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01 09:23
金融

高盛预计各国央行将买入更多人民币和新加坡元

高盛认为,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可能是亚洲的首选货币;日交易额高达7.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近来的交易情况凸显出美元需求正在降温。
高盛:对冲基金正在加速抛售全球科技股
彭博



高盛集团称,随着各国央行寻求在美元之外实现储备多元化,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货币可能成为亚洲最大受益者。

Danny Suwanapruti和Rina Jio等该行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美元和欧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资产,但随着美元主导地位的下降,各国央行有空间增加对“非传统”货币的配置。

高盛认为,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可能是亚洲的首选货币。韩国有望在明年被纳入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韩元的需求可能会上升。评级为AAA的新加坡可能已经在吸引央行的投资。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使人民币成为潜在储备重新配置的“天然候选者”。

“我们认为远离美元的多元化趋势应该会持续,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加强,”他们写道。

2022年华盛顿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没收了莫斯科的美元储备并切断了该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国央行加快了寻找美元替代品的脚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有可能颠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围绕美元的不安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各国央行也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支撑了对黄金的需求。

当然,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货币,占央行储备的大多数,被用于购买石油等大宗商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没有出现主要替代品。它的核心地位不会轻易被取代,原因也在于美债市场的规模使其成为全球流动性最好的货币,使投资者可以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进行大宗证券交易。

不过,日交易额高达7.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近来的交易情况凸显出美元需求正在降温:随着美国例外论的消退,彭博美元指数已自2月高点下跌逾7%。

这些策略师写道,根据高盛的指标,美元仍然被高估17%左右。

“我们预计将出现向其他全球资产轮动的趋势,亚洲资产可能是其中之一,”他们写道。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高盛:对冲基金正在加速抛售全球科技股
2025-05-01 09:23
金融

高盛预计各国央行将买入更多人民币和新加坡元

高盛认为,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可能是亚洲的首选货币;日交易额高达7.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近来的交易情况凸显出美元需求正在降温。
彭博



高盛集团称,随着各国央行寻求在美元之外实现储备多元化,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货币可能成为亚洲最大受益者。

Danny Suwanapruti和Rina Jio等该行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美元和欧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资产,但随着美元主导地位的下降,各国央行有空间增加对“非传统”货币的配置。

高盛认为,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可能是亚洲的首选货币。韩国有望在明年被纳入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韩元的需求可能会上升。评级为AAA的新加坡可能已经在吸引央行的投资。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使人民币成为潜在储备重新配置的“天然候选者”。

“我们认为远离美元的多元化趋势应该会持续,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加强,”他们写道。

2022年华盛顿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没收了莫斯科的美元储备并切断了该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国央行加快了寻找美元替代品的脚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有可能颠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围绕美元的不安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各国央行也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支撑了对黄金的需求。

当然,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货币,占央行储备的大多数,被用于购买石油等大宗商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没有出现主要替代品。它的核心地位不会轻易被取代,原因也在于美债市场的规模使其成为全球流动性最好的货币,使投资者可以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进行大宗证券交易。

不过,日交易额高达7.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近来的交易情况凸显出美元需求正在降温:随着美国例外论的消退,彭博美元指数已自2月高点下跌逾7%。

这些策略师写道,根据高盛的指标,美元仍然被高估17%左右。

“我们预计将出现向其他全球资产轮动的趋势,亚洲资产可能是其中之一,”他们写道。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