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出货量已占整体PC出货量30%以上”;Yoga Solar PC是联想推出的一款太阳能电脑,其能量转换效率超24%。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28 15:41
时政
台湾大罢免后的蝴蝶效应+ 查看更多
台湾大罢免后的蝴蝶效应
+ 查看更多
叶胜舟: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
叶胜舟
■
7月26日,台湾大罢免首波投票一边倒,民进党猛推的罢免24名“蓝委”、一名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民众党)共25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大跌眼镜。国民党内投票前最乐观的预测是,至少有2-3名“蓝委”被罢免。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又是一边倒,7名“蓝委”的罢免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已有心理预期。
首波罢免平均投票率高达56.2 %,第二波罢免结果无悬念,热度明显不如首波,但平均投票率仍然有约50%。两次表明蓝、白基本盘都催出来,一旦联合就稳胜绿。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直接冲击民进党执政团队、赖清德支持率,间接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2028年总统大选。
民进党进退失据
首波罢免惨败后,民进党力挺的罢团“反共护台志工联盟”领袖已对第二波罢免缺乏斗志,公开撂挑子。曹兴诚7月27日发出“再给志工们的信”,劝告罢团志工“放下”、“让民进党去努力吧”、“我们打不起”;网红“八炯”温子渝7月28日从桃园机场出境前发布短片,写道“我努力过了,你们加油”。
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目标是实现立法院过半和全面执政,台湾主流民意在第一波罢免投票时就清晰、全盘否决。在野势力第一波罢免没有被铲除,反而更加团结和壮大,在立法院今后必然更加强势。民进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二波罢免、赖清德继续执政进退失据,陷入两难。
第二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如执意推动,民进党就是不知悔改,顽固与主流民意对抗,明年“九合一”选举惨败风险剧升;如匆忙放弃,一有压力就退缩,或得罪和分化罢团,动摇绿营基本盘。
在野联盟应对美国关税、台风受灾、通货膨胀,立法通过全民普发1万元新台币是好棋。民进党如不再反对(行政院长卓荣泰的立场已动摇),民众不会领情,留下巨额财政赤字,定时炸弹今后不知何时响,一响又会被骂;如坚持己见,又落下不体恤民生的骂名,且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复议,必然又被占多数席位的在野联盟否决,自讨没趣。
历经三天内部检讨和推演,7月30日,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终于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就首波罢免惨败向所有投入的罢免团体与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请注意没有向反对罢免的蓝、白支持者致歉,内心还有不服气。
赖清德性格中有刚愎自用的一面,即使撞南墙也不愿回头,对民怨和批评的态度大体是“表面接受、我行我素”。所以他在7月30日中常会上对第二波罢免投票的定调,和7月23日中常会上一致,“陪伴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完最后一里路”;再次进行催票动员,强硬要求民进党中央党部与各地党公职全力支援罢免团体。
问题是形势比人强,民主政体中民意最大,顺之者昌,逆之者败甚至亡。8月23日上午,赖清德回到台南市投票,在安平区平安国中投票所只有他一人投票,工作人员远超选民。台南是他发迹的大本营,人气竟然也如此冷清,可见此次大罢免多么不得人心。
赖清德不得不妥协
7月27日,林右昌请辞民进党秘书长,28日赖清德批准,成为大罢免惨败的首个“替罪羊”。
8月20日,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宣布,前内政部长徐国勇任党秘书长,试图巩固党内团结、重振士气,获得党内好评。徐国勇是前总统蔡英文的嫡系并获其重用,非赖系立委解读这个人事任命,“传达出向英系释权的讯号”,“有助于跳脱小圈圈思考”。
国民党、民众党乘胜追击,多次隔空向赖清德喊话,“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台、内阁全面改组。”民进党内和舆论压力也不减,8月22日第二波罢免投票前,备受争议的数位发展部长黄彦男、经济部长郭智辉分别以“中研院借调届满”、“健康”为由请辞获准,多个台媒放风,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金接任经济部长,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接任行政院秘书长。
8月23日晚,赖清德在记者会上发表谈话,在强势一边倒的主流民意面前不得不放软身段,声称“对于政府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时时深自检讨”,宣布进行队形(即“内阁”必要改组)、施政顺序(即经济、民生、弱势、青年优先)、行政与立法互动(即加强朝野协商)、财政体质(确保长期发展)等四大调整,回应社会期待。
目前观察,民进党对大罢免惨败的问责,仅限于内阁小改组而非大改组,柯建铭和卓荣泰可逃过一劫,分别留任立法院党团总召和行政院长,区别在于前者是脸皮厚自己不辞职,后者是多次辞职被赖清德拒绝接受。赖清德也不辞党主席,还需借此牢控2026年“九合一”选举县市长、2028立委选举的党内提名权。
民众党发起的重启台湾第三座核能发电厂的公投,也在8月23日投票。平均投票率为29.53%,不同意票为151万1693票,同意票为434万1432张,是不同意票近3倍,离500万523张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假如投票率提高5个点或许就通过了。“废核”长期是民进党的神主牌,带来的恶果是台湾电力供应长期不足,工业和经济发展受限,民众生活不便,电价飙涨,民怨沸腾。
普及清洁能源是全球趋势,其中核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英伟达CEO黄仁勋8月22日抵台,在机场受访时就表示,希望台湾能探索各种能源,核能也是一个很棒的选项。8月23日“核电”公投虽然未过,但约四分之三民意清晰反对民进党错误的能源政策,台湾恢复核电只是时间问题。赖清德当晚谈话也不得不正面回应,“充分理解社会对能源多元选择的期待”,同时松动了“废核”立场,表示“未来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更少,不会排除先进核能”。
台湾民主更理性健康
大罢免失利,如民进党反省不足,难免盛极转衰。7月28日,日本知名台湾政治研究学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了首波大罢免投票的“回流率”,投给民进党的选民中,有82.7%再次投下罢免票;投给国民党的选民中,高达92.7%再次投下不同意罢免票;直呼民进党自2014年太阳花运动以来所累积的优势,可能就此终结。
民进党当家闹大事,引起大混乱,惨遭大失败,当然是咎由自取。在野联盟士气大振,不能高兴过头,民进党基本盘还在,并未大溃败。
对绿营而言,逾八成的民意维持两岸现状,挺绿基本盘稳占四成。蓝白不合,民进党相对多数,依然占赢面。民进党去年大选得票率约40%,第一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民进党得票率约42%,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是积极的信号。
对赖清德而言,大罢免惨败,重创其支持率。据亲蓝的台湾TVBS民调中心8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下滑至28%,不满意度55%。据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33.3%的民众赞同赖清德的施政方式,54.4%不赞同。“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分析,赖清德声望7月、8月分别重挫5.8个、9.6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相当于流失超过300万人支持,大罢免无疑是单一最重要因素。
对蓝营而言,反罢免大胜不等于国民党支持率大增,没有民众党的力挺(“小草”基本盘占12%至15%),国民党多名“蓝委”在劫难逃。许多中间选民甚至泛绿支持者投出反罢免票,是反感民进党的仇恨动员和恶罢操作,并不代表支持国民党,更不代表喜欢现行的“朱立伦(党主席)、傅崐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体制。所以朱立伦在大罢免大胜之后离任是明智之举,激流勇退于己于党皆有利。
大罢免也非一无是处,客观上倒逼去年当选的“蓝委”今年勤跑基层、贴近选民、关注民生、夯实根基。所以才会有首波罢免7人不同意罢免票超过去年的当选票;第二波罢免7个选区不同意票领先比首波更明显,少则2.7万票、多至4.6万票,比同意票多了一倍左右。
尽管绿营对台北“蓝委”王鸿薇、徐巧芯、李彦秀仇恨值高,公开抹红攻击徐巧芯为“中共地下党员”、王鸿薇为“女匪干”,3名女战将依然顺利过关。然而,据台湾中选委数据,这三人以及新北市叶元之、台中市罗廷玮、花莲县傅崐萁、新竹郑正钤共七人的同意罢免票,超过25%的法定门槛,表明今后在选区不可大意,仍需低调、勤政、深耕。
大罢免案一旦成功,民进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在野党缺乏监督和制衡,台湾的自由和民主就岌岌可危。大罢免案全盘否决,也是立此先例,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正如韩国总统尹锡悦违法戒严迅速被罢免、逮捕和起诉,也是立此先例,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韩国总统不敢动用军队戒严,抓捕在野党议员。
■
7月26日,台湾大罢免首波投票一边倒,民进党猛推的罢免24名“蓝委”、一名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民众党)共25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大跌眼镜。国民党内投票前最乐观的预测是,至少有2-3名“蓝委”被罢免。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又是一边倒,7名“蓝委”的罢免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已有心理预期。
首波罢免平均投票率高达56.2 %,第二波罢免结果无悬念,热度明显不如首波,但平均投票率仍然有约50%。两次表明蓝、白基本盘都催出来,一旦联合就稳胜绿。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直接冲击民进党执政团队、赖清德支持率,间接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2028年总统大选。
民进党进退失据
首波罢免惨败后,民进党力挺的罢团“反共护台志工联盟”领袖已对第二波罢免缺乏斗志,公开撂挑子。曹兴诚7月27日发出“再给志工们的信”,劝告罢团志工“放下”、“让民进党去努力吧”、“我们打不起”;网红“八炯”温子渝7月28日从桃园机场出境前发布短片,写道“我努力过了,你们加油”。
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目标是实现立法院过半和全面执政,台湾主流民意在第一波罢免投票时就清晰、全盘否决。在野势力第一波罢免没有被铲除,反而更加团结和壮大,在立法院今后必然更加强势。民进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二波罢免、赖清德继续执政进退失据,陷入两难。
第二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如执意推动,民进党就是不知悔改,顽固与主流民意对抗,明年“九合一”选举惨败风险剧升;如匆忙放弃,一有压力就退缩,或得罪和分化罢团,动摇绿营基本盘。
在野联盟应对美国关税、台风受灾、通货膨胀,立法通过全民普发1万元新台币是好棋。民进党如不再反对(行政院长卓荣泰的立场已动摇),民众不会领情,留下巨额财政赤字,定时炸弹今后不知何时响,一响又会被骂;如坚持己见,又落下不体恤民生的骂名,且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复议,必然又被占多数席位的在野联盟否决,自讨没趣。
历经三天内部检讨和推演,7月30日,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终于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就首波罢免惨败向所有投入的罢免团体与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请注意没有向反对罢免的蓝、白支持者致歉,内心还有不服气。
赖清德性格中有刚愎自用的一面,即使撞南墙也不愿回头,对民怨和批评的态度大体是“表面接受、我行我素”。所以他在7月30日中常会上对第二波罢免投票的定调,和7月23日中常会上一致,“陪伴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完最后一里路”;再次进行催票动员,强硬要求民进党中央党部与各地党公职全力支援罢免团体。
问题是形势比人强,民主政体中民意最大,顺之者昌,逆之者败甚至亡。8月23日上午,赖清德回到台南市投票,在安平区平安国中投票所只有他一人投票,工作人员远超选民。台南是他发迹的大本营,人气竟然也如此冷清,可见此次大罢免多么不得人心。
赖清德不得不妥协
7月27日,林右昌请辞民进党秘书长,28日赖清德批准,成为大罢免惨败的首个“替罪羊”。
8月20日,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宣布,前内政部长徐国勇任党秘书长,试图巩固党内团结、重振士气,获得党内好评。徐国勇是前总统蔡英文的嫡系并获其重用,非赖系立委解读这个人事任命,“传达出向英系释权的讯号”,“有助于跳脱小圈圈思考”。
国民党、民众党乘胜追击,多次隔空向赖清德喊话,“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台、内阁全面改组。”民进党内和舆论压力也不减,8月22日第二波罢免投票前,备受争议的数位发展部长黄彦男、经济部长郭智辉分别以“中研院借调届满”、“健康”为由请辞获准,多个台媒放风,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金接任经济部长,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接任行政院秘书长。
8月23日晚,赖清德在记者会上发表谈话,在强势一边倒的主流民意面前不得不放软身段,声称“对于政府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时时深自检讨”,宣布进行队形(即“内阁”必要改组)、施政顺序(即经济、民生、弱势、青年优先)、行政与立法互动(即加强朝野协商)、财政体质(确保长期发展)等四大调整,回应社会期待。
目前观察,民进党对大罢免惨败的问责,仅限于内阁小改组而非大改组,柯建铭和卓荣泰可逃过一劫,分别留任立法院党团总召和行政院长,区别在于前者是脸皮厚自己不辞职,后者是多次辞职被赖清德拒绝接受。赖清德也不辞党主席,还需借此牢控2026年“九合一”选举县市长、2028立委选举的党内提名权。
民众党发起的重启台湾第三座核能发电厂的公投,也在8月23日投票。平均投票率为29.53%,不同意票为151万1693票,同意票为434万1432张,是不同意票近3倍,离500万523张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假如投票率提高5个点或许就通过了。“废核”长期是民进党的神主牌,带来的恶果是台湾电力供应长期不足,工业和经济发展受限,民众生活不便,电价飙涨,民怨沸腾。
普及清洁能源是全球趋势,其中核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英伟达CEO黄仁勋8月22日抵台,在机场受访时就表示,希望台湾能探索各种能源,核能也是一个很棒的选项。8月23日“核电”公投虽然未过,但约四分之三民意清晰反对民进党错误的能源政策,台湾恢复核电只是时间问题。赖清德当晚谈话也不得不正面回应,“充分理解社会对能源多元选择的期待”,同时松动了“废核”立场,表示“未来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更少,不会排除先进核能”。
台湾民主更理性健康
大罢免失利,如民进党反省不足,难免盛极转衰。7月28日,日本知名台湾政治研究学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了首波大罢免投票的“回流率”,投给民进党的选民中,有82.7%再次投下罢免票;投给国民党的选民中,高达92.7%再次投下不同意罢免票;直呼民进党自2014年太阳花运动以来所累积的优势,可能就此终结。
民进党当家闹大事,引起大混乱,惨遭大失败,当然是咎由自取。在野联盟士气大振,不能高兴过头,民进党基本盘还在,并未大溃败。
对绿营而言,逾八成的民意维持两岸现状,挺绿基本盘稳占四成。蓝白不合,民进党相对多数,依然占赢面。民进党去年大选得票率约40%,第一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民进党得票率约42%,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是积极的信号。
对赖清德而言,大罢免惨败,重创其支持率。据亲蓝的台湾TVBS民调中心8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下滑至28%,不满意度55%。据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33.3%的民众赞同赖清德的施政方式,54.4%不赞同。“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分析,赖清德声望7月、8月分别重挫5.8个、9.6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相当于流失超过300万人支持,大罢免无疑是单一最重要因素。
对蓝营而言,反罢免大胜不等于国民党支持率大增,没有民众党的力挺(“小草”基本盘占12%至15%),国民党多名“蓝委”在劫难逃。许多中间选民甚至泛绿支持者投出反罢免票,是反感民进党的仇恨动员和恶罢操作,并不代表支持国民党,更不代表喜欢现行的“朱立伦(党主席)、傅崐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体制。所以朱立伦在大罢免大胜之后离任是明智之举,激流勇退于己于党皆有利。
大罢免也非一无是处,客观上倒逼去年当选的“蓝委”今年勤跑基层、贴近选民、关注民生、夯实根基。所以才会有首波罢免7人不同意罢免票超过去年的当选票;第二波罢免7个选区不同意票领先比首波更明显,少则2.7万票、多至4.6万票,比同意票多了一倍左右。
尽管绿营对台北“蓝委”王鸿薇、徐巧芯、李彦秀仇恨值高,公开抹红攻击徐巧芯为“中共地下党员”、王鸿薇为“女匪干”,3名女战将依然顺利过关。然而,据台湾中选委数据,这三人以及新北市叶元之、台中市罗廷玮、花莲县傅崐萁、新竹郑正钤共七人的同意罢免票,超过25%的法定门槛,表明今后在选区不可大意,仍需低调、勤政、深耕。
大罢免案一旦成功,民进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在野党缺乏监督和制衡,台湾的自由和民主就岌岌可危。大罢免案全盘否决,也是立此先例,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正如韩国总统尹锡悦违法戒严迅速被罢免、逮捕和起诉,也是立此先例,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韩国总统不敢动用军队戒严,抓捕在野党议员。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28 15:41
时政
台湾大罢免后的蝴蝶效应+ 查看更多
台湾大罢免后的蝴蝶效应
+ 查看更多
叶胜舟: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
叶胜舟
■
7月26日,台湾大罢免首波投票一边倒,民进党猛推的罢免24名“蓝委”、一名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民众党)共25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大跌眼镜。国民党内投票前最乐观的预测是,至少有2-3名“蓝委”被罢免。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又是一边倒,7名“蓝委”的罢免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已有心理预期。
首波罢免平均投票率高达56.2 %,第二波罢免结果无悬念,热度明显不如首波,但平均投票率仍然有约50%。两次表明蓝、白基本盘都催出来,一旦联合就稳胜绿。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直接冲击民进党执政团队、赖清德支持率,间接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2028年总统大选。
民进党进退失据
首波罢免惨败后,民进党力挺的罢团“反共护台志工联盟”领袖已对第二波罢免缺乏斗志,公开撂挑子。曹兴诚7月27日发出“再给志工们的信”,劝告罢团志工“放下”、“让民进党去努力吧”、“我们打不起”;网红“八炯”温子渝7月28日从桃园机场出境前发布短片,写道“我努力过了,你们加油”。
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目标是实现立法院过半和全面执政,台湾主流民意在第一波罢免投票时就清晰、全盘否决。在野势力第一波罢免没有被铲除,反而更加团结和壮大,在立法院今后必然更加强势。民进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二波罢免、赖清德继续执政进退失据,陷入两难。
第二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如执意推动,民进党就是不知悔改,顽固与主流民意对抗,明年“九合一”选举惨败风险剧升;如匆忙放弃,一有压力就退缩,或得罪和分化罢团,动摇绿营基本盘。
在野联盟应对美国关税、台风受灾、通货膨胀,立法通过全民普发1万元新台币是好棋。民进党如不再反对(行政院长卓荣泰的立场已动摇),民众不会领情,留下巨额财政赤字,定时炸弹今后不知何时响,一响又会被骂;如坚持己见,又落下不体恤民生的骂名,且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复议,必然又被占多数席位的在野联盟否决,自讨没趣。
历经三天内部检讨和推演,7月30日,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终于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就首波罢免惨败向所有投入的罢免团体与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请注意没有向反对罢免的蓝、白支持者致歉,内心还有不服气。
赖清德性格中有刚愎自用的一面,即使撞南墙也不愿回头,对民怨和批评的态度大体是“表面接受、我行我素”。所以他在7月30日中常会上对第二波罢免投票的定调,和7月23日中常会上一致,“陪伴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完最后一里路”;再次进行催票动员,强硬要求民进党中央党部与各地党公职全力支援罢免团体。
问题是形势比人强,民主政体中民意最大,顺之者昌,逆之者败甚至亡。8月23日上午,赖清德回到台南市投票,在安平区平安国中投票所只有他一人投票,工作人员远超选民。台南是他发迹的大本营,人气竟然也如此冷清,可见此次大罢免多么不得人心。
赖清德不得不妥协
7月27日,林右昌请辞民进党秘书长,28日赖清德批准,成为大罢免惨败的首个“替罪羊”。
8月20日,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宣布,前内政部长徐国勇任党秘书长,试图巩固党内团结、重振士气,获得党内好评。徐国勇是前总统蔡英文的嫡系并获其重用,非赖系立委解读这个人事任命,“传达出向英系释权的讯号”,“有助于跳脱小圈圈思考”。
国民党、民众党乘胜追击,多次隔空向赖清德喊话,“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台、内阁全面改组。”民进党内和舆论压力也不减,8月22日第二波罢免投票前,备受争议的数位发展部长黄彦男、经济部长郭智辉分别以“中研院借调届满”、“健康”为由请辞获准,多个台媒放风,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金接任经济部长,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接任行政院秘书长。
8月23日晚,赖清德在记者会上发表谈话,在强势一边倒的主流民意面前不得不放软身段,声称“对于政府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时时深自检讨”,宣布进行队形(即“内阁”必要改组)、施政顺序(即经济、民生、弱势、青年优先)、行政与立法互动(即加强朝野协商)、财政体质(确保长期发展)等四大调整,回应社会期待。
目前观察,民进党对大罢免惨败的问责,仅限于内阁小改组而非大改组,柯建铭和卓荣泰可逃过一劫,分别留任立法院党团总召和行政院长,区别在于前者是脸皮厚自己不辞职,后者是多次辞职被赖清德拒绝接受。赖清德也不辞党主席,还需借此牢控2026年“九合一”选举县市长、2028立委选举的党内提名权。
民众党发起的重启台湾第三座核能发电厂的公投,也在8月23日投票。平均投票率为29.53%,不同意票为151万1693票,同意票为434万1432张,是不同意票近3倍,离500万523张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假如投票率提高5个点或许就通过了。“废核”长期是民进党的神主牌,带来的恶果是台湾电力供应长期不足,工业和经济发展受限,民众生活不便,电价飙涨,民怨沸腾。
普及清洁能源是全球趋势,其中核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英伟达CEO黄仁勋8月22日抵台,在机场受访时就表示,希望台湾能探索各种能源,核能也是一个很棒的选项。8月23日“核电”公投虽然未过,但约四分之三民意清晰反对民进党错误的能源政策,台湾恢复核电只是时间问题。赖清德当晚谈话也不得不正面回应,“充分理解社会对能源多元选择的期待”,同时松动了“废核”立场,表示“未来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更少,不会排除先进核能”。
台湾民主更理性健康
大罢免失利,如民进党反省不足,难免盛极转衰。7月28日,日本知名台湾政治研究学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了首波大罢免投票的“回流率”,投给民进党的选民中,有82.7%再次投下罢免票;投给国民党的选民中,高达92.7%再次投下不同意罢免票;直呼民进党自2014年太阳花运动以来所累积的优势,可能就此终结。
民进党当家闹大事,引起大混乱,惨遭大失败,当然是咎由自取。在野联盟士气大振,不能高兴过头,民进党基本盘还在,并未大溃败。
对绿营而言,逾八成的民意维持两岸现状,挺绿基本盘稳占四成。蓝白不合,民进党相对多数,依然占赢面。民进党去年大选得票率约40%,第一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民进党得票率约42%,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是积极的信号。
对赖清德而言,大罢免惨败,重创其支持率。据亲蓝的台湾TVBS民调中心8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下滑至28%,不满意度55%。据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33.3%的民众赞同赖清德的施政方式,54.4%不赞同。“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分析,赖清德声望7月、8月分别重挫5.8个、9.6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相当于流失超过300万人支持,大罢免无疑是单一最重要因素。
对蓝营而言,反罢免大胜不等于国民党支持率大增,没有民众党的力挺(“小草”基本盘占12%至15%),国民党多名“蓝委”在劫难逃。许多中间选民甚至泛绿支持者投出反罢免票,是反感民进党的仇恨动员和恶罢操作,并不代表支持国民党,更不代表喜欢现行的“朱立伦(党主席)、傅崐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体制。所以朱立伦在大罢免大胜之后离任是明智之举,激流勇退于己于党皆有利。
大罢免也非一无是处,客观上倒逼去年当选的“蓝委”今年勤跑基层、贴近选民、关注民生、夯实根基。所以才会有首波罢免7人不同意罢免票超过去年的当选票;第二波罢免7个选区不同意票领先比首波更明显,少则2.7万票、多至4.6万票,比同意票多了一倍左右。
尽管绿营对台北“蓝委”王鸿薇、徐巧芯、李彦秀仇恨值高,公开抹红攻击徐巧芯为“中共地下党员”、王鸿薇为“女匪干”,3名女战将依然顺利过关。然而,据台湾中选委数据,这三人以及新北市叶元之、台中市罗廷玮、花莲县傅崐萁、新竹郑正钤共七人的同意罢免票,超过25%的法定门槛,表明今后在选区不可大意,仍需低调、勤政、深耕。
大罢免案一旦成功,民进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在野党缺乏监督和制衡,台湾的自由和民主就岌岌可危。大罢免案全盘否决,也是立此先例,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正如韩国总统尹锡悦违法戒严迅速被罢免、逮捕和起诉,也是立此先例,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韩国总统不敢动用军队戒严,抓捕在野党议员。
■
7月26日,台湾大罢免首波投票一边倒,民进党猛推的罢免24名“蓝委”、一名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民众党)共25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大跌眼镜。国民党内投票前最乐观的预测是,至少有2-3名“蓝委”被罢免。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又是一边倒,7名“蓝委”的罢免案均被否决,所有人已有心理预期。
首波罢免平均投票率高达56.2 %,第二波罢免结果无悬念,热度明显不如首波,但平均投票率仍然有约50%。两次表明蓝、白基本盘都催出来,一旦联合就稳胜绿。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直接冲击民进党执政团队、赖清德支持率,间接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2028年总统大选。
民进党进退失据
首波罢免惨败后,民进党力挺的罢团“反共护台志工联盟”领袖已对第二波罢免缺乏斗志,公开撂挑子。曹兴诚7月27日发出“再给志工们的信”,劝告罢团志工“放下”、“让民进党去努力吧”、“我们打不起”;网红“八炯”温子渝7月28日从桃园机场出境前发布短片,写道“我努力过了,你们加油”。
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目标是实现立法院过半和全面执政,台湾主流民意在第一波罢免投票时就清晰、全盘否决。在野势力第一波罢免没有被铲除,反而更加团结和壮大,在立法院今后必然更加强势。民进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二波罢免、赖清德继续执政进退失据,陷入两难。
第二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如执意推动,民进党就是不知悔改,顽固与主流民意对抗,明年“九合一”选举惨败风险剧升;如匆忙放弃,一有压力就退缩,或得罪和分化罢团,动摇绿营基本盘。
在野联盟应对美国关税、台风受灾、通货膨胀,立法通过全民普发1万元新台币是好棋。民进党如不再反对(行政院长卓荣泰的立场已动摇),民众不会领情,留下巨额财政赤字,定时炸弹今后不知何时响,一响又会被骂;如坚持己见,又落下不体恤民生的骂名,且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复议,必然又被占多数席位的在野联盟否决,自讨没趣。
历经三天内部检讨和推演,7月30日,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终于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就首波罢免惨败向所有投入的罢免团体与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请注意没有向反对罢免的蓝、白支持者致歉,内心还有不服气。
赖清德性格中有刚愎自用的一面,即使撞南墙也不愿回头,对民怨和批评的态度大体是“表面接受、我行我素”。所以他在7月30日中常会上对第二波罢免投票的定调,和7月23日中常会上一致,“陪伴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完最后一里路”;再次进行催票动员,强硬要求民进党中央党部与各地党公职全力支援罢免团体。
问题是形势比人强,民主政体中民意最大,顺之者昌,逆之者败甚至亡。8月23日上午,赖清德回到台南市投票,在安平区平安国中投票所只有他一人投票,工作人员远超选民。台南是他发迹的大本营,人气竟然也如此冷清,可见此次大罢免多么不得人心。
赖清德不得不妥协
7月27日,林右昌请辞民进党秘书长,28日赖清德批准,成为大罢免惨败的首个“替罪羊”。
8月20日,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宣布,前内政部长徐国勇任党秘书长,试图巩固党内团结、重振士气,获得党内好评。徐国勇是前总统蔡英文的嫡系并获其重用,非赖系立委解读这个人事任命,“传达出向英系释权的讯号”,“有助于跳脱小圈圈思考”。
国民党、民众党乘胜追击,多次隔空向赖清德喊话,“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台、内阁全面改组。”民进党内和舆论压力也不减,8月22日第二波罢免投票前,备受争议的数位发展部长黄彦男、经济部长郭智辉分别以“中研院借调届满”、“健康”为由请辞获准,多个台媒放风,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金接任经济部长,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接任行政院秘书长。
8月23日晚,赖清德在记者会上发表谈话,在强势一边倒的主流民意面前不得不放软身段,声称“对于政府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时时深自检讨”,宣布进行队形(即“内阁”必要改组)、施政顺序(即经济、民生、弱势、青年优先)、行政与立法互动(即加强朝野协商)、财政体质(确保长期发展)等四大调整,回应社会期待。
目前观察,民进党对大罢免惨败的问责,仅限于内阁小改组而非大改组,柯建铭和卓荣泰可逃过一劫,分别留任立法院党团总召和行政院长,区别在于前者是脸皮厚自己不辞职,后者是多次辞职被赖清德拒绝接受。赖清德也不辞党主席,还需借此牢控2026年“九合一”选举县市长、2028立委选举的党内提名权。
民众党发起的重启台湾第三座核能发电厂的公投,也在8月23日投票。平均投票率为29.53%,不同意票为151万1693票,同意票为434万1432张,是不同意票近3倍,离500万523张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假如投票率提高5个点或许就通过了。“废核”长期是民进党的神主牌,带来的恶果是台湾电力供应长期不足,工业和经济发展受限,民众生活不便,电价飙涨,民怨沸腾。
普及清洁能源是全球趋势,其中核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英伟达CEO黄仁勋8月22日抵台,在机场受访时就表示,希望台湾能探索各种能源,核能也是一个很棒的选项。8月23日“核电”公投虽然未过,但约四分之三民意清晰反对民进党错误的能源政策,台湾恢复核电只是时间问题。赖清德当晚谈话也不得不正面回应,“充分理解社会对能源多元选择的期待”,同时松动了“废核”立场,表示“未来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更少,不会排除先进核能”。
台湾民主更理性健康
大罢免失利,如民进党反省不足,难免盛极转衰。7月28日,日本知名台湾政治研究学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了首波大罢免投票的“回流率”,投给民进党的选民中,有82.7%再次投下罢免票;投给国民党的选民中,高达92.7%再次投下不同意罢免票;直呼民进党自2014年太阳花运动以来所累积的优势,可能就此终结。
民进党当家闹大事,引起大混乱,惨遭大失败,当然是咎由自取。在野联盟士气大振,不能高兴过头,民进党基本盘还在,并未大溃败。
对绿营而言,逾八成的民意维持两岸现状,挺绿基本盘稳占四成。蓝白不合,民进党相对多数,依然占赢面。民进党去年大选得票率约40%,第一波罢免都在蓝营优势选区,民进党得票率约42%,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是积极的信号。
对赖清德而言,大罢免惨败,重创其支持率。据亲蓝的台湾TVBS民调中心8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下滑至28%,不满意度55%。据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33.3%的民众赞同赖清德的施政方式,54.4%不赞同。“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分析,赖清德声望7月、8月分别重挫5.8个、9.6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相当于流失超过300万人支持,大罢免无疑是单一最重要因素。
对蓝营而言,反罢免大胜不等于国民党支持率大增,没有民众党的力挺(“小草”基本盘占12%至15%),国民党多名“蓝委”在劫难逃。许多中间选民甚至泛绿支持者投出反罢免票,是反感民进党的仇恨动员和恶罢操作,并不代表支持国民党,更不代表喜欢现行的“朱立伦(党主席)、傅崐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体制。所以朱立伦在大罢免大胜之后离任是明智之举,激流勇退于己于党皆有利。
大罢免也非一无是处,客观上倒逼去年当选的“蓝委”今年勤跑基层、贴近选民、关注民生、夯实根基。所以才会有首波罢免7人不同意罢免票超过去年的当选票;第二波罢免7个选区不同意票领先比首波更明显,少则2.7万票、多至4.6万票,比同意票多了一倍左右。
尽管绿营对台北“蓝委”王鸿薇、徐巧芯、李彦秀仇恨值高,公开抹红攻击徐巧芯为“中共地下党员”、王鸿薇为“女匪干”,3名女战将依然顺利过关。然而,据台湾中选委数据,这三人以及新北市叶元之、台中市罗廷玮、花莲县傅崐萁、新竹郑正钤共七人的同意罢免票,超过25%的法定门槛,表明今后在选区不可大意,仍需低调、勤政、深耕。
大罢免案一旦成功,民进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在野党缺乏监督和制衡,台湾的自由和民主就岌岌可危。大罢免案全盘否决,也是立此先例,台湾选民用选票督促、教训总统牢记民主需要宽容和制衡,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不敢对在野党发动大面积、无差别的罢免。正如韩国总统尹锡悦违法戒严迅速被罢免、逮捕和起诉,也是立此先例,未来没有极其充分的理由,韩国总统不敢动用军队戒严,抓捕在野党议员。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移动设备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