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28 14:04
商业与经济

美国造船成本是亚洲的五倍,特朗普的海事梦想能成真吗

特朗普希望重振日渐衰落的美国造船业,但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五倍。一些官员担心,中国正在船舶制造业获得几乎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美国造船成本是亚洲的五倍,特朗普的海事梦想能成真吗
PETER EAVIS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部分国会议员想重振日渐衰落的美国造船业,让其与全球目前最大的船舶制造国中国竞争。

这个目标如此艰巨,以至于一些航运专家完全不看好。也有乐观的分析师和业内高管认为,特朗普政府和国会有成功的可能,但前提是他们愿意在未来持续多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位于费城南郊的一家造船厂也许是美国政府的海事梦想可能成真也可能破灭的地点之一,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韩国的韩华集团已在去年收购了这家造船厂。

“美国造船业已为重振雄风做好了准备,”韩华费城造船厂的首席执行官戴维·金在接受采访时说。

但要实现复兴,造船厂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船订单,他说。而且,联邦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为在美国造船提供补贴,同时惩罚使用外国船只的航运公司在美国港口停靠。

上个月,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的行政命令。“我们将对造船业投入重金,”他在宣布行政命令时说。“我们太、太、太落后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4月出台新规,惩罚中国船舶,并强制要求特定商用船舶必须在美国本土建造。在国会,两党议员正在推动一个包罗万象的法案,其中包含提振美国造船业的巨额补贴。

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费城造船厂的新订单排期已至2027年,其他美国造船厂因为海军订单而饱和,无力承接商用船舶的建造。

在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五倍。据金介绍,费城这家造船厂每年的产能大约是1.5艘,而韩华在韩国的大型造船厂每周大约造出一艘船。

但他还说,公司将把新方法引进到占地面积约46公顷的费城造船厂,比如自动化的焊接技术,以加快生产速度。韩华花了1亿美元收购该厂,金拒绝透露公司打算在这家美国造船厂投入多少资金。

卡托研究所是一家主张减少政府对商业和经济监管的研究机构,该所副所长科林·格拉博说,造船业振兴计划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不安感。

美国政府此前推动本土造船业的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包括政府1995年关闭了费城海军基地后,旨在提振当地商船制造的举措。“我们以前经历过这些,”格拉博说。

除了在中国制造外,往来美国的货轮也在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友邦制造。这些船通常由全球航运公司拥有和运营,其中许多公司把总部设在欧洲和亚洲。

但随着中国商用船只产量近年来飙升,华盛顿的立法者们担心中国正在获得几乎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这简直是个势不可挡的浪潮,”支持政府扶持美国造船业的保守派研究机构哈德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罗伯茨说。

据BRS船舶经纪公司的数据,过去10年里,中国造船企业总共交付了6765艘商用船只,几乎占全球交付量的一半。日本交付了3130艘,韩国交付了2405艘,美国只交付了37艘。

航运公司购买为数不多的美国造的船通常只是为了在美国港口之间运输货物。根据一百多年前生效的《琼斯法案》,这类航运只能由美国制造的船舶运营。

费城造船厂以前的拥有者曾收到三个购买符合《琼斯法案》集装箱船的订单,每艘船的造价约为3.3亿美元。船舶融资咨询公司Cavalier Shipping的创始人詹姆斯·莱特伯恩指出,在亚洲造一艘类似载量的船,造价只约为7000万美元。

在两党议员的造船法案中,他们寻求通过为航运公司提供补贴来解决造船成本差异问题,办法是用250艘由美国制造、美国船员操作的船舶组建一支“战略商业船队”。国防部长能调用这些船舶执行补给任务。

议员们希望,组建这样一支船队以及相关激励措施,不仅将能为美国造船商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还能帮助它们发展壮大、提升效率。

亚利桑那州的联邦参议员、民主党人马克·凯利是该法案的发起人之一,他把法案描述为“一代人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努力,目的是振兴美国的造船业和商业海运业,对抗中国在海洋的主导地位”。

该法案的批评者认为,它将为高成本的造船厂提供没完没了的补贴。他们认为,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的更好办法是用日本和韩国造的船组建战略船队,这两国不仅造船技术成熟,更是可靠伙伴。

但韩华集团高管金先生说,许多产品在美国制造的成本都更高,不只是船舶。他还表示,将造船业外包给其他国家已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萎缩。

“这不只是个商业问题,”他说,“这关乎国家,关乎劳动力,也关乎优先事项和战略决策。”

华盛顿为航运业制定的宏图大略包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这种船舶的制造难度远高于集装箱船。特朗普政府的新航运规则要求在未来几年里,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比例必须不断提升。

韩华集团在韩国已经制造了200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金表示,费城船厂的干船坞足够大,能制造某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但即使韩华集团成功地将制造技术转移到美国,熟练工人的短缺仍是巨大挑战。韩华费城的发言人凯利·惠特克表示,公司计划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将员工人数从1500人增加到3000人。

明年,公司打算将学徒班的招生规模翻一番,达到240名学员。尼西·兹洛梅克八年前从巴尔的摩搬到了费城,她已在今年1月加入韩华费城当学徒,工资是每小时22美元。

“这可能是我搬到这里后找到的最好工作,”她说。到目前为止,兹洛梅克已参与了三艘船的建造工作,协助安装船首推进器和大型石料运送系统。

即使造船厂找到了工人,往往也难以留住他们。海军代理助理部长布雷特·塞德尔在今年3月的国会听证会上说,建造海军舰艇的船厂每年招收的新员工中,许多人干了不到一年就走了。

特朗普政府和立法者们支持的政策还包括,培训更多在美国制造的船舶上工作的海员。拟议中的航运法案将为使用工资更高的美国船员提供补贴。

美国海事高级职员工会——海事工程师福利协会的秘书兼财务主管罗兰·雷克萨说,有必要制定此类政策。“由于中国对它的造船业提供全方位补贴,”他说,“我们不得不找到办法,把对货运的激励作为振兴海运业的核心。”

雷克萨说,在一艘服务于国际航线的美国船舶上担任高级职员可能是一份收入丰厚、令人满意的职业。海事高级职员的年薪超过20万美元,工作20年就能拿养老金退休。他说,虽然海员每次出海的时间是三个月,但他们也能在家里住上三个月。“把精力都花在家庭上,花在孩子们身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国造船成本是亚洲的五倍,特朗普的海事梦想能成真吗
2025-05-28 14:04
商业与经济

美国造船成本是亚洲的五倍,特朗普的海事梦想能成真吗

特朗普希望重振日渐衰落的美国造船业,但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五倍。一些官员担心,中国正在船舶制造业获得几乎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PETER EAVIS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部分国会议员想重振日渐衰落的美国造船业,让其与全球目前最大的船舶制造国中国竞争。

这个目标如此艰巨,以至于一些航运专家完全不看好。也有乐观的分析师和业内高管认为,特朗普政府和国会有成功的可能,但前提是他们愿意在未来持续多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位于费城南郊的一家造船厂也许是美国政府的海事梦想可能成真也可能破灭的地点之一,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韩国的韩华集团已在去年收购了这家造船厂。

“美国造船业已为重振雄风做好了准备,”韩华费城造船厂的首席执行官戴维·金在接受采访时说。

但要实现复兴,造船厂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船订单,他说。而且,联邦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为在美国造船提供补贴,同时惩罚使用外国船只的航运公司在美国港口停靠。

上个月,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的行政命令。“我们将对造船业投入重金,”他在宣布行政命令时说。“我们太、太、太落后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4月出台新规,惩罚中国船舶,并强制要求特定商用船舶必须在美国本土建造。在国会,两党议员正在推动一个包罗万象的法案,其中包含提振美国造船业的巨额补贴。

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费城造船厂的新订单排期已至2027年,其他美国造船厂因为海军订单而饱和,无力承接商用船舶的建造。

在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五倍。据金介绍,费城这家造船厂每年的产能大约是1.5艘,而韩华在韩国的大型造船厂每周大约造出一艘船。

但他还说,公司将把新方法引进到占地面积约46公顷的费城造船厂,比如自动化的焊接技术,以加快生产速度。韩华花了1亿美元收购该厂,金拒绝透露公司打算在这家美国造船厂投入多少资金。

卡托研究所是一家主张减少政府对商业和经济监管的研究机构,该所副所长科林·格拉博说,造船业振兴计划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不安感。

美国政府此前推动本土造船业的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包括政府1995年关闭了费城海军基地后,旨在提振当地商船制造的举措。“我们以前经历过这些,”格拉博说。

除了在中国制造外,往来美国的货轮也在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友邦制造。这些船通常由全球航运公司拥有和运营,其中许多公司把总部设在欧洲和亚洲。

但随着中国商用船只产量近年来飙升,华盛顿的立法者们担心中国正在获得几乎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这简直是个势不可挡的浪潮,”支持政府扶持美国造船业的保守派研究机构哈德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罗伯茨说。

据BRS船舶经纪公司的数据,过去10年里,中国造船企业总共交付了6765艘商用船只,几乎占全球交付量的一半。日本交付了3130艘,韩国交付了2405艘,美国只交付了37艘。

航运公司购买为数不多的美国造的船通常只是为了在美国港口之间运输货物。根据一百多年前生效的《琼斯法案》,这类航运只能由美国制造的船舶运营。

费城造船厂以前的拥有者曾收到三个购买符合《琼斯法案》集装箱船的订单,每艘船的造价约为3.3亿美元。船舶融资咨询公司Cavalier Shipping的创始人詹姆斯·莱特伯恩指出,在亚洲造一艘类似载量的船,造价只约为7000万美元。

在两党议员的造船法案中,他们寻求通过为航运公司提供补贴来解决造船成本差异问题,办法是用250艘由美国制造、美国船员操作的船舶组建一支“战略商业船队”。国防部长能调用这些船舶执行补给任务。

议员们希望,组建这样一支船队以及相关激励措施,不仅将能为美国造船商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还能帮助它们发展壮大、提升效率。

亚利桑那州的联邦参议员、民主党人马克·凯利是该法案的发起人之一,他把法案描述为“一代人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努力,目的是振兴美国的造船业和商业海运业,对抗中国在海洋的主导地位”。

该法案的批评者认为,它将为高成本的造船厂提供没完没了的补贴。他们认为,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的更好办法是用日本和韩国造的船组建战略船队,这两国不仅造船技术成熟,更是可靠伙伴。

但韩华集团高管金先生说,许多产品在美国制造的成本都更高,不只是船舶。他还表示,将造船业外包给其他国家已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萎缩。

“这不只是个商业问题,”他说,“这关乎国家,关乎劳动力,也关乎优先事项和战略决策。”

华盛顿为航运业制定的宏图大略包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这种船舶的制造难度远高于集装箱船。特朗普政府的新航运规则要求在未来几年里,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比例必须不断提升。

韩华集团在韩国已经制造了200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金表示,费城船厂的干船坞足够大,能制造某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但即使韩华集团成功地将制造技术转移到美国,熟练工人的短缺仍是巨大挑战。韩华费城的发言人凯利·惠特克表示,公司计划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将员工人数从1500人增加到3000人。

明年,公司打算将学徒班的招生规模翻一番,达到240名学员。尼西·兹洛梅克八年前从巴尔的摩搬到了费城,她已在今年1月加入韩华费城当学徒,工资是每小时22美元。

“这可能是我搬到这里后找到的最好工作,”她说。到目前为止,兹洛梅克已参与了三艘船的建造工作,协助安装船首推进器和大型石料运送系统。

即使造船厂找到了工人,往往也难以留住他们。海军代理助理部长布雷特·塞德尔在今年3月的国会听证会上说,建造海军舰艇的船厂每年招收的新员工中,许多人干了不到一年就走了。

特朗普政府和立法者们支持的政策还包括,培训更多在美国制造的船舶上工作的海员。拟议中的航运法案将为使用工资更高的美国船员提供补贴。

美国海事高级职员工会——海事工程师福利协会的秘书兼财务主管罗兰·雷克萨说,有必要制定此类政策。“由于中国对它的造船业提供全方位补贴,”他说,“我们不得不找到办法,把对货运的激励作为振兴海运业的核心。”

雷克萨说,在一艘服务于国际航线的美国船舶上担任高级职员可能是一份收入丰厚、令人满意的职业。海事高级职员的年薪超过20万美元,工作20年就能拿养老金退休。他说,虽然海员每次出海的时间是三个月,但他们也能在家里住上三个月。“把精力都花在家庭上,花在孩子们身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