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5-19 14:18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G7峰会对中国将只有姿态

曹辛:今年G7峰会在涉华问题上将只有姿态而难有真正有意义的实质行动。这是美、日、欧各自利益和立场相距较大使然。
拜登岸田文雄美日每周时事分析:G7峰会对中国将只有姿态
曹辛

■本周五,七国集团(G7)又将在日本广岛召开一年一度的峰会。在美国可能发生重大债务违约、乌克兰战争呈现剧烈态势、中美博弈正酣的大背景下,中国因素又成为此次会议的重大热点之一。目前日本作为今年峰会的东道主,正在积极将此次峰会的批评矛头引向中国,美国也在配合。

不过从总体态势看来,今年G7峰会在涉华问题上将只有姿态而难有真正有意义的实质行动。这是美、日、欧各自利益和立场相距较大使然。

只有日美积极反华

从目前的态势看,只有日美两国比较积极地利用此次峰会向中国施压,并制造舆论氛围反华,其中日本是最热衷此事的马前卒。对美国来说这是大国博弈,而对日本来说,则是其地处东亚,虽历经二战而志向未泯,而中国的发展已经使其完全难以超越的现实下采取的本能行为。

从特朗普时代开始,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就提出了美日印澳四国联盟的构想,即:既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同时也利用中国力量的壮大平衡美国,最终日本崛起成为正常国家。这一谋略为今天的岸田文雄内阁所继承。

而在当前全世界都在为美国可能发生债务违约而忧虑、乌克兰战争看不到结束前景的背景下,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因此,作为此次峰会东道主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立志要让峰会确立两个共同立场,即:共同应对中国的军事雄心和“经济胁迫”,后者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提出的。

布鲁金斯学会的日本问题专家米雷娅•索利斯(Mireya Solís)表示:“东京方面希望看到一份强硬的声明,即这个民主国家集团将并肩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美国同样有意利用峰会遏制中国。媒体介绍说:美国高官5月15日透露,G7领导人本周在日本广岛出席峰会时将展现团结,支持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共同方式与中国打交道”,但也认同应让各国管理各自与北京的关系。

据报道,当被问及G7领导人能否在应对中国时表现出团结一致时,该高级官员回应说:“你可以期待的是,G7领导人将表明我们团结一致,支持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共同方式。同时,每个G7成员国将各自管理与中国的关系,但我们都在指导我们所有关系的原则上保持一致。”

不过,在被问及“G7国家是否会就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技术达成协议,以及各国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已有共识”时,美国官员只是表明,各国一致同意有必要保障技术安全。“那些在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的国家,有非常广泛和显著程度上的共识。”

峰会的另一个内容则完全反映美国意志。据说“除了主要的峰会公报,G7计划发布一份有关经济安全的单独声明”。英国《金融时报》说该报看到的文件说:该声明将会包含“共同阻止、回应和反制经济胁迫”的承诺。“经济胁迫”这个词是耶伦的创作,作为面临债务违约问题而又迟迟不能访华以寻求中国帮助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有此动作也是必然的。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单独的声明不会点名中国,而且除了进行供应链合作以减少对华依赖之外,G7不太可能就新的具体经济安全工具达成共识。”

显然,本轮G7峰会只有日美两国在积极反华,但在半导体技术以及新的对华经济安全工具方面,七国又很难达成共识。如此,G7峰会基本上只能成为日美两国的二人转了,而且对华实际作用有限。

七国对华立场差距颇大

本轮G7峰会之所以对中国冲击有限,说到底是各国对华利益不同,由此导致的对华立场差距颇大。在这一点上,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是如此。

拜登首先就面临美国自身的债务违约问题,这不仅是美国自己的问题,也涉及各国对美国的信心,尤其是发达国家。《纽约时报》分析说:“几代人都指望美国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稳定力量,而近年来,盟友越来越多地预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延长政府关门、银行危机、债务上限斗争,甚至政治暴力,曾经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已经如此地促使外国领导人将美国的不可预测性纳入其中。”

而且,拜登原本计划在此次日本之行后访问巴布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但因为“与共和党人在提高联邦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摊牌,已经颠覆了总统的国际外交”,美国取消了对两地的访问计划。“拜登将成为一个四面楚歌的领导人,被迫赶回家以避免美国自己制造的灾难。”这更加重创美国盟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信心。这一切本身就会对拜登利用此轮峰会对中国施压构成掣肘,而且,很难说美国还不会在债务违约问题上有求中国。

另外,近来拜登领导的政府已开始强调其对华政策是“去风险”而不是“脱钩”。美国引用这句来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话,显然是试图向G7盟友保证:美国不打算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手段。

除美国外,欧洲就更是如此,中欧之间深厚的经济关系使欧洲不愿紧跟美国反华。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欧洲各国政府担心回到冷战状态:中国取代苏联的位置,而欧洲最好的情况是成为美国的卫星,最坏的情况是成为美中之间的战场。”

一位欧盟官员告诉笔者:不会把此次峰会开成反华俱乐部会议。

如此背景下,积极在此轮峰会上反华打头阵的日本能做的事不多。而且,岸田近来利用广岛这个二战原子弹爆炸地来追求本国私利的动机也已经被世界所看透。岸田称“要让这次峰会为实现无核世界增添动力”,但日本舆论却大泼冷水,敦促“不要把广岛变成一场政治秀”。《朝日新闻》认为,岸田虽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倡导“无核世界”,但处于美国“核保护伞”下的日本迄今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

美国就更加直截了当了,最新消息是:拜登拒绝为二战中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道歉。

正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G7国家也是如此,抱团反华并不容易。■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中美关系美中经济脱钩催生“新冷战”阴云
    印巴冲突升级背后:武器贸易折射中美角力

    传统上不结盟的印度近年来日益增加从美国和西方的武器采购,巴基斯坦则加深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印巴之间的地区冲突正被中美间的大国博弈重塑,安全局势趋于复杂化。


  • 习近平普京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合组织在世界舞台上究竟有多重要
    美媒: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中俄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他们驳斥了所谓美国“双遏制”企图,誓言“中俄将加强协调配合”。习近平还谈到两人保持互信的重要性。


  • GPT-4首次亮相,在消费办公工具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谷歌击败微软
    AI对谷歌的威胁变得真切起来

    苹果公司一位高管周三表示,过去两个月,通过Safari网络浏览器进行的谷歌搜索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已经20多年没发生过了”。


  • 贸易港口关税战冲击下,中国发往美国的航运货运量骤降
    中国4月份出口增速仍保持韧性

    尽管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中国4月份出口仍同比增长8.1%。这一结果超出预期2.5%的增幅。


拜登岸田文雄美日每周时事分析:G7峰会对中国将只有姿态
2023-05-19 14:18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G7峰会对中国将只有姿态

曹辛:今年G7峰会在涉华问题上将只有姿态而难有真正有意义的实质行动。这是美、日、欧各自利益和立场相距较大使然。
曹辛

■本周五,七国集团(G7)又将在日本广岛召开一年一度的峰会。在美国可能发生重大债务违约、乌克兰战争呈现剧烈态势、中美博弈正酣的大背景下,中国因素又成为此次会议的重大热点之一。目前日本作为今年峰会的东道主,正在积极将此次峰会的批评矛头引向中国,美国也在配合。

不过从总体态势看来,今年G7峰会在涉华问题上将只有姿态而难有真正有意义的实质行动。这是美、日、欧各自利益和立场相距较大使然。

只有日美积极反华

从目前的态势看,只有日美两国比较积极地利用此次峰会向中国施压,并制造舆论氛围反华,其中日本是最热衷此事的马前卒。对美国来说这是大国博弈,而对日本来说,则是其地处东亚,虽历经二战而志向未泯,而中国的发展已经使其完全难以超越的现实下采取的本能行为。

从特朗普时代开始,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就提出了美日印澳四国联盟的构想,即:既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同时也利用中国力量的壮大平衡美国,最终日本崛起成为正常国家。这一谋略为今天的岸田文雄内阁所继承。

而在当前全世界都在为美国可能发生债务违约而忧虑、乌克兰战争看不到结束前景的背景下,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因此,作为此次峰会东道主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立志要让峰会确立两个共同立场,即:共同应对中国的军事雄心和“经济胁迫”,后者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提出的。

布鲁金斯学会的日本问题专家米雷娅•索利斯(Mireya Solís)表示:“东京方面希望看到一份强硬的声明,即这个民主国家集团将并肩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美国同样有意利用峰会遏制中国。媒体介绍说:美国高官5月15日透露,G7领导人本周在日本广岛出席峰会时将展现团结,支持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共同方式与中国打交道”,但也认同应让各国管理各自与北京的关系。

据报道,当被问及G7领导人能否在应对中国时表现出团结一致时,该高级官员回应说:“你可以期待的是,G7领导人将表明我们团结一致,支持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共同方式。同时,每个G7成员国将各自管理与中国的关系,但我们都在指导我们所有关系的原则上保持一致。”

不过,在被问及“G7国家是否会就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技术达成协议,以及各国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已有共识”时,美国官员只是表明,各国一致同意有必要保障技术安全。“那些在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的国家,有非常广泛和显著程度上的共识。”

峰会的另一个内容则完全反映美国意志。据说“除了主要的峰会公报,G7计划发布一份有关经济安全的单独声明”。英国《金融时报》说该报看到的文件说:该声明将会包含“共同阻止、回应和反制经济胁迫”的承诺。“经济胁迫”这个词是耶伦的创作,作为面临债务违约问题而又迟迟不能访华以寻求中国帮助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有此动作也是必然的。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单独的声明不会点名中国,而且除了进行供应链合作以减少对华依赖之外,G7不太可能就新的具体经济安全工具达成共识。”

显然,本轮G7峰会只有日美两国在积极反华,但在半导体技术以及新的对华经济安全工具方面,七国又很难达成共识。如此,G7峰会基本上只能成为日美两国的二人转了,而且对华实际作用有限。

七国对华立场差距颇大

本轮G7峰会之所以对中国冲击有限,说到底是各国对华利益不同,由此导致的对华立场差距颇大。在这一点上,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是如此。

拜登首先就面临美国自身的债务违约问题,这不仅是美国自己的问题,也涉及各国对美国的信心,尤其是发达国家。《纽约时报》分析说:“几代人都指望美国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稳定力量,而近年来,盟友越来越多地预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延长政府关门、银行危机、债务上限斗争,甚至政治暴力,曾经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已经如此地促使外国领导人将美国的不可预测性纳入其中。”

而且,拜登原本计划在此次日本之行后访问巴布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但因为“与共和党人在提高联邦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摊牌,已经颠覆了总统的国际外交”,美国取消了对两地的访问计划。“拜登将成为一个四面楚歌的领导人,被迫赶回家以避免美国自己制造的灾难。”这更加重创美国盟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信心。这一切本身就会对拜登利用此轮峰会对中国施压构成掣肘,而且,很难说美国还不会在债务违约问题上有求中国。

另外,近来拜登领导的政府已开始强调其对华政策是“去风险”而不是“脱钩”。美国引用这句来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话,显然是试图向G7盟友保证:美国不打算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手段。

除美国外,欧洲就更是如此,中欧之间深厚的经济关系使欧洲不愿紧跟美国反华。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欧洲各国政府担心回到冷战状态:中国取代苏联的位置,而欧洲最好的情况是成为美国的卫星,最坏的情况是成为美中之间的战场。”

一位欧盟官员告诉笔者:不会把此次峰会开成反华俱乐部会议。

如此背景下,积极在此轮峰会上反华打头阵的日本能做的事不多。而且,岸田近来利用广岛这个二战原子弹爆炸地来追求本国私利的动机也已经被世界所看透。岸田称“要让这次峰会为实现无核世界增添动力”,但日本舆论却大泼冷水,敦促“不要把广岛变成一场政治秀”。《朝日新闻》认为,岸田虽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倡导“无核世界”,但处于美国“核保护伞”下的日本迄今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

美国就更加直截了当了,最新消息是:拜登拒绝为二战中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道歉。

正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G7国家也是如此,抱团反华并不容易。■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