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11-23 08:13
科技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姚卯青:机器人将从专用走向通用

陈佳靖|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相继实现产品落地;与此同时,一批新玩家已准备强势入场。
视频|人形机器人开始卷价格,我们买到的是“全能保姆”,还是“遥控玩具”?
陈佳靖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整体交付节奏明显加快,多家企业相继实现产品落地,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6月,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24亿元订单;9月,优必选获得国内某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10月,智元机器人与全球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龙旗科技签下数亿元金额的轮式人形机器人精灵G2框架订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7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官宣斩获超亿元或千台以上订单。

与此同时,一批新玩家已准备强势入场。11月5日,小鹏正式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这款号称“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具备高度仿生结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团队也在近期启动了一项高规格招聘,寻求“操作算法资深专家(具身智能)”,岗位明确专注于“人形具身机器人”的研发,月薪待遇高达9.5万-12万元人民币。

国海证券指出,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不断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从0至1”的重要投资机遇。

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智元机器人表现出开放态度。该公司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竞争本身是好事,竞争的出现说明市场和技术正迈向成熟阶段,这将加速产品普及与市场教育,也推动各家企业在技术路径与产品定义上加快收敛,共同提升行业水平。”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现已进入真实场景部署阶段。姚卯青指出,精灵G2在工业领域潜力巨大,尤其适用于可控的工业生产环境。其优势在于无需改造产线、零门槛部署、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直接解决了工业场景中部署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危险作业难的痛点。此外,在安检、巡检、展厅讲解和导览等服务类场景中,精灵G2也已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

姚卯青认为,机器人行业的主流趋势,是在实际场景落地中不断拓宽自动化和智能的边界,从专用走向通用。长远来看,机器人的价值在于解放人力、释放创造力。

在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浪潮中,汽车行业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前沿阵地。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重新定义“制造”的含义——不只是生产汽车,而是通过AI与机器人技术重塑工业流程。

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迈出关键一步。这家拥有百年制造基因的豪华汽车品牌,与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 Apptronik 达成合作,试点将身高1.7米、体重超过140斤的双足机器人Apollo引入汽车生产线,用于承担部分零件检查、产线供料等任务,甚至协助高精度装配。今年3月,Apptronik宣布完成 4.03亿美元A轮融资,梅赛德斯-奔驰以数千万欧元注资,旨在加速其全球生产网络转型。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管理负责人Jörg Burzer表示,“在梅赛德斯-奔驰,我们始终专注于突破汽车创新的界限——这不仅体现在我们设计的汽车上,也体现在我们制造汽车的方式上。我们与Apptronik的合作让我们亲身见证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和 AI 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速度,以及这些技术为现代制造业带来的变革潜力。”

看好人形机器人未来机遇的不止梅赛德斯-奔驰。近年来,全球主要车企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特斯拉、宝马、比亚迪、蔚来、广汽、小鹏、小米等20余家中外汽车制造商均已宣布相关计划或公布研发进展。

业内分析指出,汽车行业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主战场”并非偶然。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架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核心零部件可共享。此外,人形机器人也被视为车企探索新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延伸智能制造的价值链,还可助力企业在未来智能出行与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先机。

尽管前景广阔,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受限于成本、能耗与稳定性等因素,机器人目前多承担低复杂度的搬运与检测任务,距离大规模量产应用仍有距离。如何在成本控制、技术可靠性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关内容

  • 视频|人形机器人开始卷价格,我们买到的是“全能保姆”,还是“遥控玩具”?
视频|人形机器人开始卷价格,我们买到的是“全能保姆”,还是“遥控玩具”?
2025-11-23 08:13
科技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姚卯青:机器人将从专用走向通用

陈佳靖|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相继实现产品落地;与此同时,一批新玩家已准备强势入场。
陈佳靖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整体交付节奏明显加快,多家企业相继实现产品落地,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6月,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24亿元订单;9月,优必选获得国内某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10月,智元机器人与全球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龙旗科技签下数亿元金额的轮式人形机器人精灵G2框架订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7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官宣斩获超亿元或千台以上订单。

与此同时,一批新玩家已准备强势入场。11月5日,小鹏正式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这款号称“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具备高度仿生结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团队也在近期启动了一项高规格招聘,寻求“操作算法资深专家(具身智能)”,岗位明确专注于“人形具身机器人”的研发,月薪待遇高达9.5万-12万元人民币。

国海证券指出,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不断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从0至1”的重要投资机遇。

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智元机器人表现出开放态度。该公司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竞争本身是好事,竞争的出现说明市场和技术正迈向成熟阶段,这将加速产品普及与市场教育,也推动各家企业在技术路径与产品定义上加快收敛,共同提升行业水平。”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现已进入真实场景部署阶段。姚卯青指出,精灵G2在工业领域潜力巨大,尤其适用于可控的工业生产环境。其优势在于无需改造产线、零门槛部署、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直接解决了工业场景中部署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危险作业难的痛点。此外,在安检、巡检、展厅讲解和导览等服务类场景中,精灵G2也已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

姚卯青认为,机器人行业的主流趋势,是在实际场景落地中不断拓宽自动化和智能的边界,从专用走向通用。长远来看,机器人的价值在于解放人力、释放创造力。

在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浪潮中,汽车行业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前沿阵地。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重新定义“制造”的含义——不只是生产汽车,而是通过AI与机器人技术重塑工业流程。

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迈出关键一步。这家拥有百年制造基因的豪华汽车品牌,与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 Apptronik 达成合作,试点将身高1.7米、体重超过140斤的双足机器人Apollo引入汽车生产线,用于承担部分零件检查、产线供料等任务,甚至协助高精度装配。今年3月,Apptronik宣布完成 4.03亿美元A轮融资,梅赛德斯-奔驰以数千万欧元注资,旨在加速其全球生产网络转型。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管理负责人Jörg Burzer表示,“在梅赛德斯-奔驰,我们始终专注于突破汽车创新的界限——这不仅体现在我们设计的汽车上,也体现在我们制造汽车的方式上。我们与Apptronik的合作让我们亲身见证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和 AI 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速度,以及这些技术为现代制造业带来的变革潜力。”

看好人形机器人未来机遇的不止梅赛德斯-奔驰。近年来,全球主要车企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特斯拉、宝马、比亚迪、蔚来、广汽、小鹏、小米等20余家中外汽车制造商均已宣布相关计划或公布研发进展。

业内分析指出,汽车行业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主战场”并非偶然。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架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核心零部件可共享。此外,人形机器人也被视为车企探索新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延伸智能制造的价值链,还可助力企业在未来智能出行与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先机。

尽管前景广阔,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受限于成本、能耗与稳定性等因素,机器人目前多承担低复杂度的搬运与检测任务,距离大规模量产应用仍有距离。如何在成本控制、技术可靠性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关内容

  • 视频|人形机器人开始卷价格,我们买到的是“全能保姆”,还是“遥控玩具”?
 

读者评论
OR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新媒体是聚焦政经、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权威数字媒体。我们以深度内容和专业洞察系统解读全球趋势,提供高价值资讯,打造财经领域“必读”平台。
■ 平台官网 oror.vip 支持全终端访问,无论您使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或手机,均可提供流畅优质的无缝阅读体验。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