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1-03 07:54
商业与经济

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徐瑾:一个人重要的是精气神,对于经济体也一样,你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悲观是一种判断,乐观是一种选择,即使在草台班子,也要努力活着。
经济女性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徐瑾

■年关年关,刚刚送走的2023尤其如此。

年关之所以难过,据说是因为过去在年底都要清偿账务,所以过年都像过关一样,是债主和借款人之间的极限拉扯。杨白劳的故事有其所本。不过,那是旧时代了,今天黄世仁的地位没有那么高,对一些债多不愁的人来说,凭本事借到的钱,也需要别人凭本事取回。

重新审视年关的含义,也许我们能明白,新年也许本来就不是只有普天同庆的一面,也有其清算严苛的一面。每年,徐瑾经济人专栏都给FT读者写新年展望,算来已经十多年,今年,我们不谈宏大叙事,就聊聊中产或者说软阶层的日常。工资涨了么?房价跌了么?股票还在被套牢么?鸡娃还在坚持么?公司还能撑多久?在这些灵魂拷问面前,即使许诺远方再多的星辰大海,也不如当下的衣食住行更有现实意义。

宏观vs微观

一个人重要的是精气神,对于经济体也一样,同样的事,在顺周期和逆周期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单单从宏观数据来看,其实中国经济过去一年不是很差。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从官方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然而,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一样,数据不仅反映当下,更是体现了未来的预期。值得关心的指标之一,是价格涨不动了。202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和环比下降0.5%。这对持有现金的人可能是好消息,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则意味着通缩开始的趋势。

价格走势暗示,需求不旺已经变为事实。从三驾马车角度看,消费降级成为共识,临期商品、折扣超市成为新兴亮点;企业也变得更为保守,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1.9万亿元,同比增长跌至2.9%;进出口也是下降趋势,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4,066.4亿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出口30,773.8亿美元,同比下降5.2%;进口23,292.6亿美元,同比下降6%。

如果在一线城市,物价降低对居民而言实际感受其实应该更好才对,毕竟不少居民的收入,其实早早迈过一万美金大关,比肩发达国家收入,他们持有的房产即使最近两年有所打折,但在过去十年早已水涨船高,可谓占尽时代先机。但是,经济寒意笼罩,中产感同身受,35岁现象不仅是个体的命运,也可能是经济转型的写照。

当宏大叙事褪色,关注个体叙事并没有错,这其实也一个社会丰富性的体现,毕竟我们不仅仅是经济动物,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生命。就像日本所谓失去的三十年,看似停滞,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内部渐进改革的过程。如今,我们无法再像血气方刚小伙子一样憧憬无尽未来,而是需要学会中年人的正确生活态度,在不放弃社会关系的情况下,更多将精力投射在过去容易的忽略的地方,关照家庭,关照身体。

乐观vs悲观

你对未来乐观还是悲观?

许多新年献词,力求展现乐观主基调。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年献词主要作用是呼吁。作为昔日的舆论议程设置者,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这样做;至于各类网红,新年献词的意义更多在于提供情绪价值,毕竟大家在过年的关头很需要一点打气。也正因此,对于二者而言,这种献词渐渐变为一种做题家游戏,围绕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展开论证。在过去,这一套自有市场,如今却面临了左右不讨好的困境。

乐观还是悲观,在任何时代都是绕不过的问题,当下尤其如此。2023年中,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的公司曾经是行业龙头,因为一个战略决策,与千亿市值失之交臂。如今他再次创业,对于过去更多带有反思和审视。对于乐观这个问题,他认为很多乐观表态之所以令人反感,在于其本质是安慰剂,似乎大家什么都不做,等着就可以期待未来变好,这不是真正的乐观。我认同这种说法,乐观应该是一种选择,即相信未来,而且愿意为之做出努力甚至殊死拼斗,哪怕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是悲观的。

正如鲁迅很多年前就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悲观是一种判断,乐观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应该是建立在有所抉择的路上,这是一种真正的乐观,也是一种经过审视的乐观。

世界如其所是

2023年有一个词语很热门,那就是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这话迅速流行,道出了一些人的幻灭失望心态,又让一些人好像发现新大陆。其实,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多数人就是一般人,世界难道不应该就是草台班子水平——举个例子,不少专业人士二可能觉得ChatGPT回答漏洞不少,但是即使这样的回答水平,其实已经超越多数人,因为它基本代表了社会知识的平均水平。本来人群的才能分布的不均程度就远超二八效应,只有1%甚至1‰的人在不断突破已有边界,带领一群平常人搭建不那么草台的世界。或许数百万人里面只有一个爱因斯坦级别的大脑或者马斯克这样的疯子企业家,是他们在一个本就荒腔走板的世界创造出一些秩序性。草台班子既然有合理性,那么必然可以存在相当时间,未必就马上散台,它构成世界大多数模样。世界一直如其所是,如果你突然发现它的草台属性,恭喜你,不必为此崩溃。

年末FT某次财经论坛上,我和一些熟悉经济学家在聊2024年形势。无奈的是,即使以预测为生的分析师,在谈到具体问题时候也不得不语焉不详,甚至跳跃到道家思想。我理解当下预测的困境,只好一笑,无论如何如何,我们压箱底的书中,总有一本余华的《活着》。

《活着》中,一个叫“富贵”的主角,如此普通,普通到你常常不知道他善良多一些还是软弱多一些,他真的富过,也张狂过,也倒霉过,也做过小恶,当他无力的时候,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远离自己。他最开心的日子,可能是和自己外孙相依为命的日子,外孙叫苦根,从小就懂事,知道帮助大人干活。孩子给人希望,也给人盼头,这是中国人最原始的信仰,也是对于未来的投票。富贵曾经这样说,“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我这个做外公的也一天比一天放心。” 他常常把自己爹在世时说的话,一遍一遍去对苦根说:“这两只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 最终,富贵还是亲手送走了苦根,一个人孤独走向死亡,他的牛之梦实现了,却是在人生的终点。

余华没有拿诺奖,但即使在短视频时代,也拥有不少年轻粉丝。说句老实话,就凭《活着》这本书,他就有资格如此。我每次想重温人性的苦难以及韧性的时候,都会重新读一下《活着》,电影也不错,但小说更决绝晦暗,每次读都一种钝刀割肉的凌迟感。

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这不是新闻,问题是你要在这个世界继续活着,最好的情况是带着清醒的乐观活着。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依傍。相信时间听起来很鸡汤,不过其实没错的,但是必须真诚,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取代这种真诚。

年末我读古书,看到几句话心有戚戚,“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这几句话其实说明了,让我们迷惑的东西,往往是看起来相似实际上甚至完全相反的东西,玉和石如此,忠奸贤愚如此,真诚与虚伪也是如此。

对我而言,如何区分这些精微而重大的区分,就是一个人问题意识和品位的体现,也是我们过好一生的决断力。时间的玄妙就在这里,你可以欺骗别人一时,但是你最终无法欺骗自己。最终,一个人的命运,看起来是有各种概率因素作用,但是也许也是他最应该得到的命运,是他的认知、道德、与勇气的最可能路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经济女性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2024-01-03 07:54
商业与经济

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徐瑾:一个人重要的是精气神,对于经济体也一样,你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悲观是一种判断,乐观是一种选择,即使在草台班子,也要努力活着。
徐瑾

■年关年关,刚刚送走的2023尤其如此。

年关之所以难过,据说是因为过去在年底都要清偿账务,所以过年都像过关一样,是债主和借款人之间的极限拉扯。杨白劳的故事有其所本。不过,那是旧时代了,今天黄世仁的地位没有那么高,对一些债多不愁的人来说,凭本事借到的钱,也需要别人凭本事取回。

重新审视年关的含义,也许我们能明白,新年也许本来就不是只有普天同庆的一面,也有其清算严苛的一面。每年,徐瑾经济人专栏都给FT读者写新年展望,算来已经十多年,今年,我们不谈宏大叙事,就聊聊中产或者说软阶层的日常。工资涨了么?房价跌了么?股票还在被套牢么?鸡娃还在坚持么?公司还能撑多久?在这些灵魂拷问面前,即使许诺远方再多的星辰大海,也不如当下的衣食住行更有现实意义。

宏观vs微观

一个人重要的是精气神,对于经济体也一样,同样的事,在顺周期和逆周期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单单从宏观数据来看,其实中国经济过去一年不是很差。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从官方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然而,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一样,数据不仅反映当下,更是体现了未来的预期。值得关心的指标之一,是价格涨不动了。202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和环比下降0.5%。这对持有现金的人可能是好消息,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则意味着通缩开始的趋势。

价格走势暗示,需求不旺已经变为事实。从三驾马车角度看,消费降级成为共识,临期商品、折扣超市成为新兴亮点;企业也变得更为保守,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1.9万亿元,同比增长跌至2.9%;进出口也是下降趋势,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4,066.4亿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出口30,773.8亿美元,同比下降5.2%;进口23,292.6亿美元,同比下降6%。

如果在一线城市,物价降低对居民而言实际感受其实应该更好才对,毕竟不少居民的收入,其实早早迈过一万美金大关,比肩发达国家收入,他们持有的房产即使最近两年有所打折,但在过去十年早已水涨船高,可谓占尽时代先机。但是,经济寒意笼罩,中产感同身受,35岁现象不仅是个体的命运,也可能是经济转型的写照。

当宏大叙事褪色,关注个体叙事并没有错,这其实也一个社会丰富性的体现,毕竟我们不仅仅是经济动物,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生命。就像日本所谓失去的三十年,看似停滞,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内部渐进改革的过程。如今,我们无法再像血气方刚小伙子一样憧憬无尽未来,而是需要学会中年人的正确生活态度,在不放弃社会关系的情况下,更多将精力投射在过去容易的忽略的地方,关照家庭,关照身体。

乐观vs悲观

你对未来乐观还是悲观?

许多新年献词,力求展现乐观主基调。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年献词主要作用是呼吁。作为昔日的舆论议程设置者,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这样做;至于各类网红,新年献词的意义更多在于提供情绪价值,毕竟大家在过年的关头很需要一点打气。也正因此,对于二者而言,这种献词渐渐变为一种做题家游戏,围绕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展开论证。在过去,这一套自有市场,如今却面临了左右不讨好的困境。

乐观还是悲观,在任何时代都是绕不过的问题,当下尤其如此。2023年中,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的公司曾经是行业龙头,因为一个战略决策,与千亿市值失之交臂。如今他再次创业,对于过去更多带有反思和审视。对于乐观这个问题,他认为很多乐观表态之所以令人反感,在于其本质是安慰剂,似乎大家什么都不做,等着就可以期待未来变好,这不是真正的乐观。我认同这种说法,乐观应该是一种选择,即相信未来,而且愿意为之做出努力甚至殊死拼斗,哪怕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是悲观的。

正如鲁迅很多年前就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悲观是一种判断,乐观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应该是建立在有所抉择的路上,这是一种真正的乐观,也是一种经过审视的乐观。

世界如其所是

2023年有一个词语很热门,那就是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这话迅速流行,道出了一些人的幻灭失望心态,又让一些人好像发现新大陆。其实,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多数人就是一般人,世界难道不应该就是草台班子水平——举个例子,不少专业人士二可能觉得ChatGPT回答漏洞不少,但是即使这样的回答水平,其实已经超越多数人,因为它基本代表了社会知识的平均水平。本来人群的才能分布的不均程度就远超二八效应,只有1%甚至1‰的人在不断突破已有边界,带领一群平常人搭建不那么草台的世界。或许数百万人里面只有一个爱因斯坦级别的大脑或者马斯克这样的疯子企业家,是他们在一个本就荒腔走板的世界创造出一些秩序性。草台班子既然有合理性,那么必然可以存在相当时间,未必就马上散台,它构成世界大多数模样。世界一直如其所是,如果你突然发现它的草台属性,恭喜你,不必为此崩溃。

年末FT某次财经论坛上,我和一些熟悉经济学家在聊2024年形势。无奈的是,即使以预测为生的分析师,在谈到具体问题时候也不得不语焉不详,甚至跳跃到道家思想。我理解当下预测的困境,只好一笑,无论如何如何,我们压箱底的书中,总有一本余华的《活着》。

《活着》中,一个叫“富贵”的主角,如此普通,普通到你常常不知道他善良多一些还是软弱多一些,他真的富过,也张狂过,也倒霉过,也做过小恶,当他无力的时候,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远离自己。他最开心的日子,可能是和自己外孙相依为命的日子,外孙叫苦根,从小就懂事,知道帮助大人干活。孩子给人希望,也给人盼头,这是中国人最原始的信仰,也是对于未来的投票。富贵曾经这样说,“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我这个做外公的也一天比一天放心。” 他常常把自己爹在世时说的话,一遍一遍去对苦根说:“这两只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 最终,富贵还是亲手送走了苦根,一个人孤独走向死亡,他的牛之梦实现了,却是在人生的终点。

余华没有拿诺奖,但即使在短视频时代,也拥有不少年轻粉丝。说句老实话,就凭《活着》这本书,他就有资格如此。我每次想重温人性的苦难以及韧性的时候,都会重新读一下《活着》,电影也不错,但小说更决绝晦暗,每次读都一种钝刀割肉的凌迟感。

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这不是新闻,问题是你要在这个世界继续活着,最好的情况是带着清醒的乐观活着。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依傍。相信时间听起来很鸡汤,不过其实没错的,但是必须真诚,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取代这种真诚。

年末我读古书,看到几句话心有戚戚,“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这几句话其实说明了,让我们迷惑的东西,往往是看起来相似实际上甚至完全相反的东西,玉和石如此,忠奸贤愚如此,真诚与虚伪也是如此。

对我而言,如何区分这些精微而重大的区分,就是一个人问题意识和品位的体现,也是我们过好一生的决断力。时间的玄妙就在这里,你可以欺骗别人一时,但是你最终无法欺骗自己。最终,一个人的命运,看起来是有各种概率因素作用,但是也许也是他最应该得到的命运,是他的认知、道德、与勇气的最可能路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