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9-04 07:42
金融

货币:钱是什么?

徐瑾:无论香臭,货币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理解货币,才能捍卫财富。货币是万物,金融实质在于货币流转。货币的本质是债,也是信用。
美元货币:钱是什么?
徐瑾


要开始货币的旅途,必须知道起点和终点是什么,离不开一个基本点,那就是货币的定义,理解货币为何?

货币是经济运转的必须

说起货币,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钱嘛。其实从功能而言,货币远比钱更复杂,教科书上一般有价值尺度、流动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存等定义,也有人总结了通用性耐用性便捷性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货币熟悉又陌生。一方面,货币就是你每天都在用的钱,但另一方面,钱或者现金,其实不等于货币。确实,即使我们每天都在和货币打交道,货币还是足够难解。《徐瑾经济人》一位读者,就曾不无困惑地如是发问,“我一直困惑我手里的这张纸,它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应商品与服务的,如何决定很多人的命运的。”更不用说,在数字货币时代,也许完全不需要纸,轻松敲几下键盘,甚至一行代码,货币就凭空出现了。

我们常说货币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是经济运转的必须。古老的《圣经》,说的是“贪财为万恶之源”,可见货币只是工具。古罗马荒唐的皇帝尼禄折腾之后,罗马弗拉维王朝的第一任皇帝维斯帕先为了挽救帝国财政,不惜对尿液征税——因为当时尿液含有氨,可以清洁衣物,是当时漂洗行业的必不可少的原料。面对儿子的不嫌弃,他抓起一把钱,叫嚷着说“钱没有臭味“,后人也将这句话引申为”钱没有香臭“。

无论香臭,货币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对于货币理解的困难,并不影响大众对于货币的好奇与探究,中国人也不例外。经过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大家也很渴望了解货币。可以说,中国民间对于经济知识的空白与饥渴,多少也投射到对于货币的集体关注之上。其中,一部名为《货币》的纪录片,算得上国人创作的佳品。这个纪录片导演李成才,是我的朋友,他应该是国内财经类纪录片最好的导演之一。在这部纪录片开始,曾经如是不失文艺地给货币下定义,货币到底什么?“她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泥板,她是黄河远古文明用于交易的贝壳,她是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的黄金,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老银行家族的徽章。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陌生的——她,就是货币。”

确实,从泥板到香烟,从贝壳到胡椒,从金银到石头,世界上无数东西曾经作为货币出现。意大利经济史学者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就指出中世纪食物支付比例之高,谷物、鸡蛋、葡萄酒、布料、香料甚至劳动都可以用作偿还债务。即使“交易手段”有时候是钱币(coin),但这也不过是数百种可能交易的一种,食品、香料、布料、珠宝、动物等等“可欲的商品”(merce placibile)都可以被视为潜在的交易手段,或者说,货币。“当时的欧洲人来说,钱币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其他商品更能算作货币。”但是伴随着经济的进步,灵活的货币的优势逐步凸显,最终勾连了整个欧洲。货币与“围绕欧洲的海岸线、纵横交错的河道以及运输和驮畜通道构成的活跃的流通”,使得欧洲成为一个物质和地理整体。

也正因此,学者阿莉西亚•希门尼斯(Alicia Jiménez)强调,货币几乎可以由一个特定的社会所认同的任何物品来代表,她列举了人类历史中不同情况——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货币是金银条;在公元11—17世纪的东南亚,货币又是铸锭,在大家熟悉的宋朝,货币又化身纸币;当然,货币在19世纪,也可以是埃塞俄比亚的盐币或者新不列颠的坦布贝壳,或者所罗门群岛的羽毛。

金融的实质在于货币的流转

换而言之,货币是万物,货币是象征。所以,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简单,可以说令人着迷,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以至于,文笔出众的经济学大师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曾经调侃说,所有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都“矛盾百出”。事实上,货币不仅和富人有关,也关系穷人,不仅能操纵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主宰国家的前途。货币是人造的神迹,也是世界的隐形血脉。金融的实质在于货币的流转,与文明传承共舞。

要回答货币是什么,我们可能需要借助历史,去看看货币的起源。“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如此解读货币的起源。古代贝壳当货币,以乌龟为宝物,而大家知道殷商因为用用乌龟壳占卜,所以珍视乌龟;周代又把货币叫做“泉”,显然有寓意货币如水流动,后代也有用“泉货”代表货币。到了秦朝,就发行金属铸造的钱币而不用贝。无论贝壳还是泉,暗示货币或多或少依赖于流动,这点很有意义。不得不补充一点,和货币密切相关金融这个词是很晚近才出现的,迟至晚清才诞生,最早来自明治时代的日语,有“金钱融通”的意思。

可见,中国老祖宗其实很机智,很早认识货币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汉代的《汉书•食货志》已经这样说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其中的货,就是货币,“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货币是生民之本。而“富民之本,在于食货”“厥初生民,食货惟先”等说法,在历朝历代文献之中也屡见不鲜。

可见,从古到今,货币一直存在,不仅今天有,过去也有。国学大师钱穆强调货币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城乡如何联络,农商如何交流是一大问题,其中货币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早期的货币是黄金与钱币,至清代一直盛行。”其实黄金在市面流通并不多见。按照经济学家千家驹的看法,货币的货与币是两种东西,在周礼之中写过九贡,货贡指珠贝,币贡指皮帛,而这些物件在不同时间都曾作为货币流行过。从货的古老写法来看,货币就是被认为是北和贝的组合,而贝在不同文明都有曾被认为早期货币的始祖。货这一造字还是比较形象,《说文解字》也说,“货者,化也。变化反易之物。”

到了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功能的定义通常有三种: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手段,最多再加上一个支付清算。基本上,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交易媒介定义为货币最重要的功能。甚至经济学家讲述货币故事时,绝大多数以幻想的以物易物世界作为开头,比如,你给我一个土豆,我给你一个钱币。

看起来,无论中国古人的造字,还是后代的教科书,都在说一件事,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认知,那就是货币起源于交换。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也是这样观点。他就认为,货币是以物易物的一种简化,尤其是金银等贵金属。他曾经这样说,“假如他用以交易的物品,不是牲畜,而是金属,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他可只按照他目前的需要,分割相当分量的金属,来购买价值相当的物品。”

可以说,亚当•斯密开启了经济学家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认为货币起源于以物易物。之后,不少经济学家以及教科书,都言之凿凿地断言交易行为发生之后,必然产生货币。这一观点看似正统,却也引发一些争议。问题在于,人类的交易行为如何起源?是否一开始就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呢?这种看法很符合逻辑,但是是否符合现实呢?

中国关于交换的记载很早,可见于神农氏时期,《周易》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行为,是一种交换还是一种馈赠呢?货币在其中起多少作用?对此,人类学家可能并不同意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最先出现的是一种近乎礼物的馈赠。比如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对于各种大家习以为常货币起源于交换的故事,就提出一个问题,说这些故事都不像真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怎么会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开办一家杂货店?他如何进货?如何安排这个幻想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我们在讨论穴居人、太平洋岛民,还是美国的边疆居民?”

类似的,日本文化学者松冈正刚也考据指出,“币”字最基本内涵就是对神明的供奉之物,所以不仅大米、酒、鱼肉、衣服等贡品可以被当作“币”,而且包裹这些物品的布与树枝也被当做货币,甚至直接演变为用象征意义的货币来供奉,“布也逐渐演变成了纸,到了最后,就只剩下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币帛来供奉神灵”。在印度古典交易之中,也出现类似的理念,《百道梵书》就说过,“每个人都背负着债务降生——神明、圣人、父辈和其他人都是债主。”

从人际关系的馈赠到人神之间献祭还债,都不能简单等同于物物交换,而更接近于“债”。经济学关于货币最早源于交易的论点,可能并不符合现实。剑桥大学卡罗琳•汉弗里(Caroline Humphrey,1985)的研究,也指出一个关键,“从来没有人描述过纯粹的以物易物经济的例子,更不用说货币从中诞生的过程。”

这么说来,即使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论断未必全都准确。对比之下,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比较善于讲故事。他引用一个人类学案例,用最形象的方法,来说明什么是货币。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人口只有5000到6000人,叫雅浦岛(Yap)。岛上没有金属,唯一的资源就是石头,在消费中他们支付石轮—— 一种当地人叫做费(Fei)的媒介。费是什么呢?来自离雅浦岛400里的另外一个岛上,是石灰石。

我的天,你知道直径和成人差不多一样的石灰石可不轻。所以,交易结束之后,往往不移动笨重的“费”,而让它留在原处。甚至,费上连标志也懒得作。据说,岛上某家人,曾经试图运回非常巨大的“费”,但是却在靠岸时候,一不小心,沉入海底。你可能觉得,这可惨了,万贯家财就这样毁于一旦,但是这件事偏偏对那家人没啥影响,当地人还是觉得他们拥有那块“费”,这家人呢,据说还是被认为岛上最富有的人。

大部分现代世界的人,听完这个岛上的人这样行径,第一印象都会认为这个小岛的人很奇怪,甚至可以说愚蠢或者落后。但是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反思一点,小岛居民的恰恰是和都市人群没多大区别,他们的行为只是更生动地揭示了货币的本质,那就是信用,别人觉得你有,你就有,哪怕你没有。所以,货币的本质,就是大家基于信用共同并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换句话说,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货币体系的基础,也许在当地人眼中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在别的国家或者在别的观念里看起来,说不定很荒诞,甚至就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货币就是信用,而信用也是货币

种种关于货币的相对讨论,谁对谁错可能都难以断言,这都是人类知识与智力探索的边界。我认为,从货币的理解,人类学家可能比经济学的角度更正确。那就是,货币起源于馈赠,而不是交换。在人类的起始阶段,人们并不易货,而是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在熟人环境中媒介是信用,而货币的本质进一步也可以归结于欠条。换而言之,货币最大的本质是信用,可以视为一种合约安排。

在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早,美索不达米亚人就用陶制筹码来记录各类合约。这不仅揭示人类在5000年前就有了金融安排,更揭示了货币价值正是基于共同体的信用认同。共同体有大有小,大到一国一大陆,小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小群体,某一社会货币体系基础很可能在另一种社会中看来完全虚妄,即甲之重金,很可能就是乙眼中的废物,而人们彼此都愿意为相信的一切埋单。了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之后,关于货币起源的经典说法就该有所修订。

英国作家笛福活跃在17世纪末与十八世纪早期,那正是英国金融大拓展的时代,英格兰银行以及国债等制度正是在当时成立发展。笛福不止一次谈过货币,也强调货币和信用之间密切关系,他认为信用是货币的“小妹”,“十分有用和尽职的仆人”,“在她大姐不在的情况下,只要有她的同意,能够断定是她的盟友,这位小妹便是个好帮手;她经常补货币的一时之缺,而且就像货币本身一样,能够完全满足一切贸易的目的;只有一个附带条件,她的大姐要不停地及时安抚她,与她待在一起,让她保持好心情;只要有一丁点儿失望,她就会愁眉不展,心生倦意,一脸不高兴,她会一走了之,好久不见人影。”

事实上,货币不仅和信用密不可分,而且货币就是信用,而信用也是货币。这初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但是你看看身边的生活案例,其实就理解这背后蕴含的审核道理。小时候发压岁钱,叔叔给你100块,看起来是白给的,但往往你家人也需要给叔叔的小孩你堂弟堂妹红包,而且大小一般差不多。到了成人世界,人情来往也是这样,今天搬家送多少,回头结婚送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本帐。当人类社会从小群落发展到大社会,货币的形式可能变了,不同货币面对的共同体有大有小,但是货币的本质没变。可以说,从太平洋小岛的石灰石,到今天的现金簿上写多少数字,其实就是“我欠你”多少的意思。人类货币体系,正是建立在信用之上。

可见,我们对货币有不少误解。今天澄清的一点,那就是对货币最为重要的误解,是什么?在传统经济学中,金融体系或者货币,仅被视为实体经济的面纱。甚至,货币的作用,也就是把产量转变成价值的翻译功能。这种认知显然不正确,货币的本质在于信用。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元货币:钱是什么?
2024-09-04 07:42
金融

货币:钱是什么?

徐瑾:无论香臭,货币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理解货币,才能捍卫财富。货币是万物,金融实质在于货币流转。货币的本质是债,也是信用。
徐瑾


要开始货币的旅途,必须知道起点和终点是什么,离不开一个基本点,那就是货币的定义,理解货币为何?

货币是经济运转的必须

说起货币,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钱嘛。其实从功能而言,货币远比钱更复杂,教科书上一般有价值尺度、流动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存等定义,也有人总结了通用性耐用性便捷性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货币熟悉又陌生。一方面,货币就是你每天都在用的钱,但另一方面,钱或者现金,其实不等于货币。确实,即使我们每天都在和货币打交道,货币还是足够难解。《徐瑾经济人》一位读者,就曾不无困惑地如是发问,“我一直困惑我手里的这张纸,它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应商品与服务的,如何决定很多人的命运的。”更不用说,在数字货币时代,也许完全不需要纸,轻松敲几下键盘,甚至一行代码,货币就凭空出现了。

我们常说货币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是经济运转的必须。古老的《圣经》,说的是“贪财为万恶之源”,可见货币只是工具。古罗马荒唐的皇帝尼禄折腾之后,罗马弗拉维王朝的第一任皇帝维斯帕先为了挽救帝国财政,不惜对尿液征税——因为当时尿液含有氨,可以清洁衣物,是当时漂洗行业的必不可少的原料。面对儿子的不嫌弃,他抓起一把钱,叫嚷着说“钱没有臭味“,后人也将这句话引申为”钱没有香臭“。

无论香臭,货币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对于货币理解的困难,并不影响大众对于货币的好奇与探究,中国人也不例外。经过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大家也很渴望了解货币。可以说,中国民间对于经济知识的空白与饥渴,多少也投射到对于货币的集体关注之上。其中,一部名为《货币》的纪录片,算得上国人创作的佳品。这个纪录片导演李成才,是我的朋友,他应该是国内财经类纪录片最好的导演之一。在这部纪录片开始,曾经如是不失文艺地给货币下定义,货币到底什么?“她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泥板,她是黄河远古文明用于交易的贝壳,她是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的黄金,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老银行家族的徽章。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陌生的——她,就是货币。”

确实,从泥板到香烟,从贝壳到胡椒,从金银到石头,世界上无数东西曾经作为货币出现。意大利经济史学者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就指出中世纪食物支付比例之高,谷物、鸡蛋、葡萄酒、布料、香料甚至劳动都可以用作偿还债务。即使“交易手段”有时候是钱币(coin),但这也不过是数百种可能交易的一种,食品、香料、布料、珠宝、动物等等“可欲的商品”(merce placibile)都可以被视为潜在的交易手段,或者说,货币。“当时的欧洲人来说,钱币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其他商品更能算作货币。”但是伴随着经济的进步,灵活的货币的优势逐步凸显,最终勾连了整个欧洲。货币与“围绕欧洲的海岸线、纵横交错的河道以及运输和驮畜通道构成的活跃的流通”,使得欧洲成为一个物质和地理整体。

也正因此,学者阿莉西亚•希门尼斯(Alicia Jiménez)强调,货币几乎可以由一个特定的社会所认同的任何物品来代表,她列举了人类历史中不同情况——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货币是金银条;在公元11—17世纪的东南亚,货币又是铸锭,在大家熟悉的宋朝,货币又化身纸币;当然,货币在19世纪,也可以是埃塞俄比亚的盐币或者新不列颠的坦布贝壳,或者所罗门群岛的羽毛。

金融的实质在于货币的流转

换而言之,货币是万物,货币是象征。所以,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简单,可以说令人着迷,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以至于,文笔出众的经济学大师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曾经调侃说,所有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都“矛盾百出”。事实上,货币不仅和富人有关,也关系穷人,不仅能操纵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主宰国家的前途。货币是人造的神迹,也是世界的隐形血脉。金融的实质在于货币的流转,与文明传承共舞。

要回答货币是什么,我们可能需要借助历史,去看看货币的起源。“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如此解读货币的起源。古代贝壳当货币,以乌龟为宝物,而大家知道殷商因为用用乌龟壳占卜,所以珍视乌龟;周代又把货币叫做“泉”,显然有寓意货币如水流动,后代也有用“泉货”代表货币。到了秦朝,就发行金属铸造的钱币而不用贝。无论贝壳还是泉,暗示货币或多或少依赖于流动,这点很有意义。不得不补充一点,和货币密切相关金融这个词是很晚近才出现的,迟至晚清才诞生,最早来自明治时代的日语,有“金钱融通”的意思。

可见,中国老祖宗其实很机智,很早认识货币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汉代的《汉书•食货志》已经这样说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其中的货,就是货币,“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货币是生民之本。而“富民之本,在于食货”“厥初生民,食货惟先”等说法,在历朝历代文献之中也屡见不鲜。

可见,从古到今,货币一直存在,不仅今天有,过去也有。国学大师钱穆强调货币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城乡如何联络,农商如何交流是一大问题,其中货币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早期的货币是黄金与钱币,至清代一直盛行。”其实黄金在市面流通并不多见。按照经济学家千家驹的看法,货币的货与币是两种东西,在周礼之中写过九贡,货贡指珠贝,币贡指皮帛,而这些物件在不同时间都曾作为货币流行过。从货的古老写法来看,货币就是被认为是北和贝的组合,而贝在不同文明都有曾被认为早期货币的始祖。货这一造字还是比较形象,《说文解字》也说,“货者,化也。变化反易之物。”

到了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功能的定义通常有三种: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手段,最多再加上一个支付清算。基本上,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交易媒介定义为货币最重要的功能。甚至经济学家讲述货币故事时,绝大多数以幻想的以物易物世界作为开头,比如,你给我一个土豆,我给你一个钱币。

看起来,无论中国古人的造字,还是后代的教科书,都在说一件事,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认知,那就是货币起源于交换。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也是这样观点。他就认为,货币是以物易物的一种简化,尤其是金银等贵金属。他曾经这样说,“假如他用以交易的物品,不是牲畜,而是金属,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他可只按照他目前的需要,分割相当分量的金属,来购买价值相当的物品。”

可以说,亚当•斯密开启了经济学家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认为货币起源于以物易物。之后,不少经济学家以及教科书,都言之凿凿地断言交易行为发生之后,必然产生货币。这一观点看似正统,却也引发一些争议。问题在于,人类的交易行为如何起源?是否一开始就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呢?这种看法很符合逻辑,但是是否符合现实呢?

中国关于交换的记载很早,可见于神农氏时期,《周易》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行为,是一种交换还是一种馈赠呢?货币在其中起多少作用?对此,人类学家可能并不同意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最先出现的是一种近乎礼物的馈赠。比如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对于各种大家习以为常货币起源于交换的故事,就提出一个问题,说这些故事都不像真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怎么会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开办一家杂货店?他如何进货?如何安排这个幻想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我们在讨论穴居人、太平洋岛民,还是美国的边疆居民?”

类似的,日本文化学者松冈正刚也考据指出,“币”字最基本内涵就是对神明的供奉之物,所以不仅大米、酒、鱼肉、衣服等贡品可以被当作“币”,而且包裹这些物品的布与树枝也被当做货币,甚至直接演变为用象征意义的货币来供奉,“布也逐渐演变成了纸,到了最后,就只剩下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币帛来供奉神灵”。在印度古典交易之中,也出现类似的理念,《百道梵书》就说过,“每个人都背负着债务降生——神明、圣人、父辈和其他人都是债主。”

从人际关系的馈赠到人神之间献祭还债,都不能简单等同于物物交换,而更接近于“债”。经济学关于货币最早源于交易的论点,可能并不符合现实。剑桥大学卡罗琳•汉弗里(Caroline Humphrey,1985)的研究,也指出一个关键,“从来没有人描述过纯粹的以物易物经济的例子,更不用说货币从中诞生的过程。”

这么说来,即使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论断未必全都准确。对比之下,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比较善于讲故事。他引用一个人类学案例,用最形象的方法,来说明什么是货币。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人口只有5000到6000人,叫雅浦岛(Yap)。岛上没有金属,唯一的资源就是石头,在消费中他们支付石轮—— 一种当地人叫做费(Fei)的媒介。费是什么呢?来自离雅浦岛400里的另外一个岛上,是石灰石。

我的天,你知道直径和成人差不多一样的石灰石可不轻。所以,交易结束之后,往往不移动笨重的“费”,而让它留在原处。甚至,费上连标志也懒得作。据说,岛上某家人,曾经试图运回非常巨大的“费”,但是却在靠岸时候,一不小心,沉入海底。你可能觉得,这可惨了,万贯家财就这样毁于一旦,但是这件事偏偏对那家人没啥影响,当地人还是觉得他们拥有那块“费”,这家人呢,据说还是被认为岛上最富有的人。

大部分现代世界的人,听完这个岛上的人这样行径,第一印象都会认为这个小岛的人很奇怪,甚至可以说愚蠢或者落后。但是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反思一点,小岛居民的恰恰是和都市人群没多大区别,他们的行为只是更生动地揭示了货币的本质,那就是信用,别人觉得你有,你就有,哪怕你没有。所以,货币的本质,就是大家基于信用共同并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换句话说,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货币体系的基础,也许在当地人眼中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在别的国家或者在别的观念里看起来,说不定很荒诞,甚至就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货币就是信用,而信用也是货币

种种关于货币的相对讨论,谁对谁错可能都难以断言,这都是人类知识与智力探索的边界。我认为,从货币的理解,人类学家可能比经济学的角度更正确。那就是,货币起源于馈赠,而不是交换。在人类的起始阶段,人们并不易货,而是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在熟人环境中媒介是信用,而货币的本质进一步也可以归结于欠条。换而言之,货币最大的本质是信用,可以视为一种合约安排。

在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早,美索不达米亚人就用陶制筹码来记录各类合约。这不仅揭示人类在5000年前就有了金融安排,更揭示了货币价值正是基于共同体的信用认同。共同体有大有小,大到一国一大陆,小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小群体,某一社会货币体系基础很可能在另一种社会中看来完全虚妄,即甲之重金,很可能就是乙眼中的废物,而人们彼此都愿意为相信的一切埋单。了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之后,关于货币起源的经典说法就该有所修订。

英国作家笛福活跃在17世纪末与十八世纪早期,那正是英国金融大拓展的时代,英格兰银行以及国债等制度正是在当时成立发展。笛福不止一次谈过货币,也强调货币和信用之间密切关系,他认为信用是货币的“小妹”,“十分有用和尽职的仆人”,“在她大姐不在的情况下,只要有她的同意,能够断定是她的盟友,这位小妹便是个好帮手;她经常补货币的一时之缺,而且就像货币本身一样,能够完全满足一切贸易的目的;只有一个附带条件,她的大姐要不停地及时安抚她,与她待在一起,让她保持好心情;只要有一丁点儿失望,她就会愁眉不展,心生倦意,一脸不高兴,她会一走了之,好久不见人影。”

事实上,货币不仅和信用密不可分,而且货币就是信用,而信用也是货币。这初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但是你看看身边的生活案例,其实就理解这背后蕴含的审核道理。小时候发压岁钱,叔叔给你100块,看起来是白给的,但往往你家人也需要给叔叔的小孩你堂弟堂妹红包,而且大小一般差不多。到了成人世界,人情来往也是这样,今天搬家送多少,回头结婚送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本帐。当人类社会从小群落发展到大社会,货币的形式可能变了,不同货币面对的共同体有大有小,但是货币的本质没变。可以说,从太平洋小岛的石灰石,到今天的现金簿上写多少数字,其实就是“我欠你”多少的意思。人类货币体系,正是建立在信用之上。

可见,我们对货币有不少误解。今天澄清的一点,那就是对货币最为重要的误解,是什么?在传统经济学中,金融体系或者货币,仅被视为实体经济的面纱。甚至,货币的作用,也就是把产量转变成价值的翻译功能。这种认知显然不正确,货币的本质在于信用。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