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0-03 19:44
金融

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何特征?

在A股市场中,今年以来的翻倍股,主要是中小型公司,而且受机构投资者冷落。
股市随着中国迈向新一轮增长周期,其股市能否迎来牛市?
买方研选

■投资者买入股票,无非也是为了赚钱,能买入翻倍股,绝对是广大股民的终极梦想。先卖个关子,猜猜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多少?

参考东吴证券的策略报告,截至今年8月11日,以最大涨幅大于100%为基准,中国A股由年初起,一共出现了80只翻倍股。

这些新鲜出炉的翻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征?首先被发现的共同点,可能是行业属性。年初以来出现翻倍股个数最多的五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传媒/通信/机械设备/电子,分别对应15/13/9/8/7只翻倍股。

另一个容易被发现的共性可能是主题特点,如果对今年这80只翻倍股所涉及的标签进行整理,会发现“AI 应用”、“5G 应用”、“AI 算力”、“数字资产”、“数据安全”、“中字头央企”、以及“国企改革”等概念出现次数较多。

安信证券此前基于A股“一年三倍股”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对于这类股票的捕获,60%来自于当年市场主线。

当然,翻倍股、三倍股有相对集中的行业和主题共性,但每年的行业主线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2022年翻倍股最多的五个行业,依次是机械设备(41只)、电力设备(32只)、医药生物(25只)、汽车(24只)和电子(19只),可见“大制造板块”是当年翻倍股的大本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的翻倍行情多发生于小盘股,行情启动前股票市值越小、涨幅弹性越大,而且翻倍行情,主要由估值提升驱动,而非盈利增长贡献。

不过,估值提升驱动股价大幅上涨这一点,可能并非今年的特殊情况。因为安信证券的报告中也提到,对于一年三倍股的股价驱动,业绩能够成功消化高估值的公司是比较少的,只有15%的一年三倍股的利润实现翻三倍,而70%的三倍股,主要驱动力仍然来自估值。

此外,今年的80只翻倍股,全部都是被机构所冷落的标的,例如不是基金重仓指数成分股,与此同时,基金重仓组合的平均最高涨幅,却几乎没能超越大盘。这种对比,也表明了重仓组合与今年的翻倍股存在一定背离。

也许比较理性的读者,并没有将捕获“翻倍股”视为自己的目标,但总结翻倍股的特征,却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市场,对不可为的事保持应有的敬畏。

比如,投资者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的升势集中而且短暂,整体存在“20%的时间决定持有的80%收益”,就可能会理解高追的风险;又例如,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存在“机构投资者持有仓位低”,就不应预期跟随机构投资者操作,那就能有较大机会买上倍升股。■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中美关系美中经济脱钩催生“新冷战”阴云
    印巴冲突升级背后:武器贸易折射中美角力

    传统上不结盟的印度近年来日益增加从美国和西方的武器采购,巴基斯坦则加深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印巴之间的地区冲突正被中美间的大国博弈重塑,安全局势趋于复杂化。


  • 习近平普京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合组织在世界舞台上究竟有多重要
    美媒: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中俄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他们驳斥了所谓美国“双遏制”企图,誓言“中俄将加强协调配合”。习近平还谈到两人保持互信的重要性。


  • GPT-4首次亮相,在消费办公工具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谷歌击败微软
    AI对谷歌的威胁变得真切起来

    苹果公司一位高管周三表示,过去两个月,通过Safari网络浏览器进行的谷歌搜索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已经20多年没发生过了”。


  • 贸易港口关税战冲击下,中国发往美国的航运货运量骤降
    中国4月份出口增速仍保持韧性

    尽管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中国4月份出口仍同比增长8.1%。这一结果超出预期2.5%的增幅。


股市随着中国迈向新一轮增长周期,其股市能否迎来牛市?
2023-10-03 19:44
金融

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何特征?

在A股市场中,今年以来的翻倍股,主要是中小型公司,而且受机构投资者冷落。
买方研选

■投资者买入股票,无非也是为了赚钱,能买入翻倍股,绝对是广大股民的终极梦想。先卖个关子,猜猜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多少?

参考东吴证券的策略报告,截至今年8月11日,以最大涨幅大于100%为基准,中国A股由年初起,一共出现了80只翻倍股。

这些新鲜出炉的翻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征?首先被发现的共同点,可能是行业属性。年初以来出现翻倍股个数最多的五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传媒/通信/机械设备/电子,分别对应15/13/9/8/7只翻倍股。

另一个容易被发现的共性可能是主题特点,如果对今年这80只翻倍股所涉及的标签进行整理,会发现“AI 应用”、“5G 应用”、“AI 算力”、“数字资产”、“数据安全”、“中字头央企”、以及“国企改革”等概念出现次数较多。

安信证券此前基于A股“一年三倍股”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对于这类股票的捕获,60%来自于当年市场主线。

当然,翻倍股、三倍股有相对集中的行业和主题共性,但每年的行业主线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2022年翻倍股最多的五个行业,依次是机械设备(41只)、电力设备(32只)、医药生物(25只)、汽车(24只)和电子(19只),可见“大制造板块”是当年翻倍股的大本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的翻倍行情多发生于小盘股,行情启动前股票市值越小、涨幅弹性越大,而且翻倍行情,主要由估值提升驱动,而非盈利增长贡献。

不过,估值提升驱动股价大幅上涨这一点,可能并非今年的特殊情况。因为安信证券的报告中也提到,对于一年三倍股的股价驱动,业绩能够成功消化高估值的公司是比较少的,只有15%的一年三倍股的利润实现翻三倍,而70%的三倍股,主要驱动力仍然来自估值。

此外,今年的80只翻倍股,全部都是被机构所冷落的标的,例如不是基金重仓指数成分股,与此同时,基金重仓组合的平均最高涨幅,却几乎没能超越大盘。这种对比,也表明了重仓组合与今年的翻倍股存在一定背离。

也许比较理性的读者,并没有将捕获“翻倍股”视为自己的目标,但总结翻倍股的特征,却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市场,对不可为的事保持应有的敬畏。

比如,投资者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的升势集中而且短暂,整体存在“20%的时间决定持有的80%收益”,就可能会理解高追的风险;又例如,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存在“机构投资者持有仓位低”,就不应预期跟随机构投资者操作,那就能有较大机会买上倍升股。■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