官方汇率管制、减少补贴、国企私有化以及停建公共工程等。12月12日,阿根廷将官方汇率贬值54%,即从1美元兑369比索下调至1美元兑800比索,之后阿根廷央行还6次下调基准利率。关于米莱改革,其极右政见和极端言论往往引起全球瞩目和议论。半年来政绩也是众说纷纭,听众云里雾里。以下是笔者从物价稳定、汇率、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投资等梳理的十大问题和解答。

一、通胀顽疾是否已经断崖式下降?

答案为“是”和“不是”。答“是”是因为休克疗法确实遏制了通胀加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是阿根廷长期存在的大问题。2023年12月以来阿根廷CPI环比增速呈放缓趋势,去年12月CPI环比25. 5%,今年1月20.6%,2月为13.2%, 3月为11%, 4月为8.8%,5月为4.3%,6月略微反弹到4.6%,7月回落到4%。剔除受改革影响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核心CPI环比增速更是一路走低,从2023年12月的28.3%下滑到2024年5月和6月的3.7%。

答“不是”是通胀虽然在放缓,但远未回到可接受水平。一些自称奥地利学派簇拥的自媒体宣称通胀率从200%多下降到4%。其实,前者是同比增速(年率),而后者是环比增速(月率)。相比之下,同比增速更具粘性。目前,阿根廷的CPI同比增速(也就是年率)仍然很高。2023年12月同比增速211%, 4月CPI同比增速升至几年的峰值292%。5月、6月和7月开始小幅下降,分别为279%、273%和263%。仍然高于上届政府末期的161%。6月阿根廷月度通胀率仍然高居世界第三、拉美之首,低于津巴布韦(33.6%)和南苏丹(29%),高于委内瑞拉(2.4%)、土耳其(1.6%)等国,而其他拉美国家月度通胀率均低于1%。

二、通胀未来会延续下降势头吗?

影响通货膨胀最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展望未来一年,阿根廷的通胀预期仍然不低。米莱政府削减政府支胀的决心很大,但通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累计通胀为80%。即使下半年按照上半年最低月率4.2%外推,2024年全年CPI超过230%。阿根廷央行的6月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2024年阿根廷通胀率约为161.3%。阿根廷市场调查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已经连续3个月岿然不动,仍然有50%。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体阿根廷来说,通胀路径还取决于汇率走势。阿根廷经济大体可以简略概括为出口农牧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大量工业品。汇率贬值引起进口价格上涨(最新数据一季度同比135%)和原材料涨价,生产者价格同比增速从2013年11月的156%加速到2024年5月的287%,6月轻微回落到272%。7月13日的黑市上,美元对比索汇率暴涨到1500,而官方汇率仅为926。这令人担忧会出现一轮又一轮的汇率贬值预期和资本外逃,最终对外贬值传导为对内贬值(通胀)。当然,美元9月启动的降息周期有助于阿根廷比索的稳定,但比索汇率要取决于阿根廷农产品收成和出口情况。不巧的是,最大贸易伙伴巴西的汇率今年前7个月就贬值了17%。

此外,新政的临时性税收优惠到期后也将刺激未来的物价上涨。阿根廷新政府通过外币兑换和税收优惠的方式对进口商进行补贴,在新政120天内暂停对基本食品和日用品的进口征收额外的增值税和所得税。7月,政府决定对中小企业进口食品和药品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期延长至今年12月31日。总之,米莱控通胀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阿根廷财政扭赤为盈是否为“经济奇迹”?

阿政府在2024年连续6个月现了财政盈余。米莱在紧缩方面兑现了竞选承诺,开启了大刀阔斧的“电锯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财政盈余。面对一季度的财政盈余,米莱强调这是阿政府自2008年以来首个出现财政盈余的季度,是一个“经济奇迹”。

深入分析,财政盈余是必要的,但不如政府宣称的那么亮眼,因为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有助于减少政府补贴和增加出口税收。虽然一季度确实实现了财政盈余,但是盈余规模却是逐月缩减的,1-4月分别是2.01万亿、1.23万亿、0.63万亿、0.26万亿阿根廷比索。5月财政盈余反弹到2.33万亿。主要原因是当月为年度税收汇算清缴月,去年末汇率贬值以及企业加速计提政策推高企业所得税同比实际增长80.4%。6月和7月,财政预算尚未公布,但税收高位回调,6实际较5月下滑了两成多。

财政紧缩在初期可以节约财政支出,但接踵而来的贫困化和消费疲软将会反噬经济增长,2024年前六个月,阿政府基本支出实际下降32%。另一方面,新政也造成生产秩序紊乱和产出下降。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5.1%,是2020年四季度以来最低值。投资同比增速-24%。这些将会反过来减少未来的财政收入。在就职演说上,米莱总统承诺削减政府开支占GDP的5%,但改革过了半年时间,上半年财政盈余仅仅占GDP的0.4%。

四、外贸由逆转顺是否说明阿根廷经济竞争力增强了?

短期看,阿根廷出口创汇并不会随汇率贬值而太大增加。上半年的外贸顺差改善中,有2/3来自于进口压降,仅有1/3来源于出口增长。进一步分析,上半年出口381亿美元,同比增加16.8%。主要原因是2023年大旱导致的低基数。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根据阿根廷农工委员会(CAA)统计,受干旱影响,2023年阿根廷农产品出口金额降幅35%。根据最新公布的7月数据,贸易顺差15.7亿美元,环比下降18%,主要是进口较上月大增21%所致。

长期看,出口依靠技术进步和投资,但阿根廷摆脱不了靠天吃饭。这个号称天选之地的南美国家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农牧产品占据四成,矿产品两成。短期看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弹性不大,而且,农牧业周期长,9月才是阿根廷的播种季节。天气和病害等因素影响了2023年收成,今年的农产品产量预计好于去年,但今年的拉尼娜现象仍可能影响收成。同时,农产品国际行情目前处于多年低位,这也可能拉低农产品创汇规模。

农业也是新政府未来增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减轻财政赤字,新政府下一步必将加税矛头瞄准出口行业。根据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统计数据,1-6月,阿农业出口为政府贡献税收26.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160%。7月开始,政府对海产品出口征收15%出口税。

五、阿根廷比索一次性大幅贬值是否接近均衡汇率?

阿根廷目前比索实行多重汇率,官方汇率采用类似爬行盯住安排,并实时外汇管制。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将官方汇率贬值54%至1美元兑800比索,央行随后宣布汇率月度调控目标为2%。虽然比索汇率经过大幅贬值而且每天变动,但不能说一步到位了。因为,衡量币值是否高估的指标不是比索对美元汇率,而是要看实际有效汇率,也就是剔除国内外通胀差异的一篮子汇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阿根廷比索的实际有效汇率在新政后呈现先贬后升的V字态势,2023年11月为147.9,12月大幅下降到100.9,今年6月又反弹到133.7,7月进一步上升到139.3。也就是说,新政仅仅8个月,汇率贬值奖出限入的作用基本上被通胀吞噬了。随着通胀高于月度贬值目标,未来半年汇率又将面临高估的两难境地。从这个角度来说,米莱汇率改初始革一次性贬值幅度不够。

此外,阿根廷不仅需要贸易顺差,还要消灭经常项目(包括含贸易、服务贸易、一次收益和经常项目转移)赤字。根据阿根廷与最大债权人IMF2023年7月的协议,阿根廷必须在2024年将外贸赤字转变为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当于GDP的2%,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980年至今,阿根廷经常项目只有12年盈余,其余32年赤字。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国民净储蓄。遗憾的是,6月至今,比索存贷款利率分别只有32%和40%,远远低于未来通胀预期,所以国内没有足够的储蓄,进而也很难维持经常项目顺差。

近期外汇平行市场比索暴跌,预示市场不看好外部平衡趋势。7月中旬,黑市美元兑比索汇率达到1500,创下历史新高。与官方汇率的差距攀升至62.8%。这为米莱政府下一步改革埋下阴影。8月,米莱政府对黑市采取了打击措施,但黑市价差仍高达40%。此外,新政府上台之后的前6个月,每个月都见到央行降息,利率从119%下降到40%。6月和7月则没有降息举动,由此可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给央行货币政策带来的困难。

六、阿根廷停止发行货币是不是美元化的前奏?

米莱总统宣布从7月15日开始完全限制比索的发行。国内一些自媒体欢呼这是米莱改革胜利的重要举措和标志。实际上,停印货币的背景是阿根廷迫于外汇市场压力的被动之举。虽然米莱上台前强调“遏制通胀和稳定比索的关键,是结束前几届政府依靠印钞来为支出融资的做法”,但由于高通胀引发货币对内贬值,阿根廷央行不得不于5月7日发行10000比索面额的纸币,并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行20000比索面额纸币。但印钞机加速开动引发了阿根廷比索在外汇平行市场(类似中国1994年以前的外汇调剂市场)和黑市上的快速贬值。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对冲操作,即中央银行每次在官方外汇市场购买外汇时都会注入比索,因此通过在外汇市场(估计是平行外汇市场)出售等值美元,目的是收回其在官方外汇市场购买外汇所支付的比索。

笔者估计,此举并不是去比索化、也不是准备美元化。米莱总统有句名言:“如果印钞票可以消除贫困,那么印文凭就可以消除愚蠢”,他也曾说过要废除比索和央行,并实行美元化。但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比索现金存量有20.2万亿比索,货币供应量M3高达79万亿比索。后者按照现行汇率折合853亿美元,是当前外汇储备的3.5倍。考虑到外债规模如泰山压顶,那么美元化在现在阶段更象是遥远的梦想。

更大的问题是,停止发行货币可能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仍然较高的通胀背景下,让货币增速匆忙下降为0,可能还没等到物价停止上涨,就先迎来流通受阻、生产受困的局面。3月工业生产大幅下降21%,就有3月广义货币M3与2月持平之功。

七、米莱改革是否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6月28日,米莱庆祝《基础法》和财政一揽子计划获得通过,他称之为"历史性的重大里程碑"。半年财政由逆转顺、通胀减缓说明米莱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但通胀和财政状况好转的代价不菲。价格冲击导致阿根廷的工业生产秩序遭到很大的破坏。阿根廷一季度的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为-15%,4月和5月分别为-16.6%和-14.8%。其中,3月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速(-21.2%)甚至创下历史记录。5月产能利用率56.8%。两者创下了2020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新低。

政府的改革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但也加剧了经济衰退和失业。削减政府部门和补贴对工薪阶层的影响很大。失业人口从去年第四季度的82万增加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02万人,失业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7%增加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7%。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2.6%,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9%恶化了。作为对比,2021年和2022年,阿根廷GDP增长率分别为5.0%和-1.6%。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阿根廷经济增速预期从-2.8%下调到-3.5%。

米莱并不是唯一采用休克疗法的总统。近期先后有梅内姆(1989-1999年)、马克里(2015-2019)两位右翼总统启动激进改革。但阿根廷政局总是在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左右对抗换届,经济模式则在福利+赤字+通胀或者紧缩+自由化+两极分化之间大幅摇摆。结果就是国家似乎进入“死亡螺旋”,国家常年保持财政赤字,本世纪以来财政赤字有16年,主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商品牛市中取得7年的少量盈余。2023年末,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83.1%,名列发展中国家前茅。年均财政赤字率超过GDP的3.5%,超过年均GDP增长率。脱缰的赤字长期不可持续,要么引发债务危机,要么引发恶性通胀。目前,米莱的紧缩政策走在准确的方向上,但能否坚持下去,能否兼顾弱势群体,特别是激发投资和增长,目前尚未可知。

八、阿根廷米莱总统为什么频频高调对阿以冲突、俄乌冲突表态?

米莱总统频频高调介入阿以冲突和俄乌战争,身处乱局万里之遥,却不惜得罪阿拉伯一众国家。其背后良苦用心是想获得美西方对其改革的资金支持。2023年末,阿根廷政府债务与GDP之比高达88.4%,其中外债2878亿美元,占GDP之比达到31%。今年一季度外债新增21.6亿美元,余额达2890亿美元。而由于米莱上台后货币贬值,外债占GDP比重跳升至58%,位于新兴市场前列。偿债率(本年度外债还本付息额/本年度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高于50%,远远超过20%的国际警戒线。而阿根廷最新公布的2024年5月外汇储备仅有241亿美元。仅够支持4个月进口,接近国际公认的三个月进口最低限度。雪上加霜的是,阿根廷还有部分内债是与通胀挂钩的,类似于美国的通胀连接国债(TIPS)。该债务在2023年7月相当于465亿美元,随着三位数通胀,这部分内债随之膨胀。

总之,阿根廷迫切需要再次获得国际社会的减债和新的外部融资。而阿根廷最大债权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金额大约500亿美元。2024年6月,IMF评估团认为“继续争取官方债权人的外部融资和技术支持至关重要”。

米莱总体的亲美西方表演终于换来了美西方的回报,今年1月和6月,美西方代表占多数、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的IMF执董会肯定了阿根廷改革,认为这些改革将促进内外部融资目标的实现,并分别发放了47亿和8亿美元再融资贷款。

九、阿根廷改革是否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国际投资者现在实际上也都在阿根廷的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因为改革而增加。今年前四个月,外商直接投资2.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4亿美元增长7%,但较米莱总统执政前的平均水平0.88亿还是下滑了三成。

投资者观望的深层原因在于营商环境恶化趋势挫伤了投资者信心。阿根廷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在拉美地区处于较高水平,新政府上台后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进入。但司法体系效率不高,时常造成案件积压,司法会受到政治的影响,税收负担较重,行政效率有待提升。阿根廷的腐败问题一直很严重,如反腐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执法依据。在透明国际公布的2023年全球180个国家清廉指数中,阿根廷位列第98位,连降4年,相较1995年的球球第24名明显滑坡。在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阿根廷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6位,相比2016年下降的70名下降了56位。这些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阿根廷的投资积极性。

十、米莱的改革前景如何?

米莱的“休克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缓解了通胀,但该国同时也面临贫困率上升、经济衰退等挑战。米莱曾经声称“休克疗法”将是“最后一杯糟糕的苦酒”。但是,这很可能只是米莱的一厢情愿。

“政治困局将成为米莱总统激进改革越来越大的政治阻力。尽管米莱总统在大选中赢得大多数选民支持,但其政治势力弱,所属政党“自由前进党”在参议院72席中仅占8席,众议院257席中仅占38席。今年3月,米莱推出的综合法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反对派指责没有一条保护劳工利益,贴上了“电锯改革”标签。此后米莱收敛锋芒、放低姿态,经过多次修改才在4月和6月分获众参两院投票中惊险过关。

“电锯改革”短期内造成大量失业人员,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阻力。阿根廷天主教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贫困率达到57.4%,为20年来最高。新政已经引发3月、5月和7月三轮全国性罢工,其目的是要表达对政府经济新政的反对。金融市场也比较审慎,阿根廷的股市在米莱上台后上涨了50%,看似很多,其实甚至没有追平通胀。而且,目前股市已经徘徊不前了一个多月。预计改革的“阵痛”恐怕还会持续。

从国际经验来看,结构性改革和营商环境改善必不可少。从供给侧来看,削减开支总有尽头,关键在于激励国内生产,做大蛋糕。然而,新政实施后,可能是投入品进口秩序和价格体系遭到紊乱,产能利用率从之前的66%暴跌到55%,半年中一直在53%到55%之间徘徊,没有太大起色。工业生产秩序的混乱和私营工厂倒闭,可能反过来在未来刺激进口。如何重振制造业和矿业,增加就业机会,是未来米莱改革的重要议题。

国际机构的持续支持也必不可少。阿根廷目前的主权宅评级为CCC,离违约仅差一步之遥,没有国际私人贷款人愿意提供融资,因为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减债,阿根廷很快又重新外债累累。6月,IMF预计阿根廷2024年经济增速-3.5%,较2024年4月的-2.8%下调了0.7个百分点,但2025年增速预测提高从2024年4月的0%提高到5%。同时,IMF预测阿根廷将于2025年底或更早时间重返国际资本市场。笔者认为,IMF陷入了一个尴尬的两难境地:每次贷款到期,都需要自己发放一笔新贷款为阿根廷续命。值得注意的是,IMF再融资利息高达8%,与其最后贷款人角色和通常的优惠救助条件极不相称。高溢价可能隐含对其违约概率的真实估计。实际上,大多数国际研究机构比IMF更加悲观。经济学人智库和牛津经济研究所都认为,虽然米莱改革雷厉风行,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除非奇迹发生才能挽救休克疗法。

综上所述,阿根廷米莱总统的“休克疗法”直面当前的经济危机,是在准确的道路上,似乎初见成效。但其最终的成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米莱总统接下来每一步改革都要走对,否则米莱总统难以让阿根廷走出债务泥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您可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上生成「OR新媒体」app
法如下: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oror.vip 进入官网首页,然后选择“分享到”,再选择“添加到主屏幕”。
这样OR新媒体」app就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上生成了。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