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3:26
商业与经济
瑞幸进军星巴克老家,胜算几何?+ 查看更多
瑞幸进军星巴克老家,胜算几何?
+ 查看更多
中国的瑞幸咖啡在纽约开设了首批门店,展示了其在移动应用和低价方面的优势,而这些正是星巴克面临挑战的领域。
Hannah Miao,Heather Haddon
■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本可以在美国任何地方开设首家门店,最终的选址却在纽约市一个距离星巴克(Starbucks)不到200英尺的地方。
在那里,瑞幸通过其移动应用程序快速供应从澳白到覆盆子冷萃等各种咖啡饮品,该应用上的优惠券可能像咖啡因一样令人上瘾。
凭借冰生椰拿铁,瑞幸正在大胆酝酿一场舌尖上的企业对决。瑞幸只有两家美国门店,是6月30日在曼哈顿开张的,而星巴克在美国有17,000家门店。但别忘了,当初星巴克来到中国并传播咖啡文化时,瑞幸还不存在——而瑞幸在六年内就超越了星巴克。
瑞幸在Instagram上说:“这仅仅是个开始”。“纽约,我们来了。”
瑞幸如今现身纽约,着实令人惊叹。2020年,该公司曝出捏造逾3亿美元销售额的会计丑闻后,一度被认为已无力回天。那是它上一次登上美国新闻报道。如今,瑞幸来到了星巴克的主场,而这家美国咖啡巨头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正试图在同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后扭转颓势。
瑞幸由中国科技企业家创立,善于运用在亚洲零售商中常见的“游戏化”策略。瑞幸的顾客必须在其应用上下单,那上面有很多优惠券,包括为纽约新用户提供的1.99美元就可买一杯饮品的优惠券。该应用会给出取餐时间,并在饮品准备好时发送短信(最近两次在早晨下单,等待时间分别为三分钟和五分钟)。顾客可直接在柜台取走饮品,无需与人互动。
移动应用订单一直令星巴克领导层头疼不已。前来领取移动端订单的顾客把店里挤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人挤人的摇滚演出现场”,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抱怨称)。这破坏了星巴克赖以吸引顾客的那种悠闲、高端的氛围。尽管如此,这些订单仍为该连锁店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星巴克新任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近一年前加入公司时坦言:移动端订单需要彻底整改。尼科尔说,他将更好地将移动订单取餐队伍与在店内订单顾客分开,并对顾客可以随意调配饮品的程度施加一些限制。星巴克超过30%的外带订单是通过数字渠道下单的。
23岁的科技销售员特雷纳‧安斯沃思(Trainer Unsworth)在纽约尝试了瑞幸。第二天他又回来买了一杯冰拿铁。他说那杯拿铁奶味比咖啡味重,但他不介意。只要应用继续给他发优惠券,他就会再来。
“现在的咖啡有点太贵了,”安斯沃思说,他在别处买咖啡通常要花大概6美元。他在瑞幸买的冰拿铁价格接近2美元。
瑞幸未回应置评请求。星巴克未予置评。星巴克此前曾表示,与折扣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在中国保持着高端定位。
如果没有星巴克,瑞幸甚至可能都不会存在。这家美国连锁店于1999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将喝拿铁、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的理念传播到中国,为这个传统上喝茶的国家带来了咖啡文化。
大约二十年后的2017年,来自出行服务平台神州优车(UCAR)的企业家钱治亚(Jenny Qian)和陆正耀(Charles Lu)创立了瑞幸。当时正值中国科技融资风起潮涌,这股热潮推动了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和马云(Jack Ma)的蚂蚁集团(Ant Group)等公司的发展。瑞幸这个名字寓意吉祥和好运。
从创立之初,瑞幸就以科技为核心。该公司围绕移动应用构建战略,理念是通过“即取即走”门店和快速配送,让人们随时可以喝到咖啡。瑞幸的门店比星巴克的门店小,并提供大幅折扣。
那时与盈利相比,瑞幸更关心抢占市场份额。瑞幸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各地开设了数千家门店——许多门店距离星巴克仅几步之遥——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上市。
钱治亚在2018年对中国官方媒体表示:市场上不会只有星巴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2020年瑞幸因会计丑闻被迫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1.8亿美元和解金时,其迅猛的崛起戛然而止。瑞幸罢免了时任董事长陆正耀和首席执行官钱治亚,随后申请破产。
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管郭谨一接任首席执行官。总部位于北京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是瑞幸的最大股东,也是其最早的财务支持者之一,该公司向瑞幸注资以收拾残局。
郭谨一在2022年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说:我们正在努力自我救赎,因为我们想修复中国公司的声誉。
到2023年,瑞幸按销售额计算已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当年,瑞幸在中国拥有约16,200家门店——是星巴克在中国6,800家门店数量的两倍多。
如今,瑞幸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超过24,000家门店。其中许多门店只有报刊亭大小,这种情形在小城市尤其普遍。瑞幸今年获得了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的椰子的独家采购权,用于制作招牌生椰拿铁。
“我们会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努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用优惠的价格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的咖啡体验,致力于让高品质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谨一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瑞幸咖啡在纽约的菜单包括冰生椰拿铁、菠萝冷萃、冰抹茶拿铁、冰丝绒拿铁和“粉红日出”果味特调,后者由椰奶、芒果汁和草莓甜冷奶盖制成。
和星巴克一样,瑞幸也允许顾客定制饮品,但选项要少一些。例如,瑞幸的应用程序为冰拿铁提供六种牛奶选择,而星巴克有11种。
瑞幸至少从去年就开始策划进入美国市场,当时该公司告诉投资者,正在评估向美国扩张的机会。该公司表示,知道美国将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市场。
“考虑到美国有着成熟、饱和且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我们在执行市场拓展战略时将会审慎决策,”郭谨一在2024年10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
根据领英(LinkedIn)的个人资料、帖子和招聘信息,瑞幸最近在新泽西州塞考克斯和更广泛的纽约都会区招聘或寻求填补至少十几个公司职位。
中国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但已成为该公司头疼的问题。据Bernstein Research,随着来自瑞幸和其他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超过40%降至2024年的14%。星巴克正在评估其业务的替代方案,例如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来帮助运营。高管们表示,他们仍然致力于中国市场,扭转运营状况的努力已开始见效。
竞争还在加剧,被罢免的瑞幸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在2022年创办了新的咖啡连锁店库迪咖啡(Cotti Coffee),据Bernstein,目前库迪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库迪也已进入美国市场,比瑞幸早几周在纽约开设了几家门店。
在中国,星巴克上个月下调了20多种饮品的价格,大杯饮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70美分。星巴克表示,降价策略正在取得成效。无糖饮品等新款式也在扩大星巴克的客户群,并增加了销售额,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时段。
“我们努力不被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分心,比如谁要进入市场,”Starbucks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布雷迪·布鲁尔(Brady Brewer)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提供咖啡、我们的咖啡馆环境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我们通常会赢。”
2024财政年度,星巴克的收入为362亿美元,而瑞幸的收入为47亿美元。星巴克的市值约为1,060亿美元;瑞幸的市值约为100亿美元。
在美国,星巴克正努力重新成为一个人们愿意为咖啡馆体验支付溢价的地方。星巴克在速度方面一直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糖浆、奶盖和其他添加物定制饮品的情况下。尼科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大约一半的店内订单耗时超过四分钟。正在美国推出的技术帮助其将店内订单的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两分钟,助其实现咖啡馆和得来速业务四分钟的服务时间目标。
不久前一个周四的早上,在纽约,海莉·辛德勒(Hailey Schindler)和特蕾西·费尔南德斯(Tracy Fernandez)第一次尝试了瑞幸。26岁的辛德勒点了一杯“粉红日出”,这是一种芒果、椰子和草莓味的饮品。27岁的费尔南德斯点了一杯血橙冷萃。这两人在瑞幸街对面的一家创意机构工作,通常每周会去星巴克或Dunkin’喝几次咖啡。两人都表示会再去瑞幸。
”他们有很多我从未尝过的非常不错的口味,“辛德勒说。
开业后的一周,一则1.99美元咖啡的广告吸引了31岁的激励讲师丹尼·戈德伯格(Danny Goldberg)走进店里。他下载了瑞幸的应用程序,点了一杯生椰冷萃。他喜欢这种快捷、无收银员的系统。
受到应用程序中更多优惠券的吸引,戈德伯格第二天带着妻子、8个月大的宝宝和金毛犬再次光顾,又买了一杯生椰冷萃,价格也在2美元左右。从那以后,他又去了六次,并把瑞幸告诉了他的朋友们。
Bernstein的分析师指出了他们在纽约两家试点门店发现的回头客数量,以及瑞幸的大力折扣。他们估计,如果销量增加且折扣放缓,瑞幸未来12到18个月内能够在美国实现门店层面的盈利。瑞幸第二家美国门店的编号——写在柜台一角——不是2,而是00002。这些分析师说,这暗示瑞幸有在美国做大的雄心。
■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本可以在美国任何地方开设首家门店,最终的选址却在纽约市一个距离星巴克(Starbucks)不到200英尺的地方。
在那里,瑞幸通过其移动应用程序快速供应从澳白到覆盆子冷萃等各种咖啡饮品,该应用上的优惠券可能像咖啡因一样令人上瘾。
凭借冰生椰拿铁,瑞幸正在大胆酝酿一场舌尖上的企业对决。瑞幸只有两家美国门店,是6月30日在曼哈顿开张的,而星巴克在美国有17,000家门店。但别忘了,当初星巴克来到中国并传播咖啡文化时,瑞幸还不存在——而瑞幸在六年内就超越了星巴克。
瑞幸在Instagram上说:“这仅仅是个开始”。“纽约,我们来了。”
瑞幸如今现身纽约,着实令人惊叹。2020年,该公司曝出捏造逾3亿美元销售额的会计丑闻后,一度被认为已无力回天。那是它上一次登上美国新闻报道。如今,瑞幸来到了星巴克的主场,而这家美国咖啡巨头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正试图在同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后扭转颓势。
瑞幸由中国科技企业家创立,善于运用在亚洲零售商中常见的“游戏化”策略。瑞幸的顾客必须在其应用上下单,那上面有很多优惠券,包括为纽约新用户提供的1.99美元就可买一杯饮品的优惠券。该应用会给出取餐时间,并在饮品准备好时发送短信(最近两次在早晨下单,等待时间分别为三分钟和五分钟)。顾客可直接在柜台取走饮品,无需与人互动。
移动应用订单一直令星巴克领导层头疼不已。前来领取移动端订单的顾客把店里挤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人挤人的摇滚演出现场”,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抱怨称)。这破坏了星巴克赖以吸引顾客的那种悠闲、高端的氛围。尽管如此,这些订单仍为该连锁店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星巴克新任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近一年前加入公司时坦言:移动端订单需要彻底整改。尼科尔说,他将更好地将移动订单取餐队伍与在店内订单顾客分开,并对顾客可以随意调配饮品的程度施加一些限制。星巴克超过30%的外带订单是通过数字渠道下单的。
23岁的科技销售员特雷纳‧安斯沃思(Trainer Unsworth)在纽约尝试了瑞幸。第二天他又回来买了一杯冰拿铁。他说那杯拿铁奶味比咖啡味重,但他不介意。只要应用继续给他发优惠券,他就会再来。
“现在的咖啡有点太贵了,”安斯沃思说,他在别处买咖啡通常要花大概6美元。他在瑞幸买的冰拿铁价格接近2美元。
瑞幸未回应置评请求。星巴克未予置评。星巴克此前曾表示,与折扣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在中国保持着高端定位。
如果没有星巴克,瑞幸甚至可能都不会存在。这家美国连锁店于1999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将喝拿铁、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的理念传播到中国,为这个传统上喝茶的国家带来了咖啡文化。
大约二十年后的2017年,来自出行服务平台神州优车(UCAR)的企业家钱治亚(Jenny Qian)和陆正耀(Charles Lu)创立了瑞幸。当时正值中国科技融资风起潮涌,这股热潮推动了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和马云(Jack Ma)的蚂蚁集团(Ant Group)等公司的发展。瑞幸这个名字寓意吉祥和好运。
从创立之初,瑞幸就以科技为核心。该公司围绕移动应用构建战略,理念是通过“即取即走”门店和快速配送,让人们随时可以喝到咖啡。瑞幸的门店比星巴克的门店小,并提供大幅折扣。
那时与盈利相比,瑞幸更关心抢占市场份额。瑞幸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各地开设了数千家门店——许多门店距离星巴克仅几步之遥——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上市。
钱治亚在2018年对中国官方媒体表示:市场上不会只有星巴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2020年瑞幸因会计丑闻被迫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1.8亿美元和解金时,其迅猛的崛起戛然而止。瑞幸罢免了时任董事长陆正耀和首席执行官钱治亚,随后申请破产。
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管郭谨一接任首席执行官。总部位于北京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是瑞幸的最大股东,也是其最早的财务支持者之一,该公司向瑞幸注资以收拾残局。
郭谨一在2022年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说:我们正在努力自我救赎,因为我们想修复中国公司的声誉。
到2023年,瑞幸按销售额计算已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当年,瑞幸在中国拥有约16,200家门店——是星巴克在中国6,800家门店数量的两倍多。
如今,瑞幸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超过24,000家门店。其中许多门店只有报刊亭大小,这种情形在小城市尤其普遍。瑞幸今年获得了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的椰子的独家采购权,用于制作招牌生椰拿铁。
“我们会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努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用优惠的价格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的咖啡体验,致力于让高品质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谨一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瑞幸咖啡在纽约的菜单包括冰生椰拿铁、菠萝冷萃、冰抹茶拿铁、冰丝绒拿铁和“粉红日出”果味特调,后者由椰奶、芒果汁和草莓甜冷奶盖制成。
和星巴克一样,瑞幸也允许顾客定制饮品,但选项要少一些。例如,瑞幸的应用程序为冰拿铁提供六种牛奶选择,而星巴克有11种。
瑞幸至少从去年就开始策划进入美国市场,当时该公司告诉投资者,正在评估向美国扩张的机会。该公司表示,知道美国将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市场。
“考虑到美国有着成熟、饱和且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我们在执行市场拓展战略时将会审慎决策,”郭谨一在2024年10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
根据领英(LinkedIn)的个人资料、帖子和招聘信息,瑞幸最近在新泽西州塞考克斯和更广泛的纽约都会区招聘或寻求填补至少十几个公司职位。
中国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但已成为该公司头疼的问题。据Bernstein Research,随着来自瑞幸和其他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超过40%降至2024年的14%。星巴克正在评估其业务的替代方案,例如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来帮助运营。高管们表示,他们仍然致力于中国市场,扭转运营状况的努力已开始见效。
竞争还在加剧,被罢免的瑞幸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在2022年创办了新的咖啡连锁店库迪咖啡(Cotti Coffee),据Bernstein,目前库迪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库迪也已进入美国市场,比瑞幸早几周在纽约开设了几家门店。
在中国,星巴克上个月下调了20多种饮品的价格,大杯饮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70美分。星巴克表示,降价策略正在取得成效。无糖饮品等新款式也在扩大星巴克的客户群,并增加了销售额,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时段。
“我们努力不被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分心,比如谁要进入市场,”Starbucks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布雷迪·布鲁尔(Brady Brewer)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提供咖啡、我们的咖啡馆环境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我们通常会赢。”
2024财政年度,星巴克的收入为362亿美元,而瑞幸的收入为47亿美元。星巴克的市值约为1,060亿美元;瑞幸的市值约为100亿美元。
在美国,星巴克正努力重新成为一个人们愿意为咖啡馆体验支付溢价的地方。星巴克在速度方面一直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糖浆、奶盖和其他添加物定制饮品的情况下。尼科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大约一半的店内订单耗时超过四分钟。正在美国推出的技术帮助其将店内订单的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两分钟,助其实现咖啡馆和得来速业务四分钟的服务时间目标。
不久前一个周四的早上,在纽约,海莉·辛德勒(Hailey Schindler)和特蕾西·费尔南德斯(Tracy Fernandez)第一次尝试了瑞幸。26岁的辛德勒点了一杯“粉红日出”,这是一种芒果、椰子和草莓味的饮品。27岁的费尔南德斯点了一杯血橙冷萃。这两人在瑞幸街对面的一家创意机构工作,通常每周会去星巴克或Dunkin’喝几次咖啡。两人都表示会再去瑞幸。
”他们有很多我从未尝过的非常不错的口味,“辛德勒说。
开业后的一周,一则1.99美元咖啡的广告吸引了31岁的激励讲师丹尼·戈德伯格(Danny Goldberg)走进店里。他下载了瑞幸的应用程序,点了一杯生椰冷萃。他喜欢这种快捷、无收银员的系统。
受到应用程序中更多优惠券的吸引,戈德伯格第二天带着妻子、8个月大的宝宝和金毛犬再次光顾,又买了一杯生椰冷萃,价格也在2美元左右。从那以后,他又去了六次,并把瑞幸告诉了他的朋友们。
Bernstein的分析师指出了他们在纽约两家试点门店发现的回头客数量,以及瑞幸的大力折扣。他们估计,如果销量增加且折扣放缓,瑞幸未来12到18个月内能够在美国实现门店层面的盈利。瑞幸第二家美国门店的编号——写在柜台一角——不是2,而是00002。这些分析师说,这暗示瑞幸有在美国做大的雄心。
■
相关内容
+
Hannah Miao,Heather Haddon
■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本可以在美国任何地方开设首家门店,最终的选址却在纽约市一个距离星巴克(Starbucks)不到200英尺的地方。
在那里,瑞幸通过其移动应用程序快速供应从澳白到覆盆子冷萃等各种咖啡饮品,该应用上的优惠券可能像咖啡因一样令人上瘾。
凭借冰生椰拿铁,瑞幸正在大胆酝酿一场舌尖上的企业对决。瑞幸只有两家美国门店,是6月30日在曼哈顿开张的,而星巴克在美国有17,000家门店。但别忘了,当初星巴克来到中国并传播咖啡文化时,瑞幸还不存在——而瑞幸在六年内就超越了星巴克。
瑞幸在Instagram上说:“这仅仅是个开始”。“纽约,我们来了。”
瑞幸如今现身纽约,着实令人惊叹。2020年,该公司曝出捏造逾3亿美元销售额的会计丑闻后,一度被认为已无力回天。那是它上一次登上美国新闻报道。如今,瑞幸来到了星巴克的主场,而这家美国咖啡巨头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正试图在同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后扭转颓势。
瑞幸由中国科技企业家创立,善于运用在亚洲零售商中常见的“游戏化”策略。瑞幸的顾客必须在其应用上下单,那上面有很多优惠券,包括为纽约新用户提供的1.99美元就可买一杯饮品的优惠券。该应用会给出取餐时间,并在饮品准备好时发送短信(最近两次在早晨下单,等待时间分别为三分钟和五分钟)。顾客可直接在柜台取走饮品,无需与人互动。
移动应用订单一直令星巴克领导层头疼不已。前来领取移动端订单的顾客把店里挤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人挤人的摇滚演出现场”,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抱怨称)。这破坏了星巴克赖以吸引顾客的那种悠闲、高端的氛围。尽管如此,这些订单仍为该连锁店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星巴克新任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近一年前加入公司时坦言:移动端订单需要彻底整改。尼科尔说,他将更好地将移动订单取餐队伍与在店内订单顾客分开,并对顾客可以随意调配饮品的程度施加一些限制。星巴克超过30%的外带订单是通过数字渠道下单的。
23岁的科技销售员特雷纳‧安斯沃思(Trainer Unsworth)在纽约尝试了瑞幸。第二天他又回来买了一杯冰拿铁。他说那杯拿铁奶味比咖啡味重,但他不介意。只要应用继续给他发优惠券,他就会再来。
“现在的咖啡有点太贵了,”安斯沃思说,他在别处买咖啡通常要花大概6美元。他在瑞幸买的冰拿铁价格接近2美元。
瑞幸未回应置评请求。星巴克未予置评。星巴克此前曾表示,与折扣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在中国保持着高端定位。
如果没有星巴克,瑞幸甚至可能都不会存在。这家美国连锁店于1999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将喝拿铁、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的理念传播到中国,为这个传统上喝茶的国家带来了咖啡文化。
大约二十年后的2017年,来自出行服务平台神州优车(UCAR)的企业家钱治亚(Jenny Qian)和陆正耀(Charles Lu)创立了瑞幸。当时正值中国科技融资风起潮涌,这股热潮推动了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和马云(Jack Ma)的蚂蚁集团(Ant Group)等公司的发展。瑞幸这个名字寓意吉祥和好运。
从创立之初,瑞幸就以科技为核心。该公司围绕移动应用构建战略,理念是通过“即取即走”门店和快速配送,让人们随时可以喝到咖啡。瑞幸的门店比星巴克的门店小,并提供大幅折扣。
那时与盈利相比,瑞幸更关心抢占市场份额。瑞幸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各地开设了数千家门店——许多门店距离星巴克仅几步之遥——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上市。
钱治亚在2018年对中国官方媒体表示:市场上不会只有星巴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2020年瑞幸因会计丑闻被迫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1.8亿美元和解金时,其迅猛的崛起戛然而止。瑞幸罢免了时任董事长陆正耀和首席执行官钱治亚,随后申请破产。
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管郭谨一接任首席执行官。总部位于北京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是瑞幸的最大股东,也是其最早的财务支持者之一,该公司向瑞幸注资以收拾残局。
郭谨一在2022年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说:我们正在努力自我救赎,因为我们想修复中国公司的声誉。
到2023年,瑞幸按销售额计算已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当年,瑞幸在中国拥有约16,200家门店——是星巴克在中国6,800家门店数量的两倍多。
如今,瑞幸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超过24,000家门店。其中许多门店只有报刊亭大小,这种情形在小城市尤其普遍。瑞幸今年获得了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的椰子的独家采购权,用于制作招牌生椰拿铁。
“我们会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努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用优惠的价格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的咖啡体验,致力于让高品质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谨一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瑞幸咖啡在纽约的菜单包括冰生椰拿铁、菠萝冷萃、冰抹茶拿铁、冰丝绒拿铁和“粉红日出”果味特调,后者由椰奶、芒果汁和草莓甜冷奶盖制成。
和星巴克一样,瑞幸也允许顾客定制饮品,但选项要少一些。例如,瑞幸的应用程序为冰拿铁提供六种牛奶选择,而星巴克有11种。
瑞幸至少从去年就开始策划进入美国市场,当时该公司告诉投资者,正在评估向美国扩张的机会。该公司表示,知道美国将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市场。
“考虑到美国有着成熟、饱和且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我们在执行市场拓展战略时将会审慎决策,”郭谨一在2024年10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
根据领英(LinkedIn)的个人资料、帖子和招聘信息,瑞幸最近在新泽西州塞考克斯和更广泛的纽约都会区招聘或寻求填补至少十几个公司职位。
中国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但已成为该公司头疼的问题。据Bernstein Research,随着来自瑞幸和其他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超过40%降至2024年的14%。星巴克正在评估其业务的替代方案,例如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来帮助运营。高管们表示,他们仍然致力于中国市场,扭转运营状况的努力已开始见效。
竞争还在加剧,被罢免的瑞幸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在2022年创办了新的咖啡连锁店库迪咖啡(Cotti Coffee),据Bernstein,目前库迪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库迪也已进入美国市场,比瑞幸早几周在纽约开设了几家门店。
在中国,星巴克上个月下调了20多种饮品的价格,大杯饮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70美分。星巴克表示,降价策略正在取得成效。无糖饮品等新款式也在扩大星巴克的客户群,并增加了销售额,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时段。
“我们努力不被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分心,比如谁要进入市场,”Starbucks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布雷迪·布鲁尔(Brady Brewer)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提供咖啡、我们的咖啡馆环境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我们通常会赢。”
2024财政年度,星巴克的收入为362亿美元,而瑞幸的收入为47亿美元。星巴克的市值约为1,060亿美元;瑞幸的市值约为100亿美元。
在美国,星巴克正努力重新成为一个人们愿意为咖啡馆体验支付溢价的地方。星巴克在速度方面一直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糖浆、奶盖和其他添加物定制饮品的情况下。尼科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大约一半的店内订单耗时超过四分钟。正在美国推出的技术帮助其将店内订单的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两分钟,助其实现咖啡馆和得来速业务四分钟的服务时间目标。
不久前一个周四的早上,在纽约,海莉·辛德勒(Hailey Schindler)和特蕾西·费尔南德斯(Tracy Fernandez)第一次尝试了瑞幸。26岁的辛德勒点了一杯“粉红日出”,这是一种芒果、椰子和草莓味的饮品。27岁的费尔南德斯点了一杯血橙冷萃。这两人在瑞幸街对面的一家创意机构工作,通常每周会去星巴克或Dunkin’喝几次咖啡。两人都表示会再去瑞幸。
”他们有很多我从未尝过的非常不错的口味,“辛德勒说。
开业后的一周,一则1.99美元咖啡的广告吸引了31岁的激励讲师丹尼·戈德伯格(Danny Goldberg)走进店里。他下载了瑞幸的应用程序,点了一杯生椰冷萃。他喜欢这种快捷、无收银员的系统。
受到应用程序中更多优惠券的吸引,戈德伯格第二天带着妻子、8个月大的宝宝和金毛犬再次光顾,又买了一杯生椰冷萃,价格也在2美元左右。从那以后,他又去了六次,并把瑞幸告诉了他的朋友们。
Bernstein的分析师指出了他们在纽约两家试点门店发现的回头客数量,以及瑞幸的大力折扣。他们估计,如果销量增加且折扣放缓,瑞幸未来12到18个月内能够在美国实现门店层面的盈利。瑞幸第二家美国门店的编号——写在柜台一角——不是2,而是00002。这些分析师说,这暗示瑞幸有在美国做大的雄心。
■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本可以在美国任何地方开设首家门店,最终的选址却在纽约市一个距离星巴克(Starbucks)不到200英尺的地方。
在那里,瑞幸通过其移动应用程序快速供应从澳白到覆盆子冷萃等各种咖啡饮品,该应用上的优惠券可能像咖啡因一样令人上瘾。
凭借冰生椰拿铁,瑞幸正在大胆酝酿一场舌尖上的企业对决。瑞幸只有两家美国门店,是6月30日在曼哈顿开张的,而星巴克在美国有17,000家门店。但别忘了,当初星巴克来到中国并传播咖啡文化时,瑞幸还不存在——而瑞幸在六年内就超越了星巴克。
瑞幸在Instagram上说:“这仅仅是个开始”。“纽约,我们来了。”
瑞幸如今现身纽约,着实令人惊叹。2020年,该公司曝出捏造逾3亿美元销售额的会计丑闻后,一度被认为已无力回天。那是它上一次登上美国新闻报道。如今,瑞幸来到了星巴克的主场,而这家美国咖啡巨头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正试图在同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后扭转颓势。
瑞幸由中国科技企业家创立,善于运用在亚洲零售商中常见的“游戏化”策略。瑞幸的顾客必须在其应用上下单,那上面有很多优惠券,包括为纽约新用户提供的1.99美元就可买一杯饮品的优惠券。该应用会给出取餐时间,并在饮品准备好时发送短信(最近两次在早晨下单,等待时间分别为三分钟和五分钟)。顾客可直接在柜台取走饮品,无需与人互动。
移动应用订单一直令星巴克领导层头疼不已。前来领取移动端订单的顾客把店里挤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人挤人的摇滚演出现场”,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抱怨称)。这破坏了星巴克赖以吸引顾客的那种悠闲、高端的氛围。尽管如此,这些订单仍为该连锁店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星巴克新任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近一年前加入公司时坦言:移动端订单需要彻底整改。尼科尔说,他将更好地将移动订单取餐队伍与在店内订单顾客分开,并对顾客可以随意调配饮品的程度施加一些限制。星巴克超过30%的外带订单是通过数字渠道下单的。
23岁的科技销售员特雷纳‧安斯沃思(Trainer Unsworth)在纽约尝试了瑞幸。第二天他又回来买了一杯冰拿铁。他说那杯拿铁奶味比咖啡味重,但他不介意。只要应用继续给他发优惠券,他就会再来。
“现在的咖啡有点太贵了,”安斯沃思说,他在别处买咖啡通常要花大概6美元。他在瑞幸买的冰拿铁价格接近2美元。
瑞幸未回应置评请求。星巴克未予置评。星巴克此前曾表示,与折扣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在中国保持着高端定位。
如果没有星巴克,瑞幸甚至可能都不会存在。这家美国连锁店于1999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将喝拿铁、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的理念传播到中国,为这个传统上喝茶的国家带来了咖啡文化。
大约二十年后的2017年,来自出行服务平台神州优车(UCAR)的企业家钱治亚(Jenny Qian)和陆正耀(Charles Lu)创立了瑞幸。当时正值中国科技融资风起潮涌,这股热潮推动了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和马云(Jack Ma)的蚂蚁集团(Ant Group)等公司的发展。瑞幸这个名字寓意吉祥和好运。
从创立之初,瑞幸就以科技为核心。该公司围绕移动应用构建战略,理念是通过“即取即走”门店和快速配送,让人们随时可以喝到咖啡。瑞幸的门店比星巴克的门店小,并提供大幅折扣。
那时与盈利相比,瑞幸更关心抢占市场份额。瑞幸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各地开设了数千家门店——许多门店距离星巴克仅几步之遥——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上市。
钱治亚在2018年对中国官方媒体表示:市场上不会只有星巴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2020年瑞幸因会计丑闻被迫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1.8亿美元和解金时,其迅猛的崛起戛然而止。瑞幸罢免了时任董事长陆正耀和首席执行官钱治亚,随后申请破产。
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管郭谨一接任首席执行官。总部位于北京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是瑞幸的最大股东,也是其最早的财务支持者之一,该公司向瑞幸注资以收拾残局。
郭谨一在2022年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说:我们正在努力自我救赎,因为我们想修复中国公司的声誉。
到2023年,瑞幸按销售额计算已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当年,瑞幸在中国拥有约16,200家门店——是星巴克在中国6,800家门店数量的两倍多。
如今,瑞幸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超过24,000家门店。其中许多门店只有报刊亭大小,这种情形在小城市尤其普遍。瑞幸今年获得了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的椰子的独家采购权,用于制作招牌生椰拿铁。
“我们会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努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用优惠的价格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的咖啡体验,致力于让高品质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谨一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瑞幸咖啡在纽约的菜单包括冰生椰拿铁、菠萝冷萃、冰抹茶拿铁、冰丝绒拿铁和“粉红日出”果味特调,后者由椰奶、芒果汁和草莓甜冷奶盖制成。
和星巴克一样,瑞幸也允许顾客定制饮品,但选项要少一些。例如,瑞幸的应用程序为冰拿铁提供六种牛奶选择,而星巴克有11种。
瑞幸至少从去年就开始策划进入美国市场,当时该公司告诉投资者,正在评估向美国扩张的机会。该公司表示,知道美国将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市场。
“考虑到美国有着成熟、饱和且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我们在执行市场拓展战略时将会审慎决策,”郭谨一在2024年10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
根据领英(LinkedIn)的个人资料、帖子和招聘信息,瑞幸最近在新泽西州塞考克斯和更广泛的纽约都会区招聘或寻求填补至少十几个公司职位。
中国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但已成为该公司头疼的问题。据Bernstein Research,随着来自瑞幸和其他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超过40%降至2024年的14%。星巴克正在评估其业务的替代方案,例如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来帮助运营。高管们表示,他们仍然致力于中国市场,扭转运营状况的努力已开始见效。
竞争还在加剧,被罢免的瑞幸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在2022年创办了新的咖啡连锁店库迪咖啡(Cotti Coffee),据Bernstein,目前库迪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库迪也已进入美国市场,比瑞幸早几周在纽约开设了几家门店。
在中国,星巴克上个月下调了20多种饮品的价格,大杯饮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70美分。星巴克表示,降价策略正在取得成效。无糖饮品等新款式也在扩大星巴克的客户群,并增加了销售额,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时段。
“我们努力不被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分心,比如谁要进入市场,”Starbucks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布雷迪·布鲁尔(Brady Brewer)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提供咖啡、我们的咖啡馆环境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我们通常会赢。”
2024财政年度,星巴克的收入为362亿美元,而瑞幸的收入为47亿美元。星巴克的市值约为1,060亿美元;瑞幸的市值约为100亿美元。
在美国,星巴克正努力重新成为一个人们愿意为咖啡馆体验支付溢价的地方。星巴克在速度方面一直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糖浆、奶盖和其他添加物定制饮品的情况下。尼科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大约一半的店内订单耗时超过四分钟。正在美国推出的技术帮助其将店内订单的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两分钟,助其实现咖啡馆和得来速业务四分钟的服务时间目标。
不久前一个周四的早上,在纽约,海莉·辛德勒(Hailey Schindler)和特蕾西·费尔南德斯(Tracy Fernandez)第一次尝试了瑞幸。26岁的辛德勒点了一杯“粉红日出”,这是一种芒果、椰子和草莓味的饮品。27岁的费尔南德斯点了一杯血橙冷萃。这两人在瑞幸街对面的一家创意机构工作,通常每周会去星巴克或Dunkin’喝几次咖啡。两人都表示会再去瑞幸。
”他们有很多我从未尝过的非常不错的口味,“辛德勒说。
开业后的一周,一则1.99美元咖啡的广告吸引了31岁的激励讲师丹尼·戈德伯格(Danny Goldberg)走进店里。他下载了瑞幸的应用程序,点了一杯生椰冷萃。他喜欢这种快捷、无收银员的系统。
受到应用程序中更多优惠券的吸引,戈德伯格第二天带着妻子、8个月大的宝宝和金毛犬再次光顾,又买了一杯生椰冷萃,价格也在2美元左右。从那以后,他又去了六次,并把瑞幸告诉了他的朋友们。
Bernstein的分析师指出了他们在纽约两家试点门店发现的回头客数量,以及瑞幸的大力折扣。他们估计,如果销量增加且折扣放缓,瑞幸未来12到18个月内能够在美国实现门店层面的盈利。瑞幸第二家美国门店的编号——写在柜台一角——不是2,而是00002。这些分析师说,这暗示瑞幸有在美国做大的雄心。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