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2-10 10:21
商业与经济

同济,崛起一个创业军团

汽车圈黄埔军校。
电动汽车密集反补贴调查之下,中欧贸易关系会陷入恶化吗?
杨继云 岳笑笑

■一支同济创业军团扑面而来。

本周,同驭汽车宣布完成超5亿元B轮战略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

小米集团,乐朴资本,建信资本,武岳峰资本,纪源资本,深创投,名川资本,轩元资本,火眼资本,交银国际控股,星航资本,翊宙资本,劲邦资本,东风资管,北汽产业投资,深圳若木资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同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顺基金,安徽国控集团,建信投资。

成立于2016年,同驭汽车身上带着浓厚的同济大学色彩——这是由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发起组建的一家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商,也是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90后创始人舒强,毕业于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投资先投人。一如当下创投圈的清华系、上海交大系、哈工大系、浙大系、中南系、西工大系,今天我们就聊聊同济系。

同济90后,刚刚融资5个亿

被争抢的同驭汽车,创始人是一名同济校友——舒强。

出生于1990年,舒强从小就对汽车充满兴趣,他曾说,“我想每个学工科的男孩子可能都会喜欢这种机械的美感,以及驾驶汽车时的速度与激情。”因此,在报考同济大学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是车辆工程专业。

在顺利进入同济大学后,2010年,舒强参加了汽车专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学生赛事之一——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舒强在那一年加入同济大学翼驰车队,从队员做到悬架组长、底盘部长,最后当上了队长。这段经历也为后来的创业埋下伏笔。

2014年,国内掀起一波新能源“PPT造车”浪潮,结束本科学业的舒强也按捺不住。但造车是一个看资历、资源和资金的行业,自己及团队的实力和号召力还远远不足以做成一家整车厂。因此,舒强第一次创业历时大半年便宣告失败。

又过了一年,国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这让舒强再度萌发创业念头。2016年,还在读研二的舒强向学校打报告,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窗口开启,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好时机,并表达了创业意愿。

在学校的支持下,同驭汽车正式创立,专注于汽车线控底盘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同驭汽车也成为了同济大学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舒强任同驭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

线控底盘属于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的执行系统,是整车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但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零部件厂商把持。初出茅庐,这支年轻团队遭遇不少质疑。客户在接洽中看到公司成员如此年轻,往往心生顾虑,这样的遭遇很多。

随后几年,同驭汽车渐渐打开知名度,其自研的线控制动系统EHB可以替代传统的真空助力器,使整车成本降低5000-8000元,是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汽车制动系统主流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同驭汽车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线控制动系统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产品应用于吉利、东风、一汽等80多家客户的各类车型。

一路走来,同驭汽车获得了至少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济控股、万安投资、青年创业基金、武岳峰、劲邦资本、嘉定国资、安亭实业、上海博池、小米、交银国际、乐朴资本、建信资本、纪源资本、深创投、星航资本,翊宙资本,劲邦资本,东风资管,北汽产投、国顺基金、安徽国控集团,建信投资等等……队伍浩荡。

此外,同驭汽车与上海和同济大学关系深厚,不仅在初创期就拿到了同济控股、嘉定国资等的资金支持,还是同济大学重点孵化企业。就在上个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等政府的支持下,同驭汽车上海总部顺利签约,明年6月将正式开工建设。

汽车圈崛起一支同济系

透过同驭汽车,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矗立眼前。

风雨兼程,同济汽车学院已经走过二十余年。1988年,同济大学设立汽车专业,开创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汽车专业办学的先河,也是中国第一个五年制、德英双外语的汽车专业。2002年,在原有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基础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正式建院。

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的万钢是同济汽车学院的首任院长。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向研发,万钢担任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同时,他带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师生承接了其中最复杂的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

在万钢的带领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还承担起我国第一个汽车行业973计划项目,成功研制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新能源汽车重大示范项目……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国内第一个“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于2009年9月19日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成启用。汽车学院所在的嘉定校区,被定位为汽车与轨道交通工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济大学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源地之一。

这里历来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黄埔军校”,走出众多的车圈人才。2022年11月,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汽车完成A轮战略融资,融资额高达45.5亿元,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估值近300亿元。

身后掌舵人,正是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与拖拉机(汽车)专业的卢放。在掌舵岚图汽车前,卢放曾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专项项目技术负责人,当年被通知要创立全新的岚图品牌时,年过不惑的卢放毅然接受了挑战,他曾说自己大学学汽车,毕业后搞汽车,很有汽车情结。

汽车产业的同济军团随处可见。曾有调查显示,同济大学在汽车行业的高管数量高居首位,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副总经济师王永清、前上海大众最年轻副总裁张海亮等等……不输华南理工大学。

如今,还有更多新鲜血液涌现。上个月,专注于汽车电子工具链产品研发的“同星智能”完成超1亿元的A+轮融资。同星智能成立于2017年,由莫莽、谢乐寅、刘矗三位同济校友创办;还有深耕新能源充电桩市场的“咔酷咔新能源”,创始人也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专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传统汽车巨头垄断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正在瓦解,以中国高校军团为代表的汽车工业东方力量正在崛起。

中国产业变迁,他们迎来自己的时代

活跃在汽车产业的同济人只是一缕缩影。即便在风起云涌的上海高校江湖,同济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作为“211”“985”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5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业内曾流传“十军工,九同济”的说法。

百年以来,这里培养了近40万学子、160多位院士,涉及生物、环境、工程等领域,“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园林大师陈从周、建筑大师罗小未等名士巨擎都从这里走出,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济为人熟知的是建筑领域的专业。建国后的院系调整潮,同济吸收了来自交大、复旦等高校的顶尖土建资源,再加上90年代末与三所工科院校合并,底蕴格外雄厚,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南浦大桥、港珠澳大桥、东方明珠……在全国的土木、交通、桥梁建设中,同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只是,这几年随着房地产与基建的大调整,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挑战。

反而,其他专业学子在硬科技时代缔造了另一批同济系创业者——

比如新能源领域,金禄电子创始人李继林去年带领公司登陆创业板;还有去年6月完成亿元融资的明天氢能,创始人王朝云同样毕业于同济;

而生物科技领域,荣昌生物、南模生物的身后分别站着房健民、费俭两位德高望重的同济教授;

在新材料赛道上则有同化新材料、革鑫纳米、海顾新材料……创业团队都有着同济系的烙印。

产业变迁,背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替。正如当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站上历史舞台中央,昔日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也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机遇。

说到底,在我们漫长一生当中,一个人的成就除了自身奋斗之外,还离不开时代的选择。■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他信之女贝东丹当选为泰国新总理
    泰国春节旅游,还能去吗?

    演员星星从泰国顺利回国后,预订了泰国行程的中国游客却陷入进退两难。泰国还能去吗?到底安不安全?会不会上车就被拉到“园区”?社交平台上弥漫着恐慌情绪。


  • 张一鸣住新加坡仍是中国籍,在字节持股21%
    张一鸣善用公式走天下,这次他能破解TikTok美国之围吗?

    张一鸣凭借独特的算法颠覆了全球科技行业,但随着TikTok在美国面临禁令,他手中尚无一套公式可以指引他应对TikTok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


  • 全球经济准备迎来“新特朗普时代”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特朗普的领土诉求炸了锅

    曹辛:特朗普新政府对其他国家的领土要求,在世界不同国家里引发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并非清一色的反对,这必将在全球大国中引发巨大波澜。


  • 人民币如何重新理解金融对创新的意义
    中国央行和外管局承诺稳定人民币

    官员们强调,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比亚迪美媒:中国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
    一些中国新能源企业已有经验应对出海“劳工风波”

    蒋亦凡:比亚迪在巴西卷入劳工风波,宣布对侵犯人权和劳动法的行为零容忍。讨论这起事件及其应对措施,有助于为更多出海企业照亮前路。


  • 哪吒汽车GT
    张勇没有雷军的命

    张勇沉寂后,哪吒汽车在成立十年后,也走到了悬崖边缘。


  • 北京CBD2025展望:中国如何重启经济?
    展望2025:迈入低利率时代

    古尧:利息是时间市场上交换的产物,人的偏好决定了利率的高低。低迷时,资产专用性溢价自然是趋于下降甚至为负,企业家才能不确定性溢价也趋降低。


  • 马斯克对话特朗普 谈了这些……
    丹麦“私信”特朗普:可以谈

    丹麦“私信”特朗普:拒绝出售格陵兰岛,但愿讨论加强美军存在。


  • 洛杉矶大火灾
    洛杉矶最大野火向内陆蔓延,“情况可能继续恶化”

    自当地时间1月7日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发生多起野火,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上万座建筑毁于一旦。


  • 机遇、梦想与风险:中国直播带货浪潮的起与落
    2024十大直播战,赚了我们多少钱?

    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主播们接连塌房。“油橄榄精华”里没有油橄榄,“红薯粉”里只有木薯粉,而“香港美诚月饼”压根儿就不在香港。道歉、赔偿也没用,骆王宇、东北雨姐和小杨哥们,只能战术性退网。


电动汽车密集反补贴调查之下,中欧贸易关系会陷入恶化吗?
2023-12-10 10:21
商业与经济

同济,崛起一个创业军团

汽车圈黄埔军校。
杨继云 岳笑笑

■一支同济创业军团扑面而来。

本周,同驭汽车宣布完成超5亿元B轮战略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

小米集团,乐朴资本,建信资本,武岳峰资本,纪源资本,深创投,名川资本,轩元资本,火眼资本,交银国际控股,星航资本,翊宙资本,劲邦资本,东风资管,北汽产业投资,深圳若木资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同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顺基金,安徽国控集团,建信投资。

成立于2016年,同驭汽车身上带着浓厚的同济大学色彩——这是由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发起组建的一家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商,也是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90后创始人舒强,毕业于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投资先投人。一如当下创投圈的清华系、上海交大系、哈工大系、浙大系、中南系、西工大系,今天我们就聊聊同济系。

同济90后,刚刚融资5个亿

被争抢的同驭汽车,创始人是一名同济校友——舒强。

出生于1990年,舒强从小就对汽车充满兴趣,他曾说,“我想每个学工科的男孩子可能都会喜欢这种机械的美感,以及驾驶汽车时的速度与激情。”因此,在报考同济大学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是车辆工程专业。

在顺利进入同济大学后,2010年,舒强参加了汽车专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学生赛事之一——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舒强在那一年加入同济大学翼驰车队,从队员做到悬架组长、底盘部长,最后当上了队长。这段经历也为后来的创业埋下伏笔。

2014年,国内掀起一波新能源“PPT造车”浪潮,结束本科学业的舒强也按捺不住。但造车是一个看资历、资源和资金的行业,自己及团队的实力和号召力还远远不足以做成一家整车厂。因此,舒强第一次创业历时大半年便宣告失败。

又过了一年,国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这让舒强再度萌发创业念头。2016年,还在读研二的舒强向学校打报告,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窗口开启,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好时机,并表达了创业意愿。

在学校的支持下,同驭汽车正式创立,专注于汽车线控底盘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同驭汽车也成为了同济大学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舒强任同驭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

线控底盘属于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的执行系统,是整车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但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零部件厂商把持。初出茅庐,这支年轻团队遭遇不少质疑。客户在接洽中看到公司成员如此年轻,往往心生顾虑,这样的遭遇很多。

随后几年,同驭汽车渐渐打开知名度,其自研的线控制动系统EHB可以替代传统的真空助力器,使整车成本降低5000-8000元,是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汽车制动系统主流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同驭汽车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线控制动系统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产品应用于吉利、东风、一汽等80多家客户的各类车型。

一路走来,同驭汽车获得了至少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济控股、万安投资、青年创业基金、武岳峰、劲邦资本、嘉定国资、安亭实业、上海博池、小米、交银国际、乐朴资本、建信资本、纪源资本、深创投、星航资本,翊宙资本,劲邦资本,东风资管,北汽产投、国顺基金、安徽国控集团,建信投资等等……队伍浩荡。

此外,同驭汽车与上海和同济大学关系深厚,不仅在初创期就拿到了同济控股、嘉定国资等的资金支持,还是同济大学重点孵化企业。就在上个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等政府的支持下,同驭汽车上海总部顺利签约,明年6月将正式开工建设。

汽车圈崛起一支同济系

透过同驭汽车,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矗立眼前。

风雨兼程,同济汽车学院已经走过二十余年。1988年,同济大学设立汽车专业,开创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汽车专业办学的先河,也是中国第一个五年制、德英双外语的汽车专业。2002年,在原有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基础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正式建院。

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的万钢是同济汽车学院的首任院长。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向研发,万钢担任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同时,他带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师生承接了其中最复杂的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

在万钢的带领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还承担起我国第一个汽车行业973计划项目,成功研制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新能源汽车重大示范项目……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国内第一个“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于2009年9月19日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成启用。汽车学院所在的嘉定校区,被定位为汽车与轨道交通工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济大学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源地之一。

这里历来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黄埔军校”,走出众多的车圈人才。2022年11月,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汽车完成A轮战略融资,融资额高达45.5亿元,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估值近300亿元。

身后掌舵人,正是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与拖拉机(汽车)专业的卢放。在掌舵岚图汽车前,卢放曾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专项项目技术负责人,当年被通知要创立全新的岚图品牌时,年过不惑的卢放毅然接受了挑战,他曾说自己大学学汽车,毕业后搞汽车,很有汽车情结。

汽车产业的同济军团随处可见。曾有调查显示,同济大学在汽车行业的高管数量高居首位,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副总经济师王永清、前上海大众最年轻副总裁张海亮等等……不输华南理工大学。

如今,还有更多新鲜血液涌现。上个月,专注于汽车电子工具链产品研发的“同星智能”完成超1亿元的A+轮融资。同星智能成立于2017年,由莫莽、谢乐寅、刘矗三位同济校友创办;还有深耕新能源充电桩市场的“咔酷咔新能源”,创始人也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专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传统汽车巨头垄断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正在瓦解,以中国高校军团为代表的汽车工业东方力量正在崛起。

中国产业变迁,他们迎来自己的时代

活跃在汽车产业的同济人只是一缕缩影。即便在风起云涌的上海高校江湖,同济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作为“211”“985”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5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业内曾流传“十军工,九同济”的说法。

百年以来,这里培养了近40万学子、160多位院士,涉及生物、环境、工程等领域,“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园林大师陈从周、建筑大师罗小未等名士巨擎都从这里走出,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济为人熟知的是建筑领域的专业。建国后的院系调整潮,同济吸收了来自交大、复旦等高校的顶尖土建资源,再加上90年代末与三所工科院校合并,底蕴格外雄厚,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南浦大桥、港珠澳大桥、东方明珠……在全国的土木、交通、桥梁建设中,同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只是,这几年随着房地产与基建的大调整,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挑战。

反而,其他专业学子在硬科技时代缔造了另一批同济系创业者——

比如新能源领域,金禄电子创始人李继林去年带领公司登陆创业板;还有去年6月完成亿元融资的明天氢能,创始人王朝云同样毕业于同济;

而生物科技领域,荣昌生物、南模生物的身后分别站着房健民、费俭两位德高望重的同济教授;

在新材料赛道上则有同化新材料、革鑫纳米、海顾新材料……创业团队都有着同济系的烙印。

产业变迁,背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替。正如当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站上历史舞台中央,昔日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也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机遇。

说到底,在我们漫长一生当中,一个人的成就除了自身奋斗之外,还离不开时代的选择。■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