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9-03 09:23
时政

乌克兰侵入俄罗斯领土,拥核国家不会遭到攻击的理论失效?

乌克兰不断试探着普京的红线,其攻入俄领土让外界重新审视冷战时期的核威慑理论。
俄乌战争乌克兰侵入俄罗斯的背后:秘密行动、闪电速度加电子干扰
Daniel Michaels


乌克兰攻入库尔斯克不仅是为反击俄罗斯入侵而采取的仓促之举,也标志着首次有一个已宣布拥核的国家面临另一个国家的入侵和占领。

数十年来,核升级理论一直假定拥核国家基本上不会受到攻击,因为侵略者要冒着引发世界末日的风险。包括以色列、伊朗、朝鲜和利比亚在内的相对较小国家之所以追求核武器,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阻止更大、装备更精良的对手发动攻击。

核大国之间有过冲突: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发生过边境摩擦。巴勒斯坦哈马斯(Hamas)武装分子去年10月冲进了以色列,而人们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但总的来说,毁灭的威胁保护了拥核国家免遭大规模攻击,并维护了它们之间的和平。

乌克兰不是核大国,军力也比俄罗斯弱,但基辅方面在三个多星期内成功控制了总面积近500平方英里的俄罗斯领土。这是一个惊人的转折。多年来,战略家们经常设想北约(NATO)国家在战斗中夺取俄罗斯的地盘,而没有想过一个陷入困境的弱国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西方领导人、军事思想家和核理论家正在思考,当前的事件是否可能导致俄罗斯升级行动以及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战争盘算。理论上的风险面临着现实世界的考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核武器在威慑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核理论,莫斯科方面只有在国家主权或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才会动用核武器。尽管乌克兰占领了俄罗斯的一大块领土,但双方似乎都不认为库尔斯克地区具有战略重要性,因此乌克兰的袭击虽然让克里姆林宫很尴尬,但看起来还没有越过俄罗斯的红线。

然而,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核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人真正知道俄罗斯的红线是什么,俄方从未给出任何精确的界线,”前苏联和俄罗斯军控谈判代表Nikolai Sokov说。“我们以后可能会发现,两个月前我们就已经越过了红线。” Sokov现在向西方军事领导人介绍俄罗斯的战略思维。

Sokov指出,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克里姆林宫和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似乎认为对他政权的威胁就是对俄罗斯的主权威胁。据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TASS)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Sergei Ryabkov)周日表示,克里姆林宫将根据对战争和西方角色的分析调整其核理论。这重申了普京已多次作出的承诺,并表明一些事件会影响对于威胁的考量。

对越过俄罗斯红线的担忧影响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对俄乌战争的方针。拜登不想让战争变成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因此在犹豫是否要向乌克兰提供后者一直恳求得到的武器,包括坦克、先进导弹和喷气式战斗机。基辅方面最终得到了大部分武器,乌克兰人及其西方支持者由此认为,普京的红线并非丝毫不可动摇。

乌克兰希望通过此次入侵库尔斯克表明,打破另一个禁忌也不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乌克兰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要说服白宫,允许乌方使用更致命、更精准的美国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

许多西方官员,尤其是美国和德国的官员,仍然较为谨慎,因为普京的行动很难预测。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冲突管理学教授Janice Gross Stein表示,俄罗斯红线的不确定性是“战略模糊的根本挑战”。她表示,试探底线并通过威胁或承诺克制来释放信号,形成了她所说的“操控不确定性的策略与减少不确定性的策略之间的较量”。

有关乌克兰进军库尔斯克会引发何种事件的研究不禁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当时“升级理论”(escalation theory)是一门炙手可热的研究。1949年,苏联研制出原子弹,比美国晚了四年,当时西方战略家们试图设想这种可怕的武器将如何用于实战。

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以及从1952年开始的热核武器带来的更大危险,促使人们创建了一个新研究领域——核威慑思维,并创建了支持相关研究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20世纪20年代开创,作为一种评估核边缘政策的方法而蓬勃发展。为了解决重大的未知问题,五角大楼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采用了“囚徒困境”等理论架构,来演绎美国和苏联在冲突情景中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反应。囚徒困境是指,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双方必须分别决定是否合作以实现互利。

1960年,理论家兼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在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文集《冲突战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中将这一分析系统化。该书为评估威慑和升级提供了一条思路。

核理论吸引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谢林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John Nash)的研究推动了升级理论的发展;他是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的主人公。

然而,制定核战略和确定对手的红线仍是一场高风险的懦夫博弈。

“这就像我们在黑暗中走向悬崖,”曾在兰德公司担任核风险评估员和美国情报官员的Christopher Chivvis说,“它就在某个地方。我们只是不知道它在哪里。”

自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普京已多次或明或暗地威胁要使用核武器。但早在10年前,俄罗斯夺取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就标志着冷战后侵略行为达到新的程度,促使升级理论的信奉者重新翻看他们的教科书。

大约六年前,瑞士圣加仑大学(University of St. Gallen)国际关系系主任、政治学教授James Davis意识到,核决策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逐渐淡出,但作为一种担忧又重回人们视野。他开始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其中包括一门名为“军备控制基础”的课程。

现在,他正重新评估一些长期存在的假设。

“我们一直认为核武器除了威慑之外没有其他用处,”他说,“我们真的不认为一个无核国家会入侵一个有核国家。”

在课堂之外,向公众传达升级理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更加令人困惑。有专家指出,75年的成功威慑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总能防止核战争。

“对于那些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信息传递任务,”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的Chivvis说,“你不想一直警告这件事,但你也不想说它不会发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俄乌战争乌克兰侵入俄罗斯的背后:秘密行动、闪电速度加电子干扰
2024-09-03 09:23
时政

乌克兰侵入俄罗斯领土,拥核国家不会遭到攻击的理论失效?

乌克兰不断试探着普京的红线,其攻入俄领土让外界重新审视冷战时期的核威慑理论。
Daniel Michaels


乌克兰攻入库尔斯克不仅是为反击俄罗斯入侵而采取的仓促之举,也标志着首次有一个已宣布拥核的国家面临另一个国家的入侵和占领。

数十年来,核升级理论一直假定拥核国家基本上不会受到攻击,因为侵略者要冒着引发世界末日的风险。包括以色列、伊朗、朝鲜和利比亚在内的相对较小国家之所以追求核武器,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阻止更大、装备更精良的对手发动攻击。

核大国之间有过冲突: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发生过边境摩擦。巴勒斯坦哈马斯(Hamas)武装分子去年10月冲进了以色列,而人们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但总的来说,毁灭的威胁保护了拥核国家免遭大规模攻击,并维护了它们之间的和平。

乌克兰不是核大国,军力也比俄罗斯弱,但基辅方面在三个多星期内成功控制了总面积近500平方英里的俄罗斯领土。这是一个惊人的转折。多年来,战略家们经常设想北约(NATO)国家在战斗中夺取俄罗斯的地盘,而没有想过一个陷入困境的弱国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西方领导人、军事思想家和核理论家正在思考,当前的事件是否可能导致俄罗斯升级行动以及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战争盘算。理论上的风险面临着现实世界的考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核武器在威慑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核理论,莫斯科方面只有在国家主权或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才会动用核武器。尽管乌克兰占领了俄罗斯的一大块领土,但双方似乎都不认为库尔斯克地区具有战略重要性,因此乌克兰的袭击虽然让克里姆林宫很尴尬,但看起来还没有越过俄罗斯的红线。

然而,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核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人真正知道俄罗斯的红线是什么,俄方从未给出任何精确的界线,”前苏联和俄罗斯军控谈判代表Nikolai Sokov说。“我们以后可能会发现,两个月前我们就已经越过了红线。” Sokov现在向西方军事领导人介绍俄罗斯的战略思维。

Sokov指出,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克里姆林宫和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似乎认为对他政权的威胁就是对俄罗斯的主权威胁。据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TASS)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Sergei Ryabkov)周日表示,克里姆林宫将根据对战争和西方角色的分析调整其核理论。这重申了普京已多次作出的承诺,并表明一些事件会影响对于威胁的考量。

对越过俄罗斯红线的担忧影响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对俄乌战争的方针。拜登不想让战争变成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因此在犹豫是否要向乌克兰提供后者一直恳求得到的武器,包括坦克、先进导弹和喷气式战斗机。基辅方面最终得到了大部分武器,乌克兰人及其西方支持者由此认为,普京的红线并非丝毫不可动摇。

乌克兰希望通过此次入侵库尔斯克表明,打破另一个禁忌也不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乌克兰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要说服白宫,允许乌方使用更致命、更精准的美国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

许多西方官员,尤其是美国和德国的官员,仍然较为谨慎,因为普京的行动很难预测。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冲突管理学教授Janice Gross Stein表示,俄罗斯红线的不确定性是“战略模糊的根本挑战”。她表示,试探底线并通过威胁或承诺克制来释放信号,形成了她所说的“操控不确定性的策略与减少不确定性的策略之间的较量”。

有关乌克兰进军库尔斯克会引发何种事件的研究不禁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当时“升级理论”(escalation theory)是一门炙手可热的研究。1949年,苏联研制出原子弹,比美国晚了四年,当时西方战略家们试图设想这种可怕的武器将如何用于实战。

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以及从1952年开始的热核武器带来的更大危险,促使人们创建了一个新研究领域——核威慑思维,并创建了支持相关研究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20世纪20年代开创,作为一种评估核边缘政策的方法而蓬勃发展。为了解决重大的未知问题,五角大楼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采用了“囚徒困境”等理论架构,来演绎美国和苏联在冲突情景中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反应。囚徒困境是指,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双方必须分别决定是否合作以实现互利。

1960年,理论家兼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在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文集《冲突战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中将这一分析系统化。该书为评估威慑和升级提供了一条思路。

核理论吸引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谢林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John Nash)的研究推动了升级理论的发展;他是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的主人公。

然而,制定核战略和确定对手的红线仍是一场高风险的懦夫博弈。

“这就像我们在黑暗中走向悬崖,”曾在兰德公司担任核风险评估员和美国情报官员的Christopher Chivvis说,“它就在某个地方。我们只是不知道它在哪里。”

自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普京已多次或明或暗地威胁要使用核武器。但早在10年前,俄罗斯夺取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就标志着冷战后侵略行为达到新的程度,促使升级理论的信奉者重新翻看他们的教科书。

大约六年前,瑞士圣加仑大学(University of St. Gallen)国际关系系主任、政治学教授James Davis意识到,核决策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逐渐淡出,但作为一种担忧又重回人们视野。他开始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其中包括一门名为“军备控制基础”的课程。

现在,他正重新评估一些长期存在的假设。

“我们一直认为核武器除了威慑之外没有其他用处,”他说,“我们真的不认为一个无核国家会入侵一个有核国家。”

在课堂之外,向公众传达升级理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更加令人困惑。有专家指出,75年的成功威慑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总能防止核战争。

“对于那些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信息传递任务,”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的Chivvis说,“你不想一直警告这件事,但你也不想说它不会发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