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10-14 10:00
商业与经济

北京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对台湾意味着什么?

中国大陆的经济蓝图有望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
台湾-2
Amber Wang,Lawrence Chung

上个月,在北京郊区,一个台湾企业高管代表团参观了中国大陆一家领先制造商闪亮的新型电动汽车,以探索潜在的合作机会。

该代表团成员包括为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供应零部件的台达电子等大公司以及为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零部件的航海科技等小型企业的代表。

台湾企业几十年来一直在中国大陆投资,但最近的这次访问凸显了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式之一,许多台湾公司现在向包括电动汽车行业在内的一系列高科技领域的大陆领先企业供应专用零部件。

现在,随着北京开始敲定其最新的五年计划(预计该计划将重点关注创新和大陆国内市场),台湾企业正在做好准备,利用该计划提供的任何机遇。

分析人士表示,该计划将于2026年至2030年实施,旨在深化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融合,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他们还希望该计划能够促进进一步的社会和文化交流——北京认为这将为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然而,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特别是在台湾的主要产业半导体领域,美国的出口管制以及台湾的配合使合作变得复杂。

中国大陆自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年后)起就以五年计划指导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后几十年,台湾与大陆关系一直处于冰冻状态,但1987年,当北京寻求台湾的投资和技术时,两岸亲属探访得以恢复。

1991年,北京发布了十年规划和五年规划,首次提出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并鼓励台湾投资。

此后,每一项规划都与台湾有所关联。最新一项规划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强调了沿海省份福建“一体化”的重要性、惠及台胞的政策、产业合作以及“两岸共同市场”。

声明中还明确警告不要支持“台独”,并简要概述了北京的国防政策,该政策也因其对台信号而受到密切关注。

将台湾纳入这些计划背后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北京希望通过两岸融合和更紧密的民间联系来促进和平统一。

台湾在经济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陆不仅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且数十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特别是在电子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也带来了资本、供应链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推动了大陆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北京视台湾为一个分离省份,从未排除使用武力将其与大陆统一的可能性。包括台湾主要国际伙伴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但华盛顿反对使用武力,并依法有义务向台湾提供武器。

台北智库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志祥表示,尽管下一个五年计划可能会促进两岸经济和社会融合,但对台湾投资者的优惠“超国民待遇”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其企业也积累了自己的资本和技术,国内企业越来越认为台湾企业享受的优惠待遇是一种不公平的特权,”罗说。

因此,许多台湾企业已经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而撤离。但他补充说,那些留下来的台湾企业根基深厚,并且与中国大陆的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竞争力。“他们并不弱,也不一定依赖特殊待遇,”罗志祥说。

他还认为,台北市政府很难迫使剩余的公司退出,因为与大陆竞争对手相比,大多数公司在其经营地区的本地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在人工智能领域,台湾拥有硬件优势,可以补充大陆在算法和应用市场方面的优势
陈宏钦,威盛科技

预计该五年计划的正式建议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中央四中全会后发布,最终版本预计将在三月份的年度立法会议上获得批准。

然而,党的领导层已经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战)的背景下,他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提高经济韧性、刺激国内消费和加强中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上。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加速增长。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承受失去这个巨大市场的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经济分析师表示。

“新生产力推动的产业、科技、生产方式的进步,为台湾企业带来机遇,对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福建闽南师范大学王建民表示,人工智能、半导体、医疗保健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是两岸合作最具前景的领域。

目前,中国大陆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与此同时,台湾的主要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为汽车制造商生产高质量的零部件和硬件。

受益于这种安排的企业包括威盛科技首席执行官陈宏进,他表示,该公司向比亚迪和东风汽车等 15 家大陆汽车制造商供应一系列零部件,从车载手机充电系统到限速器。

陈宏进表示:“无论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还是生物科技,台湾企业自然会从传统的出口导向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更大合作与发展。”

“在人工智能领域,台湾拥有硬件优势,可以与大陆在算法和应用市场方面的优势互补。未来五年,两岸合作将创造巨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台湾前副院长杜武迪(Woody Duh)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电动汽车产业融合。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台湾企业高管访问期间,杜武迪在一个科技论坛上表示,“我们一定能够通过结合台湾的专业知识和大陆的生产规模,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然而,一些台湾企业发现自己越来越陷入中美竞争之中,特别是那些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影响或面临来自大陆企业日益激烈竞争的企业。

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兼大陆处处长刘孟春表示:“过去企业可以通过东盟和其他国家进行转口。

“由于这条路线现在被封锁,明年大陆将推出新的五年计划,他们又将面临另一个障碍。”

他表示,新计划还将使台湾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风险。

官方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大幅下降。去年,台湾海外投资中,只有略高于7%流向了大陆,而2010年这一比例高达80%。

美国限制是限制台湾企业向大陆供应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障碍
内地分析师

台湾一家大型纺织公司的总裁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很明显,中国大陆政府不鼓励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高污染产业。

对台湾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将面临挑战,除非它们能够转向创新驱动型行业。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工厂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已赶超,挤压着台湾企业曾经赖以生存的空间。

他还指出了关税的影响,称许多服装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或孟加拉国。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包括限制高科技产品的进入,也对北京的对台政策产生了影响。

北京指责台湾与美国勾结,压制中国大陆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芯国际等大陆领先科技公司列入台湾贸易黑名单。

台北还承诺深化与华盛顿的经济联系,并支持美国再工业化和发展其人工智能产业的努力。尽管台湾担心其自身芯片产业将受到影响,但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也承诺在美国投资高达1650亿美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陆两岸经济问题分析人士表示:“美国的限制是限制台湾企业向大陆供应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障碍。”

他补充说,这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仍将是一个挑战,但尽管台湾预计将继续在制造尖端先进节点(用于高性能人工智能和计算的最复杂芯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大陆已经扩大了制造成熟节点的能力,这是一项较老但广泛使用的技术。

“因此,海峡两岸在这些成熟技术领域的竞争将会加剧。但总体而言,双方仍具有互补性,在服务器硬件等领域仍有合作潜力。”他说道。



相关内容

  • 人工智能上海投资人寻找“中国英伟达”
台湾-2
2025-10-14 10:00
商业与经济

北京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对台湾意味着什么?

中国大陆的经济蓝图有望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
Amber Wang,Lawrence Chung

上个月,在北京郊区,一个台湾企业高管代表团参观了中国大陆一家领先制造商闪亮的新型电动汽车,以探索潜在的合作机会。

该代表团成员包括为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供应零部件的台达电子等大公司以及为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零部件的航海科技等小型企业的代表。

台湾企业几十年来一直在中国大陆投资,但最近的这次访问凸显了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式之一,许多台湾公司现在向包括电动汽车行业在内的一系列高科技领域的大陆领先企业供应专用零部件。

现在,随着北京开始敲定其最新的五年计划(预计该计划将重点关注创新和大陆国内市场),台湾企业正在做好准备,利用该计划提供的任何机遇。

分析人士表示,该计划将于2026年至2030年实施,旨在深化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融合,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他们还希望该计划能够促进进一步的社会和文化交流——北京认为这将为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然而,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特别是在台湾的主要产业半导体领域,美国的出口管制以及台湾的配合使合作变得复杂。

中国大陆自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年后)起就以五年计划指导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后几十年,台湾与大陆关系一直处于冰冻状态,但1987年,当北京寻求台湾的投资和技术时,两岸亲属探访得以恢复。

1991年,北京发布了十年规划和五年规划,首次提出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并鼓励台湾投资。

此后,每一项规划都与台湾有所关联。最新一项规划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强调了沿海省份福建“一体化”的重要性、惠及台胞的政策、产业合作以及“两岸共同市场”。

声明中还明确警告不要支持“台独”,并简要概述了北京的国防政策,该政策也因其对台信号而受到密切关注。

将台湾纳入这些计划背后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北京希望通过两岸融合和更紧密的民间联系来促进和平统一。

台湾在经济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陆不仅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且数十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特别是在电子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也带来了资本、供应链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推动了大陆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北京视台湾为一个分离省份,从未排除使用武力将其与大陆统一的可能性。包括台湾主要国际伙伴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但华盛顿反对使用武力,并依法有义务向台湾提供武器。

台北智库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志祥表示,尽管下一个五年计划可能会促进两岸经济和社会融合,但对台湾投资者的优惠“超国民待遇”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其企业也积累了自己的资本和技术,国内企业越来越认为台湾企业享受的优惠待遇是一种不公平的特权,”罗说。

因此,许多台湾企业已经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而撤离。但他补充说,那些留下来的台湾企业根基深厚,并且与中国大陆的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竞争力。“他们并不弱,也不一定依赖特殊待遇,”罗志祥说。

他还认为,台北市政府很难迫使剩余的公司退出,因为与大陆竞争对手相比,大多数公司在其经营地区的本地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在人工智能领域,台湾拥有硬件优势,可以补充大陆在算法和应用市场方面的优势
陈宏钦,威盛科技

预计该五年计划的正式建议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中央四中全会后发布,最终版本预计将在三月份的年度立法会议上获得批准。

然而,党的领导层已经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战)的背景下,他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提高经济韧性、刺激国内消费和加强中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上。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加速增长。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承受失去这个巨大市场的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经济分析师表示。

“新生产力推动的产业、科技、生产方式的进步,为台湾企业带来机遇,对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福建闽南师范大学王建民表示,人工智能、半导体、医疗保健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是两岸合作最具前景的领域。

目前,中国大陆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与此同时,台湾的主要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为汽车制造商生产高质量的零部件和硬件。

受益于这种安排的企业包括威盛科技首席执行官陈宏进,他表示,该公司向比亚迪和东风汽车等 15 家大陆汽车制造商供应一系列零部件,从车载手机充电系统到限速器。

陈宏进表示:“无论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还是生物科技,台湾企业自然会从传统的出口导向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更大合作与发展。”

“在人工智能领域,台湾拥有硬件优势,可以与大陆在算法和应用市场方面的优势互补。未来五年,两岸合作将创造巨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台湾前副院长杜武迪(Woody Duh)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电动汽车产业融合。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台湾企业高管访问期间,杜武迪在一个科技论坛上表示,“我们一定能够通过结合台湾的专业知识和大陆的生产规模,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然而,一些台湾企业发现自己越来越陷入中美竞争之中,特别是那些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影响或面临来自大陆企业日益激烈竞争的企业。

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兼大陆处处长刘孟春表示:“过去企业可以通过东盟和其他国家进行转口。

“由于这条路线现在被封锁,明年大陆将推出新的五年计划,他们又将面临另一个障碍。”

他表示,新计划还将使台湾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风险。

官方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大幅下降。去年,台湾海外投资中,只有略高于7%流向了大陆,而2010年这一比例高达80%。

美国限制是限制台湾企业向大陆供应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障碍
内地分析师

台湾一家大型纺织公司的总裁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很明显,中国大陆政府不鼓励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高污染产业。

对台湾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将面临挑战,除非它们能够转向创新驱动型行业。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工厂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已赶超,挤压着台湾企业曾经赖以生存的空间。

他还指出了关税的影响,称许多服装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或孟加拉国。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包括限制高科技产品的进入,也对北京的对台政策产生了影响。

北京指责台湾与美国勾结,压制中国大陆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芯国际等大陆领先科技公司列入台湾贸易黑名单。

台北还承诺深化与华盛顿的经济联系,并支持美国再工业化和发展其人工智能产业的努力。尽管台湾担心其自身芯片产业将受到影响,但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也承诺在美国投资高达1650亿美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陆两岸经济问题分析人士表示:“美国的限制是限制台湾企业向大陆供应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障碍。”

他补充说,这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仍将是一个挑战,但尽管台湾预计将继续在制造尖端先进节点(用于高性能人工智能和计算的最复杂芯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大陆已经扩大了制造成熟节点的能力,这是一项较老但广泛使用的技术。

“因此,海峡两岸在这些成熟技术领域的竞争将会加剧。但总体而言,双方仍具有互补性,在服务器硬件等领域仍有合作潜力。”他说道。



相关内容

  • 人工智能上海投资人寻找“中国英伟达”
 

读者评论
OR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