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28 08:42
金融

市场不确定性之下,数字货币资产应该如何配置

赵莹:当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的投资渠道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加密资产投资策略和逻辑呢?
比特币稳定币诈骗第一案,一个U盘卷走130亿
赵莹



从和复旦大学同窗们一起创办复星集团,到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Web3.0领军人物,梁信军在我心中不只是一位曾经的老板,而是一位良师益友。他敏锐执着、不断学习的状态也一直鞭策着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曾经我也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充满了好奇和不解,清晰记得2018年在旧金山亚布力论坛时,听张守晟教授讲解区块链概念和技术时的醍醐灌顶。

这一次,为了能够和梁总这样的良师对话,我很认真地看完了加密货币相关的一些书籍,也查阅了近年来他的一些讲座素材。但是访谈的信息量之大,还是有点挑战我的脑容量。以下的问答是基于梁信军对科技公司和数字货币相关看法内容整理成文的,另有很多对于AI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投资建议,由于篇幅所限,未能收录其中。

问:曾经硅谷是以谷歌为代表的大科技媒体公司,用“免费+广告+大数据”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更为快捷的信息流检索和用户心智触达。但由于其过度依赖广告,于是导致了隐私安全的忧患和对互联网公司前期“烧钱激励商业模式”的隐忧。由区块链引领的去中心化时代,加密结算且为用户实现了自主经济的反馈,因此被业界认为是代表未来的更安全、分布式、用户自主的网络架构。您怎么看这两种新旧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对抗更迭,以及未来10年的投资机会?

梁信军:在未来的10年内,很可能至少有三个行业,进入行业的直接投资和行业经济规模成长每年能超过10%甚至15%的,对这三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投资,有望得到20%以上的年回报率,一是加密资产行业,二是AI行业,三是国防军工行业。用国家成长阶段来比喻,就是相当于他们都处在一个国家的“投资净流入”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规模”的高速成长阶段,等同于一个国家会经历fdi和GDP连续十年增长超10%甚至15%的阶段,就像中国1992–2010 年曾经经历的:GDP平均增速约 10.7%/年,FDI平均增速约 22%/年(按美元流入额计算)。投资者要做的,就是进入行业、呆在行业里、跟龙头资产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轻松获得IRR超20%的回报。

你所谓的新旧两种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对抗更迭,其实还只是在支付领域的革命,这其中上一轮的优秀代表谷歌也有Gemini的研发而参与其中。但从目前的发展看,稳定币合规以后带来的最大的市场冲击,是一套全新全球支付系统的构建,它是低成本的、高安全的、部署门槛很低的,会引发:defi的高收益流动性存款、高安全和高收益兼具的质押贷款品种进入传统金融、会挤压存贷二端,和劣质的国家法币。

我们来想象一下货币、证券、金融资产Token化以后的场景:普通人都可以实现全年365天24小时的实时交易,且在全球所有token交易所,或者web3钱包对钱包都可以实现直接交易。相比电子化货币和证券,token可以被编程,意味着很容易在token上直接承载类似支付宝这样的支付保证功能,或者开立期权自动履约保证等传统上需要牌照监管和金融机构声誉才能发行的产品,或者直接在token上就可以完成滴灌通功能(每笔支付收款,收入分成自动转账给贷款人,累计金额达成还贷本金后自动降低分成比例),不需要专门开通产品App或者有第三方保证,因此价值的交易、转移、确权成本将大幅降低,而金融领域的后台可以实现清算结算同时完成,不用央行、中央产权登记所等介入也一样能确保绝对安全,比如美债、股票,结算了看到账户里余额变动的同时就实现了清算到位,不像普通电子证券,清算是收市后几小时才能完成的;跨境美元转账,几分钟完成清算结算,不像电子货币一般需要二个工作日,经由swift中转行中转清算。智能合约,部署在链上实现自动化的业务和规则的执行,运维远比传统中心化IT架构简单,会给ai agent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提示。并且智能合约代码开源,方便各个利益相关方即时审计,业务规则执行将不再是暗箱黑盒操作。钱包的全息交易信息保留,也将使得对交易的追踪变得更容易,隐私保护则依靠区块链的匿名功能,以及不与web2.0和线下身份互动来实现。所以这是一种颠覆性的金融创新。

问: 从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的政府监管就从拜登时期的“数字货币铁拳监管”180度大转弯,不仅通过了Genius天才法案之外,在主要监管机构(SEC/FINRA)的掌舵人挑选上也利好Crypto,因此出现了Bitcoin和其ETF大幅攀升。如您提到的稳定币带来的冲击,我们看到,日前若干知名传统金融机构也相继宣布发行和推广稳定币等现象,您认为稳定币是Web3.0的过渡工具还是说未来会成为大众所接受的新型货币和储备金?

梁信军: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现有的传统⽀付基础设施每天处理的全球资⾦转账⾦额在5⾄7万亿美元之间,这其中包括了机构、商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资⾦转账。链上数据交易表明,约有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已然发⾏,这些稳定币每天促进了约200亿⾄300亿美元的实际链上⽀付交易,因此,稳定币合规之前,其在全球每⽇资⾦转账总量中的占⽐不到1%,但是合规后,迅速增长的空间非常之大。

对稳定币的需求来自于三个方面:加密货币交易的结算,跨境支付和汇款,新兴市场的储备货币。

而未来稳定币市场成熟主要基于六个关键增长指标,一是⽤户对即时全球⽀付的期望不断提⾼。二是你说的监管的明确性,尤其是在发达市场。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就是⼀个这样的迹象,但在其他市场也有类似的法规,例如欧盟的《MiCA法案》,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全球已经或正在建⽴能够确保稳定币安全和谨慎使⽤的监管制度。三是行业内⾼调的投资和并购活动。四是现有场景中领袖企业的迅速反应,例如,⼏家美国银⾏正在讨论共同发⾏⼀种稳定币。最后的指标就是交易量的增加。未来12个⽉内稳定币流通量如果能翻⼀番,可能是⼀个市场⽇益成熟的有⼒指标。

问:与美国此前情况大相径庭的是亚洲活跃的金融市场正在全面拥抱crypto,香港自2023年开放零售交易并推出了稳定币监管方向,政府也明确支持且希望重建其全球加密枢纽港的地位,新加坡在重点发展机构级别的Defi和代币化资产,监管虽然严格但政局稳定。就此我们是否可以判定,香港是加密友好型监管的排头兵,其次是新加坡,而美国则因为其巨大的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监管滞后和行业不确定性依然巨大?未来的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梁信军:美国的确定性加密资产扶持政策是加密资产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然后看欧盟、日本、中国等巨大经济体监管的后续跟进。

问:日前的宽松监管也体现了哈耶克为首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念,强调真实价格和自由市场价值创造。当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的投资渠道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加密资产投资策略和逻辑呢?

梁信军:第⼀种策略⾃⼰构建⼀个加密资产的ETF。

对于初入行的加密资产投资者,我会建议他们构建一个自己的加密货币ETF策略。这个不是简单的买一些IBIT。而是⾃⼰构建⼀个加密资产的ETF。⽐如加密资产现在有4.5万亿的市值了,把相当于现金的稳定币去掉,你会看到BTC⼤概占58%左右。ETH⼤概14%,二者相加就有72%了,然后XRP⼤概4%,然后BNB在3%多点,SOL⼤概3%左右,DOGE⼤概1%,这样加在⼀起,六⼤币占加密资产总市值⼤概83%左右。除了这前六⼤币,还可以再加两个股,第⼀个是MicroStrategy(MSTR),市值相当于加密资产总值的约2.5%左右,再加上Coinbase,⼤概2%。所以前6⼤币加上两个股,占了整个加密资产总值的87%左右,按这个⽐例配置⾃⼰可以配出⼀个加密资产ETF,然后每两个⽉或者三个⽉进行复盘,根据市值⽐例变化进⾏币币或币股的互换交易,这个策略叫追⼤势,基本上就把加密资产⾏业的⻉塔拿到了。

第⼆个策略,就是按照常规的投资思考逻辑:就是看哪个币,能在经济生态中赚到钱,或者未来可以赚到钱,看哪个币的盈利、现金流和增长好?

稳定币合规后规模会⼤爆发,在稳定币⽣态⾥,传统⾦融很快会引⼊⾼安全性的DeFi产品,与存款、货币基⾦并列成为流动性管理⼯具,并且新增优质加密币质押的高收益和安全性的贷款产品。这些DeFi 3/4都在eth和evm(以太坊兼容链)上,因此eth会率先受益。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bnb已经连续32个季度出资回购销毁bnb,每个季度耗费超过10亿usd,并且存在币安交易所的bnb还会享受免费的新上币的空投,每年大约20-30亿usd,这个bnb生态,每年可以确定享受50-80亿usd的价值分享。那bnb的价值就显现在那里。

第三个策略,就是互联⽹投资逻辑,没盈利那就看数据资产。按互联⽹的估值模式,就是看哪个⽤户量⼤,哪个⽇活度⾼,哪个GMV⼤,那个同⽐环⽐成⻓好。从数据资产⻆度看,⽤户量⼤,⽤户持有的资产多,⽤户的交易频繁,然后交易的总GMV⾼,都是构成数据资产的⾮常好的衡量标准。也可以按这个逻辑去分析哪个币值钱。 那eth拥有最大用户量和最大defi gmv;bnb有最大的出入金钱包数、最大的金融gmv、资产量;sol拥有最大的年轻世代meme币用户和ip发行者……都会很有价值;

第四个策略,就是看谁会有超主权信⽤。法币超发信用下降是大趋势,比如几十年的长周期里,美元、英镑、日元、人民币都m2年增长都超6.7%,加密币里,btc年增0.85%,eth年增0.5%,bnb年减5.2%,doge年增4%,sol年增4.4%,而且像btc、eth、doge都很难被公权力关停,从而跟黄金、全球性科技企业指数(例如qqq)一样、成为超主权信⽤的可锚定资产;

第五个策略,就是跟AI⽣态能够快速融合。因为AI的价值创造⼤家慢慢地在认可了,慢慢的AI本身也会成为⼀个价值创造、甚⾄收取利润的主体,AI不会⽌步于仅仅作为⼈的助理,它是可以成为⼀个类股份公司形态的经济主体。能为ai所用的web3生态,它

的用户增长和gmv增长,将不仅来自于人类用户的增长,还会来自于ai用户的增长和交易量增长;

第六个策略,就是看哪些币是年轻⼈使⽤多的,或者追捧这些币的活跃⽤户⾥⾯年轻⼈的占⽐⾼的。占⽐越⾼的越好,受到更年轻⽤户的⻘睐的更有未来。

Dogecoin (DOGE):26岁,Meme元⽼;

Solana (SOL):28岁,NFT和链游主⼒;

Ethereum (ETH):35岁,DeFi开发者和⽼练投资者;

Bitcoin (BTC):42岁,价值投资者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比特币稳定币诈骗第一案,一个U盘卷走130亿
2025-08-28 08:42
金融

市场不确定性之下,数字货币资产应该如何配置

赵莹:当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的投资渠道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加密资产投资策略和逻辑呢?
赵莹



从和复旦大学同窗们一起创办复星集团,到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Web3.0领军人物,梁信军在我心中不只是一位曾经的老板,而是一位良师益友。他敏锐执着、不断学习的状态也一直鞭策着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曾经我也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充满了好奇和不解,清晰记得2018年在旧金山亚布力论坛时,听张守晟教授讲解区块链概念和技术时的醍醐灌顶。

这一次,为了能够和梁总这样的良师对话,我很认真地看完了加密货币相关的一些书籍,也查阅了近年来他的一些讲座素材。但是访谈的信息量之大,还是有点挑战我的脑容量。以下的问答是基于梁信军对科技公司和数字货币相关看法内容整理成文的,另有很多对于AI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投资建议,由于篇幅所限,未能收录其中。

问:曾经硅谷是以谷歌为代表的大科技媒体公司,用“免费+广告+大数据”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更为快捷的信息流检索和用户心智触达。但由于其过度依赖广告,于是导致了隐私安全的忧患和对互联网公司前期“烧钱激励商业模式”的隐忧。由区块链引领的去中心化时代,加密结算且为用户实现了自主经济的反馈,因此被业界认为是代表未来的更安全、分布式、用户自主的网络架构。您怎么看这两种新旧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对抗更迭,以及未来10年的投资机会?

梁信军:在未来的10年内,很可能至少有三个行业,进入行业的直接投资和行业经济规模成长每年能超过10%甚至15%的,对这三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投资,有望得到20%以上的年回报率,一是加密资产行业,二是AI行业,三是国防军工行业。用国家成长阶段来比喻,就是相当于他们都处在一个国家的“投资净流入”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规模”的高速成长阶段,等同于一个国家会经历fdi和GDP连续十年增长超10%甚至15%的阶段,就像中国1992–2010 年曾经经历的:GDP平均增速约 10.7%/年,FDI平均增速约 22%/年(按美元流入额计算)。投资者要做的,就是进入行业、呆在行业里、跟龙头资产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轻松获得IRR超20%的回报。

你所谓的新旧两种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对抗更迭,其实还只是在支付领域的革命,这其中上一轮的优秀代表谷歌也有Gemini的研发而参与其中。但从目前的发展看,稳定币合规以后带来的最大的市场冲击,是一套全新全球支付系统的构建,它是低成本的、高安全的、部署门槛很低的,会引发:defi的高收益流动性存款、高安全和高收益兼具的质押贷款品种进入传统金融、会挤压存贷二端,和劣质的国家法币。

我们来想象一下货币、证券、金融资产Token化以后的场景:普通人都可以实现全年365天24小时的实时交易,且在全球所有token交易所,或者web3钱包对钱包都可以实现直接交易。相比电子化货币和证券,token可以被编程,意味着很容易在token上直接承载类似支付宝这样的支付保证功能,或者开立期权自动履约保证等传统上需要牌照监管和金融机构声誉才能发行的产品,或者直接在token上就可以完成滴灌通功能(每笔支付收款,收入分成自动转账给贷款人,累计金额达成还贷本金后自动降低分成比例),不需要专门开通产品App或者有第三方保证,因此价值的交易、转移、确权成本将大幅降低,而金融领域的后台可以实现清算结算同时完成,不用央行、中央产权登记所等介入也一样能确保绝对安全,比如美债、股票,结算了看到账户里余额变动的同时就实现了清算到位,不像普通电子证券,清算是收市后几小时才能完成的;跨境美元转账,几分钟完成清算结算,不像电子货币一般需要二个工作日,经由swift中转行中转清算。智能合约,部署在链上实现自动化的业务和规则的执行,运维远比传统中心化IT架构简单,会给ai agent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提示。并且智能合约代码开源,方便各个利益相关方即时审计,业务规则执行将不再是暗箱黑盒操作。钱包的全息交易信息保留,也将使得对交易的追踪变得更容易,隐私保护则依靠区块链的匿名功能,以及不与web2.0和线下身份互动来实现。所以这是一种颠覆性的金融创新。

问: 从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的政府监管就从拜登时期的“数字货币铁拳监管”180度大转弯,不仅通过了Genius天才法案之外,在主要监管机构(SEC/FINRA)的掌舵人挑选上也利好Crypto,因此出现了Bitcoin和其ETF大幅攀升。如您提到的稳定币带来的冲击,我们看到,日前若干知名传统金融机构也相继宣布发行和推广稳定币等现象,您认为稳定币是Web3.0的过渡工具还是说未来会成为大众所接受的新型货币和储备金?

梁信军: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现有的传统⽀付基础设施每天处理的全球资⾦转账⾦额在5⾄7万亿美元之间,这其中包括了机构、商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资⾦转账。链上数据交易表明,约有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已然发⾏,这些稳定币每天促进了约200亿⾄300亿美元的实际链上⽀付交易,因此,稳定币合规之前,其在全球每⽇资⾦转账总量中的占⽐不到1%,但是合规后,迅速增长的空间非常之大。

对稳定币的需求来自于三个方面:加密货币交易的结算,跨境支付和汇款,新兴市场的储备货币。

而未来稳定币市场成熟主要基于六个关键增长指标,一是⽤户对即时全球⽀付的期望不断提⾼。二是你说的监管的明确性,尤其是在发达市场。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就是⼀个这样的迹象,但在其他市场也有类似的法规,例如欧盟的《MiCA法案》,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全球已经或正在建⽴能够确保稳定币安全和谨慎使⽤的监管制度。三是行业内⾼调的投资和并购活动。四是现有场景中领袖企业的迅速反应,例如,⼏家美国银⾏正在讨论共同发⾏⼀种稳定币。最后的指标就是交易量的增加。未来12个⽉内稳定币流通量如果能翻⼀番,可能是⼀个市场⽇益成熟的有⼒指标。

问:与美国此前情况大相径庭的是亚洲活跃的金融市场正在全面拥抱crypto,香港自2023年开放零售交易并推出了稳定币监管方向,政府也明确支持且希望重建其全球加密枢纽港的地位,新加坡在重点发展机构级别的Defi和代币化资产,监管虽然严格但政局稳定。就此我们是否可以判定,香港是加密友好型监管的排头兵,其次是新加坡,而美国则因为其巨大的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监管滞后和行业不确定性依然巨大?未来的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梁信军:美国的确定性加密资产扶持政策是加密资产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然后看欧盟、日本、中国等巨大经济体监管的后续跟进。

问:日前的宽松监管也体现了哈耶克为首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念,强调真实价格和自由市场价值创造。当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的投资渠道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加密资产投资策略和逻辑呢?

梁信军:第⼀种策略⾃⼰构建⼀个加密资产的ETF。

对于初入行的加密资产投资者,我会建议他们构建一个自己的加密货币ETF策略。这个不是简单的买一些IBIT。而是⾃⼰构建⼀个加密资产的ETF。⽐如加密资产现在有4.5万亿的市值了,把相当于现金的稳定币去掉,你会看到BTC⼤概占58%左右。ETH⼤概14%,二者相加就有72%了,然后XRP⼤概4%,然后BNB在3%多点,SOL⼤概3%左右,DOGE⼤概1%,这样加在⼀起,六⼤币占加密资产总市值⼤概83%左右。除了这前六⼤币,还可以再加两个股,第⼀个是MicroStrategy(MSTR),市值相当于加密资产总值的约2.5%左右,再加上Coinbase,⼤概2%。所以前6⼤币加上两个股,占了整个加密资产总值的87%左右,按这个⽐例配置⾃⼰可以配出⼀个加密资产ETF,然后每两个⽉或者三个⽉进行复盘,根据市值⽐例变化进⾏币币或币股的互换交易,这个策略叫追⼤势,基本上就把加密资产⾏业的⻉塔拿到了。

第⼆个策略,就是按照常规的投资思考逻辑:就是看哪个币,能在经济生态中赚到钱,或者未来可以赚到钱,看哪个币的盈利、现金流和增长好?

稳定币合规后规模会⼤爆发,在稳定币⽣态⾥,传统⾦融很快会引⼊⾼安全性的DeFi产品,与存款、货币基⾦并列成为流动性管理⼯具,并且新增优质加密币质押的高收益和安全性的贷款产品。这些DeFi 3/4都在eth和evm(以太坊兼容链)上,因此eth会率先受益。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bnb已经连续32个季度出资回购销毁bnb,每个季度耗费超过10亿usd,并且存在币安交易所的bnb还会享受免费的新上币的空投,每年大约20-30亿usd,这个bnb生态,每年可以确定享受50-80亿usd的价值分享。那bnb的价值就显现在那里。

第三个策略,就是互联⽹投资逻辑,没盈利那就看数据资产。按互联⽹的估值模式,就是看哪个⽤户量⼤,哪个⽇活度⾼,哪个GMV⼤,那个同⽐环⽐成⻓好。从数据资产⻆度看,⽤户量⼤,⽤户持有的资产多,⽤户的交易频繁,然后交易的总GMV⾼,都是构成数据资产的⾮常好的衡量标准。也可以按这个逻辑去分析哪个币值钱。 那eth拥有最大用户量和最大defi gmv;bnb有最大的出入金钱包数、最大的金融gmv、资产量;sol拥有最大的年轻世代meme币用户和ip发行者……都会很有价值;

第四个策略,就是看谁会有超主权信⽤。法币超发信用下降是大趋势,比如几十年的长周期里,美元、英镑、日元、人民币都m2年增长都超6.7%,加密币里,btc年增0.85%,eth年增0.5%,bnb年减5.2%,doge年增4%,sol年增4.4%,而且像btc、eth、doge都很难被公权力关停,从而跟黄金、全球性科技企业指数(例如qqq)一样、成为超主权信⽤的可锚定资产;

第五个策略,就是跟AI⽣态能够快速融合。因为AI的价值创造⼤家慢慢地在认可了,慢慢的AI本身也会成为⼀个价值创造、甚⾄收取利润的主体,AI不会⽌步于仅仅作为⼈的助理,它是可以成为⼀个类股份公司形态的经济主体。能为ai所用的web3生态,它

的用户增长和gmv增长,将不仅来自于人类用户的增长,还会来自于ai用户的增长和交易量增长;

第六个策略,就是看哪些币是年轻⼈使⽤多的,或者追捧这些币的活跃⽤户⾥⾯年轻⼈的占⽐⾼的。占⽐越⾼的越好,受到更年轻⽤户的⻘睐的更有未来。

Dogecoin (DOGE):26岁,Meme元⽼;

Solana (SOL):28岁,NFT和链游主⼒;

Ethereum (ETH):35岁,DeFi开发者和⽼练投资者;

Bitcoin (BTC):42岁,价值投资者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移动设备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