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11-18 06:57
科技

“中国能力”与AI算力,开启新能源革命下一程

刘兰香|蓝海广阔但暗流涌动。
AI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
刘兰香

“出租车越开越偏,都看不见周边有房子了,奔着山就去了……”在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的回忆中,那次在海外差旅中险些被绑架的经历,至今听来仍让人心有余悸。而凭借急中生智的电话求救,他最终化险为夷,但这段插曲却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征程的一个生动隐喻:前方是广阔的新能源蓝海,但航程中暗流涌动。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峰会上,主题为“全球新能源革命的下一程”的圆桌讨论环节,孙贤胜谈及这段亲身经历时,特别强调了企业出海过程中注重安全与本地化深耕的必要性。同时,碧澄能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田大勇为这场出海征程绘制了一张战略蓝图:中国新能源出海已从过去单纯输出组件、电池等“产品”,升级为输出“模式”与“能力”。他还将碧澄能源的“中国能力”精炼为四大核心支柱:开发能力、建设能力、运营能力和资产证券化能力。

以“中国能力”出海,重塑全球新能源生态

“碧澄能源出海不只是做项目,更是打造资产。因为资产具备金融属性,可以全球流通、标准化、规模化。”田大勇进一步阐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愿景:新能源资产正被视为继房地产、物流地产、数据中心之后的“第四代资产”,并表示“未来碧澄的能力要迭代,就是怎么把出海的新能源项目,打造成全球最受欢迎的资产类型。”

这一“资产观”无疑指引着碧澄的全球化布局。在选择印尼、阿曼、沙特、新西兰作为首批出海市场时,碧澄不仅看中商业机会,更看重资产的金融化潜力与地缘安全。“我们选择的标准,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资产环境是否受到全世界金融市场的认同,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是否稳定。”田大勇表示。

这也暗合了孙贤胜前述的“安全警示”。孙贤胜同时指出,中国新能源出海时,在发展中国家推出的产品“并不一定说是最先进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要契合当地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同时,他倡导企业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转向“软+硬+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即“卖绿”模式。

“从前我们卖设备,现在我们要卖体系。就像定制衣服,先从设计方案开始,再配套硬件,最后是售后服务和金融配套。其中,中国的售后服务是一个巨大优势。”他回忆过去使用欧洲设备时维修工需坐头等舱、日薪上千美金的窘境,由此更凸显中国服务的效率与成本优势。

为了将这种模式成功植入当地,他还对出海企业提出了几个实操建议:以自身优势项目树立中国标准、借助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深入落实本地化、完善资金服务,以及联动第三方力量以平衡风险,尤其重要的是第三方力量,对出海企业而言是“有钱一块挣,风险共承担”。

此外,任何宏伟的出海蓝图与本地化策略,都离不开坚实的产业链根基与创新的应用场景。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及董事会秘书陈希从碳酸锂价格曾经的“过山车行情”切入,指出构建韧性全球供应链是出海的“压舱石”。“碳酸锂价格的波动让我们意识到,不能只靠资源锁定,而是要系统化建设。”因此,欣旺达动力通过全球资源布局、钠离子电池研发及自建电池回收体系,打造了一个“网状结构”的闭环供应链。

同时,欣旺达动力在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方面双轨并行,“动力电池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和超充,反哺储能技术的研发;而储能侧则针对场景需求,推出大容量、长寿命(如15000次循环)的产品,以应对从‘被动配储’到‘主动要效益’的市场转变。”陈希表示。

创新的应用场景方面,普洛斯中国高级副总裁、算力中心业务联席总裁沈暘从能源消费侧的革命,提出了一个关键判断:“算力的终点是能源。”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已成为稳定的“用电巨兽”,这恰好与新能源形成了天然的协同生态。

运营革命:AI算力与新能源的“双向赋能”

“一个满载的算力中心年耗电可达10亿度。如果通过新能源直供,绿电成本能比市电降低每度1到2毛钱,那么一年节省的电费成本就是1到2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持续25年以上的稳定收益,直接提升了资产的价值和竞争力。”沈暘用具体数字揭示了协同的经济驱动力。

普洛斯的实践则包括分布式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利用AI算法优化能效。“我们正努力让算力中心从电网的负担,转变为帮助电网稳定运行的调节器。”这种深度融合自然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升华。

“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机柜空间,更是一个综合了算力、绿色能源和成本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像苹果、腾讯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甚至购买我们的绿电权益(绿证)来满足其ESG目标。新能源已经成为我们算力业务核心护城河的一部分。”沈暘表示。

他所描绘的图景为新能源资产提供了价值跃迁的新场景,也表明中国新能源已从规模扩张迈入精细化运营与价值挖掘的新阶段,新的生态正在形成中。而如田大勇所言:“如果你能很精准地算出一个电站的收益,那你一定算错了。”这也指明了新生态的核心——不再是相对静态的预测,而是动态的、智慧的、与整个能源系统深度交互的实时创造。

他将此称之为一场“运营革命”,并详细阐释了这场革命的双重维度。首先是思维模式的革命——从“躺赚”到“精耕”。“以前这个行业被称作‘躺家里赚钱’的行业,太阳照着发电,量、价都是固定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就像种庄稼,每天都要去维护、除草、除虫。每一天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高频、精细化的运营创造出来的。”田大勇说。

他解构了新时代新能源电站的价值模型,它已从单一的“发电上网”收入,裂变为四重收益的复合体:一是客户消纳收益;二是电力交易收益(参与长期协议、现货市场等,考验交易策略);三是协同性收益(与储能、充电桩、虚拟电厂等多能业态联动,产生“1+1>2”的协同效益);四是绿色权益收益(绿证、CCER等环境权益的变现)。

其次是管理手段的革命——AI与算力已成为“新工具”。面对如此复杂的运营生态,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碧澄能源已将智能化工具深度植入运营全链条,“我们与飞书合作,通过AI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与数据处理规模化的全面升级,在开发端提升效率;与广联达合作,在建设端引入AI智能管理。在运维端,我们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运营平台,应用AI清洗机器人、AI巡检机器人,构建了一整套‘无人化’的智能运营生态。”田大勇表示。

他特别强调了与沈暘所在的算力中心领域形成的“双向赋能”:算力中心的AI技术在指导电站如何优化运行,而电站产生的庞大能源则支撑着算力中心的巨量耗电。他引用高盛的预测佐证:“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较2023年暴涨175%,相当于再增加一个‘全球前十耗电大国’的电力资源负荷。而这场运营革命,既是思维方式的重塑,也是工具手段的彻底升级。”



相关内容

  • 视频|人造钻石怎么就成了AI算力的关键?
AI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
2025-11-18 06:57
科技

“中国能力”与AI算力,开启新能源革命下一程

刘兰香|蓝海广阔但暗流涌动。
刘兰香

“出租车越开越偏,都看不见周边有房子了,奔着山就去了……”在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的回忆中,那次在海外差旅中险些被绑架的经历,至今听来仍让人心有余悸。而凭借急中生智的电话求救,他最终化险为夷,但这段插曲却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征程的一个生动隐喻:前方是广阔的新能源蓝海,但航程中暗流涌动。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峰会上,主题为“全球新能源革命的下一程”的圆桌讨论环节,孙贤胜谈及这段亲身经历时,特别强调了企业出海过程中注重安全与本地化深耕的必要性。同时,碧澄能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田大勇为这场出海征程绘制了一张战略蓝图:中国新能源出海已从过去单纯输出组件、电池等“产品”,升级为输出“模式”与“能力”。他还将碧澄能源的“中国能力”精炼为四大核心支柱:开发能力、建设能力、运营能力和资产证券化能力。

以“中国能力”出海,重塑全球新能源生态

“碧澄能源出海不只是做项目,更是打造资产。因为资产具备金融属性,可以全球流通、标准化、规模化。”田大勇进一步阐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愿景:新能源资产正被视为继房地产、物流地产、数据中心之后的“第四代资产”,并表示“未来碧澄的能力要迭代,就是怎么把出海的新能源项目,打造成全球最受欢迎的资产类型。”

这一“资产观”无疑指引着碧澄的全球化布局。在选择印尼、阿曼、沙特、新西兰作为首批出海市场时,碧澄不仅看中商业机会,更看重资产的金融化潜力与地缘安全。“我们选择的标准,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资产环境是否受到全世界金融市场的认同,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是否稳定。”田大勇表示。

这也暗合了孙贤胜前述的“安全警示”。孙贤胜同时指出,中国新能源出海时,在发展中国家推出的产品“并不一定说是最先进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要契合当地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同时,他倡导企业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转向“软+硬+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即“卖绿”模式。

“从前我们卖设备,现在我们要卖体系。就像定制衣服,先从设计方案开始,再配套硬件,最后是售后服务和金融配套。其中,中国的售后服务是一个巨大优势。”他回忆过去使用欧洲设备时维修工需坐头等舱、日薪上千美金的窘境,由此更凸显中国服务的效率与成本优势。

为了将这种模式成功植入当地,他还对出海企业提出了几个实操建议:以自身优势项目树立中国标准、借助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深入落实本地化、完善资金服务,以及联动第三方力量以平衡风险,尤其重要的是第三方力量,对出海企业而言是“有钱一块挣,风险共承担”。

此外,任何宏伟的出海蓝图与本地化策略,都离不开坚实的产业链根基与创新的应用场景。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及董事会秘书陈希从碳酸锂价格曾经的“过山车行情”切入,指出构建韧性全球供应链是出海的“压舱石”。“碳酸锂价格的波动让我们意识到,不能只靠资源锁定,而是要系统化建设。”因此,欣旺达动力通过全球资源布局、钠离子电池研发及自建电池回收体系,打造了一个“网状结构”的闭环供应链。

同时,欣旺达动力在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方面双轨并行,“动力电池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和超充,反哺储能技术的研发;而储能侧则针对场景需求,推出大容量、长寿命(如15000次循环)的产品,以应对从‘被动配储’到‘主动要效益’的市场转变。”陈希表示。

创新的应用场景方面,普洛斯中国高级副总裁、算力中心业务联席总裁沈暘从能源消费侧的革命,提出了一个关键判断:“算力的终点是能源。”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已成为稳定的“用电巨兽”,这恰好与新能源形成了天然的协同生态。

运营革命:AI算力与新能源的“双向赋能”

“一个满载的算力中心年耗电可达10亿度。如果通过新能源直供,绿电成本能比市电降低每度1到2毛钱,那么一年节省的电费成本就是1到2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持续25年以上的稳定收益,直接提升了资产的价值和竞争力。”沈暘用具体数字揭示了协同的经济驱动力。

普洛斯的实践则包括分布式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利用AI算法优化能效。“我们正努力让算力中心从电网的负担,转变为帮助电网稳定运行的调节器。”这种深度融合自然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升华。

“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机柜空间,更是一个综合了算力、绿色能源和成本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像苹果、腾讯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甚至购买我们的绿电权益(绿证)来满足其ESG目标。新能源已经成为我们算力业务核心护城河的一部分。”沈暘表示。

他所描绘的图景为新能源资产提供了价值跃迁的新场景,也表明中国新能源已从规模扩张迈入精细化运营与价值挖掘的新阶段,新的生态正在形成中。而如田大勇所言:“如果你能很精准地算出一个电站的收益,那你一定算错了。”这也指明了新生态的核心——不再是相对静态的预测,而是动态的、智慧的、与整个能源系统深度交互的实时创造。

他将此称之为一场“运营革命”,并详细阐释了这场革命的双重维度。首先是思维模式的革命——从“躺赚”到“精耕”。“以前这个行业被称作‘躺家里赚钱’的行业,太阳照着发电,量、价都是固定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就像种庄稼,每天都要去维护、除草、除虫。每一天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高频、精细化的运营创造出来的。”田大勇说。

他解构了新时代新能源电站的价值模型,它已从单一的“发电上网”收入,裂变为四重收益的复合体:一是客户消纳收益;二是电力交易收益(参与长期协议、现货市场等,考验交易策略);三是协同性收益(与储能、充电桩、虚拟电厂等多能业态联动,产生“1+1>2”的协同效益);四是绿色权益收益(绿证、CCER等环境权益的变现)。

其次是管理手段的革命——AI与算力已成为“新工具”。面对如此复杂的运营生态,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碧澄能源已将智能化工具深度植入运营全链条,“我们与飞书合作,通过AI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与数据处理规模化的全面升级,在开发端提升效率;与广联达合作,在建设端引入AI智能管理。在运维端,我们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运营平台,应用AI清洗机器人、AI巡检机器人,构建了一整套‘无人化’的智能运营生态。”田大勇表示。

他特别强调了与沈暘所在的算力中心领域形成的“双向赋能”:算力中心的AI技术在指导电站如何优化运行,而电站产生的庞大能源则支撑着算力中心的巨量耗电。他引用高盛的预测佐证:“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较2023年暴涨175%,相当于再增加一个‘全球前十耗电大国’的电力资源负荷。而这场运营革命,既是思维方式的重塑,也是工具手段的彻底升级。”



相关内容

  • 视频|人造钻石怎么就成了AI算力的关键?
 

读者评论
OR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新媒体是聚焦政经、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权威数字媒体。我们以深度内容和专业洞察系统解读全球趋势,提供高价值资讯,打造财经领域“必读”平台。
■ 平台官网 oror.vip 支持全终端访问,无论您使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或手机,均可提供流畅优质的无缝阅读体验。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