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6-13 08:37
社会与生活

保安崛起,精英退场

刘远举:国家间的竞争已经变为底线的竞争。谁的精英还剩得多,谁的专业领域被民粹侵蚀得少,谁就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清醒。
经济分析师称中国全面行动计划可能在两到四周内加速推进,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刘远举


前几天,上海某公园,一个保安制止一个年轻人读外国诗歌。他质问年轻人道:“中国人为什么要读外国诗?中国五千年文化没有诗了吗?”这位保安还说:“为什么不宣传中国的正能量?喜欢国外的诗可以在家里读,不要跑到外面来宣传”。

年轻人在一旁弱弱地辩解。其实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年轻人只需告诉保安:这是普希金的诗,他是伟大的战斗民族。这时,一切极端民族主义的排外都会烟消云散,保安一定不会再多说什么。

保安当然没有权力去管别人读什么。这种义和团式的排外,当然也是错的。这无需赘述。真正的问题在于: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很多人觉得痛心:这可是上海啊。

前几年,人们领教过这种赋权。一个保安、物业就能决定一个人的自由,这或是一种余波。现在保安又觉得自己有了权力。很多人称之为权力幻觉。但我认为这不是幻觉。他的确有了权力。

后续他可能会被告诫,可能连告诫都没有,但不会被辞退。因为辞退他,会有很多人支持他,单位会面临舆论压力。此前辅警违规欺负在日本风情街穿和服的女孩,最后也不了了之。

能侵犯他人而无后果,这就是权力。能勒令他人脱下衣服,限制他人读诗的自由,而不用负责,没有后果。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权力呢?所以,是的,这个保安的确被赋予了制止读外国诗的权力。

保安在短视频的信息茧房里,觉得世界已经变了,他有了权力。世界的确变了。世界之所以变,不是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保安这样的人上网了,他们的声音变大了,而是因为精英退场了。

这就像学生虽比老师多,但总是老师教学生。只有当老师闭嘴,学生才能教训老师。当老师闭嘴,相对论自然就是错的。这段历史还不远。

人的人格当然是平等的,但知识、见识的确能分高低。村口一字不识的老农,说村里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他肯定是不服气的——“我苦读16年,就为了听你老农训吗?”但这个大学生,同样会在网上骂专家都在胡说八道——“专家研究30年,最终还得向群众低头”。

媒体、自媒体都加入了这场狂欢,让精英退场。最初,是社科人文的意见领袖退让了。现在技术精英也开始退让。转基因专家退场了。丘成桐退场了。登月院士欧阳自远退场了。研究古希腊史的专家退场了。

精英退场,保安崛起,绝非仅仅在网上。“报纸比外交部调子高一些,群众比报纸调子高一些”,是传统。但时代变了,当年的锚,已拉不住当下的群众。如今的群众,已然不是当年的群众。当年的群众,不知旅游为何物,有收音机就是富裕,发声的唯一渠道是群众来信。

如今,群众遍布全球,可以在日本撒尿,可以在社交媒体集结,可以把发声变为一种生意。于是,群众在不同博主发出来的,但却一模一样的“我站在中日边境,解放军赶来保护我们”的视频下,疯狂点赞、集结。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们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让精英退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精英的观念。

于是,本来很正常的、每年都有的小麦青储,却陷入一片“卖国”声中,被相关部门发文禁止,专家和官员退让了。于是,转基因几乎不再被政策提及。于是,中日韩首脑握手,在社交媒体中让位于“铁头撒尿”。于是,英语越来越少,古文越来越多。于是,用来迎合群众的误导翻译,成了智囊专家的论据。所以,不要觉得保安是茶杯里的风波,他是时间洪流中扇动翅膀的蝴蝶。

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崛起,会让所有国家陷入更加民粹的状态。各种政治正确借助民粹的数量优势,侵入专业领域。有些国家,基于历史有民粹蓄水池:小到社区话题、堕胎,大到枪支、性别、种族。蓄水池吸引了精力,然后把外交、经济、战略这些专业领域,留给精英。

然而,保安不关心自己的小区、退休金、医保,他知道关心了也没用。他转而关心宏大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那些三分钟的视频,让他觉得自己懂了一切。

某种程度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是精英引领。如今,精英退场,保安主导。于是,国家间的竞争,变为底线的竞争。谁的精英还剩得多,谁的专业领域被民粹侵蚀得少,谁就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清醒。

胡锡进曾在评论我一篇文章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恶意构陷之外,还有许多属于言论自由的网上情绪,怎么管?”借此我回答一下。学生激动,是因为老师退场。解决办法是让精英回来。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胡锡进也即将(正在)退场。其实胡锡进也有精英媒体人的底色,现在被称为“古墓”的那种底色。遗憾的是,这正是他即将退场的原因。

1983年国庆,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弹指一挥,四十年后,中年保安登场,怒斥年轻人读外国诗。

今夕何夕?将趋何夕?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经济分析师称中国全面行动计划可能在两到四周内加速推进,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2024-06-13 08:37
社会与生活

保安崛起,精英退场

刘远举:国家间的竞争已经变为底线的竞争。谁的精英还剩得多,谁的专业领域被民粹侵蚀得少,谁就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清醒。
刘远举


前几天,上海某公园,一个保安制止一个年轻人读外国诗歌。他质问年轻人道:“中国人为什么要读外国诗?中国五千年文化没有诗了吗?”这位保安还说:“为什么不宣传中国的正能量?喜欢国外的诗可以在家里读,不要跑到外面来宣传”。

年轻人在一旁弱弱地辩解。其实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年轻人只需告诉保安:这是普希金的诗,他是伟大的战斗民族。这时,一切极端民族主义的排外都会烟消云散,保安一定不会再多说什么。

保安当然没有权力去管别人读什么。这种义和团式的排外,当然也是错的。这无需赘述。真正的问题在于: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很多人觉得痛心:这可是上海啊。

前几年,人们领教过这种赋权。一个保安、物业就能决定一个人的自由,这或是一种余波。现在保安又觉得自己有了权力。很多人称之为权力幻觉。但我认为这不是幻觉。他的确有了权力。

后续他可能会被告诫,可能连告诫都没有,但不会被辞退。因为辞退他,会有很多人支持他,单位会面临舆论压力。此前辅警违规欺负在日本风情街穿和服的女孩,最后也不了了之。

能侵犯他人而无后果,这就是权力。能勒令他人脱下衣服,限制他人读诗的自由,而不用负责,没有后果。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权力呢?所以,是的,这个保安的确被赋予了制止读外国诗的权力。

保安在短视频的信息茧房里,觉得世界已经变了,他有了权力。世界的确变了。世界之所以变,不是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保安这样的人上网了,他们的声音变大了,而是因为精英退场了。

这就像学生虽比老师多,但总是老师教学生。只有当老师闭嘴,学生才能教训老师。当老师闭嘴,相对论自然就是错的。这段历史还不远。

人的人格当然是平等的,但知识、见识的确能分高低。村口一字不识的老农,说村里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他肯定是不服气的——“我苦读16年,就为了听你老农训吗?”但这个大学生,同样会在网上骂专家都在胡说八道——“专家研究30年,最终还得向群众低头”。

媒体、自媒体都加入了这场狂欢,让精英退场。最初,是社科人文的意见领袖退让了。现在技术精英也开始退让。转基因专家退场了。丘成桐退场了。登月院士欧阳自远退场了。研究古希腊史的专家退场了。

精英退场,保安崛起,绝非仅仅在网上。“报纸比外交部调子高一些,群众比报纸调子高一些”,是传统。但时代变了,当年的锚,已拉不住当下的群众。如今的群众,已然不是当年的群众。当年的群众,不知旅游为何物,有收音机就是富裕,发声的唯一渠道是群众来信。

如今,群众遍布全球,可以在日本撒尿,可以在社交媒体集结,可以把发声变为一种生意。于是,群众在不同博主发出来的,但却一模一样的“我站在中日边境,解放军赶来保护我们”的视频下,疯狂点赞、集结。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们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让精英退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精英的观念。

于是,本来很正常的、每年都有的小麦青储,却陷入一片“卖国”声中,被相关部门发文禁止,专家和官员退让了。于是,转基因几乎不再被政策提及。于是,中日韩首脑握手,在社交媒体中让位于“铁头撒尿”。于是,英语越来越少,古文越来越多。于是,用来迎合群众的误导翻译,成了智囊专家的论据。所以,不要觉得保安是茶杯里的风波,他是时间洪流中扇动翅膀的蝴蝶。

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崛起,会让所有国家陷入更加民粹的状态。各种政治正确借助民粹的数量优势,侵入专业领域。有些国家,基于历史有民粹蓄水池:小到社区话题、堕胎,大到枪支、性别、种族。蓄水池吸引了精力,然后把外交、经济、战略这些专业领域,留给精英。

然而,保安不关心自己的小区、退休金、医保,他知道关心了也没用。他转而关心宏大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那些三分钟的视频,让他觉得自己懂了一切。

某种程度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是精英引领。如今,精英退场,保安主导。于是,国家间的竞争,变为底线的竞争。谁的精英还剩得多,谁的专业领域被民粹侵蚀得少,谁就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清醒。

胡锡进曾在评论我一篇文章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恶意构陷之外,还有许多属于言论自由的网上情绪,怎么管?”借此我回答一下。学生激动,是因为老师退场。解决办法是让精英回来。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胡锡进也即将(正在)退场。其实胡锡进也有精英媒体人的底色,现在被称为“古墓”的那种底色。遗憾的是,这正是他即将退场的原因。

1983年国庆,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弹指一挥,四十年后,中年保安登场,怒斥年轻人读外国诗。

今夕何夕?将趋何夕?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