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7-23 08:13
社会与生活

社会|安全冲动,大政府和舆情绑架

刘远举: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
小学生一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教学实验
刘远举



7月12日,甘肃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7月21日,调查组发布第二次通报。

第二次提级通报出来,还是很多人不信。这也不奇怪,不受抑制的舆论,一定会在传播中走向极端。一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带着另一些人揣着糊涂装明白。其实天水是否存在大规模铅污染很好证明,天水人是有人身自由的,他们可以去外地查。

第二次通报,更加详细地公布事故原因,此外,通报还从技术上解释了天水和甘肃两级医疗机构数据造假的原因,但对于动机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血液被静置后中取上方血浆检测,所以没测出来铅超标,这只是弄虚作假的方式,但动机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幼儿园一旦出事,搞出了全国性的舆情,就会绑架当地各级政府。

那么,这种机制为什么会出现?

首先,还是从有毒的面食说起。很多人很难相信,厨师看到了“不可食用”的标志,仍然用来制作面食,

其实,这是可能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况,你看见了,但脑子没处理,没反应。不同人对事物有不同的警觉性,所谓熟视无睹,就是看到了,没反应过来。看到了“不能食用”四个字,素质不够,没那个意识,没触发大脑中的理性区域,或者,觉得粉末那么细,无所谓,吃一点没关系。所以,院长自己也吃,但院长毕竟不是每天都在,又是成年人,所以血铅含量少。

有人说,应该给颜料标上剧毒二字,但剧毒二字,并不能随便使用。剧毒物品是指少量侵入机体即可在短时间内致人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其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8-93》来执行。那么,仅仅是“不可食用”四个字,未必能引起足够的警惕。

这的确是一种愚昧,但却是一种流行的愚昧。

很多中药的含铅量都比较高,比如雄黄、朱砂、清粉,其中朱砂含铅量最高,有所谓的清热解毒、清心镇惊、安神明目的功效,恰好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此外,还有密陀僧(氧化铅),多入丸散;铅丹(四氧化三铅),传统用于制作膏药。这些含铅的药,现在仍然广泛地流行。

所以,院长下个指令“做好看的面食”,厨师先买了可食用的,但不够鲜艳,又一搜,买了更鲜艳的含铅高的铬黄,的确是可能的。

基于这种情况,其实客观地说,这未必是监管不力,天水相关部门未必有责任。

首先,幼儿园的园长、老板,为了办事方便,各种事情,给监管的官员行贿、送礼,这种事情,谁也不能担保没有。但是监管官员不可能发现有毒,说不准放,然后园长行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不可能发明出一种监管制度,去制止幼儿园园长自己吃铅,也没有设立这种制度的必要。这就像有一种普遍性的制度——刑法,去威慑、制止人对人的侵害,但不可能发明,也没有必要设立一种制度去制止、威慑一个人自杀。因为那肯定是无效的。

政府部门,也不可能监管到每一个厨师,派一个人随时跟随厨师。一个系统运行有效,并不是靠监管就可以的。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要求各个层级都有一定的素质。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打个比方,化工厂招一字不识的人当第一线工人,安全监管肯定是会失守的,一定会出事。

人们常有一种感受,学历仿佛不再是稀缺资源,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千万数量级。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大学生多,这是对年轻人而言的。有一个大概的推算,中国人中,31至40岁的年龄段,本科学历的比例大约在13%,大专学历占比有14%。41至50岁,小学占18%,初中占51%,大专仅占8%,本科占比大约3%。50岁以上,初中和小学的占比为75%,未上过学的还有8%,本科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普通人的学历、科学素质达不到的时候,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将来还会发生。

那么,既然没有多大责任,为什么一个愚蠢的厨师的问题,会反过来绑架天水、甘肃,两级卫生机构。这就是因为一种不区分责任、义务的声讨机制,一旦出问题,各环节不加区分地担责。

类似的,事情之后,很多人觉得平台应该负责,应该把这些有害物质区分标注;搜索时不出现,不推荐;卖出颜料的商家也应该负责,因为仅仅标注“不可食用”是不够的——幼儿园出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生活中各种有害物质太多了,农药、除草剂、盐酸、消毒剂等等,是没办法穷尽安全的。为了安全不计成本,或者说,因为该负责人的人不负责,就向所有环节上的人赋义务。但是,一个商家,凭什么要为幼儿园的安全负责,他在包装上标明了“不可食用”,他的义务就到了。幼儿园请的厨子素质不到位,为什么要一个商家多承担成本?

这种思路的本质是,安全问题,或者说,出了事,就无需讨论义务和权利;扩展一下,一旦出事,也就无需讨论责任和权力,继续演变,就是大政府思维,一切责任归政府。当政府承担了责任,但实际上又做不到的时候,或者说,当政府因为承担了过度的责任,因此具有更大的权力的时候,它就会倾向于即便要解决问题,也必须第一时间削弱问题的影响。那么,各级卫生机构就自然会拿出一个虚假的数据。

所以,很多时候,要克制干预的冲动,克制把一些问题完美解决的冲动——往往是让政府完美解决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时间,比如,到了奶奶都不给小孩吃铅,吃水银的时代,幼儿园厨师的素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如果不能克制这种冲动,就会如200多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告诫世人的那样:“那些可以放弃基本自由而换取一点暂时安全的人,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小学生一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教学实验
2025-07-23 08:13
社会与生活

社会|安全冲动,大政府和舆情绑架

刘远举: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
刘远举



7月12日,甘肃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7月21日,调查组发布第二次通报。

第二次提级通报出来,还是很多人不信。这也不奇怪,不受抑制的舆论,一定会在传播中走向极端。一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带着另一些人揣着糊涂装明白。其实天水是否存在大规模铅污染很好证明,天水人是有人身自由的,他们可以去外地查。

第二次通报,更加详细地公布事故原因,此外,通报还从技术上解释了天水和甘肃两级医疗机构数据造假的原因,但对于动机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血液被静置后中取上方血浆检测,所以没测出来铅超标,这只是弄虚作假的方式,但动机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幼儿园一旦出事,搞出了全国性的舆情,就会绑架当地各级政府。

那么,这种机制为什么会出现?

首先,还是从有毒的面食说起。很多人很难相信,厨师看到了“不可食用”的标志,仍然用来制作面食,

其实,这是可能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况,你看见了,但脑子没处理,没反应。不同人对事物有不同的警觉性,所谓熟视无睹,就是看到了,没反应过来。看到了“不能食用”四个字,素质不够,没那个意识,没触发大脑中的理性区域,或者,觉得粉末那么细,无所谓,吃一点没关系。所以,院长自己也吃,但院长毕竟不是每天都在,又是成年人,所以血铅含量少。

有人说,应该给颜料标上剧毒二字,但剧毒二字,并不能随便使用。剧毒物品是指少量侵入机体即可在短时间内致人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其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8-93》来执行。那么,仅仅是“不可食用”四个字,未必能引起足够的警惕。

这的确是一种愚昧,但却是一种流行的愚昧。

很多中药的含铅量都比较高,比如雄黄、朱砂、清粉,其中朱砂含铅量最高,有所谓的清热解毒、清心镇惊、安神明目的功效,恰好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此外,还有密陀僧(氧化铅),多入丸散;铅丹(四氧化三铅),传统用于制作膏药。这些含铅的药,现在仍然广泛地流行。

所以,院长下个指令“做好看的面食”,厨师先买了可食用的,但不够鲜艳,又一搜,买了更鲜艳的含铅高的铬黄,的确是可能的。

基于这种情况,其实客观地说,这未必是监管不力,天水相关部门未必有责任。

首先,幼儿园的园长、老板,为了办事方便,各种事情,给监管的官员行贿、送礼,这种事情,谁也不能担保没有。但是监管官员不可能发现有毒,说不准放,然后园长行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不可能发明出一种监管制度,去制止幼儿园园长自己吃铅,也没有设立这种制度的必要。这就像有一种普遍性的制度——刑法,去威慑、制止人对人的侵害,但不可能发明,也没有必要设立一种制度去制止、威慑一个人自杀。因为那肯定是无效的。

政府部门,也不可能监管到每一个厨师,派一个人随时跟随厨师。一个系统运行有效,并不是靠监管就可以的。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要求各个层级都有一定的素质。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打个比方,化工厂招一字不识的人当第一线工人,安全监管肯定是会失守的,一定会出事。

人们常有一种感受,学历仿佛不再是稀缺资源,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千万数量级。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大学生多,这是对年轻人而言的。有一个大概的推算,中国人中,31至40岁的年龄段,本科学历的比例大约在13%,大专学历占比有14%。41至50岁,小学占18%,初中占51%,大专仅占8%,本科占比大约3%。50岁以上,初中和小学的占比为75%,未上过学的还有8%,本科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普通人的学历、科学素质达不到的时候,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将来还会发生。

那么,既然没有多大责任,为什么一个愚蠢的厨师的问题,会反过来绑架天水、甘肃,两级卫生机构。这就是因为一种不区分责任、义务的声讨机制,一旦出问题,各环节不加区分地担责。

类似的,事情之后,很多人觉得平台应该负责,应该把这些有害物质区分标注;搜索时不出现,不推荐;卖出颜料的商家也应该负责,因为仅仅标注“不可食用”是不够的——幼儿园出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生活中各种有害物质太多了,农药、除草剂、盐酸、消毒剂等等,是没办法穷尽安全的。为了安全不计成本,或者说,因为该负责人的人不负责,就向所有环节上的人赋义务。但是,一个商家,凭什么要为幼儿园的安全负责,他在包装上标明了“不可食用”,他的义务就到了。幼儿园请的厨子素质不到位,为什么要一个商家多承担成本?

这种思路的本质是,安全问题,或者说,出了事,就无需讨论义务和权利;扩展一下,一旦出事,也就无需讨论责任和权力,继续演变,就是大政府思维,一切责任归政府。当政府承担了责任,但实际上又做不到的时候,或者说,当政府因为承担了过度的责任,因此具有更大的权力的时候,它就会倾向于即便要解决问题,也必须第一时间削弱问题的影响。那么,各级卫生机构就自然会拿出一个虚假的数据。

所以,很多时候,要克制干预的冲动,克制把一些问题完美解决的冲动——往往是让政府完美解决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时间,比如,到了奶奶都不给小孩吃铅,吃水银的时代,幼儿园厨师的素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如果不能克制这种冲动,就会如200多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告诫世人的那样:“那些可以放弃基本自由而换取一点暂时安全的人,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