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7-22 14:07
商业与经济

比亚迪高处不胜寒 三面夹击下全年销售目标或难达成

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也持续阻挠比亚迪的扩张计划;老牌厂商不仅拥有消费者信任,还具备更成熟的售后网络。
当比亚迪不掩饰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雄心
李嘉洪



对于中国头号汽车制造商来说,高处不胜寒并非虚言,新的挑战正在逼近。

比亚迪近期月度销量的增长趋于停滞,而夏季本就是消费低迷期,这一趋势短期内恐难扭转。

北京方面开始对价格战投以更严厉的目光。当局上周要求遏制电动车行业“非理性竞争”,反映出监管层希望减小价格战带来的通缩效应,以免其危及经济与产业增长。

比亚迪一些海外扩张行动遭遇的挑战超出此前预期,外界不禁思考这个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根基是否正在动摇?

目前看来连年保持销量高增长的比亚迪有可能在今年罕见失手,无法完成全年销量目标。若要达标,该公司接下来每月需售出56万辆新能源汽车直到12月底,这一数字超出了其通常单月可达成的水平。比亚迪历史上单月最高销量是去年12月创下的近51.5万辆。

分析师开始怀疑比亚迪或无法实现2025年550万辆的交付目标。市场正在持续下调预期。

德意志银行本月早些时候表示,预计比亚迪今年的批发销量将为500万辆,其中400万来自国内,100万来自海外;摩根士丹利上月将预期下调至530万辆,理由是新车型数量减少。彭博行业研究的分析师Joanne Chen表示,若比亚迪希望保持当前轨迹,下半年需要在利润上做出让步,继续提供大幅折扣。

她表示:“监管压力将限制直接调低标价,但竞争并未消失,维持销售动能仍需通过零售端促销实现。新车型推出与持续的技术升级同样关键。”

Edmond de Rothschild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Bing Yuan表示,许多市场观察人士如今较为现实地预期比亚迪全年销量约为500万辆。“我感觉这是市场的共识”。

剔除海外与商用车销售,比亚迪在中国的核心乘用车交付正在萎缩。6月其在华销量同比下滑8%,吉利、蔚来、小米等品牌的汽车更受消费者青睐。汇丰控股数据显示,吉利上半年市场份额增长最快,而比亚迪是市占率下滑最多的企业之一。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表现相对较好,预计将达成80万辆出口目标。事实上,比亚迪目前已完成近60%。不过,尽管海外销售利润率更高,有助于抵消国内市场的激进促销压力,但部分海外市场也带来了新的困难。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比亚迪在那里有宏大计划,计划在特斯拉进入后将市场份额扩大数倍。但目前电动车在该国汽车销售的占比仅略超1%,高昂的购置成本、稀缺的充电设施及极端高温对电动车普及构成挑战。

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也持续阻挠比亚迪的扩张计划。尽管比亚迪在欧洲正从较低基数快速增长,但面临高关税障碍和来自传统车企的日益激烈竞争——这些老牌厂商不仅拥有消费者信任,还具备更成熟的售后网络。

在国内,比亚迪因为价格战而面临更强监管压力。今年5月底,比亚迪最高降价幅度达34%,引发行业内新一轮大规模降价潮。之后,《人民日报》发出含蓄警告,批评这种“内卷式”竞争。

外界普遍质疑北京是否真的能阻止一家民营企业参与价格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协调人Tianlei Huang表示,当局可能会通过行政手段确立事实上的价格底线,例如进行成本调查或价格审查,甚至协调头部车企联合减产。但他也坦言这些措施执行难度不小。

不管怎样,比亚迪必须保持谨慎。该公司将在下月晚些时候公布上半年财报,并在未来几周发布7月销量数据,分析师们已严阵以待,准备审视其2025年目标是否正变得愈加遥不可及。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当比亚迪不掩饰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雄心
2025-07-22 14:07
商业与经济

比亚迪高处不胜寒 三面夹击下全年销售目标或难达成

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也持续阻挠比亚迪的扩张计划;老牌厂商不仅拥有消费者信任,还具备更成熟的售后网络。
李嘉洪



对于中国头号汽车制造商来说,高处不胜寒并非虚言,新的挑战正在逼近。

比亚迪近期月度销量的增长趋于停滞,而夏季本就是消费低迷期,这一趋势短期内恐难扭转。

北京方面开始对价格战投以更严厉的目光。当局上周要求遏制电动车行业“非理性竞争”,反映出监管层希望减小价格战带来的通缩效应,以免其危及经济与产业增长。

比亚迪一些海外扩张行动遭遇的挑战超出此前预期,外界不禁思考这个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根基是否正在动摇?

目前看来连年保持销量高增长的比亚迪有可能在今年罕见失手,无法完成全年销量目标。若要达标,该公司接下来每月需售出56万辆新能源汽车直到12月底,这一数字超出了其通常单月可达成的水平。比亚迪历史上单月最高销量是去年12月创下的近51.5万辆。

分析师开始怀疑比亚迪或无法实现2025年550万辆的交付目标。市场正在持续下调预期。

德意志银行本月早些时候表示,预计比亚迪今年的批发销量将为500万辆,其中400万来自国内,100万来自海外;摩根士丹利上月将预期下调至530万辆,理由是新车型数量减少。彭博行业研究的分析师Joanne Chen表示,若比亚迪希望保持当前轨迹,下半年需要在利润上做出让步,继续提供大幅折扣。

她表示:“监管压力将限制直接调低标价,但竞争并未消失,维持销售动能仍需通过零售端促销实现。新车型推出与持续的技术升级同样关键。”

Edmond de Rothschild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Bing Yuan表示,许多市场观察人士如今较为现实地预期比亚迪全年销量约为500万辆。“我感觉这是市场的共识”。

剔除海外与商用车销售,比亚迪在中国的核心乘用车交付正在萎缩。6月其在华销量同比下滑8%,吉利、蔚来、小米等品牌的汽车更受消费者青睐。汇丰控股数据显示,吉利上半年市场份额增长最快,而比亚迪是市占率下滑最多的企业之一。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表现相对较好,预计将达成80万辆出口目标。事实上,比亚迪目前已完成近60%。不过,尽管海外销售利润率更高,有助于抵消国内市场的激进促销压力,但部分海外市场也带来了新的困难。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比亚迪在那里有宏大计划,计划在特斯拉进入后将市场份额扩大数倍。但目前电动车在该国汽车销售的占比仅略超1%,高昂的购置成本、稀缺的充电设施及极端高温对电动车普及构成挑战。

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也持续阻挠比亚迪的扩张计划。尽管比亚迪在欧洲正从较低基数快速增长,但面临高关税障碍和来自传统车企的日益激烈竞争——这些老牌厂商不仅拥有消费者信任,还具备更成熟的售后网络。

在国内,比亚迪因为价格战而面临更强监管压力。今年5月底,比亚迪最高降价幅度达34%,引发行业内新一轮大规模降价潮。之后,《人民日报》发出含蓄警告,批评这种“内卷式”竞争。

外界普遍质疑北京是否真的能阻止一家民营企业参与价格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协调人Tianlei Huang表示,当局可能会通过行政手段确立事实上的价格底线,例如进行成本调查或价格审查,甚至协调头部车企联合减产。但他也坦言这些措施执行难度不小。

不管怎样,比亚迪必须保持谨慎。该公司将在下月晚些时候公布上半年财报,并在未来几周发布7月销量数据,分析师们已严阵以待,准备审视其2025年目标是否正变得愈加遥不可及。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