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索尼而言,无疑错失了巨大机遇——如今网飞掌控着这个潜在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IP。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30 04:46
金融
牛市下半场,关键驱动力或已浮现+ 查看更多
牛市下半场,关键驱动力或已浮现
+ 查看更多
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
刘兰香
■
8月28日,牛市氛围渐浓的A股低开低走且一度跌破3800点,但午后上演“V形反转”,最终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无独有偶,在A股上演“大奇迹日”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与离岸汇率也双双涨破7.13关口,创下年内新高。汇率暖流与股市联动的叙事在沉寂多时后再起涟漪,为似已进入下半场的牛市新增了一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29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7.103,为连续第五日上调,同样刷新年度最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央行每日公布的官方基准价,市场价则在其±2%的波幅内由供求决定,二者如同“锚”与“浪”的关系,由此来看,央行近日显然在顺势而为。
人民币此番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政策立场,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支撑来看,国内政策主动引导预期,8月25日以来央行中间价加速调升,更强化了市场稳汇率信号。
与此前的波澜不惊相比,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浪而行。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中期视角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此前存在“滞涨”现象,为本次补涨埋下伏笔。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约10%,但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仅上涨1.2%,这种“美元跌、人民币滞涨”的格局积累了补涨势能。
回顾历史,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显著联动效应。从企业盈利角度分析,由于港元盯住美元,因此当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时,港元兑人民币也会贬值,而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是中国内地公司,盈利以人民币计价,这意味着即使公司人民币计价盈利不变,港元计价的报表盈利也会上升,这为港股上行带来了助力。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站在资本市场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直接提振外资信心、修复中国资产估值,这一过程中港股反应往往比A股更快。
同时,基于过往经验,人民币升值与A股市场同样是互为支撑。8月28日的A股V型反弹与人民币兑美元“破位”升值在时间上高度同步,这两者间的同频共振已经初露峥嵘。
股汇联动的背后则是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重构。人民币走强预期促使企业加速结汇,7月份的出口商单月结汇率大幅跳升至54.9%,高于6月的46.1%,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正在加快卖出美元。回看2017-2018年人民币升值周期,当时在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被打破及A股“漂亮50”行情带动下,企业积累的大量的美元头寸开始集中结汇,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和结汇资金流入A股,形成了股汇联动的正向循环。而当前外贸企业手中的美元资金规模更为庞大,其集体转向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强。
同时,外资增配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单月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外资所忧虑的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现象,下半年以来全国各行业纷纷发布了“反内卷”倡议。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若“反内卷”政策陆续推行、有效落实,中国企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若人民币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大概率流入并强化通胀、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进而迎来全面重估,龙头白马标的尤其是消费等内需资产或已迎来配置窗口。
8月29日的美元兑人民币外汇远期汇率交易情况显示,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三年后会升值到6.76左右。如果只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补涨行情也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此外,潜在的“中美再会谈”也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然而,考虑到当前出口和贸易环境尚存不确定性以及内需复苏仍需巩固,政策层面大概率仍将谨慎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避免过快升值而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就业造成冲击。央行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过快升值,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
尽管人民币升值路径仍面临诸多约束,但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在这场汇率与股市的“双人舞”中,能够同时把握汇率升值与产业突破两条主线的企业,可能会成为市场重新定价的赢家。国际资本的流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今年5月在港股上市后至今已涨逾60%的宁德时代为例,据香港交易所8月26日披露,摩根大通对其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5.76%增至6.06%,摩根士丹利对其持仓比例也从4.96%增至6.05%,表明外资更看好中国那些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芯片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而若跳开企业的层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地缘政治和企业盈利风险仍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互动之路毫无疑问并不会一帆风顺。这场“双人舞”能否跳得更稳健和优美,最终仍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
■
8月28日,牛市氛围渐浓的A股低开低走且一度跌破3800点,但午后上演“V形反转”,最终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无独有偶,在A股上演“大奇迹日”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与离岸汇率也双双涨破7.13关口,创下年内新高。汇率暖流与股市联动的叙事在沉寂多时后再起涟漪,为似已进入下半场的牛市新增了一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29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7.103,为连续第五日上调,同样刷新年度最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央行每日公布的官方基准价,市场价则在其±2%的波幅内由供求决定,二者如同“锚”与“浪”的关系,由此来看,央行近日显然在顺势而为。
人民币此番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政策立场,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支撑来看,国内政策主动引导预期,8月25日以来央行中间价加速调升,更强化了市场稳汇率信号。
与此前的波澜不惊相比,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浪而行。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中期视角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此前存在“滞涨”现象,为本次补涨埋下伏笔。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约10%,但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仅上涨1.2%,这种“美元跌、人民币滞涨”的格局积累了补涨势能。
回顾历史,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显著联动效应。从企业盈利角度分析,由于港元盯住美元,因此当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时,港元兑人民币也会贬值,而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是中国内地公司,盈利以人民币计价,这意味着即使公司人民币计价盈利不变,港元计价的报表盈利也会上升,这为港股上行带来了助力。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站在资本市场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直接提振外资信心、修复中国资产估值,这一过程中港股反应往往比A股更快。
同时,基于过往经验,人民币升值与A股市场同样是互为支撑。8月28日的A股V型反弹与人民币兑美元“破位”升值在时间上高度同步,这两者间的同频共振已经初露峥嵘。
股汇联动的背后则是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重构。人民币走强预期促使企业加速结汇,7月份的出口商单月结汇率大幅跳升至54.9%,高于6月的46.1%,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正在加快卖出美元。回看2017-2018年人民币升值周期,当时在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被打破及A股“漂亮50”行情带动下,企业积累的大量的美元头寸开始集中结汇,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和结汇资金流入A股,形成了股汇联动的正向循环。而当前外贸企业手中的美元资金规模更为庞大,其集体转向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强。
同时,外资增配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单月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外资所忧虑的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现象,下半年以来全国各行业纷纷发布了“反内卷”倡议。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若“反内卷”政策陆续推行、有效落实,中国企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若人民币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大概率流入并强化通胀、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进而迎来全面重估,龙头白马标的尤其是消费等内需资产或已迎来配置窗口。
8月29日的美元兑人民币外汇远期汇率交易情况显示,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三年后会升值到6.76左右。如果只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补涨行情也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此外,潜在的“中美再会谈”也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然而,考虑到当前出口和贸易环境尚存不确定性以及内需复苏仍需巩固,政策层面大概率仍将谨慎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避免过快升值而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就业造成冲击。央行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过快升值,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
尽管人民币升值路径仍面临诸多约束,但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在这场汇率与股市的“双人舞”中,能够同时把握汇率升值与产业突破两条主线的企业,可能会成为市场重新定价的赢家。国际资本的流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今年5月在港股上市后至今已涨逾60%的宁德时代为例,据香港交易所8月26日披露,摩根大通对其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5.76%增至6.06%,摩根士丹利对其持仓比例也从4.96%增至6.05%,表明外资更看好中国那些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芯片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而若跳开企业的层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地缘政治和企业盈利风险仍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互动之路毫无疑问并不会一帆风顺。这场“双人舞”能否跳得更稳健和优美,最终仍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30 04:46
金融
牛市下半场,关键驱动力或已浮现+ 查看更多
牛市下半场,关键驱动力或已浮现
+ 查看更多
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
刘兰香
■
8月28日,牛市氛围渐浓的A股低开低走且一度跌破3800点,但午后上演“V形反转”,最终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无独有偶,在A股上演“大奇迹日”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与离岸汇率也双双涨破7.13关口,创下年内新高。汇率暖流与股市联动的叙事在沉寂多时后再起涟漪,为似已进入下半场的牛市新增了一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29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7.103,为连续第五日上调,同样刷新年度最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央行每日公布的官方基准价,市场价则在其±2%的波幅内由供求决定,二者如同“锚”与“浪”的关系,由此来看,央行近日显然在顺势而为。
人民币此番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政策立场,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支撑来看,国内政策主动引导预期,8月25日以来央行中间价加速调升,更强化了市场稳汇率信号。
与此前的波澜不惊相比,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浪而行。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中期视角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此前存在“滞涨”现象,为本次补涨埋下伏笔。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约10%,但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仅上涨1.2%,这种“美元跌、人民币滞涨”的格局积累了补涨势能。
回顾历史,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显著联动效应。从企业盈利角度分析,由于港元盯住美元,因此当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时,港元兑人民币也会贬值,而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是中国内地公司,盈利以人民币计价,这意味着即使公司人民币计价盈利不变,港元计价的报表盈利也会上升,这为港股上行带来了助力。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站在资本市场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直接提振外资信心、修复中国资产估值,这一过程中港股反应往往比A股更快。
同时,基于过往经验,人民币升值与A股市场同样是互为支撑。8月28日的A股V型反弹与人民币兑美元“破位”升值在时间上高度同步,这两者间的同频共振已经初露峥嵘。
股汇联动的背后则是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重构。人民币走强预期促使企业加速结汇,7月份的出口商单月结汇率大幅跳升至54.9%,高于6月的46.1%,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正在加快卖出美元。回看2017-2018年人民币升值周期,当时在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被打破及A股“漂亮50”行情带动下,企业积累的大量的美元头寸开始集中结汇,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和结汇资金流入A股,形成了股汇联动的正向循环。而当前外贸企业手中的美元资金规模更为庞大,其集体转向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强。
同时,外资增配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单月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外资所忧虑的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现象,下半年以来全国各行业纷纷发布了“反内卷”倡议。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若“反内卷”政策陆续推行、有效落实,中国企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若人民币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大概率流入并强化通胀、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进而迎来全面重估,龙头白马标的尤其是消费等内需资产或已迎来配置窗口。
8月29日的美元兑人民币外汇远期汇率交易情况显示,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三年后会升值到6.76左右。如果只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补涨行情也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此外,潜在的“中美再会谈”也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然而,考虑到当前出口和贸易环境尚存不确定性以及内需复苏仍需巩固,政策层面大概率仍将谨慎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避免过快升值而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就业造成冲击。央行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过快升值,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
尽管人民币升值路径仍面临诸多约束,但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在这场汇率与股市的“双人舞”中,能够同时把握汇率升值与产业突破两条主线的企业,可能会成为市场重新定价的赢家。国际资本的流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今年5月在港股上市后至今已涨逾60%的宁德时代为例,据香港交易所8月26日披露,摩根大通对其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5.76%增至6.06%,摩根士丹利对其持仓比例也从4.96%增至6.05%,表明外资更看好中国那些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芯片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而若跳开企业的层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地缘政治和企业盈利风险仍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互动之路毫无疑问并不会一帆风顺。这场“双人舞”能否跳得更稳健和优美,最终仍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
■
8月28日,牛市氛围渐浓的A股低开低走且一度跌破3800点,但午后上演“V形反转”,最终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无独有偶,在A股上演“大奇迹日”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与离岸汇率也双双涨破7.13关口,创下年内新高。汇率暖流与股市联动的叙事在沉寂多时后再起涟漪,为似已进入下半场的牛市新增了一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29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7.103,为连续第五日上调,同样刷新年度最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央行每日公布的官方基准价,市场价则在其±2%的波幅内由供求决定,二者如同“锚”与“浪”的关系,由此来看,央行近日显然在顺势而为。
人民币此番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政策立场,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支撑来看,国内政策主动引导预期,8月25日以来央行中间价加速调升,更强化了市场稳汇率信号。
与此前的波澜不惊相比,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浪而行。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中期视角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此前存在“滞涨”现象,为本次补涨埋下伏笔。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约10%,但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仅上涨1.2%,这种“美元跌、人民币滞涨”的格局积累了补涨势能。
回顾历史,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显著联动效应。从企业盈利角度分析,由于港元盯住美元,因此当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时,港元兑人民币也会贬值,而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是中国内地公司,盈利以人民币计价,这意味着即使公司人民币计价盈利不变,港元计价的报表盈利也会上升,这为港股上行带来了助力。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站在资本市场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直接提振外资信心、修复中国资产估值,这一过程中港股反应往往比A股更快。
同时,基于过往经验,人民币升值与A股市场同样是互为支撑。8月28日的A股V型反弹与人民币兑美元“破位”升值在时间上高度同步,这两者间的同频共振已经初露峥嵘。
股汇联动的背后则是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重构。人民币走强预期促使企业加速结汇,7月份的出口商单月结汇率大幅跳升至54.9%,高于6月的46.1%,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正在加快卖出美元。回看2017-2018年人民币升值周期,当时在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被打破及A股“漂亮50”行情带动下,企业积累的大量的美元头寸开始集中结汇,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和结汇资金流入A股,形成了股汇联动的正向循环。而当前外贸企业手中的美元资金规模更为庞大,其集体转向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强。
同时,外资增配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单月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外资所忧虑的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现象,下半年以来全国各行业纷纷发布了“反内卷”倡议。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若“反内卷”政策陆续推行、有效落实,中国企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若人民币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大概率流入并强化通胀、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进而迎来全面重估,龙头白马标的尤其是消费等内需资产或已迎来配置窗口。
8月29日的美元兑人民币外汇远期汇率交易情况显示,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三年后会升值到6.76左右。如果只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补涨行情也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此外,潜在的“中美再会谈”也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然而,考虑到当前出口和贸易环境尚存不确定性以及内需复苏仍需巩固,政策层面大概率仍将谨慎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避免过快升值而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就业造成冲击。央行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过快升值,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
尽管人民币升值路径仍面临诸多约束,但对中国资产的新一轮重估或已开始。在这场汇率与股市的“双人舞”中,能够同时把握汇率升值与产业突破两条主线的企业,可能会成为市场重新定价的赢家。国际资本的流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今年5月在港股上市后至今已涨逾60%的宁德时代为例,据香港交易所8月26日披露,摩根大通对其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5.76%增至6.06%,摩根士丹利对其持仓比例也从4.96%增至6.05%,表明外资更看好中国那些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芯片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而若跳开企业的层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地缘政治和企业盈利风险仍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互动之路毫无疑问并不会一帆风顺。这场“双人舞”能否跳得更稳健和优美,最终仍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移动设备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