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新媒体 | 电影《封神》:王的异化
  •  86 18982085896
  •  service@oror.vip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无限畅享。

OR新媒体
OR新媒体
跨平台阅读首选
oror.vip
oror.vip
 登录  注册
  • 首页
  • 政经
  • 商业
  • 金融
  • 科技
  • 社会与生活
  • 艺术风尚
  • 视频
  • 每日倾听
  • About us
OR新媒体
登录
注册
电影《封神》:王的异化 关闭 返回上一级  
关注我们:    
OR 新媒体|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8-03 08:27
艺术风尚

电影《封神》:王的异化
+ 查看更多

徐瑾:《封神》电影超出预期,出彩在于用现代人思维重新改编原著;《封神》直面了王的异化,英雄必须完成反抗父亲再成为父亲的重任。
《封神第一部》:殷商风云背后的服化道
徐瑾

■开门见山,乌尔泰导演的电影《封神》,是我近年看到最惊喜的国产电影。

说是惊喜,看剧之前,我期待并不高,毕竟中式神话和大制作的噱头太过,甚至起反作用,结果却发现这是一部观赏性、价值观和诚意都不欠缺的电影。这样水准的电影,理论上是正常社会的正常产物,但实际上类似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当然,不可否认,部分也可能是因为好久没有看大银幕电影,审美下降的附加溢价。

纣王vs妲己:“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封神榜》人人皆知,故事大背景是西周取代殷商时代,连小孩子都知道的苏妲己迷惑纣王灭国的传说。原著和多数民间故事一样,其实也是历代作者不断集体创作修改的结果,因此存在不同版本并存、前后逻辑不通、重点不清之类通病。可以说,将这样一个旧故事拍好并不容易。《封神》电影的出彩之处,是用现代人思维重新改编了这个故事,以接近舞台剧的形式还原神话氛围,让主线集中于人物关系,更为干净凝练。整体看完下来,感觉故事可以说是立住了。

电影耐人寻味的改编,是费翔出演的纣王殷寿和妲己的关系。在过去《封神榜》中,苏妲己是魅惑的一方,纣王的道德与智商似乎在她影响之下直线降低,她的形象甚至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红颜祸水的古早出处。问题是,接续这样拍,不仅没有新意,而且逻辑上也欠缺说服力和现代性。电影故事对此进行了改写,影中的妲己其实是懵懂的,她不再是身负女娲任务的手段高明、智力出众的阴险女谍,而是被纣王无意间解封的妖,来到纣王身边只是机缘巧合之下的报恩。

电影中的妲己,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类似妖的妲己。她对于人世表现得有些茫然甚至笨拙,需要不断学习模仿。她有兽的形体和本能,没有善恶观念,行事也表现得简单直接——纣王解封了她,她窥探到纣王内心隐秘的期待是“成为天下的王”,她帮助他弑父杀兄,登上权力巅峰。她以不死长生诱惑纣王,让王即使窥探到其狐妖本体,也无法舍弃她。

可见,美色不是妲己的唯一筹码,权欲才是她的通行证。

殷寿作为第二子,即使战功出众勇猛过人,也没有资格问鼎王位,但是妲己出现让他瞬间实现了所有可能,让他欲罢不能,甚至不惜与大祭司、王叔比干决裂,也轻松割舍代表正宗的正妻嫡子。可以说,在这段关系中,纣王始终掌握主动权,两人是纣王为主妲己为辅的关系,利益结盟远远大于男女纠葛。这正如剧中姜子牙所言,“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比起妲己,殷寿在操控人心方面更为娴熟,尤其善于用父子关系控制人心,“你看见的,只是殷寿想让你看见的;你相信的也只是殷寿想让你相信的。”

纣王vs姬发:“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在《封神》电影中,父子关系是一条主线。

“八百诸侯,各遣其子,入贡大商,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质子是贵族人质,也是精英战士。周武王姬发作为质子在殷商呆了8年,殷寿是他的将军、师父,他几乎把殷寿看做自己的父亲。这是编剧中比较大的改动,也正是这条线索构成了一个完整叙述故事。

故事的开端处,冀州不再朝拜殷商,引发殷寿带领的质子团大军讨伐。大战中首先死掉的就是冀州质子,他正是在以父亲自居的殷寿劝说下自杀,以性命刺激征伐冀州的军心,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攻心战术”。随后,作为质子的姬发登场,以他对于殷寿、姬昌两位父亲的认知颠覆作为故事发展,最终以姬发背叛已经登基为纣王的殷寿、回到故乡作为结束。

质子的身份暧昧不明,按照殷寿带有挑拨性的说法,是不受父亲宠爱的孩子。在西方历史中,类似的是那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以及次子组成的军事次子团。电影中这一设定显然有所借鉴。纣王身为次子,按照常规与继承权无缘,他长期带领商朝治下八百诸侯的质子团作战,以父亲自居,教导武艺,除了培育自身势力,也是生态位上的亲和力所决定。

一开场,殷寿是作为英雄面目出现。他战场之上雄姿勃发,战场之下明断秋毫,甚至甘愿自焚祭天消除天谴,是姬发崇拜对象;而姬发自己的生父,垂垂老矣耽于耕种的文王姬昌,时隔八年,他觉得父亲已经认不出自己。再见面时候,是他告发了文王对于殷寿得位不正的“妖言惑众”。

和文王长子伯邑考与文王姬昌这对父子对应的,是殷寿与其子殷郊,还有东南北三位诸侯的父子关系,当然也还和殷寿与自身父亲的父子关系暗线相对照。在殷寿的父子关系中,殷寿一开始是隐忍的,冀州讨伐的战功战利品也慨然垂首献给父兄,似乎是他一贯的做法。而后,随着自己野心得到满足,他失去了自己的父兄,也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他逼迫四方诸侯质子杀死自己父亲,诱骗姬昌吃下其长子伯邑考肉脯,利诱姬发追杀姬昌,这些扭曲的行为大多以父亲的名义展开。

姬发如果服从殷寿之命杀死已经不那么熟悉的姬昌,可以获得西岐伯身份,甚至被许诺成为殷商太子。姬发面临的考验,其实不下于其他三位质子:是杀死理念中的父亲殷寿,还是杀死自己生父?如何才能踏上找回自己的道路?正是殷寿上位之后一步步暴露其本来的残暴,姬发最终认清了殷寿的本来面目,认同了姬昌所谈,“是谁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在这样暴虐与黑暗之中,兄长的爱,是支撑少年姬发选择自身道路的源泉。姬发少年离乡、成长历练、杀父考验以及杀出朝歌回到西岐,都符合神话英雄的必经之路:启程、启蒙、考验、归来。

这恰是学者坎贝尔总结人类所有的神话模型,也是多数经典英雄史诗的模板。每位英雄都必须完成反抗父亲、而再成为父亲的重任。

纣王vs姬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封神榜”在电影中变为一件法器,有了具体的作用:天下共主打开它就能结束天谴。

那么天下共主是谁?姜子牙第一想到就是纣王殷寿,毕竟天下诸侯以殷商为共主;但是目睹殷寿因需要一个刚死的灵魂,就随手斩杀一个无辜侍者。姜子牙反悔了,觉得殷寿眼中只有自己,不符合天下共主的设置,“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一个王,眼中只有自己,问题很严重么?很严重。不少人谈到王,好像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以为这就是王的特权。但是,与权力对应的是责任。古籍经典中,出现天灾人祸之时,天子也往往需要下罪己诏,正如殷寿必须对天谴做出回应,承诺自焚祭天。

但纣王无视责任,他的眼中只有自己,其他人都是工具。一旦狐妖提供了永生的希望,那么天谴、祖宗、家族、妻儿、诸侯更不用说百姓,都通通可以舍弃。有些观众可能觉得,这部电影中的纣王好像没有以往那么荒淫无道,除了得位不正,好像也没有太大问题。

这其实涉及一个合法性的问题,纣王的兄长看起来也许没有他能征善战,但是作为长兄,天然具备合法性。王位竞争不能以能力作为考核,必须遵循惯例与规则,否则最终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殷寿弑父杀兄,这是违背伦理,其实更是违背天道,实际上也是电影中引发天谴的主要原因。

对比之下,姬昌体现了儒家出现之前的儒家风范,对孩子充满爱,关心田间农事,即使遇到妖怪婴儿雷震子,他也相信教化的力量。

有人觉得纣王很疯狂,文王很理性,所以纣王的疯狂要平复,需要文王的理性。其实未必,真正的疯狂是理性到极致的疯狂,失去神意的理性并不持久。譬如纣王,迷信自我的力量,“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这种理性的自负之下,他可以僭越人论登基,无视祖宗的警告,践踏宗庙的秩序,“你们都说白狐是妖孽,它明明是祥瑞”。对比之下,姬昌体现了一种敬畏思维,善于算命,却知道边界何在,知道此去朝歌危险,却行不利自己但利天下之事。

对比《英雄》等作品以“天下”为名高呼秦王不能死,《封神》中直面了王的异化。不配为王的人成为了王而不知自己不配为王,必然引发更大黑暗。电影的结尾处,姬发逃离朝歌,他相信,王并不是不可以反抗的,尤其是一个自私的王,“一切因你而起,一切因你而结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 中国电影票房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 用手机拍一部电影,给我的妈妈
  • “芭比”电影中的女权主义和消费主义
  • 好莱坞电影在华失宠,国产电影风头正劲
  • 陈思诚 电影世界中最精明的产品经理
  • 电影:“这部纪录片在自然生长,我们的理解也在随之变化”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以多元引擎打造电影全产业链的“连接器”
  • 香港电影从功夫片当道转向拥抱本土情怀
  •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众多影人亮相金爵盛典
  • 《银河护卫队3》国内冲击5亿票房,或是“漫威电影宇宙”的最后高光
读者评论
MORE +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Submit
热门排行榜
OR
+
  • 2023前11月保利登顶“宇宙房企”,万科拿地金额仅居第八
  • 100元的冲锋衣带火了这个小县城,年产值120个亿
  • 要钱?雷蒙多称美商务部需更多资金应对中国半导体赶超
  • AI仅用17天独自创建41种新材料,速度和精确性远超人类
  • 《涉过愤怒的海》,愤怒之后有什么?
  •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央行行长潘功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埃隆·马斯克的Boring公司:是否已经凉了?
  • 路易威登借香港大秀宣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 视频:卖一头亏600,养猪资本大雪崩
  • 与苹果分手,内部纷争不断:高盛服务大众市场的宏伟目标如何失败
最新资讯
OR
MORE +
  • 保时捷家族的悲观预言即将得到印证?
    暴跌4成!保时捷在中国卖不动了
    发布日期:2023-12-04 19:34
  • 音乐演唱会歌星
    五月天经纪公司正式回应: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五月天假唱”的言论均为恶意攻击
    发布日期:2023-12-04 19:09
  • OpenAI治理构架设计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OpenAI治理构架设计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发布日期:2023-12-04 18:14
  • 巴以冲突中国加大对巴勒斯坦的支持
    以巴冲突:加沙停火为何戛然而止?
    发布日期:2023-12-04 17:56
OR品牌理念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OR 跨平台阅读首选
+
■ 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中,「OR」能给您创造优越的阅读体验。只要您在浏览器中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即可畅享我们为您提供的优质资讯。

■ 您也可通过手机而或平板电脑从浏览器输入我们的网址:
oror.vip

访问我们的网站,获得一样的精彩!

2023-08-03 08:27
艺术风尚

电影《封神》:王的异化
+ 查看更多

徐瑾:《封神》电影超出预期,出彩在于用现代人思维重新改编原著;《封神》直面了王的异化,英雄必须完成反抗父亲再成为父亲的重任。
《封神第一部》:殷商风云背后的服化道
徐瑾

■开门见山,乌尔泰导演的电影《封神》,是我近年看到最惊喜的国产电影。

说是惊喜,看剧之前,我期待并不高,毕竟中式神话和大制作的噱头太过,甚至起反作用,结果却发现这是一部观赏性、价值观和诚意都不欠缺的电影。这样水准的电影,理论上是正常社会的正常产物,但实际上类似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当然,不可否认,部分也可能是因为好久没有看大银幕电影,审美下降的附加溢价。

纣王vs妲己:“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封神榜》人人皆知,故事大背景是西周取代殷商时代,连小孩子都知道的苏妲己迷惑纣王灭国的传说。原著和多数民间故事一样,其实也是历代作者不断集体创作修改的结果,因此存在不同版本并存、前后逻辑不通、重点不清之类通病。可以说,将这样一个旧故事拍好并不容易。《封神》电影的出彩之处,是用现代人思维重新改编了这个故事,以接近舞台剧的形式还原神话氛围,让主线集中于人物关系,更为干净凝练。整体看完下来,感觉故事可以说是立住了。

电影耐人寻味的改编,是费翔出演的纣王殷寿和妲己的关系。在过去《封神榜》中,苏妲己是魅惑的一方,纣王的道德与智商似乎在她影响之下直线降低,她的形象甚至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红颜祸水的古早出处。问题是,接续这样拍,不仅没有新意,而且逻辑上也欠缺说服力和现代性。电影故事对此进行了改写,影中的妲己其实是懵懂的,她不再是身负女娲任务的手段高明、智力出众的阴险女谍,而是被纣王无意间解封的妖,来到纣王身边只是机缘巧合之下的报恩。

电影中的妲己,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类似妖的妲己。她对于人世表现得有些茫然甚至笨拙,需要不断学习模仿。她有兽的形体和本能,没有善恶观念,行事也表现得简单直接——纣王解封了她,她窥探到纣王内心隐秘的期待是“成为天下的王”,她帮助他弑父杀兄,登上权力巅峰。她以不死长生诱惑纣王,让王即使窥探到其狐妖本体,也无法舍弃她。

可见,美色不是妲己的唯一筹码,权欲才是她的通行证。

殷寿作为第二子,即使战功出众勇猛过人,也没有资格问鼎王位,但是妲己出现让他瞬间实现了所有可能,让他欲罢不能,甚至不惜与大祭司、王叔比干决裂,也轻松割舍代表正宗的正妻嫡子。可以说,在这段关系中,纣王始终掌握主动权,两人是纣王为主妲己为辅的关系,利益结盟远远大于男女纠葛。这正如剧中姜子牙所言,“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比起妲己,殷寿在操控人心方面更为娴熟,尤其善于用父子关系控制人心,“你看见的,只是殷寿想让你看见的;你相信的也只是殷寿想让你相信的。”

纣王vs姬发:“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在《封神》电影中,父子关系是一条主线。

“八百诸侯,各遣其子,入贡大商,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质子是贵族人质,也是精英战士。周武王姬发作为质子在殷商呆了8年,殷寿是他的将军、师父,他几乎把殷寿看做自己的父亲。这是编剧中比较大的改动,也正是这条线索构成了一个完整叙述故事。

故事的开端处,冀州不再朝拜殷商,引发殷寿带领的质子团大军讨伐。大战中首先死掉的就是冀州质子,他正是在以父亲自居的殷寿劝说下自杀,以性命刺激征伐冀州的军心,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攻心战术”。随后,作为质子的姬发登场,以他对于殷寿、姬昌两位父亲的认知颠覆作为故事发展,最终以姬发背叛已经登基为纣王的殷寿、回到故乡作为结束。

质子的身份暧昧不明,按照殷寿带有挑拨性的说法,是不受父亲宠爱的孩子。在西方历史中,类似的是那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以及次子组成的军事次子团。电影中这一设定显然有所借鉴。纣王身为次子,按照常规与继承权无缘,他长期带领商朝治下八百诸侯的质子团作战,以父亲自居,教导武艺,除了培育自身势力,也是生态位上的亲和力所决定。

一开场,殷寿是作为英雄面目出现。他战场之上雄姿勃发,战场之下明断秋毫,甚至甘愿自焚祭天消除天谴,是姬发崇拜对象;而姬发自己的生父,垂垂老矣耽于耕种的文王姬昌,时隔八年,他觉得父亲已经认不出自己。再见面时候,是他告发了文王对于殷寿得位不正的“妖言惑众”。

和文王长子伯邑考与文王姬昌这对父子对应的,是殷寿与其子殷郊,还有东南北三位诸侯的父子关系,当然也还和殷寿与自身父亲的父子关系暗线相对照。在殷寿的父子关系中,殷寿一开始是隐忍的,冀州讨伐的战功战利品也慨然垂首献给父兄,似乎是他一贯的做法。而后,随着自己野心得到满足,他失去了自己的父兄,也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他逼迫四方诸侯质子杀死自己父亲,诱骗姬昌吃下其长子伯邑考肉脯,利诱姬发追杀姬昌,这些扭曲的行为大多以父亲的名义展开。

姬发如果服从殷寿之命杀死已经不那么熟悉的姬昌,可以获得西岐伯身份,甚至被许诺成为殷商太子。姬发面临的考验,其实不下于其他三位质子:是杀死理念中的父亲殷寿,还是杀死自己生父?如何才能踏上找回自己的道路?正是殷寿上位之后一步步暴露其本来的残暴,姬发最终认清了殷寿的本来面目,认同了姬昌所谈,“是谁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在这样暴虐与黑暗之中,兄长的爱,是支撑少年姬发选择自身道路的源泉。姬发少年离乡、成长历练、杀父考验以及杀出朝歌回到西岐,都符合神话英雄的必经之路:启程、启蒙、考验、归来。

这恰是学者坎贝尔总结人类所有的神话模型,也是多数经典英雄史诗的模板。每位英雄都必须完成反抗父亲、而再成为父亲的重任。

纣王vs姬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封神榜”在电影中变为一件法器,有了具体的作用:天下共主打开它就能结束天谴。

那么天下共主是谁?姜子牙第一想到就是纣王殷寿,毕竟天下诸侯以殷商为共主;但是目睹殷寿因需要一个刚死的灵魂,就随手斩杀一个无辜侍者。姜子牙反悔了,觉得殷寿眼中只有自己,不符合天下共主的设置,“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一个王,眼中只有自己,问题很严重么?很严重。不少人谈到王,好像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以为这就是王的特权。但是,与权力对应的是责任。古籍经典中,出现天灾人祸之时,天子也往往需要下罪己诏,正如殷寿必须对天谴做出回应,承诺自焚祭天。

但纣王无视责任,他的眼中只有自己,其他人都是工具。一旦狐妖提供了永生的希望,那么天谴、祖宗、家族、妻儿、诸侯更不用说百姓,都通通可以舍弃。有些观众可能觉得,这部电影中的纣王好像没有以往那么荒淫无道,除了得位不正,好像也没有太大问题。

这其实涉及一个合法性的问题,纣王的兄长看起来也许没有他能征善战,但是作为长兄,天然具备合法性。王位竞争不能以能力作为考核,必须遵循惯例与规则,否则最终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殷寿弑父杀兄,这是违背伦理,其实更是违背天道,实际上也是电影中引发天谴的主要原因。

对比之下,姬昌体现了儒家出现之前的儒家风范,对孩子充满爱,关心田间农事,即使遇到妖怪婴儿雷震子,他也相信教化的力量。

有人觉得纣王很疯狂,文王很理性,所以纣王的疯狂要平复,需要文王的理性。其实未必,真正的疯狂是理性到极致的疯狂,失去神意的理性并不持久。譬如纣王,迷信自我的力量,“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这种理性的自负之下,他可以僭越人论登基,无视祖宗的警告,践踏宗庙的秩序,“你们都说白狐是妖孽,它明明是祥瑞”。对比之下,姬昌体现了一种敬畏思维,善于算命,却知道边界何在,知道此去朝歌危险,却行不利自己但利天下之事。

对比《英雄》等作品以“天下”为名高呼秦王不能死,《封神》中直面了王的异化。不配为王的人成为了王而不知自己不配为王,必然引发更大黑暗。电影的结尾处,姬发逃离朝歌,他相信,王并不是不可以反抗的,尤其是一个自私的王,“一切因你而起,一切因你而结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 中国电影票房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 用手机拍一部电影,给我的妈妈
  • “芭比”电影中的女权主义和消费主义
  • 好莱坞电影在华失宠,国产电影风头正劲
  • 陈思诚 电影世界中最精明的产品经理
  • 电影:“这部纪录片在自然生长,我们的理解也在随之变化”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以多元引擎打造电影全产业链的“连接器”
  • 香港电影从功夫片当道转向拥抱本土情怀
  •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众多影人亮相金爵盛典
  • 《银河护卫队3》国内冲击5亿票房,或是“漫威电影宇宙”的最后高光
 
 读者评论: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Submit
每日头条
OR
+
  • 100元的冲锋衣带火了这个小县城,年产值120个亿
    100元的冲锋衣带火了这个小县城,年产值120个亿
关注: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 暴跌4成!保时捷在中国卖不动了
  • 五月天经纪公司正式回应: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五月天假唱”的言论均为恶意攻击
  • OpenAI治理构架设计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 以巴冲突:加沙停火为何戛然而止?
  • 中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复盘:有进展、有特点、有挑战
视频
OR
MORE +
  • “猪茅”起飞,但可能飞不了太久
    视频:卖一头亏600,养猪资本大雪崩
热门排行榜
OR
+
  • 2023前11月保利登顶“宇宙房企”,万科拿地金额仅居第八
  • 100元的冲锋衣带火了这个小县城,年产值120个亿
  • 要钱?雷蒙多称美商务部需更多资金应对中国半导体赶超
  • AI仅用17天独自创建41种新材料,速度和精确性远超人类
  • 《涉过愤怒的海》,愤怒之后有什么?
  •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央行行长潘功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埃隆·马斯克的Boring公司:是否已经凉了?
  • 路易威登借香港大秀宣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 视频:卖一头亏600,养猪资本大雪崩
  • 与苹果分手,内部纷争不断:高盛服务大众市场的宏伟目标如何失败
每日倾听
OR
MORE +
  • 每日倾听:黄家驹海阔天空
    每日倾听:黄家驹《海阔天空》
分享:

 © 2022 OR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