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04 19:34
曹辛
■上周在欧洲,有两件事情被世界舆论所聚焦:一是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另一件事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10月3日德国国庆之际,发表关于当前德国国内局势的讲话,重在打击政治上正在上升的德国选择党。这两件事都与中国有关。
欧盟对中国发起发补贴调查与中国直接相关,而默克尔的讲话重点在号召民众和德国所有政党,不要选德国选择党执政,但德国选择党能够在德国政坛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德国在经济、难民和外交上陷入了严重困惑,而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都与中国有关。
无论如何,中国正在深刻影响世界,而且其影响力度正在对老的发达国家世界构成直接冲撞。
默克尔恐已无力回天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上周德国国庆期间的讲话,是当前德国国内政治的反映,她暗示德国民众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执政的发言,实际上标志着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已经紧张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已经无法调和,但默克尔恐也无力回天。而其中涉及的经济和外交议题,都与中国有关。
根据德国和其他外国媒体的介绍,当前德国可谓麻烦多多。
首先是经济和外交问题。德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主要依靠两大资源:便宜的能源和市场,前者主要借助俄罗斯的资源,而在后者中则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乌克兰战争后,因为德国全力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德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已经被切断,甚至主要能源输送管道也被炸毁,至今无人承认,由此,德国经济的一大资源被切断,能源价格高企,不仅深刻影响经济,连民生都深受影响。而在市场方面,德国绿党控制的德国外交部强力主张对中国“去风险化”,而德国工业界和商界则对此坚决反对,尤其是反对本国政府紧随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德国外交政策,这使得对华关系乃至德国外交成为了德国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而德国难民问题则更成为了分裂当前德国社会的爆炸性议题。当下德国的现实是: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在此背景下放难民入境,必然涉及对德国社会生活资源的争夺,于是难民问题必然就成为了引起德国社会公愤的议题。德国人民生艰难,而难民们却可以每月轻松领取政府补贴,入住政府分配的免费公寓房,甚至连一些德国居民平时用来休闲和锻炼身体的体育场也被难民占据,一些难民居住地附近公园的少女雕像要被拆除。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难民在德国制造抢劫、强奸等治安案件。而对任何有意执政的德国政党来说,难民问题当然是绝好的议题。而执政的政客们却偏偏对上述现象置之不理,而把精力放在乌克兰战争上,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说的一句人人尽知的话是:乌克兰战争比她的德国选民更重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国内政府和民众的矛盾和政治裂痕不断加深,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快速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其支持率还在从其支持率一直较高的东部德国向西部席卷,而执政的德国绿党和自民党的支持率在一路下滑。德国社会对此一致公认,如果现在举行议会选举,则联合政府必然垮台。
面对上述现实,除非默克尔能开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妙方,否则她的任何言论都不会对德国政坛的上述发展态势发挥实际作用。
默克尔此次的讲话重点在两点:一是暗示德国选民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为此她作为东德人,一直在为东德说好话,目的在于挖选择党大本营的墙角;其次是直接为由她开始的德国引进难民的政策辩护。但其论述非常苍白和空洞,除了说她个人的理念,没有谈出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内容。
2012年默克尔访问中国前,笔者曾经对她进行过中国独家专访。她当时表示:“德国必将在欧洲扮演核心角色”、“鼓励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市场上一试身手”,可谓豪情万丈,而在上周的访谈中,我已经看不到她的豪情了,而且闭口不谈当下德国的紧迫和实际问题,只谈“我认为如何如何”。面对德国大势,她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决定哪个政党上台的,是选民。
中欧爆发贸易战尚待观察
至于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事,目前尚难判断是否会引发中欧贸易战,但笔者认为,因为双方都受到的制约,事情未必会走向极端。
中国的业内人士对未来做出了两点分析:汽车电动化应是长期趋势,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汽车出口延续偏强应是基准判断,产业最终会走向产品力的竞争。其次,欧盟此举短期内或会对国内电动车出口造成有限影响,但因为国内车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目前普遍偏低,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在上海的美资超级电动工厂特斯拉,由于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拥有近两成市占率,其在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中国业内人士还认为:欧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用在国外或者欧洲设厂的方式来解决。
也有俄罗斯专家给出了另一种分析。俄罗斯独立分析师和国际市场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因为欧盟委员会“在没有收到联盟行业或代表联盟行业的书面投诉的情况下”决定展开调查,这意味着欧盟的调查没有经济原因。因此欧盟的反华运动不过是“政治骗子”。
而且,根据俄罗斯专家的分析,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用于电池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作为反制措施,中国也许将收紧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出口管制规定。这不仅可能增加欧洲电动汽车的成本,还将迫使欧洲制造商寻找中国原材料进口的替代来源,以支持整个生产链。而实际上,日本的经验足可向欧洲人表明,寻找中国替代品会带来巨大的组织上的困难和高昂的财务成本。日本制造商当前正面临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资源争夺战,继而整个拉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俄罗斯专家认为:如果欧盟就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做出政治决定,将缩小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回旋余地。这样一来,欧洲市场出现的成品短缺很容易会被美国公司填补,其产品价格未必能迎合普通买家。可见,欧盟实际上正在把欧洲推向令人不快的现实。
因此,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最终结果尚需观察,但无论如何,欧盟委员会的行动在政治上基本是敌意的。■
欧盟对中国发起发补贴调查与中国直接相关,而默克尔的讲话重点在号召民众和德国所有政党,不要选德国选择党执政,但德国选择党能够在德国政坛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德国在经济、难民和外交上陷入了严重困惑,而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都与中国有关。
无论如何,中国正在深刻影响世界,而且其影响力度正在对老的发达国家世界构成直接冲撞。
默克尔恐已无力回天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上周德国国庆期间的讲话,是当前德国国内政治的反映,她暗示德国民众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执政的发言,实际上标志着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已经紧张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已经无法调和,但默克尔恐也无力回天。而其中涉及的经济和外交议题,都与中国有关。
根据德国和其他外国媒体的介绍,当前德国可谓麻烦多多。
首先是经济和外交问题。德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主要依靠两大资源:便宜的能源和市场,前者主要借助俄罗斯的资源,而在后者中则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乌克兰战争后,因为德国全力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德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已经被切断,甚至主要能源输送管道也被炸毁,至今无人承认,由此,德国经济的一大资源被切断,能源价格高企,不仅深刻影响经济,连民生都深受影响。而在市场方面,德国绿党控制的德国外交部强力主张对中国“去风险化”,而德国工业界和商界则对此坚决反对,尤其是反对本国政府紧随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德国外交政策,这使得对华关系乃至德国外交成为了德国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而德国难民问题则更成为了分裂当前德国社会的爆炸性议题。当下德国的现实是: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在此背景下放难民入境,必然涉及对德国社会生活资源的争夺,于是难民问题必然就成为了引起德国社会公愤的议题。德国人民生艰难,而难民们却可以每月轻松领取政府补贴,入住政府分配的免费公寓房,甚至连一些德国居民平时用来休闲和锻炼身体的体育场也被难民占据,一些难民居住地附近公园的少女雕像要被拆除。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难民在德国制造抢劫、强奸等治安案件。而对任何有意执政的德国政党来说,难民问题当然是绝好的议题。而执政的政客们却偏偏对上述现象置之不理,而把精力放在乌克兰战争上,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说的一句人人尽知的话是:乌克兰战争比她的德国选民更重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国内政府和民众的矛盾和政治裂痕不断加深,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快速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其支持率还在从其支持率一直较高的东部德国向西部席卷,而执政的德国绿党和自民党的支持率在一路下滑。德国社会对此一致公认,如果现在举行议会选举,则联合政府必然垮台。
面对上述现实,除非默克尔能开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妙方,否则她的任何言论都不会对德国政坛的上述发展态势发挥实际作用。
默克尔此次的讲话重点在两点:一是暗示德国选民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为此她作为东德人,一直在为东德说好话,目的在于挖选择党大本营的墙角;其次是直接为由她开始的德国引进难民的政策辩护。但其论述非常苍白和空洞,除了说她个人的理念,没有谈出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内容。
2012年默克尔访问中国前,笔者曾经对她进行过中国独家专访。她当时表示:“德国必将在欧洲扮演核心角色”、“鼓励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市场上一试身手”,可谓豪情万丈,而在上周的访谈中,我已经看不到她的豪情了,而且闭口不谈当下德国的紧迫和实际问题,只谈“我认为如何如何”。面对德国大势,她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决定哪个政党上台的,是选民。
中欧爆发贸易战尚待观察
至于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事,目前尚难判断是否会引发中欧贸易战,但笔者认为,因为双方都受到的制约,事情未必会走向极端。
中国的业内人士对未来做出了两点分析:汽车电动化应是长期趋势,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汽车出口延续偏强应是基准判断,产业最终会走向产品力的竞争。其次,欧盟此举短期内或会对国内电动车出口造成有限影响,但因为国内车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目前普遍偏低,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在上海的美资超级电动工厂特斯拉,由于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拥有近两成市占率,其在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中国业内人士还认为:欧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用在国外或者欧洲设厂的方式来解决。
也有俄罗斯专家给出了另一种分析。俄罗斯独立分析师和国际市场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因为欧盟委员会“在没有收到联盟行业或代表联盟行业的书面投诉的情况下”决定展开调查,这意味着欧盟的调查没有经济原因。因此欧盟的反华运动不过是“政治骗子”。
而且,根据俄罗斯专家的分析,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用于电池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作为反制措施,中国也许将收紧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出口管制规定。这不仅可能增加欧洲电动汽车的成本,还将迫使欧洲制造商寻找中国原材料进口的替代来源,以支持整个生产链。而实际上,日本的经验足可向欧洲人表明,寻找中国替代品会带来巨大的组织上的困难和高昂的财务成本。日本制造商当前正面临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资源争夺战,继而整个拉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俄罗斯专家认为:如果欧盟就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做出政治决定,将缩小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回旋余地。这样一来,欧洲市场出现的成品短缺很容易会被美国公司填补,其产品价格未必能迎合普通买家。可见,欧盟实际上正在把欧洲推向令人不快的现实。
因此,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最终结果尚需观察,但无论如何,欧盟委员会的行动在政治上基本是敌意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中,「OR」能给您创造优越的阅读体验。只要您在浏览器中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即可畅享我们为您提供的优质资讯。
■ 您也可通过手机而或平板电脑从浏览器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访问我们的网站,获得一样的精彩!
2023-10-09 18:38
政经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默克尔的国庆讲话与中欧“贸易战”+ 查看更多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默克尔的国庆讲话与中欧“贸易战”
+ 查看更多
曹辛: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默克尔发表关于当前德国国内局势的讲话,这两件都与中国有关。
曹辛
■上周在欧洲,有两件事情被世界舆论所聚焦:一是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另一件事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10月3日德国国庆之际,发表关于当前德国国内局势的讲话,重在打击政治上正在上升的德国选择党。这两件事都与中国有关。
欧盟对中国发起发补贴调查与中国直接相关,而默克尔的讲话重点在号召民众和德国所有政党,不要选德国选择党执政,但德国选择党能够在德国政坛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德国在经济、难民和外交上陷入了严重困惑,而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都与中国有关。
无论如何,中国正在深刻影响世界,而且其影响力度正在对老的发达国家世界构成直接冲撞。
默克尔恐已无力回天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上周德国国庆期间的讲话,是当前德国国内政治的反映,她暗示德国民众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执政的发言,实际上标志着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已经紧张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已经无法调和,但默克尔恐也无力回天。而其中涉及的经济和外交议题,都与中国有关。
根据德国和其他外国媒体的介绍,当前德国可谓麻烦多多。
首先是经济和外交问题。德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主要依靠两大资源:便宜的能源和市场,前者主要借助俄罗斯的资源,而在后者中则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乌克兰战争后,因为德国全力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德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已经被切断,甚至主要能源输送管道也被炸毁,至今无人承认,由此,德国经济的一大资源被切断,能源价格高企,不仅深刻影响经济,连民生都深受影响。而在市场方面,德国绿党控制的德国外交部强力主张对中国“去风险化”,而德国工业界和商界则对此坚决反对,尤其是反对本国政府紧随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德国外交政策,这使得对华关系乃至德国外交成为了德国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而德国难民问题则更成为了分裂当前德国社会的爆炸性议题。当下德国的现实是: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在此背景下放难民入境,必然涉及对德国社会生活资源的争夺,于是难民问题必然就成为了引起德国社会公愤的议题。德国人民生艰难,而难民们却可以每月轻松领取政府补贴,入住政府分配的免费公寓房,甚至连一些德国居民平时用来休闲和锻炼身体的体育场也被难民占据,一些难民居住地附近公园的少女雕像要被拆除。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难民在德国制造抢劫、强奸等治安案件。而对任何有意执政的德国政党来说,难民问题当然是绝好的议题。而执政的政客们却偏偏对上述现象置之不理,而把精力放在乌克兰战争上,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说的一句人人尽知的话是:乌克兰战争比她的德国选民更重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国内政府和民众的矛盾和政治裂痕不断加深,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快速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其支持率还在从其支持率一直较高的东部德国向西部席卷,而执政的德国绿党和自民党的支持率在一路下滑。德国社会对此一致公认,如果现在举行议会选举,则联合政府必然垮台。
面对上述现实,除非默克尔能开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妙方,否则她的任何言论都不会对德国政坛的上述发展态势发挥实际作用。
默克尔此次的讲话重点在两点:一是暗示德国选民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为此她作为东德人,一直在为东德说好话,目的在于挖选择党大本营的墙角;其次是直接为由她开始的德国引进难民的政策辩护。但其论述非常苍白和空洞,除了说她个人的理念,没有谈出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内容。
2012年默克尔访问中国前,笔者曾经对她进行过中国独家专访。她当时表示:“德国必将在欧洲扮演核心角色”、“鼓励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市场上一试身手”,可谓豪情万丈,而在上周的访谈中,我已经看不到她的豪情了,而且闭口不谈当下德国的紧迫和实际问题,只谈“我认为如何如何”。面对德国大势,她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决定哪个政党上台的,是选民。
中欧爆发贸易战尚待观察
至于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事,目前尚难判断是否会引发中欧贸易战,但笔者认为,因为双方都受到的制约,事情未必会走向极端。
中国的业内人士对未来做出了两点分析:汽车电动化应是长期趋势,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汽车出口延续偏强应是基准判断,产业最终会走向产品力的竞争。其次,欧盟此举短期内或会对国内电动车出口造成有限影响,但因为国内车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目前普遍偏低,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在上海的美资超级电动工厂特斯拉,由于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拥有近两成市占率,其在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中国业内人士还认为:欧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用在国外或者欧洲设厂的方式来解决。
也有俄罗斯专家给出了另一种分析。俄罗斯独立分析师和国际市场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因为欧盟委员会“在没有收到联盟行业或代表联盟行业的书面投诉的情况下”决定展开调查,这意味着欧盟的调查没有经济原因。因此欧盟的反华运动不过是“政治骗子”。
而且,根据俄罗斯专家的分析,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用于电池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作为反制措施,中国也许将收紧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出口管制规定。这不仅可能增加欧洲电动汽车的成本,还将迫使欧洲制造商寻找中国原材料进口的替代来源,以支持整个生产链。而实际上,日本的经验足可向欧洲人表明,寻找中国替代品会带来巨大的组织上的困难和高昂的财务成本。日本制造商当前正面临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资源争夺战,继而整个拉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俄罗斯专家认为:如果欧盟就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做出政治决定,将缩小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回旋余地。这样一来,欧洲市场出现的成品短缺很容易会被美国公司填补,其产品价格未必能迎合普通买家。可见,欧盟实际上正在把欧洲推向令人不快的现实。
因此,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最终结果尚需观察,但无论如何,欧盟委员会的行动在政治上基本是敌意的。■
欧盟对中国发起发补贴调查与中国直接相关,而默克尔的讲话重点在号召民众和德国所有政党,不要选德国选择党执政,但德国选择党能够在德国政坛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德国在经济、难民和外交上陷入了严重困惑,而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都与中国有关。
无论如何,中国正在深刻影响世界,而且其影响力度正在对老的发达国家世界构成直接冲撞。
默克尔恐已无力回天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上周德国国庆期间的讲话,是当前德国国内政治的反映,她暗示德国民众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执政的发言,实际上标志着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已经紧张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已经无法调和,但默克尔恐也无力回天。而其中涉及的经济和外交议题,都与中国有关。
根据德国和其他外国媒体的介绍,当前德国可谓麻烦多多。
首先是经济和外交问题。德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主要依靠两大资源:便宜的能源和市场,前者主要借助俄罗斯的资源,而在后者中则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乌克兰战争后,因为德国全力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德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已经被切断,甚至主要能源输送管道也被炸毁,至今无人承认,由此,德国经济的一大资源被切断,能源价格高企,不仅深刻影响经济,连民生都深受影响。而在市场方面,德国绿党控制的德国外交部强力主张对中国“去风险化”,而德国工业界和商界则对此坚决反对,尤其是反对本国政府紧随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德国外交政策,这使得对华关系乃至德国外交成为了德国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而德国难民问题则更成为了分裂当前德国社会的爆炸性议题。当下德国的现实是: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在此背景下放难民入境,必然涉及对德国社会生活资源的争夺,于是难民问题必然就成为了引起德国社会公愤的议题。德国人民生艰难,而难民们却可以每月轻松领取政府补贴,入住政府分配的免费公寓房,甚至连一些德国居民平时用来休闲和锻炼身体的体育场也被难民占据,一些难民居住地附近公园的少女雕像要被拆除。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难民在德国制造抢劫、强奸等治安案件。而对任何有意执政的德国政党来说,难民问题当然是绝好的议题。而执政的政客们却偏偏对上述现象置之不理,而把精力放在乌克兰战争上,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说的一句人人尽知的话是:乌克兰战争比她的德国选民更重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国内政府和民众的矛盾和政治裂痕不断加深,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快速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其支持率还在从其支持率一直较高的东部德国向西部席卷,而执政的德国绿党和自民党的支持率在一路下滑。德国社会对此一致公认,如果现在举行议会选举,则联合政府必然垮台。
面对上述现实,除非默克尔能开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妙方,否则她的任何言论都不会对德国政坛的上述发展态势发挥实际作用。
默克尔此次的讲话重点在两点:一是暗示德国选民不要选德国选择党上台,为此她作为东德人,一直在为东德说好话,目的在于挖选择党大本营的墙角;其次是直接为由她开始的德国引进难民的政策辩护。但其论述非常苍白和空洞,除了说她个人的理念,没有谈出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内容。
2012年默克尔访问中国前,笔者曾经对她进行过中国独家专访。她当时表示:“德国必将在欧洲扮演核心角色”、“鼓励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市场上一试身手”,可谓豪情万丈,而在上周的访谈中,我已经看不到她的豪情了,而且闭口不谈当下德国的紧迫和实际问题,只谈“我认为如何如何”。面对德国大势,她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决定哪个政党上台的,是选民。
中欧爆发贸易战尚待观察
至于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事,目前尚难判断是否会引发中欧贸易战,但笔者认为,因为双方都受到的制约,事情未必会走向极端。
中国的业内人士对未来做出了两点分析:汽车电动化应是长期趋势,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汽车出口延续偏强应是基准判断,产业最终会走向产品力的竞争。其次,欧盟此举短期内或会对国内电动车出口造成有限影响,但因为国内车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目前普遍偏低,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在上海的美资超级电动工厂特斯拉,由于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拥有近两成市占率,其在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中国业内人士还认为:欧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用在国外或者欧洲设厂的方式来解决。
也有俄罗斯专家给出了另一种分析。俄罗斯独立分析师和国际市场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因为欧盟委员会“在没有收到联盟行业或代表联盟行业的书面投诉的情况下”决定展开调查,这意味着欧盟的调查没有经济原因。因此欧盟的反华运动不过是“政治骗子”。
而且,根据俄罗斯专家的分析,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用于电池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作为反制措施,中国也许将收紧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出口管制规定。这不仅可能增加欧洲电动汽车的成本,还将迫使欧洲制造商寻找中国原材料进口的替代来源,以支持整个生产链。而实际上,日本的经验足可向欧洲人表明,寻找中国替代品会带来巨大的组织上的困难和高昂的财务成本。日本制造商当前正面临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资源争夺战,继而整个拉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俄罗斯专家认为:如果欧盟就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做出政治决定,将缩小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回旋余地。这样一来,欧洲市场出现的成品短缺很容易会被美国公司填补,其产品价格未必能迎合普通买家。可见,欧盟实际上正在把欧洲推向令人不快的现实。
因此,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最终结果尚需观察,但无论如何,欧盟委员会的行动在政治上基本是敌意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