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01 06:56
OR品牌理念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中,「OR」能给您创造优越的阅读体验。只要您在浏览器中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即可畅享我们为您提供的优质资讯。
■ 您也可通过手机而或平板电脑从浏览器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访问我们的网站,获得一样的精彩!
■一﹑宏观经济政策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据央视新闻,专家表示,这一举措为我国吸引外资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定调,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越开越好。据最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完全开放,仅保留“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这两项,而我国自贸试验区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
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省市增至20个,总额突破9000亿元
据澎湃新闻,10月19日,又有江苏、吉林两地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已有20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104.8058亿元。吉林也成为了继内蒙古、云南、天津之后,近期第四个两次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的地区,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合计达690.23亿元。
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额度内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据21财经,记者获悉,近日建设银行收到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该行发行20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批复文件显示,建设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该批复的落款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14组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据中新网,国资委19日召开央企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14组23家企业单位进行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少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整合与合作,有示范意义。此次签约合作的企业包括: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储气库合作项目、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铁建医疗机构合作项目、中国诚通与航空工业集团航空装备合作项目、中国联通与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方案从三方面对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是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二是打通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三是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新华时评:持续向好,“中国经济衰退论”可休矣!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8日出炉,GDP同比增长5.2%,从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来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势头。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衰退论”反复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但也屡屡被证伪,只是一种“奇怪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二﹑固定收益/外汇
3.71%!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创历史新高
据上证报,Swift统计显示,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1%。这一比例刷新了历史纪录。与8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77%,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呈“缩水”态势,总体减少3.96%。一增一减之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工具正在“实力圈粉”。“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不断上升,反映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支付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机构“打酱油式”投标:特殊再融资债“发飞”与高认购并存
据21财经,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已发行的5644.9亿特殊再融资债共计43只,其中发行利差(地方债票面利率减去前五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发行利差超过25BP(含)的有27只,占比超六成,个别省份利差高达37BP。而在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利差超过25BP的仅有5只。这种高溢价的发行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发飞”。但与此同时,特殊再融资债的认购倍数基本都高于20倍,保持着高认购。
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企业债未来或呈四大变化
据证券日报,10月20日,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届时,企业债将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发行审核标准与流程等均与公司债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债保留“资金跟着项目走”制度安排,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人士认为,随企业债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债市统一监管将迈出重要一步,信用债市场整体发行审核流程将会更公开透明化,审核效率也有望提升。对于企业债而言,未来发行主体结构、发行成本、项目运营方式、募资使用监管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三﹑大宗商品/股市
时隔三天再度出手 七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
据财联社,继本周一盘后10家央企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后三天,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华电、国电电力、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中国铝业、国电南瑞、中国建筑7家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具体来看,6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增持计划,合计约16.5亿元-32亿元;其中,中国建筑拟以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涉及金额最大。国电南瑞新增回购计划,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复“年内股价最大单日下跌”:传闻不实,在查原因
据21世纪,10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然跳空低开,随后放量持续下行,截至收盘跌幅达到5.67%,报收1630元/股。这亦是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创下的单日最大股价跌幅。贵州茅台本次出现的股价罕见跳水,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其中亦有季度业绩下降的传闻。贵州茅台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不能相信传闻(三季度增速下降),公司三季报马上就要发布了,要以公司的消息为准。股价下跌也与巡视没有关系,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股价问题,也在查找原因,需要公告的情况下公司会发布相关公告。”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04.28亿元 同比增长10.66%
宁德时代披露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业收1054.31亿元,同比增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10.66%。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46.77亿元,同比增40.10%;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77.05%;基本每股收益7.0958元。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0.97亿元,将减少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
ETF规模接近2万亿元 成资金重要配置工具
据上证报,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10月18日,ETF规模已近2万亿元,最新产品数量超850只。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一方面,ETF密集成立,为市场带来活水。今年来新成立ETF数量超100只。同时,基金公司仍在争相布局ETF新品,仅10月8日以来,就有15只ETF密集上报。另一方面,存量ETF强势吸金,今年来权益类ETF获净申购超4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资金流入ETF的背后,机构或是重要“买手”。
四、公司与行业
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据新华社,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上说,我国加强数字和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马斯克称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据每日经济新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马斯克表示,能源正在成为利润率最高的业务,要实现Cybertruck的大规模生产和正现金流将面临巨大挑战,Cybertruck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为现金流做出贡献,已有100万人预订了Cybertruck,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25万辆Cybertruck。
华为联合天津港集团等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研发
据华为消息,10月19日,华为与天津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天津超算中心、云从科技共同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联合研发。目前,港口大模型PortGPT已初步规划港口生产、物流服务、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视频分析、办公辅助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展测试,并通过推进PortGPT语言大模型的应用,服务港口企业生产交接班会议和天津港通识性问题的能力。■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据央视新闻,专家表示,这一举措为我国吸引外资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定调,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越开越好。据最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完全开放,仅保留“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这两项,而我国自贸试验区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
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省市增至20个,总额突破9000亿元
据澎湃新闻,10月19日,又有江苏、吉林两地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已有20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104.8058亿元。吉林也成为了继内蒙古、云南、天津之后,近期第四个两次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的地区,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合计达690.23亿元。
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额度内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据21财经,记者获悉,近日建设银行收到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该行发行20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批复文件显示,建设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该批复的落款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14组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据中新网,国资委19日召开央企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14组23家企业单位进行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少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整合与合作,有示范意义。此次签约合作的企业包括: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储气库合作项目、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铁建医疗机构合作项目、中国诚通与航空工业集团航空装备合作项目、中国联通与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方案从三方面对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是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二是打通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三是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新华时评:持续向好,“中国经济衰退论”可休矣!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8日出炉,GDP同比增长5.2%,从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来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势头。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衰退论”反复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但也屡屡被证伪,只是一种“奇怪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二﹑固定收益/外汇
3.71%!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创历史新高
据上证报,Swift统计显示,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1%。这一比例刷新了历史纪录。与8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77%,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呈“缩水”态势,总体减少3.96%。一增一减之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工具正在“实力圈粉”。“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不断上升,反映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支付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机构“打酱油式”投标:特殊再融资债“发飞”与高认购并存
据21财经,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已发行的5644.9亿特殊再融资债共计43只,其中发行利差(地方债票面利率减去前五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发行利差超过25BP(含)的有27只,占比超六成,个别省份利差高达37BP。而在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利差超过25BP的仅有5只。这种高溢价的发行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发飞”。但与此同时,特殊再融资债的认购倍数基本都高于20倍,保持着高认购。
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企业债未来或呈四大变化
据证券日报,10月20日,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届时,企业债将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发行审核标准与流程等均与公司债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债保留“资金跟着项目走”制度安排,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人士认为,随企业债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债市统一监管将迈出重要一步,信用债市场整体发行审核流程将会更公开透明化,审核效率也有望提升。对于企业债而言,未来发行主体结构、发行成本、项目运营方式、募资使用监管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三﹑大宗商品/股市
时隔三天再度出手 七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
据财联社,继本周一盘后10家央企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后三天,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华电、国电电力、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中国铝业、国电南瑞、中国建筑7家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具体来看,6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增持计划,合计约16.5亿元-32亿元;其中,中国建筑拟以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涉及金额最大。国电南瑞新增回购计划,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复“年内股价最大单日下跌”:传闻不实,在查原因
据21世纪,10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然跳空低开,随后放量持续下行,截至收盘跌幅达到5.67%,报收1630元/股。这亦是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创下的单日最大股价跌幅。贵州茅台本次出现的股价罕见跳水,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其中亦有季度业绩下降的传闻。贵州茅台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不能相信传闻(三季度增速下降),公司三季报马上就要发布了,要以公司的消息为准。股价下跌也与巡视没有关系,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股价问题,也在查找原因,需要公告的情况下公司会发布相关公告。”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04.28亿元 同比增长10.66%
宁德时代披露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业收1054.31亿元,同比增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10.66%。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46.77亿元,同比增40.10%;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77.05%;基本每股收益7.0958元。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0.97亿元,将减少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
ETF规模接近2万亿元 成资金重要配置工具
据上证报,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10月18日,ETF规模已近2万亿元,最新产品数量超850只。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一方面,ETF密集成立,为市场带来活水。今年来新成立ETF数量超100只。同时,基金公司仍在争相布局ETF新品,仅10月8日以来,就有15只ETF密集上报。另一方面,存量ETF强势吸金,今年来权益类ETF获净申购超4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资金流入ETF的背后,机构或是重要“买手”。
四、公司与行业
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据新华社,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上说,我国加强数字和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马斯克称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据每日经济新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马斯克表示,能源正在成为利润率最高的业务,要实现Cybertruck的大规模生产和正现金流将面临巨大挑战,Cybertruck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为现金流做出贡献,已有100万人预订了Cybertruck,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25万辆Cybertruck。
华为联合天津港集团等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研发
据华为消息,10月19日,华为与天津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天津超算中心、云从科技共同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联合研发。目前,港口大模型PortGPT已初步规划港口生产、物流服务、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视频分析、办公辅助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展测试,并通过推进PortGPT语言大模型的应用,服务港口企业生产交接班会议和天津港通识性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2023-10-20 09:26
金融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查看更多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 查看更多
机构“打酱油式”投标:特殊再融资债“发飞”与高认购并存;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14组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复“年内股价最大单日下跌”:传闻不实,在查原因。
■一﹑宏观经济政策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据央视新闻,专家表示,这一举措为我国吸引外资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定调,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越开越好。据最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完全开放,仅保留“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这两项,而我国自贸试验区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
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省市增至20个,总额突破9000亿元
据澎湃新闻,10月19日,又有江苏、吉林两地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已有20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104.8058亿元。吉林也成为了继内蒙古、云南、天津之后,近期第四个两次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的地区,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合计达690.23亿元。
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额度内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据21财经,记者获悉,近日建设银行收到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该行发行20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批复文件显示,建设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该批复的落款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14组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据中新网,国资委19日召开央企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14组23家企业单位进行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少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整合与合作,有示范意义。此次签约合作的企业包括: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储气库合作项目、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铁建医疗机构合作项目、中国诚通与航空工业集团航空装备合作项目、中国联通与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方案从三方面对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是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二是打通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三是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新华时评:持续向好,“中国经济衰退论”可休矣!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8日出炉,GDP同比增长5.2%,从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来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势头。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衰退论”反复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但也屡屡被证伪,只是一种“奇怪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二﹑固定收益/外汇
3.71%!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创历史新高
据上证报,Swift统计显示,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1%。这一比例刷新了历史纪录。与8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77%,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呈“缩水”态势,总体减少3.96%。一增一减之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工具正在“实力圈粉”。“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不断上升,反映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支付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机构“打酱油式”投标:特殊再融资债“发飞”与高认购并存
据21财经,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已发行的5644.9亿特殊再融资债共计43只,其中发行利差(地方债票面利率减去前五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发行利差超过25BP(含)的有27只,占比超六成,个别省份利差高达37BP。而在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利差超过25BP的仅有5只。这种高溢价的发行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发飞”。但与此同时,特殊再融资债的认购倍数基本都高于20倍,保持着高认购。
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企业债未来或呈四大变化
据证券日报,10月20日,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届时,企业债将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发行审核标准与流程等均与公司债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债保留“资金跟着项目走”制度安排,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人士认为,随企业债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债市统一监管将迈出重要一步,信用债市场整体发行审核流程将会更公开透明化,审核效率也有望提升。对于企业债而言,未来发行主体结构、发行成本、项目运营方式、募资使用监管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三﹑大宗商品/股市
时隔三天再度出手 七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
据财联社,继本周一盘后10家央企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后三天,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华电、国电电力、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中国铝业、国电南瑞、中国建筑7家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具体来看,6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增持计划,合计约16.5亿元-32亿元;其中,中国建筑拟以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涉及金额最大。国电南瑞新增回购计划,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复“年内股价最大单日下跌”:传闻不实,在查原因
据21世纪,10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然跳空低开,随后放量持续下行,截至收盘跌幅达到5.67%,报收1630元/股。这亦是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创下的单日最大股价跌幅。贵州茅台本次出现的股价罕见跳水,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其中亦有季度业绩下降的传闻。贵州茅台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不能相信传闻(三季度增速下降),公司三季报马上就要发布了,要以公司的消息为准。股价下跌也与巡视没有关系,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股价问题,也在查找原因,需要公告的情况下公司会发布相关公告。”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04.28亿元 同比增长10.66%
宁德时代披露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业收1054.31亿元,同比增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10.66%。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46.77亿元,同比增40.10%;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77.05%;基本每股收益7.0958元。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0.97亿元,将减少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
ETF规模接近2万亿元 成资金重要配置工具
据上证报,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10月18日,ETF规模已近2万亿元,最新产品数量超850只。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一方面,ETF密集成立,为市场带来活水。今年来新成立ETF数量超100只。同时,基金公司仍在争相布局ETF新品,仅10月8日以来,就有15只ETF密集上报。另一方面,存量ETF强势吸金,今年来权益类ETF获净申购超4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资金流入ETF的背后,机构或是重要“买手”。
四、公司与行业
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据新华社,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上说,我国加强数字和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马斯克称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据每日经济新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马斯克表示,能源正在成为利润率最高的业务,要实现Cybertruck的大规模生产和正现金流将面临巨大挑战,Cybertruck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为现金流做出贡献,已有100万人预订了Cybertruck,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25万辆Cybertruck。
华为联合天津港集团等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研发
据华为消息,10月19日,华为与天津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天津超算中心、云从科技共同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联合研发。目前,港口大模型PortGPT已初步规划港口生产、物流服务、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视频分析、办公辅助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展测试,并通过推进PortGPT语言大模型的应用,服务港口企业生产交接班会议和天津港通识性问题的能力。■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据央视新闻,专家表示,这一举措为我国吸引外资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定调,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越开越好。据最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完全开放,仅保留“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这两项,而我国自贸试验区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
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省市增至20个,总额突破9000亿元
据澎湃新闻,10月19日,又有江苏、吉林两地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已有20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104.8058亿元。吉林也成为了继内蒙古、云南、天津之后,近期第四个两次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的地区,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合计达690.23亿元。
建行获批发行2000亿二级资本债 额度内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据21财经,记者获悉,近日建设银行收到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该行发行20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批复文件显示,建设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该批复的落款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14组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据中新网,国资委19日召开央企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14组23家企业单位进行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少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整合与合作,有示范意义。此次签约合作的企业包括: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储气库合作项目、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铁建医疗机构合作项目、中国诚通与航空工业集团航空装备合作项目、中国联通与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方案从三方面对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是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二是打通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三是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新华时评:持续向好,“中国经济衰退论”可休矣!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8日出炉,GDP同比增长5.2%,从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来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势头。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衰退论”反复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但也屡屡被证伪,只是一种“奇怪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二﹑固定收益/外汇
3.71%!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创历史新高
据上证报,Swift统计显示,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1%。这一比例刷新了历史纪录。与8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77%,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呈“缩水”态势,总体减少3.96%。一增一减之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工具正在“实力圈粉”。“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不断上升,反映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支付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机构“打酱油式”投标:特殊再融资债“发飞”与高认购并存
据21财经,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已发行的5644.9亿特殊再融资债共计43只,其中发行利差(地方债票面利率减去前五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发行利差超过25BP(含)的有27只,占比超六成,个别省份利差高达37BP。而在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利差超过25BP的仅有5只。这种高溢价的发行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发飞”。但与此同时,特殊再融资债的认购倍数基本都高于20倍,保持着高认购。
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企业债未来或呈四大变化
据证券日报,10月20日,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结束。届时,企业债将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发行审核标准与流程等均与公司债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债保留“资金跟着项目走”制度安排,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人士认为,随企业债纳入公司债监管框架,债市统一监管将迈出重要一步,信用债市场整体发行审核流程将会更公开透明化,审核效率也有望提升。对于企业债而言,未来发行主体结构、发行成本、项目运营方式、募资使用监管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三﹑大宗商品/股市
时隔三天再度出手 七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
据财联社,继本周一盘后10家央企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后三天,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华电、国电电力、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中国铝业、国电南瑞、中国建筑7家集体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具体来看,6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增持计划,合计约16.5亿元-32亿元;其中,中国建筑拟以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涉及金额最大。国电南瑞新增回购计划,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复“年内股价最大单日下跌”:传闻不实,在查原因
据21世纪,10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然跳空低开,随后放量持续下行,截至收盘跌幅达到5.67%,报收1630元/股。这亦是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创下的单日最大股价跌幅。贵州茅台本次出现的股价罕见跳水,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其中亦有季度业绩下降的传闻。贵州茅台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不能相信传闻(三季度增速下降),公司三季报马上就要发布了,要以公司的消息为准。股价下跌也与巡视没有关系,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股价问题,也在查找原因,需要公告的情况下公司会发布相关公告。”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04.28亿元 同比增长10.66%
宁德时代披露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业收1054.31亿元,同比增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10.66%。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46.77亿元,同比增40.10%;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77.05%;基本每股收益7.0958元。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0.97亿元,将减少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
ETF规模接近2万亿元 成资金重要配置工具
据上证报,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10月18日,ETF规模已近2万亿元,最新产品数量超850只。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一方面,ETF密集成立,为市场带来活水。今年来新成立ETF数量超100只。同时,基金公司仍在争相布局ETF新品,仅10月8日以来,就有15只ETF密集上报。另一方面,存量ETF强势吸金,今年来权益类ETF获净申购超4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资金流入ETF的背后,机构或是重要“买手”。
四、公司与行业
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据新华社,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上说,我国加强数字和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马斯克称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据每日经济新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马斯克表示,能源正在成为利润率最高的业务,要实现Cybertruck的大规模生产和正现金流将面临巨大挑战,Cybertruck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为现金流做出贡献,已有100万人预订了Cybertruck,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25万辆Cybertruck。
华为联合天津港集团等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研发
据华为消息,10月19日,华为与天津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天津超算中心、云从科技共同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联合研发。目前,港口大模型PortGPT已初步规划港口生产、物流服务、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视频分析、办公辅助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展测试,并通过推进PortGPT语言大模型的应用,服务港口企业生产交接班会议和天津港通识性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