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09:06
时政
美媒|军事|中美角力引发潜艇军备竞赛 + 查看更多
美媒|军事|中美角力引发潜艇军备竞赛
+ 查看更多
中国潜艇力量迅速崛起,新型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大幅提升了隐蔽性与打击能力。与此同时,美国虽在潜艇技术上仍占优势,却受限于生产瓶颈与维修积压。
Mike Cherney, Austin Ramzy,Alistair MacDonald
■
中国凭借新技术以及一支正在追赶美国及其盟友的规模更大、性能更优的舰队,即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潜艇强国。这在太平洋地区引发了一场新的水下军备竞赛。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通过迅速改进,使得行动更静音、迅速,能够携带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好的传感器,并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已将活动范围向太平洋纵深发展,在南海与对手对峙,并在台湾周围进行封锁和入侵演习。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潜艇将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中国军方拥有从北部辽宁到南海的海南岛的潜艇基地,这是其海军力量建设的一部分,使北京方面能够巡逻附近水域并向远海投射力量。
随着美国为应对其认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而做出调整,远在西部的关岛基地和区域轮换部署使美国的潜艇能更深入地触及太平洋地区。自去年4月以来,美国海军已将数艘最先进的快速攻击型潜艇—弗吉尼亚级潜艇—调往该地区。
在军事冲突中,太平洋国家将寻求维护—或阻断—途经战略水道的海上贸易和其他航运交通,从而让潜艇在对咽喉要道进行隐蔽、持续的防御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这一趋势正促使美国及其盟友扩充自己的水下舰队,美国已将其全球约60%的潜艇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区。
“在印太地区,几乎所有渴望拥有一支像样海军的国家都在建造或采购潜艇,”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所长、澳大利亚国防部前副部长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说。“毫无疑问,它们非常有用。”
但美国及其盟友要想跟上中国的步伐困难重重。
美国在建造新潜艇方面举步维艰。面对生产方面的担忧,特朗普(Trump)政府正在审查2021年的“奥库斯”(Aukus)防务协议,该协议旨在帮助威慑中国的潜在入侵行动。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并与英国合作建造一款采用美国技术的新型潜艇。
直到最近,中国都并未构成如此大的挑战。多年来,中国专注于建造一支柴电潜艇舰队,这支舰队足以在西太平洋执行近海巡逻任务。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于1974年服役,是一艘噪音大、速度慢的舰艇,其最大的威胁在于让艇员暴露在辐射之下。
经过半个世纪的缓慢发展,一切都已改变。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海军退伍军人布伦特·萨德勒(Brent Sadler)说:“在潜艇作战方面,他们可能正处于技术飞跃的边缘,能够大幅降低潜艇的噪音,从而使其极难被追踪。”
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更快速度、更远航程和更强续航能力使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更广。
正在研发的新型号包括095型,分析人士预计该型号将配备可容纳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095型将是一款非常静音的潜艇,”研究中国潜艇项目的前美国国防部海军系统工程师、海军预备役退役上校克里斯托弗·卡尔森(Christopher Carlson)说。“这将使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中国还改进了其较新的常规动力潜艇——元级潜艇,采用了“不依赖空气推进”(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技术,这使其噪音更小并能等待更长时间才浮出水面换气。此外,中国在上周三的北京阅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其中包括一款可作为潜艇使用的潜航器和一款可能是自主鱼雷的潜航器。
然而,一款据分析人士称可能结合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元素的相对较小的中国攻击型潜艇,其研发工作似乎已经放缓,去年一艘原型艇在一家造船厂沉没。
总体而言,美国在技术上仍领先于中国,其潜艇更静音、更先进,并且全核动力舰队还在进行更多升级工作。
新建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将进行声学改进,以提升隐身性能。这些潜艇还将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会更具杀伤力。
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指挥官里克·摩尔(Rick Moore)说:“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水下作战能力进行历史性投资。”他说,该舰队操作水下无人潜航器,拥有固定式和可部署的水下传感器,并正将人工智能(AI)技术整合进潜艇和无人平台。
伴随着技术发展,新的战略思维也应运而生。
如果北京方面选择攻打台湾,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常规潜艇来保卫沿海领土。中国更新型的核潜艇可能会试图阻止美军驰援台湾,这些潜艇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强。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屿,中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如果美国选择为台湾出面干预,美国海军可能会动用其潜艇,试图摧毁中国舰船并猎杀中方潜艇。
美国也可能试图将中国舰船困在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包围台湾。美国潜艇可能对中国陆上目标发动导弹攻击,并试图通过封锁南向航运通道来切断中国的补给线。
“潜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一种以较小部署足迹来投射强大力量的方式,”智库Defense Priorities的高级研究员兼军事分析主管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说。卡瓦纳认为美国应减少在亚洲的驻军,但她支持向澳大利亚部署潜艇。她还说:“它们不需要大量美方人员,也不会让飞机和水面舰艇暴露在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和英国,都可能被卷入一个对抗中国的战时同盟,其潜艇将扮演从直接作战到保卫航运通道和阻止中国获取资源等一系列角色。
中国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产业优势。中国的商业造船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拥有全球舰船数量最多的水面舰队。
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常规潜艇,这种潜艇比核潜艇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萨德勒说,尽管这些潜艇在速度和续航能力上存在局限,但中国明白“他们需要数量,所以一直在大量建造这种潜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造船作为优先事项,但有限的产能令人担忧。美国首艘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两年。美国计划建造一类新的超先进攻击型潜艇,目前代号为SSN(X),但预计要到2040年代初才开始建造。
维修积压可能导致美国潜艇多年都无法执行任务。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一份报告,在2023财政年度,有16艘美国攻击型潜艇在维修站或闲置,这意味着攻击型潜艇舰队中只有67%处于战备状态。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数据,美国目前每年建造1.2艘攻击型潜艇,而要扩充部队规模并替换根据“奥库斯”防务协议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潜艇,每年需要建造2.33艘。
此类挑战使得美国及其伙伴更难制衡中国。
“如果我们能以足够的数量和速度生产攻击型潜艇,那就太好了,”特朗普政府国防部政策次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今年3月在参议院委员会听证会上被问及“奥库斯”时表示。“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会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中国凭借新技术以及一支正在追赶美国及其盟友的规模更大、性能更优的舰队,即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潜艇强国。这在太平洋地区引发了一场新的水下军备竞赛。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通过迅速改进,使得行动更静音、迅速,能够携带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好的传感器,并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已将活动范围向太平洋纵深发展,在南海与对手对峙,并在台湾周围进行封锁和入侵演习。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潜艇将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中国军方拥有从北部辽宁到南海的海南岛的潜艇基地,这是其海军力量建设的一部分,使北京方面能够巡逻附近水域并向远海投射力量。
随着美国为应对其认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而做出调整,远在西部的关岛基地和区域轮换部署使美国的潜艇能更深入地触及太平洋地区。自去年4月以来,美国海军已将数艘最先进的快速攻击型潜艇—弗吉尼亚级潜艇—调往该地区。
在军事冲突中,太平洋国家将寻求维护—或阻断—途经战略水道的海上贸易和其他航运交通,从而让潜艇在对咽喉要道进行隐蔽、持续的防御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这一趋势正促使美国及其盟友扩充自己的水下舰队,美国已将其全球约60%的潜艇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区。
“在印太地区,几乎所有渴望拥有一支像样海军的国家都在建造或采购潜艇,”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所长、澳大利亚国防部前副部长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说。“毫无疑问,它们非常有用。”
但美国及其盟友要想跟上中国的步伐困难重重。
美国在建造新潜艇方面举步维艰。面对生产方面的担忧,特朗普(Trump)政府正在审查2021年的“奥库斯”(Aukus)防务协议,该协议旨在帮助威慑中国的潜在入侵行动。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并与英国合作建造一款采用美国技术的新型潜艇。
直到最近,中国都并未构成如此大的挑战。多年来,中国专注于建造一支柴电潜艇舰队,这支舰队足以在西太平洋执行近海巡逻任务。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于1974年服役,是一艘噪音大、速度慢的舰艇,其最大的威胁在于让艇员暴露在辐射之下。
经过半个世纪的缓慢发展,一切都已改变。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海军退伍军人布伦特·萨德勒(Brent Sadler)说:“在潜艇作战方面,他们可能正处于技术飞跃的边缘,能够大幅降低潜艇的噪音,从而使其极难被追踪。”
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更快速度、更远航程和更强续航能力使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更广。
正在研发的新型号包括095型,分析人士预计该型号将配备可容纳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095型将是一款非常静音的潜艇,”研究中国潜艇项目的前美国国防部海军系统工程师、海军预备役退役上校克里斯托弗·卡尔森(Christopher Carlson)说。“这将使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中国还改进了其较新的常规动力潜艇——元级潜艇,采用了“不依赖空气推进”(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技术,这使其噪音更小并能等待更长时间才浮出水面换气。此外,中国在上周三的北京阅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其中包括一款可作为潜艇使用的潜航器和一款可能是自主鱼雷的潜航器。
然而,一款据分析人士称可能结合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元素的相对较小的中国攻击型潜艇,其研发工作似乎已经放缓,去年一艘原型艇在一家造船厂沉没。
总体而言,美国在技术上仍领先于中国,其潜艇更静音、更先进,并且全核动力舰队还在进行更多升级工作。
新建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将进行声学改进,以提升隐身性能。这些潜艇还将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会更具杀伤力。
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指挥官里克·摩尔(Rick Moore)说:“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水下作战能力进行历史性投资。”他说,该舰队操作水下无人潜航器,拥有固定式和可部署的水下传感器,并正将人工智能(AI)技术整合进潜艇和无人平台。
伴随着技术发展,新的战略思维也应运而生。
如果北京方面选择攻打台湾,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常规潜艇来保卫沿海领土。中国更新型的核潜艇可能会试图阻止美军驰援台湾,这些潜艇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强。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屿,中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如果美国选择为台湾出面干预,美国海军可能会动用其潜艇,试图摧毁中国舰船并猎杀中方潜艇。
美国也可能试图将中国舰船困在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包围台湾。美国潜艇可能对中国陆上目标发动导弹攻击,并试图通过封锁南向航运通道来切断中国的补给线。
“潜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一种以较小部署足迹来投射强大力量的方式,”智库Defense Priorities的高级研究员兼军事分析主管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说。卡瓦纳认为美国应减少在亚洲的驻军,但她支持向澳大利亚部署潜艇。她还说:“它们不需要大量美方人员,也不会让飞机和水面舰艇暴露在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和英国,都可能被卷入一个对抗中国的战时同盟,其潜艇将扮演从直接作战到保卫航运通道和阻止中国获取资源等一系列角色。
中国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产业优势。中国的商业造船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拥有全球舰船数量最多的水面舰队。
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常规潜艇,这种潜艇比核潜艇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萨德勒说,尽管这些潜艇在速度和续航能力上存在局限,但中国明白“他们需要数量,所以一直在大量建造这种潜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造船作为优先事项,但有限的产能令人担忧。美国首艘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两年。美国计划建造一类新的超先进攻击型潜艇,目前代号为SSN(X),但预计要到2040年代初才开始建造。
维修积压可能导致美国潜艇多年都无法执行任务。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一份报告,在2023财政年度,有16艘美国攻击型潜艇在维修站或闲置,这意味着攻击型潜艇舰队中只有67%处于战备状态。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数据,美国目前每年建造1.2艘攻击型潜艇,而要扩充部队规模并替换根据“奥库斯”防务协议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潜艇,每年需要建造2.33艘。
此类挑战使得美国及其伙伴更难制衡中国。
“如果我们能以足够的数量和速度生产攻击型潜艇,那就太好了,”特朗普政府国防部政策次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今年3月在参议院委员会听证会上被问及“奥库斯”时表示。“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会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Mike Cherney, Austin Ramzy,Alistair MacDonald
■
中国凭借新技术以及一支正在追赶美国及其盟友的规模更大、性能更优的舰队,即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潜艇强国。这在太平洋地区引发了一场新的水下军备竞赛。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通过迅速改进,使得行动更静音、迅速,能够携带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好的传感器,并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已将活动范围向太平洋纵深发展,在南海与对手对峙,并在台湾周围进行封锁和入侵演习。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潜艇将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中国军方拥有从北部辽宁到南海的海南岛的潜艇基地,这是其海军力量建设的一部分,使北京方面能够巡逻附近水域并向远海投射力量。
随着美国为应对其认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而做出调整,远在西部的关岛基地和区域轮换部署使美国的潜艇能更深入地触及太平洋地区。自去年4月以来,美国海军已将数艘最先进的快速攻击型潜艇—弗吉尼亚级潜艇—调往该地区。
在军事冲突中,太平洋国家将寻求维护—或阻断—途经战略水道的海上贸易和其他航运交通,从而让潜艇在对咽喉要道进行隐蔽、持续的防御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这一趋势正促使美国及其盟友扩充自己的水下舰队,美国已将其全球约60%的潜艇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区。
“在印太地区,几乎所有渴望拥有一支像样海军的国家都在建造或采购潜艇,”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所长、澳大利亚国防部前副部长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说。“毫无疑问,它们非常有用。”
但美国及其盟友要想跟上中国的步伐困难重重。
美国在建造新潜艇方面举步维艰。面对生产方面的担忧,特朗普(Trump)政府正在审查2021年的“奥库斯”(Aukus)防务协议,该协议旨在帮助威慑中国的潜在入侵行动。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并与英国合作建造一款采用美国技术的新型潜艇。
直到最近,中国都并未构成如此大的挑战。多年来,中国专注于建造一支柴电潜艇舰队,这支舰队足以在西太平洋执行近海巡逻任务。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于1974年服役,是一艘噪音大、速度慢的舰艇,其最大的威胁在于让艇员暴露在辐射之下。
经过半个世纪的缓慢发展,一切都已改变。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海军退伍军人布伦特·萨德勒(Brent Sadler)说:“在潜艇作战方面,他们可能正处于技术飞跃的边缘,能够大幅降低潜艇的噪音,从而使其极难被追踪。”
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更快速度、更远航程和更强续航能力使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更广。
正在研发的新型号包括095型,分析人士预计该型号将配备可容纳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095型将是一款非常静音的潜艇,”研究中国潜艇项目的前美国国防部海军系统工程师、海军预备役退役上校克里斯托弗·卡尔森(Christopher Carlson)说。“这将使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中国还改进了其较新的常规动力潜艇——元级潜艇,采用了“不依赖空气推进”(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技术,这使其噪音更小并能等待更长时间才浮出水面换气。此外,中国在上周三的北京阅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其中包括一款可作为潜艇使用的潜航器和一款可能是自主鱼雷的潜航器。
然而,一款据分析人士称可能结合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元素的相对较小的中国攻击型潜艇,其研发工作似乎已经放缓,去年一艘原型艇在一家造船厂沉没。
总体而言,美国在技术上仍领先于中国,其潜艇更静音、更先进,并且全核动力舰队还在进行更多升级工作。
新建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将进行声学改进,以提升隐身性能。这些潜艇还将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会更具杀伤力。
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指挥官里克·摩尔(Rick Moore)说:“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水下作战能力进行历史性投资。”他说,该舰队操作水下无人潜航器,拥有固定式和可部署的水下传感器,并正将人工智能(AI)技术整合进潜艇和无人平台。
伴随着技术发展,新的战略思维也应运而生。
如果北京方面选择攻打台湾,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常规潜艇来保卫沿海领土。中国更新型的核潜艇可能会试图阻止美军驰援台湾,这些潜艇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强。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屿,中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如果美国选择为台湾出面干预,美国海军可能会动用其潜艇,试图摧毁中国舰船并猎杀中方潜艇。
美国也可能试图将中国舰船困在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包围台湾。美国潜艇可能对中国陆上目标发动导弹攻击,并试图通过封锁南向航运通道来切断中国的补给线。
“潜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一种以较小部署足迹来投射强大力量的方式,”智库Defense Priorities的高级研究员兼军事分析主管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说。卡瓦纳认为美国应减少在亚洲的驻军,但她支持向澳大利亚部署潜艇。她还说:“它们不需要大量美方人员,也不会让飞机和水面舰艇暴露在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和英国,都可能被卷入一个对抗中国的战时同盟,其潜艇将扮演从直接作战到保卫航运通道和阻止中国获取资源等一系列角色。
中国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产业优势。中国的商业造船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拥有全球舰船数量最多的水面舰队。
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常规潜艇,这种潜艇比核潜艇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萨德勒说,尽管这些潜艇在速度和续航能力上存在局限,但中国明白“他们需要数量,所以一直在大量建造这种潜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造船作为优先事项,但有限的产能令人担忧。美国首艘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两年。美国计划建造一类新的超先进攻击型潜艇,目前代号为SSN(X),但预计要到2040年代初才开始建造。
维修积压可能导致美国潜艇多年都无法执行任务。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一份报告,在2023财政年度,有16艘美国攻击型潜艇在维修站或闲置,这意味着攻击型潜艇舰队中只有67%处于战备状态。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数据,美国目前每年建造1.2艘攻击型潜艇,而要扩充部队规模并替换根据“奥库斯”防务协议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潜艇,每年需要建造2.33艘。
此类挑战使得美国及其伙伴更难制衡中国。
“如果我们能以足够的数量和速度生产攻击型潜艇,那就太好了,”特朗普政府国防部政策次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今年3月在参议院委员会听证会上被问及“奥库斯”时表示。“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会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中国凭借新技术以及一支正在追赶美国及其盟友的规模更大、性能更优的舰队,即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潜艇强国。这在太平洋地区引发了一场新的水下军备竞赛。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通过迅速改进,使得行动更静音、迅速,能够携带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好的传感器,并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已将活动范围向太平洋纵深发展,在南海与对手对峙,并在台湾周围进行封锁和入侵演习。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潜艇将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中国军方拥有从北部辽宁到南海的海南岛的潜艇基地,这是其海军力量建设的一部分,使北京方面能够巡逻附近水域并向远海投射力量。
随着美国为应对其认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而做出调整,远在西部的关岛基地和区域轮换部署使美国的潜艇能更深入地触及太平洋地区。自去年4月以来,美国海军已将数艘最先进的快速攻击型潜艇—弗吉尼亚级潜艇—调往该地区。
在军事冲突中,太平洋国家将寻求维护—或阻断—途经战略水道的海上贸易和其他航运交通,从而让潜艇在对咽喉要道进行隐蔽、持续的防御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这一趋势正促使美国及其盟友扩充自己的水下舰队,美国已将其全球约60%的潜艇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区。
“在印太地区,几乎所有渴望拥有一支像样海军的国家都在建造或采购潜艇,”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所长、澳大利亚国防部前副部长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说。“毫无疑问,它们非常有用。”
但美国及其盟友要想跟上中国的步伐困难重重。
美国在建造新潜艇方面举步维艰。面对生产方面的担忧,特朗普(Trump)政府正在审查2021年的“奥库斯”(Aukus)防务协议,该协议旨在帮助威慑中国的潜在入侵行动。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并与英国合作建造一款采用美国技术的新型潜艇。
直到最近,中国都并未构成如此大的挑战。多年来,中国专注于建造一支柴电潜艇舰队,这支舰队足以在西太平洋执行近海巡逻任务。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于1974年服役,是一艘噪音大、速度慢的舰艇,其最大的威胁在于让艇员暴露在辐射之下。
经过半个世纪的缓慢发展,一切都已改变。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海军退伍军人布伦特·萨德勒(Brent Sadler)说:“在潜艇作战方面,他们可能正处于技术飞跃的边缘,能够大幅降低潜艇的噪音,从而使其极难被追踪。”
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更快速度、更远航程和更强续航能力使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更广。
正在研发的新型号包括095型,分析人士预计该型号将配备可容纳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095型将是一款非常静音的潜艇,”研究中国潜艇项目的前美国国防部海军系统工程师、海军预备役退役上校克里斯托弗·卡尔森(Christopher Carlson)说。“这将使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中国还改进了其较新的常规动力潜艇——元级潜艇,采用了“不依赖空气推进”(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技术,这使其噪音更小并能等待更长时间才浮出水面换气。此外,中国在上周三的北京阅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其中包括一款可作为潜艇使用的潜航器和一款可能是自主鱼雷的潜航器。
然而,一款据分析人士称可能结合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元素的相对较小的中国攻击型潜艇,其研发工作似乎已经放缓,去年一艘原型艇在一家造船厂沉没。
总体而言,美国在技术上仍领先于中国,其潜艇更静音、更先进,并且全核动力舰队还在进行更多升级工作。
新建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将进行声学改进,以提升隐身性能。这些潜艇还将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会更具杀伤力。
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指挥官里克·摩尔(Rick Moore)说:“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水下作战能力进行历史性投资。”他说,该舰队操作水下无人潜航器,拥有固定式和可部署的水下传感器,并正将人工智能(AI)技术整合进潜艇和无人平台。
伴随着技术发展,新的战略思维也应运而生。
如果北京方面选择攻打台湾,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常规潜艇来保卫沿海领土。中国更新型的核潜艇可能会试图阻止美军驰援台湾,这些潜艇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强。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屿,中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如果美国选择为台湾出面干预,美国海军可能会动用其潜艇,试图摧毁中国舰船并猎杀中方潜艇。
美国也可能试图将中国舰船困在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包围台湾。美国潜艇可能对中国陆上目标发动导弹攻击,并试图通过封锁南向航运通道来切断中国的补给线。
“潜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一种以较小部署足迹来投射强大力量的方式,”智库Defense Priorities的高级研究员兼军事分析主管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说。卡瓦纳认为美国应减少在亚洲的驻军,但她支持向澳大利亚部署潜艇。她还说:“它们不需要大量美方人员,也不会让飞机和水面舰艇暴露在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和英国,都可能被卷入一个对抗中国的战时同盟,其潜艇将扮演从直接作战到保卫航运通道和阻止中国获取资源等一系列角色。
中国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产业优势。中国的商业造船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拥有全球舰船数量最多的水面舰队。
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常规潜艇,这种潜艇比核潜艇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萨德勒说,尽管这些潜艇在速度和续航能力上存在局限,但中国明白“他们需要数量,所以一直在大量建造这种潜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造船作为优先事项,但有限的产能令人担忧。美国首艘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两年。美国计划建造一类新的超先进攻击型潜艇,目前代号为SSN(X),但预计要到2040年代初才开始建造。
维修积压可能导致美国潜艇多年都无法执行任务。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一份报告,在2023财政年度,有16艘美国攻击型潜艇在维修站或闲置,这意味着攻击型潜艇舰队中只有67%处于战备状态。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数据,美国目前每年建造1.2艘攻击型潜艇,而要扩充部队规模并替换根据“奥库斯”防务协议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潜艇,每年需要建造2.33艘。
此类挑战使得美国及其伙伴更难制衡中国。
“如果我们能以足够的数量和速度生产攻击型潜艇,那就太好了,”特朗普政府国防部政策次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今年3月在参议院委员会听证会上被问及“奥库斯”时表示。“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会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
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