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10-03 16:37
社会与生活

为什么婚礼的女主持那么少?

在热闹的宴席上,很多人无意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女性来主持自己的婚礼。
女性婚礼主持人
王璐瑶

这个国庆假期,无数场婚礼在全国各地如期举行,婚庆行业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节点。在热闹的宴席上,很多人无意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女性来主持自己的婚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持更适合婚礼”的说法在行业中根深蒂固,认为他们更能控场、更有气势。许多女主持在入行时就被劝告“不要浪费时间学婚礼主持”,她们被质疑“压不住台”,甚至因“怕抢新娘风头”而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站在镜头之外,不穿高跟鞋,选择最不引人注意的服装。
 
但变化正在发生。新一代的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的新人们,开始追求更真诚、更有共情感的婚礼氛围。他们反感套路化的串词和尴尬的互动,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并讲述他们的故事。女主持们细腻的语言、真诚的倾听和对情绪的精准把握,恰恰契合了这份需求。

 

“想给女主持一个工作机会”
 
陈冰后来才意识到,她最初和婚庆策划对接时,对方从始至终没有提供女主持这个选项给她。
 
在决定婚期前,陈冰就已经在心中勾画了自己婚礼的模样——一场轻盈的、简单的仪式。她生活在一座二线城市,开始备婚时,因为流程简单,出席的宾客也不算多,她把婚礼的全部预算定到了10万元。最主要的支出是酒席和场地,被形容为婚礼“四大金刚”的主持人、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就要精打细算了,费用要尽量控制在一万五左右。
 
婚庆策划推荐的几名主持人看起来都资历深厚,案例里写着人均上百场的主持经验,拥有各类证书资质。从唱歌、魔术到脱口秀,各项才艺一应俱全。而且,都是男性。“婚庆主持竞争真激烈”,抱着这样的心态,陈冰挨个点开资料,试看主持片段。
 
连续看完几段视频后,陈冰觉得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未婚夫不明白是哪里不对,陈冰一时间也很难形容,只能对策划说再看看其他主持。
 
又看了一轮资料,陈冰终于恍然大悟:主持人们的存在感都太强烈了。一名擅长脱口秀的男主持的案例里,五分钟的开场白,他调侃自己就占了将近一半的时间,而婚礼现场显然不是一个适合说脱口秀的环境,台下稀稀拉拉的鼓掌和叫好声让她这个重度“尴尬癌”无法接受。

在婚礼上,陈冰只希望有人能代替她讲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浮夸的煽情,也不要套路的串词,能够平直、朴素地讲出她和爱人即将走入生活的新阶段就好。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讨厌油腻的催生,讨厌剥离主体性、让人感觉像物件一样送走的煽情段子,更讨厌尴尬低俗的暖场游戏,这些统统不要出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持更适合婚礼”的说法在行业中根深蒂固。6年前,宁静大学毕业,选择成为了一名婚礼主持人。入行那年,她所在的玉林甚至没有特别专业成熟的婚庆公司,她主动跑到当地的婚纱店,和对方毛遂自荐,“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作”。
 
那时,广西地区几乎没有像她一样的年轻女生来做婚庆主持,偶有的几位女性主持几乎都是沉稳、庄重的中年女性,她们没有科班经历,在婚礼上常常扮演的是长辈大姐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中年男主持的女性版本。
 
宁静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做婚庆主持第一年时的一件事。她原本约定了新郎、新娘见面确认婚礼的相关事宜,但对方表示时间冲突,希望她上门沟通,新人的父母也在,沟通更方便。等到宁静驱车上门后,她敏锐地察觉气氛有些冷淡,她顾不上想太多,只想尽快和新人确定好流程。
 
等到第二天,宁静想继续推进时,她却发现已经被“踢”出了群聊。那是一个为新郎新娘组建的备婚群,所有与婚礼相关的人员都在。宁静试图直接联系新郎、新娘,迎接她是一个红色感叹号——她被拉黑了。
 
没有任何解释,宁静就这样被换掉了,等到她拜托合作的婚庆老板去问原因,对方只说新郎的爸爸还是觉得男主持更好,没有必要请一个新人女主持。现在想来,宁静依然觉得很委屈,她确信自己在沟通中保持了专业水准,仅仅因为“是个小丫头片子”就丢掉工作机会,她感到很受伤。
 
不过,到了这两年,宁静感受到越来越多被坚定选择的时刻。整个10月份,她只有5天空闲,其他时间都忙不停蹄地辗转在各种婚礼之间,这是她此前从未想过的状态。

最终,陈冰放弃了婚庆策划的推荐,自己去社交平台上找了一圈,确定了一位文本出色的女主持。她最欣赏的一点是,这位女主持并不在婚礼中使用空泛的套词,而是认真讲述故事。她算了算账,费用比婚庆推荐来的主持人还便宜了800块。
 
和陈冰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更真诚、更有共情感的婚礼氛围。他们反感套路化的串词和尴尬的互动,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并讲述他们的故事。在这种变化中,女主持们有了更多被看见和被选择的机会,她们通常语言细腻、风格清新,擅长精准把握现场情绪。社交平台上,有新娘说,只要水平过关,她想给女主持一个工作机会。
 
打破质疑

婚庆主持中流传着一句话,主持人不分性别,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这句话也常常讲给对选择婚礼主持有疑虑的新人,用以打破对性别的偏见,但落到现实中,女主持人们要面对更多具体的疑虑,适合是一个过于模糊的词,它无法成为标准。
 
“压不住台”是最普遍的,对婚庆女主持们的疑虑。欣悦是江浙沪地区的一名婚礼主持,在这里,婚礼基本上分成两个板块,上半场主持结婚仪式。欣悦最常听到的质疑就是在下半场的互动游戏里,总有人觉得女主持们“放不开”。
 
女主持当然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欣悦更容易带小朋友一起加入游戏,她擅长利用大屏幕做互动游戏,风格更温馨。最重要的是,如果新人从最初就想要一个“嗨翻全场”的主持人,那么他们也许根本不会选择欣悦。
 
作为一名女性婚庆主持,想要获得机会,科班出身几乎是必备条件。欣悦在大学时的专业是播音主持,大三时她还选择了礼仪方向,比其他的方向更接近婚礼主持,可以说是专业对口。
 
尽管如此,欣悦在刚入行时经常听到酒店经理、婚礼策划感慨,“今天是女主持”“好少见女主持”。那个时候,她会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总是觉得需要去证明自己

曾经有同行男主持直接问宁静,新人为什么不找男主持?男主持不是更有气势更能控场吗?宁静对他的回应是,控场可能也不分性别吧。她一直相信,如果业务水平够高,遣词造句流畅,控场和气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另一种常见的疑虑“女主持会不会抢了新娘的风头”。为了这句话,女主持们想尽办法。
 
从婚礼开始,宁静都会远远躲出摄像的镜头范围,站在主舞台的一旁进行主持,这是她多场主持经历后留下的本能,女主持要尽量减少自己在婚礼记录的存在感。宁静说,男主持们其实不必这么严格地躲避镜头,他们可以成为舞台的一部分,有的知名男主持甚至会在新人上台时专门和他们握手致意。

主持当天的穿着也要精心选择。刚入行时宁静还会买一些礼服长裙,后来,为了方便行动,也为了减弱裙摆体量带来的存在感,她的衣柜几乎全部换成了西装裙、裤。欣悦从入行起就几乎没有穿过任何礼服式的裙子,她净身高有一米七,为了避免身高压过新娘甚至新郎,她在婚礼上从来不穿高跟鞋。她的衣服色系几乎都是不出错的白色、粉色,力求尽可能地融入婚礼布置的环境中,达成色系上的和谐。
 
令她们欣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娘不再担心这条带有竞争意味的“疑虑”。宁静还记得有场婚宴,仪式准备开始,宴会厅灯已经全部暗下,新娘准备就绪,但仪式开始时才要推开的大门并没有关上,她不得不穿过舞台走到门口提醒新娘,她刚走到新娘跟前,对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裙子好漂亮呀,你今天也真漂亮”。宁静的第一反应是,在新娘做主角的今天得到这样的夸赞,实在是受宠若惊。
 
女主持们一边打破质疑,一边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倾听共情,体察细微的情感变化,撰写真诚动人的主持稿件,她们都相信自己能够靠着内容取胜。
 
即使有了足够好的内容,也要把它传播到有这样需求的新人眼前。欣悦说,除非是合作过的婚庆公司,不然很少有婚庆策划贸然推荐不熟悉的女主持,策划没有见过女主持的水平如何,也不敢打包票,他们还是会推荐更稳妥熟悉的男主持。
 
攒作品成了女主持们证明自己、推广自己最有效的方式。不必再受限于婚庆策划的推荐,女主持们自己剪片段,写文案,发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社区、甚至公众号上,为自己搏来一个被看见的可能性。
 
但所有人都在做新媒体的婚庆行业,另一种焦虑也被渐渐催出,“这条流量怎么样?为什么我一条爆款都没有?我能不能被看到?”在武汉做婚礼主持的雪婷曾经被这些疑问困扰,但她也在劝慰自己,太过于专注自媒体也许反而会忽略你的现场,只想着拍好视频也并不是对新人负责的表现。她渐渐想开,只要能专注地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她的人一定会找到她。
 
除了女主持,雪婷观察到常常与自己配合的摄影、摄像师也渐渐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女摄影师常常有自己独特的拍摄风格,更注重温暖美丽的人像表达,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就像女主持人更容易理解新娘一样。

低价收入和精神满足
 
宁静在玉林地区做婚庆主持,每场收入大约1600元;雪婷每场婚礼收费也在1500元上下,在武汉,这是一个中等偏下的数字。欣悦的收费要高一些,每场3600元,但比起带她入门的老板每场一万多的价格,欣悦也只是比杭州婚礼普遍的价位高一些。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雪婷的老师就曾跟她说:“市场不选女司仪,不要在婚礼主持上浪费时间了,有这个时间不如把商演主持学得好一点。”后来,现实验证了那位老师所说的话,价格一致的前提下,女主持的婚宴单子总是少很多,如果把它当作主业,真的很难赚到钱。
 
欣悦还记得自己刚入行的日子,她和两个男同学一起组成团队,她的单子都集中在热门的大日子里,其他日子只有一些小众的新娘会选她。
 
入行前两年,雪婷每年只能接到二十几个单子。为了赚钱,她也考虑过转行去做带货主播,收入比做婚庆女主持高得多,时薪有三四百块。但她做了三个月,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带货主播这份工作,总是让她觉得疲惫,但婚庆主持不一样,那是一份能让她觉得幸福的工作。

和其他商业主持活动不同,婚礼是能切实带来幸福感的场合。宁静主持婚礼时,常常因为新人间真挚感情而想哭,但她为了保证作为主持人的职业道德,都努力控制不流下眼泪。
 
她印象中的一次在婚礼上流泪,是她最好的朋友的婚礼,也是她入行的契机。2019年,她还是一名播音表演专业大二的在读学生,好朋友结婚,向她发出邀请,你来做我的婚礼主持好不好。
 
没有犹豫,宁静立刻接下了这份邀请。她抱着超常的热情准备这场婚礼,完整写下了整场婚宴的所有主持词,连串场衔接的过渡句都没有落下。反复测试主持词和音乐的卡点,力求让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她站在台上无比紧张,最终呈现的效果让新娘和她一齐流下幸福的眼泪。
 
欣悦承认自己就是喜欢舞台。她从河北搬到浙江,来到杭州后先是加入了成熟的团队给老板当助理,助理的工作反而让她意识到,比起幕后,她更愿意站在舞台中间传递幸福。看到新人的婚礼有自己参与,看到他们幸福的模样,她有一种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雪婷最初做婚礼主持时,最初只是觉得每场婚礼都好浪漫,好令人感动。她是注重仪式感的人,喜欢浪漫的氛围。作为主持人,她总是站在离新人最近的位置,亲眼看着他们交换戒指、诉说誓言,那个时候她能清晰地看到新人们眼里的泪光。做主持多年后,雪婷才意识到自己能够从这种幸福里汲取到巨大能量,同时得到深厚、持久的幸福反馈。
 
她身边也有许多摄影、摄像朋友,他们常常拍摄新人,但很少会记得新人的故事。但对主持人而言,雪婷几乎能回忆起自己主持过的许多场婚礼的新人故事,她和新人们深入地聊过,她知道他们是如何相识,哪些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这样的幸福感支撑女主持们在婚庆行业里越走越远。雪婷正在把重心从商务主持转移到婚礼主持上,商务主持对年龄、容貌的要求更苛刻,婚礼主持却可以不断改变主持风格匹配年龄增长,这或许能成为她延长职业寿命的好办法。
 
行业里,有一位公认的优秀男主持人人杰,他主持一场婚礼的费用在一两万元左右。宁静觉得,人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大家知道好的主持是值得“高昂”的价格。她也期待能够有像人杰一样的女主持人出现,打破偏见,塑造新的标准。



女性婚礼主持人
2025-10-03 16:37
社会与生活

为什么婚礼的女主持那么少?

在热闹的宴席上,很多人无意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女性来主持自己的婚礼。
王璐瑶

这个国庆假期,无数场婚礼在全国各地如期举行,婚庆行业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节点。在热闹的宴席上,很多人无意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女性来主持自己的婚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持更适合婚礼”的说法在行业中根深蒂固,认为他们更能控场、更有气势。许多女主持在入行时就被劝告“不要浪费时间学婚礼主持”,她们被质疑“压不住台”,甚至因“怕抢新娘风头”而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站在镜头之外,不穿高跟鞋,选择最不引人注意的服装。
 
但变化正在发生。新一代的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的新人们,开始追求更真诚、更有共情感的婚礼氛围。他们反感套路化的串词和尴尬的互动,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并讲述他们的故事。女主持们细腻的语言、真诚的倾听和对情绪的精准把握,恰恰契合了这份需求。

 

“想给女主持一个工作机会”
 
陈冰后来才意识到,她最初和婚庆策划对接时,对方从始至终没有提供女主持这个选项给她。
 
在决定婚期前,陈冰就已经在心中勾画了自己婚礼的模样——一场轻盈的、简单的仪式。她生活在一座二线城市,开始备婚时,因为流程简单,出席的宾客也不算多,她把婚礼的全部预算定到了10万元。最主要的支出是酒席和场地,被形容为婚礼“四大金刚”的主持人、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就要精打细算了,费用要尽量控制在一万五左右。
 
婚庆策划推荐的几名主持人看起来都资历深厚,案例里写着人均上百场的主持经验,拥有各类证书资质。从唱歌、魔术到脱口秀,各项才艺一应俱全。而且,都是男性。“婚庆主持竞争真激烈”,抱着这样的心态,陈冰挨个点开资料,试看主持片段。
 
连续看完几段视频后,陈冰觉得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未婚夫不明白是哪里不对,陈冰一时间也很难形容,只能对策划说再看看其他主持。
 
又看了一轮资料,陈冰终于恍然大悟:主持人们的存在感都太强烈了。一名擅长脱口秀的男主持的案例里,五分钟的开场白,他调侃自己就占了将近一半的时间,而婚礼现场显然不是一个适合说脱口秀的环境,台下稀稀拉拉的鼓掌和叫好声让她这个重度“尴尬癌”无法接受。

在婚礼上,陈冰只希望有人能代替她讲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浮夸的煽情,也不要套路的串词,能够平直、朴素地讲出她和爱人即将走入生活的新阶段就好。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讨厌油腻的催生,讨厌剥离主体性、让人感觉像物件一样送走的煽情段子,更讨厌尴尬低俗的暖场游戏,这些统统不要出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持更适合婚礼”的说法在行业中根深蒂固。6年前,宁静大学毕业,选择成为了一名婚礼主持人。入行那年,她所在的玉林甚至没有特别专业成熟的婚庆公司,她主动跑到当地的婚纱店,和对方毛遂自荐,“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作”。
 
那时,广西地区几乎没有像她一样的年轻女生来做婚庆主持,偶有的几位女性主持几乎都是沉稳、庄重的中年女性,她们没有科班经历,在婚礼上常常扮演的是长辈大姐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中年男主持的女性版本。
 
宁静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做婚庆主持第一年时的一件事。她原本约定了新郎、新娘见面确认婚礼的相关事宜,但对方表示时间冲突,希望她上门沟通,新人的父母也在,沟通更方便。等到宁静驱车上门后,她敏锐地察觉气氛有些冷淡,她顾不上想太多,只想尽快和新人确定好流程。
 
等到第二天,宁静想继续推进时,她却发现已经被“踢”出了群聊。那是一个为新郎新娘组建的备婚群,所有与婚礼相关的人员都在。宁静试图直接联系新郎、新娘,迎接她是一个红色感叹号——她被拉黑了。
 
没有任何解释,宁静就这样被换掉了,等到她拜托合作的婚庆老板去问原因,对方只说新郎的爸爸还是觉得男主持更好,没有必要请一个新人女主持。现在想来,宁静依然觉得很委屈,她确信自己在沟通中保持了专业水准,仅仅因为“是个小丫头片子”就丢掉工作机会,她感到很受伤。
 
不过,到了这两年,宁静感受到越来越多被坚定选择的时刻。整个10月份,她只有5天空闲,其他时间都忙不停蹄地辗转在各种婚礼之间,这是她此前从未想过的状态。

最终,陈冰放弃了婚庆策划的推荐,自己去社交平台上找了一圈,确定了一位文本出色的女主持。她最欣赏的一点是,这位女主持并不在婚礼中使用空泛的套词,而是认真讲述故事。她算了算账,费用比婚庆推荐来的主持人还便宜了800块。
 
和陈冰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更真诚、更有共情感的婚礼氛围。他们反感套路化的串词和尴尬的互动,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并讲述他们的故事。在这种变化中,女主持们有了更多被看见和被选择的机会,她们通常语言细腻、风格清新,擅长精准把握现场情绪。社交平台上,有新娘说,只要水平过关,她想给女主持一个工作机会。
 
打破质疑

婚庆主持中流传着一句话,主持人不分性别,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这句话也常常讲给对选择婚礼主持有疑虑的新人,用以打破对性别的偏见,但落到现实中,女主持人们要面对更多具体的疑虑,适合是一个过于模糊的词,它无法成为标准。
 
“压不住台”是最普遍的,对婚庆女主持们的疑虑。欣悦是江浙沪地区的一名婚礼主持,在这里,婚礼基本上分成两个板块,上半场主持结婚仪式。欣悦最常听到的质疑就是在下半场的互动游戏里,总有人觉得女主持们“放不开”。
 
女主持当然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欣悦更容易带小朋友一起加入游戏,她擅长利用大屏幕做互动游戏,风格更温馨。最重要的是,如果新人从最初就想要一个“嗨翻全场”的主持人,那么他们也许根本不会选择欣悦。
 
作为一名女性婚庆主持,想要获得机会,科班出身几乎是必备条件。欣悦在大学时的专业是播音主持,大三时她还选择了礼仪方向,比其他的方向更接近婚礼主持,可以说是专业对口。
 
尽管如此,欣悦在刚入行时经常听到酒店经理、婚礼策划感慨,“今天是女主持”“好少见女主持”。那个时候,她会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总是觉得需要去证明自己

曾经有同行男主持直接问宁静,新人为什么不找男主持?男主持不是更有气势更能控场吗?宁静对他的回应是,控场可能也不分性别吧。她一直相信,如果业务水平够高,遣词造句流畅,控场和气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另一种常见的疑虑“女主持会不会抢了新娘的风头”。为了这句话,女主持们想尽办法。
 
从婚礼开始,宁静都会远远躲出摄像的镜头范围,站在主舞台的一旁进行主持,这是她多场主持经历后留下的本能,女主持要尽量减少自己在婚礼记录的存在感。宁静说,男主持们其实不必这么严格地躲避镜头,他们可以成为舞台的一部分,有的知名男主持甚至会在新人上台时专门和他们握手致意。

主持当天的穿着也要精心选择。刚入行时宁静还会买一些礼服长裙,后来,为了方便行动,也为了减弱裙摆体量带来的存在感,她的衣柜几乎全部换成了西装裙、裤。欣悦从入行起就几乎没有穿过任何礼服式的裙子,她净身高有一米七,为了避免身高压过新娘甚至新郎,她在婚礼上从来不穿高跟鞋。她的衣服色系几乎都是不出错的白色、粉色,力求尽可能地融入婚礼布置的环境中,达成色系上的和谐。
 
令她们欣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娘不再担心这条带有竞争意味的“疑虑”。宁静还记得有场婚宴,仪式准备开始,宴会厅灯已经全部暗下,新娘准备就绪,但仪式开始时才要推开的大门并没有关上,她不得不穿过舞台走到门口提醒新娘,她刚走到新娘跟前,对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裙子好漂亮呀,你今天也真漂亮”。宁静的第一反应是,在新娘做主角的今天得到这样的夸赞,实在是受宠若惊。
 
女主持们一边打破质疑,一边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倾听共情,体察细微的情感变化,撰写真诚动人的主持稿件,她们都相信自己能够靠着内容取胜。
 
即使有了足够好的内容,也要把它传播到有这样需求的新人眼前。欣悦说,除非是合作过的婚庆公司,不然很少有婚庆策划贸然推荐不熟悉的女主持,策划没有见过女主持的水平如何,也不敢打包票,他们还是会推荐更稳妥熟悉的男主持。
 
攒作品成了女主持们证明自己、推广自己最有效的方式。不必再受限于婚庆策划的推荐,女主持们自己剪片段,写文案,发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社区、甚至公众号上,为自己搏来一个被看见的可能性。
 
但所有人都在做新媒体的婚庆行业,另一种焦虑也被渐渐催出,“这条流量怎么样?为什么我一条爆款都没有?我能不能被看到?”在武汉做婚礼主持的雪婷曾经被这些疑问困扰,但她也在劝慰自己,太过于专注自媒体也许反而会忽略你的现场,只想着拍好视频也并不是对新人负责的表现。她渐渐想开,只要能专注地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她的人一定会找到她。
 
除了女主持,雪婷观察到常常与自己配合的摄影、摄像师也渐渐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女摄影师常常有自己独特的拍摄风格,更注重温暖美丽的人像表达,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就像女主持人更容易理解新娘一样。

低价收入和精神满足
 
宁静在玉林地区做婚庆主持,每场收入大约1600元;雪婷每场婚礼收费也在1500元上下,在武汉,这是一个中等偏下的数字。欣悦的收费要高一些,每场3600元,但比起带她入门的老板每场一万多的价格,欣悦也只是比杭州婚礼普遍的价位高一些。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雪婷的老师就曾跟她说:“市场不选女司仪,不要在婚礼主持上浪费时间了,有这个时间不如把商演主持学得好一点。”后来,现实验证了那位老师所说的话,价格一致的前提下,女主持的婚宴单子总是少很多,如果把它当作主业,真的很难赚到钱。
 
欣悦还记得自己刚入行的日子,她和两个男同学一起组成团队,她的单子都集中在热门的大日子里,其他日子只有一些小众的新娘会选她。
 
入行前两年,雪婷每年只能接到二十几个单子。为了赚钱,她也考虑过转行去做带货主播,收入比做婚庆女主持高得多,时薪有三四百块。但她做了三个月,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带货主播这份工作,总是让她觉得疲惫,但婚庆主持不一样,那是一份能让她觉得幸福的工作。

和其他商业主持活动不同,婚礼是能切实带来幸福感的场合。宁静主持婚礼时,常常因为新人间真挚感情而想哭,但她为了保证作为主持人的职业道德,都努力控制不流下眼泪。
 
她印象中的一次在婚礼上流泪,是她最好的朋友的婚礼,也是她入行的契机。2019年,她还是一名播音表演专业大二的在读学生,好朋友结婚,向她发出邀请,你来做我的婚礼主持好不好。
 
没有犹豫,宁静立刻接下了这份邀请。她抱着超常的热情准备这场婚礼,完整写下了整场婚宴的所有主持词,连串场衔接的过渡句都没有落下。反复测试主持词和音乐的卡点,力求让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她站在台上无比紧张,最终呈现的效果让新娘和她一齐流下幸福的眼泪。
 
欣悦承认自己就是喜欢舞台。她从河北搬到浙江,来到杭州后先是加入了成熟的团队给老板当助理,助理的工作反而让她意识到,比起幕后,她更愿意站在舞台中间传递幸福。看到新人的婚礼有自己参与,看到他们幸福的模样,她有一种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雪婷最初做婚礼主持时,最初只是觉得每场婚礼都好浪漫,好令人感动。她是注重仪式感的人,喜欢浪漫的氛围。作为主持人,她总是站在离新人最近的位置,亲眼看着他们交换戒指、诉说誓言,那个时候她能清晰地看到新人们眼里的泪光。做主持多年后,雪婷才意识到自己能够从这种幸福里汲取到巨大能量,同时得到深厚、持久的幸福反馈。
 
她身边也有许多摄影、摄像朋友,他们常常拍摄新人,但很少会记得新人的故事。但对主持人而言,雪婷几乎能回忆起自己主持过的许多场婚礼的新人故事,她和新人们深入地聊过,她知道他们是如何相识,哪些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这样的幸福感支撑女主持们在婚庆行业里越走越远。雪婷正在把重心从商务主持转移到婚礼主持上,商务主持对年龄、容貌的要求更苛刻,婚礼主持却可以不断改变主持风格匹配年龄增长,这或许能成为她延长职业寿命的好办法。
 
行业里,有一位公认的优秀男主持人人杰,他主持一场婚礼的费用在一两万元左右。宁静觉得,人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大家知道好的主持是值得“高昂”的价格。她也期待能够有像人杰一样的女主持人出现,打破偏见,塑造新的标准。



 

读者评论
OR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共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特别报道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