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11 14:45
商业与经济

中国上半年GDP数据是否表明需要更多财政刺激?

经济学家表示,与美国贸易战相关的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可能会促使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北京cbd经济学家:若关税持续,中国对美出口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失”
Sylvia Ma



中国将于周二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细节,分析师们正在等待这一细节,以观察是否需要采取更多财政刺激措施来抵御来自华盛顿的关税风暴。

尽管市场普遍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达到5%,与全年目标一致,但人们仍担心,乐观的整体数据可能掩盖国内需求和就业持续疲软的状况。

除了国内这些结构性挑战之外,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尤其是在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促使许多经济学家呼吁加强财政支持。

“下半年……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外部挑战和冲击,”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连平为首的经济学家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他们写道:“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更有力、更创新、更广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他们指出,与美国的贸易战给国内经济带来了压力。

同样,央行顾问黄益平上个月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小组讨论中表示,如果外部不确定性引发国内经济下滑,他“非常赞成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他说。“我们非常担心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尽管在伦敦举行的突破性谈判为取消大部分双边出口管制奠定了基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仍宣布对 14 个国家征收高达 40% 的关税,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向 CNBC 表示,下一次双边会谈计划于下月初举行,届时 90 天的关税休战将到期。

麦格理投资银行的拉里·胡和张玉晓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有关关税的报道层出不穷,但 2025 年前五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贸易战 2.0 造成的损害很小。”

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可能超过5%,但他们也指出,由于国内需求疲软,“这种增长是通货紧缩、无就业、无利润的”。

他们表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很难摆脱持续的通货紧缩螺旋。然而,除非出口大幅放缓,否则不太可能采取政策刺激措施。这是因为政策制定者只想实现5%的增长目标,而不是超额完成。”

实际经济经验与宏观数据之间确实存在差距
瑞银高管胡一帆

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公司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市场预计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约为5.17%。

国家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GDP、投资、消费和就业数据。

分析人士还警告称,北京需要解决宏观经济数据与实际情绪之间的脱节问题。

瑞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兼区域首席投资官胡一帆上周在香港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实际经济状况与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确实存在差距。”

她表示,虽然假期消费(例如五月份劳动节假期期间的消费)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劲,但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有所下降。

“零售商没有赚钱,”胡说。

在外部不利因素的背景下,北京今年加倍努力刺激国内消费,包括推出3000亿元人民币(418亿美元)的中央政府以旧换新计划。但最近几周,该计划显示出失去动力的迹象。

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下半年的前景相对乐观。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中国经济学家许天辰表示:“总体势头好于大多数人的预期,反映了经济对关税冲击的内部韧性以及年初财政刺激措施的积极影响。”他补充说,今年迄今为止出现的良好增长并没有为立即采取刺激措施提供理由。

他表示,预计近期不会再发生另一场关税冲击中国。

许志永表示:“美国在与中国的任何一轮经济战中都没有占上风——一轮是关税,另一轮是出口管制——特朗普在发动另一次攻击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

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消费水平比主流指标所显示的要强劲得多,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实际消费量差距比表面上要小得多。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总部位于北京的智库,由中国高级监管机构和金融业高管组成。该论坛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实际消费能力——以食品、服装、电脑、家电、住房和旅游等类别的人均消费量计算——可能已经超过墨西哥,达到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40%至50%。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北京cbd经济学家:若关税持续,中国对美出口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失”
2025-07-11 14:45
商业与经济

中国上半年GDP数据是否表明需要更多财政刺激?

经济学家表示,与美国贸易战相关的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可能会促使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Sylvia Ma



中国将于周二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细节,分析师们正在等待这一细节,以观察是否需要采取更多财政刺激措施来抵御来自华盛顿的关税风暴。

尽管市场普遍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达到5%,与全年目标一致,但人们仍担心,乐观的整体数据可能掩盖国内需求和就业持续疲软的状况。

除了国内这些结构性挑战之外,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尤其是在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促使许多经济学家呼吁加强财政支持。

“下半年……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外部挑战和冲击,”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连平为首的经济学家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他们写道:“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更有力、更创新、更广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他们指出,与美国的贸易战给国内经济带来了压力。

同样,央行顾问黄益平上个月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小组讨论中表示,如果外部不确定性引发国内经济下滑,他“非常赞成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他说。“我们非常担心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尽管在伦敦举行的突破性谈判为取消大部分双边出口管制奠定了基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仍宣布对 14 个国家征收高达 40% 的关税,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向 CNBC 表示,下一次双边会谈计划于下月初举行,届时 90 天的关税休战将到期。

麦格理投资银行的拉里·胡和张玉晓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有关关税的报道层出不穷,但 2025 年前五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贸易战 2.0 造成的损害很小。”

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可能超过5%,但他们也指出,由于国内需求疲软,“这种增长是通货紧缩、无就业、无利润的”。

他们表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很难摆脱持续的通货紧缩螺旋。然而,除非出口大幅放缓,否则不太可能采取政策刺激措施。这是因为政策制定者只想实现5%的增长目标,而不是超额完成。”

实际经济经验与宏观数据之间确实存在差距
瑞银高管胡一帆

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公司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市场预计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约为5.17%。

国家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GDP、投资、消费和就业数据。

分析人士还警告称,北京需要解决宏观经济数据与实际情绪之间的脱节问题。

瑞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兼区域首席投资官胡一帆上周在香港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实际经济状况与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确实存在差距。”

她表示,虽然假期消费(例如五月份劳动节假期期间的消费)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劲,但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有所下降。

“零售商没有赚钱,”胡说。

在外部不利因素的背景下,北京今年加倍努力刺激国内消费,包括推出3000亿元人民币(418亿美元)的中央政府以旧换新计划。但最近几周,该计划显示出失去动力的迹象。

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下半年的前景相对乐观。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中国经济学家许天辰表示:“总体势头好于大多数人的预期,反映了经济对关税冲击的内部韧性以及年初财政刺激措施的积极影响。”他补充说,今年迄今为止出现的良好增长并没有为立即采取刺激措施提供理由。

他表示,预计近期不会再发生另一场关税冲击中国。

许志永表示:“美国在与中国的任何一轮经济战中都没有占上风——一轮是关税,另一轮是出口管制——特朗普在发动另一次攻击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

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消费水平比主流指标所显示的要强劲得多,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实际消费量差距比表面上要小得多。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总部位于北京的智库,由中国高级监管机构和金融业高管组成。该论坛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实际消费能力——以食品、服装、电脑、家电、住房和旅游等类别的人均消费量计算——可能已经超过墨西哥,达到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40%至50%。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