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15:15
时政
美媒|中国展现与俄朝团结姿态,但分歧仍隐现+ 查看更多
美媒|中国展现与俄朝团结姿态,但分歧仍隐现
+ 查看更多
尽管中国与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至少目前还远未能形成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富裕、人口最稠密地区强加其意志的实际军事或政治联盟。
Yaroslav Trofimov
■
在上周于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同为核大国的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中间,检阅从在挥舞国旗的人群中隆隆驶过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场面标志着国际秩序的重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北京不再掩饰对这两个被西方视为无赖邻国的支持,高调展示中国政府与俄罗斯和朝鲜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西方制裁,都卷入了针对乌克兰的血腥战争,并且都可能在中国与美国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发挥作用。
尽管中国与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至少目前还远未能形成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富裕、人口最稠密地区强加其意志的实际军事或政治联盟。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说,中国在与朝鲜和俄罗斯合作时非常谨慎,与西方所描绘的盟友关系不同,中国与这两国并非同一阵营,中国对战争和安全问题的看法与它们截然不同。他指出,中国已有40多年没有打过仗,中国想要的是边境的稳定。
不过,西方外交官和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政府的抱负与这两个较弱伙伴的抱负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这些矛盾能以多快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弥合,将决定在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颠覆了华盛顿在亚洲和欧洲的同盟网络后正在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形态。
智库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高级研究员赵通说,中国正变得不那么介意被视为所谓的“动荡轴心”的一部分,在日趋激烈的中美竞争推动下,中国希望表明,与美国疏远盟友的做法相反,中方更有能力将朋友团结在自己周围。他还表示,在美国损害自身国际信誉之际,中国看到了维护自身领导地位的机会。
上周三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展示了中国不断扩张的军事实力,以及在与美国的常规战争中获胜的日益增强的自信。此前,在中国天津市举行了一场地区峰会,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出席了会议。习近平利用那次峰会提出了模糊但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治理倡议”计划,旨在建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个不再由美国主导的秩序。
中国政府内部许多人日益形成的看法是,华盛顿目前的混乱局面以及世界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分歧,给了中国一个独特的机会,意味着中国政府无需过度担心因与俄罗斯和朝鲜等被排斥国家走得太近而带来的外交后果。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说,中俄对新的国际秩序应如何运作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认为美国霸权正在终结,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论承认与否,它都在发生。王栋说,俄中双方都视彼此关系具有战略重要性,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来自华盛顿的敌意增加。
上海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表示,这种关系仍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说,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卷入对方参与的重大冲突;如果中国因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重大冲突,他认为俄罗斯不会来援助中国。他还说,中俄是好朋友、好伙伴,但仅此而已,两国永远不会成为盟友。
中国官员强调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实质性的武器,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主张,也不支持朝鲜参与该冲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SOAS China Institute)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说,金正恩出席中国阅兵式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确实支持普京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这意味着金正恩出兵乌克兰的事实没有让中国严重不适。曾锐生表示,中国邀请金正恩就像是对西方民主国家竖起中指,意思是说,你们所定义的不可接受之事,我们根本不屑一顾。
中国军方正在学习俄罗斯在乌克兰对抗西方武器系统方面的经验,一些西方官员称,中国已默许朝鲜参战,以便平壤能够实现其武库的现代化和升级——如果发生针对西方的多线战争,这对中国来说是潜在利好。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联系微不足道,而去年俄罗斯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美元,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1-7月这一指标萎缩了8%。俄罗斯的出口几乎全部由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构成,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工业产成品——包括俄罗斯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普京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Xinhua)采访时说:“作为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挑战与威胁——不管是在欧亚大陆,还是整个世界。”在普京访问期间,中方表示将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这项签证放宽政策已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生效,旨在促进贸易和旅游业。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对中国公民采取对等措施。
在北京日坛购物中心,昔日挤满了俄罗斯购物者的大厅内如今冷冷清清。做皮夹克和皮大衣生意的Zhang Dun表示:“俄乌战争前我们的生意很好,但现在俄罗斯人不来了,因为他们没钱,就算有钱,也因为制裁很难把钱取出来。”自乌克兰战争以来,一家中国茶叶批发零售店的生意也缩减了一半,店员Zhong Lili也附和说:“如果他们的国家在打仗,俄罗斯人怎么会来这里旅游消费呢?”
在北京的另一家商场,一家门庭冷落的商店里堆满了俄罗斯食品,从盐到巧克力,静等中国顾客到来。一张海报上,普京在一台装有Stars of the Kremlin等品牌冰淇淋的冰柜前吃着冰淇淋。店员Li Na说:“大多数顾客来这里都问普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但现在人不多了。”
中国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并非没有代价:由于中方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中国与多数欧洲国家的关系受到了影响,而欧洲是中国一个重要得多的技术和贸易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主任达巍说,中欧关系被这场战争绑架,这是非常不幸的。他说,这是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而这场战争并非中国所愿,也非中国所支持。
北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各种观点仍得到容忍,一些知名学者还公开表示支持基辅方面的抵抗。
中国顶尖战略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教授时殷弘表示,俄罗斯和朝鲜在世界舞台上的冒险行为都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经济逆风的情况下。
时殷弘说,现在一个主要负累来自那个仍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家伙,第二个负累来自那个多年来不顾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决议、不断升级发展核导弹,现在还向欧洲派遣大批军队帮助俄罗斯打这场战争的家伙。
中国领导层认为,普京若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将不符合北京方面的利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向欧洲对话方表达了这一看法。但完全不清楚的是,中国是否会认为俄罗斯获胜对自己有利,即实现普京将乌克兰变成一个附庸国、并可能在乌克兰以外确立欧洲势力范围的战争目标。
时殷弘说,如果俄罗斯获胜,对中国来说会比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时更麻烦;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大大减少,而且如果特朗普之后共和党继续主政白宫,俄罗斯将有更大机会与华盛顿和解,中国会对此感到担忧。
特朗普目前试图分化俄中的做法并未令北京方面太过焦虑,因为中方盘算,普京不会太相信一个如此反复无常、不可预测的白宫所作出的承诺——许多俄罗斯问题分析人士也持此观点。
过去十年,北京外交政策的很大一部分是以“民族复兴”规划为指导,该规划旨在摆脱“百年屈辱”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中国被掠夺成性的殖民列强瓜分。收复中国对台湾的控制权是这一构想的核心部分。然而,过去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吞并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人烟稀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段历史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在清朝时期,俄罗斯从中国攫取了最大一片土地;在近代史中的屈辱时期,中国主要受害于两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日本,人们对历史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
然而,中国领导层释放的信息是不要纠结于那段历史,至少现在不要。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副主任高志凯(Victor Gao)说,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希望着眼于未来。他说,整个国家都非常倾向于俄中合作。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在上周于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同为核大国的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中间,检阅从在挥舞国旗的人群中隆隆驶过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场面标志着国际秩序的重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北京不再掩饰对这两个被西方视为无赖邻国的支持,高调展示中国政府与俄罗斯和朝鲜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西方制裁,都卷入了针对乌克兰的血腥战争,并且都可能在中国与美国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发挥作用。
尽管中国与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至少目前还远未能形成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富裕、人口最稠密地区强加其意志的实际军事或政治联盟。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说,中国在与朝鲜和俄罗斯合作时非常谨慎,与西方所描绘的盟友关系不同,中国与这两国并非同一阵营,中国对战争和安全问题的看法与它们截然不同。他指出,中国已有40多年没有打过仗,中国想要的是边境的稳定。
不过,西方外交官和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政府的抱负与这两个较弱伙伴的抱负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这些矛盾能以多快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弥合,将决定在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颠覆了华盛顿在亚洲和欧洲的同盟网络后正在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形态。
智库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高级研究员赵通说,中国正变得不那么介意被视为所谓的“动荡轴心”的一部分,在日趋激烈的中美竞争推动下,中国希望表明,与美国疏远盟友的做法相反,中方更有能力将朋友团结在自己周围。他还表示,在美国损害自身国际信誉之际,中国看到了维护自身领导地位的机会。
上周三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展示了中国不断扩张的军事实力,以及在与美国的常规战争中获胜的日益增强的自信。此前,在中国天津市举行了一场地区峰会,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出席了会议。习近平利用那次峰会提出了模糊但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治理倡议”计划,旨在建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个不再由美国主导的秩序。
中国政府内部许多人日益形成的看法是,华盛顿目前的混乱局面以及世界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分歧,给了中国一个独特的机会,意味着中国政府无需过度担心因与俄罗斯和朝鲜等被排斥国家走得太近而带来的外交后果。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说,中俄对新的国际秩序应如何运作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认为美国霸权正在终结,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论承认与否,它都在发生。王栋说,俄中双方都视彼此关系具有战略重要性,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来自华盛顿的敌意增加。
上海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表示,这种关系仍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说,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卷入对方参与的重大冲突;如果中国因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重大冲突,他认为俄罗斯不会来援助中国。他还说,中俄是好朋友、好伙伴,但仅此而已,两国永远不会成为盟友。
中国官员强调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实质性的武器,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主张,也不支持朝鲜参与该冲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SOAS China Institute)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说,金正恩出席中国阅兵式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确实支持普京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这意味着金正恩出兵乌克兰的事实没有让中国严重不适。曾锐生表示,中国邀请金正恩就像是对西方民主国家竖起中指,意思是说,你们所定义的不可接受之事,我们根本不屑一顾。
中国军方正在学习俄罗斯在乌克兰对抗西方武器系统方面的经验,一些西方官员称,中国已默许朝鲜参战,以便平壤能够实现其武库的现代化和升级——如果发生针对西方的多线战争,这对中国来说是潜在利好。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联系微不足道,而去年俄罗斯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美元,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1-7月这一指标萎缩了8%。俄罗斯的出口几乎全部由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构成,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工业产成品——包括俄罗斯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普京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Xinhua)采访时说:“作为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挑战与威胁——不管是在欧亚大陆,还是整个世界。”在普京访问期间,中方表示将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这项签证放宽政策已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生效,旨在促进贸易和旅游业。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对中国公民采取对等措施。
在北京日坛购物中心,昔日挤满了俄罗斯购物者的大厅内如今冷冷清清。做皮夹克和皮大衣生意的Zhang Dun表示:“俄乌战争前我们的生意很好,但现在俄罗斯人不来了,因为他们没钱,就算有钱,也因为制裁很难把钱取出来。”自乌克兰战争以来,一家中国茶叶批发零售店的生意也缩减了一半,店员Zhong Lili也附和说:“如果他们的国家在打仗,俄罗斯人怎么会来这里旅游消费呢?”
在北京的另一家商场,一家门庭冷落的商店里堆满了俄罗斯食品,从盐到巧克力,静等中国顾客到来。一张海报上,普京在一台装有Stars of the Kremlin等品牌冰淇淋的冰柜前吃着冰淇淋。店员Li Na说:“大多数顾客来这里都问普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但现在人不多了。”
中国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并非没有代价:由于中方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中国与多数欧洲国家的关系受到了影响,而欧洲是中国一个重要得多的技术和贸易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主任达巍说,中欧关系被这场战争绑架,这是非常不幸的。他说,这是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而这场战争并非中国所愿,也非中国所支持。
北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各种观点仍得到容忍,一些知名学者还公开表示支持基辅方面的抵抗。
中国顶尖战略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教授时殷弘表示,俄罗斯和朝鲜在世界舞台上的冒险行为都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经济逆风的情况下。
时殷弘说,现在一个主要负累来自那个仍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家伙,第二个负累来自那个多年来不顾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决议、不断升级发展核导弹,现在还向欧洲派遣大批军队帮助俄罗斯打这场战争的家伙。
中国领导层认为,普京若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将不符合北京方面的利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向欧洲对话方表达了这一看法。但完全不清楚的是,中国是否会认为俄罗斯获胜对自己有利,即实现普京将乌克兰变成一个附庸国、并可能在乌克兰以外确立欧洲势力范围的战争目标。
时殷弘说,如果俄罗斯获胜,对中国来说会比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时更麻烦;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大大减少,而且如果特朗普之后共和党继续主政白宫,俄罗斯将有更大机会与华盛顿和解,中国会对此感到担忧。
特朗普目前试图分化俄中的做法并未令北京方面太过焦虑,因为中方盘算,普京不会太相信一个如此反复无常、不可预测的白宫所作出的承诺——许多俄罗斯问题分析人士也持此观点。
过去十年,北京外交政策的很大一部分是以“民族复兴”规划为指导,该规划旨在摆脱“百年屈辱”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中国被掠夺成性的殖民列强瓜分。收复中国对台湾的控制权是这一构想的核心部分。然而,过去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吞并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人烟稀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段历史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在清朝时期,俄罗斯从中国攫取了最大一片土地;在近代史中的屈辱时期,中国主要受害于两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日本,人们对历史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
然而,中国领导层释放的信息是不要纠结于那段历史,至少现在不要。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副主任高志凯(Victor Gao)说,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希望着眼于未来。他说,整个国家都非常倾向于俄中合作。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Yaroslav Trofimov
■
在上周于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同为核大国的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中间,检阅从在挥舞国旗的人群中隆隆驶过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场面标志着国际秩序的重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北京不再掩饰对这两个被西方视为无赖邻国的支持,高调展示中国政府与俄罗斯和朝鲜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西方制裁,都卷入了针对乌克兰的血腥战争,并且都可能在中国与美国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发挥作用。
尽管中国与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至少目前还远未能形成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富裕、人口最稠密地区强加其意志的实际军事或政治联盟。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说,中国在与朝鲜和俄罗斯合作时非常谨慎,与西方所描绘的盟友关系不同,中国与这两国并非同一阵营,中国对战争和安全问题的看法与它们截然不同。他指出,中国已有40多年没有打过仗,中国想要的是边境的稳定。
不过,西方外交官和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政府的抱负与这两个较弱伙伴的抱负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这些矛盾能以多快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弥合,将决定在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颠覆了华盛顿在亚洲和欧洲的同盟网络后正在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形态。
智库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高级研究员赵通说,中国正变得不那么介意被视为所谓的“动荡轴心”的一部分,在日趋激烈的中美竞争推动下,中国希望表明,与美国疏远盟友的做法相反,中方更有能力将朋友团结在自己周围。他还表示,在美国损害自身国际信誉之际,中国看到了维护自身领导地位的机会。
上周三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展示了中国不断扩张的军事实力,以及在与美国的常规战争中获胜的日益增强的自信。此前,在中国天津市举行了一场地区峰会,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出席了会议。习近平利用那次峰会提出了模糊但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治理倡议”计划,旨在建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个不再由美国主导的秩序。
中国政府内部许多人日益形成的看法是,华盛顿目前的混乱局面以及世界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分歧,给了中国一个独特的机会,意味着中国政府无需过度担心因与俄罗斯和朝鲜等被排斥国家走得太近而带来的外交后果。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说,中俄对新的国际秩序应如何运作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认为美国霸权正在终结,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论承认与否,它都在发生。王栋说,俄中双方都视彼此关系具有战略重要性,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来自华盛顿的敌意增加。
上海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表示,这种关系仍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说,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卷入对方参与的重大冲突;如果中国因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重大冲突,他认为俄罗斯不会来援助中国。他还说,中俄是好朋友、好伙伴,但仅此而已,两国永远不会成为盟友。
中国官员强调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实质性的武器,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主张,也不支持朝鲜参与该冲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SOAS China Institute)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说,金正恩出席中国阅兵式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确实支持普京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这意味着金正恩出兵乌克兰的事实没有让中国严重不适。曾锐生表示,中国邀请金正恩就像是对西方民主国家竖起中指,意思是说,你们所定义的不可接受之事,我们根本不屑一顾。
中国军方正在学习俄罗斯在乌克兰对抗西方武器系统方面的经验,一些西方官员称,中国已默许朝鲜参战,以便平壤能够实现其武库的现代化和升级——如果发生针对西方的多线战争,这对中国来说是潜在利好。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联系微不足道,而去年俄罗斯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美元,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1-7月这一指标萎缩了8%。俄罗斯的出口几乎全部由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构成,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工业产成品——包括俄罗斯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普京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Xinhua)采访时说:“作为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挑战与威胁——不管是在欧亚大陆,还是整个世界。”在普京访问期间,中方表示将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这项签证放宽政策已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生效,旨在促进贸易和旅游业。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对中国公民采取对等措施。
在北京日坛购物中心,昔日挤满了俄罗斯购物者的大厅内如今冷冷清清。做皮夹克和皮大衣生意的Zhang Dun表示:“俄乌战争前我们的生意很好,但现在俄罗斯人不来了,因为他们没钱,就算有钱,也因为制裁很难把钱取出来。”自乌克兰战争以来,一家中国茶叶批发零售店的生意也缩减了一半,店员Zhong Lili也附和说:“如果他们的国家在打仗,俄罗斯人怎么会来这里旅游消费呢?”
在北京的另一家商场,一家门庭冷落的商店里堆满了俄罗斯食品,从盐到巧克力,静等中国顾客到来。一张海报上,普京在一台装有Stars of the Kremlin等品牌冰淇淋的冰柜前吃着冰淇淋。店员Li Na说:“大多数顾客来这里都问普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但现在人不多了。”
中国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并非没有代价:由于中方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中国与多数欧洲国家的关系受到了影响,而欧洲是中国一个重要得多的技术和贸易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主任达巍说,中欧关系被这场战争绑架,这是非常不幸的。他说,这是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而这场战争并非中国所愿,也非中国所支持。
北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各种观点仍得到容忍,一些知名学者还公开表示支持基辅方面的抵抗。
中国顶尖战略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教授时殷弘表示,俄罗斯和朝鲜在世界舞台上的冒险行为都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经济逆风的情况下。
时殷弘说,现在一个主要负累来自那个仍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家伙,第二个负累来自那个多年来不顾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决议、不断升级发展核导弹,现在还向欧洲派遣大批军队帮助俄罗斯打这场战争的家伙。
中国领导层认为,普京若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将不符合北京方面的利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向欧洲对话方表达了这一看法。但完全不清楚的是,中国是否会认为俄罗斯获胜对自己有利,即实现普京将乌克兰变成一个附庸国、并可能在乌克兰以外确立欧洲势力范围的战争目标。
时殷弘说,如果俄罗斯获胜,对中国来说会比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时更麻烦;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大大减少,而且如果特朗普之后共和党继续主政白宫,俄罗斯将有更大机会与华盛顿和解,中国会对此感到担忧。
特朗普目前试图分化俄中的做法并未令北京方面太过焦虑,因为中方盘算,普京不会太相信一个如此反复无常、不可预测的白宫所作出的承诺——许多俄罗斯问题分析人士也持此观点。
过去十年,北京外交政策的很大一部分是以“民族复兴”规划为指导,该规划旨在摆脱“百年屈辱”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中国被掠夺成性的殖民列强瓜分。收复中国对台湾的控制权是这一构想的核心部分。然而,过去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吞并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人烟稀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段历史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在清朝时期,俄罗斯从中国攫取了最大一片土地;在近代史中的屈辱时期,中国主要受害于两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日本,人们对历史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
然而,中国领导层释放的信息是不要纠结于那段历史,至少现在不要。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副主任高志凯(Victor Gao)说,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希望着眼于未来。他说,整个国家都非常倾向于俄中合作。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在上周于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同为核大国的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中间,检阅从在挥舞国旗的人群中隆隆驶过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场面标志着国际秩序的重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北京不再掩饰对这两个被西方视为无赖邻国的支持,高调展示中国政府与俄罗斯和朝鲜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西方制裁,都卷入了针对乌克兰的血腥战争,并且都可能在中国与美国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发挥作用。
尽管中国与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至少目前还远未能形成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富裕、人口最稠密地区强加其意志的实际军事或政治联盟。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说,中国在与朝鲜和俄罗斯合作时非常谨慎,与西方所描绘的盟友关系不同,中国与这两国并非同一阵营,中国对战争和安全问题的看法与它们截然不同。他指出,中国已有40多年没有打过仗,中国想要的是边境的稳定。
不过,西方外交官和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政府的抱负与这两个较弱伙伴的抱负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这些矛盾能以多快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弥合,将决定在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颠覆了华盛顿在亚洲和欧洲的同盟网络后正在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形态。
智库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高级研究员赵通说,中国正变得不那么介意被视为所谓的“动荡轴心”的一部分,在日趋激烈的中美竞争推动下,中国希望表明,与美国疏远盟友的做法相反,中方更有能力将朋友团结在自己周围。他还表示,在美国损害自身国际信誉之际,中国看到了维护自身领导地位的机会。
上周三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展示了中国不断扩张的军事实力,以及在与美国的常规战争中获胜的日益增强的自信。此前,在中国天津市举行了一场地区峰会,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出席了会议。习近平利用那次峰会提出了模糊但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治理倡议”计划,旨在建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个不再由美国主导的秩序。
中国政府内部许多人日益形成的看法是,华盛顿目前的混乱局面以及世界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分歧,给了中国一个独特的机会,意味着中国政府无需过度担心因与俄罗斯和朝鲜等被排斥国家走得太近而带来的外交后果。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说,中俄对新的国际秩序应如何运作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认为美国霸权正在终结,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论承认与否,它都在发生。王栋说,俄中双方都视彼此关系具有战略重要性,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来自华盛顿的敌意增加。
上海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表示,这种关系仍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说,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卷入对方参与的重大冲突;如果中国因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重大冲突,他认为俄罗斯不会来援助中国。他还说,中俄是好朋友、好伙伴,但仅此而已,两国永远不会成为盟友。
中国官员强调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实质性的武器,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主张,也不支持朝鲜参与该冲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SOAS China Institute)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说,金正恩出席中国阅兵式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确实支持普京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这意味着金正恩出兵乌克兰的事实没有让中国严重不适。曾锐生表示,中国邀请金正恩就像是对西方民主国家竖起中指,意思是说,你们所定义的不可接受之事,我们根本不屑一顾。
中国军方正在学习俄罗斯在乌克兰对抗西方武器系统方面的经验,一些西方官员称,中国已默许朝鲜参战,以便平壤能够实现其武库的现代化和升级——如果发生针对西方的多线战争,这对中国来说是潜在利好。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联系微不足道,而去年俄罗斯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美元,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1-7月这一指标萎缩了8%。俄罗斯的出口几乎全部由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构成,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工业产成品——包括俄罗斯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普京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Xinhua)采访时说:“作为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挑战与威胁——不管是在欧亚大陆,还是整个世界。”在普京访问期间,中方表示将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这项签证放宽政策已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生效,旨在促进贸易和旅游业。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对中国公民采取对等措施。
在北京日坛购物中心,昔日挤满了俄罗斯购物者的大厅内如今冷冷清清。做皮夹克和皮大衣生意的Zhang Dun表示:“俄乌战争前我们的生意很好,但现在俄罗斯人不来了,因为他们没钱,就算有钱,也因为制裁很难把钱取出来。”自乌克兰战争以来,一家中国茶叶批发零售店的生意也缩减了一半,店员Zhong Lili也附和说:“如果他们的国家在打仗,俄罗斯人怎么会来这里旅游消费呢?”
在北京的另一家商场,一家门庭冷落的商店里堆满了俄罗斯食品,从盐到巧克力,静等中国顾客到来。一张海报上,普京在一台装有Stars of the Kremlin等品牌冰淇淋的冰柜前吃着冰淇淋。店员Li Na说:“大多数顾客来这里都问普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但现在人不多了。”
中国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并非没有代价:由于中方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中国与多数欧洲国家的关系受到了影响,而欧洲是中国一个重要得多的技术和贸易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主任达巍说,中欧关系被这场战争绑架,这是非常不幸的。他说,这是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而这场战争并非中国所愿,也非中国所支持。
北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各种观点仍得到容忍,一些知名学者还公开表示支持基辅方面的抵抗。
中国顶尖战略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教授时殷弘表示,俄罗斯和朝鲜在世界舞台上的冒险行为都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经济逆风的情况下。
时殷弘说,现在一个主要负累来自那个仍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家伙,第二个负累来自那个多年来不顾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决议、不断升级发展核导弹,现在还向欧洲派遣大批军队帮助俄罗斯打这场战争的家伙。
中国领导层认为,普京若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将不符合北京方面的利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向欧洲对话方表达了这一看法。但完全不清楚的是,中国是否会认为俄罗斯获胜对自己有利,即实现普京将乌克兰变成一个附庸国、并可能在乌克兰以外确立欧洲势力范围的战争目标。
时殷弘说,如果俄罗斯获胜,对中国来说会比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时更麻烦;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大大减少,而且如果特朗普之后共和党继续主政白宫,俄罗斯将有更大机会与华盛顿和解,中国会对此感到担忧。
特朗普目前试图分化俄中的做法并未令北京方面太过焦虑,因为中方盘算,普京不会太相信一个如此反复无常、不可预测的白宫所作出的承诺——许多俄罗斯问题分析人士也持此观点。
过去十年,北京外交政策的很大一部分是以“民族复兴”规划为指导,该规划旨在摆脱“百年屈辱”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中国被掠夺成性的殖民列强瓜分。收复中国对台湾的控制权是这一构想的核心部分。然而,过去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吞并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人烟稀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段历史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在清朝时期,俄罗斯从中国攫取了最大一片土地;在近代史中的屈辱时期,中国主要受害于两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日本,人们对历史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
然而,中国领导层释放的信息是不要纠结于那段历史,至少现在不要。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副主任高志凯(Victor Gao)说,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希望着眼于未来。他说,整个国家都非常倾向于俄中合作。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