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0:53
商业与经济
美媒|贸易战下中国的一个谈判筹码:美国豆农+ 查看更多
美媒|贸易战下中国的一个谈判筹码:美国豆农
+ 查看更多
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Jon Emont,Patrick Thomas
■
再过几周,美国农户就将开始收割数千万吨大豆,问题是:全球最大的买家不想要他们的大豆了。
多年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买主,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喜欢上了猪肉和禽肉,而豆粕是喂养禽畜的饲料之一。美国农户迅速抓住机会,从中国巨大的需求中获利。
但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中国买家没有订购任何美国大豆,而是转向巴西供应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Jim Sutter)说,去年此时,美国大豆种植户已经接到来自中国买家的大量采购订单。
今年早些时候,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与中国爆发贸易战。中国谈判代表曾暗示,作为旨在结束贸易战的谈判的一部分,中国可以考虑购买更多美国大豆。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坚持美国必须首先撤销因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而对其加征的20%关税。但美国方面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中国采取严厉措施打击用于生产芬太尼的化学品贸易。
中国过去也曾利用关键产品向美国施压。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切断了对制造汽车、电子产品和防务设备至关重要的稀土供应。在遭到美国商界强烈抗议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做出让步,放松了对部分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管制。
这一次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美国农民,他们每年种植的大豆超过40亿蒲式耳,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远超其他国家。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近130亿美元的大豆,20年前约为20亿美元。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最近举行的一场农展会上,肯塔基州大豆种植户、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会长凯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造成的缺口。农作物价格因此下跌。
拉格兰说:“我们有许多农户挺不过这一关。”农业组织正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为农民提供救助。根据联邦政府数据,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种植户每英亩将损失约100美元。
中国方面表示,美国农民正在为本国政府的对抗性贸易策略承受池鱼之殃。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8月份的一次美国大豆行业会议上说:“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
中国一直在积极储备农产品以备持久战。目前中国的大豆库存超过以往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数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他上个月在Truth Social上宣称,北京方面“担心其大豆短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中国飞速增长的需求,美国农户将成百上千万英亩的种植小麦等作物的土地改为种植大豆。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2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几乎增长了40%。种子公司、农药公司、谷物贸易商和铁路公司投入巨资用于培育新的种子品种,建造大豆压榨和处理成豆油的生产线,并增加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铁路和港口运力以便将作物运往中国。过去十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增长了50%。
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骤减,给美国农民带来毁灭性打击。美国政府总共向农民发放了约230亿美元补偿。虽然出口在随后几年有所恢复,但中国正逐步将美国农民排挤出局。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巴西,加大了对后者广阔的农业腹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港口、铁路和筒仓方面投入巨资,用于从巴西运输农作物。去年,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量中占比70%,是15年前的两倍。
中国国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Cofco)正在巴西大西洋沿岸开发一个用于大豆和玉米出口的大型港口码头。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采购近1,000节铁路货运车厢,用于将农作物从巴西乡村运往港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还同比增加了阿根廷大豆的进口量,从乌拉圭的进口量增加了两倍。
粮食安全仍是中国领导人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在肉类和植物油等重要食品上依赖进口,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大幅提高国内大豆产量,但收效甚微。由于要与来自巴西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竞争,即便是大规模补贴也不足以说服许多农民改种大豆。
中国政府还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包括推动养猪户减少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
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之一牧原集团(Muyuan Foods)表示,新的营养技术使该公司在2024年将豆粕在猪饲料总量中的占比降至7%左右,而行业标准约为10-17%。该公司去年销售了超过7,000万头猪。牧原集团在行业内分享了饲料配方,称这让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普遍减少。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他们正在减少新机械和化肥的采购。行业组织向华盛顿的议员施压,要求寻找新出口市场,并扩大柴油中混合的豆油用量。种植户呼吁在美国国内开发大豆油籽的新用途,例如使用更多大豆沥青铺设道路。
“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在艾奥瓦州中北部拥有近1,000英亩土地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户安迪·希尔(Andy Hill)说。
多年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买主,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喜欢上了猪肉和禽肉,而豆粕是喂养禽畜的饲料之一。美国农户迅速抓住机会,从中国巨大的需求中获利。
但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中国买家没有订购任何美国大豆,而是转向巴西供应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Jim Sutter)说,去年此时,美国大豆种植户已经接到来自中国买家的大量采购订单。
今年早些时候,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与中国爆发贸易战。中国谈判代表曾暗示,作为旨在结束贸易战的谈判的一部分,中国可以考虑购买更多美国大豆。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坚持美国必须首先撤销因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而对其加征的20%关税。但美国方面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中国采取严厉措施打击用于生产芬太尼的化学品贸易。
中国过去也曾利用关键产品向美国施压。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切断了对制造汽车、电子产品和防务设备至关重要的稀土供应。在遭到美国商界强烈抗议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做出让步,放松了对部分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管制。
这一次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美国农民,他们每年种植的大豆超过40亿蒲式耳,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远超其他国家。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近130亿美元的大豆,20年前约为20亿美元。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最近举行的一场农展会上,肯塔基州大豆种植户、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会长凯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造成的缺口。农作物价格因此下跌。
拉格兰说:“我们有许多农户挺不过这一关。”农业组织正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为农民提供救助。根据联邦政府数据,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种植户每英亩将损失约100美元。
中国方面表示,美国农民正在为本国政府的对抗性贸易策略承受池鱼之殃。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8月份的一次美国大豆行业会议上说:“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
中国一直在积极储备农产品以备持久战。目前中国的大豆库存超过以往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数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他上个月在Truth Social上宣称,北京方面“担心其大豆短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中国飞速增长的需求,美国农户将成百上千万英亩的种植小麦等作物的土地改为种植大豆。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2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几乎增长了40%。种子公司、农药公司、谷物贸易商和铁路公司投入巨资用于培育新的种子品种,建造大豆压榨和处理成豆油的生产线,并增加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铁路和港口运力以便将作物运往中国。过去十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增长了50%。
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骤减,给美国农民带来毁灭性打击。美国政府总共向农民发放了约230亿美元补偿。虽然出口在随后几年有所恢复,但中国正逐步将美国农民排挤出局。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巴西,加大了对后者广阔的农业腹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港口、铁路和筒仓方面投入巨资,用于从巴西运输农作物。去年,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量中占比70%,是15年前的两倍。
中国国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Cofco)正在巴西大西洋沿岸开发一个用于大豆和玉米出口的大型港口码头。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采购近1,000节铁路货运车厢,用于将农作物从巴西乡村运往港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还同比增加了阿根廷大豆的进口量,从乌拉圭的进口量增加了两倍。
粮食安全仍是中国领导人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在肉类和植物油等重要食品上依赖进口,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大幅提高国内大豆产量,但收效甚微。由于要与来自巴西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竞争,即便是大规模补贴也不足以说服许多农民改种大豆。
中国政府还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包括推动养猪户减少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
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之一牧原集团(Muyuan Foods)表示,新的营养技术使该公司在2024年将豆粕在猪饲料总量中的占比降至7%左右,而行业标准约为10-17%。该公司去年销售了超过7,000万头猪。牧原集团在行业内分享了饲料配方,称这让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普遍减少。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他们正在减少新机械和化肥的采购。行业组织向华盛顿的议员施压,要求寻找新出口市场,并扩大柴油中混合的豆油用量。种植户呼吁在美国国内开发大豆油籽的新用途,例如使用更多大豆沥青铺设道路。
“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在艾奥瓦州中北部拥有近1,000英亩土地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户安迪·希尔(Andy Hill)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Jon Emont,Patrick Thomas
■
再过几周,美国农户就将开始收割数千万吨大豆,问题是:全球最大的买家不想要他们的大豆了。
多年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买主,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喜欢上了猪肉和禽肉,而豆粕是喂养禽畜的饲料之一。美国农户迅速抓住机会,从中国巨大的需求中获利。
但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中国买家没有订购任何美国大豆,而是转向巴西供应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Jim Sutter)说,去年此时,美国大豆种植户已经接到来自中国买家的大量采购订单。
今年早些时候,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与中国爆发贸易战。中国谈判代表曾暗示,作为旨在结束贸易战的谈判的一部分,中国可以考虑购买更多美国大豆。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坚持美国必须首先撤销因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而对其加征的20%关税。但美国方面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中国采取严厉措施打击用于生产芬太尼的化学品贸易。
中国过去也曾利用关键产品向美国施压。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切断了对制造汽车、电子产品和防务设备至关重要的稀土供应。在遭到美国商界强烈抗议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做出让步,放松了对部分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管制。
这一次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美国农民,他们每年种植的大豆超过40亿蒲式耳,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远超其他国家。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近130亿美元的大豆,20年前约为20亿美元。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最近举行的一场农展会上,肯塔基州大豆种植户、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会长凯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造成的缺口。农作物价格因此下跌。
拉格兰说:“我们有许多农户挺不过这一关。”农业组织正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为农民提供救助。根据联邦政府数据,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种植户每英亩将损失约100美元。
中国方面表示,美国农民正在为本国政府的对抗性贸易策略承受池鱼之殃。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8月份的一次美国大豆行业会议上说:“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
中国一直在积极储备农产品以备持久战。目前中国的大豆库存超过以往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数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他上个月在Truth Social上宣称,北京方面“担心其大豆短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中国飞速增长的需求,美国农户将成百上千万英亩的种植小麦等作物的土地改为种植大豆。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2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几乎增长了40%。种子公司、农药公司、谷物贸易商和铁路公司投入巨资用于培育新的种子品种,建造大豆压榨和处理成豆油的生产线,并增加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铁路和港口运力以便将作物运往中国。过去十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增长了50%。
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骤减,给美国农民带来毁灭性打击。美国政府总共向农民发放了约230亿美元补偿。虽然出口在随后几年有所恢复,但中国正逐步将美国农民排挤出局。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巴西,加大了对后者广阔的农业腹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港口、铁路和筒仓方面投入巨资,用于从巴西运输农作物。去年,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量中占比70%,是15年前的两倍。
中国国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Cofco)正在巴西大西洋沿岸开发一个用于大豆和玉米出口的大型港口码头。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采购近1,000节铁路货运车厢,用于将农作物从巴西乡村运往港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还同比增加了阿根廷大豆的进口量,从乌拉圭的进口量增加了两倍。
粮食安全仍是中国领导人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在肉类和植物油等重要食品上依赖进口,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大幅提高国内大豆产量,但收效甚微。由于要与来自巴西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竞争,即便是大规模补贴也不足以说服许多农民改种大豆。
中国政府还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包括推动养猪户减少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
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之一牧原集团(Muyuan Foods)表示,新的营养技术使该公司在2024年将豆粕在猪饲料总量中的占比降至7%左右,而行业标准约为10-17%。该公司去年销售了超过7,000万头猪。牧原集团在行业内分享了饲料配方,称这让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普遍减少。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他们正在减少新机械和化肥的采购。行业组织向华盛顿的议员施压,要求寻找新出口市场,并扩大柴油中混合的豆油用量。种植户呼吁在美国国内开发大豆油籽的新用途,例如使用更多大豆沥青铺设道路。
“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在艾奥瓦州中北部拥有近1,000英亩土地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户安迪·希尔(Andy Hill)说。
多年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买主,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喜欢上了猪肉和禽肉,而豆粕是喂养禽畜的饲料之一。美国农户迅速抓住机会,从中国巨大的需求中获利。
但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中国买家没有订购任何美国大豆,而是转向巴西供应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Jim Sutter)说,去年此时,美国大豆种植户已经接到来自中国买家的大量采购订单。
今年早些时候,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与中国爆发贸易战。中国谈判代表曾暗示,作为旨在结束贸易战的谈判的一部分,中国可以考虑购买更多美国大豆。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坚持美国必须首先撤销因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而对其加征的20%关税。但美国方面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中国采取严厉措施打击用于生产芬太尼的化学品贸易。
中国过去也曾利用关键产品向美国施压。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切断了对制造汽车、电子产品和防务设备至关重要的稀土供应。在遭到美国商界强烈抗议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做出让步,放松了对部分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管制。
这一次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美国农民,他们每年种植的大豆超过40亿蒲式耳,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远超其他国家。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近130亿美元的大豆,20年前约为20亿美元。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最近举行的一场农展会上,肯塔基州大豆种植户、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会长凯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造成的缺口。农作物价格因此下跌。
拉格兰说:“我们有许多农户挺不过这一关。”农业组织正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为农民提供救助。根据联邦政府数据,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种植户每英亩将损失约100美元。
中国方面表示,美国农民正在为本国政府的对抗性贸易策略承受池鱼之殃。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8月份的一次美国大豆行业会议上说:“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
中国一直在积极储备农产品以备持久战。目前中国的大豆库存超过以往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数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他上个月在Truth Social上宣称,北京方面“担心其大豆短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中国飞速增长的需求,美国农户将成百上千万英亩的种植小麦等作物的土地改为种植大豆。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2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几乎增长了40%。种子公司、农药公司、谷物贸易商和铁路公司投入巨资用于培育新的种子品种,建造大豆压榨和处理成豆油的生产线,并增加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铁路和港口运力以便将作物运往中国。过去十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增长了50%。
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骤减,给美国农民带来毁灭性打击。美国政府总共向农民发放了约230亿美元补偿。虽然出口在随后几年有所恢复,但中国正逐步将美国农民排挤出局。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巴西,加大了对后者广阔的农业腹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港口、铁路和筒仓方面投入巨资,用于从巴西运输农作物。去年,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量中占比70%,是15年前的两倍。
中国国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Cofco)正在巴西大西洋沿岸开发一个用于大豆和玉米出口的大型港口码头。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采购近1,000节铁路货运车厢,用于将农作物从巴西乡村运往港口。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还同比增加了阿根廷大豆的进口量,从乌拉圭的进口量增加了两倍。
粮食安全仍是中国领导人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在肉类和植物油等重要食品上依赖进口,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大幅提高国内大豆产量,但收效甚微。由于要与来自巴西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竞争,即便是大规模补贴也不足以说服许多农民改种大豆。
中国政府还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包括推动养猪户减少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
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之一牧原集团(Muyuan Foods)表示,新的营养技术使该公司在2024年将豆粕在猪饲料总量中的占比降至7%左右,而行业标准约为10-17%。该公司去年销售了超过7,000万头猪。牧原集团在行业内分享了饲料配方,称这让猪饲料中的大豆用量普遍减少。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他们正在减少新机械和化肥的采购。行业组织向华盛顿的议员施压,要求寻找新出口市场,并扩大柴油中混合的豆油用量。种植户呼吁在美国国内开发大豆油籽的新用途,例如使用更多大豆沥青铺设道路。
“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在艾奥瓦州中北部拥有近1,000英亩土地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户安迪·希尔(Andy Hill)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