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7-02 21:14
商业与经济

2025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寻找真实的增量。
立讯精密王来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杰出商界女性100
FORTUNE



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寻找真实的增量。

7月2日,《财富》发布了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Most Powerful Women,简称MPW)。这份榜单始于2010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商界几乎所有重要的女性领导者都在其中有迹可循。

立讯精密的王来春连续第三年位列榜首。曾经是流水线工人的王来春创立了立讯精密,并将其从一家小型代工厂发展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果链”企业的女性创始人们在今年的榜单上引人瞩目。和王来春一同登上这份榜单的同行还包括蓝思科技的周群飞和领益智造的曾芳勤。她们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通过全球产能布局、核心技术创新、多元化客户结构、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AI)硬件等新赛道,来应对不确定性。立讯精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始终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

“果链”不仅仅是一套难以被复制的制造生态系统,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过程的缩影,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地缘政治动荡中的定力与韧性。

中国的创意经济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展现出巨大活力。由高准担任首席财务官的字节跳动是全球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公司,估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该公司也在AI赛道上加紧步伐,其豆包大模型成为自DeepSeek面世之后国内少数用户持续增长的AI应用程序。

虽然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深陷地缘政治漩涡,却也因此为中国的另一家社交媒体平台带来了始料未及的热度——TikTok的“难民们”在瞿芳与他人联合创立的小红书中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小红书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风暴。

“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在2024年的营收首破百亿元大关,四大IP的年收入超过10亿元。杨涛是泡泡玛特的联合创始人,担任IP运营及产品研发的关键角色,助力泡泡玛特成为“谷子经济”热潮中的大赢家。

每年,这份榜单都反映出当年最重要、最前沿的商业趋势。在“未来榜”部分,可以找到这些引领趋势、具有无限潜力的女性的身影。

今年,更多深耕AI领域的创业者登上榜单。生成式AI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大模型迭代持续加速,而广阔的中国市场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基于这些优势,她们聚焦智能驾驶芯片研发、企业智能决策、生物医药研发、癌细胞识别诊断、固废智能化分选、新能源车智能充电等领域。这些女性领导者普遍拥有深厚的学术与技术积淀,同时兼具出色的管理运营能力。她们不仅运用AI技术推动多个行业的创新与变革,还致力于促进技术的普惠应用。

“寻找真实的增量”是MPW的年度主题。上榜女性的努力和成就,不仅书写了领导力的样本,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如何通过持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价值空间,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增长?

王来春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年,在富士康历练十载的王来春创立了立讯精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这家昔日的代工企业已经强势切入前东家的腹地,成为AirPods、Apple Watch和iPhone的核心制造商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10亿美元。随着美国进一步收紧对技术产品的进口限制,立讯位于中国和越南的工厂正在面临压力。为此,公司正积极探索在东南亚甚至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切入新赛道谋求降低对苹果的依赖。近期,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33.050, -0.41, -1.23%)部分业务案获批。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9家子公司资产,接手其安卓产品ODM业务,将三星、小米、OPPO等品牌纳入服务范围。

瞿芳小红书联合创始人

2025年1月,一群担心无法访问自己喜爱的社交媒体平台的“TikTok难民”偶然发现了小红书。令包括小红书自身在内的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用户爱上了这款中国社交媒体平台。2013年,瞿芳与武汉同乡毛文超共同创立了小红书,这款应用程序以跨境购物指南的PDF集合形式起步。十多年后,随着用户利用平台获取餐饮和购物推荐,小红书正在改变整个亚洲的旅行和旅游业,平台自身也完成了从图文“种草”向社交电商的转变。小红书目前拥有3亿用户,主要为年轻女性。据彭博社报道,2024年,该应用程序的利润突破10亿美元。

周群飞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凭借全球50%以上手机玻璃市场份额稳居“玻璃女王”之位的周群飞,正在展开新一轮的业务转型与资本布局。面对不确定的地缘政治格局,她持续降低对苹果的依赖,2024年,蓝思科技的苹果营收占比已经降至不到50%,同时通过“三三制”战略拓展新能源汽车、AI硬件等赛道,包括人形机器人(16.750, -0.20, -1.18%)部件和AR眼镜光学模组等。2025年3月,蓝思科技启动赴港上市,打造“A+H”融资平台,这既是她全球化野心的跳板,亦是进一步摆脱“果链标签”的关键一役。

王凤英

小鹏汽车总裁


临危受命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的王凤英,面对小鹏汽车深陷低谷、交付量腰斩的困境,以雷霆手段推动变革,包括肃清采购腐败、引入传统车企严控标准,并联合大众汽车规模化采购降本。同时,她力排众议押注低价智能化,主导MONA M03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上市,尽管该车型严重低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预期售价,但在推出后却迅速走红市场,推动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后重登新势力交付量榜首。庆功宴上,她破例饮下人生首杯酒,直言“MONA是背水一战”。

高准

字节跳动首席财务官


字节跳动堪称全球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公司。在TikTok深陷地缘政治漩涡之际,字节跳动的首席财务官高准正在严密把控着这家公司的庞大财务版图。字节跳动的投资者盛赞她愿意以开放姿态倾听他们的诉求。而高准的另一项重任,或许是筹备该公司备受瞩目的IPO。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一,字节跳动的估值已经飙升至3,120亿美元。该公司也在AI赛道上加紧步伐,今年以来,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加速产品迭代,成为自DeepSeek面世之后国内少数用户持续增长的AI应用程序。

孟晚舟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与副董事长徐直军、胡厚崑同为轮值董事长之一。在孟晚舟担任轮值董事长期间,华为发布了性能超越iPhone的新款智能手机。在美国政府试图限制中国获取海外制造的高端芯片之际,华为已经成为中国芯片战略布局的关键力量。英伟达将华为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技术自主战略为华为带来丰厚回报:公司在2024年的营收为1,180亿美元,逼近2020年创下的历史峰值。

顾聘聘

拼多多首席运营官

作为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最信任的“同门师妹”及创业元老,顾聘聘以极强的执行力和低调作风主导了拼多多主站、多多买菜等关键战役。自2023年起,她将重心全面转向跨境业务Temu,率领原多多买菜核心团队以“0元入驻、0扣点”策略和社交裂变玩法,推动Temu在两年内覆盖欧美多国,并跃居全球访问量第二大电商平台,但Temu的极致低价模式在海外也遭遇了供应链盈利难题及政策合规风险。在创始人退居幕后的背景下,她仍然是拼多多穿越周期的实际掌舵者。

曾芳勤

领益智造董事长兼总经理

领益智造自2009年加入“果链”,如今为苹果等多家消费电子品牌提供关键零部件。面对中美贸易战以及苹果向中国以外区域转移供应链的压力,曾芳勤加强全球产能布局,已经在欧洲、美洲、越南和印度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并通过不断增强在材料能力上的优势,在大客户端获得更多的话语权。2021年,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2024年,领益智造入股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生产商江苏科达,这将帮助领益智造升级为整车厂一级供应商。此外,曾芳勤还在带领领益切入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多条新赛道。

方榕

中兴通讯(32.040, -0.60, -1.8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年3月,技术元老方榕成为公司40年来的首位女董事长。这位曾经用技术和产品砸开欧洲大门的“铁娘子”,早年带队穿越10国完成“3G长征”,硬撼德、英顶级运营商,将欧美市场的营收占比从不足10%拉升至54%。面对AI浪潮的冲击,她力推“连接+算力”战略,押注南京AI基地霞智科技,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这位三十年的中兴老将,继续以技术铁腕搏击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风暴。

陈翊庭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


香港股市迎来强劲反弹,来自中国内地及东南亚的新股如潮水般涌入香港,港交所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陈翊庭是这轮行情的核心推手。作为仅次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香港金融界第二号人物,陈翊庭的努力已见成效。在中国企业寻求全球融资愈发有挑战的背景下,香港有望从中获益,而稳定币的合规化也将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近期,陈翊庭在港交所25周年庆典上称,港交所会持续改革上市规则,建立真正有利于市场投融资的制度环境,并不只是盯着绝对排名,第一目标是服务好实体经济,未来还有很多事可做。

屈翠容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

屈翠容正在以实践证明:只要肯深耕本土市场,外资品牌就仍然可以在中国拥有一席之地。屈翠容自2018年开始,在两年前从美国母公司拆分的百胜中国担任首席执行官。目前,公司旗下的必胜客、肯德基等品牌的全国门店已经超过1.65万家。2024年,百胜中国实现110亿美元营收,远超母公司美国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的70亿美元。面对消费疲软与“外资品牌审美疲劳”的双重挑战,屈翠容带领百胜中国投资小城市、推出亲民套餐、创新更多的本土化产品,以确保公司业绩能够继续高歌猛进。

陈爱莲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陈爱莲1994年在浙江绍兴创业,从汽车部件起步,目前公司服务于众多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逐步成长为“大交通”领域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国际化企业集团。近十年来,通过一系列跨国并购,业务逐步拓展到智能装备和通用航空等高端制造领域,在12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和全球研发中心,构建了全球化的产业布局。2025年3月,万丰奥特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重组了德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先驱企业Volocopter,加速进入低空经济赛道。当年贷款50万元起步创业的陈爱莲,如今已是全球通航产业的领军者。

范红卫

恒力集团副董事长、恒力石化(14.220, 0.03, 0.2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红卫已经从纺织厂的会计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商界女性领导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她与丈夫陈建华收购濒临倒闭的吴江化纤织造厂,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充满风险,却展现出创始人的果敢。2024年,恒力集团的营收超过7,000亿元,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今年1月,恒力“未来工厂”二厂投产,重点聚焦超大型油轮、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未来工厂”全面达产后,恒力重工的年加工钢材量可以达到230万吨。

黄琛

强生创新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黄琛在强生公司工作超过25年,曾经在强生集团东南亚、中国、欧洲及北美等多个区域的关键部门担任高级管理职务。2023年,强生进行品牌焕新,杨森制药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同年,时任北亚区区域董事总经理的黄琛担任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黄琛致力于推动创新药物的引进,提升中国患者对突破性治疗方案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2024年至2025年6月底,黄琛带领团队推动了7个创新药品和14个适应症的在华获批或上市。她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为中国引入超过40个突破性创新疗法或适应症。

许冉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京东集团是《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民营企业。许冉于2018年加入京东,此前曾经在普华永道任职近二十年。2024年,中国逐步走出消费低迷,京东实现营收1,590亿美元,同比增长7%。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面临新的威胁。京东与众多中国科技企业一样,正在加速布局AI领域。2025年,京东推出全新外卖平台“秒送”,以零佣金政策吸引商户入驻,并发力旅行领域,高薪大规模招募酒店和旅游业人才。

胡知鸷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

胡知鸷拥有28年金融业经验,在瑞信任职长达20余年,曾经担任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等多项重要职务,带领投行团队完成多项标志性交易。自2023年3月瑞银集团宣布收购瑞士信贷以来,胡知鸷深度参与并推动瑞银与瑞信在中国区的多项整合工作,于2024年9月起担任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全面领导瑞银在华发展战略。她表示,瑞银将继续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贡献力量;同时,瑞银致力成为一家AI驱动的机构,为实现增长而持续投资科技,并将依托全球资本市场赋能中国科技企业。

张荣华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张荣华拥有非凡的创业经历。20世纪80年代,她曾经是中国默默无闻的“个体户”。1992年,张荣华与丈夫从钢铁贸易起家。截至目前,荣程集团的总资产达到369亿元,累计社会贡献总额414亿元。在张荣华的推动下,荣程集团正在以“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高质协同发展”为主线,通过钢铁能源、经贸服务、数字科技、新能科技、文化健康等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加速从传统制造业向智造商、整合商、服务商、集成商转型。

贺琳
北京海天瑞声(97.530, -1.27, -1.2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海天瑞声是中国最早从事AI训练数据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之一,由贺琳创立于2005年。在这之前,贺琳已经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从事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海天瑞声为AI企业、研发机构提供AI数据集及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主要语种及方言。该企业于2021年8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中国AI数据资源领域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贺琳表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是大模型,海天瑞声已经与国内外数家知名大模型公司开展合作,研发为大模型所使用的高质量数据集。

乔健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场官

乔健于1990年加入联想集团,在联想搭建国际化管理体系以及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最早提出“All in AI”的科技企业,联想在202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21%,在Windows AI PC类别中位居全球第一,AI服务器业务大幅增长,展现出其在后疫情时代通过混合AI战略实现业务强劲复苏的能力。同时,集团收入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实现均衡增长,所有大区营业额全部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显示联想的全球化战略继续取得成效。

孙洁
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

后疫情时代更加便利的人口流动和免签政策利好,为旅游业巨头们提供了新机遇,一站式旅行平台携程也受益于入境游及其海外本地市场的发展。孙洁曾经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到五年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携程的“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等超过25个中国入境游推广项目已经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境游预订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同时,携程也致力于在展演旅游、银发游等新趋势中挖掘增量。在职场包容方面,孙洁牵头升级旅行“木兰行动”,通过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青年女性提升专业技能和职场能力。携程还推行了子女陪护假、客服团队春节回乡办公等家庭友好政策。

丁泽娟
马士基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2024年,俄乌冲突、红海危机、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等突发事件,令全球供应链更趋复杂化和碎片化,为航运业带来严峻挑战。马士基正在从传统航运企业转型为端到端综合物流服务商,其大中华区业务在丁泽娟的引领下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9月,马士基空运首架波音777F货机满载欧洲货物落地杭州萧山,完成其在中国的首航,标志着马士基在空运运力上的重要进展。丁泽娟表示,马士基将加大华南与华西市场到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航线拓展,提升从空运到卡车接驳的连接能力,帮助中小规模客户实现贸易和物流闭环。

葛越
Apple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葛越自2017年起负责苹果公司大中华区业务。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截至2025年3月的季度中,占到其总营收的17%。葛越于2008年加入苹果,担任无线技术副总裁,负责管理Wi-Fi、蓝牙和NFC等功能在苹果产品中的集成。然而,曾经是苹果稳定“摇钱树”的中国市场,正在变得愈发复杂。随着中国消费者转向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高端产品,苹果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更大挑战。

杨涛
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泡泡玛特的创立灵感来自杨涛与丈夫王宁在香港逛街时发现的精品连锁店。这家潮流文化娱乐公司从类似杂货铺的线下零售店起家,后来进入玩具行业,最终将品类聚焦于潮流玩具,旗下拥有MOLLY等多个热门IP。凭借盲盒销售模式的热度,泡泡玛特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于2018年起进军海外市场。除了东南亚市场,如今包含LABUBU在内的多个系列产品依靠稀缺性、社交货币属性也吸引了欧美市场的消费者。该公司目前在港股的市值超过3,000亿港元。

王莉
礼来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

王莉全面主导礼来在中国的药物研发及医学事务工作,领导治疗领域医学团队、注册事务、临床项目管理、临床运营和医学科学等部门的20多个职能团队,承担礼来自主研发及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创新药在华的临床开发、注册和医学事务业务。她领导的团队累计参与超过80项研究项目,覆盖30多个疾病领域,与1,100多家中国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王莉积极推动了礼来与中国顶尖医院的战略合作,加速礼来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的落地,2024年,礼来总共有六款新药物和适应症在中国获得批准。在进入制药行业之前,她有长达七年的临床经验。

倪文玲

屈臣氏集团行政总裁

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屈臣氏集团,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近两个世纪前在香港创立的一家老字号药房。如今,屈臣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连锁药妆零售商,在亚洲和欧洲共有1.7万家门店。倪文玲自2024年起出任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屈臣氏集团隶属于香港长江和记实业,零售业务是长和集团最大的板块,2024年贡献了集团总营收的40%。屈臣氏不仅经营多个欧洲连锁品牌,更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布局超市、美妆店和电子产品零售等多元业务。倪文玲曾经是一名职业运动员,代表中国香港出征1994年广岛亚运会。

汪润怡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

自1981年采埃孚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在中国成立了50多家工厂和5家研发中心。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车企在内燃机和电动化战略之间摇摆,作为这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汪润怡在该区域坚定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的下一代转型,并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以“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来应对传统业务萎缩。过去五年内,采埃孚在中国投资270亿元,成立广州技术中心,新建或扩建10多家工厂,实现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历史转型,且采埃孚亚太还将众多的新技术和产品首发在中国。

陈小穗

丹纳赫中国医学诊断平台总裁

陈小穗全面负责丹纳赫中国医学诊断平台的战略、市场、研发和生产、创新等工作。她推动该平台持续加大在中国本土投入,通过本土生产、本土研发创新和本土合作三个维度,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价值体系。2025年,丹纳赫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加速启动本土化2.0项目,目前已经实现超过80%的诊断仪器设备产品线的本土化生产,完成了11个本土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开发项目。凭借更快更深的本土运营优势和卓越的商业执行力,她领导公司成为极少数在中国市场份额中有所增长的外资企业之一。

张家茵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4年,面对中国餐饮市场的整体低迷,麦当劳中国采取了扩门店和降价的双重策略。当年,麦当劳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店都开在了中国。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门店总数突破6,800家,正在冲击2028年门店破万的目标。同期,麦当劳中国大打“价值牌”,多次推出“10元吃汉堡”活动,2025年继续加大优惠力度。在张家茵的带领下,麦当劳中国持续关注餐厅运营、供应链、食品包装及回收过程中的可持续实践,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家餐厅获得了LEED绿色建筑的认证。

董炜
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CG品牌全球首席执行官

自2005年加入耐克后,董炜历任包括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区域总经理在内的多个重要职位,负责制定大中华区的远景目标和增长策略,推动耐克大中华区实现了显著的业务增长。2024年10月,董炜被任命为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ACG品牌全球首席执行官,领导全球ACG业务的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及市场销售,加速推动ACG品牌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耐克在全球积极主动推动转型,通过创新产品服务运动员,并通过运动重燃品牌势能。中国市场是耐克全球转型策略中最为关键的市场之一。

魏雪
TCL科技(4.440, 0.07, 1.60%)副总裁及ESG办公室主任、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魏雪早年留学海外,1997年回国创业,2006年加入TCL,主导TCL品牌全球化、公益基金会、ESG等业务;作为TCL品牌全球化操盘手,魏雪推动TCL逐步成长为全球性品牌,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2月,魏雪主导TCL加入奥运TOP计划,成为全球12家奥运顶级赞助商之一。近年来,魏雪还推动TCL将ESG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并建立了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魏雪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二十多年,担任多个社会职务,致力为女性平等、公平教育、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高玉玲
海信家电(25.980, 0.36, 1.41%)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财务出身的高玉玲毕业后便加入了海信家电,曾经参与一系列重要收购项目,包括2018年海信集团对斯洛文尼亚Gorenje家电公司的控股收购等,推进了公司的国际化战略。2024年年底,高玉玲接任董事长一职。近年来,家电行业竞争激烈,海信家电在国内与海外市场都面临多重挑战,具有丰富海外并购经验的高玉玲被公司寄予厚望。她表示,海信会立足于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推进本土化创新,让每一块土地都长出独特的果实。

边欣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

边欣是罗氏制药中国成立30年来的第一位本土掌门人,她领导罗氏制药中国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持续深耕中国市场。2024年,罗氏制药中国持续优化战略产品组合,持续拓宽产品管线的宽度与深度,成功将11款罗氏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引入中国,覆盖血液肿瘤、眼科、抗感染、乳腺癌、肺癌、罕见病等治疗领域。在边欣的带领下,中国市场在罗氏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全面强化了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升级本地化生产布局和投资。罗氏的抗流感创新药玛巴洛沙韦还在2024年实现了浦东地区的本地化生产。

许宝燕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联邦快递是最早来华开展业务的国际物流企业,许宝燕管理着这家物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确保在这个关键市场取得持续成功。2024年,联邦快递提升在华航空网络布局,开通新国际货运航线,升级进出口货件运输服务。去年10月,联邦快递宣布计划将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升级为洲际转运中心。去年11月,正式启用位于青岛、厦门的两大国际口岸操作中心。这些举措提升了联邦快递在华的运营效率,也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更紧密连接。她表示,受政策和贸易发展的双重推动,中国已经成为联邦快递国际业务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未来,联邦快递将进一步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

吴桐
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交通与材料全球总裁

在杜邦,吴桐执掌的业务年度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旗下拥有横跨全球的15个生产基地和7个区域研发中心,产品和服务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包装、消费品及工业等多个领域。

自2005年1月加入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的杜邦公司总部以来,她历任多个重要岗位,是杜邦全球唯一的女性业务总裁,也是首位在中国担任全球业务副总裁职位的高级管理者。吴桐领导跨文化团队,扩建世界各地的数字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高效地整合了全球资源与本土优势,引领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变革。吴桐于2018年主导投资在张家港建立的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已经于2023年年底全面投入运营。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土研发能力和加速技术创新,她还推动在上海设立了专注于电池导热材料的研发中心。

朱虹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2021年6月,朱虹出任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埃森哲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成为这家全球咨询巨头的核心高管。埃森哲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近40年,为银行、科技公司等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连续七年发布“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追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朱虹在埃森哲拥有超过27年的工作经验,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领导了大量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服务项目。

关晓晖
复星医药(25.170, -0.13, -0.51%)联席董事长、执行董事

关晓晖于2000年加入复星医药,历任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副董事长等职务,2025年担任联席董事长。关晓晖推动企业实现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布局的跨越,在创新研发、许可合作、生产运营及商业化等维度推行国际化战略,企业运营能力覆盖全球主流市场及非洲等新兴市场,让创新药品更可及。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了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的可观增长,海外收入约占公司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同时,关晓晖倡导“多元包容”,复星医药的女性员工占比超过50%,董事会及中高层管理层的女性比例超过40%。

廖天舒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

廖天舒是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在她的领导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廖天舒关注的议题包括企业的战略制定、气候与双碳、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消费者洞察等等,并围绕这些议题撰写了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她判断,2025年是中国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元年,中国企业在场景驱动创新、数据资源红利、政策与基建协同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她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过去几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选拔出15位女性合伙人,占合伙人团队的三分之一。

刘令
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荷兰皇家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

刘令自1998年加入飞利浦,历任北美财务负责人和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2024年7月升任大中华区总裁,成为公司首位中国籍女性掌舵者。为落实“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她在2024年主导设立三大创新中心,90%研发产能服务本土需求。同时,她直面中国需求下滑压力,借本土化链路加速高端产线落地,深化“健康中国2030”合作。拥有财务与国际化背景的刘令正在重塑飞利浦中国的增长引擎,并印证外资企业“不做过客”的长期承诺。

许敏

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许敏是宝洁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本土培养的首席执行官,她在宝洁有近28年、横跨六大品类、七个品牌的管理经验。早在2015年,许敏即开创性地提出电商化、高端化和数字化战略,并持续推动宝洁数字化转型。宝洁中国近年提出“引领品类发展”的战略升级,为落实这一战略,许敏推动宝洁持续加大中国本土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宝洁在亚洲最大的创新中心——北京创新中心年均可以助力100多款新品上市。2024年8月,北京创新中心二期正式启用。在许敏的推动下,宝洁持续深耕中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近10家工厂,和20多个分销中心,其中有两家工厂被评为“灯塔工厂”。

陈思渊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2030战略”进度已经过半,这项由陈思渊带领中国团队推行的战略,在过去几年促进了更丰富的全球产品管线在中国尽快上市,提升了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2024年,百时美施贵宝在中国上市了两款创新药,均为“全球首创”且正在申请进入医保。近两年,随着更多创新靶点、更好更新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诞生,她表示,希望通过生态合作承接创新成果,并探索更多的创新。

刘畅

新希望(9.440, 0.06, 0.64%)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畅担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农业巨头新希望集团的上市子公司,新希望集团由她的父亲刘永好创立。新希望六和专注于饲料生产和畜牧业,业务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资,这既是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探索新技术能否提高农业生产力。政府的支持使新希望成为行业焦点。

郑思祯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行政总裁

星展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超过三十年,中国是其关键市场。郑思祯是一位资深银行家,拥有逾三十年在香港和上海的从业经验。在郑思祯的带领下,星展中国的业务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当前,这家东南亚最大的商业银行正在挖掘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蕴藏的商机。郑思祯将星展银行的定位描述为“链接亚洲资源的金融桥梁”:借助在东南亚积累的资源,星展银行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战略咨询,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

高月静
西安蓝晓科技(49.990, 0.37, 0.75%)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安蓝晓科技是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技术企业。结束科研工作后,高月静博士于2001年和创业伙伴成立该公司,担任董事长。在她的带领下,这家新材料民营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食品与植物提取等领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国外进口材料的替代及原创技术的产业化。2015年,蓝晓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吸附分离材料最早上市的A股企业。高月静表示,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向高技术方向发展的缩影。

邢军
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

邢军是萌蒂中国的掌门人,同时也是多家知名跨国企业的全球董事会成员。她不仅在制药医疗器械,生物科技,数字化健康以及诊断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跨国工作经验,而且在推进先进技术本土化,将国际创新技术与产品引入中国,并提高药物可及性等方面取得成就。作为科学家出身的高管,她还是高产的职场畅销书作家和知名的职场教练。

顾海英
赫力昂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

赫力昂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健康领域的跨国企业,旗下品牌包括钙尔奇、善存、舒适达、芬必得等。中国被该公司视作全球两大必赢市场之一。在过去的五年里,顾海英亲历了葛兰素史克与辉瑞消费健康业务的合并、赫力昂从葛兰素史克拆分独立上市等重大变革节点,克服组织变革和市场变幻的影响,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2024年,赫力昂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实现了两倍速的增长。顾海英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赫力昂中国工厂是赫力昂全球第一个实现运营碳中和的工厂,也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第一个实现运营碳中和的工厂。

朱晓静
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凭借“现金牛”山姆会员商店,零售巨头沃尔玛仍然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业务,除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沃尔玛也正将业务版图向低线城市延伸,在消费升级与分级并行的市场中挖掘增量。朱晓静曾经表示,在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时,企业需要回归零售的商业本质,即提升商品力和供应链整体效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朱晓静在描述山姆的扩张速度时曾经指出,山姆的付费会员用了21年时间达到第一个100万,实现第三个100万只用了9个月。

罗俊茯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平台。作为广州产投的掌门人,罗俊茯认为打造一家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键在于具备“耐心资本”的战略眼光。近年来,广州产投累计投资百余个基金及项目,为大湾区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超过50个,撬动社会资本超过千亿元。在她的推动下,广州产投已经重点布局AI、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行业多个新质生产力赛道。

罗宝瑜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

罗宝瑜以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视角,试图重新定义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2024年,她宣布了包括“召楼新天地(14.660, -0.31, -2.07%)”在内的多个新项目,为集团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优化了业务组合。此外,罗宝瑜还推动了两个轻资产项目的落地。在中国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罗宝瑜带领瑞安房地产通过聚焦上海高端住宅市场、差异化商业运营及轻资产策略,巩固市场地位,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罗宝瑜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不同城市、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化仍然有延续。

宗馥莉

宏胜饮料集团总裁

宗馥莉于2007年起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至今,通过改革整合,她带领宏胜成为一家全产业链饮料生产企业。在2024年其父宗庆后逝世并度过权力交接风波后,宗馥莉陆续接手了娃哈哈集团的多家关联公司,今年5月,随着正式接手娃哈哈实业,她已经接近全面掌管这家饮料巨头的商业版图。宗馥莉重视效率和数字化,在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实施经营策略调整、推动资本布局重构等举措,并推出新的品牌和产品线吸引年轻消费者。但与此同时,宗馥莉仍然在应对传统企业转型和交接班过程中的诸多挑战。

李柯
比亚迪(330.660, -0.68, -0.21%)执行副总裁、美洲地区总裁

比亚迪在2024年的汽车销量超过470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在李柯的带领下,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她推动比亚迪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此外,李柯主导在泰国、巴西等地建成多个海外生产基地,推动比亚迪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实现海外专利布局。2024年,比亚迪的海外总销量约为42万辆,同比增长约72%,海外市场营收大幅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立讯精密王来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杰出商界女性100
2025-07-02 21:14
商业与经济

2025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寻找真实的增量。
FORTUNE



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寻找真实的增量。

7月2日,《财富》发布了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Most Powerful Women,简称MPW)。这份榜单始于2010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商界几乎所有重要的女性领导者都在其中有迹可循。

立讯精密的王来春连续第三年位列榜首。曾经是流水线工人的王来春创立了立讯精密,并将其从一家小型代工厂发展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果链”企业的女性创始人们在今年的榜单上引人瞩目。和王来春一同登上这份榜单的同行还包括蓝思科技的周群飞和领益智造的曾芳勤。她们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通过全球产能布局、核心技术创新、多元化客户结构、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AI)硬件等新赛道,来应对不确定性。立讯精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始终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

“果链”不仅仅是一套难以被复制的制造生态系统,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过程的缩影,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地缘政治动荡中的定力与韧性。

中国的创意经济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展现出巨大活力。由高准担任首席财务官的字节跳动是全球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公司,估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该公司也在AI赛道上加紧步伐,其豆包大模型成为自DeepSeek面世之后国内少数用户持续增长的AI应用程序。

虽然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深陷地缘政治漩涡,却也因此为中国的另一家社交媒体平台带来了始料未及的热度——TikTok的“难民们”在瞿芳与他人联合创立的小红书中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小红书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风暴。

“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在2024年的营收首破百亿元大关,四大IP的年收入超过10亿元。杨涛是泡泡玛特的联合创始人,担任IP运营及产品研发的关键角色,助力泡泡玛特成为“谷子经济”热潮中的大赢家。

每年,这份榜单都反映出当年最重要、最前沿的商业趋势。在“未来榜”部分,可以找到这些引领趋势、具有无限潜力的女性的身影。

今年,更多深耕AI领域的创业者登上榜单。生成式AI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大模型迭代持续加速,而广阔的中国市场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基于这些优势,她们聚焦智能驾驶芯片研发、企业智能决策、生物医药研发、癌细胞识别诊断、固废智能化分选、新能源车智能充电等领域。这些女性领导者普遍拥有深厚的学术与技术积淀,同时兼具出色的管理运营能力。她们不仅运用AI技术推动多个行业的创新与变革,还致力于促进技术的普惠应用。

“寻找真实的增量”是MPW的年度主题。上榜女性的努力和成就,不仅书写了领导力的样本,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在这个变幻莫测和高度内卷的时代中,如何通过持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价值空间,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增长?

王来春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年,在富士康历练十载的王来春创立了立讯精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这家昔日的代工企业已经强势切入前东家的腹地,成为AirPods、Apple Watch和iPhone的核心制造商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10亿美元。随着美国进一步收紧对技术产品的进口限制,立讯位于中国和越南的工厂正在面临压力。为此,公司正积极探索在东南亚甚至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切入新赛道谋求降低对苹果的依赖。近期,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33.050, -0.41, -1.23%)部分业务案获批。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9家子公司资产,接手其安卓产品ODM业务,将三星、小米、OPPO等品牌纳入服务范围。

瞿芳小红书联合创始人

2025年1月,一群担心无法访问自己喜爱的社交媒体平台的“TikTok难民”偶然发现了小红书。令包括小红书自身在内的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用户爱上了这款中国社交媒体平台。2013年,瞿芳与武汉同乡毛文超共同创立了小红书,这款应用程序以跨境购物指南的PDF集合形式起步。十多年后,随着用户利用平台获取餐饮和购物推荐,小红书正在改变整个亚洲的旅行和旅游业,平台自身也完成了从图文“种草”向社交电商的转变。小红书目前拥有3亿用户,主要为年轻女性。据彭博社报道,2024年,该应用程序的利润突破10亿美元。

周群飞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凭借全球50%以上手机玻璃市场份额稳居“玻璃女王”之位的周群飞,正在展开新一轮的业务转型与资本布局。面对不确定的地缘政治格局,她持续降低对苹果的依赖,2024年,蓝思科技的苹果营收占比已经降至不到50%,同时通过“三三制”战略拓展新能源汽车、AI硬件等赛道,包括人形机器人(16.750, -0.20, -1.18%)部件和AR眼镜光学模组等。2025年3月,蓝思科技启动赴港上市,打造“A+H”融资平台,这既是她全球化野心的跳板,亦是进一步摆脱“果链标签”的关键一役。

王凤英

小鹏汽车总裁


临危受命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的王凤英,面对小鹏汽车深陷低谷、交付量腰斩的困境,以雷霆手段推动变革,包括肃清采购腐败、引入传统车企严控标准,并联合大众汽车规模化采购降本。同时,她力排众议押注低价智能化,主导MONA M03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上市,尽管该车型严重低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预期售价,但在推出后却迅速走红市场,推动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后重登新势力交付量榜首。庆功宴上,她破例饮下人生首杯酒,直言“MONA是背水一战”。

高准

字节跳动首席财务官


字节跳动堪称全球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公司。在TikTok深陷地缘政治漩涡之际,字节跳动的首席财务官高准正在严密把控着这家公司的庞大财务版图。字节跳动的投资者盛赞她愿意以开放姿态倾听他们的诉求。而高准的另一项重任,或许是筹备该公司备受瞩目的IPO。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一,字节跳动的估值已经飙升至3,120亿美元。该公司也在AI赛道上加紧步伐,今年以来,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加速产品迭代,成为自DeepSeek面世之后国内少数用户持续增长的AI应用程序。

孟晚舟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与副董事长徐直军、胡厚崑同为轮值董事长之一。在孟晚舟担任轮值董事长期间,华为发布了性能超越iPhone的新款智能手机。在美国政府试图限制中国获取海外制造的高端芯片之际,华为已经成为中国芯片战略布局的关键力量。英伟达将华为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技术自主战略为华为带来丰厚回报:公司在2024年的营收为1,180亿美元,逼近2020年创下的历史峰值。

顾聘聘

拼多多首席运营官

作为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最信任的“同门师妹”及创业元老,顾聘聘以极强的执行力和低调作风主导了拼多多主站、多多买菜等关键战役。自2023年起,她将重心全面转向跨境业务Temu,率领原多多买菜核心团队以“0元入驻、0扣点”策略和社交裂变玩法,推动Temu在两年内覆盖欧美多国,并跃居全球访问量第二大电商平台,但Temu的极致低价模式在海外也遭遇了供应链盈利难题及政策合规风险。在创始人退居幕后的背景下,她仍然是拼多多穿越周期的实际掌舵者。

曾芳勤

领益智造董事长兼总经理

领益智造自2009年加入“果链”,如今为苹果等多家消费电子品牌提供关键零部件。面对中美贸易战以及苹果向中国以外区域转移供应链的压力,曾芳勤加强全球产能布局,已经在欧洲、美洲、越南和印度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并通过不断增强在材料能力上的优势,在大客户端获得更多的话语权。2021年,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2024年,领益智造入股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生产商江苏科达,这将帮助领益智造升级为整车厂一级供应商。此外,曾芳勤还在带领领益切入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多条新赛道。

方榕

中兴通讯(32.040, -0.60, -1.8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年3月,技术元老方榕成为公司40年来的首位女董事长。这位曾经用技术和产品砸开欧洲大门的“铁娘子”,早年带队穿越10国完成“3G长征”,硬撼德、英顶级运营商,将欧美市场的营收占比从不足10%拉升至54%。面对AI浪潮的冲击,她力推“连接+算力”战略,押注南京AI基地霞智科技,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这位三十年的中兴老将,继续以技术铁腕搏击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风暴。

陈翊庭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


香港股市迎来强劲反弹,来自中国内地及东南亚的新股如潮水般涌入香港,港交所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陈翊庭是这轮行情的核心推手。作为仅次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香港金融界第二号人物,陈翊庭的努力已见成效。在中国企业寻求全球融资愈发有挑战的背景下,香港有望从中获益,而稳定币的合规化也将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近期,陈翊庭在港交所25周年庆典上称,港交所会持续改革上市规则,建立真正有利于市场投融资的制度环境,并不只是盯着绝对排名,第一目标是服务好实体经济,未来还有很多事可做。

屈翠容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

屈翠容正在以实践证明:只要肯深耕本土市场,外资品牌就仍然可以在中国拥有一席之地。屈翠容自2018年开始,在两年前从美国母公司拆分的百胜中国担任首席执行官。目前,公司旗下的必胜客、肯德基等品牌的全国门店已经超过1.65万家。2024年,百胜中国实现110亿美元营收,远超母公司美国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的70亿美元。面对消费疲软与“外资品牌审美疲劳”的双重挑战,屈翠容带领百胜中国投资小城市、推出亲民套餐、创新更多的本土化产品,以确保公司业绩能够继续高歌猛进。

陈爱莲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陈爱莲1994年在浙江绍兴创业,从汽车部件起步,目前公司服务于众多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逐步成长为“大交通”领域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国际化企业集团。近十年来,通过一系列跨国并购,业务逐步拓展到智能装备和通用航空等高端制造领域,在12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和全球研发中心,构建了全球化的产业布局。2025年3月,万丰奥特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重组了德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先驱企业Volocopter,加速进入低空经济赛道。当年贷款50万元起步创业的陈爱莲,如今已是全球通航产业的领军者。

范红卫

恒力集团副董事长、恒力石化(14.220, 0.03, 0.2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红卫已经从纺织厂的会计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商界女性领导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她与丈夫陈建华收购濒临倒闭的吴江化纤织造厂,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充满风险,却展现出创始人的果敢。2024年,恒力集团的营收超过7,000亿元,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今年1月,恒力“未来工厂”二厂投产,重点聚焦超大型油轮、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未来工厂”全面达产后,恒力重工的年加工钢材量可以达到230万吨。

黄琛

强生创新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黄琛在强生公司工作超过25年,曾经在强生集团东南亚、中国、欧洲及北美等多个区域的关键部门担任高级管理职务。2023年,强生进行品牌焕新,杨森制药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同年,时任北亚区区域董事总经理的黄琛担任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黄琛致力于推动创新药物的引进,提升中国患者对突破性治疗方案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2024年至2025年6月底,黄琛带领团队推动了7个创新药品和14个适应症的在华获批或上市。她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为中国引入超过40个突破性创新疗法或适应症。

许冉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京东集团是《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民营企业。许冉于2018年加入京东,此前曾经在普华永道任职近二十年。2024年,中国逐步走出消费低迷,京东实现营收1,590亿美元,同比增长7%。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面临新的威胁。京东与众多中国科技企业一样,正在加速布局AI领域。2025年,京东推出全新外卖平台“秒送”,以零佣金政策吸引商户入驻,并发力旅行领域,高薪大规模招募酒店和旅游业人才。

胡知鸷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

胡知鸷拥有28年金融业经验,在瑞信任职长达20余年,曾经担任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等多项重要职务,带领投行团队完成多项标志性交易。自2023年3月瑞银集团宣布收购瑞士信贷以来,胡知鸷深度参与并推动瑞银与瑞信在中国区的多项整合工作,于2024年9月起担任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全面领导瑞银在华发展战略。她表示,瑞银将继续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贡献力量;同时,瑞银致力成为一家AI驱动的机构,为实现增长而持续投资科技,并将依托全球资本市场赋能中国科技企业。

张荣华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张荣华拥有非凡的创业经历。20世纪80年代,她曾经是中国默默无闻的“个体户”。1992年,张荣华与丈夫从钢铁贸易起家。截至目前,荣程集团的总资产达到369亿元,累计社会贡献总额414亿元。在张荣华的推动下,荣程集团正在以“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高质协同发展”为主线,通过钢铁能源、经贸服务、数字科技、新能科技、文化健康等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加速从传统制造业向智造商、整合商、服务商、集成商转型。

贺琳
北京海天瑞声(97.530, -1.27, -1.2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海天瑞声是中国最早从事AI训练数据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之一,由贺琳创立于2005年。在这之前,贺琳已经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从事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海天瑞声为AI企业、研发机构提供AI数据集及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主要语种及方言。该企业于2021年8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中国AI数据资源领域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贺琳表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是大模型,海天瑞声已经与国内外数家知名大模型公司开展合作,研发为大模型所使用的高质量数据集。

乔健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场官

乔健于1990年加入联想集团,在联想搭建国际化管理体系以及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最早提出“All in AI”的科技企业,联想在202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21%,在Windows AI PC类别中位居全球第一,AI服务器业务大幅增长,展现出其在后疫情时代通过混合AI战略实现业务强劲复苏的能力。同时,集团收入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实现均衡增长,所有大区营业额全部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显示联想的全球化战略继续取得成效。

孙洁
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

后疫情时代更加便利的人口流动和免签政策利好,为旅游业巨头们提供了新机遇,一站式旅行平台携程也受益于入境游及其海外本地市场的发展。孙洁曾经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到五年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携程的“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等超过25个中国入境游推广项目已经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境游预订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同时,携程也致力于在展演旅游、银发游等新趋势中挖掘增量。在职场包容方面,孙洁牵头升级旅行“木兰行动”,通过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青年女性提升专业技能和职场能力。携程还推行了子女陪护假、客服团队春节回乡办公等家庭友好政策。

丁泽娟
马士基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2024年,俄乌冲突、红海危机、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等突发事件,令全球供应链更趋复杂化和碎片化,为航运业带来严峻挑战。马士基正在从传统航运企业转型为端到端综合物流服务商,其大中华区业务在丁泽娟的引领下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9月,马士基空运首架波音777F货机满载欧洲货物落地杭州萧山,完成其在中国的首航,标志着马士基在空运运力上的重要进展。丁泽娟表示,马士基将加大华南与华西市场到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航线拓展,提升从空运到卡车接驳的连接能力,帮助中小规模客户实现贸易和物流闭环。

葛越
Apple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葛越自2017年起负责苹果公司大中华区业务。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截至2025年3月的季度中,占到其总营收的17%。葛越于2008年加入苹果,担任无线技术副总裁,负责管理Wi-Fi、蓝牙和NFC等功能在苹果产品中的集成。然而,曾经是苹果稳定“摇钱树”的中国市场,正在变得愈发复杂。随着中国消费者转向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高端产品,苹果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更大挑战。

杨涛
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泡泡玛特的创立灵感来自杨涛与丈夫王宁在香港逛街时发现的精品连锁店。这家潮流文化娱乐公司从类似杂货铺的线下零售店起家,后来进入玩具行业,最终将品类聚焦于潮流玩具,旗下拥有MOLLY等多个热门IP。凭借盲盒销售模式的热度,泡泡玛特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于2018年起进军海外市场。除了东南亚市场,如今包含LABUBU在内的多个系列产品依靠稀缺性、社交货币属性也吸引了欧美市场的消费者。该公司目前在港股的市值超过3,000亿港元。

王莉
礼来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

王莉全面主导礼来在中国的药物研发及医学事务工作,领导治疗领域医学团队、注册事务、临床项目管理、临床运营和医学科学等部门的20多个职能团队,承担礼来自主研发及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创新药在华的临床开发、注册和医学事务业务。她领导的团队累计参与超过80项研究项目,覆盖30多个疾病领域,与1,100多家中国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王莉积极推动了礼来与中国顶尖医院的战略合作,加速礼来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的落地,2024年,礼来总共有六款新药物和适应症在中国获得批准。在进入制药行业之前,她有长达七年的临床经验。

倪文玲

屈臣氏集团行政总裁

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屈臣氏集团,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近两个世纪前在香港创立的一家老字号药房。如今,屈臣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连锁药妆零售商,在亚洲和欧洲共有1.7万家门店。倪文玲自2024年起出任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屈臣氏集团隶属于香港长江和记实业,零售业务是长和集团最大的板块,2024年贡献了集团总营收的40%。屈臣氏不仅经营多个欧洲连锁品牌,更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布局超市、美妆店和电子产品零售等多元业务。倪文玲曾经是一名职业运动员,代表中国香港出征1994年广岛亚运会。

汪润怡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

自1981年采埃孚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在中国成立了50多家工厂和5家研发中心。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车企在内燃机和电动化战略之间摇摆,作为这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汪润怡在该区域坚定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的下一代转型,并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以“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来应对传统业务萎缩。过去五年内,采埃孚在中国投资270亿元,成立广州技术中心,新建或扩建10多家工厂,实现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历史转型,且采埃孚亚太还将众多的新技术和产品首发在中国。

陈小穗

丹纳赫中国医学诊断平台总裁

陈小穗全面负责丹纳赫中国医学诊断平台的战略、市场、研发和生产、创新等工作。她推动该平台持续加大在中国本土投入,通过本土生产、本土研发创新和本土合作三个维度,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价值体系。2025年,丹纳赫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加速启动本土化2.0项目,目前已经实现超过80%的诊断仪器设备产品线的本土化生产,完成了11个本土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开发项目。凭借更快更深的本土运营优势和卓越的商业执行力,她领导公司成为极少数在中国市场份额中有所增长的外资企业之一。

张家茵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4年,面对中国餐饮市场的整体低迷,麦当劳中国采取了扩门店和降价的双重策略。当年,麦当劳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店都开在了中国。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门店总数突破6,800家,正在冲击2028年门店破万的目标。同期,麦当劳中国大打“价值牌”,多次推出“10元吃汉堡”活动,2025年继续加大优惠力度。在张家茵的带领下,麦当劳中国持续关注餐厅运营、供应链、食品包装及回收过程中的可持续实践,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家餐厅获得了LEED绿色建筑的认证。

董炜
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CG品牌全球首席执行官

自2005年加入耐克后,董炜历任包括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区域总经理在内的多个重要职位,负责制定大中华区的远景目标和增长策略,推动耐克大中华区实现了显著的业务增长。2024年10月,董炜被任命为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ACG品牌全球首席执行官,领导全球ACG业务的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及市场销售,加速推动ACG品牌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耐克在全球积极主动推动转型,通过创新产品服务运动员,并通过运动重燃品牌势能。中国市场是耐克全球转型策略中最为关键的市场之一。

魏雪
TCL科技(4.440, 0.07, 1.60%)副总裁及ESG办公室主任、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魏雪早年留学海外,1997年回国创业,2006年加入TCL,主导TCL品牌全球化、公益基金会、ESG等业务;作为TCL品牌全球化操盘手,魏雪推动TCL逐步成长为全球性品牌,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2月,魏雪主导TCL加入奥运TOP计划,成为全球12家奥运顶级赞助商之一。近年来,魏雪还推动TCL将ESG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并建立了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魏雪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二十多年,担任多个社会职务,致力为女性平等、公平教育、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高玉玲
海信家电(25.980, 0.36, 1.41%)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财务出身的高玉玲毕业后便加入了海信家电,曾经参与一系列重要收购项目,包括2018年海信集团对斯洛文尼亚Gorenje家电公司的控股收购等,推进了公司的国际化战略。2024年年底,高玉玲接任董事长一职。近年来,家电行业竞争激烈,海信家电在国内与海外市场都面临多重挑战,具有丰富海外并购经验的高玉玲被公司寄予厚望。她表示,海信会立足于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推进本土化创新,让每一块土地都长出独特的果实。

边欣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

边欣是罗氏制药中国成立30年来的第一位本土掌门人,她领导罗氏制药中国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持续深耕中国市场。2024年,罗氏制药中国持续优化战略产品组合,持续拓宽产品管线的宽度与深度,成功将11款罗氏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引入中国,覆盖血液肿瘤、眼科、抗感染、乳腺癌、肺癌、罕见病等治疗领域。在边欣的带领下,中国市场在罗氏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全面强化了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升级本地化生产布局和投资。罗氏的抗流感创新药玛巴洛沙韦还在2024年实现了浦东地区的本地化生产。

许宝燕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联邦快递是最早来华开展业务的国际物流企业,许宝燕管理着这家物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确保在这个关键市场取得持续成功。2024年,联邦快递提升在华航空网络布局,开通新国际货运航线,升级进出口货件运输服务。去年10月,联邦快递宣布计划将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升级为洲际转运中心。去年11月,正式启用位于青岛、厦门的两大国际口岸操作中心。这些举措提升了联邦快递在华的运营效率,也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更紧密连接。她表示,受政策和贸易发展的双重推动,中国已经成为联邦快递国际业务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未来,联邦快递将进一步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

吴桐
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交通与材料全球总裁

在杜邦,吴桐执掌的业务年度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旗下拥有横跨全球的15个生产基地和7个区域研发中心,产品和服务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包装、消费品及工业等多个领域。

自2005年1月加入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的杜邦公司总部以来,她历任多个重要岗位,是杜邦全球唯一的女性业务总裁,也是首位在中国担任全球业务副总裁职位的高级管理者。吴桐领导跨文化团队,扩建世界各地的数字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高效地整合了全球资源与本土优势,引领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变革。吴桐于2018年主导投资在张家港建立的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已经于2023年年底全面投入运营。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土研发能力和加速技术创新,她还推动在上海设立了专注于电池导热材料的研发中心。

朱虹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2021年6月,朱虹出任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埃森哲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成为这家全球咨询巨头的核心高管。埃森哲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近40年,为银行、科技公司等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连续七年发布“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追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朱虹在埃森哲拥有超过27年的工作经验,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领导了大量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服务项目。

关晓晖
复星医药(25.170, -0.13, -0.51%)联席董事长、执行董事

关晓晖于2000年加入复星医药,历任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副董事长等职务,2025年担任联席董事长。关晓晖推动企业实现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布局的跨越,在创新研发、许可合作、生产运营及商业化等维度推行国际化战略,企业运营能力覆盖全球主流市场及非洲等新兴市场,让创新药品更可及。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了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的可观增长,海外收入约占公司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同时,关晓晖倡导“多元包容”,复星医药的女性员工占比超过50%,董事会及中高层管理层的女性比例超过40%。

廖天舒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

廖天舒是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在她的领导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廖天舒关注的议题包括企业的战略制定、气候与双碳、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消费者洞察等等,并围绕这些议题撰写了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她判断,2025年是中国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元年,中国企业在场景驱动创新、数据资源红利、政策与基建协同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她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过去几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选拔出15位女性合伙人,占合伙人团队的三分之一。

刘令
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荷兰皇家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

刘令自1998年加入飞利浦,历任北美财务负责人和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2024年7月升任大中华区总裁,成为公司首位中国籍女性掌舵者。为落实“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她在2024年主导设立三大创新中心,90%研发产能服务本土需求。同时,她直面中国需求下滑压力,借本土化链路加速高端产线落地,深化“健康中国2030”合作。拥有财务与国际化背景的刘令正在重塑飞利浦中国的增长引擎,并印证外资企业“不做过客”的长期承诺。

许敏

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许敏是宝洁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本土培养的首席执行官,她在宝洁有近28年、横跨六大品类、七个品牌的管理经验。早在2015年,许敏即开创性地提出电商化、高端化和数字化战略,并持续推动宝洁数字化转型。宝洁中国近年提出“引领品类发展”的战略升级,为落实这一战略,许敏推动宝洁持续加大中国本土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宝洁在亚洲最大的创新中心——北京创新中心年均可以助力100多款新品上市。2024年8月,北京创新中心二期正式启用。在许敏的推动下,宝洁持续深耕中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近10家工厂,和20多个分销中心,其中有两家工厂被评为“灯塔工厂”。

陈思渊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2030战略”进度已经过半,这项由陈思渊带领中国团队推行的战略,在过去几年促进了更丰富的全球产品管线在中国尽快上市,提升了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2024年,百时美施贵宝在中国上市了两款创新药,均为“全球首创”且正在申请进入医保。近两年,随着更多创新靶点、更好更新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诞生,她表示,希望通过生态合作承接创新成果,并探索更多的创新。

刘畅

新希望(9.440, 0.06, 0.64%)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畅担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农业巨头新希望集团的上市子公司,新希望集团由她的父亲刘永好创立。新希望六和专注于饲料生产和畜牧业,业务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资,这既是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探索新技术能否提高农业生产力。政府的支持使新希望成为行业焦点。

郑思祯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行政总裁

星展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超过三十年,中国是其关键市场。郑思祯是一位资深银行家,拥有逾三十年在香港和上海的从业经验。在郑思祯的带领下,星展中国的业务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当前,这家东南亚最大的商业银行正在挖掘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蕴藏的商机。郑思祯将星展银行的定位描述为“链接亚洲资源的金融桥梁”:借助在东南亚积累的资源,星展银行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战略咨询,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

高月静
西安蓝晓科技(49.990, 0.37, 0.75%)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安蓝晓科技是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技术企业。结束科研工作后,高月静博士于2001年和创业伙伴成立该公司,担任董事长。在她的带领下,这家新材料民营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食品与植物提取等领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国外进口材料的替代及原创技术的产业化。2015年,蓝晓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吸附分离材料最早上市的A股企业。高月静表示,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向高技术方向发展的缩影。

邢军
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

邢军是萌蒂中国的掌门人,同时也是多家知名跨国企业的全球董事会成员。她不仅在制药医疗器械,生物科技,数字化健康以及诊断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跨国工作经验,而且在推进先进技术本土化,将国际创新技术与产品引入中国,并提高药物可及性等方面取得成就。作为科学家出身的高管,她还是高产的职场畅销书作家和知名的职场教练。

顾海英
赫力昂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

赫力昂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健康领域的跨国企业,旗下品牌包括钙尔奇、善存、舒适达、芬必得等。中国被该公司视作全球两大必赢市场之一。在过去的五年里,顾海英亲历了葛兰素史克与辉瑞消费健康业务的合并、赫力昂从葛兰素史克拆分独立上市等重大变革节点,克服组织变革和市场变幻的影响,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2024年,赫力昂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实现了两倍速的增长。顾海英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赫力昂中国工厂是赫力昂全球第一个实现运营碳中和的工厂,也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第一个实现运营碳中和的工厂。

朱晓静
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凭借“现金牛”山姆会员商店,零售巨头沃尔玛仍然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业务,除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沃尔玛也正将业务版图向低线城市延伸,在消费升级与分级并行的市场中挖掘增量。朱晓静曾经表示,在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时,企业需要回归零售的商业本质,即提升商品力和供应链整体效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朱晓静在描述山姆的扩张速度时曾经指出,山姆的付费会员用了21年时间达到第一个100万,实现第三个100万只用了9个月。

罗俊茯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平台。作为广州产投的掌门人,罗俊茯认为打造一家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键在于具备“耐心资本”的战略眼光。近年来,广州产投累计投资百余个基金及项目,为大湾区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超过50个,撬动社会资本超过千亿元。在她的推动下,广州产投已经重点布局AI、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行业多个新质生产力赛道。

罗宝瑜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

罗宝瑜以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视角,试图重新定义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2024年,她宣布了包括“召楼新天地(14.660, -0.31, -2.07%)”在内的多个新项目,为集团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优化了业务组合。此外,罗宝瑜还推动了两个轻资产项目的落地。在中国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罗宝瑜带领瑞安房地产通过聚焦上海高端住宅市场、差异化商业运营及轻资产策略,巩固市场地位,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罗宝瑜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不同城市、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化仍然有延续。

宗馥莉

宏胜饮料集团总裁

宗馥莉于2007年起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至今,通过改革整合,她带领宏胜成为一家全产业链饮料生产企业。在2024年其父宗庆后逝世并度过权力交接风波后,宗馥莉陆续接手了娃哈哈集团的多家关联公司,今年5月,随着正式接手娃哈哈实业,她已经接近全面掌管这家饮料巨头的商业版图。宗馥莉重视效率和数字化,在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实施经营策略调整、推动资本布局重构等举措,并推出新的品牌和产品线吸引年轻消费者。但与此同时,宗馥莉仍然在应对传统企业转型和交接班过程中的诸多挑战。

李柯
比亚迪(330.660, -0.68, -0.21%)执行副总裁、美洲地区总裁

比亚迪在2024年的汽车销量超过470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在李柯的带领下,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她推动比亚迪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此外,李柯主导在泰国、巴西等地建成多个海外生产基地,推动比亚迪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实现海外专利布局。2024年,比亚迪的海外总销量约为42万辆,同比增长约72%,海外市场营收大幅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