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1-05 09:18
艺术风尚

午夜的探戈

范庭略:探戈舞者们的精力是惊人的,他们可以通宵达旦地舞蹈。探戈的配乐是忧伤的,它在歌唱时间的流逝及其留下的残骸。
午夜的探戈
范庭略

■在某些领域,人们似乎还不经意地保持着传统的习惯,很难把其简单地称之为“男尊女卑”,但是传统依旧是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里我说的是阿根廷探戈舞。

对于很多探戈舞的门外汉来说,这个看上去很深沉的舞蹈充满了异国情调和风情。而对于那些真正的爱好者来说,阿根廷探戈舞更像是一种信仰,可以治愈迷失的自我以及孤寂的灵魂,我甚至把他们称之为“城市文化中的野生动物”,在那种痛苦而忧郁的音乐中,他们的倾诉是低沉的,但是礼仪是传统的。这就好像我说的所谓“男尊女卑”的意思,原来以为在没有男性邀请的前提下,女性是不可以选择舞伴的。但是更专业的说法是男性为了面子,他不可以去邀请女性跳舞,因为如果被拒绝,是非常丢脸的事情。所以舞伴的选择几乎是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完成的,男人和女人几乎是那种不知不觉地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同时站起来,走到一起。然后接下来一起跳个三四首曲子之后,彼此适应了对方的身体节奏,这样直到舞会结束之前这一对舞伴都不会离开对方,除非舞伴已经绝望到任何的尝试都无力挽回他们之间的节奏,才会同意对方的离去。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喜欢小众的爱好了,每一个人都会把每一种可以兑现的产品变成一种互联网思维的营销展望。记得很多年之前我跟一个朋友探讨一本威士忌图书的销售前景,他的高瞻远瞩令我至今难忘。他说:这样的书必须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每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书架上面必备的,你去找一下这些年一线城市房屋的销售数据,以及那些以中产阶级为销售对象的楼盘,再看一下每年的数据就会知道未来的增长值了。这话说的荡气回肠,其实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中产阶级并不爱在家里面看着书喝着苏格兰威士忌,真正喝威士忌的那群人也不看书,因为他们都去带货了。前几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某个聚会的广告,原来多年不见的朋友今天已经成为了解决中产阶级心灵忧虑的鸡汤讲者。中产阶级一直都在,但是他们的忧虑才是真正的市场刚需。

探戈舞的聚会也是这样,这是一群城市里面内向而深沉的舞蹈爱好者,他们希望通过舞蹈治愈烦恼,甭管这烦恼是来自于独处的寂寞还是财务的紧张,总之探戈舞的治愈就是在音乐响起之后展开的。

人们通过电影《闻香识女人》感受到探戈舞的魅力,美丽的姑娘可以跟盲人艾尔•帕西诺一起跳舞。深情的手风琴以及低音的小提琴在忧郁地演奏着,那种音乐造成的亲密感不再令人局促,而忧郁的音符并没有让舞者们窒息,更像一条美丽的小溪流过全身,也像浇灌在干涸土地上的雨水。探戈舞从一种情绪的冀慰进一步演变成都市人的社交与艺文生活的组成部分,在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带动下,爵士乐以及古典音乐都以学院派的形式融入到探戈之中,所以今天谈起探戈舞都会从皮亚佐拉开始,而不是摇头摆尾的西班牙音乐。

我的朋友龙哥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坐高铁从北京来到上海,参加一个在余姚路的Te Amo探戈舞酒吧里面举办的跨年马拉松舞会。所谓的马拉松活动就是从晚上十点钟一直跳到天亮,这种几乎要超过八个小时的高强度的体育训练,相信一定不比跑步消耗的热量少。

我在凌晨五点钟出现在那个聚会的酒吧,他们这些小众而精致的探戈舞聚会严格限制没有预约的路过者。所以基本上都是要么在舞会开始的时候加入,要么是在舞会结束的时候加入。当然舞会结束的时候,我在那个挑高很好的酒吧里面看到的男男女女几乎都是满脸是汗。作为这样聚会的组织者,我的朋友龙哥一直活跃在北京,而我参加或者目睹的几次屈指可数的探戈舞会,都是因为他们这些北京的探戈舞爱好者搞的飞行舞会而得以实现。他一直觉得今天的探戈舞的爱好,非常像他在1996年就开始迷恋的爵士乐的爱好。从那个时候北京的CD Cafe的爵士乐演出开始,近三十年之后,爵士乐也依旧是一个小众的爱好。早上六点半,他叫了网约车从余姚路到高铁站,在元旦的晚上他在北京还有一场探戈舞会。他可能会在车上眯一会儿,然后养精蓄锐等待夜晚舞会的开始。这是一个探戈舞组织者的跨年夜活动,京沪之间的交通便利成就了这样的双城记。

在城市生活中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因为很多有趣的爱好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的小众特点。这跟精英意识不一样,就好像一个伟大的城市似乎都应该有若干家爵士乐现场演出的酒吧一样。我的印象中,上海应该有四五家,北京有三四家,广州、杭州和深圳有一两家。这些都是属于一种城市的标配,也算是一种品味和趣味的结合。并不是说爵士乐高级,但是有和没有的确差很多,因为有了固定的表演场地说明这个城市的消费者有着固定的消费习惯可以养活这样的场所。但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也并不能说明这个城市就没有人喜欢爵士乐。

但是比起现场的爵士乐来讲,探戈舞似乎更加的小众和稀有。记得北京的龙哥有一次跑到上海,在上海建国中路的某个俱乐部里面参加聚会。因为又是需要邀请和预订,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在门口聊天,我看着若干个穿着长裙和高跟鞋的女士从我的面前匆匆走过,那样的传统服饰真的已经很少见了。我看到龙哥在用目光跟她们打招呼,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些女性的共同特点就是她们穿的高跟鞋都是带鞋扣的。龙哥解释说,因为舞会规定女性必须要穿高跟鞋,而且由于探戈舞的腿部动作会比较多,所以为了避免高跟鞋在跳舞的过程中飞出去,所以她们必须选择系扣的高跟鞋,她们有的时候也把这种鞋称为探戈舞鞋。

今年跨年夜的探戈舞聚会,应该是北京的龙哥四年以来第一次来到上海参加这种高铁舞会了。原来被我们戏称的飞行舞会,被今天越来越方便的高铁京沪线所取代了。如果说这些年有些什么变化,起码在我的观察中,若干年前的长裙依旧还在,也许是因为这几天气温太低的关系,我甚至看到了lululemon的瑜伽裤。总之男士依旧是肥大的西裤、西装背心和贴身的衬衫,男女一律都是皮鞋,这也是在流行运动鞋的今天属于比较少见的。

对于阿根廷探戈舞更多的理解,是来自于过去十年北京龙哥经常舟车劳顿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之旅。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爱好需要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在疫情之前的每年,他几乎都会在阿根廷的布市住一个多月。那里的物价的确也比北京便宜,更主要的是民宿的价格也要比酒店更合理。总之在阿根廷的日子,他的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在阿根廷老一代人的心目中,跳舞是男人与女人见面的最佳场所,这里没有混乱的爱情。一起跳探戈舞,在经历了拥抱、微笑、调情以及顺从的配合之外,大家会在音乐结束的一瞬间把所有的复杂性抛在脑后。而且在跳舞的时候,男女之间是不会谈及国际局势以及政治立场这样的话题,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悲伤与忧郁中。他们认为所有关于女性气质的优雅,以及那种超越欲望所培养的魅力,都是来自于这个舞蹈的过程之中。他们或者需要脸颊相贴,或者需要下肢缠绕,那种经典的探戈拥抱,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培养,在安静与沉浸之下,需要双方臣服于探戈舞步的配合。

不同的Milonga,有着不同的舞者,看过几场探戈舞聚会就会发现,探戈舞的现场安静而不张扬。从这一点来看,参加者穿着三十年代打扮的各种吉特巴舞会,简直就像杂耍一样可爱。而且跳探戈舞的地板非常的光滑,舞者的双脚就好像踩着黄油一样地滑过。这些探戈舞的爱好者的精力是充沛的,也是非常惊人的,他们通宵达旦地跳舞,然后他们可以相拥而跳整晚。探戈舞的配乐是忧伤的,它在歌唱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流逝之后留下的残骸,它在讲述了家庭、破碎的心灵以及醉酒的夜晚,还有各种昨天的灾难以及明天的预言。

从这样的探戈舞的聚会上观察,人们的很多举止都在发生着变化。就好像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年轻人的聚会中,已经很少有人穿着盛装出现,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对盛装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然而社会的宽容度在不断地扩大,对于很多女性来讲,探戈舞带来的自由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有吸引力,但是现实的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

阿根廷的作家们对阿根廷探戈有很多著名的描述,首先探戈舞是从舞者的双脚开始孕育起来,在舞者的心中孕育着各种渴望,在舞者的脑海里面孕育着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城市,在舞者的灵魂中孕育了一个即使全部都失败依旧还有一个栖身的保留之地。

探戈舞是一种现实的舞蹈。所以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探戈舞将愤怒转化为音乐。另外一个叫做迪赛波罗的阿根廷诗人说,探戈舞是一种可以舞动的悲伤思想。总之,在一阵激烈的手风琴伴奏之后,男女舞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胳膊还有大腿都在运动着,他们的脸上笼罩着看到奇迹之后焕发的光芒。他们的脸部因为汗水黏在一起,他们的胸部紧紧贴在一起,男人因为要带着女伴所以还需要观察周围的方向,而女性则是闭着眼睛,仿佛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跳舞。他们会在未来的几分钟跳完一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午夜的探戈
2024-01-05 09:18
艺术风尚

午夜的探戈

范庭略:探戈舞者们的精力是惊人的,他们可以通宵达旦地舞蹈。探戈的配乐是忧伤的,它在歌唱时间的流逝及其留下的残骸。
范庭略

■在某些领域,人们似乎还不经意地保持着传统的习惯,很难把其简单地称之为“男尊女卑”,但是传统依旧是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里我说的是阿根廷探戈舞。

对于很多探戈舞的门外汉来说,这个看上去很深沉的舞蹈充满了异国情调和风情。而对于那些真正的爱好者来说,阿根廷探戈舞更像是一种信仰,可以治愈迷失的自我以及孤寂的灵魂,我甚至把他们称之为“城市文化中的野生动物”,在那种痛苦而忧郁的音乐中,他们的倾诉是低沉的,但是礼仪是传统的。这就好像我说的所谓“男尊女卑”的意思,原来以为在没有男性邀请的前提下,女性是不可以选择舞伴的。但是更专业的说法是男性为了面子,他不可以去邀请女性跳舞,因为如果被拒绝,是非常丢脸的事情。所以舞伴的选择几乎是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完成的,男人和女人几乎是那种不知不觉地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同时站起来,走到一起。然后接下来一起跳个三四首曲子之后,彼此适应了对方的身体节奏,这样直到舞会结束之前这一对舞伴都不会离开对方,除非舞伴已经绝望到任何的尝试都无力挽回他们之间的节奏,才会同意对方的离去。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喜欢小众的爱好了,每一个人都会把每一种可以兑现的产品变成一种互联网思维的营销展望。记得很多年之前我跟一个朋友探讨一本威士忌图书的销售前景,他的高瞻远瞩令我至今难忘。他说:这样的书必须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每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书架上面必备的,你去找一下这些年一线城市房屋的销售数据,以及那些以中产阶级为销售对象的楼盘,再看一下每年的数据就会知道未来的增长值了。这话说的荡气回肠,其实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中产阶级并不爱在家里面看着书喝着苏格兰威士忌,真正喝威士忌的那群人也不看书,因为他们都去带货了。前几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某个聚会的广告,原来多年不见的朋友今天已经成为了解决中产阶级心灵忧虑的鸡汤讲者。中产阶级一直都在,但是他们的忧虑才是真正的市场刚需。

探戈舞的聚会也是这样,这是一群城市里面内向而深沉的舞蹈爱好者,他们希望通过舞蹈治愈烦恼,甭管这烦恼是来自于独处的寂寞还是财务的紧张,总之探戈舞的治愈就是在音乐响起之后展开的。

人们通过电影《闻香识女人》感受到探戈舞的魅力,美丽的姑娘可以跟盲人艾尔•帕西诺一起跳舞。深情的手风琴以及低音的小提琴在忧郁地演奏着,那种音乐造成的亲密感不再令人局促,而忧郁的音符并没有让舞者们窒息,更像一条美丽的小溪流过全身,也像浇灌在干涸土地上的雨水。探戈舞从一种情绪的冀慰进一步演变成都市人的社交与艺文生活的组成部分,在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带动下,爵士乐以及古典音乐都以学院派的形式融入到探戈之中,所以今天谈起探戈舞都会从皮亚佐拉开始,而不是摇头摆尾的西班牙音乐。

我的朋友龙哥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坐高铁从北京来到上海,参加一个在余姚路的Te Amo探戈舞酒吧里面举办的跨年马拉松舞会。所谓的马拉松活动就是从晚上十点钟一直跳到天亮,这种几乎要超过八个小时的高强度的体育训练,相信一定不比跑步消耗的热量少。

我在凌晨五点钟出现在那个聚会的酒吧,他们这些小众而精致的探戈舞聚会严格限制没有预约的路过者。所以基本上都是要么在舞会开始的时候加入,要么是在舞会结束的时候加入。当然舞会结束的时候,我在那个挑高很好的酒吧里面看到的男男女女几乎都是满脸是汗。作为这样聚会的组织者,我的朋友龙哥一直活跃在北京,而我参加或者目睹的几次屈指可数的探戈舞会,都是因为他们这些北京的探戈舞爱好者搞的飞行舞会而得以实现。他一直觉得今天的探戈舞的爱好,非常像他在1996年就开始迷恋的爵士乐的爱好。从那个时候北京的CD Cafe的爵士乐演出开始,近三十年之后,爵士乐也依旧是一个小众的爱好。早上六点半,他叫了网约车从余姚路到高铁站,在元旦的晚上他在北京还有一场探戈舞会。他可能会在车上眯一会儿,然后养精蓄锐等待夜晚舞会的开始。这是一个探戈舞组织者的跨年夜活动,京沪之间的交通便利成就了这样的双城记。

在城市生活中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因为很多有趣的爱好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的小众特点。这跟精英意识不一样,就好像一个伟大的城市似乎都应该有若干家爵士乐现场演出的酒吧一样。我的印象中,上海应该有四五家,北京有三四家,广州、杭州和深圳有一两家。这些都是属于一种城市的标配,也算是一种品味和趣味的结合。并不是说爵士乐高级,但是有和没有的确差很多,因为有了固定的表演场地说明这个城市的消费者有着固定的消费习惯可以养活这样的场所。但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也并不能说明这个城市就没有人喜欢爵士乐。

但是比起现场的爵士乐来讲,探戈舞似乎更加的小众和稀有。记得北京的龙哥有一次跑到上海,在上海建国中路的某个俱乐部里面参加聚会。因为又是需要邀请和预订,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在门口聊天,我看着若干个穿着长裙和高跟鞋的女士从我的面前匆匆走过,那样的传统服饰真的已经很少见了。我看到龙哥在用目光跟她们打招呼,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些女性的共同特点就是她们穿的高跟鞋都是带鞋扣的。龙哥解释说,因为舞会规定女性必须要穿高跟鞋,而且由于探戈舞的腿部动作会比较多,所以为了避免高跟鞋在跳舞的过程中飞出去,所以她们必须选择系扣的高跟鞋,她们有的时候也把这种鞋称为探戈舞鞋。

今年跨年夜的探戈舞聚会,应该是北京的龙哥四年以来第一次来到上海参加这种高铁舞会了。原来被我们戏称的飞行舞会,被今天越来越方便的高铁京沪线所取代了。如果说这些年有些什么变化,起码在我的观察中,若干年前的长裙依旧还在,也许是因为这几天气温太低的关系,我甚至看到了lululemon的瑜伽裤。总之男士依旧是肥大的西裤、西装背心和贴身的衬衫,男女一律都是皮鞋,这也是在流行运动鞋的今天属于比较少见的。

对于阿根廷探戈舞更多的理解,是来自于过去十年北京龙哥经常舟车劳顿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之旅。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爱好需要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在疫情之前的每年,他几乎都会在阿根廷的布市住一个多月。那里的物价的确也比北京便宜,更主要的是民宿的价格也要比酒店更合理。总之在阿根廷的日子,他的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在阿根廷老一代人的心目中,跳舞是男人与女人见面的最佳场所,这里没有混乱的爱情。一起跳探戈舞,在经历了拥抱、微笑、调情以及顺从的配合之外,大家会在音乐结束的一瞬间把所有的复杂性抛在脑后。而且在跳舞的时候,男女之间是不会谈及国际局势以及政治立场这样的话题,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悲伤与忧郁中。他们认为所有关于女性气质的优雅,以及那种超越欲望所培养的魅力,都是来自于这个舞蹈的过程之中。他们或者需要脸颊相贴,或者需要下肢缠绕,那种经典的探戈拥抱,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培养,在安静与沉浸之下,需要双方臣服于探戈舞步的配合。

不同的Milonga,有着不同的舞者,看过几场探戈舞聚会就会发现,探戈舞的现场安静而不张扬。从这一点来看,参加者穿着三十年代打扮的各种吉特巴舞会,简直就像杂耍一样可爱。而且跳探戈舞的地板非常的光滑,舞者的双脚就好像踩着黄油一样地滑过。这些探戈舞的爱好者的精力是充沛的,也是非常惊人的,他们通宵达旦地跳舞,然后他们可以相拥而跳整晚。探戈舞的配乐是忧伤的,它在歌唱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流逝之后留下的残骸,它在讲述了家庭、破碎的心灵以及醉酒的夜晚,还有各种昨天的灾难以及明天的预言。

从这样的探戈舞的聚会上观察,人们的很多举止都在发生着变化。就好像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年轻人的聚会中,已经很少有人穿着盛装出现,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对盛装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然而社会的宽容度在不断地扩大,对于很多女性来讲,探戈舞带来的自由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有吸引力,但是现实的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

阿根廷的作家们对阿根廷探戈有很多著名的描述,首先探戈舞是从舞者的双脚开始孕育起来,在舞者的心中孕育着各种渴望,在舞者的脑海里面孕育着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城市,在舞者的灵魂中孕育了一个即使全部都失败依旧还有一个栖身的保留之地。

探戈舞是一种现实的舞蹈。所以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探戈舞将愤怒转化为音乐。另外一个叫做迪赛波罗的阿根廷诗人说,探戈舞是一种可以舞动的悲伤思想。总之,在一阵激烈的手风琴伴奏之后,男女舞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胳膊还有大腿都在运动着,他们的脸上笼罩着看到奇迹之后焕发的光芒。他们的脸部因为汗水黏在一起,他们的胸部紧紧贴在一起,男人因为要带着女伴所以还需要观察周围的方向,而女性则是闭着眼睛,仿佛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跳舞。他们会在未来的几分钟跳完一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