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20 06:21
科技

中国生物科技中心苏州蓬勃发展。它能成为下一个波士顿吗?

这座中国古代园林城市的宏伟愿景是,到 2030 年,它将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中心,容纳 10,000 家公司。
生物医药中国生物科技中心苏州蓬勃发展。它能成为下一个波士顿吗?
Holly Chik



这座以古典园林和古运河而闻名的城市,能否成为中国版的波士顿——全球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五年前,东部城市苏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愿景:到2030年将自己转变为“中国药谷”,并将其雄心与大波士顿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生态系统直接对标。

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以古老的水乡古镇和风景如画的园林而闻名,这里是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所在地,也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的中心。

目前,该镇已拥有 3,800 家生物制药公司,该镇的愿景是吸引更多本地和国际顶尖制药公司在此设立地区总部,并向每家公司提供最高 6000 万元人民币(830 万美元)的补贴。

到2030年,苏州的目标是打造成为重要的生物制药创新中心,容纳超过10,000家企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390亿美元)。

在2020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我们在全国率先对标波士顿这个全球生物科技中心……力争将生物医药打造成为苏州持久的产业地标。”

为了培养未来的药物创新领袖,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于2020年与苏州工业园区政府联合成立了药学院,旨在“帮助苏州转型成为世界级的生物制药和健康医疗之都”。

西交利物浦大学智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傅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未来发展方向。

他表示,为了培育其制药和生物技术中心,中国需要一个涵盖人才培养、公司设立、制造、监管和法律服务的综合生态系统。

傅先生补充道,了解波士顿如何成为主要的生物技术中心可以为在苏州开发类似的生态系统提供宝贵的见解。

大波士顿地区拥有 1,000 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许多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同样位于该地区的剑桥市以肯德尔广场而闻名,肯德尔广场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创新的领先中心,被称为“地球上最具创新性的平方英里”,是数百家初创企业的所在地。

傅说:“该中心应该具备生物制药发展的所有基本要素,包括与产业紧密联系的药学院和支持教师开展研究的平台。”

“我们创建了缺失的部分,例如提供情报和法律服务的智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和支持。”

该学院与多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包括慢性病药物创新公司 PegBio、纳米生物材料专家 BEAVER 和透皮给药公司 LIANSN,建立联合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公司项目。

傅先生凭借自己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和工作经验表示,培养科学家进行疗法创新需要采取与中国现有药学院截然不同的方法,因为中国现有的药学院的课程是为仿制药开发而设计的。

“2016年,中国开始从仿制药生产向创新药研发转型。这一转变带来了新的教育需求,因为此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制剂和药理学知识,以验证‘仿制药’或‘改进药’的疗效,”他说道,这些药物指的是与现有药物相似或改进的药物。

“为了创造创新药物,研究人员必须对药物化学有扎实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头开始设计、合成和制备药物。此外,对于参与设计和开展临床试验的科学家来说,生物统计学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专业领域。”他说道。

傅雷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工作了近十年,2006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药物化学教授。

他于2021年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两年后被任命为药学院院长。

傅教授表示,在中国,制药公司而非科研机构才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的教授们通常通过初创企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商业化。

傅雷将中国目前的情况描述为“过渡阶段”,并表示:“中国学术界的科学家有很多东西要向产业界学习,产业界正在涌现出许多创新,尽管学术界在未来可能会发挥主导作用。”

傅解释说,该行业的领先地位源于中国历来对仿制药市场的关注。

他说:“中国优先生产仿制药和非专利药物,以满足广大民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重点是通过逆向工程生产药物,这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药物的技术来实现,而不是开发新技术。”

傅说,在西方接受教育的中国研究人员的回国正在推动中国向创新药物的转变。

他说:“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国内科学家能够探索药物创新的新方法。”

“虽然转向创新优先的方法需要时间,但中国一直在快速发展,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创新理念,”傅莹补充道,并指出中国开发的新分子目前正在国外进行研究。

“中国的专利保护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鼓励科学家在国内注册他们的新发现。”

傅先生在加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从事抗癌和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工作,他表示:“中国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潜力;我把它看作是一张空白的画布。”

他说:“中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雄厚的人才政策支持吸引并激励了我。我有很多机会运用和分享我的知识,这增强了我的目标感。”

傅说,今年学院首批生物统计学本科生毕业,约50名学生收到了哈佛、斯坦福等国际大学共200多份硕士、博士课程录取通知书。

傅教授表示:“本科课程侧重于通识教育和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而研究生则接受生物统计学、药物化学和制药科学等领域的专门培训,并提供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额外途径。”

傅说,人工智能将改变药物研究,并强调了该学院与人工智能专家的合作,针对新发现的药物靶点设计特定的化合物。

他列举了一个使用人工智能监测秀丽隐杆线虫运动的项目,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长 1 毫米(0.03 英寸)的蛔虫,常用于模拟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传统上,科学家会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微型动物模型,以评估实验中待测药物的效果。细致地记录游泳模式和动作等细节可能会让人精疲力尽,”傅说。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同时监测多条线虫,数量远超研究人员逐条观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进行15个或更多实验,将实验时间从一个月缩短到两天。

“我们正在开发一种设备,可以将图像数字化并分析每条线虫,以研究其行为变化。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加速药物筛选和药物效应研究。”

他还表示,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人类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代表着新材料设计的潜在突破。

“训练人工智能了解数据背后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对于推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和创新药物的开发具有巨大潜力。”
  


相关内容
OR

相关内容
OR

读者评论
MORE +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生物医药中国生物科技中心苏州蓬勃发展。它能成为下一个波士顿吗?
2025-08-20 06:21
科技

中国生物科技中心苏州蓬勃发展。它能成为下一个波士顿吗?

这座中国古代园林城市的宏伟愿景是,到 2030 年,它将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中心,容纳 10,000 家公司。
Holly Chik



这座以古典园林和古运河而闻名的城市,能否成为中国版的波士顿——全球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五年前,东部城市苏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愿景:到2030年将自己转变为“中国药谷”,并将其雄心与大波士顿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生态系统直接对标。

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以古老的水乡古镇和风景如画的园林而闻名,这里是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所在地,也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的中心。

目前,该镇已拥有 3,800 家生物制药公司,该镇的愿景是吸引更多本地和国际顶尖制药公司在此设立地区总部,并向每家公司提供最高 6000 万元人民币(830 万美元)的补贴。

到2030年,苏州的目标是打造成为重要的生物制药创新中心,容纳超过10,000家企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390亿美元)。

在2020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我们在全国率先对标波士顿这个全球生物科技中心……力争将生物医药打造成为苏州持久的产业地标。”

为了培养未来的药物创新领袖,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于2020年与苏州工业园区政府联合成立了药学院,旨在“帮助苏州转型成为世界级的生物制药和健康医疗之都”。

西交利物浦大学智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傅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未来发展方向。

他表示,为了培育其制药和生物技术中心,中国需要一个涵盖人才培养、公司设立、制造、监管和法律服务的综合生态系统。

傅先生补充道,了解波士顿如何成为主要的生物技术中心可以为在苏州开发类似的生态系统提供宝贵的见解。

大波士顿地区拥有 1,000 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许多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同样位于该地区的剑桥市以肯德尔广场而闻名,肯德尔广场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创新的领先中心,被称为“地球上最具创新性的平方英里”,是数百家初创企业的所在地。

傅说:“该中心应该具备生物制药发展的所有基本要素,包括与产业紧密联系的药学院和支持教师开展研究的平台。”

“我们创建了缺失的部分,例如提供情报和法律服务的智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和支持。”

该学院与多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包括慢性病药物创新公司 PegBio、纳米生物材料专家 BEAVER 和透皮给药公司 LIANSN,建立联合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公司项目。

傅先生凭借自己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和工作经验表示,培养科学家进行疗法创新需要采取与中国现有药学院截然不同的方法,因为中国现有的药学院的课程是为仿制药开发而设计的。

“2016年,中国开始从仿制药生产向创新药研发转型。这一转变带来了新的教育需求,因为此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制剂和药理学知识,以验证‘仿制药’或‘改进药’的疗效,”他说道,这些药物指的是与现有药物相似或改进的药物。

“为了创造创新药物,研究人员必须对药物化学有扎实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头开始设计、合成和制备药物。此外,对于参与设计和开展临床试验的科学家来说,生物统计学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专业领域。”他说道。

傅雷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工作了近十年,2006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药物化学教授。

他于2021年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两年后被任命为药学院院长。

傅教授表示,在中国,制药公司而非科研机构才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的教授们通常通过初创企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商业化。

傅雷将中国目前的情况描述为“过渡阶段”,并表示:“中国学术界的科学家有很多东西要向产业界学习,产业界正在涌现出许多创新,尽管学术界在未来可能会发挥主导作用。”

傅解释说,该行业的领先地位源于中国历来对仿制药市场的关注。

他说:“中国优先生产仿制药和非专利药物,以满足广大民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重点是通过逆向工程生产药物,这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药物的技术来实现,而不是开发新技术。”

傅说,在西方接受教育的中国研究人员的回国正在推动中国向创新药物的转变。

他说:“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国内科学家能够探索药物创新的新方法。”

“虽然转向创新优先的方法需要时间,但中国一直在快速发展,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创新理念,”傅莹补充道,并指出中国开发的新分子目前正在国外进行研究。

“中国的专利保护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鼓励科学家在国内注册他们的新发现。”

傅先生在加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从事抗癌和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工作,他表示:“中国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潜力;我把它看作是一张空白的画布。”

他说:“中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雄厚的人才政策支持吸引并激励了我。我有很多机会运用和分享我的知识,这增强了我的目标感。”

傅说,今年学院首批生物统计学本科生毕业,约50名学生收到了哈佛、斯坦福等国际大学共200多份硕士、博士课程录取通知书。

傅教授表示:“本科课程侧重于通识教育和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而研究生则接受生物统计学、药物化学和制药科学等领域的专门培训,并提供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额外途径。”

傅说,人工智能将改变药物研究,并强调了该学院与人工智能专家的合作,针对新发现的药物靶点设计特定的化合物。

他列举了一个使用人工智能监测秀丽隐杆线虫运动的项目,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长 1 毫米(0.03 英寸)的蛔虫,常用于模拟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传统上,科学家会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微型动物模型,以评估实验中待测药物的效果。细致地记录游泳模式和动作等细节可能会让人精疲力尽,”傅说。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同时监测多条线虫,数量远超研究人员逐条观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进行15个或更多实验,将实验时间从一个月缩短到两天。

“我们正在开发一种设备,可以将图像数字化并分析每条线虫,以研究其行为变化。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加速药物筛选和药物效应研究。”

他还表示,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人类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代表着新材料设计的潜在突破。

“训练人工智能了解数据背后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对于推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和创新药物的开发具有巨大潜力。”
  


相关内容
OR

相关内容
OR

 

读者评论
OR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移动设备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