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2-10 09:39
时政

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要抓住这个“牛鼻子”

稳预期、提信心的重点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是影响当前经济稳定回升的关键变量,更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大事。
经济社会:中国一男子驾车冲撞人群致35人死亡
张军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

■大家好!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年会,我围绕“复苏中的全球与中国”这一主题,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对策问题,和大家交流两点观察和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和党中央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恢复、回升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环比看,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0.5%,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1.3%,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

刚刚主持人提到,从前不久公布的10月份当月数据来看,回升的态势则是更加明显,比如10月份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想强调的是:在充分看到和充分肯定经济整体恢复向好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不够牢靠,态势也不够稳定。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恢复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佳、预期不稳、信心不强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外需增长疲弱,房地产回升乏力这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对经济增速的回升形成比较大的制约,所以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消费需求方面,1到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增速达到6.9%,但去年同期的增速仅为0.6%,所以两年平均增速仅为3.7%左右;投资需求方面,(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速只有2.9%,比1到9月累计增速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增速呈下降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制造业投资增长是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而房地产投资是下降9.3%。

由此可见:投资增速的下降,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房地产投资市场,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投资方面。出口需求方面,大家也知道,1月到10月累计,按人民币计算出口同比增长0.4%,而按美元计算是下降5.6%。

2.发展分化问题比较突出,整体来看效益不佳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业方面,在41个工业大类中,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值实现增长的有28个大类,还有13个大类的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这占到总数的30%以上。虽然近几个月以来,企业实现利润降幅在收窄,但效益不佳的问题尚未根本扭转,前10个月累计规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7.8%。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观察企业效益的时候,与利润降幅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亏损面问题,也就是亏损企业的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今年年初曾经达到34%的水平,今年以来虽然持续收窄,这个数据统计公布得比较迟缓,可能最近几天才会有9月份的数据,我看到8月份的数据,亏损面还在27.4%,比疫情前多年的正常水平高出将近1倍,规上工业尚且如此,一般的中小企业情况就会更加突出。

3.企业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反映企业预期和产业景气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谓跌宕起伏、变幻无常,甚至可以说扣人心悬。今年2月和3月的PMI曾经上升52.6%、51.9%的高度,但从4月份开始突然急转直下,4月份下降到49.2%,5月份进一步下降到48.8%,6月份之后开始缓慢回升,一直到9月份终于回升到50.2%的荣枯线之上,但好景昙花一现,10月份下滑到49.5%的荣枯线水平之下,11月份仍是进一步下滑。

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的问题依然是比较突出的,企业经济主体信心仍比较脆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影响信心预期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因素比较复杂,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总之,整体来看,经济呈现比较好的回升态势,但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基础尚不牢靠,要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增长仍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点看法。

第二,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要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这个牛鼻子,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今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着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持续改善社会预期”,我认为这一点不仅抓住了当前经济稳定恢复的牛鼻子,而且对当前阶段甚至今后一个时期也是适用的。

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受疫情反反复复多轮不断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可以说动静交替,不仅增长增速跌宕起伏,长期处在潜在增长率之下,而且新旧结构矛盾凸显,市场预期和信心严重受挫,加之国际环境风险挑战增多、地缘政治扰动,全球供应链重组,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等等,这些都对经济,特别是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稳定恢复形成较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很容易陷入需求不足、回升乏力、信心转弱,再导入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打破这种循环的关键是稳定预期、恢复信心,只要市场主体预期趋稳、信心增强,无论是促消费、扩投资、调结构还是控风险,都会具有比较好的基础,都可以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从而达成纲举目张的效果。

从今年以来的经济实践以及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信心的稳定和持续恢复既非某方面的单独措施能够见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时间关系,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持续优化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短期来看,这是提振信心最为实际的举措,市场需求上不去、企业订单和效益上不来,预期和信心就很难真正有效改善。今年7月24号,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国内需求不足问题”列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把“着力扩大内需”列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政策举措、政策要求。应该说,从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实践来看,政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从最近一个时期各方面对明年增长环境的分析来看,受房地产市场恢复进程的复杂性,受地方化债压力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经济及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因素等变化,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甚至明年相当长的时间之内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在这种情况之下,各项扩大内需、内外需求支持经济政策恢复的力度不能放松,要在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增强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经济回升的好势头。

第二,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方针,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提升民营经济的信心。稳预期、提信心的重点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是影响当前经济稳定回升的关键变量,更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大事。

今年7月,党中央专门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要从两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方面,要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让企业真正见到实效,要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比如如何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隐形壁垒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获得贷款支持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如何及时制止违反中央精神的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不正确言论问题等等,都需要有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救济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

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深层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并不需要太多的特殊支持或者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需要真正的公平对待、真正实现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政策的稳定、透明、可预期。另外,需要深入研究近年来屡屡出现不符合中央精神言论、民营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大局中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更多的突破性进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是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影响市场主体信心最大和最根本的因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推进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我们要看到,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市场主体的期待相比,一些重要的改革,比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资源的均衡配置,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等等,这些重要的改革还需要加快推进并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特别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并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对外开放等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相信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发展潜力的释放,也可能对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分析、研判当前形势,要充分看到问题和困难,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包括我们的后发优势依然是存在的,市场规模巨大,供给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充沛,科技实力增强,营商环境优化,宏观调控有力等等,从全世界范围看这都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坚定信心,把党中央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到实处,就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增长潜力的充分释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向好,也一定能够为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各位!■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经济社会:中国一男子驾车冲撞人群致35人死亡
2023-12-10 09:39
时政

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要抓住这个“牛鼻子”

稳预期、提信心的重点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是影响当前经济稳定回升的关键变量,更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大事。
张军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

■大家好!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年会,我围绕“复苏中的全球与中国”这一主题,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对策问题,和大家交流两点观察和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和党中央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恢复、回升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环比看,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0.5%,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1.3%,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

刚刚主持人提到,从前不久公布的10月份当月数据来看,回升的态势则是更加明显,比如10月份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想强调的是:在充分看到和充分肯定经济整体恢复向好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不够牢靠,态势也不够稳定。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恢复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佳、预期不稳、信心不强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外需增长疲弱,房地产回升乏力这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对经济增速的回升形成比较大的制约,所以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消费需求方面,1到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增速达到6.9%,但去年同期的增速仅为0.6%,所以两年平均增速仅为3.7%左右;投资需求方面,(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速只有2.9%,比1到9月累计增速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增速呈下降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制造业投资增长是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而房地产投资是下降9.3%。

由此可见:投资增速的下降,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房地产投资市场,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投资方面。出口需求方面,大家也知道,1月到10月累计,按人民币计算出口同比增长0.4%,而按美元计算是下降5.6%。

2.发展分化问题比较突出,整体来看效益不佳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业方面,在41个工业大类中,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值实现增长的有28个大类,还有13个大类的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这占到总数的30%以上。虽然近几个月以来,企业实现利润降幅在收窄,但效益不佳的问题尚未根本扭转,前10个月累计规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7.8%。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观察企业效益的时候,与利润降幅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亏损面问题,也就是亏损企业的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今年年初曾经达到34%的水平,今年以来虽然持续收窄,这个数据统计公布得比较迟缓,可能最近几天才会有9月份的数据,我看到8月份的数据,亏损面还在27.4%,比疫情前多年的正常水平高出将近1倍,规上工业尚且如此,一般的中小企业情况就会更加突出。

3.企业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反映企业预期和产业景气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谓跌宕起伏、变幻无常,甚至可以说扣人心悬。今年2月和3月的PMI曾经上升52.6%、51.9%的高度,但从4月份开始突然急转直下,4月份下降到49.2%,5月份进一步下降到48.8%,6月份之后开始缓慢回升,一直到9月份终于回升到50.2%的荣枯线之上,但好景昙花一现,10月份下滑到49.5%的荣枯线水平之下,11月份仍是进一步下滑。

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的问题依然是比较突出的,企业经济主体信心仍比较脆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影响信心预期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因素比较复杂,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总之,整体来看,经济呈现比较好的回升态势,但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基础尚不牢靠,要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增长仍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点看法。

第二,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要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这个牛鼻子,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今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着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持续改善社会预期”,我认为这一点不仅抓住了当前经济稳定恢复的牛鼻子,而且对当前阶段甚至今后一个时期也是适用的。

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受疫情反反复复多轮不断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可以说动静交替,不仅增长增速跌宕起伏,长期处在潜在增长率之下,而且新旧结构矛盾凸显,市场预期和信心严重受挫,加之国际环境风险挑战增多、地缘政治扰动,全球供应链重组,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等等,这些都对经济,特别是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稳定恢复形成较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很容易陷入需求不足、回升乏力、信心转弱,再导入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打破这种循环的关键是稳定预期、恢复信心,只要市场主体预期趋稳、信心增强,无论是促消费、扩投资、调结构还是控风险,都会具有比较好的基础,都可以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从而达成纲举目张的效果。

从今年以来的经济实践以及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信心的稳定和持续恢复既非某方面的单独措施能够见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时间关系,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持续优化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短期来看,这是提振信心最为实际的举措,市场需求上不去、企业订单和效益上不来,预期和信心就很难真正有效改善。今年7月24号,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国内需求不足问题”列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把“着力扩大内需”列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政策举措、政策要求。应该说,从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实践来看,政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从最近一个时期各方面对明年增长环境的分析来看,受房地产市场恢复进程的复杂性,受地方化债压力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经济及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因素等变化,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甚至明年相当长的时间之内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在这种情况之下,各项扩大内需、内外需求支持经济政策恢复的力度不能放松,要在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增强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经济回升的好势头。

第二,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方针,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提升民营经济的信心。稳预期、提信心的重点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是影响当前经济稳定回升的关键变量,更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大事。

今年7月,党中央专门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要从两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方面,要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让企业真正见到实效,要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比如如何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隐形壁垒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获得贷款支持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如何及时制止违反中央精神的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不正确言论问题等等,都需要有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救济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

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深层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并不需要太多的特殊支持或者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需要真正的公平对待、真正实现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政策的稳定、透明、可预期。另外,需要深入研究近年来屡屡出现不符合中央精神言论、民营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大局中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更多的突破性进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是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影响市场主体信心最大和最根本的因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推进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我们要看到,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市场主体的期待相比,一些重要的改革,比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资源的均衡配置,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等等,这些重要的改革还需要加快推进并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特别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并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对外开放等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相信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发展潜力的释放,也可能对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分析、研判当前形势,要充分看到问题和困难,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包括我们的后发优势依然是存在的,市场规模巨大,供给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充沛,科技实力增强,营商环境优化,宏观调控有力等等,从全世界范围看这都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坚定信心,把党中央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到实处,就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增长潜力的充分释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向好,也一定能够为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各位!■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