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01 13:22
商业与经济 时政

欧洲的屈辱之夏

马克•德福斯:欧洲因为内部的分裂而孱弱,美国早就清楚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明白了这一点。
欧洲的屈辱之夏
马克•德福斯



本文作者是布鲁塞尔智库Itinera Institute的联合首席执行官,著有《“超级大国”欧洲:欧盟的沉默革命》(Superpower Europe: The European Union’s silent revolution)一书

入夏之际,因为乌克兰、北约以及贸易的未来仍悬而未决,欧洲面临着跨大西洋关系破裂的前景。如今,海滩和假期在召唤,欧洲领导人或许可以松一口气了。那位曾说北约(Nato)“过时”、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并宣布欧盟为敌人的美国总统,就目前而言是站在了欧洲这一边。

但为了安抚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本能,欧洲不得不低头并三度掏钱。这钱首先是为北约掏——承诺追加数千亿欧元的国防和安全支出。其次是为乌克兰掏——承诺向美国支付乌克兰所需武器的费用。最后是本周为贸易掏——尽管欧洲承诺将购买超过1.3万亿美元的美国产能源与武器,并在美国本土投资,美国仍得以单方面提高关税。

欧洲谈判代表可以说,美国对许多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更高,欧洲的产品和安全标准依然有效,美国能源是俄罗斯能源的可取替代品,武器采购原本就在北约计划之内,欧洲原本就会投资美国经济,而欧盟采购的总数也只是表达一种愿景。如果特朗普不改变主意,且包括钢铁和医药在内的剩余灰色地带得以免遭惩罚性关税打击,那么或许可以说欧洲为贸易稳定支付的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但欧洲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特朗普政府已将其逼到不得不投降的地步。这个全球领先的多边自由贸易集团未能在贸易问题上挺身而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甚至沦落到将欧洲描绘成恶人,附和特朗普那种错误的零和贸易叙事。

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共同的世界观,无法为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集体挺身而出。欧洲无法与美国展开贸易战,因为其内部存在分裂。它也无力承担贸易战的代价,因为它自身孱弱。它无法像特朗普操弄贸易协议那样将地缘政治、硬实力与个人意志掺入以技术官僚程序为核心的欧盟体系。美国早就清楚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明白了这一点。欧洲是因为无能才松了一口气,这其中充满了屈辱。

从心理层面看,这种被迫的求和是否最终会促使欧洲认真看待自己作为一支地缘政治力量的角色?还是会进一步加深欧洲的分裂与依赖?目前的迹象并不乐观。欧洲国家虽承诺增加国防与安全开支,但“激励共同采购”恐怕已经是欧洲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团结了。与此同时,在俄罗斯侵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半的情况下,欧洲依然无法生产出乌克兰所需的关键武器。

深化欧洲内部市场,使其成为能源、国防、通信和金融领域一支具有引力的地缘政治力量,这一构想在多份具有影响力的报告中被强力倡导,但在政治层面上却鲜有响应。解决工业衰退问题的努力越来越多地回归到过去那种以国家为单位的扶持政策,绕过了欧洲市场一体化。动员更多欧洲共同资金,或许是最容易推进的路径,但这一做法至今仍是禁忌,最近关于下一轮欧盟预算的讨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今年欧洲最大的变化,是德国重新在军事领域活跃起来,制定了在国防与安全领域投入逾6000亿欧元的五年计划。但很能说明问题的是,默茨(Merz)政府拥抱的是“为德国制造”(Made for Germany)的理念,放弃了将一个“新德国”置于未来欧洲防务联盟核心位置的机会。

同样的,英国与法国最近签署的《兰卡斯特宫协议》(Lancaster House Agreement)是一种旧的双边“工业联盟”,使两国得以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格局中确立各自的国家实力,但并没有为构建更大规模的欧洲原型项目奠定基础。

让•莫内(Jean Monnet)曾说:“欧洲将在危机中铸成,而应对这些危机的所有解决方案加起来将构成欧洲。”欧盟的另一位共同创始人保罗-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则指出:“欧洲只有两种国家:小国,和尚未意识到自己是小国的国家。”若欧洲想要结束屈辱,几个主要国家就必须铭记斯巴克的话,并重新学习莫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欧洲的屈辱之夏
2025-08-01 13:22
商业与经济 时政

欧洲的屈辱之夏

马克•德福斯:欧洲因为内部的分裂而孱弱,美国早就清楚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明白了这一点。
马克•德福斯



本文作者是布鲁塞尔智库Itinera Institute的联合首席执行官,著有《“超级大国”欧洲:欧盟的沉默革命》(Superpower Europe: The European Union’s silent revolution)一书

入夏之际,因为乌克兰、北约以及贸易的未来仍悬而未决,欧洲面临着跨大西洋关系破裂的前景。如今,海滩和假期在召唤,欧洲领导人或许可以松一口气了。那位曾说北约(Nato)“过时”、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并宣布欧盟为敌人的美国总统,就目前而言是站在了欧洲这一边。

但为了安抚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本能,欧洲不得不低头并三度掏钱。这钱首先是为北约掏——承诺追加数千亿欧元的国防和安全支出。其次是为乌克兰掏——承诺向美国支付乌克兰所需武器的费用。最后是本周为贸易掏——尽管欧洲承诺将购买超过1.3万亿美元的美国产能源与武器,并在美国本土投资,美国仍得以单方面提高关税。

欧洲谈判代表可以说,美国对许多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更高,欧洲的产品和安全标准依然有效,美国能源是俄罗斯能源的可取替代品,武器采购原本就在北约计划之内,欧洲原本就会投资美国经济,而欧盟采购的总数也只是表达一种愿景。如果特朗普不改变主意,且包括钢铁和医药在内的剩余灰色地带得以免遭惩罚性关税打击,那么或许可以说欧洲为贸易稳定支付的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但欧洲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特朗普政府已将其逼到不得不投降的地步。这个全球领先的多边自由贸易集团未能在贸易问题上挺身而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甚至沦落到将欧洲描绘成恶人,附和特朗普那种错误的零和贸易叙事。

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共同的世界观,无法为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集体挺身而出。欧洲无法与美国展开贸易战,因为其内部存在分裂。它也无力承担贸易战的代价,因为它自身孱弱。它无法像特朗普操弄贸易协议那样将地缘政治、硬实力与个人意志掺入以技术官僚程序为核心的欧盟体系。美国早就清楚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明白了这一点。欧洲是因为无能才松了一口气,这其中充满了屈辱。

从心理层面看,这种被迫的求和是否最终会促使欧洲认真看待自己作为一支地缘政治力量的角色?还是会进一步加深欧洲的分裂与依赖?目前的迹象并不乐观。欧洲国家虽承诺增加国防与安全开支,但“激励共同采购”恐怕已经是欧洲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团结了。与此同时,在俄罗斯侵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半的情况下,欧洲依然无法生产出乌克兰所需的关键武器。

深化欧洲内部市场,使其成为能源、国防、通信和金融领域一支具有引力的地缘政治力量,这一构想在多份具有影响力的报告中被强力倡导,但在政治层面上却鲜有响应。解决工业衰退问题的努力越来越多地回归到过去那种以国家为单位的扶持政策,绕过了欧洲市场一体化。动员更多欧洲共同资金,或许是最容易推进的路径,但这一做法至今仍是禁忌,最近关于下一轮欧盟预算的讨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今年欧洲最大的变化,是德国重新在军事领域活跃起来,制定了在国防与安全领域投入逾6000亿欧元的五年计划。但很能说明问题的是,默茨(Merz)政府拥抱的是“为德国制造”(Made for Germany)的理念,放弃了将一个“新德国”置于未来欧洲防务联盟核心位置的机会。

同样的,英国与法国最近签署的《兰卡斯特宫协议》(Lancaster House Agreement)是一种旧的双边“工业联盟”,使两国得以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格局中确立各自的国家实力,但并没有为构建更大规模的欧洲原型项目奠定基础。

让•莫内(Jean Monnet)曾说:“欧洲将在危机中铸成,而应对这些危机的所有解决方案加起来将构成欧洲。”欧盟的另一位共同创始人保罗-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则指出:“欧洲只有两种国家:小国,和尚未意识到自己是小国的国家。”若欧洲想要结束屈辱,几个主要国家就必须铭记斯巴克的话,并重新学习莫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今日头条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