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8-14 07:28
科技

中国科研论文继续三冠王,本国引用多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8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整体论文数量和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分别排在前1%和前10%的论文篇数上超过了美国。
科研3D打印器官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将无需接受心脏捐赠”

■在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的三大指标中,中国连续2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8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整体论文数量和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分别排在前1%和前10%的论文篇数上超过了美国。中国正在逐步确立不依赖欧美的独立的研究体制。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根据英国调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的数据分析主要国家的论文数量等,每年公布1次。由于按年计算波动较大,因此按3年平均计算出数据。此次的《科学技术指标2023》以2020年(2019~2021年平均)的论文为对象。

论文总数与研究的活跃度有关,而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受关注论文”、排名前1%的“顶尖论文”的数量则与研究的质量、受关注度和影响力有关。中国的论文总数的全球份额为24.6%,与第2位的美国相比高出8.5个百分点,相比上年有所扩大。受关注论文的份额为28.9%,顶尖论文的份额为29.3%,均拉大了与美国的差距。

中国2017年在论文总数方面、2018年在受关注论文数量方面、2019年在顶尖论文数量方面超过美国。连续2年保持“三冠王”地位,正在科学研究领域构筑坚如磐石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观点指出中国的排名上升是因为本国研究人员相互引用了彼此的论文。

此次还首次统计了论文的引用方。关于引用论文的研究者所属机构属于本国的比例,美国为29%,日本为19%,英国、德国、法国和韩国为10%左右。而中国达到61%,高于其他国家,比10年前的48%有所扩大。可以说,中国国内的研究人员相互引用论文的倾向很强。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指出,“虽然本国引用的数量很多,但中国属于在研究能力方面不容小觑的存在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观察属于世界两大著名科学杂志的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的论文数占比,中国仅为近2成,仍低于美国的约7成,但仅次于英国和德国,位居第4位。

中国近年来增长显著,最近10年超过日本和法国,猛追英德。其他调查也显示出,在中国这些顶尖研究者的论文被其他国内研究者引用,使得研究变得更加活跃。

日本此次在受关注论文数量上被伊朗超越,从去年的第12位跌至第13位。伊朗在能源、热力学等领域的存在感很强,在理工学领域,赴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也位居世界第4位。近年来,在论文排名显著上升的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被引用的论文较多。亚洲和中东的新兴国家正在形成与欧美不同的研究社区。

在日本,作为研究中坚力量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增长乏力已成为一个长期问题。但进入博士课程的前一段的硕士课程学生的相关指标有改善迹象。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的入学人数在2010年度达到顶峰后呈减少趋势,但2021年度开始呈增加趋势,2022年度比上一年度增加约2%,达到7万6000人。从硕士到博士课程的升学率也以2019年度为转折点出现了微增。■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科研3D打印器官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将无需接受心脏捐赠”
2023-08-14 07:28
科技

中国科研论文继续三冠王,本国引用多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8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整体论文数量和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分别排在前1%和前10%的论文篇数上超过了美国。

■在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的三大指标中,中国连续2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8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整体论文数量和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分别排在前1%和前10%的论文篇数上超过了美国。中国正在逐步确立不依赖欧美的独立的研究体制。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根据英国调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的数据分析主要国家的论文数量等,每年公布1次。由于按年计算波动较大,因此按3年平均计算出数据。此次的《科学技术指标2023》以2020年(2019~2021年平均)的论文为对象。

论文总数与研究的活跃度有关,而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受关注论文”、排名前1%的“顶尖论文”的数量则与研究的质量、受关注度和影响力有关。中国的论文总数的全球份额为24.6%,与第2位的美国相比高出8.5个百分点,相比上年有所扩大。受关注论文的份额为28.9%,顶尖论文的份额为29.3%,均拉大了与美国的差距。

中国2017年在论文总数方面、2018年在受关注论文数量方面、2019年在顶尖论文数量方面超过美国。连续2年保持“三冠王”地位,正在科学研究领域构筑坚如磐石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观点指出中国的排名上升是因为本国研究人员相互引用了彼此的论文。

此次还首次统计了论文的引用方。关于引用论文的研究者所属机构属于本国的比例,美国为29%,日本为19%,英国、德国、法国和韩国为10%左右。而中国达到61%,高于其他国家,比10年前的48%有所扩大。可以说,中国国内的研究人员相互引用论文的倾向很强。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指出,“虽然本国引用的数量很多,但中国属于在研究能力方面不容小觑的存在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观察属于世界两大著名科学杂志的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的论文数占比,中国仅为近2成,仍低于美国的约7成,但仅次于英国和德国,位居第4位。

中国近年来增长显著,最近10年超过日本和法国,猛追英德。其他调查也显示出,在中国这些顶尖研究者的论文被其他国内研究者引用,使得研究变得更加活跃。

日本此次在受关注论文数量上被伊朗超越,从去年的第12位跌至第13位。伊朗在能源、热力学等领域的存在感很强,在理工学领域,赴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也位居世界第4位。近年来,在论文排名显著上升的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被引用的论文较多。亚洲和中东的新兴国家正在形成与欧美不同的研究社区。

在日本,作为研究中坚力量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增长乏力已成为一个长期问题。但进入博士课程的前一段的硕士课程学生的相关指标有改善迹象。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的入学人数在2010年度达到顶峰后呈减少趋势,但2021年度开始呈增加趋势,2022年度比上一年度增加约2%,达到7万6000人。从硕士到博士课程的升学率也以2019年度为转折点出现了微增。■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