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 Wong
■尽管面临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002594.SZ, 1211.HK, 简称﹕比亚迪)依旧在国内市场突飞猛进。如今,该公司将尝试通过布局海外获得更大的成功。
今年前八个月,这家获投资大亨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售出18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3%。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帮助比亚迪在今年超越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 VOW.XE),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今年以来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电动汽车。
比亚迪上周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3%。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公司成功地将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3.5%提高到了18.5%。这是在汽车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在中国纷纷大幅降价的背景下取得的。比亚迪拥有规模效应和更好的产品组合,并且靠近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这些因素都发挥了作用。此外,比亚迪自己生产电池的垂直整合模式也帮助压低了成本。

8月份海外销量仅占比亚迪总销量的1%左右。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部分得益于特斯拉(Tesla, TSLA)从其上海工厂向其他国家发货),比亚迪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该公司正在向欧洲市场推出新车型,其Atto 3跨界SUV在瑞典等国家非常受欢迎。今年晚些时候,比亚迪的“海豹”(Seal)轿车和“海豚”(Dolphin)掀背车将开始销往欧洲。
比亚迪在本土的成功之道在海外市场可能也行得通。瑞银(UBS)估计,与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比亚迪拥有可持续的25%的成本优势。该行称,在对汽车零部件逐个拆解后,比亚迪海豹的利润率与全球大众市场内燃机汽车相当。比亚迪凭借其成本优势能够生产出性价比更高的汽车,即使与汽油车相比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欧洲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一直表现出色,大众汽车有很大一部分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现在,这些欧洲汽车厂商不得不在自己的主场面对比亚迪等中国对手的竞争,而且竞争可能是残酷的。比亚迪在成本方面的领先优势将使其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竞赛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