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26 11:15
商业与经济

中国前官员:未来五年中国应考虑4%的GDP增长目标,重点关注就业和债务

前经济官员徐林表示,如果就业岗位增加且债务得到控制,那么在2026-30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4%左右是可行的。
招聘职场中国前官员:未来五年中国应考虑4%的GDP增长目标,重点关注就业和债务
露娜·孙



一位前高级经济规划师呼吁降低未来五年中国的年度增长目标,考虑到与美国长期竞争的可能性以及解决中国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的需要。

徐林在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期间曾参与起草北京的五年计划,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依赖经济规划实现持续增长之际,他发表了上述言论。

他表示,与一些市场估计的2026-30年年均增长率约4.5%相比,由于中国人口减少、储蓄和生产率下降以及其他不利因素,未来五到十年的潜在增长率和增长目标数字应该在4%左右。

徐林在周二发表于社交媒体上的一次采访中告诉《比较研究》杂志: “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房地产、债务下行周期以及市场信心疲弱等国内困难,设定高于中国‘十五’规划潜在增长率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徐林表示:“如果能够扩大就业、控制债务率,那么每年4%的GDP增长率就已经很不错了。”许志永目前是北京智库盘古智库的学术主任,同时也是中美绿色基金的理事长。

中国在其2021-2025年发展规划中并未给出量化的增长目标,但市场普遍估计,到20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至少为4.8%,这是基于领导层到20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徐林

自疫情爆发以及中美贸易战以来,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增长潜力和中国领导层对外部环境的评估是北京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因素。

他说:“鉴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未来五年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这将给中国对外投资以及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但徐直军表示,应该更多地考虑这些领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促进经济增长。

该前官员还警告不要使用短期刺激措施,而是建议政府取消过时的供给侧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抑制了服务、文化和休闲等高弹性行业的需求,因为这些限制措施正在扼杀消费,使其尚未扎根就无法增长。

他主张释放市场力量,扩大私营部门参与,推进结构性改革,以确保长期、有弹性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时期,往往是市场被赋予最大自由的时候,尽管当时看起来有些混乱,”徐林说。

徐林还指出,服务经济崛起、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及绿色转型这三大结构性转变是可持续增长的长期引擎。他表示,这些领域有望在未来二十年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凭借灵活的就业创造和较低的进入门槛,服务业已成为经济放缓时期的一张安全网——通过外卖、物流和网约车等平台吸收下岗工人。服务业目前占总就业人数的48%,超过制造业和农业,后两者分别创造了29%和23%的就业岗位。服务业每单位GDP创造的就业岗位也高于其他行业。

他说,东京、香港、新加坡和纽约等城市拥有成熟的服务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公众对中国2026-30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并明确强调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这是领导层战略重点不断演变的标志。

包括详细经济和社会目标在内的完整蓝图预计将于明年三月份公布。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招聘职场中国前官员:未来五年中国应考虑4%的GDP增长目标,重点关注就业和债务
2025-05-26 11:15
商业与经济

中国前官员:未来五年中国应考虑4%的GDP增长目标,重点关注就业和债务

前经济官员徐林表示,如果就业岗位增加且债务得到控制,那么在2026-30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4%左右是可行的。
露娜·孙



一位前高级经济规划师呼吁降低未来五年中国的年度增长目标,考虑到与美国长期竞争的可能性以及解决中国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的需要。

徐林在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期间曾参与起草北京的五年计划,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依赖经济规划实现持续增长之际,他发表了上述言论。

他表示,与一些市场估计的2026-30年年均增长率约4.5%相比,由于中国人口减少、储蓄和生产率下降以及其他不利因素,未来五到十年的潜在增长率和增长目标数字应该在4%左右。

徐林在周二发表于社交媒体上的一次采访中告诉《比较研究》杂志: “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房地产、债务下行周期以及市场信心疲弱等国内困难,设定高于中国‘十五’规划潜在增长率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徐林表示:“如果能够扩大就业、控制债务率,那么每年4%的GDP增长率就已经很不错了。”许志永目前是北京智库盘古智库的学术主任,同时也是中美绿色基金的理事长。

中国在其2021-2025年发展规划中并未给出量化的增长目标,但市场普遍估计,到20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至少为4.8%,这是基于领导层到20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徐林

自疫情爆发以及中美贸易战以来,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增长潜力和中国领导层对外部环境的评估是北京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因素。

他说:“鉴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未来五年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这将给中国对外投资以及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但徐直军表示,应该更多地考虑这些领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促进经济增长。

该前官员还警告不要使用短期刺激措施,而是建议政府取消过时的供给侧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抑制了服务、文化和休闲等高弹性行业的需求,因为这些限制措施正在扼杀消费,使其尚未扎根就无法增长。

他主张释放市场力量,扩大私营部门参与,推进结构性改革,以确保长期、有弹性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时期,往往是市场被赋予最大自由的时候,尽管当时看起来有些混乱,”徐林说。

徐林还指出,服务经济崛起、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及绿色转型这三大结构性转变是可持续增长的长期引擎。他表示,这些领域有望在未来二十年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凭借灵活的就业创造和较低的进入门槛,服务业已成为经济放缓时期的一张安全网——通过外卖、物流和网约车等平台吸收下岗工人。服务业目前占总就业人数的48%,超过制造业和农业,后两者分别创造了29%和23%的就业岗位。服务业每单位GDP创造的就业岗位也高于其他行业。

他说,东京、香港、新加坡和纽约等城市拥有成熟的服务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公众对中国2026-30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并明确强调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这是领导层战略重点不断演变的标志。

包括详细经济和社会目标在内的完整蓝图预计将于明年三月份公布。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