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越: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更可能是一场“试探式对话”而非突破性外交行动。美俄乌三方分歧巨大的格局决定了停火协议难以立即达成。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14 10:38
商业与经济
到底什么人在花50万买小米汽车?+ 查看更多
到底什么人在花50万买小米汽车?
+ 查看更多
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答案或许是,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
黄点点
■
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答案或许是,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谁在花50万买小米?
没有哪个汽车品牌像小米汽车一样,以如此快的速度冲击着国内汽车市场。
从销量上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小米SU7上市9个月,销售锁单24.8万辆。而赶超这个成绩,YU7只花了3分钟。发布当天,YU7大定就超过了20万辆。至于SU7 Ultra,更是一晚上完成了一年销量目标,创下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新纪录。可以说,从小米汽车登陆国内市场以来,每一场发布会的订单数字都让整个车圈震动。
掀起一阵买车热潮的小米汽车,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尤其是SU7 Ultra,售价已经够到50万元级豪车的高度,而赛道专业套装甚至能卖到70万元以上,也难怪总有人疑惑,在捂紧钱包的当下,“究竟什么人在花这么多钱买小米汽车?”
对于这群车主,人们充满了好奇和猜测。由于SU7 Ultra外观张扬、出挑,前舱盖上的两个挖孔造型可堪比肩一众惹眼的豪华超跑,一些人对它的目标用户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是追求浮夸、招摇的年轻群体。
只不过,能有花50多万元、甚至70多万元买一辆电车的消费力,这样的画像实在太低估这群SU7 Ultra车主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小米死忠粉”,买车更不盲目,是在充分了解后才选择SU7 Ultra,他们是爱车也懂车的人。
40岁的云南人李政霖驾龄快20年了,再早个10年,他喜欢猛踩刹车、一秒起步,闲暇时看《速度与激情》和舒马赫的比赛。但如今,“公里数越多,车就开得越慢”——妻子、孩子、父母,有越来越多在意的人坐在他的副驾和后排,为了让家人放心,他现在连车喇叭都很少按,从来不跟谁闪灯,主打情绪稳定和驾驶安全。
正因如此,得知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6分46.874秒的成绩时,李政霖动心了,他说,很多不了解赛车文化的人,或许并不关注这个成绩,但作为一个喜欢赛车的人,他知道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的成绩,意味着这辆汽车通过了最严格的考验,因为“好车一定是诞生在赛道”。
李政霖举例子,就像人们会更信赖“航空级材料”,一辆车也一样。当车上过更严苛的赛道,通过耐力赛、高速赛,才能暴露缺点,然后优化性能,最后造得越来越好。这对追求安全驾驶、想给家人更好体验的他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让他成了SU7 Ultra在云南的第一批车主之一。
如此热衷性能,追求赛车级的车辆品质,正是不少SU7 Ultra车主的共同特点。
当然,他们追求性能的理由不尽相同。32岁的小谢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同样是一名典型的SU7 Ultra车主。他是数码爱好者,买相机、买游戏机,第一步是把参数研究透彻,周围人只要买什么数码产品,都会先问他的意见。小谢印象里,自己在购买SU7 Ultra之前,做了整整两个月的研究,把几款主打高性能的电车电机、电池都看了一遍,唯一的要求是“用数据说话”。
看到最后,还是SU7 Ultra最吸引他。尤其是SU7 Ultra搭载的高转速电机V8s,能让一辆车从起步到100km/h,加速仅需1.98秒,这项能力让他很是动心。这跟小谢的驾驶习惯有关。小谢说,自己用车的场景基本都是城市道路,到处都限速,红绿灯也多,不过,他不是个磨叽的人,开车时间越长,越希望拥有一秒起步的流畅感。
除了关注安全的家庭用户、追求性能的个人车主之外,能够直通赛道的SU7 Ultra,当然也吸引了一批对赛车感兴趣的车主。
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Cici就是例子。她不是小米的粉丝,没看过小米的发布会,更不怎么关注雷军,了解到SU7 Ultra的存在纯粹是一个偶然——Cici热衷运动,喜欢滑雪、户外、瑜伽,有一次她发现同样爱滑雪的朋友买了一辆SU7 Ultra。朋友邀请她去感受漂移,那一天,Cici坐在SU7 Ultra的副驾驶上,抓着扶手来了好几圈。
原本,开车对于Cici不过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她家距离公司只有3公里,最初她连车都懒得买,因为计算过,车的贬值率太高,作为投资爱好者,她更追求的是延迟满足,拥有更多现金去实现资产升值。只是,她要打高尔夫,带着球包出门,只有自己开车才方便。
但那场漂移之后,她突然变了,Cici用了四个字形容漂移的感觉,“心潮澎湃”。在此之前,她并没有玩过赛车,但她感觉到,这项运动和她沉迷的滑雪、瑜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种极限的状态里寻找最精细的控制。在离心力巨大的时刻,寻找转向、刹车的最佳时机,成了Cici最想探索的新鲜事。
在小米的车主群里,有很多和Cici一样的白领、创业者、企业高管。这群人往往有优渥的经济条件,日常购车本身就在5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悦己的需求,会为喜欢的事物付费,也有能力、有意愿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
小米显然洞察了这群人的需求。Cici说,小米服务到位,也是她买车的理由之一。考虑到赛车、日常用车的双重需求,小米提供了更多样的产品。比如Cici,就特意花了70万元,买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由于是Ultra club会员,她每次跑完赛道,小米的工程师会帮她换上街胎,赛胎则储存在赛场,她可以不用操心,直接开车回家。一辆车在赛车、日常用车之间迅速切换,减少了很多时间、精力成本,这都是Cici看重的要素。
而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而言,用车的舒适感,也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有时候,反而是一些品牌溢价,不再是这群人在意的东西。
在购入SU7 Ultra之前,30岁的创业者郭一凡常开另一辆百万元级豪华跑车。最开始买小米的时候,还有朋友不解。但郭一凡说,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已经不追求所谓的豪车光环了,买车开心也不过一周的时间,就迅速归于平淡。不方便的场景却很多,比如在外面有饭局,“豪华超跑连代驾都叫不了”,要出门的时候,郭一凡会犹豫再三,然后选择打车。
郭一凡说,买十几万元的车,或许外观没有那么靠前,更在意的是性价比、省油和空间的大小,但买一辆50万元以上的车,车的外观好看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能开得舒服——创业这几年,郭一凡已经不再需要用一辆豪车来证明自己,能力给了他底气,也让他可以如实地尊重内心需求,只选择一辆适配自己的好车。
SU7 Ultra的出现,填补了这个价格带这个需求的空白。也正因如此,发布会当晚,郭一凡“激情”下单,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它”了。
五边形战士
买车之前,车主们被SU7 Ultra的高性能打动,而在真实的驾驶体验中,高性能带来的安全感、信任感,也让车主们觉得自己选对了。
让小谢动心的提速快,一直是SU7 Ultra最引以为傲的性能优势。事实上,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这项能力对于驾驶安全的提升作用也尤其明显。
比如,它能帮助车主们火速离开危险区。对于郭一凡而言,一辆车的性能如何,在高速上最能体现。因为在高速车道上,旁边经常会有一辆大车和自己并行,每到这种时刻,大车带来的风压、盲区、气流干扰、更狭窄的行驶宽度,都让他心慌。该超车了,SU7 Ultra总是表现优异——它提速快,轻轻一踩油门,动力立刻跟上,两车的距离很快拉开,这给郭一凡提供了充足的行驶空间,“有一种游龙般的丝滑感”。
郭一凡说,作为一个普通车主,光是这一项,SU7 Ultra就能让人感觉到碾压级别的优势。毕竟,高速往往是汽车行驶速度最快的时候,危险系数高,一旦车子加速慢,变道、超车都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实现,这不仅无法帮车主们迅速逃离大车阴影,还会让人一直分心,让驾驶更不安全。
光是提速快,还远远不够。避险是一方面,车主们的安全感还来自于车身的控制感和稳定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会飘”。
李政霖也是在高速上感知到SU7 Ultra的高性能的。他是云南曲靖人,另一个身份是导演,经常会开车出去自驾旅游、拍摄素材。而在云贵川渝,道路多弯,他说外地人有时无法理解,怎么这里连高速都有弯道?如果是一般的车,当弯道突然出现,车子又处在加速状态,车身就容易产生偏移、甩尾,甚至会失控打转,开一程下来,手心里都是汗。
而开SU7 Ultra,李政霖形容自己“完全没有恐惧的感觉”。无数次,到了拐弯处,SU7 Ultra会跟着他的方向盘,轻轻一打就成功转向,过弯、变线都很精准。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SU7 Ultra具有更极限的紧急变线能力。有时候,李政霖开车出去买菜,遇到前车急刹、需要变道避让时也很有用,精准的响应速度能够帮助车主应对很多突发状况。
而在提速快、变线强的同时,SU7 Ultra还具备强大的稳定性。李政霖说,在车子急转弯、急变线时,他能感觉到轮胎“稳稳地吸在地上”,车身更是稳稳当当,前进如常。
李政霖记得,自己是在昆明提的车,刚提车,就“手痒得不行”,满怀期待地从昆明开回曲靖,一路五六百公里,李政霖不断被SU7 Ultra的驾驶体验惊艳,“开得很爽”。由于车身稳定,即便车子行驶速度有提升,但他的体感却“并不会觉得很快”。李政霖说,这说明SU7 Ultra的底盘调校很好,整车车身稳定系统到位,能够跟得上车辆行驶的速度,而非单纯标榜了速度快。
Cici喜欢跑⼭,也有上赛道的需求,她⽐较在意⻋辆的减震功能,以及其能否兼顾⽇常驾驶的舒适性。跑⼭时有些地⽅⼭路绵延,地⾯不平整,如果⻋辆颠簸,就很容易在道路上发抖、发晃,如果路⾯狭窄,就更考验⻋主的技术了。预约了试驾后,Cici就决定买SU7 Ultra了,她发现⻋辆有极致过弯性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颠簸,优秀的真实驾驶体验让她⽴刻下单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
其实,SU7 Ultra能有如此平稳的⾏驶质感,受益于它的双腔闭式空⽓弹簧、高性能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等。即便是不跑山,在城市里遇到高架、不平整的修缮路面,这些功能也很有用,在那些连接缝或者坑坑洼洼的地方,SU7 Ultra总能稳稳开过,甚至不会影响车里休息的家人。
在更多车主眼里,和安全直接强相关的,还有一辆车的刹车能力,在这方面,SU7 Ultra也做得非常到位。
李政霖最喜欢SU7 Ultra刹车时的脚感,果断、利落,轻轻一踩就能刹住,尤其是在雨天的湿滑路面,刹得依旧很稳,轮胎不会打滑,控制感极强。
李政霖描述的,其实是普通车主们最担心、也最关心的问题。在道路上跟车,难免会遇到急刹,有一次没刹住,之后的每一次都会在心里暗暗担忧:这车到底刹不刹得住?
但对于SU7 Ultra,李政霖开了几个月,越开越放心。他说自己几乎没有把刹车踩到底过,刹得快,停得稳,不会像有些车一样,要很用力地踩刹车才停得住,这让他对SU7 Ultra有了信任感,驾驶时再也不会双脚紧绷、神经紧张。
如今,这台车成了家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车之一。李政霖开玩笑,买了SU7 Ultra之后,他已经是孩子的“指定接送人”。儿子也知道SU7 Ultra是一台高性能的电车,于是,李政霖偶尔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稍微感受一下速度感。在那个当下,李政霖感觉到儿子对父亲驾驶的信任,而他自己之所以敢加速,则是因为他对于SU7 Ultra的信任。
在这些时刻,车主们感觉到“赛车级”的说服力。被纽北成绩打动、从而下单SU7 Ultra的李政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对于很多不了解赛车的人来说,乍一听赛车两个字,就觉得存在风险,但他觉得,安全其实不仅仅是大众认知里的“耐撞”,一辆车的提速和操控性还有耐用性同样是安全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功能,纽北赛场就是最直接的试炼场。
比如,如今的SU7 Ultra,已经有了能扛住高温暴晒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夏天空调满载、持续高功率运输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过热。这意味着在夏天的高速上,车主们不需要先去服务区等车“凉一会儿”再开;有的车品控不好,底盘也不经用,开着开着就越来越松,不像在纽北赛道上经历过高强度起伏、冲击等考验的SU7 Ultra,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形。
换句话说,通过了赛道检验的SU7 Ultra,提速快、刹车稳、品控好、耐用性强、操控稳定性高,像五边形战士一样,守护着每一位车主的日常出行。
一辆车背后的生活方式
不仅硬实力到位,SU7 Ultra也很关照车主的驾驶体验感,让人能在开车时不烦躁,给生活带来抚慰感。
郭一凡是这样描述他的出行过程的:出门前10分钟,他会提前打开空调,一上车,气温舒适,座椅的按摩、通风功能已经打开,整个人只是从家里到了另一个舒适的场域。也不需要动手,车上的辅助驾驶会根据自己的出行时段,自动选择好导去公司的路。至于那段总是堵车的高架,辅助驾驶会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开着不累,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有人把这些功能称作“情绪价值”,但郭一凡不认同,因为这种舒适感是实打实出现的,那就是有用的“价值”。这也是他为什么卖掉了豪华超跑的原因,他说之前的车子“越开越烦”,基本没有什么车机功能,底盘硬、方向盘重,内饰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才是除了情绪价值什么都没有”。
但SU7 Ultra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既有日常的舒适,又有超跑的能力,让他越开越顺心。
博主肉呆也觉得,“情绪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几年,这个词语成为了一个营销概念,人们对于价值的评价标准不同,就把“不值得”的那部分,通通划分到“情绪价值”的范畴里。但肉呆说,对于SU7 Ultra车主来说,无论是车辆性能、驾驶舒适感、还是人机交互时的迅速反馈,都是他们愿意为其付费的理由。
更何况,SU7 Ultra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车主们的可能性——它承载的赛车文化,其实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探索,鼓励人们做有趣的事、新鲜的事,点燃了无数车主重新爱上汽车的热情。
从第一次摸到方向盘那天开始,肉呆已经开车十几年了。驾驶的意义随着时间流转,谈恋爱的时候,带着女朋友兜风一圈,开车是“臭显摆”的开心。慢慢地,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开车这件事开始服务于家庭和亲情,他成了一家人的司机。不是没有换车兴奋的时候,但只要孩子在,车上永远放的都是“宝宝巴士”的儿歌。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车子变得像“老伙计”,是没什么话可说的哥们儿,也让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开车这件事很没劲。
直到SU7 Ultra出现,这款性能优越的“赛车级”纯电动高性能车,可以开去买菜,更能直接开上赛道。一种久违的冲动,肉呆开始考赛车驾照。他这才知道,要考这个证并没有想象中难,几天时间就可以学完,价格也没有那么贵。
肉呆形容,在赛车场上开SU7 Ultra,是一种很“得心应手”的感觉,车子能很轻松地踩到200km/h,转弯迅速,有前所未有的驾驶愉悦感。没多久,他又考了拉力赛的驾照,道路很泥泞,但双手把握着方向盘穿越极端路况时,成就感灌满了他的胸膛。
也正是在这之后,肉呆发现自己依旧可以“翻山越岭,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像年轻时那样尝尝鲱鱼罐头”。咂摸起来,这是一种等价于青春的微妙感受,也成了为自己而活的开始,除了赛车,肉呆还认认真真地减肥,学了新乐器。
这就是SU7 Ultra的魔力,某种程度上,它催生出人们所向往的“经济上行期的美”——相较于保守、求稳的心态,活在经济上行期的人似乎更乐观些,他们总是对前路充满期待,有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在追求极致掌控感的同时,也不缺少认真生活的精气神。
这也和SU7 Ultra车主的画像产生某种呼应。车主里,不少已经人到中年,或者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来说,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更有意愿探索更远的方向,人生维度的延展才是他们更在意的东西。肉呆开玩笑,如果再年轻一点,花50万元买车、学赛车,还有可能会被说“不务正业”,但现在,他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好奇买单。
买SU7 Ultra这一年,Cici 30岁出头了。再往前的10年,她漂在北京,刚刚工作,熬夜、失眠都是常态,唯一的奋斗目标是“先活下来”。但到了30岁,很多改变在一夜之间发生,日子好像没有那么难过了,工作开始逐渐成为事业,手头逐渐宽裕,她靠自己买了房,有时间学瑜伽、学滑雪,现在又多了一条,学赛车。
Cici说,这种感觉有点像她学瑜伽,一直学不会倒立,老师以为她永远学不会了,但她突然某一天就开了窍。她明显感觉到,随着年纪渐长,她的人生正在一点点打开。
这样的改变也给了Cici学赛车的信心。最开始买SU7 Ultra时,有朋友建议她别买赛道版,因为觉得日常款更适合通勤,Cici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买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上赛道。当车辆行驶在山间,Cici感觉到自由,深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女生喜欢上开赛车”。
看了这些故事,我们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
或许正是因为,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因此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肉呆的感觉是,作为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小米对汽车文化的创新,也给了整个汽车行业变革、提振消费的信心。带着自己被SU7 Ultra改变的好奇,肉呆还曾面向400名小米车主们做过一个调研,发现自己并非个例。和他一样,很多车主会在购车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连带着消费力也提升了。
而重要的是,SU7 Ultra的出现,也给行业带来了一种想象力。肉呆说,在他的调研里,很多都是此前从未买过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主,他们有的被小米汽车的理念打动,有的开始接触赛车文化,也有人想体验不同的汽车风格,或者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点亮前方更远的路标。这正是普通人精神世界的神奇之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平凡的生活里,哪怕只是一点细微的改变,都足以让人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感,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明亮、更开阔。
这意味着,在车辆变成纯粹的交通工具、只负责把人们从A点运输到B点的今天,SU7 Ultra打破了汽车冰冷的工具属性。它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开辟一个超越基础出行需求的巨大增量市场。不过,更珍贵的,一定是用户与汽车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连接,以及点亮每一个愿意为自己而活的热忱之心。
■
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答案或许是,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谁在花50万买小米?
没有哪个汽车品牌像小米汽车一样,以如此快的速度冲击着国内汽车市场。
从销量上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小米SU7上市9个月,销售锁单24.8万辆。而赶超这个成绩,YU7只花了3分钟。发布当天,YU7大定就超过了20万辆。至于SU7 Ultra,更是一晚上完成了一年销量目标,创下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新纪录。可以说,从小米汽车登陆国内市场以来,每一场发布会的订单数字都让整个车圈震动。
掀起一阵买车热潮的小米汽车,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尤其是SU7 Ultra,售价已经够到50万元级豪车的高度,而赛道专业套装甚至能卖到70万元以上,也难怪总有人疑惑,在捂紧钱包的当下,“究竟什么人在花这么多钱买小米汽车?”
对于这群车主,人们充满了好奇和猜测。由于SU7 Ultra外观张扬、出挑,前舱盖上的两个挖孔造型可堪比肩一众惹眼的豪华超跑,一些人对它的目标用户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是追求浮夸、招摇的年轻群体。
只不过,能有花50多万元、甚至70多万元买一辆电车的消费力,这样的画像实在太低估这群SU7 Ultra车主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小米死忠粉”,买车更不盲目,是在充分了解后才选择SU7 Ultra,他们是爱车也懂车的人。
40岁的云南人李政霖驾龄快20年了,再早个10年,他喜欢猛踩刹车、一秒起步,闲暇时看《速度与激情》和舒马赫的比赛。但如今,“公里数越多,车就开得越慢”——妻子、孩子、父母,有越来越多在意的人坐在他的副驾和后排,为了让家人放心,他现在连车喇叭都很少按,从来不跟谁闪灯,主打情绪稳定和驾驶安全。
正因如此,得知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6分46.874秒的成绩时,李政霖动心了,他说,很多不了解赛车文化的人,或许并不关注这个成绩,但作为一个喜欢赛车的人,他知道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的成绩,意味着这辆汽车通过了最严格的考验,因为“好车一定是诞生在赛道”。
李政霖举例子,就像人们会更信赖“航空级材料”,一辆车也一样。当车上过更严苛的赛道,通过耐力赛、高速赛,才能暴露缺点,然后优化性能,最后造得越来越好。这对追求安全驾驶、想给家人更好体验的他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让他成了SU7 Ultra在云南的第一批车主之一。
如此热衷性能,追求赛车级的车辆品质,正是不少SU7 Ultra车主的共同特点。
当然,他们追求性能的理由不尽相同。32岁的小谢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同样是一名典型的SU7 Ultra车主。他是数码爱好者,买相机、买游戏机,第一步是把参数研究透彻,周围人只要买什么数码产品,都会先问他的意见。小谢印象里,自己在购买SU7 Ultra之前,做了整整两个月的研究,把几款主打高性能的电车电机、电池都看了一遍,唯一的要求是“用数据说话”。
看到最后,还是SU7 Ultra最吸引他。尤其是SU7 Ultra搭载的高转速电机V8s,能让一辆车从起步到100km/h,加速仅需1.98秒,这项能力让他很是动心。这跟小谢的驾驶习惯有关。小谢说,自己用车的场景基本都是城市道路,到处都限速,红绿灯也多,不过,他不是个磨叽的人,开车时间越长,越希望拥有一秒起步的流畅感。
除了关注安全的家庭用户、追求性能的个人车主之外,能够直通赛道的SU7 Ultra,当然也吸引了一批对赛车感兴趣的车主。
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Cici就是例子。她不是小米的粉丝,没看过小米的发布会,更不怎么关注雷军,了解到SU7 Ultra的存在纯粹是一个偶然——Cici热衷运动,喜欢滑雪、户外、瑜伽,有一次她发现同样爱滑雪的朋友买了一辆SU7 Ultra。朋友邀请她去感受漂移,那一天,Cici坐在SU7 Ultra的副驾驶上,抓着扶手来了好几圈。
原本,开车对于Cici不过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她家距离公司只有3公里,最初她连车都懒得买,因为计算过,车的贬值率太高,作为投资爱好者,她更追求的是延迟满足,拥有更多现金去实现资产升值。只是,她要打高尔夫,带着球包出门,只有自己开车才方便。
但那场漂移之后,她突然变了,Cici用了四个字形容漂移的感觉,“心潮澎湃”。在此之前,她并没有玩过赛车,但她感觉到,这项运动和她沉迷的滑雪、瑜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种极限的状态里寻找最精细的控制。在离心力巨大的时刻,寻找转向、刹车的最佳时机,成了Cici最想探索的新鲜事。
在小米的车主群里,有很多和Cici一样的白领、创业者、企业高管。这群人往往有优渥的经济条件,日常购车本身就在5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悦己的需求,会为喜欢的事物付费,也有能力、有意愿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
小米显然洞察了这群人的需求。Cici说,小米服务到位,也是她买车的理由之一。考虑到赛车、日常用车的双重需求,小米提供了更多样的产品。比如Cici,就特意花了70万元,买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由于是Ultra club会员,她每次跑完赛道,小米的工程师会帮她换上街胎,赛胎则储存在赛场,她可以不用操心,直接开车回家。一辆车在赛车、日常用车之间迅速切换,减少了很多时间、精力成本,这都是Cici看重的要素。
而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而言,用车的舒适感,也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有时候,反而是一些品牌溢价,不再是这群人在意的东西。
在购入SU7 Ultra之前,30岁的创业者郭一凡常开另一辆百万元级豪华跑车。最开始买小米的时候,还有朋友不解。但郭一凡说,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已经不追求所谓的豪车光环了,买车开心也不过一周的时间,就迅速归于平淡。不方便的场景却很多,比如在外面有饭局,“豪华超跑连代驾都叫不了”,要出门的时候,郭一凡会犹豫再三,然后选择打车。
郭一凡说,买十几万元的车,或许外观没有那么靠前,更在意的是性价比、省油和空间的大小,但买一辆50万元以上的车,车的外观好看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能开得舒服——创业这几年,郭一凡已经不再需要用一辆豪车来证明自己,能力给了他底气,也让他可以如实地尊重内心需求,只选择一辆适配自己的好车。
SU7 Ultra的出现,填补了这个价格带这个需求的空白。也正因如此,发布会当晚,郭一凡“激情”下单,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它”了。
五边形战士
买车之前,车主们被SU7 Ultra的高性能打动,而在真实的驾驶体验中,高性能带来的安全感、信任感,也让车主们觉得自己选对了。
让小谢动心的提速快,一直是SU7 Ultra最引以为傲的性能优势。事实上,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这项能力对于驾驶安全的提升作用也尤其明显。
比如,它能帮助车主们火速离开危险区。对于郭一凡而言,一辆车的性能如何,在高速上最能体现。因为在高速车道上,旁边经常会有一辆大车和自己并行,每到这种时刻,大车带来的风压、盲区、气流干扰、更狭窄的行驶宽度,都让他心慌。该超车了,SU7 Ultra总是表现优异——它提速快,轻轻一踩油门,动力立刻跟上,两车的距离很快拉开,这给郭一凡提供了充足的行驶空间,“有一种游龙般的丝滑感”。
郭一凡说,作为一个普通车主,光是这一项,SU7 Ultra就能让人感觉到碾压级别的优势。毕竟,高速往往是汽车行驶速度最快的时候,危险系数高,一旦车子加速慢,变道、超车都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实现,这不仅无法帮车主们迅速逃离大车阴影,还会让人一直分心,让驾驶更不安全。
光是提速快,还远远不够。避险是一方面,车主们的安全感还来自于车身的控制感和稳定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会飘”。
李政霖也是在高速上感知到SU7 Ultra的高性能的。他是云南曲靖人,另一个身份是导演,经常会开车出去自驾旅游、拍摄素材。而在云贵川渝,道路多弯,他说外地人有时无法理解,怎么这里连高速都有弯道?如果是一般的车,当弯道突然出现,车子又处在加速状态,车身就容易产生偏移、甩尾,甚至会失控打转,开一程下来,手心里都是汗。
而开SU7 Ultra,李政霖形容自己“完全没有恐惧的感觉”。无数次,到了拐弯处,SU7 Ultra会跟着他的方向盘,轻轻一打就成功转向,过弯、变线都很精准。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SU7 Ultra具有更极限的紧急变线能力。有时候,李政霖开车出去买菜,遇到前车急刹、需要变道避让时也很有用,精准的响应速度能够帮助车主应对很多突发状况。
而在提速快、变线强的同时,SU7 Ultra还具备强大的稳定性。李政霖说,在车子急转弯、急变线时,他能感觉到轮胎“稳稳地吸在地上”,车身更是稳稳当当,前进如常。
李政霖记得,自己是在昆明提的车,刚提车,就“手痒得不行”,满怀期待地从昆明开回曲靖,一路五六百公里,李政霖不断被SU7 Ultra的驾驶体验惊艳,“开得很爽”。由于车身稳定,即便车子行驶速度有提升,但他的体感却“并不会觉得很快”。李政霖说,这说明SU7 Ultra的底盘调校很好,整车车身稳定系统到位,能够跟得上车辆行驶的速度,而非单纯标榜了速度快。
Cici喜欢跑⼭,也有上赛道的需求,她⽐较在意⻋辆的减震功能,以及其能否兼顾⽇常驾驶的舒适性。跑⼭时有些地⽅⼭路绵延,地⾯不平整,如果⻋辆颠簸,就很容易在道路上发抖、发晃,如果路⾯狭窄,就更考验⻋主的技术了。预约了试驾后,Cici就决定买SU7 Ultra了,她发现⻋辆有极致过弯性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颠簸,优秀的真实驾驶体验让她⽴刻下单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
其实,SU7 Ultra能有如此平稳的⾏驶质感,受益于它的双腔闭式空⽓弹簧、高性能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等。即便是不跑山,在城市里遇到高架、不平整的修缮路面,这些功能也很有用,在那些连接缝或者坑坑洼洼的地方,SU7 Ultra总能稳稳开过,甚至不会影响车里休息的家人。
在更多车主眼里,和安全直接强相关的,还有一辆车的刹车能力,在这方面,SU7 Ultra也做得非常到位。
李政霖最喜欢SU7 Ultra刹车时的脚感,果断、利落,轻轻一踩就能刹住,尤其是在雨天的湿滑路面,刹得依旧很稳,轮胎不会打滑,控制感极强。
李政霖描述的,其实是普通车主们最担心、也最关心的问题。在道路上跟车,难免会遇到急刹,有一次没刹住,之后的每一次都会在心里暗暗担忧:这车到底刹不刹得住?
但对于SU7 Ultra,李政霖开了几个月,越开越放心。他说自己几乎没有把刹车踩到底过,刹得快,停得稳,不会像有些车一样,要很用力地踩刹车才停得住,这让他对SU7 Ultra有了信任感,驾驶时再也不会双脚紧绷、神经紧张。
如今,这台车成了家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车之一。李政霖开玩笑,买了SU7 Ultra之后,他已经是孩子的“指定接送人”。儿子也知道SU7 Ultra是一台高性能的电车,于是,李政霖偶尔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稍微感受一下速度感。在那个当下,李政霖感觉到儿子对父亲驾驶的信任,而他自己之所以敢加速,则是因为他对于SU7 Ultra的信任。
在这些时刻,车主们感觉到“赛车级”的说服力。被纽北成绩打动、从而下单SU7 Ultra的李政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对于很多不了解赛车的人来说,乍一听赛车两个字,就觉得存在风险,但他觉得,安全其实不仅仅是大众认知里的“耐撞”,一辆车的提速和操控性还有耐用性同样是安全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功能,纽北赛场就是最直接的试炼场。
比如,如今的SU7 Ultra,已经有了能扛住高温暴晒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夏天空调满载、持续高功率运输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过热。这意味着在夏天的高速上,车主们不需要先去服务区等车“凉一会儿”再开;有的车品控不好,底盘也不经用,开着开着就越来越松,不像在纽北赛道上经历过高强度起伏、冲击等考验的SU7 Ultra,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形。
换句话说,通过了赛道检验的SU7 Ultra,提速快、刹车稳、品控好、耐用性强、操控稳定性高,像五边形战士一样,守护着每一位车主的日常出行。
一辆车背后的生活方式
不仅硬实力到位,SU7 Ultra也很关照车主的驾驶体验感,让人能在开车时不烦躁,给生活带来抚慰感。
郭一凡是这样描述他的出行过程的:出门前10分钟,他会提前打开空调,一上车,气温舒适,座椅的按摩、通风功能已经打开,整个人只是从家里到了另一个舒适的场域。也不需要动手,车上的辅助驾驶会根据自己的出行时段,自动选择好导去公司的路。至于那段总是堵车的高架,辅助驾驶会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开着不累,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有人把这些功能称作“情绪价值”,但郭一凡不认同,因为这种舒适感是实打实出现的,那就是有用的“价值”。这也是他为什么卖掉了豪华超跑的原因,他说之前的车子“越开越烦”,基本没有什么车机功能,底盘硬、方向盘重,内饰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才是除了情绪价值什么都没有”。
但SU7 Ultra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既有日常的舒适,又有超跑的能力,让他越开越顺心。
博主肉呆也觉得,“情绪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几年,这个词语成为了一个营销概念,人们对于价值的评价标准不同,就把“不值得”的那部分,通通划分到“情绪价值”的范畴里。但肉呆说,对于SU7 Ultra车主来说,无论是车辆性能、驾驶舒适感、还是人机交互时的迅速反馈,都是他们愿意为其付费的理由。
更何况,SU7 Ultra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车主们的可能性——它承载的赛车文化,其实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探索,鼓励人们做有趣的事、新鲜的事,点燃了无数车主重新爱上汽车的热情。
从第一次摸到方向盘那天开始,肉呆已经开车十几年了。驾驶的意义随着时间流转,谈恋爱的时候,带着女朋友兜风一圈,开车是“臭显摆”的开心。慢慢地,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开车这件事开始服务于家庭和亲情,他成了一家人的司机。不是没有换车兴奋的时候,但只要孩子在,车上永远放的都是“宝宝巴士”的儿歌。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车子变得像“老伙计”,是没什么话可说的哥们儿,也让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开车这件事很没劲。
直到SU7 Ultra出现,这款性能优越的“赛车级”纯电动高性能车,可以开去买菜,更能直接开上赛道。一种久违的冲动,肉呆开始考赛车驾照。他这才知道,要考这个证并没有想象中难,几天时间就可以学完,价格也没有那么贵。
肉呆形容,在赛车场上开SU7 Ultra,是一种很“得心应手”的感觉,车子能很轻松地踩到200km/h,转弯迅速,有前所未有的驾驶愉悦感。没多久,他又考了拉力赛的驾照,道路很泥泞,但双手把握着方向盘穿越极端路况时,成就感灌满了他的胸膛。
也正是在这之后,肉呆发现自己依旧可以“翻山越岭,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像年轻时那样尝尝鲱鱼罐头”。咂摸起来,这是一种等价于青春的微妙感受,也成了为自己而活的开始,除了赛车,肉呆还认认真真地减肥,学了新乐器。
这就是SU7 Ultra的魔力,某种程度上,它催生出人们所向往的“经济上行期的美”——相较于保守、求稳的心态,活在经济上行期的人似乎更乐观些,他们总是对前路充满期待,有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在追求极致掌控感的同时,也不缺少认真生活的精气神。
这也和SU7 Ultra车主的画像产生某种呼应。车主里,不少已经人到中年,或者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来说,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更有意愿探索更远的方向,人生维度的延展才是他们更在意的东西。肉呆开玩笑,如果再年轻一点,花50万元买车、学赛车,还有可能会被说“不务正业”,但现在,他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好奇买单。
买SU7 Ultra这一年,Cici 30岁出头了。再往前的10年,她漂在北京,刚刚工作,熬夜、失眠都是常态,唯一的奋斗目标是“先活下来”。但到了30岁,很多改变在一夜之间发生,日子好像没有那么难过了,工作开始逐渐成为事业,手头逐渐宽裕,她靠自己买了房,有时间学瑜伽、学滑雪,现在又多了一条,学赛车。
Cici说,这种感觉有点像她学瑜伽,一直学不会倒立,老师以为她永远学不会了,但她突然某一天就开了窍。她明显感觉到,随着年纪渐长,她的人生正在一点点打开。
这样的改变也给了Cici学赛车的信心。最开始买SU7 Ultra时,有朋友建议她别买赛道版,因为觉得日常款更适合通勤,Cici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买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上赛道。当车辆行驶在山间,Cici感觉到自由,深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女生喜欢上开赛车”。
看了这些故事,我们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
或许正是因为,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因此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肉呆的感觉是,作为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小米对汽车文化的创新,也给了整个汽车行业变革、提振消费的信心。带着自己被SU7 Ultra改变的好奇,肉呆还曾面向400名小米车主们做过一个调研,发现自己并非个例。和他一样,很多车主会在购车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连带着消费力也提升了。
而重要的是,SU7 Ultra的出现,也给行业带来了一种想象力。肉呆说,在他的调研里,很多都是此前从未买过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主,他们有的被小米汽车的理念打动,有的开始接触赛车文化,也有人想体验不同的汽车风格,或者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点亮前方更远的路标。这正是普通人精神世界的神奇之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平凡的生活里,哪怕只是一点细微的改变,都足以让人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感,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明亮、更开阔。
这意味着,在车辆变成纯粹的交通工具、只负责把人们从A点运输到B点的今天,SU7 Ultra打破了汽车冰冷的工具属性。它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开辟一个超越基础出行需求的巨大增量市场。不过,更珍贵的,一定是用户与汽车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连接,以及点亮每一个愿意为自己而活的热忱之心。
■
相关内容OR+ 更多
相关内容
OR
+ 更多
读者评论
MORE +
黄点点
■
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答案或许是,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谁在花50万买小米?
没有哪个汽车品牌像小米汽车一样,以如此快的速度冲击着国内汽车市场。
从销量上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小米SU7上市9个月,销售锁单24.8万辆。而赶超这个成绩,YU7只花了3分钟。发布当天,YU7大定就超过了20万辆。至于SU7 Ultra,更是一晚上完成了一年销量目标,创下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新纪录。可以说,从小米汽车登陆国内市场以来,每一场发布会的订单数字都让整个车圈震动。
掀起一阵买车热潮的小米汽车,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尤其是SU7 Ultra,售价已经够到50万元级豪车的高度,而赛道专业套装甚至能卖到70万元以上,也难怪总有人疑惑,在捂紧钱包的当下,“究竟什么人在花这么多钱买小米汽车?”
对于这群车主,人们充满了好奇和猜测。由于SU7 Ultra外观张扬、出挑,前舱盖上的两个挖孔造型可堪比肩一众惹眼的豪华超跑,一些人对它的目标用户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是追求浮夸、招摇的年轻群体。
只不过,能有花50多万元、甚至70多万元买一辆电车的消费力,这样的画像实在太低估这群SU7 Ultra车主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小米死忠粉”,买车更不盲目,是在充分了解后才选择SU7 Ultra,他们是爱车也懂车的人。
40岁的云南人李政霖驾龄快20年了,再早个10年,他喜欢猛踩刹车、一秒起步,闲暇时看《速度与激情》和舒马赫的比赛。但如今,“公里数越多,车就开得越慢”——妻子、孩子、父母,有越来越多在意的人坐在他的副驾和后排,为了让家人放心,他现在连车喇叭都很少按,从来不跟谁闪灯,主打情绪稳定和驾驶安全。
正因如此,得知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6分46.874秒的成绩时,李政霖动心了,他说,很多不了解赛车文化的人,或许并不关注这个成绩,但作为一个喜欢赛车的人,他知道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的成绩,意味着这辆汽车通过了最严格的考验,因为“好车一定是诞生在赛道”。
李政霖举例子,就像人们会更信赖“航空级材料”,一辆车也一样。当车上过更严苛的赛道,通过耐力赛、高速赛,才能暴露缺点,然后优化性能,最后造得越来越好。这对追求安全驾驶、想给家人更好体验的他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让他成了SU7 Ultra在云南的第一批车主之一。
如此热衷性能,追求赛车级的车辆品质,正是不少SU7 Ultra车主的共同特点。
当然,他们追求性能的理由不尽相同。32岁的小谢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同样是一名典型的SU7 Ultra车主。他是数码爱好者,买相机、买游戏机,第一步是把参数研究透彻,周围人只要买什么数码产品,都会先问他的意见。小谢印象里,自己在购买SU7 Ultra之前,做了整整两个月的研究,把几款主打高性能的电车电机、电池都看了一遍,唯一的要求是“用数据说话”。
看到最后,还是SU7 Ultra最吸引他。尤其是SU7 Ultra搭载的高转速电机V8s,能让一辆车从起步到100km/h,加速仅需1.98秒,这项能力让他很是动心。这跟小谢的驾驶习惯有关。小谢说,自己用车的场景基本都是城市道路,到处都限速,红绿灯也多,不过,他不是个磨叽的人,开车时间越长,越希望拥有一秒起步的流畅感。
除了关注安全的家庭用户、追求性能的个人车主之外,能够直通赛道的SU7 Ultra,当然也吸引了一批对赛车感兴趣的车主。
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Cici就是例子。她不是小米的粉丝,没看过小米的发布会,更不怎么关注雷军,了解到SU7 Ultra的存在纯粹是一个偶然——Cici热衷运动,喜欢滑雪、户外、瑜伽,有一次她发现同样爱滑雪的朋友买了一辆SU7 Ultra。朋友邀请她去感受漂移,那一天,Cici坐在SU7 Ultra的副驾驶上,抓着扶手来了好几圈。
原本,开车对于Cici不过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她家距离公司只有3公里,最初她连车都懒得买,因为计算过,车的贬值率太高,作为投资爱好者,她更追求的是延迟满足,拥有更多现金去实现资产升值。只是,她要打高尔夫,带着球包出门,只有自己开车才方便。
但那场漂移之后,她突然变了,Cici用了四个字形容漂移的感觉,“心潮澎湃”。在此之前,她并没有玩过赛车,但她感觉到,这项运动和她沉迷的滑雪、瑜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种极限的状态里寻找最精细的控制。在离心力巨大的时刻,寻找转向、刹车的最佳时机,成了Cici最想探索的新鲜事。
在小米的车主群里,有很多和Cici一样的白领、创业者、企业高管。这群人往往有优渥的经济条件,日常购车本身就在5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悦己的需求,会为喜欢的事物付费,也有能力、有意愿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
小米显然洞察了这群人的需求。Cici说,小米服务到位,也是她买车的理由之一。考虑到赛车、日常用车的双重需求,小米提供了更多样的产品。比如Cici,就特意花了70万元,买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由于是Ultra club会员,她每次跑完赛道,小米的工程师会帮她换上街胎,赛胎则储存在赛场,她可以不用操心,直接开车回家。一辆车在赛车、日常用车之间迅速切换,减少了很多时间、精力成本,这都是Cici看重的要素。
而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而言,用车的舒适感,也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有时候,反而是一些品牌溢价,不再是这群人在意的东西。
在购入SU7 Ultra之前,30岁的创业者郭一凡常开另一辆百万元级豪华跑车。最开始买小米的时候,还有朋友不解。但郭一凡说,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已经不追求所谓的豪车光环了,买车开心也不过一周的时间,就迅速归于平淡。不方便的场景却很多,比如在外面有饭局,“豪华超跑连代驾都叫不了”,要出门的时候,郭一凡会犹豫再三,然后选择打车。
郭一凡说,买十几万元的车,或许外观没有那么靠前,更在意的是性价比、省油和空间的大小,但买一辆50万元以上的车,车的外观好看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能开得舒服——创业这几年,郭一凡已经不再需要用一辆豪车来证明自己,能力给了他底气,也让他可以如实地尊重内心需求,只选择一辆适配自己的好车。
SU7 Ultra的出现,填补了这个价格带这个需求的空白。也正因如此,发布会当晚,郭一凡“激情”下单,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它”了。
五边形战士
买车之前,车主们被SU7 Ultra的高性能打动,而在真实的驾驶体验中,高性能带来的安全感、信任感,也让车主们觉得自己选对了。
让小谢动心的提速快,一直是SU7 Ultra最引以为傲的性能优势。事实上,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这项能力对于驾驶安全的提升作用也尤其明显。
比如,它能帮助车主们火速离开危险区。对于郭一凡而言,一辆车的性能如何,在高速上最能体现。因为在高速车道上,旁边经常会有一辆大车和自己并行,每到这种时刻,大车带来的风压、盲区、气流干扰、更狭窄的行驶宽度,都让他心慌。该超车了,SU7 Ultra总是表现优异——它提速快,轻轻一踩油门,动力立刻跟上,两车的距离很快拉开,这给郭一凡提供了充足的行驶空间,“有一种游龙般的丝滑感”。
郭一凡说,作为一个普通车主,光是这一项,SU7 Ultra就能让人感觉到碾压级别的优势。毕竟,高速往往是汽车行驶速度最快的时候,危险系数高,一旦车子加速慢,变道、超车都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实现,这不仅无法帮车主们迅速逃离大车阴影,还会让人一直分心,让驾驶更不安全。
光是提速快,还远远不够。避险是一方面,车主们的安全感还来自于车身的控制感和稳定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会飘”。
李政霖也是在高速上感知到SU7 Ultra的高性能的。他是云南曲靖人,另一个身份是导演,经常会开车出去自驾旅游、拍摄素材。而在云贵川渝,道路多弯,他说外地人有时无法理解,怎么这里连高速都有弯道?如果是一般的车,当弯道突然出现,车子又处在加速状态,车身就容易产生偏移、甩尾,甚至会失控打转,开一程下来,手心里都是汗。
而开SU7 Ultra,李政霖形容自己“完全没有恐惧的感觉”。无数次,到了拐弯处,SU7 Ultra会跟着他的方向盘,轻轻一打就成功转向,过弯、变线都很精准。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SU7 Ultra具有更极限的紧急变线能力。有时候,李政霖开车出去买菜,遇到前车急刹、需要变道避让时也很有用,精准的响应速度能够帮助车主应对很多突发状况。
而在提速快、变线强的同时,SU7 Ultra还具备强大的稳定性。李政霖说,在车子急转弯、急变线时,他能感觉到轮胎“稳稳地吸在地上”,车身更是稳稳当当,前进如常。
李政霖记得,自己是在昆明提的车,刚提车,就“手痒得不行”,满怀期待地从昆明开回曲靖,一路五六百公里,李政霖不断被SU7 Ultra的驾驶体验惊艳,“开得很爽”。由于车身稳定,即便车子行驶速度有提升,但他的体感却“并不会觉得很快”。李政霖说,这说明SU7 Ultra的底盘调校很好,整车车身稳定系统到位,能够跟得上车辆行驶的速度,而非单纯标榜了速度快。
Cici喜欢跑⼭,也有上赛道的需求,她⽐较在意⻋辆的减震功能,以及其能否兼顾⽇常驾驶的舒适性。跑⼭时有些地⽅⼭路绵延,地⾯不平整,如果⻋辆颠簸,就很容易在道路上发抖、发晃,如果路⾯狭窄,就更考验⻋主的技术了。预约了试驾后,Cici就决定买SU7 Ultra了,她发现⻋辆有极致过弯性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颠簸,优秀的真实驾驶体验让她⽴刻下单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
其实,SU7 Ultra能有如此平稳的⾏驶质感,受益于它的双腔闭式空⽓弹簧、高性能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等。即便是不跑山,在城市里遇到高架、不平整的修缮路面,这些功能也很有用,在那些连接缝或者坑坑洼洼的地方,SU7 Ultra总能稳稳开过,甚至不会影响车里休息的家人。
在更多车主眼里,和安全直接强相关的,还有一辆车的刹车能力,在这方面,SU7 Ultra也做得非常到位。
李政霖最喜欢SU7 Ultra刹车时的脚感,果断、利落,轻轻一踩就能刹住,尤其是在雨天的湿滑路面,刹得依旧很稳,轮胎不会打滑,控制感极强。
李政霖描述的,其实是普通车主们最担心、也最关心的问题。在道路上跟车,难免会遇到急刹,有一次没刹住,之后的每一次都会在心里暗暗担忧:这车到底刹不刹得住?
但对于SU7 Ultra,李政霖开了几个月,越开越放心。他说自己几乎没有把刹车踩到底过,刹得快,停得稳,不会像有些车一样,要很用力地踩刹车才停得住,这让他对SU7 Ultra有了信任感,驾驶时再也不会双脚紧绷、神经紧张。
如今,这台车成了家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车之一。李政霖开玩笑,买了SU7 Ultra之后,他已经是孩子的“指定接送人”。儿子也知道SU7 Ultra是一台高性能的电车,于是,李政霖偶尔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稍微感受一下速度感。在那个当下,李政霖感觉到儿子对父亲驾驶的信任,而他自己之所以敢加速,则是因为他对于SU7 Ultra的信任。
在这些时刻,车主们感觉到“赛车级”的说服力。被纽北成绩打动、从而下单SU7 Ultra的李政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对于很多不了解赛车的人来说,乍一听赛车两个字,就觉得存在风险,但他觉得,安全其实不仅仅是大众认知里的“耐撞”,一辆车的提速和操控性还有耐用性同样是安全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功能,纽北赛场就是最直接的试炼场。
比如,如今的SU7 Ultra,已经有了能扛住高温暴晒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夏天空调满载、持续高功率运输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过热。这意味着在夏天的高速上,车主们不需要先去服务区等车“凉一会儿”再开;有的车品控不好,底盘也不经用,开着开着就越来越松,不像在纽北赛道上经历过高强度起伏、冲击等考验的SU7 Ultra,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形。
换句话说,通过了赛道检验的SU7 Ultra,提速快、刹车稳、品控好、耐用性强、操控稳定性高,像五边形战士一样,守护着每一位车主的日常出行。
一辆车背后的生活方式
不仅硬实力到位,SU7 Ultra也很关照车主的驾驶体验感,让人能在开车时不烦躁,给生活带来抚慰感。
郭一凡是这样描述他的出行过程的:出门前10分钟,他会提前打开空调,一上车,气温舒适,座椅的按摩、通风功能已经打开,整个人只是从家里到了另一个舒适的场域。也不需要动手,车上的辅助驾驶会根据自己的出行时段,自动选择好导去公司的路。至于那段总是堵车的高架,辅助驾驶会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开着不累,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有人把这些功能称作“情绪价值”,但郭一凡不认同,因为这种舒适感是实打实出现的,那就是有用的“价值”。这也是他为什么卖掉了豪华超跑的原因,他说之前的车子“越开越烦”,基本没有什么车机功能,底盘硬、方向盘重,内饰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才是除了情绪价值什么都没有”。
但SU7 Ultra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既有日常的舒适,又有超跑的能力,让他越开越顺心。
博主肉呆也觉得,“情绪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几年,这个词语成为了一个营销概念,人们对于价值的评价标准不同,就把“不值得”的那部分,通通划分到“情绪价值”的范畴里。但肉呆说,对于SU7 Ultra车主来说,无论是车辆性能、驾驶舒适感、还是人机交互时的迅速反馈,都是他们愿意为其付费的理由。
更何况,SU7 Ultra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车主们的可能性——它承载的赛车文化,其实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探索,鼓励人们做有趣的事、新鲜的事,点燃了无数车主重新爱上汽车的热情。
从第一次摸到方向盘那天开始,肉呆已经开车十几年了。驾驶的意义随着时间流转,谈恋爱的时候,带着女朋友兜风一圈,开车是“臭显摆”的开心。慢慢地,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开车这件事开始服务于家庭和亲情,他成了一家人的司机。不是没有换车兴奋的时候,但只要孩子在,车上永远放的都是“宝宝巴士”的儿歌。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车子变得像“老伙计”,是没什么话可说的哥们儿,也让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开车这件事很没劲。
直到SU7 Ultra出现,这款性能优越的“赛车级”纯电动高性能车,可以开去买菜,更能直接开上赛道。一种久违的冲动,肉呆开始考赛车驾照。他这才知道,要考这个证并没有想象中难,几天时间就可以学完,价格也没有那么贵。
肉呆形容,在赛车场上开SU7 Ultra,是一种很“得心应手”的感觉,车子能很轻松地踩到200km/h,转弯迅速,有前所未有的驾驶愉悦感。没多久,他又考了拉力赛的驾照,道路很泥泞,但双手把握着方向盘穿越极端路况时,成就感灌满了他的胸膛。
也正是在这之后,肉呆发现自己依旧可以“翻山越岭,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像年轻时那样尝尝鲱鱼罐头”。咂摸起来,这是一种等价于青春的微妙感受,也成了为自己而活的开始,除了赛车,肉呆还认认真真地减肥,学了新乐器。
这就是SU7 Ultra的魔力,某种程度上,它催生出人们所向往的“经济上行期的美”——相较于保守、求稳的心态,活在经济上行期的人似乎更乐观些,他们总是对前路充满期待,有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在追求极致掌控感的同时,也不缺少认真生活的精气神。
这也和SU7 Ultra车主的画像产生某种呼应。车主里,不少已经人到中年,或者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来说,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更有意愿探索更远的方向,人生维度的延展才是他们更在意的东西。肉呆开玩笑,如果再年轻一点,花50万元买车、学赛车,还有可能会被说“不务正业”,但现在,他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好奇买单。
买SU7 Ultra这一年,Cici 30岁出头了。再往前的10年,她漂在北京,刚刚工作,熬夜、失眠都是常态,唯一的奋斗目标是“先活下来”。但到了30岁,很多改变在一夜之间发生,日子好像没有那么难过了,工作开始逐渐成为事业,手头逐渐宽裕,她靠自己买了房,有时间学瑜伽、学滑雪,现在又多了一条,学赛车。
Cici说,这种感觉有点像她学瑜伽,一直学不会倒立,老师以为她永远学不会了,但她突然某一天就开了窍。她明显感觉到,随着年纪渐长,她的人生正在一点点打开。
这样的改变也给了Cici学赛车的信心。最开始买SU7 Ultra时,有朋友建议她别买赛道版,因为觉得日常款更适合通勤,Cici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买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上赛道。当车辆行驶在山间,Cici感觉到自由,深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女生喜欢上开赛车”。
看了这些故事,我们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
或许正是因为,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因此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肉呆的感觉是,作为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小米对汽车文化的创新,也给了整个汽车行业变革、提振消费的信心。带着自己被SU7 Ultra改变的好奇,肉呆还曾面向400名小米车主们做过一个调研,发现自己并非个例。和他一样,很多车主会在购车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连带着消费力也提升了。
而重要的是,SU7 Ultra的出现,也给行业带来了一种想象力。肉呆说,在他的调研里,很多都是此前从未买过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主,他们有的被小米汽车的理念打动,有的开始接触赛车文化,也有人想体验不同的汽车风格,或者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点亮前方更远的路标。这正是普通人精神世界的神奇之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平凡的生活里,哪怕只是一点细微的改变,都足以让人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感,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明亮、更开阔。
这意味着,在车辆变成纯粹的交通工具、只负责把人们从A点运输到B点的今天,SU7 Ultra打破了汽车冰冷的工具属性。它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开辟一个超越基础出行需求的巨大增量市场。不过,更珍贵的,一定是用户与汽车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连接,以及点亮每一个愿意为自己而活的热忱之心。
■
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答案或许是,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谁在花50万买小米?
没有哪个汽车品牌像小米汽车一样,以如此快的速度冲击着国内汽车市场。
从销量上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小米SU7上市9个月,销售锁单24.8万辆。而赶超这个成绩,YU7只花了3分钟。发布当天,YU7大定就超过了20万辆。至于SU7 Ultra,更是一晚上完成了一年销量目标,创下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新纪录。可以说,从小米汽车登陆国内市场以来,每一场发布会的订单数字都让整个车圈震动。
掀起一阵买车热潮的小米汽车,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尤其是SU7 Ultra,售价已经够到50万元级豪车的高度,而赛道专业套装甚至能卖到70万元以上,也难怪总有人疑惑,在捂紧钱包的当下,“究竟什么人在花这么多钱买小米汽车?”
对于这群车主,人们充满了好奇和猜测。由于SU7 Ultra外观张扬、出挑,前舱盖上的两个挖孔造型可堪比肩一众惹眼的豪华超跑,一些人对它的目标用户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是追求浮夸、招摇的年轻群体。
只不过,能有花50多万元、甚至70多万元买一辆电车的消费力,这样的画像实在太低估这群SU7 Ultra车主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小米死忠粉”,买车更不盲目,是在充分了解后才选择SU7 Ultra,他们是爱车也懂车的人。
40岁的云南人李政霖驾龄快20年了,再早个10年,他喜欢猛踩刹车、一秒起步,闲暇时看《速度与激情》和舒马赫的比赛。但如今,“公里数越多,车就开得越慢”——妻子、孩子、父母,有越来越多在意的人坐在他的副驾和后排,为了让家人放心,他现在连车喇叭都很少按,从来不跟谁闪灯,主打情绪稳定和驾驶安全。
正因如此,得知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6分46.874秒的成绩时,李政霖动心了,他说,很多不了解赛车文化的人,或许并不关注这个成绩,但作为一个喜欢赛车的人,他知道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的成绩,意味着这辆汽车通过了最严格的考验,因为“好车一定是诞生在赛道”。
李政霖举例子,就像人们会更信赖“航空级材料”,一辆车也一样。当车上过更严苛的赛道,通过耐力赛、高速赛,才能暴露缺点,然后优化性能,最后造得越来越好。这对追求安全驾驶、想给家人更好体验的他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让他成了SU7 Ultra在云南的第一批车主之一。
如此热衷性能,追求赛车级的车辆品质,正是不少SU7 Ultra车主的共同特点。
当然,他们追求性能的理由不尽相同。32岁的小谢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同样是一名典型的SU7 Ultra车主。他是数码爱好者,买相机、买游戏机,第一步是把参数研究透彻,周围人只要买什么数码产品,都会先问他的意见。小谢印象里,自己在购买SU7 Ultra之前,做了整整两个月的研究,把几款主打高性能的电车电机、电池都看了一遍,唯一的要求是“用数据说话”。
看到最后,还是SU7 Ultra最吸引他。尤其是SU7 Ultra搭载的高转速电机V8s,能让一辆车从起步到100km/h,加速仅需1.98秒,这项能力让他很是动心。这跟小谢的驾驶习惯有关。小谢说,自己用车的场景基本都是城市道路,到处都限速,红绿灯也多,不过,他不是个磨叽的人,开车时间越长,越希望拥有一秒起步的流畅感。
除了关注安全的家庭用户、追求性能的个人车主之外,能够直通赛道的SU7 Ultra,当然也吸引了一批对赛车感兴趣的车主。
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Cici就是例子。她不是小米的粉丝,没看过小米的发布会,更不怎么关注雷军,了解到SU7 Ultra的存在纯粹是一个偶然——Cici热衷运动,喜欢滑雪、户外、瑜伽,有一次她发现同样爱滑雪的朋友买了一辆SU7 Ultra。朋友邀请她去感受漂移,那一天,Cici坐在SU7 Ultra的副驾驶上,抓着扶手来了好几圈。
原本,开车对于Cici不过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她家距离公司只有3公里,最初她连车都懒得买,因为计算过,车的贬值率太高,作为投资爱好者,她更追求的是延迟满足,拥有更多现金去实现资产升值。只是,她要打高尔夫,带着球包出门,只有自己开车才方便。
但那场漂移之后,她突然变了,Cici用了四个字形容漂移的感觉,“心潮澎湃”。在此之前,她并没有玩过赛车,但她感觉到,这项运动和她沉迷的滑雪、瑜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种极限的状态里寻找最精细的控制。在离心力巨大的时刻,寻找转向、刹车的最佳时机,成了Cici最想探索的新鲜事。
在小米的车主群里,有很多和Cici一样的白领、创业者、企业高管。这群人往往有优渥的经济条件,日常购车本身就在5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悦己的需求,会为喜欢的事物付费,也有能力、有意愿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
小米显然洞察了这群人的需求。Cici说,小米服务到位,也是她买车的理由之一。考虑到赛车、日常用车的双重需求,小米提供了更多样的产品。比如Cici,就特意花了70万元,买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由于是Ultra club会员,她每次跑完赛道,小米的工程师会帮她换上街胎,赛胎则储存在赛场,她可以不用操心,直接开车回家。一辆车在赛车、日常用车之间迅速切换,减少了很多时间、精力成本,这都是Cici看重的要素。
而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而言,用车的舒适感,也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有时候,反而是一些品牌溢价,不再是这群人在意的东西。
在购入SU7 Ultra之前,30岁的创业者郭一凡常开另一辆百万元级豪华跑车。最开始买小米的时候,还有朋友不解。但郭一凡说,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已经不追求所谓的豪车光环了,买车开心也不过一周的时间,就迅速归于平淡。不方便的场景却很多,比如在外面有饭局,“豪华超跑连代驾都叫不了”,要出门的时候,郭一凡会犹豫再三,然后选择打车。
郭一凡说,买十几万元的车,或许外观没有那么靠前,更在意的是性价比、省油和空间的大小,但买一辆50万元以上的车,车的外观好看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能开得舒服——创业这几年,郭一凡已经不再需要用一辆豪车来证明自己,能力给了他底气,也让他可以如实地尊重内心需求,只选择一辆适配自己的好车。
SU7 Ultra的出现,填补了这个价格带这个需求的空白。也正因如此,发布会当晚,郭一凡“激情”下单,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它”了。
五边形战士
买车之前,车主们被SU7 Ultra的高性能打动,而在真实的驾驶体验中,高性能带来的安全感、信任感,也让车主们觉得自己选对了。
让小谢动心的提速快,一直是SU7 Ultra最引以为傲的性能优势。事实上,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这项能力对于驾驶安全的提升作用也尤其明显。
比如,它能帮助车主们火速离开危险区。对于郭一凡而言,一辆车的性能如何,在高速上最能体现。因为在高速车道上,旁边经常会有一辆大车和自己并行,每到这种时刻,大车带来的风压、盲区、气流干扰、更狭窄的行驶宽度,都让他心慌。该超车了,SU7 Ultra总是表现优异——它提速快,轻轻一踩油门,动力立刻跟上,两车的距离很快拉开,这给郭一凡提供了充足的行驶空间,“有一种游龙般的丝滑感”。
郭一凡说,作为一个普通车主,光是这一项,SU7 Ultra就能让人感觉到碾压级别的优势。毕竟,高速往往是汽车行驶速度最快的时候,危险系数高,一旦车子加速慢,变道、超车都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实现,这不仅无法帮车主们迅速逃离大车阴影,还会让人一直分心,让驾驶更不安全。
光是提速快,还远远不够。避险是一方面,车主们的安全感还来自于车身的控制感和稳定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会飘”。
李政霖也是在高速上感知到SU7 Ultra的高性能的。他是云南曲靖人,另一个身份是导演,经常会开车出去自驾旅游、拍摄素材。而在云贵川渝,道路多弯,他说外地人有时无法理解,怎么这里连高速都有弯道?如果是一般的车,当弯道突然出现,车子又处在加速状态,车身就容易产生偏移、甩尾,甚至会失控打转,开一程下来,手心里都是汗。
而开SU7 Ultra,李政霖形容自己“完全没有恐惧的感觉”。无数次,到了拐弯处,SU7 Ultra会跟着他的方向盘,轻轻一打就成功转向,过弯、变线都很精准。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SU7 Ultra具有更极限的紧急变线能力。有时候,李政霖开车出去买菜,遇到前车急刹、需要变道避让时也很有用,精准的响应速度能够帮助车主应对很多突发状况。
而在提速快、变线强的同时,SU7 Ultra还具备强大的稳定性。李政霖说,在车子急转弯、急变线时,他能感觉到轮胎“稳稳地吸在地上”,车身更是稳稳当当,前进如常。
李政霖记得,自己是在昆明提的车,刚提车,就“手痒得不行”,满怀期待地从昆明开回曲靖,一路五六百公里,李政霖不断被SU7 Ultra的驾驶体验惊艳,“开得很爽”。由于车身稳定,即便车子行驶速度有提升,但他的体感却“并不会觉得很快”。李政霖说,这说明SU7 Ultra的底盘调校很好,整车车身稳定系统到位,能够跟得上车辆行驶的速度,而非单纯标榜了速度快。
Cici喜欢跑⼭,也有上赛道的需求,她⽐较在意⻋辆的减震功能,以及其能否兼顾⽇常驾驶的舒适性。跑⼭时有些地⽅⼭路绵延,地⾯不平整,如果⻋辆颠簸,就很容易在道路上发抖、发晃,如果路⾯狭窄,就更考验⻋主的技术了。预约了试驾后,Cici就决定买SU7 Ultra了,她发现⻋辆有极致过弯性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颠簸,优秀的真实驾驶体验让她⽴刻下单了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
其实,SU7 Ultra能有如此平稳的⾏驶质感,受益于它的双腔闭式空⽓弹簧、高性能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等。即便是不跑山,在城市里遇到高架、不平整的修缮路面,这些功能也很有用,在那些连接缝或者坑坑洼洼的地方,SU7 Ultra总能稳稳开过,甚至不会影响车里休息的家人。
在更多车主眼里,和安全直接强相关的,还有一辆车的刹车能力,在这方面,SU7 Ultra也做得非常到位。
李政霖最喜欢SU7 Ultra刹车时的脚感,果断、利落,轻轻一踩就能刹住,尤其是在雨天的湿滑路面,刹得依旧很稳,轮胎不会打滑,控制感极强。
李政霖描述的,其实是普通车主们最担心、也最关心的问题。在道路上跟车,难免会遇到急刹,有一次没刹住,之后的每一次都会在心里暗暗担忧:这车到底刹不刹得住?
但对于SU7 Ultra,李政霖开了几个月,越开越放心。他说自己几乎没有把刹车踩到底过,刹得快,停得稳,不会像有些车一样,要很用力地踩刹车才停得住,这让他对SU7 Ultra有了信任感,驾驶时再也不会双脚紧绷、神经紧张。
如今,这台车成了家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车之一。李政霖开玩笑,买了SU7 Ultra之后,他已经是孩子的“指定接送人”。儿子也知道SU7 Ultra是一台高性能的电车,于是,李政霖偶尔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稍微感受一下速度感。在那个当下,李政霖感觉到儿子对父亲驾驶的信任,而他自己之所以敢加速,则是因为他对于SU7 Ultra的信任。
在这些时刻,车主们感觉到“赛车级”的说服力。被纽北成绩打动、从而下单SU7 Ultra的李政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对于很多不了解赛车的人来说,乍一听赛车两个字,就觉得存在风险,但他觉得,安全其实不仅仅是大众认知里的“耐撞”,一辆车的提速和操控性还有耐用性同样是安全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功能,纽北赛场就是最直接的试炼场。
比如,如今的SU7 Ultra,已经有了能扛住高温暴晒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夏天空调满载、持续高功率运输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过热。这意味着在夏天的高速上,车主们不需要先去服务区等车“凉一会儿”再开;有的车品控不好,底盘也不经用,开着开着就越来越松,不像在纽北赛道上经历过高强度起伏、冲击等考验的SU7 Ultra,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形。
换句话说,通过了赛道检验的SU7 Ultra,提速快、刹车稳、品控好、耐用性强、操控稳定性高,像五边形战士一样,守护着每一位车主的日常出行。
一辆车背后的生活方式
不仅硬实力到位,SU7 Ultra也很关照车主的驾驶体验感,让人能在开车时不烦躁,给生活带来抚慰感。
郭一凡是这样描述他的出行过程的:出门前10分钟,他会提前打开空调,一上车,气温舒适,座椅的按摩、通风功能已经打开,整个人只是从家里到了另一个舒适的场域。也不需要动手,车上的辅助驾驶会根据自己的出行时段,自动选择好导去公司的路。至于那段总是堵车的高架,辅助驾驶会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开着不累,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有人把这些功能称作“情绪价值”,但郭一凡不认同,因为这种舒适感是实打实出现的,那就是有用的“价值”。这也是他为什么卖掉了豪华超跑的原因,他说之前的车子“越开越烦”,基本没有什么车机功能,底盘硬、方向盘重,内饰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才是除了情绪价值什么都没有”。
但SU7 Ultra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既有日常的舒适,又有超跑的能力,让他越开越顺心。
博主肉呆也觉得,“情绪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几年,这个词语成为了一个营销概念,人们对于价值的评价标准不同,就把“不值得”的那部分,通通划分到“情绪价值”的范畴里。但肉呆说,对于SU7 Ultra车主来说,无论是车辆性能、驾驶舒适感、还是人机交互时的迅速反馈,都是他们愿意为其付费的理由。
更何况,SU7 Ultra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车主们的可能性——它承载的赛车文化,其实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探索,鼓励人们做有趣的事、新鲜的事,点燃了无数车主重新爱上汽车的热情。
从第一次摸到方向盘那天开始,肉呆已经开车十几年了。驾驶的意义随着时间流转,谈恋爱的时候,带着女朋友兜风一圈,开车是“臭显摆”的开心。慢慢地,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开车这件事开始服务于家庭和亲情,他成了一家人的司机。不是没有换车兴奋的时候,但只要孩子在,车上永远放的都是“宝宝巴士”的儿歌。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车子变得像“老伙计”,是没什么话可说的哥们儿,也让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开车这件事很没劲。
直到SU7 Ultra出现,这款性能优越的“赛车级”纯电动高性能车,可以开去买菜,更能直接开上赛道。一种久违的冲动,肉呆开始考赛车驾照。他这才知道,要考这个证并没有想象中难,几天时间就可以学完,价格也没有那么贵。
肉呆形容,在赛车场上开SU7 Ultra,是一种很“得心应手”的感觉,车子能很轻松地踩到200km/h,转弯迅速,有前所未有的驾驶愉悦感。没多久,他又考了拉力赛的驾照,道路很泥泞,但双手把握着方向盘穿越极端路况时,成就感灌满了他的胸膛。
也正是在这之后,肉呆发现自己依旧可以“翻山越岭,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像年轻时那样尝尝鲱鱼罐头”。咂摸起来,这是一种等价于青春的微妙感受,也成了为自己而活的开始,除了赛车,肉呆还认认真真地减肥,学了新乐器。
这就是SU7 Ultra的魔力,某种程度上,它催生出人们所向往的“经济上行期的美”——相较于保守、求稳的心态,活在经济上行期的人似乎更乐观些,他们总是对前路充满期待,有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在追求极致掌控感的同时,也不缺少认真生活的精气神。
这也和SU7 Ultra车主的画像产生某种呼应。车主里,不少已经人到中年,或者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对于这群高净值用户来说,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更有意愿探索更远的方向,人生维度的延展才是他们更在意的东西。肉呆开玩笑,如果再年轻一点,花50万元买车、学赛车,还有可能会被说“不务正业”,但现在,他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好奇买单。
买SU7 Ultra这一年,Cici 30岁出头了。再往前的10年,她漂在北京,刚刚工作,熬夜、失眠都是常态,唯一的奋斗目标是“先活下来”。但到了30岁,很多改变在一夜之间发生,日子好像没有那么难过了,工作开始逐渐成为事业,手头逐渐宽裕,她靠自己买了房,有时间学瑜伽、学滑雪,现在又多了一条,学赛车。
Cici说,这种感觉有点像她学瑜伽,一直学不会倒立,老师以为她永远学不会了,但她突然某一天就开了窍。她明显感觉到,随着年纪渐长,她的人生正在一点点打开。
这样的改变也给了Cici学赛车的信心。最开始买SU7 Ultra时,有朋友建议她别买赛道版,因为觉得日常款更适合通勤,Cici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买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上赛道。当车辆行驶在山间,Cici感觉到自由,深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女生喜欢上开赛车”。
看了这些故事,我们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创造这样的销量神话?
或许正是因为,它洞察并且成功唤起了一种珍贵的时代精神——我们怀念“经济上行期”,怀念的其实是那个从不停止寻找生命力、始终热爱生活的自己。SU7 Ultra和背后的车主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因此形成了无需犹豫的双向奔赴。
肉呆的感觉是,作为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小米对汽车文化的创新,也给了整个汽车行业变革、提振消费的信心。带着自己被SU7 Ultra改变的好奇,肉呆还曾面向400名小米车主们做过一个调研,发现自己并非个例。和他一样,很多车主会在购车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连带着消费力也提升了。
而重要的是,SU7 Ultra的出现,也给行业带来了一种想象力。肉呆说,在他的调研里,很多都是此前从未买过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主,他们有的被小米汽车的理念打动,有的开始接触赛车文化,也有人想体验不同的汽车风格,或者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点亮前方更远的路标。这正是普通人精神世界的神奇之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平凡的生活里,哪怕只是一点细微的改变,都足以让人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感,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明亮、更开阔。
这意味着,在车辆变成纯粹的交通工具、只负责把人们从A点运输到B点的今天,SU7 Ultra打破了汽车冰冷的工具属性。它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开辟一个超越基础出行需求的巨大增量市场。不过,更珍贵的,一定是用户与汽车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连接,以及点亮每一个愿意为自己而活的热忱之心。
■
相关内容OR+ 更多
相关内容
OR
+ 更多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