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2-21 17:47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东北亚似将呈两极态势

曹辛:此次朝鲜不仅利用发射弹道导弹摆出毫不示弱的态势以示众,更以射弹操纵东北亚局势,完全表现出以小弹拨动大国的战术。
朝鲜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朝韩三国关系现风波
曹辛

■近日,朝鲜又连续于本月17、18两日分别发射了短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朝鲜不仅利用发射弹道导弹摆出毫不示弱的态势以示众,更以射弹操纵东北亚局势,完全表现出以小弹拨动大国的战术,颇似中美建交时有过的“小球转动大球”策略的重演。

而至少从表面上看,朝鲜可能起码部分达到了目的。一时间,东北亚似乎将呈现出朝鲜最乐意看到的两极态势。

朝鲜既造势,又试弹

根据近期多方面的信息,朝鲜此次射弹是既造势,又试弹,前者是为了向韩美日示威,后者是为了使自己的弹道导弹技术更加完善,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应该说,朝鲜这两者均达到了目的。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军18日进行了使用固体燃料的“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发射训练。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现场观摩并强调称,此次训练让华盛顿认识到,美方做出错误决定时朝鲜将准备采取何种行动,以及做出何种选择。

朝中社的报道说:“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高6518.2千米,在飞行1002.3公里后精准落在半岛东部公海的目标水域,全程耗时73分35秒。“此次发射训练再次验证了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优秀战斗力、共和国战略武器的迅速反应能力,以及我国最强战略核心打击手段的可信度。”

报道说: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表示极为满意,称“此次训练成果是对我国可怕攻击力和绝对核战遏制力现状和可信度的实践性展示”。金正恩表示:“美国帝国主义和其追随势力的恶劣对抗野心不会自动减弱,我们绝不能对敌人动摇半岛地区和平安全基础的鲁莽军事威胁坐视不管。”金正恩当天还提出了加快巩固发展核战略武力的几项重大任务。

对17、18日连续发射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韩国和日本均认为,朝鲜一是向美国施压,公布这样的发射高度(距离),等于是告诉美国,其全境均在朝鲜洲际导弹的打击范围内,而17日发射的短程导弹,朝方宣布发射距离为570公里。韩方认为:考虑到导弹的飞行距离,这可能是针对当天停靠釜山海军作战基地的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密苏里”号(SSN-780)。据悉,平壤顺安至釜山的直线距大概为550公里。

此外韩方还认为:朝鲜可能旨在抗议韩美核咨商小组第二次会议。韩美两国此次在会上商定将核作战演练纳入明年8月举行的“乙支自由护盾”(UFS)联合军事演习。韩方还认为:17日当天恰逢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去世12周年。朝鲜也可能借此彰显国防力量,谋求全民团结。

除了以上述造势施压韩美外,此次发射洲际导弹的试验和完善目的也毋庸置疑。由于技术和海域的狭窄,朝鲜迄今为止尚未从平行角度发射过超过8000公里射程的导弹,甚至从未试验过。朝鲜是以向高空发射导弹,再把导弹的升、降距离相加,认为这就是发射距离,最后宣布自己已经可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而且在试验过程中还有过几次失败。因此韩国前国防大学教授权龙洙就指出:若导弹具备进入大气层技术,将对美国本土全境构成实质威胁。朝鲜此次发射,可能是为了确保固体燃料发动机技术的可靠性和飞行稳定性。

应该讲,朝鲜的造势和实验,相当程度上均实现了目的。

借射弹拉中国上船

除了上述造势和试弹两大目的外,朝鲜此次发射导弹的另一大战略目的是:借此次发射拉拢中国为朝鲜造势,目的是在东北亚形成以韩美日为一方,以中朝俄为另一方的两极格局,最终使自己摆脱危险局势,变得更加安全。

从朝鲜此次的操作来看,朝鲜起码在宣传势头上部分达到了目的,并离间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朝鲜本月15日之前就以商讨纪念明年中朝建交75周年为理由,派曾任外务省中国事务局副局长、朝鲜驻华大使馆公使及临时代办、有“中国通”之称的副外长朴明浩来华访问,并于15日会晤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但问题是:会晤结束后朴明浩并未离开中国,而是一直在中国呆到朝鲜于17、18日发射完短程和洲际导弹后,在18日当天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长王毅。这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印象:朝鲜此次发射导弹,似乎是和中国商量、沟通过的。这才是朝鲜的目的。

这从朝鲜方面发布的信息也能看出来。朴明浩与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会晤后,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会谈上,双方就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2024年加强发展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并讨论了将加强朝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问题”。朝鲜在这里宣传的重点是:明年中朝要“加强发展双边关系”,以及“加强两国战略合作”。

而朴明浩会见中国王毅后,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双方在谈话中阐述了遵循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要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2024年进一步扩大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彼此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朝鲜在这里的宣传重点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以及“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而且说双边“谈话始终在同志式的友好气氛中进行。”

而中国外交部发布的稿件在程度上与朝鲜有差距,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王毅说的是: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持续稳步”向前发展。“持续稳步”的表述,与朝方动辄宣传“加强两国战略合作”、“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还是有差距的。

但朝鲜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韩国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中在朝鲜射弹当天举行外交磋商一事呼吁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

任洙奭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朝鲜具有影响力。韩方期待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促使朝鲜停止挑衅,重返无核化谈判。

显然,朝鲜在宣传上得了一分。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促进东北亚形成两极的问题上,俄罗斯与朝鲜立场一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韩蒙研究室主任亚历山大•沃龙佐夫在接受俄罗斯官方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朝深化两国关系有助于东北亚的稳定,“朝鲜外交官访华非常重要。在朝鲜半岛南部,美国正在大力加强其盟友关系,美韩日正在打造近乎全面的军事同盟。与此同时在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边境周边大搞军事基础设施并制造一系列不稳定和紧张局面。在这种条件下,加强包括中朝在内的三国间的合作极为重要。许多西方观察家都在宣扬中朝关系处于所谓的降温期的论点。此次在北京的接触表明,两国友好关系仍处于高水平。两国都高度重视、有意愿加强和发展这种关系,都充分认识到它们的战略价值。”

鉴于上述言论和发布平台的官方背景,俄罗斯无疑也在支持促进东北亚形成两极的立场,这里关键就看中国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中美科技美媒:中国将稀有金属主导地位作为筹码,令科技贸易战升温
    中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首超美国

    报告发现,过去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截然相反。


  • 计划生育韩国生育率全球最低 为什么这里的女性不愿生孩子
    龙年中国出生人口小幅增加,为八年来首次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从2023年的902万人增至954万人,死亡人口则从上年的1,110万人降至1,093万人。由于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中国人口总数仍在减少。龙年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结婚生子的吉祥年。


  • 特朗普冲击vs.中国冲击:哪个更让世界担心?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韩正将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美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将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于1月20日举行的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


  • 情感二人世界《再见爱人4》:流量的热度与伦理的温度
    影视:《再见爱人4》:流量的热度与伦理的温度

    非非马:在流量的喧嚣面前,一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应该具备怎样的伦理?这不应是欠缺标准和共识的难题。


  • 房地产:上海楼市又起飞了吗?
    经济: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

    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康义表示,总的来看,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SpaceX-在第五次飞行测试中捕获巨型星际飞船助推器
    SpaceX星舰飞船在第七次试飞中爆炸

    据SpaceX提供的此次任务直播画面,升空不久后,该航天器像设计好的那样与助推器分离,但随后很快就发生了爆炸。


  • 波音2024.10
    波音的“大企业病”

    郑志刚:在一定意义上,大企业病也许是上帝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垄断而向企业施加的一道魔咒。


  • 上海中国考虑增加超10万亿债务以重振经济
    免签政策背后,民间态度需要脱敏

    刘远举:旅游是服务业,是服务他人,狭隘的自豪感是容纳不了旅游服务业的。“一定要压过对方”,不是待客之道,这是赶客,不是迎客。


  • 英伟达黄仁勋财经早餐 | 2024年6月3日
    中美博弈中,黄仁勋闪电访华

    时机相当微妙。


  • 台积电亚洲芯片巨头极力保持对美国的优势
    台积电2024年强劲收官,预计AI将继续驱动业绩增长

    台积电表示,公司认为AI势头才刚刚开始,随着AI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AI业务长期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可能达到20%,即使2024年的对比基数较高。


朝鲜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朝韩三国关系现风波
2023-12-21 17:47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东北亚似将呈两极态势

曹辛:此次朝鲜不仅利用发射弹道导弹摆出毫不示弱的态势以示众,更以射弹操纵东北亚局势,完全表现出以小弹拨动大国的战术。
曹辛

■近日,朝鲜又连续于本月17、18两日分别发射了短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朝鲜不仅利用发射弹道导弹摆出毫不示弱的态势以示众,更以射弹操纵东北亚局势,完全表现出以小弹拨动大国的战术,颇似中美建交时有过的“小球转动大球”策略的重演。

而至少从表面上看,朝鲜可能起码部分达到了目的。一时间,东北亚似乎将呈现出朝鲜最乐意看到的两极态势。

朝鲜既造势,又试弹

根据近期多方面的信息,朝鲜此次射弹是既造势,又试弹,前者是为了向韩美日示威,后者是为了使自己的弹道导弹技术更加完善,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应该说,朝鲜这两者均达到了目的。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军18日进行了使用固体燃料的“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发射训练。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现场观摩并强调称,此次训练让华盛顿认识到,美方做出错误决定时朝鲜将准备采取何种行动,以及做出何种选择。

朝中社的报道说:“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高6518.2千米,在飞行1002.3公里后精准落在半岛东部公海的目标水域,全程耗时73分35秒。“此次发射训练再次验证了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优秀战斗力、共和国战略武器的迅速反应能力,以及我国最强战略核心打击手段的可信度。”

报道说: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表示极为满意,称“此次训练成果是对我国可怕攻击力和绝对核战遏制力现状和可信度的实践性展示”。金正恩表示:“美国帝国主义和其追随势力的恶劣对抗野心不会自动减弱,我们绝不能对敌人动摇半岛地区和平安全基础的鲁莽军事威胁坐视不管。”金正恩当天还提出了加快巩固发展核战略武力的几项重大任务。

对17、18日连续发射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韩国和日本均认为,朝鲜一是向美国施压,公布这样的发射高度(距离),等于是告诉美国,其全境均在朝鲜洲际导弹的打击范围内,而17日发射的短程导弹,朝方宣布发射距离为570公里。韩方认为:考虑到导弹的飞行距离,这可能是针对当天停靠釜山海军作战基地的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密苏里”号(SSN-780)。据悉,平壤顺安至釜山的直线距大概为550公里。

此外韩方还认为:朝鲜可能旨在抗议韩美核咨商小组第二次会议。韩美两国此次在会上商定将核作战演练纳入明年8月举行的“乙支自由护盾”(UFS)联合军事演习。韩方还认为:17日当天恰逢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去世12周年。朝鲜也可能借此彰显国防力量,谋求全民团结。

除了以上述造势施压韩美外,此次发射洲际导弹的试验和完善目的也毋庸置疑。由于技术和海域的狭窄,朝鲜迄今为止尚未从平行角度发射过超过8000公里射程的导弹,甚至从未试验过。朝鲜是以向高空发射导弹,再把导弹的升、降距离相加,认为这就是发射距离,最后宣布自己已经可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而且在试验过程中还有过几次失败。因此韩国前国防大学教授权龙洙就指出:若导弹具备进入大气层技术,将对美国本土全境构成实质威胁。朝鲜此次发射,可能是为了确保固体燃料发动机技术的可靠性和飞行稳定性。

应该讲,朝鲜的造势和实验,相当程度上均实现了目的。

借射弹拉中国上船

除了上述造势和试弹两大目的外,朝鲜此次发射导弹的另一大战略目的是:借此次发射拉拢中国为朝鲜造势,目的是在东北亚形成以韩美日为一方,以中朝俄为另一方的两极格局,最终使自己摆脱危险局势,变得更加安全。

从朝鲜此次的操作来看,朝鲜起码在宣传势头上部分达到了目的,并离间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朝鲜本月15日之前就以商讨纪念明年中朝建交75周年为理由,派曾任外务省中国事务局副局长、朝鲜驻华大使馆公使及临时代办、有“中国通”之称的副外长朴明浩来华访问,并于15日会晤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但问题是:会晤结束后朴明浩并未离开中国,而是一直在中国呆到朝鲜于17、18日发射完短程和洲际导弹后,在18日当天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长王毅。这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印象:朝鲜此次发射导弹,似乎是和中国商量、沟通过的。这才是朝鲜的目的。

这从朝鲜方面发布的信息也能看出来。朴明浩与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会晤后,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会谈上,双方就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2024年加强发展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并讨论了将加强朝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问题”。朝鲜在这里宣传的重点是:明年中朝要“加强发展双边关系”,以及“加强两国战略合作”。

而朴明浩会见中国王毅后,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双方在谈话中阐述了遵循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要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2024年进一步扩大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彼此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朝鲜在这里的宣传重点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以及“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而且说双边“谈话始终在同志式的友好气氛中进行。”

而中国外交部发布的稿件在程度上与朝鲜有差距,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王毅说的是: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持续稳步”向前发展。“持续稳步”的表述,与朝方动辄宣传“加强两国战略合作”、“加强战略战术协同的立场”,还是有差距的。

但朝鲜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韩国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中在朝鲜射弹当天举行外交磋商一事呼吁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

任洙奭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朝鲜具有影响力。韩方期待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促使朝鲜停止挑衅,重返无核化谈判。

显然,朝鲜在宣传上得了一分。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促进东北亚形成两极的问题上,俄罗斯与朝鲜立场一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韩蒙研究室主任亚历山大•沃龙佐夫在接受俄罗斯官方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朝深化两国关系有助于东北亚的稳定,“朝鲜外交官访华非常重要。在朝鲜半岛南部,美国正在大力加强其盟友关系,美韩日正在打造近乎全面的军事同盟。与此同时在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边境周边大搞军事基础设施并制造一系列不稳定和紧张局面。在这种条件下,加强包括中朝在内的三国间的合作极为重要。许多西方观察家都在宣扬中朝关系处于所谓的降温期的论点。此次在北京的接触表明,两国友好关系仍处于高水平。两国都高度重视、有意愿加强和发展这种关系,都充分认识到它们的战略价值。”

鉴于上述言论和发布平台的官方背景,俄罗斯无疑也在支持促进东北亚形成两极的立场,这里关键就看中国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