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08 07:48
科技

特朗普政府打出发展AI“组合拳”战略,美中人工智慧竞赛走向全方位博弈?

从硬体到算法,从监管到价值观,人工智慧(AI)已成为美中两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AI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常思颖



从硬体到算法,从监管到价值观,人工智慧(AI)已成为美中两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2025年年初,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发布开源模型,以其高性能和开放性迅速获得全球开发者青睐,被视为中国在AI竞赛中迅速崛起的象征。

将这视为警钟的美国做出迅速反应。 7月底,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政府在上任仅六个月,就发布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国家战略:一份核心政策蓝图《赢得AI竞赛:美国人工智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及三项行政命令,构成被解读为一套“组合拳”的系统性AI政策。



特朗普政府在这份蓝图中直指中国,表示要“对抗中国在国际治理机构的影响力”。强调将利用美国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倡导“体现美国价值”的技术标准,并“抵制威权主义影响”。

美国政治风险赘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地缘政治部门主管鲁晓萌分析认为,一场由意识形态引导的美中AI算法战呼之欲出。“这明确了(美国)要在全球南方的竞争中,跟中国的算法对抗,”她对BBC说。

一场没有硝烟的竞赛

中国在AI领域迅速崛起,让美国这个传统科技强国感到压力。中国正利用其庞大数据库,在国内加紧创新,在国外推广算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在前沿推动创新,开发先进的面部识别系统、语言处理工具等技术。

就在上海刚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强提议,要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推动多边开源合作。有分析认为, 这意在传达北京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力的野心。

近年,西方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担忧,中国的主导地位将塑造全球技术规范和治理,甚至借此输出自己的的意识形态。

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中国公司旗下的Tiktok在出海过程中遭遇国家安全、资料隐私等质疑,特朗普政府已经限制在政府设备上使用,并要求将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Tiktok在美国有1.7亿用户,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白宫在此背景下推出《行动计划》,在多个领域提升自身技术,并抗衡中国的影响力。“正如我们赢得了太空竞赛,美国及其盟友也必须赢得这场AI竞赛,”白宫在《行动计画》中写道。

这份政策蓝图有三个核心目标:加速AI技术创新;强化AI基础设施;出口美国价值观的技术。

“计划的重点在于,在基础人工智慧技术方面确立领导地位,并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使美国企业能在其中塑造国际标准和规范”,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法学教授张湖月对BBC说。

这份蓝图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就在发布当天,特朗普签署三份行政命令——涵盖出口管制、数据中心审批、“反觉醒AI”审查——为计划注入执行力,意味着政策预计在未来6到12个月内生效。

这显示出白宫对人工智慧产业的系统性部署,也透露出另一层意图:在AI的多个关键战场上和中国一较高下。

“觉醒AI”政令:价值观之争

在这些最新美国AI政策里,最醒目的莫过于特朗普签署的“防止觉醒AI”行政令。

“觉醒AI”这个说法源自于部分保守派对AI系统输出偏向进步主义或“政治正确”倾向的担忧,目前已经成爲美国AI政策中的讨论热点。其中,OpenAI等公司的模式被质疑在处理种族、性别、宗教、移民、枪枝等议题时,表现出挺自由派价值的偏见。

中国的Deepseek也被质疑自我审查,比如在政治敏感问题上不做回答,或者重述官方的叙事。

新政令要求所有参与联邦合约的AI企业,必须证明其模型不含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偏见。

行政命令还授权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评估中国的AI前沿模型,“以判断是否带有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内容和审查逻辑。”

鲁晓萌指出,NIST原来的工作任务是对人工智慧产品进行安全测试,而新的工作任务是测试算法里面有没有威权主义的因素。

“那就是明摆着要测中国算法,看看中国算法里面是不是被中国政府灌输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内容,所以他们答出来的问题都是带着那些意识形态色彩的。”

特朗普政府一贯强调去监管化,尤其在科技领域。政策蓝图明确指出:为私部门松绑,移除监管障碍。

具体来说,政府将与所有联邦机构合作,修订或废除所有阻碍人工智慧发展的法规、规则、备忘录、行政命令、指导文件、政策声明和跨机构协议。

这样做目标是让AI企业“自由驰骋”,尤其在晶片制造、数据中心、算法研发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干预。

出于对数据隐私、安全、伦理等担忧,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曾推动严格的法规。虽然有助于保护公衆利益,但对初创企业构成压力。

反观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市场化发展,注重先发展,后规范的策略,也因此促使中国在人脸识别、机器人创新等方面迅速崛起。

为此,特朗普已撤销了拜登政府2023年签署的行政命令,该命令原本为AI开发设定更高的安全标准和透明度,被视为开启强监管时代的标志。

而特朗普的计画则直接规定:联邦AI资金不得流向监管过于严苛的州。

这意味着,重视隐私权保护与算法审查的AI公司,或将在联邦合约和研发支援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数据中心+开放模型:软硬实力双重应战

如果说算法是AI的灵魂,那么算力就是燃料。特朗普政府已将AI时代的关键资源——算力——摆在国家安全议程的中心。

白宫签署《加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联邦许可》行政令,要求简化审批流程,为半导体工厂、数据中心建置、能源网路等基础设施“开绿灯”。

AI模型的训练和部署依赖数以万计的GPU晶片,消耗的能源是传统伺服器的数倍。根据业界估算,一家顶级AI实验室运行一个大型模型,年耗电量可供10万个家庭使用。

为满足能源需求,政策蓝图提出,防止关键发电设施过早退役,并探索创新方式,在高峰需求期间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要建立一个全国性计划,让电力公司给数据中心提供足够的电力,这在行业内受到欢迎”,欧亚集团的鲁晓萌说。

除了硬件,美国政府也意识到AI模型本身的地缘政治价值。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必须确保拥有体现美国价值观的领先AI开放模型”,这被解释为对中国策略的回应。

中国政府及科技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开放模型策略,即允许全球开发者使用和改造模型。 DeepSeek等开源模式已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快速扩展。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赢得模型生态主导权,其影响可能比TikTok还要深远,美国显然不愿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不过,张湖月认为,关于开源模型的竞争,目前还难以明确结论。 “美国的研究机构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开源一些先进模型,以维持在全球开发者中的影响力。但我预计他们仍然会因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保留最尖端的模型。”

技术出口:打造“美式AI生态圈”

另一个战场,是围绕AI技术标准和出口的全球竞争。

中国近年大力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度,尤其在开发中国家,中国以低成本、高效率为优势,推广人脸识别等AI系统。美国担心,中国若主导AI标准,会削弱民主国家在全球科技治理的影响力。

基于此,美国政府宣布将启动所谓“全端AI出口包”(AI Tech Stack Package),推广从硬体、基础模型、应用、治理框架等的完整技术体系,意图减少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不过,现实可能并不乐观。由于预算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的对外技术援助计画大幅缩水,国务院也裁员10%。 “这跟他的政策目标是相抵触的,”鲁晓萌说。

在AI技术出口上,核心战线是高端晶片。

特朗普政府先前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阻止英伟达(NVIDIA)等企业向中国出口先进AI晶片,而就在《计画》发布前一个星期,美国突然恢复了对一款适用于推理任务的晶片(H20)的出口,引发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项“松绑”可能削弱长期出口管制策略。支持者则称,这是一种谈判策略,为了与中国在经贸谈判中争取空间。

张湖月认为,H20晶片出口政策逆转,“反映出美国战略的更广泛转变,特朗普政府看起来不再追求全面脱钩,而是认为维持技术上的相互依存更有价值。”

“允许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保留一席之地,有助于扩大美国影响力,并确保全球开发者继续在美国平台上进行开发。这标志着与早期拜登政府以防御和遏制为主的战略姿态有了显著不同。”

鲁晓萌则认为,特朗普政府在晶片的出口管制上做了主动让步,但让步之后又说要强力的实施管制,“这反映政府内部有两派:一派说科技要发展,要用我们强力的市场力量、产品力量来扩大政府的影响,所以给H20这样的晶片放行;但另外一方的逻辑是,我们要进一步对中国的出口。”

“所以是自相矛盾的,可以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协调好。”

不管怎样,AI这场竞赛,不仅关乎技术,更是未来全球秩序的塑造。或许不是哪个国家输赢的问题,而是谁来制定最终的游戏规则。张湖月说:“中美两国都在大力投资人工智慧,但竞争的方向不同:美国专注推动技术前沿,中国则强调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生产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更倾向于将人工智慧视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实用工具;而美国则将人工智慧的优势地位视为一种战略性和象征性目标。 ”



相关内容(图文左右滑动)
OR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最受欢迎(图文左右滑动)
OR
+
  • 经济消费烈火烹油:疫情后的美国社会剪影
    瑞银对美国经济“失速”发出警告,称已显现动力耗尽迹象

    新关税举措或将对通胀和整体经济动能造成影响。


  • 英超孙兴慜的白鹿巷十年
    体育|孙兴慜的白鹿巷十年

    范力文:孙兴慜的职业生涯没有好高骛远,以他的能力自然能在更强的世界豪门俱乐部立足,但也不太可能成为传奇。最终,他以亚洲式的心性不断积累,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地位。


  • 揭秘让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致富的投资帝国
    OpenAI发布其迄今最强大新模型GPT-5

    这是OpenAI耗时两年多的研发结晶,阿尔特曼称与其互动的感觉就好比同所有领域的“博士级专家”交谈。


  • 中国房地产谁在抛弃一线二手房?
    在环京楼市里赔掉十年的年轻人

    小唐决心离开北京回老家了。12年前,他在北京工作,想要在这座城市扎根留下,想在北京给自己一个家。12年后,他身处失业的浪潮里,唯一的愿望是快点卖掉房子,回到老家县城。


AI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2025-08-08 07:48
科技

特朗普政府打出发展AI“组合拳”战略,美中人工智慧竞赛走向全方位博弈?

从硬体到算法,从监管到价值观,人工智慧(AI)已成为美中两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常思颖



从硬体到算法,从监管到价值观,人工智慧(AI)已成为美中两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2025年年初,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发布开源模型,以其高性能和开放性迅速获得全球开发者青睐,被视为中国在AI竞赛中迅速崛起的象征。

将这视为警钟的美国做出迅速反应。 7月底,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政府在上任仅六个月,就发布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国家战略:一份核心政策蓝图《赢得AI竞赛:美国人工智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及三项行政命令,构成被解读为一套“组合拳”的系统性AI政策。



特朗普政府在这份蓝图中直指中国,表示要“对抗中国在国际治理机构的影响力”。强调将利用美国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倡导“体现美国价值”的技术标准,并“抵制威权主义影响”。

美国政治风险赘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地缘政治部门主管鲁晓萌分析认为,一场由意识形态引导的美中AI算法战呼之欲出。“这明确了(美国)要在全球南方的竞争中,跟中国的算法对抗,”她对BBC说。

一场没有硝烟的竞赛

中国在AI领域迅速崛起,让美国这个传统科技强国感到压力。中国正利用其庞大数据库,在国内加紧创新,在国外推广算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在前沿推动创新,开发先进的面部识别系统、语言处理工具等技术。

就在上海刚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强提议,要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推动多边开源合作。有分析认为, 这意在传达北京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力的野心。

近年,西方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担忧,中国的主导地位将塑造全球技术规范和治理,甚至借此输出自己的的意识形态。

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中国公司旗下的Tiktok在出海过程中遭遇国家安全、资料隐私等质疑,特朗普政府已经限制在政府设备上使用,并要求将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Tiktok在美国有1.7亿用户,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白宫在此背景下推出《行动计划》,在多个领域提升自身技术,并抗衡中国的影响力。“正如我们赢得了太空竞赛,美国及其盟友也必须赢得这场AI竞赛,”白宫在《行动计画》中写道。

这份政策蓝图有三个核心目标:加速AI技术创新;强化AI基础设施;出口美国价值观的技术。

“计划的重点在于,在基础人工智慧技术方面确立领导地位,并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使美国企业能在其中塑造国际标准和规范”,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法学教授张湖月对BBC说。

这份蓝图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就在发布当天,特朗普签署三份行政命令——涵盖出口管制、数据中心审批、“反觉醒AI”审查——为计划注入执行力,意味着政策预计在未来6到12个月内生效。

这显示出白宫对人工智慧产业的系统性部署,也透露出另一层意图:在AI的多个关键战场上和中国一较高下。

“觉醒AI”政令:价值观之争

在这些最新美国AI政策里,最醒目的莫过于特朗普签署的“防止觉醒AI”行政令。

“觉醒AI”这个说法源自于部分保守派对AI系统输出偏向进步主义或“政治正确”倾向的担忧,目前已经成爲美国AI政策中的讨论热点。其中,OpenAI等公司的模式被质疑在处理种族、性别、宗教、移民、枪枝等议题时,表现出挺自由派价值的偏见。

中国的Deepseek也被质疑自我审查,比如在政治敏感问题上不做回答,或者重述官方的叙事。

新政令要求所有参与联邦合约的AI企业,必须证明其模型不含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偏见。

行政命令还授权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评估中国的AI前沿模型,“以判断是否带有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内容和审查逻辑。”

鲁晓萌指出,NIST原来的工作任务是对人工智慧产品进行安全测试,而新的工作任务是测试算法里面有没有威权主义的因素。

“那就是明摆着要测中国算法,看看中国算法里面是不是被中国政府灌输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内容,所以他们答出来的问题都是带着那些意识形态色彩的。”

特朗普政府一贯强调去监管化,尤其在科技领域。政策蓝图明确指出:为私部门松绑,移除监管障碍。

具体来说,政府将与所有联邦机构合作,修订或废除所有阻碍人工智慧发展的法规、规则、备忘录、行政命令、指导文件、政策声明和跨机构协议。

这样做目标是让AI企业“自由驰骋”,尤其在晶片制造、数据中心、算法研发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干预。

出于对数据隐私、安全、伦理等担忧,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曾推动严格的法规。虽然有助于保护公衆利益,但对初创企业构成压力。

反观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市场化发展,注重先发展,后规范的策略,也因此促使中国在人脸识别、机器人创新等方面迅速崛起。

为此,特朗普已撤销了拜登政府2023年签署的行政命令,该命令原本为AI开发设定更高的安全标准和透明度,被视为开启强监管时代的标志。

而特朗普的计画则直接规定:联邦AI资金不得流向监管过于严苛的州。

这意味着,重视隐私权保护与算法审查的AI公司,或将在联邦合约和研发支援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数据中心+开放模型:软硬实力双重应战

如果说算法是AI的灵魂,那么算力就是燃料。特朗普政府已将AI时代的关键资源——算力——摆在国家安全议程的中心。

白宫签署《加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联邦许可》行政令,要求简化审批流程,为半导体工厂、数据中心建置、能源网路等基础设施“开绿灯”。

AI模型的训练和部署依赖数以万计的GPU晶片,消耗的能源是传统伺服器的数倍。根据业界估算,一家顶级AI实验室运行一个大型模型,年耗电量可供10万个家庭使用。

为满足能源需求,政策蓝图提出,防止关键发电设施过早退役,并探索创新方式,在高峰需求期间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要建立一个全国性计划,让电力公司给数据中心提供足够的电力,这在行业内受到欢迎”,欧亚集团的鲁晓萌说。

除了硬件,美国政府也意识到AI模型本身的地缘政治价值。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必须确保拥有体现美国价值观的领先AI开放模型”,这被解释为对中国策略的回应。

中国政府及科技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开放模型策略,即允许全球开发者使用和改造模型。 DeepSeek等开源模式已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快速扩展。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赢得模型生态主导权,其影响可能比TikTok还要深远,美国显然不愿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不过,张湖月认为,关于开源模型的竞争,目前还难以明确结论。 “美国的研究机构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开源一些先进模型,以维持在全球开发者中的影响力。但我预计他们仍然会因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保留最尖端的模型。”

技术出口:打造“美式AI生态圈”

另一个战场,是围绕AI技术标准和出口的全球竞争。

中国近年大力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度,尤其在开发中国家,中国以低成本、高效率为优势,推广人脸识别等AI系统。美国担心,中国若主导AI标准,会削弱民主国家在全球科技治理的影响力。

基于此,美国政府宣布将启动所谓“全端AI出口包”(AI Tech Stack Package),推广从硬体、基础模型、应用、治理框架等的完整技术体系,意图减少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不过,现实可能并不乐观。由于预算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的对外技术援助计画大幅缩水,国务院也裁员10%。 “这跟他的政策目标是相抵触的,”鲁晓萌说。

在AI技术出口上,核心战线是高端晶片。

特朗普政府先前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阻止英伟达(NVIDIA)等企业向中国出口先进AI晶片,而就在《计画》发布前一个星期,美国突然恢复了对一款适用于推理任务的晶片(H20)的出口,引发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项“松绑”可能削弱长期出口管制策略。支持者则称,这是一种谈判策略,为了与中国在经贸谈判中争取空间。

张湖月认为,H20晶片出口政策逆转,“反映出美国战略的更广泛转变,特朗普政府看起来不再追求全面脱钩,而是认为维持技术上的相互依存更有价值。”

“允许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保留一席之地,有助于扩大美国影响力,并确保全球开发者继续在美国平台上进行开发。这标志着与早期拜登政府以防御和遏制为主的战略姿态有了显著不同。”

鲁晓萌则认为,特朗普政府在晶片的出口管制上做了主动让步,但让步之后又说要强力的实施管制,“这反映政府内部有两派:一派说科技要发展,要用我们强力的市场力量、产品力量来扩大政府的影响,所以给H20这样的晶片放行;但另外一方的逻辑是,我们要进一步对中国的出口。”

“所以是自相矛盾的,可以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协调好。”

不管怎样,AI这场竞赛,不仅关乎技术,更是未来全球秩序的塑造。或许不是哪个国家输赢的问题,而是谁来制定最终的游戏规则。张湖月说:“中美两国都在大力投资人工智慧,但竞争的方向不同:美国专注推动技术前沿,中国则强调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生产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更倾向于将人工智慧视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实用工具;而美国则将人工智慧的优势地位视为一种战略性和象征性目标。 ”



相关内容(图文左右滑动)
OR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特别报道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