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7-30 06:18
商业与经济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揭示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沃尔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FORTUNE



财富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大型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到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对中国读者来说,尤其是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大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未来更多榜单和深度商业报道请关注“财富中文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第一时间获得通知,同时可以免费查询和分析所有历史数据。)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约1.8%。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约0.4%,约为2.98万亿美元。500家上榜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自《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但雇佣员工总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保持第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

2024年,500家公司的整体利润持续增长,利润总和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接近3万亿美元。沙特阿美利润虽然同比下降约13%,却仍然以约1,050亿美元的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利润榜)榜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列利润榜第二,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科技企业。英伟达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145%,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位列第六。另外三家美国科技企业——微软、Meta Platforms公司和亚马逊分别位居利润榜的第五、第七和第八位。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下降约7.5%,仍以超过889亿美元的利润位居今年利润榜第四位。中国工商银行是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去年利润超过508亿美元。

中国、美国和日本

今年,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减少3家,上榜公司数量再次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是2019年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38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减少1家,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关注“财富中文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免费获得“世界500强上的中国公司”、“最赚钱公司”、“亏损公司”、“行业”、“ROE”、“利润率”等相应子榜单。)

进入榜单的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为124家,比去年减少4家。日本上榜公司的数量排第三位,一共有38家上榜公司,比去年减少2家,延续了下降趋势。当《财富》世界500强于1990年首次亮相时,日本有多达149家公司上榜。时至今日,美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为榜单贡献的公司数量、营收和利润均超过上榜企业总量的60%。

今年,中国130家上榜公司的2024年营收总额约为10.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33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下降约3%;平均销售收入约为820亿美元,低于上榜美国企业的平均收入1,058亿美元,也略低于全榜500家企业的平均数。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为97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利润为42亿美元,接近上榜美国企业的一半。全榜单500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59.5亿美元。138家美国公司的盈利总额高达13,374亿美元,占据《财富》世界500强全部盈利的4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和利润依然低于榜单平均水平,但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的2024年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提高到42亿美元,同比增加7.4%。

特约作者王志乐指出: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从大到强”的严峻挑战。企业从大到强,不仅意味着技术、产品等硬实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战略管理、合规管理等软实力的增强。不仅意味着企业个体实力增强,而且意味着企业群体乃至企业全产业链实力的增强。外部面临不利的经营环境与内部面临的“从大到强”新挑战同时到来,这些负面因素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详细分析请见明日发布的王志乐文章《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共同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发展》。(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第一时间获得通知)

汽车行业表现分化,互联网企业持续增长

今年一共有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奇瑞公司的营收从上年的391亿美元增加到597亿美元,比上年排位提升152位,位居第233名。比亚迪的排位比去年大幅提升52位,位居第91位,首次进入前100位。吉利公司的排名提升了30位,营收从704亿美元增加到799亿美元。这几家企业仍在带动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加速走向全球市场。除比亚迪、奇瑞、吉利公司,其他七家的排位相比去年均有所下降。

王志乐认为,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产量和销量均领先世界。但与世界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相比,中国汽车的经营效率堪忧。全球共有35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上榜,这35家企业的平均销售收益率达到4.3%,几乎是中国企业的两倍。

此次,124家中国大陆(含香港)的企业中,除去四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企业,以及三家位次不变的公司,有49家企业位次上升,68家企业位次下降。其中,五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和美团在竞争格局下持续增长,排名均有所上升。继去年首次上榜后,拼多多的排名相比去年大幅跃升,成为榜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排名上升176名,位居第266位。美团的排名上升57位,位居第327位。京东集团的排名比去年上升3位,位居第44位,仍然是排位最高的中国大陆民营公司。

全球高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将所有企业按照其经营领域进行分类。所谓经营领域(sector)包括了若干细分产业。上榜124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分属15个经营领域。在这15个经营领域中,仅有4个领域企业整体销售收益率超过5%,即金融、零售、电信和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领域是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按照《财富》的分类,这个经营领域包括网络、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计算机、电子电气设备、半导体元器件、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分类下的企业。

2024年度是全球高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些上榜高技术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大幅度提升。今年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高技术企业共34家,它们的平均营业收入为967亿美元,平均盈利达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9.6%和24%。高技术企业的营业收益率居于最好的行业之列。华为依然是这个领域中国公司的龙头,今年销售额保持了增长势头,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但盈利相比去年有所下滑,约为87亿美元。

在这34家高技术企业中,美国高技术企业有15家,平均营业收入1,217亿美元,盈利310亿美元。进入2025年排行榜的非美国高技术企业共19家(包括中国大陆企业6家),平均营业收入769亿美元,平均盈利则只有约80亿美元。显然,美国高技术大企业在该高度竞争的领域中占据了优势。它们的盈利能力相当可观:仅苹果、Alphabet、微软、Meta Platforms和英伟达就创造了4,172亿美元的净利润。

美国高科技公司带动了美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赖于全球产业链的支撑。而中国企业往往是美国高科技企业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经营领域的发现


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5家中国公司,它们是: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纬创集团、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山东黄金为首次上榜。25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首次上榜,16家公司至少缺席一年后重返榜单。今年首次上榜公司中排位最高的是德国连锁超市集团REWE集团,位列第112位。(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免费获得往年历史数据。)

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榜上,Cencora公司以超过233%的净资产收益率跃升榜首,家得宝公司滑落至该子榜第二位,净资产收益率约为223%。苹果公司和艾伯维分别位列第三、四位。

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中国公司——拼多多以超过36%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第25位。中国公司在这个子榜单中排位前10的是:拼多多控股公司、台积公司、广达电脑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美团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在利润率榜上,英伟达公司以超过55%的净利润率位居榜首。利润率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有三家来自半导体、电子元件行业,分别是英伟达、台积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分别位居第一、第三、第八位。两家中国公司进入利润率榜前十: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居利润率榜第九位和第十位。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俄罗斯外贸银行,跃升187位,位列第286位。中国互联网企业拼多多上升176名,位列第266位,是排名上升幅度第二大的公司。奇瑞也进入了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10家公司之列,这家车企的排名比去年上升152名,位列第233位。包括拼多多和奇瑞在内,今年有12家中国公司在榜单中的排名上升至少50位,反映中国处于行业头部的大公司正在不断提升相对于全球同行的竞争力。

今年共有34家公司未能实现盈利,其中有10家中国大陆公司。亏损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墨西哥石油公司,亏损额超过426亿美元。昔日芯片霸主英特尔公司排名第二,亏损额超过187亿美元。相比去年,今年榜单中亏损公司的亏损总额大幅上升。


【榜单看点】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全球员工人数达到7,014万人。

·沃尔玛连续12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榜首,自1995年以来已经20次登顶。

·共计130家中国公司登上榜单。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124家企业上榜,台湾地区6家企业上榜。

·中国上榜公司数量比去年减少三家,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美国上榜公司共计138家,比上一年减少一家,但数量仍居各国之首。

·中国公司的总收入为10.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收入占《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收入的26%。

·上榜美国公司的总收入为14.6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收入占《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收入的35%。

·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为97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利润为42亿美元。

·美国(138家)、中国(130家)和日本(38家)共占上榜公司数量的62%,收入占比超过67%,利润占69%。

·金融、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医疗健康五大行业上榜公司数量占上榜公司的60%,总收入占66%。其中金融行业上榜公司的总营收为9.4万亿美元,利润为1万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本次榜单中有107家国有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位于中国。

·12家公司的排名比上年至少跃升了100位,其中俄罗斯外贸银行的排名上升了187位,位列第286位,是本次榜单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企业。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有25家公司重新上榜或新上榜,其中有9家公司首次上榜,16家公司至少缺席一年后重返榜单。

·大约四分之一的上榜公司将总部设在了北京、东京、纽约、上海和伦敦。北京是拥有最多《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部的城市。

·在今年的榜单上,女性首席执行官数量达到创纪录的32位。

·自1995年起,139家企业从未落榜。

1
沃尔玛

  营收(百万美元):680,985.0


  沃尔玛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一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这家起源于1962年的“百货公司”,在过去60多年中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零售企业之一。过去一年,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和电商板块表现持续强劲,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2

  亚马逊

  营收(百万美元):637,959.0


  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内部正在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超过1,000个。亚马逊今年计划资本支出高达1,000亿美元,大部分将用于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涵盖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人工智能硬件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建设。

  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8,414.4


  国家电网连续第二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三及中国公司榜首,其凭借世界领先的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以及支撑全球最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核心能力,成为行业标杆。其还在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驱动能源清洁转型。

  4

  沙特阿美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80,193.5


  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及OPEC+减产,沙特阿美的2024年营收与利润较上年下滑,但依然以1,050亿美元的净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榜首。凭借成本管控、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以及对天然气等新领域的持续投入,沙特阿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稳居全球最具盈利能力的能源企业行列。

  12

  大众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51,093.3  


  蝉联《财富》世界500强车企榜首的大众公司彰显传统巨头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转型韧性。其借助“油电同智”战略破局,通过燃油车智能化焕新来稳固基盘,加速电动化产品本土化落地,尤其是在中国,大众公司从2025年起密集推出新一代智能车型。

  13

  Alphabet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50,018.0


  凭借谷歌搜索、YouTube广告、持续拓展的云服务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Alphabet抓住了全球广告市场复苏、企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深化带来的机遇,2024年营收增长14%至3,500亿美元,在榜单上的排名升至历史新高。面对微软、亚马逊等强劲对手,Alphabet凭借品牌壁垒、多元业务协同和高效管理,持续巩固在科技产业的核心地位。

  24

  嘉能可

  营收(百万美元):230,944.0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的业务网络辐射全球,其对资源的配置和市场化运作影响着全球产业链的运转节奏。嘉能可今年的排名和去年一致,但利润受到煤炭、钴、镍等关键商品大宗价格下滑等因素的影响。

  41

  Meta Platforms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64,501.0


  Meta Platforms凭借2024财年22%的营收增长,排名首次进入前50位。在全球广告市场复苏之际,人工智能驱动的内容推荐和广告投放显著提升了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等系列应用的用户参与度和变现能力。但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对手迅速崛起,TikTok等新兴平台分流其社交产品用户,元宇宙业务持续亏损,Meta面对多重挑战。

  44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61,055.4


  京东集团的排名较去年上升3位。今年3月,京东上线外卖业务,作为核心零售业务和即时零售业务的延伸。到2025年6月,外卖日单量超过2,500万,入驻商家超过150万。京东在外卖行业率先与骑手直签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目前全职骑手超过15万人。

  62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8,940.6  


  中信集团是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在金融领域,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实业领域,涉及能源、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中信集团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境外融资。今年上半年,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29.950, -0.01, -0.03%)、中信建投(26.300, 0.04, 0.15%)证券累计服务22家企业在A股、H股上市,融资规模超过270亿元。

  6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8,065.0


  阿里巴巴今年排名上升7位。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会,阿里巴巴正在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持续保持阿里巴巴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

  66

  英伟达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0,497.0


  全球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的热情,进一步推高了英伟达的股价。该公司的芯片产品仍然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继去年首次上榜后,今年英伟达成为了榜单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美国公司——从第222名升至第66名。

  83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19,812.8


  华为在本次榜单上的排名上升20位,时隔两年重返前100名。这家公司正在从制裁常态化走向正常运营。2024年,华为五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增长数倍并实现首年盈利。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今年7月公开表示,华为芯片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英伟达会尽最大努力向华为学习。

  9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08,003.5


  比亚迪今年首次进入榜单前100名。这家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214.6万辆,是唯一半年销量突破200万辆的中国乘用车企业。同时,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约为47万辆,超过该公司去年全年的海外销量。

  106

  特斯拉

  营收(百万美元):97,690.0


  特斯拉在本次榜单的排名较前一年略有上升,但美国新一届政府带来的政策逆风、政治冲突与市场疲软正在对其发展构成严峻考验。能否以技术突破重塑盈利模式并平衡领导力争议,将决定其是否会继续充当引路者。

  116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1,764.1


  腾讯基于“自研+开源”多模型策略,加速全域产品人工智能渗透。财报显示,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706.9亿元。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相信,这些加大的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周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

  126

  台积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0,167.0


  台积公司在今年榜单的排名跃升60位。这家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并未因为地缘政治和贸易争端而受到影响。事实上,这些非正面的不确定因素反而使得它的价值得到凸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

  174

  空中客车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74,867.5  


  欧洲航空业巨头空中客车公司凭借稳健增长的营收,超越面临重重困境的波音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2024年,空客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与中航西飞(29.550, 0.70, 2.43%)天津公司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首次在中国完成该机型装配。

  196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69,077.0


  在去年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业绩表现下,联想集团排名较去年提升52位。面临人工智能浪潮引发的科技行业变局,联想正在发力AI PC和人工智能驱动的IT服务,使人工智能成为拉动需求、度过PC行业调整期的关键变量。

  200

  丰益国际

  营收(百万美元):67,379.1


  粮油食品巨头丰益国际的业务网络和供应链遍及全球,旗下拥有多个在中国市场广为人知的粮油品牌。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丰益国际去年的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同比下滑,反映糖业贸易的疲弱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212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64,863.1


  这家由中国远洋运输与中国海运重组而成的巨头企业,将构建“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作为目标。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位,已经是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实力的重要角色。

  233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9,693.9  


  奇瑞公司去年首次登上榜单,排名第385位,在今年榜单上,排名跃升至第233位,是上升幅度第二大的中国公司,这得益于奇瑞在全球市场的出色表现。从中国长江沿岸的中型城市起步,奇瑞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名片之一。

  266

  拼多多控股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736.3


  拼多多排名比去年提升176名,是今年榜单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中国公司。其海外产品Temu依托“低价+中国供应链+免费直邮”的组合策略,在北美与欧洲市场实现快速渗透。但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变化,Temu海外业务面临更严峻挑战,尤其在履约成本、人力运营与商品合规性方面压力陡增。

  3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0,313.4    


  宁德时代的2024年营收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在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价格战、海外扩张和对新技术如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都使公司面临成本压力,但其凭借技术创新、成本管控和高效率生产展现出了行业龙头的韧性和盈利能力。

  320

  软银集团

  营收(百万美元):47,517.4


  软银集团在2024财年实现了四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这家科技投资巨头正在全力押注人工智能领域。首席执行官孙正义的目标是,未来十年内,将软银打造为全球领先的“人工超级智能”平台提供商,想在赢者通吃的技术市场中争得主导地位。

  327

  美团

  营收(百万美元):46,919.3


  美团在今年榜单的排名大幅提升。这家公司正在实现从外卖平台到“30分钟万物到家”的生态转型。在新一轮补贴战中,美团试图以“品牌卫星店”重塑餐饮供应链,通过轻量化运营与数字化赋能来降低商家成本及推动行业升级。

  33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5,456.0  


  泰康保险集团较早识别到长寿趋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格局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将医养服务整合进传统寿险业务框架。基于其十年养老社区运营积累的经验,该公司正在着力构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这一商业模式创新,不仅重塑了中国保险行业的竞争规则,也为全球保险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336

  美国礼来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5,042.7  


  作为一家制药公司,礼来近年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从糖尿病及肥胖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药物接连在试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突破,这使得它不仅在榜单上的排名实现跃升,也令其声誉日隆。

  347

  Uber Technologies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3,978.0


  继Uber Technologies放弃自研Robotaxi技术后,近期,它正在以新的方式布局这一潜力市场——加速推进与相关技术公司的合作,其中包括萝卜快跑、文远知行等中国公司。此举也推动了Robotaxi技术的全球商业化落地。

  390

  海尔智家(25.410, -0.24, -0.94%)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9,746.3    


  海尔智家2024年的全球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公司依托在冰箱、洗衣机等核心家电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高端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在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高水平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通过积极并购,加快智能和绿色家居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家电产业的领先地位。

  398

  Netflix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9,001.0


  过去一年,Netflix的股价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得益于其爆款内容,以及由此带动的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近期,Netflix表示,已经开始在其制作的电影和剧集中使用人工智能。公司认为,这将有望降低制作成本并提升内容质量。

  423

  立讯精密(37.570, -0.19, -0.50%)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7,357.7  


  这家“果链”企业在今年榜单的排名跃升65名。立讯正积极探索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新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切入新赛道谋求降低对苹果公司的依赖。2024年,汽车互联产品业务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这一年,立讯收购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供应商德国莱尼集团的股权及其子公司。今年7月的一份公告表明,公司正筹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65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4,762.6


  山东黄金集团是今年榜单中唯一新上榜的中国公司。该公司拥有相对丰富的黄金资源储备,并且已经实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在2024年黄金价格整体上行的趋势下,其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  

完整榜单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沃尔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2025-07-30 06:18
商业与经济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揭示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广告
OR
+
FORTUNE



财富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大型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到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对中国读者来说,尤其是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大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未来更多榜单和深度商业报道请关注“财富中文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第一时间获得通知,同时可以免费查询和分析所有历史数据。)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约1.8%。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约0.4%,约为2.98万亿美元。500家上榜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自《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但雇佣员工总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保持第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

2024年,500家公司的整体利润持续增长,利润总和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接近3万亿美元。沙特阿美利润虽然同比下降约13%,却仍然以约1,050亿美元的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利润榜)榜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列利润榜第二,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科技企业。英伟达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145%,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位列第六。另外三家美国科技企业——微软、Meta Platforms公司和亚马逊分别位居利润榜的第五、第七和第八位。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下降约7.5%,仍以超过889亿美元的利润位居今年利润榜第四位。中国工商银行是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去年利润超过508亿美元。

中国、美国和日本

今年,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减少3家,上榜公司数量再次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是2019年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38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减少1家,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关注“财富中文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免费获得“世界500强上的中国公司”、“最赚钱公司”、“亏损公司”、“行业”、“ROE”、“利润率”等相应子榜单。)

进入榜单的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为124家,比去年减少4家。日本上榜公司的数量排第三位,一共有38家上榜公司,比去年减少2家,延续了下降趋势。当《财富》世界500强于1990年首次亮相时,日本有多达149家公司上榜。时至今日,美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为榜单贡献的公司数量、营收和利润均超过上榜企业总量的60%。

今年,中国130家上榜公司的2024年营收总额约为10.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33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下降约3%;平均销售收入约为820亿美元,低于上榜美国企业的平均收入1,058亿美元,也略低于全榜500家企业的平均数。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为97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利润为42亿美元,接近上榜美国企业的一半。全榜单500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59.5亿美元。138家美国公司的盈利总额高达13,374亿美元,占据《财富》世界500强全部盈利的4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和利润依然低于榜单平均水平,但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的2024年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提高到42亿美元,同比增加7.4%。

特约作者王志乐指出: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从大到强”的严峻挑战。企业从大到强,不仅意味着技术、产品等硬实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战略管理、合规管理等软实力的增强。不仅意味着企业个体实力增强,而且意味着企业群体乃至企业全产业链实力的增强。外部面临不利的经营环境与内部面临的“从大到强”新挑战同时到来,这些负面因素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详细分析请见明日发布的王志乐文章《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共同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发展》。(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第一时间获得通知)

汽车行业表现分化,互联网企业持续增长

今年一共有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奇瑞公司的营收从上年的391亿美元增加到597亿美元,比上年排位提升152位,位居第233名。比亚迪的排位比去年大幅提升52位,位居第91位,首次进入前100位。吉利公司的排名提升了30位,营收从704亿美元增加到799亿美元。这几家企业仍在带动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加速走向全球市场。除比亚迪、奇瑞、吉利公司,其他七家的排位相比去年均有所下降。

王志乐认为,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产量和销量均领先世界。但与世界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相比,中国汽车的经营效率堪忧。全球共有35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上榜,这35家企业的平均销售收益率达到4.3%,几乎是中国企业的两倍。

此次,124家中国大陆(含香港)的企业中,除去四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企业,以及三家位次不变的公司,有49家企业位次上升,68家企业位次下降。其中,五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和美团在竞争格局下持续增长,排名均有所上升。继去年首次上榜后,拼多多的排名相比去年大幅跃升,成为榜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排名上升176名,位居第266位。美团的排名上升57位,位居第327位。京东集团的排名比去年上升3位,位居第44位,仍然是排位最高的中国大陆民营公司。

全球高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将所有企业按照其经营领域进行分类。所谓经营领域(sector)包括了若干细分产业。上榜124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分属15个经营领域。在这15个经营领域中,仅有4个领域企业整体销售收益率超过5%,即金融、零售、电信和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领域是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按照《财富》的分类,这个经营领域包括网络、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计算机、电子电气设备、半导体元器件、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分类下的企业。

2024年度是全球高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些上榜高技术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大幅度提升。今年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高技术企业共34家,它们的平均营业收入为967亿美元,平均盈利达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9.6%和24%。高技术企业的营业收益率居于最好的行业之列。华为依然是这个领域中国公司的龙头,今年销售额保持了增长势头,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但盈利相比去年有所下滑,约为87亿美元。

在这34家高技术企业中,美国高技术企业有15家,平均营业收入1,217亿美元,盈利310亿美元。进入2025年排行榜的非美国高技术企业共19家(包括中国大陆企业6家),平均营业收入769亿美元,平均盈利则只有约80亿美元。显然,美国高技术大企业在该高度竞争的领域中占据了优势。它们的盈利能力相当可观:仅苹果、Alphabet、微软、Meta Platforms和英伟达就创造了4,172亿美元的净利润。

美国高科技公司带动了美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赖于全球产业链的支撑。而中国企业往往是美国高科技企业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经营领域的发现


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5家中国公司,它们是: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纬创集团、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山东黄金为首次上榜。25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首次上榜,16家公司至少缺席一年后重返榜单。今年首次上榜公司中排位最高的是德国连锁超市集团REWE集团,位列第112位。(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免费获得往年历史数据。)

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榜上,Cencora公司以超过233%的净资产收益率跃升榜首,家得宝公司滑落至该子榜第二位,净资产收益率约为223%。苹果公司和艾伯维分别位列第三、四位。

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中国公司——拼多多以超过36%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第25位。中国公司在这个子榜单中排位前10的是:拼多多控股公司、台积公司、广达电脑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美团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在利润率榜上,英伟达公司以超过55%的净利润率位居榜首。利润率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有三家来自半导体、电子元件行业,分别是英伟达、台积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分别位居第一、第三、第八位。两家中国公司进入利润率榜前十: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居利润率榜第九位和第十位。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俄罗斯外贸银行,跃升187位,位列第286位。中国互联网企业拼多多上升176名,位列第266位,是排名上升幅度第二大的公司。奇瑞也进入了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10家公司之列,这家车企的排名比去年上升152名,位列第233位。包括拼多多和奇瑞在内,今年有12家中国公司在榜单中的排名上升至少50位,反映中国处于行业头部的大公司正在不断提升相对于全球同行的竞争力。

今年共有34家公司未能实现盈利,其中有10家中国大陆公司。亏损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墨西哥石油公司,亏损额超过426亿美元。昔日芯片霸主英特尔公司排名第二,亏损额超过187亿美元。相比去年,今年榜单中亏损公司的亏损总额大幅上升。


【榜单看点】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全球员工人数达到7,014万人。

·沃尔玛连续12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榜首,自1995年以来已经20次登顶。

·共计130家中国公司登上榜单。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124家企业上榜,台湾地区6家企业上榜。

·中国上榜公司数量比去年减少三家,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美国上榜公司共计138家,比上一年减少一家,但数量仍居各国之首。

·中国公司的总收入为10.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收入占《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收入的26%。

·上榜美国公司的总收入为14.6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收入占《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收入的35%。

·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为97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利润为42亿美元。

·美国(138家)、中国(130家)和日本(38家)共占上榜公司数量的62%,收入占比超过67%,利润占69%。

·金融、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医疗健康五大行业上榜公司数量占上榜公司的60%,总收入占66%。其中金融行业上榜公司的总营收为9.4万亿美元,利润为1万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本次榜单中有107家国有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位于中国。

·12家公司的排名比上年至少跃升了100位,其中俄罗斯外贸银行的排名上升了187位,位列第286位,是本次榜单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企业。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有25家公司重新上榜或新上榜,其中有9家公司首次上榜,16家公司至少缺席一年后重返榜单。

·大约四分之一的上榜公司将总部设在了北京、东京、纽约、上海和伦敦。北京是拥有最多《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部的城市。

·在今年的榜单上,女性首席执行官数量达到创纪录的32位。

·自1995年起,139家企业从未落榜。

1
沃尔玛

  营收(百万美元):680,985.0


  沃尔玛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一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这家起源于1962年的“百货公司”,在过去60多年中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零售企业之一。过去一年,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和电商板块表现持续强劲,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2

  亚马逊

  营收(百万美元):637,959.0


  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内部正在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超过1,000个。亚马逊今年计划资本支出高达1,000亿美元,大部分将用于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涵盖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人工智能硬件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建设。

  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8,414.4


  国家电网连续第二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三及中国公司榜首,其凭借世界领先的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以及支撑全球最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核心能力,成为行业标杆。其还在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驱动能源清洁转型。

  4

  沙特阿美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80,193.5


  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及OPEC+减产,沙特阿美的2024年营收与利润较上年下滑,但依然以1,050亿美元的净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榜首。凭借成本管控、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以及对天然气等新领域的持续投入,沙特阿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稳居全球最具盈利能力的能源企业行列。

  12

  大众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51,093.3  


  蝉联《财富》世界500强车企榜首的大众公司彰显传统巨头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转型韧性。其借助“油电同智”战略破局,通过燃油车智能化焕新来稳固基盘,加速电动化产品本土化落地,尤其是在中国,大众公司从2025年起密集推出新一代智能车型。

  13

  Alphabet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50,018.0


  凭借谷歌搜索、YouTube广告、持续拓展的云服务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Alphabet抓住了全球广告市场复苏、企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深化带来的机遇,2024年营收增长14%至3,500亿美元,在榜单上的排名升至历史新高。面对微软、亚马逊等强劲对手,Alphabet凭借品牌壁垒、多元业务协同和高效管理,持续巩固在科技产业的核心地位。

  24

  嘉能可

  营收(百万美元):230,944.0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的业务网络辐射全球,其对资源的配置和市场化运作影响着全球产业链的运转节奏。嘉能可今年的排名和去年一致,但利润受到煤炭、钴、镍等关键商品大宗价格下滑等因素的影响。

  41

  Meta Platforms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64,501.0


  Meta Platforms凭借2024财年22%的营收增长,排名首次进入前50位。在全球广告市场复苏之际,人工智能驱动的内容推荐和广告投放显著提升了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等系列应用的用户参与度和变现能力。但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对手迅速崛起,TikTok等新兴平台分流其社交产品用户,元宇宙业务持续亏损,Meta面对多重挑战。

  44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61,055.4


  京东集团的排名较去年上升3位。今年3月,京东上线外卖业务,作为核心零售业务和即时零售业务的延伸。到2025年6月,外卖日单量超过2,500万,入驻商家超过150万。京东在外卖行业率先与骑手直签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目前全职骑手超过15万人。

  62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8,940.6  


  中信集团是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在金融领域,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实业领域,涉及能源、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中信集团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境外融资。今年上半年,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29.950, -0.01, -0.03%)、中信建投(26.300, 0.04, 0.15%)证券累计服务22家企业在A股、H股上市,融资规模超过270亿元。

  6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8,065.0


  阿里巴巴今年排名上升7位。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会,阿里巴巴正在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持续保持阿里巴巴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

  66

  英伟达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30,497.0


  全球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的热情,进一步推高了英伟达的股价。该公司的芯片产品仍然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继去年首次上榜后,今年英伟达成为了榜单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美国公司——从第222名升至第66名。

  83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19,812.8


  华为在本次榜单上的排名上升20位,时隔两年重返前100名。这家公司正在从制裁常态化走向正常运营。2024年,华为五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增长数倍并实现首年盈利。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今年7月公开表示,华为芯片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英伟达会尽最大努力向华为学习。

  9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08,003.5


  比亚迪今年首次进入榜单前100名。这家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214.6万辆,是唯一半年销量突破200万辆的中国乘用车企业。同时,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约为47万辆,超过该公司去年全年的海外销量。

  106

  特斯拉

  营收(百万美元):97,690.0


  特斯拉在本次榜单的排名较前一年略有上升,但美国新一届政府带来的政策逆风、政治冲突与市场疲软正在对其发展构成严峻考验。能否以技术突破重塑盈利模式并平衡领导力争议,将决定其是否会继续充当引路者。

  116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1,764.1


  腾讯基于“自研+开源”多模型策略,加速全域产品人工智能渗透。财报显示,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706.9亿元。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相信,这些加大的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周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

  126

  台积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0,167.0


  台积公司在今年榜单的排名跃升60位。这家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并未因为地缘政治和贸易争端而受到影响。事实上,这些非正面的不确定因素反而使得它的价值得到凸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

  174

  空中客车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74,867.5  


  欧洲航空业巨头空中客车公司凭借稳健增长的营收,超越面临重重困境的波音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2024年,空客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与中航西飞(29.550, 0.70, 2.43%)天津公司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首次在中国完成该机型装配。

  196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69,077.0


  在去年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业绩表现下,联想集团排名较去年提升52位。面临人工智能浪潮引发的科技行业变局,联想正在发力AI PC和人工智能驱动的IT服务,使人工智能成为拉动需求、度过PC行业调整期的关键变量。

  200

  丰益国际

  营收(百万美元):67,379.1


  粮油食品巨头丰益国际的业务网络和供应链遍及全球,旗下拥有多个在中国市场广为人知的粮油品牌。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丰益国际去年的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同比下滑,反映糖业贸易的疲弱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212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64,863.1


  这家由中国远洋运输与中国海运重组而成的巨头企业,将构建“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作为目标。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位,已经是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实力的重要角色。

  233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9,693.9  


  奇瑞公司去年首次登上榜单,排名第385位,在今年榜单上,排名跃升至第233位,是上升幅度第二大的中国公司,这得益于奇瑞在全球市场的出色表现。从中国长江沿岸的中型城市起步,奇瑞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名片之一。

  266

  拼多多控股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736.3


  拼多多排名比去年提升176名,是今年榜单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中国公司。其海外产品Temu依托“低价+中国供应链+免费直邮”的组合策略,在北美与欧洲市场实现快速渗透。但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变化,Temu海外业务面临更严峻挑战,尤其在履约成本、人力运营与商品合规性方面压力陡增。

  3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0,313.4    


  宁德时代的2024年营收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在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价格战、海外扩张和对新技术如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都使公司面临成本压力,但其凭借技术创新、成本管控和高效率生产展现出了行业龙头的韧性和盈利能力。

  320

  软银集团

  营收(百万美元):47,517.4


  软银集团在2024财年实现了四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这家科技投资巨头正在全力押注人工智能领域。首席执行官孙正义的目标是,未来十年内,将软银打造为全球领先的“人工超级智能”平台提供商,想在赢者通吃的技术市场中争得主导地位。

  327

  美团

  营收(百万美元):46,919.3


  美团在今年榜单的排名大幅提升。这家公司正在实现从外卖平台到“30分钟万物到家”的生态转型。在新一轮补贴战中,美团试图以“品牌卫星店”重塑餐饮供应链,通过轻量化运营与数字化赋能来降低商家成本及推动行业升级。

  33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5,456.0  


  泰康保险集团较早识别到长寿趋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格局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将医养服务整合进传统寿险业务框架。基于其十年养老社区运营积累的经验,该公司正在着力构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这一商业模式创新,不仅重塑了中国保险行业的竞争规则,也为全球保险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336

  美国礼来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5,042.7  


  作为一家制药公司,礼来近年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从糖尿病及肥胖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药物接连在试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突破,这使得它不仅在榜单上的排名实现跃升,也令其声誉日隆。

  347

  Uber Technologies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3,978.0


  继Uber Technologies放弃自研Robotaxi技术后,近期,它正在以新的方式布局这一潜力市场——加速推进与相关技术公司的合作,其中包括萝卜快跑、文远知行等中国公司。此举也推动了Robotaxi技术的全球商业化落地。

  390

  海尔智家(25.410, -0.24, -0.94%)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9,746.3    


  海尔智家2024年的全球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公司依托在冰箱、洗衣机等核心家电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高端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在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高水平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通过积极并购,加快智能和绿色家居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家电产业的领先地位。

  398

  Netflix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9,001.0


  过去一年,Netflix的股价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得益于其爆款内容,以及由此带动的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近期,Netflix表示,已经开始在其制作的电影和剧集中使用人工智能。公司认为,这将有望降低制作成本并提升内容质量。

  423

  立讯精密(37.570, -0.19, -0.50%)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7,357.7  


  这家“果链”企业在今年榜单的排名跃升65名。立讯正积极探索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新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切入新赛道谋求降低对苹果公司的依赖。2024年,汽车互联产品业务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这一年,立讯收购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供应商德国莱尼集团的股权及其子公司。今年7月的一份公告表明,公司正筹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65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4,762.6


  山东黄金集团是今年榜单中唯一新上榜的中国公司。该公司拥有相对丰富的黄金资源储备,并且已经实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在2024年黄金价格整体上行的趋势下,其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  

完整榜单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