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1-19 20:18
时政

从“有为”政府到“顺势而为”政府

郑志刚:在全新的直播电商时代,我们的政府不必期待多“有为”,能够做到“顺势而为”就已难能可贵。“顺势而为”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有为”。
带不动货的明星,正在批量逃离直播间
郑志刚

■曾几何时,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笔下,政府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不时提醒居民“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守夜人”。只有在居民房屋不小心“走水”(失火)时,政府才会派上角色,组织大家帮助灭火。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有为”成为中文语境中政府的标准定语。原本与“有所不为”挨得更近的“有(所)为”现在似乎离“政府”这一词更近。大凡有“政府”字眼出现的地方,必然会顺带着“有为”。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的很多主流经济学家自然功不可没。

发生在2024年岁末年初的几件事促使我思考,也许是我们的政府角色转变的时候了,即使我们的政府不能回到亚当•斯密笔下的“守夜人”,也许至少应该从所谓的“有为”政府转变为“顺势而为”政府。在这个时代,只有“顺势而为”,政府也许才会变得真的“有为”。

第一件事是从淄博的烧烤到哈尔滨的冰雪,谁都不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这绝不是靠有为政府计划所能预知的。

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相当于四个三亚的旅游收入体量。面对“投资不出山海关”的窘况,和三亚市一定程度已经成为“黑龙江三亚市”的事实,对于“尔滨”成为这个冬天的头号网红这一结果,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这绝不可能是政府官员能事先预知的。

而哈尔滨地方政府,尤其是文旅部门也许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财经》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哈尔滨政府在这个冬天表现出 “讨好型人格”让很多外地游客和网友感到意外。政府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和市民自己动了起来”。

第二件事是陈东升、张维迎、冯仑、刘永好等一干商界学界大佬参访新东方和东方甄选,学习“网红经济”,连市场嗅觉最为灵敏的商界大佬都在俯身学习,我们的政府没有理由不低下高贵的头。

我理解这些商界学界大佬参访新东方和东方甄选不是没有由头的。一个曾经发展如日中天的教培产业的领头雁,由于国家双减政策,遭遇灭顶之灾,把给学生上课用的课桌都捐出去了。但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没有气馁,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直播电商平台行业异军突起,成功实现转型。利用治理思维取代管理思维,东方甄选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化解了小作文事件引发的治理危机,而且纵深平台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流量。我有时在想,如果遭受外部政策冲击的不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而是其他一家企业(比如说国企,但细心的读者会十分肯定地说,那不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事实上,按照我的不成熟的理解(我对零售商业经营模式没有太多的研究),东方甄选在有意无意中迎合了互联网时代零售商业新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许我们可以把外出在超市面对真实商品自选购物理解为现代零售商业的传统模式,而把居家在手机APP下单购物理解为电商新的零售商业模式。电商的出现解决了不得不外出“耗力”的问题,但面对APP提供的琳琅满目的选择菜单,我们似乎不仅没有解决“耗时”的问题,反而内心变得无比困惑和纠结。而在下单之后,我们还可能不得不面对退货换货等售后服务环节的无奈。

而直播电商平台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解决选择困惑的问题。面对你建立信任的网红推荐的你需要,甚至不需要的商品,你会果断下单。从网红的讲解中,你不仅轻松选择了你中意的商品,而且满足了社交和学习等诸多欲望。我理解,这是直播电商平台以及红网经济流行深层次的原因。在上述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把直播电商平台理解为零售商业一场新的革命。只不过,不幸的是,来源于草根,兴起于民间的直播电商平台从开始就与在中文语境中充满贬义的“带货”一词联系在一起,怎么看都像“下里巴人”,而不像“阳春白雪”。

面对疫情后的经济重振,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想到了新一轮的“四万亿”投资,并美其名曰为“新基建”,甚至由于担心一轮投资下去产能过剩会引发新一轮的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到了直接向居民发放消费券。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依靠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和民营经济的韧性在有意无意中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电商发展新的趋势和潮流。

因此,在围绕东方甄选转型的评论文章中(参见郑志刚,“东方甄选:从管理思维向治理思维的转变”,FT中文,2024年1月2日),我写下了这样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从最近媒体频频报道的东方甄选有声有色的团建活动中,我似乎再次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春天。第二句话是:中国多一些俞敏洪,中国经济就多一些希望。

发生在岁末年初的这两件事清晰地表明以下事实。第一,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政府表现“有为”通常的举措诸如扩展性财政货币政策变得无的放矢,我们甚至很难提前预判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如果说因为烧烤成为网红的淄博突如其来,时隔数月,冰雪的哈尔滨同样是一场意外。虽然我们目前不清楚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但有一点那是相当肯定的,那就是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网红。

第二,网红经济兴起于民间,扎根草根,借助直播平台,民众自发汇成消费洪流,对政府投资依赖很小。我们的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哀叹“消费的降级”,主张发起新一轮的新基建投资,建议发放消费券,各种经济刺激政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一直难以抑制持续下降的消费热情。然而当冰雪的“尔滨”成为这个冬季的头号网红时,没有人号召,这些南方的“小土豆们”不约而同地打开了捂了很久的羞涩的荷包。

什么是我们呼唤和期待已久的市场经济?直播电商平台支持的网红经济下,无数网红不会错过稍纵即逝的每一个热点,敏锐察觉消费需求变化,顺势引导,供给方则顺势而为,顺应需求变化。当无数陌生的消费者通过直播平台汇集在一起就会成为改变供求关系的市场力量。网红经济让我们很多人切身感受到市场经济的魅力。

在直播电商平台支持的网红经济中,我们的政府除了“顺势而为”,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看到,就连市场嗅觉敏锐的商界大佬都在俯身学习网红经济了,何况我们不得不依靠专家咨询决策,有时显得公文旅行,后知后觉的政府呢?

也许我们的政府确实到了转变角色的时候了。在全新的直播电商时代,我们的政府不必期待多“有为”,能够做到“顺势而为”就已难能可贵。“顺势而为”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有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带不动货的明星,正在批量逃离直播间
2024-01-19 20:18
时政

从“有为”政府到“顺势而为”政府

郑志刚:在全新的直播电商时代,我们的政府不必期待多“有为”,能够做到“顺势而为”就已难能可贵。“顺势而为”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有为”。
郑志刚

■曾几何时,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笔下,政府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不时提醒居民“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守夜人”。只有在居民房屋不小心“走水”(失火)时,政府才会派上角色,组织大家帮助灭火。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有为”成为中文语境中政府的标准定语。原本与“有所不为”挨得更近的“有(所)为”现在似乎离“政府”这一词更近。大凡有“政府”字眼出现的地方,必然会顺带着“有为”。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的很多主流经济学家自然功不可没。

发生在2024年岁末年初的几件事促使我思考,也许是我们的政府角色转变的时候了,即使我们的政府不能回到亚当•斯密笔下的“守夜人”,也许至少应该从所谓的“有为”政府转变为“顺势而为”政府。在这个时代,只有“顺势而为”,政府也许才会变得真的“有为”。

第一件事是从淄博的烧烤到哈尔滨的冰雪,谁都不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这绝不是靠有为政府计划所能预知的。

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相当于四个三亚的旅游收入体量。面对“投资不出山海关”的窘况,和三亚市一定程度已经成为“黑龙江三亚市”的事实,对于“尔滨”成为这个冬天的头号网红这一结果,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这绝不可能是政府官员能事先预知的。

而哈尔滨地方政府,尤其是文旅部门也许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财经》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哈尔滨政府在这个冬天表现出 “讨好型人格”让很多外地游客和网友感到意外。政府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和市民自己动了起来”。

第二件事是陈东升、张维迎、冯仑、刘永好等一干商界学界大佬参访新东方和东方甄选,学习“网红经济”,连市场嗅觉最为灵敏的商界大佬都在俯身学习,我们的政府没有理由不低下高贵的头。

我理解这些商界学界大佬参访新东方和东方甄选不是没有由头的。一个曾经发展如日中天的教培产业的领头雁,由于国家双减政策,遭遇灭顶之灾,把给学生上课用的课桌都捐出去了。但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没有气馁,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直播电商平台行业异军突起,成功实现转型。利用治理思维取代管理思维,东方甄选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化解了小作文事件引发的治理危机,而且纵深平台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流量。我有时在想,如果遭受外部政策冲击的不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而是其他一家企业(比如说国企,但细心的读者会十分肯定地说,那不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事实上,按照我的不成熟的理解(我对零售商业经营模式没有太多的研究),东方甄选在有意无意中迎合了互联网时代零售商业新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许我们可以把外出在超市面对真实商品自选购物理解为现代零售商业的传统模式,而把居家在手机APP下单购物理解为电商新的零售商业模式。电商的出现解决了不得不外出“耗力”的问题,但面对APP提供的琳琅满目的选择菜单,我们似乎不仅没有解决“耗时”的问题,反而内心变得无比困惑和纠结。而在下单之后,我们还可能不得不面对退货换货等售后服务环节的无奈。

而直播电商平台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解决选择困惑的问题。面对你建立信任的网红推荐的你需要,甚至不需要的商品,你会果断下单。从网红的讲解中,你不仅轻松选择了你中意的商品,而且满足了社交和学习等诸多欲望。我理解,这是直播电商平台以及红网经济流行深层次的原因。在上述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把直播电商平台理解为零售商业一场新的革命。只不过,不幸的是,来源于草根,兴起于民间的直播电商平台从开始就与在中文语境中充满贬义的“带货”一词联系在一起,怎么看都像“下里巴人”,而不像“阳春白雪”。

面对疫情后的经济重振,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想到了新一轮的“四万亿”投资,并美其名曰为“新基建”,甚至由于担心一轮投资下去产能过剩会引发新一轮的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到了直接向居民发放消费券。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依靠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和民营经济的韧性在有意无意中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电商发展新的趋势和潮流。

因此,在围绕东方甄选转型的评论文章中(参见郑志刚,“东方甄选:从管理思维向治理思维的转变”,FT中文,2024年1月2日),我写下了这样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从最近媒体频频报道的东方甄选有声有色的团建活动中,我似乎再次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春天。第二句话是:中国多一些俞敏洪,中国经济就多一些希望。

发生在岁末年初的这两件事清晰地表明以下事实。第一,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政府表现“有为”通常的举措诸如扩展性财政货币政策变得无的放矢,我们甚至很难提前预判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如果说因为烧烤成为网红的淄博突如其来,时隔数月,冰雪的哈尔滨同样是一场意外。虽然我们目前不清楚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但有一点那是相当肯定的,那就是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网红。

第二,网红经济兴起于民间,扎根草根,借助直播平台,民众自发汇成消费洪流,对政府投资依赖很小。我们的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哀叹“消费的降级”,主张发起新一轮的新基建投资,建议发放消费券,各种经济刺激政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一直难以抑制持续下降的消费热情。然而当冰雪的“尔滨”成为这个冬季的头号网红时,没有人号召,这些南方的“小土豆们”不约而同地打开了捂了很久的羞涩的荷包。

什么是我们呼唤和期待已久的市场经济?直播电商平台支持的网红经济下,无数网红不会错过稍纵即逝的每一个热点,敏锐察觉消费需求变化,顺势引导,供给方则顺势而为,顺应需求变化。当无数陌生的消费者通过直播平台汇集在一起就会成为改变供求关系的市场力量。网红经济让我们很多人切身感受到市场经济的魅力。

在直播电商平台支持的网红经济中,我们的政府除了“顺势而为”,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看到,就连市场嗅觉敏锐的商界大佬都在俯身学习网红经济了,何况我们不得不依靠专家咨询决策,有时显得公文旅行,后知后觉的政府呢?

也许我们的政府确实到了转变角色的时候了。在全新的直播电商时代,我们的政府不必期待多“有为”,能够做到“顺势而为”就已难能可贵。“顺势而为”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有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