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3-24 12:30
商业与经济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正在追赶马斯克的SpaceX

至少有六款中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今年首飞。中国政府正在向民营航天公司注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以打造不依赖西方技术的航天产业。
航天美媒:揭秘中国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Clarence Leong


中国正在推动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以刺激创新,并缩小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麾下SpaceX的差距。

至少有六款中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今年首飞。去年11月,中国首个商业发射场投入运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前正在向民营航天公司注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打造不依赖西方技术的本土航天产业,这些公司的崛起标志着该计划进入新阶段。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航天产业树立为基本不靠外国帮助就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企业的成功典范。

北京方面愈发迫切地希望实现从半导体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自给自足,从而打造一个“堡垒中国”,在中美竞争加剧之际增强自身实力。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2月份与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召开的一次罕见会议上表示,他希望看到一个有竞争力的民营部门来推动增长和创新,航天产业现在就是这种模式。卫星制造商银河航天(GalaxySpace)的老板是当时与习近平会面的企业高管之一。

中国在2014年向民营企业开放了航天产业,并在去年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商业航天。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助理教授Lincoln Hines表示,北京方面担心,如果仅仅依靠国有企业,中国将无法跟上美国的步伐。

他说:“如果中国继续维持这种臃肿的国家驱动型产业,它可以完成像登陆月球背面或将人类送入太空这样的壮举,但它能创新并与美国竞争吗?”

马斯克的SpaceX是无可争议的火箭领域领导者,该公司去年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轨道发射。SpaceX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Falcon 9)的第一级是可重复使用的,这降低了成本,并使SpaceX能够向客户收取更低的费用。其重复使用次数最多的火箭助推器已经飞行过26次。

SpaceX目前有7,000多颗“星链”(Starlink)卫星在轨运行,并在去年10月首次尝试就成功回收了用于“星舰”(Starship)火箭的巨型助推器,不过该公司在今年3月的最新一次试飞中损失了“星舰”飞船。

北京咨询公司千域空天(Ultimate Blue Nebula Co.)创始人蓝天翼表示,SpaceX的成功使潜在投资者相信,航天产业是有前途的。

蓝天翼说,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融资环境比美国更保守;这也促使其他行业的人才来从事与航天相关的业务。

太空曾是一个以军事和科学为主导的领域,但如今在商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开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比如苹果公司(Apple Inc.) iPhone手机上的SOS紧急求救功能,可在手机信号超出正常范围时使用。

由一位前银行家与他人共同创办的蓝箭航天(LandSpace Technology)是中国一家领先的民营可重复使用火箭公司。2023年,该公司发射了一枚由液氧和甲烷提供动力的火箭。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这种推进剂,SpaceX的“星舰”飞船后来也使用了这种推进剂。另一家公司是东方空间(Orienspace),该公司由姚颂创办,他在20多岁时曾以大约2.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他的第一家公司——一家芯片初创公司。

2015年,当SpaceX首次实现一枚助推器成功着陆并回收时,深蓝航天(Deep Blue Aerospace)的创始人霍亮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从事着一份稳定的火箭制造工作。SpaceX的这一壮举促使他辞职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制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十年后,霍亮已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测试其星云一号(Nebula-1)火箭的助推器能否在完成轨道飞行后被收回。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7年运营一次面向太空游客的亚轨道飞行,并且已经把票卖出去了,每张票价超过10万美元。

霍亮说,他相信到2030年,中国公司有望追上SpaceX。

Orbital Gateway Consulting创始人布莱恩·柯西奥(Blaine Curcio)表示,鉴于SpaceX本身也在不断创新,中国公司想要追上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他说,除此之外,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完全清楚,政府的大部分业务都将流向国有企业,所以它们必须加倍努力”。

在国有企业的带领下,中国公司已经开始竞争国际发射任务。去年11月,中科宇航(CAS Space)研制的一枚商业火箭为阿曼发射了一颗遥感卫星,这是该火箭首次执行国际发射任务。柯西奥说,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将在发射业务上与SpaceX展开竞争。

在SpaceX之后,去年发射次数最多的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根据这两家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进行了51次发射,SpaceX进行了134次发射,不过中国的火箭不可重复使用。中国去年也有发射失败的案例,比如民营企业天兵科技(Space Pioneer)研制的一枚火箭发射失误,并在山坡上爆炸,导致附近的一些房屋受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至少有两个SpaceX星链的竞争对手,分别是国网(Guowang)和千帆(Thousand Sails)。其中千帆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并已签署协议,为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和巴西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深蓝航天首席执行官霍亮将SpaceX描述为该行业的导师。他说,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航天美媒:揭秘中国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2025-03-24 12:30
商业与经济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正在追赶马斯克的SpaceX

至少有六款中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今年首飞。中国政府正在向民营航天公司注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以打造不依赖西方技术的航天产业。
Clarence Leong


中国正在推动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以刺激创新,并缩小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麾下SpaceX的差距。

至少有六款中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今年首飞。去年11月,中国首个商业发射场投入运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前正在向民营航天公司注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打造不依赖西方技术的本土航天产业,这些公司的崛起标志着该计划进入新阶段。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航天产业树立为基本不靠外国帮助就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企业的成功典范。

北京方面愈发迫切地希望实现从半导体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自给自足,从而打造一个“堡垒中国”,在中美竞争加剧之际增强自身实力。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2月份与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召开的一次罕见会议上表示,他希望看到一个有竞争力的民营部门来推动增长和创新,航天产业现在就是这种模式。卫星制造商银河航天(GalaxySpace)的老板是当时与习近平会面的企业高管之一。

中国在2014年向民营企业开放了航天产业,并在去年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商业航天。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助理教授Lincoln Hines表示,北京方面担心,如果仅仅依靠国有企业,中国将无法跟上美国的步伐。

他说:“如果中国继续维持这种臃肿的国家驱动型产业,它可以完成像登陆月球背面或将人类送入太空这样的壮举,但它能创新并与美国竞争吗?”

马斯克的SpaceX是无可争议的火箭领域领导者,该公司去年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轨道发射。SpaceX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Falcon 9)的第一级是可重复使用的,这降低了成本,并使SpaceX能够向客户收取更低的费用。其重复使用次数最多的火箭助推器已经飞行过26次。

SpaceX目前有7,000多颗“星链”(Starlink)卫星在轨运行,并在去年10月首次尝试就成功回收了用于“星舰”(Starship)火箭的巨型助推器,不过该公司在今年3月的最新一次试飞中损失了“星舰”飞船。

北京咨询公司千域空天(Ultimate Blue Nebula Co.)创始人蓝天翼表示,SpaceX的成功使潜在投资者相信,航天产业是有前途的。

蓝天翼说,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融资环境比美国更保守;这也促使其他行业的人才来从事与航天相关的业务。

太空曾是一个以军事和科学为主导的领域,但如今在商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开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比如苹果公司(Apple Inc.) iPhone手机上的SOS紧急求救功能,可在手机信号超出正常范围时使用。

由一位前银行家与他人共同创办的蓝箭航天(LandSpace Technology)是中国一家领先的民营可重复使用火箭公司。2023年,该公司发射了一枚由液氧和甲烷提供动力的火箭。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这种推进剂,SpaceX的“星舰”飞船后来也使用了这种推进剂。另一家公司是东方空间(Orienspace),该公司由姚颂创办,他在20多岁时曾以大约2.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他的第一家公司——一家芯片初创公司。

2015年,当SpaceX首次实现一枚助推器成功着陆并回收时,深蓝航天(Deep Blue Aerospace)的创始人霍亮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从事着一份稳定的火箭制造工作。SpaceX的这一壮举促使他辞职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制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十年后,霍亮已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测试其星云一号(Nebula-1)火箭的助推器能否在完成轨道飞行后被收回。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7年运营一次面向太空游客的亚轨道飞行,并且已经把票卖出去了,每张票价超过10万美元。

霍亮说,他相信到2030年,中国公司有望追上SpaceX。

Orbital Gateway Consulting创始人布莱恩·柯西奥(Blaine Curcio)表示,鉴于SpaceX本身也在不断创新,中国公司想要追上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他说,除此之外,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完全清楚,政府的大部分业务都将流向国有企业,所以它们必须加倍努力”。

在国有企业的带领下,中国公司已经开始竞争国际发射任务。去年11月,中科宇航(CAS Space)研制的一枚商业火箭为阿曼发射了一颗遥感卫星,这是该火箭首次执行国际发射任务。柯西奥说,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将在发射业务上与SpaceX展开竞争。

在SpaceX之后,去年发射次数最多的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根据这两家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进行了51次发射,SpaceX进行了134次发射,不过中国的火箭不可重复使用。中国去年也有发射失败的案例,比如民营企业天兵科技(Space Pioneer)研制的一枚火箭发射失误,并在山坡上爆炸,导致附近的一些房屋受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至少有两个SpaceX星链的竞争对手,分别是国网(Guowang)和千帆(Thousand Sails)。其中千帆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并已签署协议,为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和巴西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深蓝航天首席执行官霍亮将SpaceX描述为该行业的导师。他说,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